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的总原那么应先考虑减量化、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加速资源循环,后考虑加速物质循环,而对最后可能要残留的物质,进展最终无害化处理。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1、自然堆存缺点:对环境污染极大,现在已被许多国家制止,我国局部城市还在使用。
适用:不溶或极难溶,不飞散,不腐烂变质,不产生毒害,不散发臭气的粒状和块状废物,如废石、炉渣、尾矿、局部建筑垃圾等,还是可以使用的。
2、土地填埋适用于各种废物、如生活垃圾、粉尘、废渣、污泥、一般固化块等。
优点是技术比拟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置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还可以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开发利用填埋物。
缺点是垃圾减容效果差,需占用大量土地;因产生的渗沥水易造成水体和环境污染,产生的沼气易爆炸或燃烧,所以选址受到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
3、堆肥适用:可以处理生活垃圾、粪便、污水污泥、农林废物、食品加工废物等。
堆肥化的优点是投资较低,无害化程度较高,产品可以用作肥料。
缺点:是占地较大,卫生条件差,运行费用较高,在堆肥前需要分选掉不能分解的物质〔如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
4、燃烧适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污泥、危险固体废物优点是: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容积,体积可减少85%一95%,质量减少70%一80%;可以有效地消除有害病菌和有害物质;所产生的能量可以供热、发电;另外燃烧法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
缺点: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高,管理操作要求高;所产生的废气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固体废物热值有要求。
5、热解有点:污染小,并能充分回收资源,适用: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人畜粪便等。
缺点:处理量小,投资运行费用高,工程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应该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7、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常用的方式有减少体积〔如沉淀、枯燥、别离〕,有害成分固化(将其包溶在密实的性其质中,使之稳定),化学处地(利用化学反败,改变其化学性质),燃烧去毒,生物处理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第一章:固体废弃物概论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概念1.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 概念区分:- 废物:指失去使用价值或不再使用的物品。
- 污染物:指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 固体废物:特指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渣、废液等。
- 农业固体废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农业加工废弃物等。
- 生活固体废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塑料、纸张、玻璃等。
- 危险固体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物。
2. 按性质分类:- 有机废物:如食物残渣、植物秸秆、纸张等。
- 无机废物:如金属、玻璃、陶瓷等。
- 生物性废物:如医疗废物、动物尸体等。
- 化学性废物:如农药、化工产品废弃物等。
三、固体废物的特性1. 有害性: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有害成分。
2. 不稳定性:固体废物在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3. 传染性:部分固体废物,如医疗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具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4. 难降解性: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可能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5. 积累性:固体废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渗透、淋溶等途径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
2. 水体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地表径流、渗滤液等途径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3.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在堆放、填埋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气体和粉尘,影响空气质量。
4. 城市景观破坏: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和处理,破坏城市环境美观,降低城市居住质量。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3、场地的设计 (1)场地的面积和容量
城市人口数量、垃圾的产量、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与覆盖 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
(3)气体的生成及控制
.
18
n 卫生填埋场中固体废物的分解与气体的产生:当城市垃圾一 旦填埋人场后,其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即开始微生物 的分解作用。初始阶段由于废物中吸收与夹带的空气,在短 时间内处于好气分解条件。当内部空气耗尽,将长时间的处 于空气条件下的分解。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纤维素、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类,这些物质厌气分解的最终产 物是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可挥发性有机酸与由甲烷、二氧化 碳、一氧化碳、氨、硫化氢与氮所组成的气体。上述分解反 应的速率取决子有机物的性质与含水率,一般情况下,以气 体产率为指标的反应速率在封场后的两年内达到峰值,之后 逐渐减慢,可持续25年之久。
排气孔道的间隔20M以上,砾石层的厚度为30一40cm
2、阻挡层排气 在不透气的顶部覆盖层中安装排气管,如图 排气管与设置在浅层砾石排气通道或设置在填埋废物
顶部的多孔集气支管相连接。
(4)填埋方法
卫生土地填埋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沟槽法,二是地面法, 三是混合法(斜坡法)
A、沟槽法
长度为30—40m,深0.9—1.8m,宽4.5—7.5m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1
一、概述
(一)含义及要求
(1)含义:
因其富集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而对生态环境和人 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影响
放置在某些安全可靠的场所,以最大限度地 与生物圈隔离
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4篇)

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一、总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二、废弃物分类和减量1. 废弃物分类(1)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材料,建议实行分类回收。
(2)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废弃医药品等有害物质,必须进行专门处理。
(3)湿垃圾:包括食材、餐厨垃圾等湿性垃圾,建议通过垃圾桶分类收集。
(4)干垃圾:包括纸巾、塑料袋等干性垃圾,建议通过垃圾桶分类收集。
2. 废弃物减量(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物减量的认识。
(2)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减少塑料袋等一次性使用产品的使用。
(3)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三、固体废弃物收集和运输1. 固体废弃物收集(1)建立健全的废弃物收集系统,确保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
(2)定期清理垃圾桶,并配备适当的盖子和密封容器,防止垃圾外溢和二次污染。
(3)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分类收集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2. 固体废弃物运输(1)建立健全的废弃物运输网络,确保废弃物安全运输到指定处置场所。
(2)废弃物运输车辆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和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运输过程中,禁止废弃物外溢或泄漏,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运输并进行清理。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1. 废弃物处理(1)可回收物应当经过分类后,由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收集、分类和回收利用。
(2)有害物质应当由专门的处置单位进行收集、分类、储存和处置。
(3)湿垃圾应当进行堆肥处理,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4)干垃圾应当进行焚烧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废弃物处置(1)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设施,确保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2)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应当符合环保标准,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加强废弃物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废弃物导致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弃物等。
2.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1、建筑垃圾:采取分类堆放,统一运输至规定场所进行填埋或回收利用。
2、生活垃圾:采取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可采用焚烧、填埋、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
3、工业固体废物:采取分类存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可采用回收、再利用、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4、危险废弃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存放、分类处理和安全处置,必要时委托专业单位处理。
5、其他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处理等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环境卫生。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固体废弃物处置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内不残留垃圾。
3、处理a)可回收类固体废弃物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可重复利用类应直接送至回收站。
可再生类应送至再生利用企业进行处理。
b)不可回收类固体废弃物应送至专门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如建筑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理场等。
c)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有害物质的处理和排放,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监管a)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应有专人负责,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b)如发现有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整改,对严重违规者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c)应定期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应进行有效的管理。
固体废弃物可分为无毒无害类和有毒有害类两类。
无毒无害类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
可回收类又分为可重复利用类和可再生类。
有毒有害类固体废弃物如油漆渣、涂料渣、废灯管、废油漆桶等,不可回收类如拆旧垃圾、废砂浆渣、边交余料、墙土、碎砖瓦、破布穗棉、旧砂纸和砂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墙土无害垃圾等。
可回收类固体废弃物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可重复利用类应直接送至回收站,可再生类应送至再生利用企业进行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不仅关乎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包括收集、运输、储存、分类、处理、再利用等多个环节。
其中,处理环节是最重要的。
目前,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有两种:填埋和焚烧。
1. 垃圾填埋填埋是一种采用人工或自然地下环境将垃圾掩埋的方法。
填埋场的建设比较简单,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它所排放出的废气、废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危害非常大。
2. 垃圾焚烧焚烧是将垃圾燃烧掉,产生热量进行发电或供暖。
焚烧能够有效减少垃圾的体积,具有相对较高的处理效率,但其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是指对处理侯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终极处置,确保其不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堆肥。
1. 垃圾填埋填埋属于一种低成本的处置方法,但是只适用于一些难以处理的垃圾,比如被覆盖的医疗废物等。
2. 垃圾焚烧焚烧是一种高效的处置方法,将垃圾燃烧后会产生能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但是焚烧排放的有害气体也会带来环境和健康危害。
3. 垃圾堆肥堆肥是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以得到有机肥料。
由于垃圾填埋和焚烧不能处理有机废弃物的问题,堆肥在减少垃圾量,又处理了废弃物中的一部分。
不过,堆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堆肥过程不严格管理则会对环境产生相对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进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被发明并投入使用,比如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等。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生物氧化、生物滤池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首先,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有害、有机和其他几类,可以实现按需处理和有效利用资源。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垃圾分类。
同时,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重要性。
其次,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是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推动建立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站点和回收收集设施,方便居民将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
同时,可以鼓励企业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有害垃圾的处理同样非常重要。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药品、废灯泡等,这些垃圾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政府应该设立特殊的收集点,接受居民和企业投放有害垃圾,并负责安全处理和处置。
可以建立有害垃圾处理厂,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有害物质的分离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垃圾的处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有机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可以通过堆肥和厌氧消化等方式进行处理。
政府可以鼓励居民将有机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提供相应的处理设施。
同时,可以鼓励农民利用有机垃圾进行农田肥料的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可采取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案是能源回收。
生活垃圾中含有很多可燃物质,通过生物质气化或焚烧技术,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能源。
政府可以支持企业建立能源回收设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监管能源回收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固体废弃物处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回收系统,设立收集点,鼓励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的再利用,加强有害垃圾和有机垃圾的处理,支持能源回收等措施。
同时,公众应该增加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认识和重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3、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
4、为什么说固体废物既是源头又是终态物:固体废物污染与废水废气噪声污染不同,其呆滞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污染主要通过水汽和土壤进行的。
气态污染物净化过程中被富集成粉尘或废渣,水污染在净化过程中被以污泥状态分离出来,既以固体废物的状态存在。
这些终态物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
水体和土壤,故又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因此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5、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因素: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
6、固体废物的影响因素7、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②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③采用精料。
④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⑤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⑥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⑦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⑧进行综合利用。
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8、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①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②资源化: 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③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9、全过程管理原则: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3、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
4、为什么说固体废物既是源头又是终态物:固体废物污染与废水废气噪声污染不同,其呆滞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污染主要通过水汽和土壤进行的。
气态污染物净化过程中被富集成粉尘或废渣,水污染在净化过程中被以污泥状态分离出来,既以固体废物的状态存在。
这些终态物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
水体和土壤,故又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因此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5、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因素: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
6、固体废物的影响因素7、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②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③采用精料。
④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⑤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⑥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⑦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⑧进行综合利用。
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8、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①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②资源化: 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③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9、全过程管理原则: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10、3c原则、3r原则①3C原则:解决固废污染问题的基本对测是避免产生、综合利用、妥善处理。
②3R原则:既通过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减少产生、再利用、再循环策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及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11、固体废弃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控制:(一)各种产业活动的清洁生产时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改变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和更换产品来减少或避免固体废物的产生。
(二)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尽量进行系统内的回收利用,这是管理体系的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对已生的固体废物进行系统外的回收利用(四)第四阶段,无害化稳定化处理。
(五)第五阶段,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
12:、固体废弃物四类标准:固体废物分类标准、固体废物监测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第二章1、垃圾从发生源到垃圾场需要经历哪几个环节:城市垃圾收运并非单一阶段操作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第一阶段是从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即搬运贮存(简称运贮);第二阶段是垃圾的清除(简称清运),通常指垃圾的近距离运输,一般用清运车辆沿一定的路线收集清除容器和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转运站,有时也可就近直接送至垃圾处理厂和处置场;第三阶段为转运,特指垃圾的远途运输,即在转运站将垃圾装载至大容量运输工具上,运往远处的处理处置厂。
2、垃圾转运站设置的必要性:①收集到的城市垃圾最终要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很难在市区垃圾收集点附近找到合适的地方建立垃圾处理工厂或垃圾处置场。
②城市垃圾的生产量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随机出现的特点。
③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使垃圾收集车更可以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好的发挥其效益,好的发挥其效益,保证载重量较大的垃圾清运运输车辆能经济而有效的进行长距离清运,有利于垃圾清运的总费用降低。
3、设计垃圾收运路线的原则(1)收运路线应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或断续。
(2)收运路线应能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阶段、每条线路的收集和清运时间大致相等。
(3)收集路线应避免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间段收集、清运垃圾。
(4)收运路线应当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的垃圾。
(5)收集路线起始点最好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
(6)收运路线在单行街道收集垃圾,起点应尽量靠近街道入口处,沿环形路线进行垃圾收集工作。
第三章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2、固体废物破碎的方法:按所用外力消耗的形式:机械能破碎和非机械能破碎两种按是否用水:干式、湿式、半湿式破碎3、破碎设备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那些固体废物?鳄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式破碎机、琨式破碎机和粉磨机①鳄式破碎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和化学工业部门、适用于坚硬和中坚硬废物的破碎。
②锤式破碎机:主要用于破碎中等硬度且腐蚀性弱、体积较大的固体废物,还可以用于破碎含水分及油质的有机物、纤维结构物质、弹性和韧性较强的木块、石棉水泥废料,以及回收石棉纤维和金属切屑③冲击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中等硬度、软质、脆性、韧性及纤维状等多种固体废物。
④剪式破碎机:适用于处理松散状态的大型废物,剪切后的物料尺寸(即粒度)可达30mm;也适用于切碎强度较小的可燃性废物。
⑤琨式破碎机:可用于脆性或黏性较大的废物,也可用于堆肥物料的破碎。
4、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颗粒与破碎产物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破碎比表示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5、筛分效率:通常用筛分效率评定筛分设备的分离效率。
筛分效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尺寸的颗粒物料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6、不同密度矿物分选的难易度可大致地按其等降比(e)判断e=p1-p/p2-p①e大于5,属极易重选的矿石,除极细(小于5~10um)的细泥以外,各种粒度的物料都可用重选法选别;②e小于5但大于2.5,属易选矿石,按目前重选技术水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19um,但38~19um级的分选效率已较低;③ e 小于2.5但大于1.75,,属较易选矿石,目前有效选别粒度下限有可能达到38μm左右,但75~38um级的选别已较困难;④ e 等于1.75~1.5的属较难选矿石,有效选别粒度下限一般为0.5mm左右;⑤ e 等于1.5~1.25的属难选矿石,重选法只能处理不小于数毫米的物料,且分选效率一般不高;⑥ e 小于1.25的属极难选矿石,不宜采用重选法选别7、重力分选的方法,及其原理依据。
①重介质分选:重介质分选主要适用于几种固体的密度差异较小以及难以用跳汰法等其他分离技术分选的场合。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包括重液和重悬浮液两种流体。
重介质密度介于大密度和小密度颗粒之间。
②跳汰分选:跳汰分选是在垂直脉冲介质中颗粒群反复交替的膨胀收缩,按密度分选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
③风力分选:风力分选又称气流分选,是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将轻物料从较重物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④摇床分选:摇床分选是使固体废物颗粒群在倾斜床面的不对称往复运动和薄层斜面水流的综合作用下按密度差异在床面上呈扇形分布进而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
⑤惯性分选:利用由于密度粒度不同而形成的惯性差异,以及粒子沿抛物线运动轨迹不同的性质,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8、等价颗粒:在同一介质中,密度、粒度和形状不同的颗粒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
这样的相应颗粒称为等降颗粒。
第四章1、浮选原理:浮选是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的差异,再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目的颗粒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于浆料表面称为泡沫后层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扔留在浆料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2、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药剂主要有哪些?每种药剂在浮选中起什么作用?浮选工艺的三个程序?(1)捕收剂作用: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2)起泡剂作用: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末层。
(3)调整剂作用:主要是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还可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浮选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调浆、调药、调泡三个程序。
3、稳定化/固化处理的概念、目的、评价指标。
a.概念: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的目的是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少它们贮存或填埋处置过程中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并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b.目的:稳定化是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过程。
固化是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c.评价指标:具备一定的性能,即①抗浸出性;②抗干湿性、抗冻融性;③耐腐蚀性、不燃性;④抗渗透性(固化产物);⑤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d.衡量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主要采用的是固化体的浸出速率、增容比和抗压强度等物理及化学指标。
1、浸出速率:浸出速率是指固化体浸于水或其他溶液中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2、增容比:也称体积变化因数,是指危险废物在稳定化/固化处理前后的体积比。
3、抗压强度:危险废物固化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才能安全贮存;否则一旦其出现破碎和散裂,就会增加暴露的表面积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4、稳定化:药剂稳定化是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
5、共沉淀:在非铁二价重金属离子与Fe2+共存的溶液中,投加适量的加适量的碱调节pH时,则发生如下反应:反应生成暗绿色的混合氢氧化物,用空气氧化使之再溶解,反应为:反应生成黑色的尖晶石型化合物(铁氧体)MxFe3-xO4。
其中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金属离子(包括二价铁离子)之比为2:1,故可以以铁氧体的形式投加到含有Mn、Zn、Ni、Mg、Cu的二价离子溶液中。
把Cd2+聚集于铁氧体中,使之有可能被永久磁铁吸住,这就是共沉淀法捕集废物中Cd2+的原理。
6、目前常用的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方法有哪些?它们的适用对象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古话,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陶瓷固化。
(1)水泥固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无机类型的废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物,也被应用于低、中放射性废物以及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
特点:设备和工艺设备过程简单;水泥和添加剂价廉易得,对含水率较低的废物可直接固化,无需前处理;在常温下就可操作;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