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合集下载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偶——我(‎南北山话)‎荷—‎—拿‎卷——骂人‎候—‎—小‎梯——听‎鸟(嬲‎)——痒‎削话—‎—说话(不‎知道话怎么‎削?)‎卷卷——‎贡献神仙用‎的一种小馒‎头(这可不‎是骂人)‎哈子—‎—瞎子‎韦厢——‎隔壁的家‎杀杀流‎流——洒掉‎夺跳‎不俩(li‎a)——不‎稳重‎欢吗夺跳—‎—指身体好‎,行动敏捷‎周起‎——端起‎希呼—‎—差点‎便意了—‎—准备好了‎(晕倒!千‎万别按字面‎意思理解)‎在呀‎嘞——在哪‎好埋‎——好象(‎埋了谁也不‎好)‎怕想的——‎懒(懒的连‎想一下都不‎愿意,可想‎而知有多懒‎了)‎难活——身‎体不适‎当豁间—‎—正中间‎恶水—‎—脏了的衣‎服、被褥‎惹亲—‎—惹人亲(‎在柳林泡M‎M的必修语‎)熬‎人——累人‎(放进锅里‎?惨)‎重茬——‎多余做了第‎二遍‎聒(guo‎)人——吵‎扰人‎行门户——‎遇到婚丧嫁‎娶,去吃饭‎送礼‎腰腰——背‎心卜‎孩——鞋‎机迷—‎—清楚、明‎白呆‎迷——傻瓜‎地懂‎——考虑‎害不哈‎——不懂‎热头—‎—太阳(当‎然离头最近‎的缘故)‎月眉(‎音mi)—‎—月亮‎稀宿(音‎x ai)—‎—星星‎哈雨——‎下雨(不是‎哈日哈韩那‎个意思)‎吼雷—‎—打雷‎年时——‎去年‎夜(音ya‎)来——昨‎天白‎(音pie‎)影(音y‎i)——白‎天黑‎(音he)‎地——晚上‎早期‎——早上‎前晌—‎—中午‎后晌——‎下午‎日脏——脏‎的厉害(别‎想歪了)‎吼——‎喊各‎兴撵(ni‎e)肚——‎洋洋得意‎球毛鬼‎胎——小气‎球迷‎性眼——德‎性(说这句‎话容易招来‎老拳)‎周年——‎骂人的话(‎有点恶毒)‎瓯子‎——坏小子‎难郭‎嘞——责备‎人的话‎鬼子子—‎—骂人的话‎,估计是小‎日本留下的‎后遗症‎宅(音c‎h a)压(‎音nia)‎——迷信有‎鬼或者指厉‎害的人‎韦圪切—‎—那个‎牺惶——‎可怜‎拴宰——老‎实(就是被‎拴住让人宰‎,呵呵)‎剃脑—‎—理发(理‎发师都成屠‎夫了?)‎黄尘—‎—灰尘‎山水(音‎x u)——‎洪水‎甚——什么‎才将‎——刚才‎外起—‎—外面‎浮头——‎上面‎哈面——下‎面男‎子泄——男‎人(成年)‎婆姨‎人——女人‎(成年)‎老泄—‎—老汉或者‎指丈夫(哈‎哈……太生‎动了)‎居霞的—‎—爱人‎细眯——‎孩子们‎胰子——‎肥皂或者苍‎蝇猛‎子——蚊子‎(尤其是夏‎天的,就是‎猛,嘿嘿)‎茶不‎则——估计‎咬字不清,‎把杯读成不‎了迷‎光出烂——‎明光灿烂(‎把明光灿烂‎读成这样,‎真是惨不忍‎睹)‎汝子——闺‎女二‎干(gie‎)子——愣‎头青‎赤夺——光‎屁股‎齐则——面‎条熬‎水——开水‎(这样的语‎法错误,唉‎)膊‎脐——肚脐‎眼(不是勃‎起,嘿嘿)‎信虎‎——猫头鹰‎或者指傻瓜‎呲怪‎则——猫头‎鹰或者指大‎喊大叫的人‎兀白‎——老鹰‎没鸽子‎——鸽子(‎没有怎么叫‎鸽子?呵呵‎)哑‎鹊(音qi‎o u)子—‎—喜鹊‎黑老娃—‎—乌鸦‎各麻——‎青蛙‎谢各麻——‎蟾蜍,谢估‎计是旱的舌‎音‎切虾——‎厉害(敢切‎虾就算是厉‎害?) ‎幺么——‎估计‎怂包——不‎厉害(贬义‎)凉‎乌——外行‎合闻‎——内行‎天(t‎i e)每—‎—每天‎撇壳子—‎—闲谈‎善铁——‎舒服‎。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以及用法等三方面做介绍,并通过在方言中实际运用的例子加以分析说明。

之所以称为特色助词,是由于在山西和顺的地域范围内,人们不仅在实际交流中广泛运用到这一助词,而且此助词一词多能,用法较多。

本文也只是对这一频繁出现的方言现象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和顺助词哩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之巅,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和顺方言以石猴岭、寒湖岭为界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片区。

主要是以东部方言为代表。

本文是以东部方言为标准来写。

在和顺话当中,助词数量虽然不多,但用法复杂,且一词多能现象较多,本文所写的助词“哩”就是一词多能的典型。

我们也可称它为多能助词。

1 助词“哩”的语音形式和顺话的“哩”有六个读音,用国际音标分别记作:lei31、lei、lei33、lei11、lei35、lei33,我们分别记作哩1、哩2、哩3、哩4、哩5、哩6。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其中有两个读音相同,但由于他们的功能及用法不一样,所以记作六个语音形式。

(1)哩1读lei31,如:他哩/新哩/红哩/他是从北京来哩。

(2)哩2读lei,如:慢慢哩走/他忙哩厉害。

(3)哩3读lei33,如:拿哩/想哩/说哩/桌上放哩一碗水。

(4)哩4读lei11,如:刮风哩/下雨哩/他正和一个人说话哩。

(5)哩5读lei35,如:他还没有走哩?(6)哩6读lei33,如:把水提哩院里。

/他坐哩椅子上了。

2 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及其用法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者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者附加意义的虚词。

根据助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一般把助词分为三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时态助词。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1)1lei31,在和顺话中可形成“哩字结构”,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的字结构”,具有名物化的作用。

山西汾阳方言商请语气的表达类型

山西汾阳方言商请语气的表达类型

山西汾阳方言商请语气的表达类型李卫锋摘要:山西汾阳方言表达商请语气的主要语气词是“来”和“嘿”,与此相联系的句式有“咱们V P来/嘿”“你也V P来吧/嘿吧”“你给咱V P来吧”和“来我(给咱)V P嘿”等,这些句式从使用频率、主语的限定、预设条件、语气词的语法意义等方面表现出汾阳话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语气词“来”或“嘿”兼表商请义和位移义,位移的主体、方向都很有规律。

关键词:商请语气;位移标记;来;嘿山西汾阳话中有一类祈使句表达商量、请求、邀约、提议等语气,邢向东谈到陕北 晋语的这类语气时,称之为商请语气,把这类句子称为商请句。

[1](P387)迄今为止,我们尚 没有看到关于汾阳方言®商请句的研究,事实上汾阳话商请语气的表达还是很有特点的,值得关注并探讨。

方言中的商请语气大都有固定的表达形式,一是句式固定,二是语气词固定。

句式 和语气词都可以作为分类描写的标准,汾阳话用于商请句的语气词有“来[lei°]”“嘿 [xei324]®”“吧[pa°]”,普通话中常用的商请语气词是“吧”,因此这里重点讨论带 “来”“嘿”的句子有哪些类型,有何规律。

我们将汾阳话的商请句按句式分三大类描 写,每类中又涉及两类不同语气词。

-“咱们+V P+来/嘿”这一类句式是汾阳话中典型的商请句,主语限“咱们”“咱俩”这样的第一人称复 数包括式。

两个句式在V P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句末用语气词“来”“嘿”表达了不同 的语法意义。

V P的范围限于现实动作性较强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抽象动作类的动词不适 用,例如“想象、笑话、考虑”等。

商请句本身的语义特点决定了句子的时态限于现在 时或将来时,体态限于将然或未然。

(一)“咱们+VP+来”这个句式常用的语境是:对话双方同在一处,说者请听者在现场做某事,不需要双作者简介:李卫锋(1977 -),女,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

浅谈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作者:柳琳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山西晋中和顺方言的特色助词“哩”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以及用法等三方面做介绍,并通过在方言中实际运用的例子加以分析说明。

之所以称为特色助词,是由于在山西和顺的地域范围内,人们不仅在实际交流中广泛运用到这一助词,而且此助词一词多能,用法较多。

本文也只是对这一频繁出现的方言现象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和顺助词哩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之巅,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和顺方言以石猴岭、寒湖岭为界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片区。

主要是以东部方言为代表。

本文是以东部方言为标准来写。

在和顺话当中,助词数量虽然不多,但用法复杂,且一词多能现象较多,本文所写的助词“哩”就是一词多能的典型。

我们也可称它为多能助词。

1 助词“哩”的语音形式和顺话的“哩”有六个读音,用国际音标分别记作:lei31、lei、lei33、lei11、lei35、lei33,我们分别记作哩1、哩2、哩3、哩4、哩5、哩6。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其中有两个读音相同,但由于他们的功能及用法不一样,所以记作六个语音形式。

(1)哩1读lei31,如:他哩/新哩/红哩/他是从北京来哩。

(2)哩2读lei,如:慢慢哩走/他忙哩厉害。

(3)哩3读lei33,如:拿哩/想哩/说哩/桌上放哩一碗水。

(4)哩4读lei11,如:刮风哩/下雨哩/他正和一个人说话哩。

(5)哩5读lei35,如:他还没有走哩?(6)哩6读lei33,如:把水提哩院里。

/他坐哩椅子上了。

2 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及其用法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者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者附加意义的虚词。

根据助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一般把助词分为三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时态助词。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助词“哩”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1)1lei31,在和顺话中可形成“哩字结构”,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的字结构”,具有名物化的作用。

晋东南晋语语气词调查与分析

晋东南晋语语气词调查与分析

32作者简介:刘柯佳,女,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晋东南晋语语气词调查与分析刘柯佳(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摘 要:通过对晋东南晋语区16个方言点的单用语气词的田野调查和语料分析,从共时的层面对晋东南晋语区16个方言点的语气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归纳出晋东南晋语语气词的特点:晋东南晋语的语气词十分丰富,而且基本都可以分布于句中和句末,每个语气词及所表达的语气意义并不单一,同一语气词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语气,而同一语气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语气词;语气意义2019年第2期总第680期MODERN CHINESENo.2General No.680现代语文一般而言,“晋语指山西省及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根据古四声在今音的演变情况,晋语可以分为并州、吕梁、上党、五台、大包、张呼、邯新、志延八片”[1]。

本文主要研究上党片,即晋东南晋语,主要包括长治、长治县、长子、屯留、潞城、壶关、黎城、平顺、沁源、沁县、武乡、襄垣、晋城、陵川、高平、阳城共16个县市。

晋东南晋语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区,其内部方言语气词系统具有与普通话以及其他晋语分区明显不同的特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我们正是从晋东南晋语这一整体出发,通过对这16个方言点中的语气词的深入研究,从而概括出其语气词的本质特点,建构晋东南晋语区的方言语气词系统,也可以为整个山西晋语语气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语料参考。

晋东南晋语区单用语气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表达的语气意义也十分丰富。

经调查发现,晋东南晋语区常用的语气词有“吧”“哇”“嘞”“了”“唻”“咾”“喽”“啦”等。

一、“吧”“哇”的使用情况语气词“吧”和“哇”都可用于句中和句末,还可单独用于动词后,表达各种语气,并且所表达的语气意义相同。

只是在晋东南晋语区中使用范围上有所不同,经调查发现,语气词“哇”主要分布在沁源、武乡、黎城、襄垣、沁县、晋城,而语气词“吧”主要分布在壶关、长治、潞城、阳城、平顺、陵川、长子、高平、长治县、屯留。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Apr. 2009[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

[收稿日期]2009-02-10[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辛 菊,关 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

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

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

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

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

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

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

关于山西和顺方言的研究

关于山西和顺方言的研究

关于山西和顺方言的研究作者:张琪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10期摘要:对山西省和顺县的“方言岛”进行了基本的研究分析,论述了和顺方言的发源以及变迁情况,并对方言向普通话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基本的研究。

对于这一变迁当中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群众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的列举。

通过对和顺方言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对和顺方言的演变有一个更为全面、正确的认识,也便于更好地开展研究。

关键词:和顺方言移民普通话李世瑜、韩根东(2013)提出了“和顺方言岛”一说。

他们认为和顺方言的“母方言”是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淮北平原的方言。

笔者对安徽宿州、固镇的方言进行了调查,发现“和顺方言出宿州”的说法证据不足,又查阅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并没有发现有关和顺移民主要来自安徽宿州一带的记载。

从目前和顺方言的研究成果和历史文献来看,在和顺方言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移民的方言不一定起决定性作用。

一、和顺方言的历史渊源和顺县在历史上经历过许多次行政建制的变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县城,在地方语言的使用上也发生了多次融合,因此,从和顺方言本身来说,它是一种不能统一的方言。

和顺大约在500多年前才呈现出雏形。

和顺最早的原住民应该是属于海河五大支流下游的渔民和船户。

大约在金元时期,和顺聚落才初步形成,又因为军事的需要,朝廷派来重兵驻守,这个时期的居民点始于和顺著名的三岔河口。

特别是元明清以来,地域之间的沟通加强,贸易往来频繁,也促使和顺方言进一步融合。

其中大规模的移民成为影响和顺方言形成的重要因素。

明清时代两次移民的数量之多、之集中,对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和顺方言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特别是和顺地区在“燕王扫北”前后,不断有移民从江淮地区迁徙到这里,他们成为了和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汉代时秦、晋方言的差异已经缩小。

山西的晋南地区靠近三秦,虽与关中地区隔黄河相望,但从北至南有禹门口、夹马口、风陵渡、茅津渡等古渡口,并且有“汾河——黄河——渭河”这一条水路相通,因此秦、晋之间人口往来(包括婚姻和人口互迁等)和商贸往来不断。

太原方言大全

太原方言大全

太原方言大全第一篇:太原方言大全太原方言球迷触眼----形容人长得难看合张五烂----形容人脏,难看死迷粗眼----形容人难看,笨,不机灵,主要是形容人不开眯眼没个眼色不起烂山----形容人没出息,办不了大事奈各揽----也可以解释为棒子,棍子,比如“我一各揽遛死你” 原意是指玉米或者高梁的杆,或者说是农作物的杆.在太原话中,“乃咯榄”是指这个人或物被棒子打的意思西荒----可怜,穷迷数----臭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球势----最经典的太原骂人话,意思也是臭德性,瞧不起的意思.各料----形容让人不舒服的人 ,和一般人不一样瘦马各巾----形容人特别瘦寡比----形容一个人没有趣味,无聊,没意思。

比如“寡球的伤心了”乃鼻窦----挨耳光真桑了----形容人做事不够意思,倒霉,不走运的意思可油了----似乎有黑社会背景,或是形容某人特别混得开,大哥级人物,巨酷.腰腰----太原话又名二股巾,跨栏背心.牛牛----小虫子.盼盼----小孩吃饭的围嘴.加加----饭渍,血渍,污渍,统称加加哥捞捞----角落.外书---那谁防阻了----讨厌,坏事,拌脚石砍穿----倒霉的意思,也带有胡说的意思撇上会儿哇----聊会天撇哇撇B 撇子----胡说你可油了----【褒义】说这个人混得比较好的意思,【贬义】你以为你是谁了!瞧不起你!油的掉皮皮了----混得太好了的意思.求也做不老----什么事也做不好求毛的故事----编的故事乃求了----倒霉了捏妈的板机----骂人的话和眯洼脸----脏头脏脸不求行----没什么本事不及迷----不聪明不惜烂吃----惹人讨厌死眯处眼----头脑不灵活二不楞,二敢子,愣头青----莽撞之人死皮赖脸----脸皮厚隔牢牢----犄角旮旯毛鬼神----毛病太多的人农各揽----没见识的人日哄----欺骗灰鬼----不干好事的人,或玩笑指称某个人各撮打蛋,各球打但----不精干,容貌比较寒碜,类同“球眯性眼”蹦头----额头和朝五烂----看上去比较肮脏求毛鬼胎----心怀鬼胎夜了----昨天拉(假)米三道----装蒜老鬼----老混混肉头性脑----胖,身材不好不起烂三----没出息瞥逼砍蛋----胡说八道流舔----拍马屁B兜油子----欠打的人个就----蹲着不尿----不怕的贬义用法不待老去----懒得去难活了----身体不舒服火任了----生气猫一猫----看两眼七蹭蹭----不够数泼B货,淘吃鬼,泼散货----:令人讨厌的人各捣----做,弄眯束----眯眼得老----头各老出来----用工具把某物取伙撩,撩猫逗狗----撩逗,形容人举止轻浮或选或选的,各撅各撅----常形容胖人走路的姿势“呀费!”----当人突然疼的时候,常用多杀你----打死你打牌儿---意为:打扑克拨拉----用手撩动决板子----脚思目----思考七它----可爱酸抛烂气----酸哥溜拐弯----弯曲撒割----吃完处理完巷子----各浪儿耳光----逼兜土块----土坷拉台阶----阁台台烧水----坐水奇怪----日怪聪明----机迷棱/长的突起----个棱棱羡慕----眼气喜欢----带见不错----不赖小伙子----后生没本事----不球心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杂地脏----热里八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穿着好----精干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眯俊眼儿没意义的---没油烂水吝啬----求毛鬼胎不讨人喜欢的----不习册你去哪了?----你到浪儿的来?怎么了?----怎逆了那就算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作者:宋姝婧来源:《商情》2011年第36期摘要: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对和顺方言的几个主要语气词进行了系统地描写和分析,说明它们在成句、事态变化及语气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行文中与普通话语气词在用法上作了比较。

关键词:和顺方言;语气词;用法;比较导言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的太行山上,隶属于晋中市管辖。

和顺方言属于晋语的并州片,它与晋中各县的方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有入声字。

语气,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口气(赵元任,1926)。

也就是说,它是说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随说话内容而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人们在说话时,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意义内容,这种语义信息是通过语汇和句法结构来传递的。

但是,在说话中表达或流露的情感或态度,则需要用相应的语气来表达。

如赞叹,请求,惊讶,建议,肯定,否定等。

语气词应包括普通话语气词和方言语气词。

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是非常丰富复杂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系统。

根据和顺方言句末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可把它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

1.1事态语气词1.1.1咾“吃”作句末语气词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句末,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或情态的变化。

(一)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平铺直叙、平淡自然的语气或可能的语气。

如:这事情我才知道吃。

普通话表达“可能”意思时,一般用“能+动词”格式,而和顺方言大多用“动词+咾(了)”或“能+动词+咾(了)”的格式,如:赶上赶不上?——赶上咾。

(二)用在否定句句末,表示动作未完成。

如:他借的书还没啦还吃。

(三)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有时其后可加“的”。

如:你是甚时来咾的?(四)用于祈使句末或分句末,表劝阻、要求或命令的语气十分强烈,需不容置疑的遵守。

如:你弄咾一地就没事来,赶紧扫咾!(五)用于前一分句末尾,表示假设或条件。

如:等你来咾,咱们再说哇!1.1.2嘞“嘞”作句末语气词,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句末,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呢”。

它表示事态持续或事情即将开始,也表示一种平淡的、自然的、平铺直叙的语气。

(一)用于陈述句句末,表肯定语气。

1、在陈述句末尾或分句末尾,表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常常与“着”或“正、正在、在”等搭配。

如:他在家儿写作业嘞。

2、用在否定句末尾,表示动作尚未进行、即将进行或动作尚未结束,有时与“还”搭配。

如:他还没浪(没有)开始写作业嘞。

句中“还”去掉后不影响句意和语气的表达,句尾的“嘞”不能去掉,否则不成句,表示事件将要开始。

3、用在陈述句末尾或分句末尾,指明事实。

多用于“可+形容词+嘞”或“还+动词+嘞”结构中。

如:兀人可日能嘞。

(那人可精明呢)(二)用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1)你明儿去不去学校嘞?(正反问)(2)谁还知道这件事嘞?(特指问)(3)你是明儿去嘞,还是后儿去嘞?(选择问)1.1.3唻(一)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

表示一种平淡的、不加任何渲染的语气。

相当于普通话的“来着”,可重叠。

重叠后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而普通话则无此用法。

如:他头刚儿(刚才)还找你唻。

这些句子前还可用“你做甚(什么)的唻(去了)?”进行提问,所做的事情是距现在较近的。

它还可以表示曾经的事件,这个事件距现在时间较长,如:小时候她还答应做俺家的儿媳妇唻。

(二)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对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有疑问。

如:你真儿前晌做甚唻?另外,在对话中,“唻”可以直接放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曾经发生的事件,它其实是一种根据语境而蒙后的省略句。

如:“谁(偷吃铅笔)唻?”——“我(偷咾)唻。

”1.2情态语气词1.2.1嘞(一)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事情出人意料之外,包含说话者某种惊讶或不敢相信的心理。

也表明提醒或声明某一事实。

如:你倒学咾三年装潢嘞?(二)用于感叹句末尾,表示赞叹、夸奖、责备、讨厌等语气。

如:这一娃娃可真待见嘞!(三)用于疑问句句末,除表疑问外,还兼表提醒或深究的语气,与普通话中的“呢’作用相同。

如:小卖部净卖些甚东西嘞?1.2.2哇“哇”是和顺方言中独立性和结合力很强的一个语气词,可单独用于句尾,也可与其他语气词相结合用于句尾,表示各种情态语气。

“哇”的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吧”。

(一)用于陈述句句尾,表示揣测语气,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大约、恐怕”等词搭配。

如:你是和顺人哇!句尾的“哇”如果去掉,句子就不再表达揣测的语气了,而会直接表达肯定的语气。

如果以上例句,改为升调或疑问句时,说明说话人的猜测性更大,把握性也更大。

(二)用于祈使句末尾,表示提议、请求、命令、劝诫等语气。

如:咱们去跳舞哇!此外,“哇”在一定的语境中,不表缓和语气,也不再给听者留有余地,而是带有某种不高兴,不耐烦,不情愿的语气,态度较为生硬,有强迫、催促的意味。

如:他要是走就让他走哇,(谁怕他走嘞。

)“哇”有时还表示一种更严厉的责备或斥责的语气,这时“哇”后可以加“的”,表示的语气和意义不变。

如:看你那副身惯哇(的)!(三)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主观上有肯定的意向,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如:这衣裳看起来不错哇?另外,“哇”还可以表示商量的语气,希望对方发表意见,并给对方留有余地,语气较缓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吧”。

如:咱们今儿晌午吃甚哇?(四)放于前一分句后,表示假设语气,这时读音为[v?35]。

如:当面说他哇,怕他脸红;不说哇,又怕误吃事。

1.2.3么(一)“么”用于句末或分句末,表示“确实如此、当然如此”的语气,隐含“你本应该知道或懂得,而你却不知道,还得别人提醒你”的意思。

如:你明明做得就不对么,还不承认。

(二)表示出乎意料、惊讶的语气。

如:这家伙脾气还是不小嘞么。

(三)表示提议、催促、命令等祈使语气。

如:你快些走哇么!(四)表示不满、愤怒、责备之义,代表说话者赌气的语气,在语流中故意显示‘不在乎,无所谓”等,表现出大度豁达的胸怀。

如:哭就叫他哭哇么,(谁敢是招惹他啦。

)“哇”和“么”在和順方言中都可以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劝说的语气。

但二者有区别:一是“么”可以用在否定句中,而“哇”只能用于肯定句中,如“你走得慢些么。

”“说么,我听着了。

”中的“么”都可以换成“哇”,而句意和语气不变。

如果在句子‘你可不敢乱说么”中就不能换成“哇”,否则句子不成;二是“哇”可以用来表示较强烈的命令语气,“么”表示的语气则较为和缓。

如“你快给我滚的远远的哇”这句话中“哇”不能换成“么”。

尽管如此,在方言口语中同样有“哇”“么”连用加强语气的现象,如“不要闹唻,咱们回家哇么”“麻烦你给我寻下一个做的哇么(麻烦你帮我找份工作吧)”这些句中还隐含劝说、恳求等语气。

1.2.4些“些”是和顺方言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语气词,普通话里没有语气词与它相对应,在其他方言也很少见。

(一)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说话者一个人无可奈何地去做某事,有些不愿之隋,此后常常于“哇”搭配。

如:哎,咱给您种地些哇。

(二)用于感叹句末尾,表示建议,请求,诱导听话人与自己一起去做某事,可以是现在就去,也可以是预定好将来再去。

如:小红,吃咾饭咾咱们去河儿耍些!(等吃完饭,咱们去河里玩。

再如例句“姐姐,来,到我们家看看些!”中含有一种“顺便”邀请之义,是放于祈使句尾,常用于说话人准备去实践某事的途中对熟人的客套之辞,表示“敦促别人一起去做某事。

”1.3疑问语气词和顺方言中严格来说没有专职的疑问语气词,其疑问语气由句式本身或句中的疑问项来承担。

1.3.1嘞(一)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可用于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句中。

1、“嘞”常用于特指疑问句末尾,与前面的疑问代词共同构成疑问。

如:我倒受(累)得不行唻,怎呢还是用我嘞?2、“嘞”用于是非问句,表示疑问。

如:絮袄儿(棉袄)是不是还得穿两天嘞?“嘞”在是非问句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在动词之后,疑问整句动作是否存在;另一种“嘞”用在句子末,不表示疑问,而是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起陈述事实的作用,全句的疑问语气是在其后加“哇”和疑问语调共同表达。

3、“嘞”用于表示选择关系的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

如:你到底是待见(喜欢)她嘞,还是待见我嘞?4、“嘞”用于表示正反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词。

如:你去不去他下(家)嘞?5、“嘞”还可用于表示反问语气的疑问句中,表示疑问。

如:你怎呢是那人嘞?(二)“嘞”用于省略句末,不仅承担了疑问语气,而且还承担了语流中的疑问内容。

其用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用于正反问句的省略形式,疑问内容由前一分句确定,意思是"XX怎么樣”。

如:亮亮考上大学嘞,你嘞?2、用于句末表示“在哪里,去哪儿了”的疑问语气。

例如:老师的书嘞?这种疑问句,都没有特定的语境,而只能由情景决定其到底在问什么,例句可假设情景:上星期,复习功课时向老师借了一本书,过了几天,突然想起来还没有还,而书又不在眼前,就问“老师的书弄哪儿嘞?”其中“嘞”因负载疑问信息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与存在语气词“嘞”表的疑问的意思不同。

3、用于假设问句末尾,表示“要是……的话,该怎么办”的意思。

如:今天要是下雨吃嘞?(要是今天下起雨来,你怎么办?)。

这种假设问句常常是假设一种不好的、并不在意料之中的情况,所问的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该如何料理或如何对付”。

总之,“嘞”在省略形式的疑问句中,如果离开特定的语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两种:一种是询问某人或某事物之所在,相当于“NP在哪儿?”一种是询问某人或某事物之所在以外的其他情况,相当于问“NP怎么样?”(邵敬敏1996)例如:主任嘞?(问人之所在,意思相当于:主任在哪儿?)(问之所在以外的情况,意思相当于:主任怎么样?)1.3.2唻“唻”可用于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句末尾,一般不用于正反问句,这是“唻”最重要的语法功能。

如:你夜儿(昨天)甚时走咾唻?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