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推理 典型例题分析
简 单 推 理

简单推理〔一〕【专题导引】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展等量代换时,要选择简单的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比拟,使用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典型例题】【例1】在算式□=◎+◎+◎中,如果◎ = 8,那么□ = ?【试一试】1.在算式※ = # + #中,如果# = 5 ,那么※ = ?2.在算式□ = ○×○中,如果○ = 7 ,那么□ = ?【例2】一个飞机模型16元,一个布娃娃8元,一个布娃娃的钱可以买两个超人玩具,问一个飞机模型的钱能买几个超人玩具?【试一试】1、一本?小学奥数教材?30元,一本?趣味数学?15元,买一本?趣味数学?的钱能买3本?迷宫?,那么买一本?小学奥数教材?的钱能买多少本?迷宫?书?2、笨笨看一页书要20分钟,小芳看同一页书要10分钟,小芳看这页书的时间机器猫能看5页,笨笨看一页书的时间机器猫能看多少页?【例3】你能动用脑筋,想方法使天平平衡吗?【例4】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 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问:1只猪的重量=〔〕只兔的重量【试一试】1、1壶水的重量=2瓶水的重量 1瓶水的重量=4杯水的重量那么,1壶水的重量=( )杯水的重量2、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例5】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3个●的重量等于几个○的重量吗?【试一试】1、1头猪换2只羊,1只羊换2只兔子,4头猪换几只兔子?【例6】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150克的糖果,只许称两次,应该如何称?【试一试】1、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300克糖果,只许称三次,应该如何称?2、有6个形状一样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的重量轻一些,你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两次就把次品找出来?简单推理〔二〕【专题导引】一道算式题都是用运算符号和数组成的,如:3+6=9、2×5=10、17-8=9、12÷3=4,可是,还有一种图形算式呢!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所代表的数求出来。
小学奥数 简单推理[优课细讲]
![小学奥数 简单推理[优课细讲]](https://img.taocdn.com/s3/m/63f163fbc850ad02df804104.png)
○
△□
☆△
□☆
答: △对着 ,○对着□ ,☆对着 。
教育课资
29
已知某月中,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一的天数 多,而星期三的天数比星期四的天数多,那 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一周有7天,一个月最多有31天,31÷7=4 (周)……3(天),这说明一个月中,无论是 星期几,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这样题中条 件可转变为:某月星期二和星期三都是5个,而 星期一和星期四是4个,根据转化的条件,我们 可画出下面的月历表:
答:吴一凡看了这部影片。
教育课资
34
1.王峰、朱红、王艺三人中,有一人打碎了玻璃,当老师问 谁打碎玻璃时王峰说:“朱红打碎的。”朱红说:“我没打 碎。”王艺说:“我没打碎。”他们三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 有一人说的是真话。你能判断是谁打碎了玻璃吗?
答:王艺打碎玻璃。
2.小张、小王、小李三人参加宴会,他们分别喝了一杯酒、两 杯酒、三杯酒,当小吴问他们各喝了几杯时,小张说:“我喝 了两杯。”小李说:“我喝得最多。”小王说:“我喝的杯数 不是偶数。”他们三人只有一人讲得不对,他们各喝了几杯?
★+★+★=12
△+△+△=18 ○+★+△=( ) 15
2、△+○=24, ○=△+△+△ △= ( ),6 ○= ( ) 18
3、○=△+△+△+△+△ ○×△=20
○=( ), △=( )
10
2
教育课资
8
王牌例题2
找出下式中△和☆各代表什么数字?
☆+☆+☆+△+△=22
△+△+☆+☆+☆+☆+☆=30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简单的推理)

亲爱的学子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航行,自信是船,勤奋是帆,毅力是风,专题讲解【简单的推理】一、【知识要点】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
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二、【典型例题讲解】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2.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过程中,对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审问.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丁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了假话,而且只有一个罪犯.请你判断:罪犯是谁?例1、桌面上反扣着一张红桃、两张黑桃,共三张牌、甲、乙两人各摸一张牌,各自翻看手中的牌,并根据自己手中的牌的颜色判断剩下一张牌的颜色。
几分钟后,甲先判断出剩下一张牌是红桃。
你知道他怎么判断的吗?练习一:1、桌上反扣着一张红桃、两张黑桃。
甲、乙各摸出一张牌,甲翻看自己的牌后,马上就知道剩下牌的花色。
你知道甲摸到什么花色吗?剩下的是什么花色?2、布袋里有三个皮球,其中两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黄色的。
小兰摸出一个后,小军不用摸就知道自己将摸出什么是颜色的皮球了,你知道小兰摸出什么颜色的皮球吗?小军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皮球呢?3、有两顶红帽子、三顶白帽子,让三人看了,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
给一人戴上红帽子,两人戴上白帽子,把剩下的帽子藏起来,然后拿下蒙眼睛的布,要求不看自己的帽子判断自己帽子颜色。
他们三人相互愣了一会。
过一会,一个戴白帽子的最先判断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他是怎么判断的?例2、有两个油桶,大油桶可以装油5千克,小油桶可以装油3千克。
你能有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练习二:1、大勺子一次能盛8两油,小勺子一次能盛5两油。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24讲 简单推理(一) 含答案

第24讲简单推理一、知识要点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题:□+△=28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进行分析、推理。
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
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
解答这类推理题时,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28 □=△+△+△□=()△=()练习1:1.☆+○=18 ☆=○+○☆=()○=()2.△+○=25 △=○+○+○+○△=()○=()3.○+□=36 ○=□+□+□+□+□○=()□=()【例题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36 □÷△=4 □=()△=()练习2:1.○和□各表示几?○×□=16 □÷○=4 ○=()□=()2.想想,填填。
○×△=20 ○=△+△+△+△+△○=()△=()3.□和○各代表几?□=○+○+○+○○×□=16□=()○=()【例题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16 □+△+△=14□=()△=()练习3:1.下式中,□、○各代表几?□+□+○+○=38 □+□+○=22□=()○=()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52 □+□+△+△+△=48□=()△=()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10 △+□+△+□=12 △+○+□+○=12 ○=()□=()△=()【例题4】下式中,□、○各代表几?□+□+○+○+○=34 ○+○+○+○+□+□+□=48 □=()○=()练习4:1.下式中,☆、△各代表几?☆+☆+△+△+△=24 △+△+△+△+☆+☆+☆=36 ☆=()△=()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54 △+△+△+○+○+○+○=76 ○=()△=()3.下式中,□、△各代表几?□+□+□+△+△+△+△=96△+△+△+△+△+□+□+□+□=123□=()△=()【例题5】下式中,□、☆和△各代表几?☆+☆=□+□+□□+□+□=△+△+△+△☆+□+△+△=80☆=()□=()△=()练习5:1.下式中,□、△和○各代表几?△+△=○+○+○○+○+○=□+□+□○+□+△+△=100○=()□=()△=()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40 △=()□=()○=()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320○=()□=()☆=()三、课后作业1、下式中,□、☆各代表几?□+□+☆+☆+☆+☆=38☆+☆+☆+☆+☆+☆+☆+□+□=53□=()☆=()2、下式中,○和△各代表几?△+△+△+○+○=96○+○+△+△+△+△+△+△+△=176△=()○=()3、下式中,☆和△各代表几?☆+△+△+△+△=70 △+△+△+△+☆+☆+☆=90 △=()☆=()4、下式中,△和○各代表几?△=○+○+○+○○×△=16△=()○=()5、下式中,□和○各代表几?○×□=20 □=○+○+○+○+○○=()□=()6、下式中,□、☆各代表几?□+□+☆+☆+☆=31☆+☆+☆+☆+□+□+□=43□=()☆=()7、下式中,△和○各代表几?△+△+○+○+○+○+○=56○+○+○+○+○+○+△+△+△=75△=()○=()8、下式中,△和○各代表几?△+△+△+○+○+○+○=68○+○+○+△+△=50△=()○=()9、下式中,□、☆和△各代表几?☆+☆+☆=□+□+□+□□+□=△+△+△☆+□+△=90☆=()□=()△=()。
五分钟搞定行测数字推理题(1)

五分钟搞定行测数字推理题2009-8-14 9:32【】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2)深一愕模型,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B,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9*9-7=74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B,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
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25、58、811、1114,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上fjjngs解答:256,269,286,302,(),2+5+6=13 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7)再复杂一点,如0、1、3、8、21、55,这组数的规律是b*3-a=c,即相邻3个数之间才能看出规律,这算最简单的一种,更复杂数列也用把前面介绍方法深化后来找出规律。
二年级奥数(第37-38讲)《举一反三》 简单推理

第37讲寻找隐藏条件【专题简析】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怎样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了在解答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才能正确解答,这讲我们再来做这方面的练习。
要想顺利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再进行认真分析,这样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一目了然,从而找准隐藏条件,正确列式解答。
【例题1】小明每天看8页,看了6天后,还剩24页,这本书小明一共需要多少天才能看完?思路导航:根据小明每天看8页,看了6天,可以知道,已经看了:8×6=48(页),再根据已经看了48页,还剩下24页,又可以知道,这本书一共有48+24=72(页),最后再根据每天看8页,从而求出这本书小明一共要72÷8=9(天)才能看完。
另外题中告诉我们已经看了6天,还剩下24页,那么,还要看几天才看完呢?根据“每天看8页,还剩24页”可以求出还要看24÷8=3(天),从而求出一共需要6+3=9(天)。
解:(8×6+24)÷8 或24÷8+6=(48+24)÷8 =3+6=9(天)=9(天)答:这本书小明一共需要9天才能看完。
练习11.修一条公路,工人叔叔每天修5米,修了8天,还剩60米没修,这条路一共需几天才能修完?2.一堆煤,每次运走3吨,运了8次后还剩42吨,运完这堆煤,一共要多少次?3.灰太狼看《狼族历史》这本书,计划每天看10页,15天看完,他实际每天多看了5页,灰太狼看完这本书实际用了多少天?【例题2】仓库里有一些水泥,第一天用去一半,第二用去剩下的一半,结果还剩18包。
仓库里原来有多少包水泥?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18包第二天用去剩下的一半第一天用去一半?包从线段图中,可清楚地看出,最终剩下的18包是第一天用去后剩下的一半,如果第二天没用则应有18×2=36(包),这36包就是总数的一半,仓库里原来有的就是36×2=72(包)。
第24讲 逻辑推理一-完整版

第24讲逻辑推理一内容概述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学会假设法和列表法。
典型例题兴趣篇1.甲、乙、丙3人中有1人是牧师,有1人是骗子,还有1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3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答案:甲是牧师,丙是骗子,乙是赌棍解析:在这三句话中,牧师只可能说“我是牧师”,所以牧师一定是甲.骗子不会说“我是骗子”,所以乙一定不是骗子.那么乙只能是赌棍,剩下丙就是骗子。
结论就是:甲是牧师,乙是赌棍,丙是骗子.2.有3只盒子,第1只盒子里装有2个黑球,第2只盒子里装有2个白球,第3只盒子里装有黑球和白球各1个,现在3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其中1只盒子里拿出1个球来,就能确定这3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答案:从标有一黑一白的盒子里拿出一个球解析:从标有一黑一白的盒子里拿出一个球:①如果是白球,这个盒,子里装的既不是一黑一白,也不是两个黑球,只能是两个白球,接下来,标着两个黑球的盒子里装的既不是两个黑球,又不是两个白球,就只能是一黑一白.剩下标着两个白球的盒子里装的是两个黑球.②如果拿出的是黑球,标有一黑一白的盒子里装的就是两个黑球.而标有两个白球的盒子里装的是一黑一白.剩下标有两个黑球的盒子里装的是两个白球.以上说明这样拿是完全可以确定各盒情况的,3.墨爷爷手里握有2枚硬币,他让萱萱、小高和墨莫猜哪只手握有硬币.萱萱说:“左手没有,右手有.”小高说:“右手没有,左手有.”墨莫说:“不会2只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结果3个人的话都说对一句,说错一句.请问:墨爷爷是怎么握住硬币的?答案:两只手里都有解析:由于墨莫的前一句肯定是对的,所以后一句是错的,墨爷爷的左手里有硬币.那么萱萱前一句就是错的,后一句是对的,则墨爷爷的右手里也有硬币.所以墨爷爷的两只手里都有硬币.小高的话正好一对一错,满足题目要求.4.甲、乙、丙、丁4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上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只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答案:4号解析:如果赵的话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则甲是2号,乙不是3号.那么钱说乙是2号就是错的,它的前半句就是对的,即丙是4号.孙说丁是2号也是错的,所以丙是3号,这就和丙是4号矛盾了.如图1所示:所以甲不是2号,乙是3号,那么钱说乙是2号就是错的,丙是4号.孙说丙是3号是错的,丁是2号.李说丁是1号是错的,乙是3号.这样就没有矛盾,如图2所示:最后得到:甲是1号,乙是3号,丙是4号,丁是2号.5.A、B、C、D4人在争论今天是星期几.A说:“明天是星期五.”B说:“昨天是星期日,”C说:“你们俩说的都不对.”D说:“今天不是星期六.”实际上这4人中只有1人说对了.请问:今天是星期几?答案:星期六解析:仔细分析这4个人说的话,就可以发现,A、B、C三个人说的话中肯定有一个人说的是对的,即如果C说得不对,那么A和B就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所以,要么C说的是对的,要么A和B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因为这三个人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所以D就肯定是错的,那么今天就是星期六.6.5胞胎穿着颜色各异的衣服如图24-1站成一排,图中标出了他们穿的衣服的颜色.为了帮助我们分辨他们,5胞胎的妈妈告诉我们如下信息:①小蓝在小红的旁边;②小黑没有穿白色衣服;③穿绿色衣服的不是小绿;④小黑和小蓝中间隔了2个人;⑤小红在最边上.请问:小白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绿色解析:列表格,由条件②③,可列出表一:由条件⑤知,小红穿红色或白色衣服;又由条件①知,小蓝穿蓝色或黑色衣服;又由条件④知,小黑穿红色衣服,小蓝穿黑色衣服,所以小红穿白色衣服!小绿穿蓝色衣服,小白穿绿色衣服,如表二所示:7.联欢晚会上,萱萱、墨莫和小高3人表演节目,他们都穿着上衣、裤子,戴着帽子,每种服饰的颜色都是红、白、绿色.已知:①每个人的服饰都恰好有红、白、绿3种颜色,并且没有2个人的所有服饰颜色都一样;②墨莫和小高穿着相同颜色的上衣;③有2个人穿的都是白裤子;④墨莫戴着白帼子;⑤萱萱穿着绿色的上衣.请问:小高穿着什么颜色的上衣?答案:红色解析:列表格,由条件④⑤,可列出表一:由条件①每个人的服饰都恰好有红、白、绿三种颜色和条荐沓有两个人穿的都是白裤子,则墨莫不能穿白裤子,所以萱萱和小高穿白裤子,进而得知萱萱的帽子是红色.由条件②知,墨莫和小高穿着相同颜色的上衣,只能是红色,如果是绿色,则小高和萱萱的所有服饰颜色都一样,与条件①矛盾,所以墨莫穿绿色裤子,小高戴绿色帽子,如表二所示:8.甲、乙、丙3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3)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二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请问:乙老师教什么课?答案:英语解析:因甲不是英语老师,又英语老师是一个男的,那么丙也不是英语老师,所以只能乙是英语老师,而且丙不是数学老师,所以丙是语文老师,那么甲就是数学老师.9.甲、乙、丙、丁4名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④丙既不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请问:在写信的是谁?答案:丙解析:由①③④得到表一(“√”表示在做这件事,“>:”表示没有做这件事):由上表,得丁在念英语,又由于②,得知甲在做数学题,进而得到丙在写信,乙在看小说.于是得到表二:10.萱萱、小高、墨莫去参加一次奥运活动,他们3人分别戴着3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3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已知:①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3种;②萱萱没戴红帽子,小高没戴黄帽子;③戴红帽子的那个人没有穿蓝衣服;④戴黄帽子的那个人穿着红衣服;⑤小高没有穿黄色衣服,请问:萱萱、小高、墨莫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萱萱戴黄帽子,穿红衣服;小高戴蓝帽子,穿蓝衣服:墨莫戴红帽子,穿黄衣服.解析:由条件②知小高没戴黄帽子,结合条件④得,他没穿红衣服,由条件⑤知他又没有穿黄衣服,所以小高穿的是蓝衣服,而条件③意思就是穿蓝衣服的人没有戴红帽子,则小高戴的不是红帽子,所以他戴的只能是蓝帽子.由条件②知萱萱没戴红帽子,所以墨莫戴红帽子,萱萤戴黄帽子.由条件④知道萱萱穿的是红衣服,则墨莫穿的就是黄衣服.如表所示:(“√”表示这个人戴这一种帽子或穿这一种衣服,“×”表示不戴这一种帽子或不穿这一砷衣服)拓展篇1.甲、乙、丙3人中有1人是牧师,有1人是骗子,还有1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丙是牧师.”乙说:“甲是赌棍,”丙说:“乙是骗子.”请问:甲、乙、丙3人中准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答案:乙是牧师,丙为骗子,甲为赌棍.解析:方法一:①若甲说真话,那么丙为牧师,因为牧师说真话,则乙为骗子,所以甲不是赌棍,这不可能;②若乙说真话,那么甲为赌棍,医为乙说真话且不为赌棍,所以乙是牧师,进而可以判定丙为骗子且说假话,符合要求:③若丙说真话,那么乙是骗子,根据他的话知甲不是赌棍,但甲又不能是牧师,从而得出矛盾.乙是牧师,丙为骗子,甲为赌棍.方法二:①是牧师,根据他说的话推出丙也是牧师,这不可能,②若乙是牧师,那么乙说真话,从而甲是赌棍,丙只能是骗子,符合题意;③若丙是牧师,则乙是骗子,根据乙的话推出甲不是赌棍,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乙是牧师,丙是骗子,甲是赌棍.2.期末考试结束后,甲、乙、丙、丁4名同学在一起议论,甲说:“自然成绩第一名是丁.”乙说:“数学成绩第一名是丙.”丙说:“语文成绩第一名不是甲,”丁说:“英语成绩第_名是乙,”成绩公布后发现,这四名同学确实分别取得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第一名,但只有取得语文和自然第一名的学生做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数学成绩第一名是谁?答案:甲解析:如图1,假设甲的话是正确的,那么由他的话知丁自然第一名,所以丁说了真话,从而乙是莫语第一名,同时因为“只有语文和自然第一名说真话”,所以甲是语文第-. 3个人的身份都确定后,丙只能是数学第一,但根据乙猜测错误知他不是数学第一,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甲的话是错误的.如图2,那他不可能是语文第一名,则丙的猜测正确,那么他是语文或者自然第一名,这样乙的猜测是;错误的,已知3个人是1对2错,那么丁的猜测必然是正确的,乙英语第一,由此便知猜测错误的甲是数学第一.3.甲、乙、丙、丁4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最少有1本书,”实际上这4个人的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答案:没有书解析:方法一:①若甲是对的,A有500本书,从而丁肯定也是对的;②若乙是对的,同样也可以推出丁是对的;③若丁是对的,要是书的数目不少于1000本,乙是对的,要是书的数目不到1000本,丙是对的,都与“只有一个人的估计正确”不符;注意A丁的意思是A至少有一本书,既然他是错的,所以A先生,有书,即0本,这时只有丙的估计正确,符合题意.方法二:由于乙的话和丙的话从逻辑上考虑不能都错,于是他们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对的,又因一个人的估计正确,所以丁一定是错的,因此知A先生没有书.4.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过程中,对4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审问.甲说:“罪犯在乙、丙、丁3人之中.”乙说:“我没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说:“甲、丁之中有1个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如果这4个人中有2人说的是真话,另外2人说了假话,而且只有1个罪犯,请你判断:罪犯是谁?答案:丁解析:方法一:①设甲为罪犯,于是甲说假话,丙的判断是正确的,乙的判断是错误的,而丁附和乙,也是错误的,4个人中只有丙说真话,不对;②若乙为罪犯,为1真3假(甲为真);③若丙为罪犯,为3真1假(丙为假);④若丁为罪犯,为2兵2假,符合题意.所以罪犯是丁.方法二:发现乙、丁观点相同,所以他们的话或同真或同假,又因为有2个人说真话,2个人说假话,所以甲和丙的话真伪性相同,但甲和丙不能都说假话,不然有2个人是罪犯,所以他们说真话,罪犯是丁.5.爱丽丝梦游仙境时,误人一片魔法森林——健忘森林.在森林中徘徊了很久以后,爱丽丝很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这时她刚巧碰到了老由羊.爱丽丝赶忙问它:“请问您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老山羊回答说:“真糟糕,我也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狮子和独角兽.狮子在星期一、二、三是说谎的;独角兽在星期四、五、六是说谎的;其余的日子,它们都会说真话.”于是,爱丽丝就去找狮子和独角兽,并问它们今天是星期几.独角兽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狮子也回答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请你帮爱丽丝想一想,今天到底是星期几呢?答案:星期四解析:如果狮子昨天说谎,今天也说谎,它会说“昨天我不说谎”;如果它昨天不说谎,今天也不说谎,它也会说“昨天我不说谎”,但它却说:“昨天是我说谎的尽子”,所以昨天和今天狮子一定有一天说谎,另一天不说谎.同理,得独角兽也是一天说谎一天不说谎.对于狮子来说,今天只可能是星期二或星期四,而对于独角兽来说,今天只可能是星期四或星期日,所以今天只能是星期四.6.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挑选参观地点,①若去A地,则必须去B地;②B、C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两地.请问: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有哪些?答案:C和D解析:方法一:假设参观团去了A地,通过条件①可知也去了B地.由②.B、C至多去一地,所以没有去C.根据④知D也没有去,因为条件③说“D、E至少去一地”,所以一定去了E.但是这样的话由⑤知去了D,这与前面矛盾.既然参观团没有去A,则由⑤知一定没有去E此时根据③知一定去了D,那么再由④知C也去了,最后根据②,肯定没有去B,所以参观团最终去了C和D.方法二:根据③和⑤发现,两地至少去一地,则参观团一定去了D,所以也去了C地,那么由②知没有去B.又根据⑤和①知A、E都不能去,不然会推出去B地得到矛盾.所以参观团去了C和D.7.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这8位同学获得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说:“F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是第一名,”C 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得不对.”F说:“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8个人中有3人猜对了,请问:第一名是谁?答案:c解析:方法一:假设A说的是正确的,F或者H得了第一名,那么B、C、E、F的猜测均是错误的,D、G、H是正确的,4个人猜对,矛盾,所以A猜错了,从而H也猜错了,这时E、F是正确的.如果B是正确的,那他第一,从而A、C、D、H均猜错,也是4个人猜对,矛盾,因为B猜测错误,所以D的猜测是正确的.至此,已经知道D、E、F猜对,所以C、G均错,这时根据G的话知道C是第~名。
二年级数学思维 第二十讲 简单推理(一)

简单推理(一)专题简析: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进行等量代换时,要选择简单的容易求出结果的两个等式比较,使同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或符号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
例题1:练习一:例题2:1头猪和2只羊一样重,1只羊和5只兔一样重。
1头猪和多少只兔一样重?练习二:1.1壶水和2瓶水一样重,1瓶水和4杯水一样重。
那么,1壶水和多少杯水一样重?2.1个苹果换2个橘子,1个橘子换6块糖。
想一想,1个苹果可以换多少块糖?3.1头牛换4头猪,1头猪换3只羊,1只羊换10只兔。
想一想,1头牛能换多少只兔子?例题3:根据下面两幅图,你能判断出3个●的重量等于几个○的重量吗?练习三:1.1头猪可以换2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兔子,4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2.1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1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
1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3.用1个鹅蛋能换3个鸭蛋,2个鸭蛋能换3个鸡蛋,用2个鹅蛋能换几个鸡蛋?例题4:1支笔和3本作业本共5元,1支笔的价钱等于2本作业本的价钱。
1支笔和1本作业本各是多少钱?练习四:1.1副手套和3双袜子共60元,1副手套的价钱和3双袜子的价钱相等。
1副手套和1双袜子各多少元?2.1支钢笔和1支铅笔一共7元,1支钢笔的价钱等于6支铅笔的价钱。
1支钢笔和1支铅笔各多少元?3.妈妈买了1支牙膏和2支同样的牙刷共用去15元,1支牙膏的价钱等于3支牙刷的价钱,1支牙膏和1支牙刷各多少元例题5: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150克的糖果,只许称两次,应该如何称?练习五:1.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300克糖果,只许称三次,应该如何称?2.有6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的重量轻一些,你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两次就把次品找出来?3.有一架天平只备有一个20克的砝码,要称出140克的物件,只许称三次,应该怎样称?自我检测:1.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2. 1个菠萝可以换2个梨,1个梨可以换2个橘子,1个菠萝可以换几个橘子?3. 1个苹果可以换3颗葡萄,1颗葡萄可以换2块糖,3个苹果可以换几块糖?4. 1颗☆可以换5个○,1个○可以换5个△,多少个△才能换到1颗☆?5.有一架天平和20克的砝码,如果需要得到60克的物体,只许称两次,应该怎样称?6.有两个油桶,大桶能装5千克油,小桶能装3千克油,你能用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7. 左边砝码保持不变,怎样使天平平衡?8. 1只小白兔和2只小松鼠一样重,还和4只小鸟一样重,1只小松鼠和几只小鸟一样重?9.有一架天平和一个25克的砝码,如果要得到75克糖果,只能称两次,该怎么称呢?10.有8个形状相同的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要轻一些,能不能用一架天平称三次就把次品找出来?11. 有两个砝码,一个重5克,另一个重7克,你能用这两个砝码称出17克糖吗?12.有一架天平和一个50克的砝码,要得到350克的沙子,只能称三次,应该如何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引入:
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路上遇见三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是说谎国的人,有一个人是老实国的人,唐僧想知道他们谁是老实国人,于是问他们三人:你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第一个人说:我是老实国人
第二个人的声音很小,唐僧没听清楚。
第三个人说:第二个人是说自己是老实国人,我也是老实国人,根据他们的回答,你能判断谁是老实国人吗?
要判断出某件事的正确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见过,它们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计算,而是要求我们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习惯上,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
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简单推理。
典型例题:
例1、小明、小亮和小东都穿着新的运动衣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他们穿的运动衣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蓝色的。
只知道小东没有穿蓝色的,小明没有穿蓝色的,也没有穿红色的。
请问:他们三人各穿了什么颜色的运动衣?
例2、有a、b、c三个人,其中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工程师,已知c的年龄比医生大,a和工程师的年龄不相同,工程师的年龄比b小。
问:三人各是什么职业?
例3、在一起盗窃案中,法官对涉及到的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
甲说:罪犯在他们三人之中。
乙说: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两人说了真话,你能找出真正的罪犯吗?
例4、有一个正方体如下图所示,每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有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如图(1)、(2)、(3)所示。
问:这个正方体上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多少?
614 231 543
例5、三年级有a、b、c、d四个人参加了书法比赛,甲、乙、丙三人对比赛进行了预测:
甲说:我看a只能得到第三名,c能得到冠军。
乙说:c只能得第二名,b能得第三名。
丙说:d能得第二名,a得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发现他们都说对了一半。
你能知道比赛结果吗?
课堂练习:
1、王大妈、张大妈和李大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双拖鞋、一袋奶粉和一瓶醋。
现在知道每人买了其中的一件物品,但王大妈买的不是奶粉,张大妈买的不是醋也不是奶粉。
请问:她们三人各买了什么物品?
2、小红、小燕和小丹原来是邻居,后来当了医生、记者和画家,只知道小丹比画家年纪大,小红和记者年纪不一样,记者比小燕年纪小。
请问:她们三人各是什么职业?
3、有红、白、蓝、黄、黑五个盒子,其中红盒比白盒大;蓝盒比黄盒大比黑盒小;黄盒比白盒大;黑盒比红盒小。
问:哪个盒子最大,哪个盒子最小?
4、环保知识赛后,小康、小林和小兵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
老师猜测:小康得金牌,小林不得金牌,小兵不得铜牌。
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呢?
课后作业:
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有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下图的情况。
问:这个正方形上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132 365 146
2.甲、乙、丙、丁与聪聪五名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甲已经比赛了4盘,乙比赛了3盘,丙比赛了2盘,丁比赛了1盘。
问:聪聪已经比赛了几盘?
3.在一个盒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三种颜色的圆片,红色的有6个,黄色的有8个,蓝色的有三个。
如果不用眼睛看,要保证一次拿出的圆片中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片,至少要取出多少个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