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概说

合集下载

普通话语音概说

普通话语音概说
第一单元 普通话语音概说
BRAND PLANING源自商业产品部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的通用的共同语 。
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
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去除北京音中的土音成分。北京话≠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音的生理属性
三、语音的生理属性 (一)动力器官:即呼吸器官。这部分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和肺。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箱, 气流是发音的原动力,它是由肺输送的。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便发出不同的语音。 (二)振动器官:喉头和声带。喉头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两块杓状软骨组成,上通咽头,下连气管。声带位于喉头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声带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上,后端分别跟两块杓状软骨相联结。两片声带放松或拉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的声门时,就引起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人们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三)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口腔和鼻腔。
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方方言词汇为主,去除过于土俗的词语,适当吸收其他方言有用的词语。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用例。
一、什么是普通话
汉语方言众多而复杂,有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北方方言和闽方言内部比较复杂,均有次方言。与普通话最接近的是北方方言,其次为湘方言和赣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表现在词汇上,语法方面的差别较小。
声母由辅音构成,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能说凡是辅音都是声母。普通话里有22个辅音,有20个专为声母。一个辅音“n”,既作声母,也充当韵尾;另一个辅音“nɡ”只是充当韵尾,不作为声母。

普通话概述1

普通话概述1

三、普通话测试的内容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包括轻声和 儿化); (三)朗读; (四)说话。
这里既有文字凭借的内容的检(字、 词、朗读),又有无文字凭借内容的检测 (说话)。测试采取口试的形式进行,有 效时间为10分钟。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一级 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 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 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 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 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 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包括了“语音、词汇、 语法”三方面内容。
(一)语音 (二)词汇 (三)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是普通话测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 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 是口才的评估,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 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
容易读错的单音节字
翁伪濒幢铡踹御咔轴券嗑 啮芪挠舷吨帆棱蹭膻檀辍 剖粳栈畔匹寨鳔犒瓤饬鲵 贼斐趴浙恤嘭吼血譬拙揩 癣涮赈糯疮仍堤臊嫩茎笃
横财 赝品 鼻衄 剽窃 熟悉 荸荠
容易读错的双音节词语
顷刻 匕首 斡旋 烘焙 句读 租赁 凝脂 逞强 挑衅 荒谬 裹胁 关卡 豢养 桑葚 沤肥 埋怨 内讧 字帖 果脯 龋齿 半拉 伎俩 枸杞 茯苓 熨斗 我俩 拯救 挑拨 倾心 拙劣 恫吓 请柬 花蕊 夹杂 荫凉 苤蓝 伺候 掂掇 寒碜 中间韵调发音基本 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 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 词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 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 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 z-zh-j、送气 不送气、 i-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 介音、复韵母单音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 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 失分率在20%以内。

普通话概说

普通话概说

16
6
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作为元、明、清三代的 首都,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因此,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官话” 得以传播到全国各地。另外,“五四”运动掀起 的“国语运动”,则极大地促进了北京语音在全 国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并最终使北京语音成为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7
北方话,即北方方言,是汉语中通行地域最广、 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使用人口占说汉语总人口 的73%以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因此,词汇 的一致性很强。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北方话的词汇是普通话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普 通话词汇的基础。
11
5、客家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 广西东南部,另外还分布在四川、湖南和台湾局 部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6%。客家方言 的代表是广东梅州话。 6、粤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部和南 部、香港、澳门,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粤 方言的代表是广州话。
普通话概说
1
• • • • •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与方言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怎样说好普通话
2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就是“普遍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所谓共同语是指一个社会的全体 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 的语言。普通话就是汉民族大多 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14
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 经济发展的需要 • 国民交际的需要 • 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
山东籍教师听写古诗的结果: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我蠢》 俺没有文化 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 一头大蠢驴。
15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说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说

第五题: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40分。 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任选1个进行。 评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 。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10分。 (3)自然流畅程度, 5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说
一、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 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 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 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 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二、怎样学习普通话


三级甲等: 70---79.9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 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 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 在30%以内。 三级乙等: 60---69.9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 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 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 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四、普通话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
节,不含轻声儿化,限时3.5分钟, 10分。 评分: 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读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
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100个 音节,其中双音节词语45—47个, 三音节词语2个,四音节词语1个,87---91.9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 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 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 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二级乙等: 80---86.9分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 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 鼻音、fu - hu 、 z - zh -j 、送气不送气、i- ü 不分、保 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 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 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概说

(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概说
普通话语音变化规律
05
变调现象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上声变调上声音节在单独念或在词语末尾时,调值不变,但在语流中,调值会发生变化。当上声在非上声前时,调值由214变为21,如“老师”;当上声在上声前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如“水果”。
“一”和“不”的变调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不”在去声前读阳平,如“不是”、“不要”、“不会”。
难点韵母发音技巧指导
前后鼻音区分
01
前鼻音韵母的发音中,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鼻音韵母的发音中,舌根抵住软腭。通过对比练习,体会两者发音部位的不同。
韵头韵腹韵尾
02
在复元音韵母中,要注意韵头、韵腹和韵尾的发音清晰度和时长分配。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时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韵头和韵尾则相对较弱。
普通话具有普遍性、规范性、简明性、音乐性等特点。其中,普遍性指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规范性指普通话有明确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简明性指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音乐性指普通话语音具有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特点。
普通话特点
语音基本概念解析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工具。 语音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素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音节
(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概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contents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第一章 普通话概说

第一章  普通话概说

•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 话。现在的陕西西府方言为最接近周朝雅言的语言,至今 仍保留有部分古老的发音。 • 《论语· 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 礼,皆雅言也。”
• 《辞海·雅言》条说:“雅言,古时称‘共同语’,同‘方 言’对称。”
• 关西秦声,在古代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
音素是什么?
声母、韵母、声调
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标注普通话语音的一套音标。
声母表
谢谢观赏
现代汉语方言
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什么?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到底有多重要?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言的语义内容 只有通过语音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语音的三种属性: 物理属性 生理属性
社会属性
语音的物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形 成疏密相间的音波,音波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就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第一章 普通话概说
普通话口语与交际
第一节 普通话与方言
1、全国范围内同行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分布在我国各地的现代汉语方言。
第二节 普通话语音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什么是共同语?
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即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普通话的发展史?
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先秦时代
“雅言”----春秋时代
“通语”----汉代 “官话”----明代 “国语”----辛亥革命以后 “普通话”----新中国成立以后
• “言文不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当时口语和书面语基本 一致。但由于口语灵活多变,书面语保守,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口语和书面语 脱节的情况,即“言文不一”的情况,嘴巴上说的和手上写的不是一回事了。 例如: 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口语:“哎呀,我真是痛苦呀!” 古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呜呼,痛哉!”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

官话
(二)普通话的发展 联合国六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阿拉伯语、汉语、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 “汉语热”、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
二、汉语方言概况
(一)七大方言分布(地域划分) 1、北方方言73%——基础方言、地域最广、人最 多,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7.2%——也称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 话为代表 3、赣方言3.3%——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4、湘方言3.2%——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3.6%——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4.5%——以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4%——也称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十大方言区
(1)北方话中的通用词汇 北京话“今天”叫“今儿个“ (2)不断吸收方言词丰富词汇系统 “尴尬”、“垃圾”吸收吴方言,“发廊”、 “炒鱿鱼”吸收粤方言 (3)吸收有生命力的外来词 葡萄、菠萝、西红柿等
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加工、提炼后的较规范的文学语言、稳固性。 区别于文言文、早期白话文、不规范的现代白 话文、方言作品
二、推广普通话的现状
任务艰巨、制约因素多
城乡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 性别差异、交际场合、说的机会少
三、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1、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2、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科技发展的需要
四、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p3) 五、推广普通话的法规、方针、目标和要求(p3)
第二节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
一、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方言概况
一、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
(一)普通话的形成
雅言(先秦) → 通语(汉代) → 白话(唐宋) → 官话(元明清) → 国语(辛亥革命) → 普通话(1955年)

普通话概说

普通话概说

推广普通话相关法律
• • • • • 教师资格实施条例 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推广普通话相关法律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幼儿园管理条例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普通话规范标准
• ⑴语音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包括声母、 韵母、声调、语流音变。 • ⑵词汇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选择北方 话中流行较广的词语为基本词汇,不使用狭隘 的北方方言词,吸收其他方言和外民族语言中 富有表现力、使用价值高而北方话中又没有对 等关系的词以丰富普通话词汇系统。 • ⑶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不使用仅属于方言的句法结构。
三级普通话
•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 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 调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 30%以内。 •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 方言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失误 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情况。测试总失 分率在40%以内。
• 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标志着我国语 言文字工作开始全面走上法制轨道。 • 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普通 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 • 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特别提到了普 通话水平测试问题
(二)推进语言现代化进程
⒈用人为的力量去推动国家语言的共同化 ⑴汉语内部存在严重的方言分歧 ⑵民族语言分歧 56个民族,80多种语言 ⒉建立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促进国家语言的 共同化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 理论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1)要横向朗读,速度要适中(太快难准确,太慢要 超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按序读下一个字,不能长时 间停顿,如感觉读得不对,只能重复一次,成绩以第二 次为准。
(2)要在同一个音高上朗读。有的考生为了突出某种 声调(尤其是阳平调),故意拔高,造成音高变化,这 种现象是要失分的。 (3)注意形近字。试卷中会有一些形近字,要仔细看 好后再读,千万不能想当然,如:拔——拨,这两个字 几乎每次考试都有,但很少有人全对。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一种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我们只有全身心地 投入进去,做到“耳到”“口到”“心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测试训练
1、测试程序 2、单音节词语
3、多音节词语
4、朗读
5、说话
测试程序 (1)考生依据本人准考证找到所在考场,认真查看 门标上的考生顺序表,然后在待考室等候测试,听从 考场工作人员的召唤,勿走远,以免错过考试时间。 (2)考生持准考证入场测试。入场后首先向测试员 交验准考证和身份证,然后领取“读单音节字词、读 多音节词语”试卷,抽取“作品朗读和命题说话”题签。 领取试卷和抽取题签后准备约10分钟。准备期间不得 将试卷、题签带出考场,不准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开始测试时,要先自报:单位、姓名、考号(准考证 号后四位)。测试完毕将试卷和题签交给测试员,迅 速离开考场。 (3)考生在测试时必须严格按测试程序进行。报单位 姓名、考号后依次进行以下测试内容:一、读单音节字 词;二、读多音节词语;三、作品朗读;四、话题。
吕梁方言与普通话的大致区别
声母方面
韵母方面
、部分地区(离石、柳林、中阳等)平翘舌音不分,把zh\ch\sh读 成z\c\s。
抓住
中间
追求
穿戴
山水
生命
2、部分地区(离石、柳林、中阳、方山、兴县、岚县等地)f\h不 分,把唇齿音f读成舌根音h。
刮风
芬芳
吃饭
3、离石方言部分词语把j\q\x读成z\c\s: 鸡蛋——滋蛋;其他——辞他;西瓜——丝瓜,等。
三、重叠是汉语广泛使用的一种词汇、语法手段。但重叠在方言中的形式不尽 相同,请你找找自己方言里有没有一些特别的重叠形式,并和普通话进行比较。 普通话里说“香喷喷”——上海话里“喷喷香” 有的方言中能重叠的词,在别的方言里却不能重叠。 如普通话里名词除了表示逐指是不能重叠的,而贵阳话却可以说“铲铲”(意: 铲子),“包包”(意:手提袋)。此外福建话有“白雪雪(雪白)”的重叠 形式,厦门话还有形容词三叠形式,如“红、红红(很红)、红红红(极 红)”。
怯 头 翁 罢 捏 森 枕 寻 考 撑
猜 块 位 疲 定 在 趁 让 宙 顺
耳 谎 军 命 侣 憋 幽 穷 层 搞
搜 沾 握 塘 遥 雷 脸 心 倦 酿
贼 触 全 哽 泛 敏 动 日 冰 雅
板 刷 笑 糠 求 宽 浊 辞 纵 扬
破 尼 惹 魂 价 孩 欢 酸 佛 点
(二)读多音节词语 薄弱 明年 天下 暂且 采用 日子 光临 跳舞 入门 选择 勇敢 群体 醒酒 算是 潦草 学派 总帐 墨水儿 画报 兄嫂 够本儿 巡逻 快速 圈阅 资源 杂乱 穷困 因地制宜 协奏曲
语法方面:
1、X得来——美得来、快得来;应改为:非常美、非常快 2、可X了——可美了、可好了;应改为:很美、非常美、非常好
3、把XX一XX—把门一关、把钱一掏;应改为:把门关了、把票买了
“把”字句:把个杯子摔了;把三道错题改了 “去”的位置:我吃饭去了;你街上去不
表示是非的问句:你喝不;穿的漂亮不;是了不
4、零声母音节前面加辅音声母:
恩爱 我 挨饿 偶像 牙龈
返回
韵母方面:
1、吕梁大部分地区前后鼻音不分: 心——星 民——名 进——静 林——零 拼——乒 音——英
2、离石方言部分词语ian\ü an读成i\ü : 天——ti 院——欲 面——密 脸——里
临县、柳林、方山部分地区ian\ü an读成ie\ü e: 天——tie 院——月 面——灭 脸——咧
产量 融洽 病号儿 留神 挂号 讲理 废品 帮助 防卫
考生 壮观 佩服 王国 元件儿 屡次 同样 奉承 特别 视网膜
练习
一、请大家猜猜下面①-⑤句中画线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⑥-⑧的方言句 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 ①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dì )淡。(黄谷柳《虾球传》) ②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huò)头。(吴语) ③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保卫延安》) ④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闽语、粤语) ⑤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 ⑥拨本书我。(吴语) ⑦佢(qú )高过我。(粤语) ⑧你格认得?(昆明话) 二、、各地的方言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当的词。请 你在自己的方言中也找出一些有特色的词汇来。 向日葵——葵花、朝阳花;土豆——山药蛋、洋芋; 玉米——棒子、包米、包谷;馄饨——抄手、云吞、清汤; 喜欢——欢喜、中意;这儿——呢度、该搭、这旮,等等。
例词:
北京话
普通话
我们两个 我们俩wǒmliǎ 我们 wǒm 两个人 俩人liǎ 我们三个 我们仨wǒmsā 一会儿 (yi)huǐr 休息一会儿 (yi)huǐr 逮小偷 逮dei小偷 学太极拳 学xiǎo太极拳
wǒmen liǎngge wǒmen liǎng wǒmen sānge (yi)huìr (yi)huìr 逮dǎi小偷 学xué太极拳”
方言和普通话
方言
北京人、广州人、上海人、长沙人、厦门人说的 都是汉语,但是彼此说的汉语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相 互听不懂。这种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 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就叫作 “地域方言”,简称“方言”。 汉语七大方言——南腔北调 北方方言 长江以北(华北、西北、西南、江淮) 吴方言(上海话) 湘方言(长沙话) 赣方言(南 昌话) 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 闽方言(福建, 广东潮州、汕头) 粤方言(广州话)
3、部分方言区把后响复韵母ie读成ia: 姐姐——假假 咧——lia 茄子——掐子 爷爷——呀呀 斜——霞
撇——pia
爹——dia
4、部分方言区后响复韵母ao\ou,ai\ei不分: 好—吼 毛豆 报告 手头 派—配 败—贝 内在 海内
词汇方面:
昨天——夜来 早晨——早起 每天——天每 去年——年时 刚才——才刚 上午——前晌 下午——后晌 头——脑 拳头——各都 傍晚——擦黑家
怎样学好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人从小习得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到了十七八岁,他从 小习得的方言就比较牢固了,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人们常说“乡音难 改”。要学好普通话,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学习语音知识,找准自己发音的缺陷音,找出普通话和自己 方言中的对应规律,掌握发音要领。
2、常听多练,反复练习。语音本是口耳之学,必须动耳动口, 看电视的时候注意播音员的口型,可以边听边模仿,在听准的基础上 多动口。一定要注意练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 语音的错误。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等字音标准了,可以练 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发音能力,等字音完 全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培养良好的语感。
返回
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区别:
(1)普通话里有一些不能儿化和轻读的词语在北京话里是可 以儿化和轻读的。 儿化:时候儿、记性儿、花样儿、东西儿、(冒)烟儿 轻读:自然、艺术、时间、规模、高明 (2)北京话里没有被普通话吸收的方言词语要读儿化和轻音 儿化:今儿(今天)、天儿(天气)、末了儿(最后)、立马 儿(立刻) 轻声:赶罗(催促)、二乎(畏缩)、待见(喜爱)
普通话概述
1、普通话及推普的意义 2、方言与普通话 3、吕梁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普通话及推普的意义
什么叫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的核心作用: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需要。 (1)普通话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交际工具。 (2)普通话关系到我们的形象、生活和工作。

一、造成说汉语人群交际的隔断和汉 语方言产生的具体原因
1、人群的迁徙。 2、自然地理条件。 3、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二、方言间的差异表现在:
1、语音
2、词汇词义
3、语法
举例:
语音方面: 粤方言:投资——投机 虾饺——瞎搞 粉红凤凰飞——哄红哄黄灰
词汇方面:
北京话“月亮”,广州话“月光”;北京话“家具”,广州话“家私”; 北京话“说”,温州“讲”,南昌“话”,湖南双峰“曰”。 方言词里还有一些是借自外族语的异源词,例如东北官话从满语借来“埋 汰(肮脏)”,从俄语借来“裂巴(面包)”;上海话从英语借来“沙发,派 司(通行证)”,广州话从英语借来“波(球)、恤衫(衬衫)、菲林(胶 卷)”。其次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具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苏州话的 “馒头”,既指馒头,又指包子;长沙话的“蚊子”,既指蚊子,又指苍蝇; 广州话的“房”指的是屋子,“屋”指的才是房间。 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各方言里的名词都可以跟量词结合,但哪些名词能跟哪些量词结 合在一起,不同的方言却可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北京话说“一把刀”,广州 话却说“一张刀”,潮州话说“一支刀”;北京话说“一棵树”,广州话却说 “一坡树”,厦门话说“一丛树”。在语序上,不同的方言也可能各有一些自 己的特点。比如北京话说“再等一下”,广东梅县话却说“等一下添”(“添” 相当于“再”);北京话说“给我一本书”,吴方言却说“给本书我”。
(4)要注意音准。单音节词语考的就是音准,所以一 定要把每个音发到家,注意吐字归音。尤其上声,在我 们方言区的发音存在严重问题,有些考生的上声几乎都 可以算做缺陷。如:马 走 美
(一)读单音节字词
飞 马 丢 搓 植 胸 妥 法 怒 润
决 剃 龙 寺 戳 如 隔 匠 品 篇
雪 沟 网 早 爽 册 夸 驱 毛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