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综合测试题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

小学课外必读书《史记》阅读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2分,共60分)1.黄帝名(),他与()的两支力量合并在一起,后世的我们被称“炎黄子孙”。
2.()的儿子启建立了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王朝。
3.烽火台上的士兵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就点起(),夜间点燃()向四处报警。
4.郑国商人()把自己贩卖的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送给秦国军队,还假称这是郑国国君对秦军的慰劳,使得敌人放弃了对郑国的偷袭计划。
5.公元前()年,()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
6.“不鸣则已,()”的()善于纳谏,从一个昏君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君主,使楚国成为了诸侯中的强国。
7.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 )年,孔子周游列国( )年。
8.司马迁说:“假如()还活着,我即使为他驾车,也是心甘情愿的。
”9.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10. ()建议秦始皇修筑长城,以保护秦朝不受北方各少数民族军队的滋扰。
11.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就敢于忍受(),承受各种折磨,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12.因为苏秦的合纵策略,秦国有15年不敢出()攻打六国。
13. ()通过赛马的方式,向齐威王推荐()。
14.屈原创造的诗体被后人称为()。
15.华夏民族的祖先是()。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17.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18.“管鲍之交”指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和()。
19.使秦国由弱变强,逐步走上霸主之位的著名变法是()。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二、判断题。
对的填“对”,错的填“错”。
(共20分)1.刘邦月下追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3.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卒训练骑射,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增强了。
()4.孔子出身于贵族之家,从小家境富裕,遍览群书。
()5.虞国国君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借道给晋国去攻打虢国,结果也被晋国吞并。
史记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史记》综合测试题(A)第Ⅰ卷(36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A.召有司案图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公子与侯生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C.侯生果北乡自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骓不逝兮可奈何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韩厥许诺,称疾.不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魏王豹谒,归视亲疾.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公子闻之,往请.请.数公子行日我身自请.之而不肯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世人皆以赢为小人,以公子为长者..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彼以我能成事..,故先我死B.臣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执法..在傍,御史在后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C.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晁错,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D.吾不忍..为之民也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赵襄王郊.迎甘罗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若幸而男.,吾奉之C.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怀.其璧,从径道亡武安君南.挫强楚D.昔下宫之难不能死.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B.即不灭,若.无声君不若.引兵直走大梁虞兮虞兮奈若.何若.朋友交游,久不想见C.臣乃.敢上璧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敢引兵遂下D.如姬为.公子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臣尝为.秦昭王伐赵6.下列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都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A.君何以知燕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必为二子所禽矣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以勇气闻于诸侯C.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乃封甘罗,以为上卿我何渡为D.何功之有哉淳于髡说之以隐窃载与之齐北有甘泉、谷口之固7.《史记》在文末总是用“太史公曰”对所传人物进行评价,下列评价对应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史记》综合测试题之二试卷讲评(一)

B.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C.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
无,通“毋”,不要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B )
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它实际的数目 古:天气
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B.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古:监视酒政的人
《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左氏春秋》也称《左传》, 作者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提示: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 常见的考查角度有:1.古代政府机构2.官职的升迁3.古代的礼法习俗4.古代 的时间与地理方位5.古人的称谓6.文学典故与常识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也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 课本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比较容易地 解答此类题目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广)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形容词做名词,正直的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做动词,远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随从
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C.可烧而走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跑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史记小学阅读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的传世之书《史记》是很多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读物。
为了加深对《史记》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提供一些小学阅读测试题及其答案。
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测试题一:《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李斯C. 孙子D. 孔子答案:A. 司马迁测试题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为多少篇?A. 100篇B. 200篇C. 130篇D. 300篇答案:C. 130篇测试题三:《史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B. 诗词、哲学思想、法律制度C. 科学发展、天文地理、医学D. 宗教信仰、艺术创作、战争记录答案:A. 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地理记载测试题四:《史记》中最长的一篇是哪一篇?A. 《太甲周书》B. 《司马迁列传》C. 《陈涉世家》D. 《孔子世家》答案:D. 《孔子世家》测试题五: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不在《史记》中?A. 黄帝B. 嬴政(秦始皇)C. 项羽D. 刘邦答案:A. 黄帝测试题六:《史记》作为中国文学的宝库,给后世的影响很大。
请列举三个《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可以从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回答。
答案示例:- 历史研究:《史记》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 文学创作:《史记》中充满了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教育教学:《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可以作为启蒙教育的教材,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
测试题七:请简要介绍一下《史记》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答案示例:《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瑰宝,它记录了中国自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史记》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2.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涿鹿之战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5.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太祖敬纳其言。
毛玠实际上就是建议太祖“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中的“太祖”是A.刘邦B.曹操C.刘备D.司马懿6.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7.某同学出一期板报,其关键词有“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可知,其板报主题最有可能是A.远古时期的传说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8.《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A.天文学著作B.医学著作C.数学著作D.农学著作9.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的标志是A.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B.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C.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D.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10.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史记》选读1-4专题测试题(2)

史记选读 1-4专题测试班级:?? ?????姓名:一、现代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语文是盐胡展奋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
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为盐梅。
”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
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会考就要来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历史的知识掌握好了没,不用担心,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一1. 司马迁死后很多年,他的史记是由谁替他公诸于世的? 答案:杨恽2. 汉元帝、成帝时补写过《史记》的是谁?答案:褚少孙3. 班固的父亲叫什么? 答案:班彪4. “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是? 答案:班昭5.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的有多少? 答案:14人6. 接替黄帝位置的是黄帝的哪个儿子的儿子? 答案:昌意7. 张廷玉的父亲叫什么?答案:张英8. 项梁是项燕的第几个儿子? 答案:二子9. 秦昭王请孟尝君田文去秦国,后来被谁把孟尝君比作木偶人使其没有去秦国?答案:苏代10. 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是谁发明的? 答案:亚历山大·贝尔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二11. 世宗被宫婢杨金英等缢而未死,用太医谁之药而康复?答案:许绅12. 嘉庆被谁刺杀? 答案:陈德13. 《东京梦华录》的作者是谁?描写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其中东京指的是哪里? (答案是:孟元老·宋徽宗·开封)14.“唐宋八大家”的称位最早出现在哪本文集中?作者是谁?答案:《八先生文集》,明初朱右将15.为了北方的安定,真宗年间与辽结盟,互不侵犯,史称?北宋每年要向辽缴纳什么? 答案:澶渊之盟,岁币16. 北宋共经历几个皇帝?最后一位皇帝是?答案:9个,钦宗赵桓17.辽国主要是以什么民族为主体?经历了多少年?答案:9个,210年18. 曹魏五帝分别是哪五帝?答案: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19.扫荡马超等西凉豪杰,巩固了后方势力,曹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北方的是哪场战役? 答案:潼关之战20.魏晋时期最突出的思想是?被合称为三玄的是那三本著作?答案:玄学,《庄子》《老子》《周易》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三21. “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描述的是谁?他的那部作品成为了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答案:嵇康,《广陵散》22. 历史上那个法王和路易一世的绰号一样? 答案:罗贝尔二世23.自由女神原本是法国准备送给哪个国家的? 答案:埃及24.谁发表了美国总统就职时的最短演说? 答案:华盛顿25.日本战国的三大奇袭战,除了桶狭间,河越外,还有哪个? 答案:严岛26.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是? 答案:谷(古)登堡27.阿拉伯早期四大哈里发中,只有谁没有被刺杀? 答案:阿布伯克尔28.哪次战役是二战历史上最大的坦克会战? 答案:库尔斯克战役29.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答案:12铜表法30. 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它指什么? 答案:剑历史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大全四31. 作家老舍的原名叫什么?答案:舒庆春3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使用的历法又叫:答案:格里高利历33.中国的尼姑最早是何时出现的? 答案:南北朝34. "新郎官”最早用来指:答案:新科进士35.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答案:谢安36. 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答案:《黄帝内经》37. 人体中最先衰老的器官是:答案:胸腺38. 哪一类茶属于发酵茶?答案:红茶39.谁写书为窦娥平反了?书的名字是什么? 答案:关汉卿《窦娥冤》40. 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答案:西湖歌舞几时休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知识竞赛。
选修《《史记》选读》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

选修《《史记》选读》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测试题 2019.9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说:“文无定法”。
鲁迅说,所谓“作文秘诀”都是“骗人”的;后来邓拓说写作只有一条“不要秘诀的秘诀”,其看法与鲁迅的话实质相同。
B.求职时漫不经心,一旦工作会不会专心,不少用人单位就部分大学生求职时的懒散表现提出如是疑问。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除另有规定外,2003年财政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的招、投标活动适用本规则。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柳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
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史记》综合测试题(A)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涉及选修内容中的《史记》部分,命题以讲读课文为主,适用于鲁人版。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24分)
1.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
A.召有司案图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公子与侯生决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C.侯生果北乡自刭
三年不蜚又不鸣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骓不逝兮可奈何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公子闻之,往请.
请.数公子行日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
D.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