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药典药材炮制规范

合集下载

中药材药材炮制操作规范

中药材药材炮制操作规范

中药材药材炮制操作规范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药材炮制则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

药材炮制操作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材的炮制目的、炮制工艺和炮制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炮制的目的中药材的炮制是为了改变其性能、增强其药性、减少其毒性,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炮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炙、炒、煅、炮、焙等方法,改变药材的性味、药效和药性,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二、炮制工艺的分类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可以分为炙、炒、煅、炮、焙等几种。

炙是将药材置于火上进行炙烤,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炒是将药材放入锅中翻炒,以增强其药效;煅是将药材放入炉中进行煅烧,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炮是将药材放入炮筒中进行爆炸,以破壁和增强其药效;焙是将药材放入炉中进行烘烤,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

三、炮制操作规范1. 药材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在进行药材炮制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药材。

药材的选择应符合药典或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药材的产地、采收时间和保存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药材的质量。

2. 炮制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消毒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前,要对炮制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清洁可以采用清水、洗涤剂或消毒剂等方法,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

消毒可以采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剂等方法,杀灭病菌和病毒。

3. 炮制操作的准备和安全措施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药材、炮制设备和工具,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和安全。

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药材粉尘和炮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4. 炮制操作的时间和温度控制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时,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

不同的药材和炮制工艺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炮制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掌握好每一步操作的时间和温度,确保炮制效果的稳定和可控。

5. 炮制操作的仪器和设备使用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时,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设备。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药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和药效,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效,在中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有一套严格的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的核心是保证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首先,炮制时要严格按照炮制工艺和方法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都符合规范要求。

其次,要保证炮制所用的工具、药器等符合要求,没有任何污染和杂质。

同时,要保证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药材的选配和处理符合中药鉴别的规范。

在选取药材时,要确保原料药的品质优良,不受虫蛀、霉变和有害物质的影响。

同时,要根据药材的属性和功效进行适当的炮制处理,如清洗、晒干、炒制等,以及切片、粉碎等处理方式。

这些炮制过程要符合中药鉴别的要求,确保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成分的保存。

中药炮制规范还要求炮制后的中药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药理要求。

首先,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符合国家药典的标准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其次,要确保中药的药理活性和药效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为了保证中药炮制的质量和效果,还要求炮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

在炮制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如对药材的质量、湿度、温度等进行监控和调控。

同时,还要进行质量检测,如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体外溶出度、含量测定、理化指标等的检测,以确保炮制后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中药炮制规范是保证中药炮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炮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中药炮制规范需要从选材、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执行,确保中药炮制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只有这样,中药的疗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为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中药炮制标准
一、炮制工艺
1.1中药炮制应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

1.2中药炮制必须选用质量优良、道地纯正的中药材,并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

1.3中药炮制应注重工艺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提高炮制质量和效率。

二、净制要求
2.1中药净制应除去泥沙、杂质、非药用部位及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2.2中药净制应合理控制水处理、洗涤、切片、干燥等环节,保持药材的天然品质和有效成分。

三、水分及干燥要求
3.1中药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材的水分,防止霉变和虫蛀,保证药品质量。

3.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采用适宜的干燥方法,如晒干、烘干、烤干等,保证药材的干燥度和质量。

四、切制要求
4.1中药切制应按照不同药材的特性和药品标准要求进行,掌握正确的切制方法和刀工技巧,保证药材的形状和大小均匀一致。

4.2中药切制后应进行筛选和分级,确保药品的纯净度和质量。

五、辅料要求
5.1中药炮制过程中使用的辅料应当符合药品标准和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的规定。

5.2中药炮制过程中应选用适当的辅料,如液体辅料、固体辅料等,并控制用量和使用方法,以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

六、卫生及安全要求
6.1中药炮制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2中药炮制人员应经过健康检查和培训,具备必要的药品知识和技能。

6.3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使用化学药品或加热等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饮片是中药炮制的常用剂型之一,具有用药方便、剂量易于掌握、质量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原料药的选择、炮制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1.材料处理:对于采用炮制前需炭炙的中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炭炙或轻微炙烤;对于采用炮制前需处理成蒸制品的中药,要进行蒸制处理。

2.水量选择: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合理选择加水量,一般以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完全为原则。

3.炮制时间:中药饮片炮制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以及所要求的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要求炮制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同时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4.炮后处理:中药饮片炮制后要将其取出,经过适当的晾凉处理,使其完全干燥,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

二、原料药的选择1.中药材的原产地: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选用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且要求中药材的原产地符合药典的要求。

2.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的原料药要求选用新鲜的药材,且质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3.中药材的配伍:中药饮片的配方要合理、科学,且配伍要符合药理要求。

三、炮制设备的要求1.炮制设备的选用: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适应生产要求的功能,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设备。

2.炮制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炮制产品的质量检验中药饮片的炮制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含水量测定、炮制时间测定、酸溶性挥发性物质检测、微生物限度检测等项目。

以上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炮制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中药为辅助治疗身体各种疾病,然而,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中药炮制规范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炮制规范是指规定中药药材的采集、鉴别、炮制和储存的规范的实施过程。

在中药炮制规范中,以煎煮为最常见的炮制方式,其得益归功于煮汤易以为病患者吸收,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等。

中药与生活息息相关,中药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自然的药物资源之一。

其来源于植物学和草本学。

中药是指从自然资源中采集的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化合物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宝贵中草药。

经过中药炮制,中药可以发挥更好的药效,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中药炮制规范至关重要,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中药炮制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中药疗效。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通过烘干、药材的配比和药性改变等过程,提高中药的药效和治疗效果。

按照规范化的炮制流程进行加工,能够显著降低中药过程中的杂质和副作用,以达到目标防治疾病的目的。

那么,中药炮制规范的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呢?首先,中药药材的采集和储存需要非常严格。

采摘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清洗,干燥并存储,以得到比较纯净、完整和干燥的药材。

其次,进行炮制前,需要对药材进行鉴别,以保证使用正确的药材。

接着,现代炮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炮制变得更加简单和标准化。

在炮制前需要按照药品的不同属性分别进行炮制。

比如某些药品需要用明火炖煮,而大部分药品需要用炭火加热。

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温度、压力和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进行加工。

中药炮制规范不仅包括了药材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同时也与环境有关。

在执行炮制规范的过程中,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保证自身安全,避免炮制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另外,中药炮制规范的执行时间也十分重要,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经过不同时间的加热炖煮,以达到最佳的药效。

因此,在炮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专业工艺操作,确保炮制时间与药材配比的准确性。

2020版中国药典 炮制通则

2020版中国药典 炮制通则

2020版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

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制剂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规格厚度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块8~1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 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

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

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岀,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

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
水蛭 取滑石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水蛭段, 勤加翻动,炒至微鼓起,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包装,备用。 每 100kg 水蛭,用滑石粉 40kg。 六、酒炙法
大黄 取大黄片或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 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枳壳 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
-4-
入枳壳片,不断翻炒,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包装, 放凉,备用。
每 100kg 枳壳片,用麦麸 10kg。 枳实
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 入枳实片,急速翻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包装, 备用。
三棱 取三棱片,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炒制 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包装,备用。 每 100kg 三棱片,用米醋 20kg。
-9-
艾叶 取净艾叶,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炒制 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包装,备用。 每 100kg 艾叶,用米醋 15kg。
知母 取净知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喷淋 盐水,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包装,备用。 每 100kg 知母片,用食盐 2kg。
泽泻 取净泽泻片,用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
- 10 -
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包 装,备用。
每 100kg 泽泻片,用食盐 2kg。 茴香
取净茴香,加盐水拌匀,略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 器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包装, 备用。
每 100kg 小茴香,用食盐 2kg。 益智仁
取净益智仁,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 容器内,用文加热,炒干至颜色加深为度,取出晾凉,包装, 备用。

中药材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是指将生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以达到药理活性的最佳状态。

以下是中药材炮制的通则:
1. 清洗:将采集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尘土。

可以使用清水或适当的溶液进行清洗。

2. 晾干:清洗后,将中药材晾干。

可以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3. 切片或粉碎:根据需要,将中药材切成片状或粉碎成粉末。

使用刀具或研磨器具进行切片或粉碎。

4. 炒制:炒制是常见的中药材炮制方法之一。

通过炒制,可以改善中药材的性味特点、增强药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炒制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5. 蒸制:蒸制是一些中药材炮制的常见方法。

通过蒸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味特点、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增强药效。

6. 曝晒:一些中草药需要进行曝晒。

在阳光下曝晒,可以去除湿气、杀灭细菌和真菌,并增强药效。

7. 调配:根据具体方剂的需求,将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材按照比例调配使用。

8. 包装储存:炮制完成后,将中药材进行包装和储存。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保持干燥、通风和避光的环境,防止湿气、虫害等对中药材的影响。

这些通则是中药材炮制的基本步骤,不同的中药材可能会有特定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在进行中药材炮制时,需要严格遵循药典标准和相应的药材炮制规范,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五画 玉竹 …………………………12 甘草 …………………………12 炙甘草…………………………12 甘遂 …………………………12 艾叶 …………………………12 石韦 …………………………12 石决明…………………………12 石菖蒲…………………………12 石斛 …………………………12 石榴皮…………………………12 石膏 …………………………12 煅石膏…………………………12 龙胆 …………………………12 平贝母…………………………12 北豆根…………………………12 北沙参…………………………12 生姜 …………………………12 仙茅 …………………………12 仙鹤草…………………………12 白及 …………………………12 白术 …………………………12 白头翁…………………………13 白芍 …………………………13 白芷 …………………………13 白附子…………………………13 白茅根…………………………13 白矾 …………………………13 白果 …………………………13 白前 …………………………13 白扁豆…………………………13 白蔹 …………………………13 白鲜皮…………………………13 白薇 …………………………13 瓜蒌 …………………………13 瓜蒌子…………………………13 炒瓜蒌子………………………13 瓜蒌皮…………………………13 冬瓜皮…………………………13 玄参 …………………………13 半边莲…………………………13 半枝莲…………………………13 半夏 …………………………13 法半夏…………………………14 母丁香…………………………14 丝瓜络…………………………14
目录
小通草…………………………10 小蓟 …………………………10 马齿苋…………………………10 马勃 …………………………10 马钱子…………………………10 马兜铃…………………………10 马鞭草…………………………10
四画 王不留行…………………………10 天仙藤 …………………………10 天冬 …………………………10 天花粉 …………………………10 天南星 …………………………10 天麻 …………………………10 云芝 …………………………10 木瓜 …………………………11 木香 …………………………11 木贼 …………………………11 木通 …………………………11 木鳖子 …………………………11 五加皮 …………………………11 五味子 …………………………11 五倍子 …………………………11 车前子 …………………………11 车前草 …………………………11 瓦松 …………………………11 瓦楞子 …………………………11 牛蒡子 …………………………11 牛膝 …………………………11 升麻 …………………………11 化橘红 …………………………11 丹参 …………………………11 乌药 …………………………11 乌梢蛇 …………………………11 乌梅 …………………………11 火麻仁 …………………………11 巴豆 ……………………… 11 巴戟天………………………… 12 水飞蓟 …………………………12 水牛角 …………………………12 水蛭 …………………………12
八画 青风藤…………………………19 青叶胆…………………………19 青皮 …………………………19 青果 …………………………19 青蒿 …………………………19 青礞石…………………………19 苦木 …………………………19 苦地丁…………………………19 苦杏仁…………………………19 苦参 …………………………19 苦楝皮…………………………19 枇杷叶…………………………19 板蓝根…………………………19 郁李仁…………………………19 郁金 …………………………19 虎杖 …………………………19 昆布 …………………………19
2
芡实 …………………………17 芦荟 …………………………17 芦根 …………………………17 苏木 …………………………17 杜仲 …………………………17 豆蔻 …………………………17 连钱草…………………………17 吴茱萸…………………………17 牡丹皮…………………………18 牡蛎 …………………………18 何首乌…………………………18 制何首乌………………………18 伸筋草…………………………18 皂角刺…………………………18 谷芽 …………………………18 谷精草…………………………18 龟甲 …………………………18 羌活 …………………………18 沙苑子…………………………18 沉香 …………………………18 诃子 …………………………18 补骨脂…………………………18 阿胶 …………………………18 陈皮 …………………………18 附子 …………………………18 忍冬藤…………………………18 鸡内金…………………………18 鸡血藤…………………………19 鸡骨草…………………………19 鸡冠花…………………………19
药材炮制通则……………………6
二画 丁公藤 ……………………………8 丁香 ……………………………8 人参 ……………………………8 儿茶 ……………………………8 九里香 ……………………………8 九香虫 ……………………………8 刀豆 ……………………………8
三画 三七 ……………………………8 三白草……………………………8 三棱 ……………………………8 干姜 ……………………………8 干漆 ……………………………8 土木香……………………………8 土荆皮……………………………8 土茯苓……………………………8 大血藤……………………………8 大青叶……………………………8 大枣 ……………………………8 大黄 ……………………………8 大蓟 ……………………………8 大腹皮……………………………8 山麦冬……………………………9 山豆根……………………………9 山茱萸……………………………9 山药 ……………………………9 山楂 ……………………………9 山慈菇……………………………9 千年健……………………………9 千金子 …………………………10 川木香 …………………………10 川木通 …………………………10 川牛膝 …………………………10 川乌 …………………………10 制川乌 …………………………10 川芎 …………………………10 川射干 …………………………10 广金钱草 ………………………10 广藿香 …………………………10 女贞子 …………………………10 小茴香 …………………………10
七画 麦冬 …………………………16 麦芽 …………………………16 远志 …………………………16 赤石脂…………………………17 赤芍 …………………………17 芫花 …………………………17 花椒 …………………………17 花蕊石…………………………17 芥子 …………………………17 苍术 …………………………17 苍耳子…………………………17
明党参…………………………19 知母 …………………………19 垂盆草…………………………20 委陵菜…………………………20 使君子…………………………20 侧柏叶…………………………20 佩兰 …………………………20 金果榄…………………………20 金沸草…………………………20 金荞麦…………………………20 金钱白花蛇……………………20 金钱草…………………………20 金樱子…………………………20 金礞石…………………………20 肿节风…………………………20 鱼腥草…………………………20 狗脊 …………………………20 京大戟…………………………20 卷柏 …………………………21 炉甘石…………………………21 泽兰 …………………………21 泽泻 …………………………21 降香 …………………………21 细辛 …………………………21
六画 老鹳草…………………………14
地龙 …………………………14 地枫皮…………………………14 地骨皮…………………………14 地黄 …………………………14 熟地黄…………………………14 地榆 …………………………14 地锦草…………………………14 亚麻子…………………………14 西河柳…………………………14 西洋参…………………………14 百合 …………………………14 百部 …………………………14 当归 …………………………14 肉苁蓉…………………………14 肉豆蔻…………………………15 肉桂 …………………………15 朱砂 …………………………15 朱砂根…………………………15 竹节参…………………………15 竹茹 …………………………15 延胡索(元胡)………………15 华山参…………………………15 自然铜…………………………15 血竭 …………………………15 全蝎 …………………………15 合欢皮…………………………16 决明子…………………………16 关黄柏…………………………16 灯心草…………………………16 防己 …………………………16 红大戟…………………………16 红芪 …………………………16 炙红芪…………………………16 红豆蔻…………………………16 红参 …………………………16 红景天…………………………16
3
焦栀子…………………………23 柿蒂 …………………………23 威灵仙…………………………23 厚朴 …………………………23 牵牛子…………………………23 鸦胆子…………………………23 韭菜子…………………………23 骨碎补…………………………23 钟乳石…………………………23 香加皮…………………………23 香附 …………………………23 香橼 …………………………23 香薷 …………………………23 重楼 …………………………23 禹州 …………………………23 漏芦 …………………………23 禹余粮…………………………23 独一味精………………………23 独活 …………………………23 姜黄 …………………………23 前胡 …………………………23 首乌藤…………………………23 穿山龙…………………………23 穿山甲…………………………23 穿心莲…………………………23 络石藤…………………………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