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用]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_注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预备式:第一段:1、起势动作分解:左脚开步、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动作分解:(1)左野马分鬃:丁步抱球、转体迈步、落脚、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翘脚、转身摆脚、跟步抱球、转体出脚、落脚、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转身摆脚、跟步抱球、转体出脚、落脚、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动作分解: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动作分解:(1)左搂膝拗步:转体落手、转体收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后坐翘脚、转体跟脚、迈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第二段:6、左右倒卷肱动作分解:(1)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8、右揽雀尾动作分解:转体扣脚、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后坐收掌、弓步按掌9、单鞭动作分解:转体扣脚云手、勾手收脚、转体迈步、弓步推掌第三段:10、云手动作分解:(1)云手:转体扣脚、转体撑掌、转体云手、撑掌收步(2)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3)云手:转体云手、撑掌出步、转体云手、撑掌收步11、单鞭动作分解:转体勾手、转体迈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翻掌、虚步推掌13、右蹬脚动作分解:穿掌提脚、弓步分手、跟步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14、双峰贯耳动作分解:收腿落手、迈步分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动作分解:后坐翘脚松手、转体扣脚分手、收脚合抱、提膝分手、蹬脚撑臂第四段:16、左下势独立动作分解:收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动作分解:落脚勾手、蹲身仆步、转体穿掌、弓腿起身、提膝挑掌18、右左穿梭动作分解:(1)右穿梭:落脚坐盘、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2)左穿梭: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迈步滚球、弓步推架19、海底针动作分解:跟步松手、后坐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动作分解:提手收脚、迈步分手、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坐身握拳、踩脚搬拳、转体旋臂、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动作分解:穿掌翻手、后坐收掌、弓步按掌23、十字手动作分解:转体扣脚、弓步分手、坐腿扣脚、收脚合抱24、收势动作分解:翻掌前撑、分手下落、收脚还原。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

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拳谱及动作分解指导《陈式太极拳养生24式》是在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新、老架一、二路中,取其精华,结合太极功法,组合而成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简单又不失传统风格的养生气功。
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使身体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调整,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
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1、起势:左脚向左慢慢分开半步(脚跟抬起,脚尖先着地,两脚尖地,两脚尖向前),与肩同宽,两手稍移至大腿前外侧,两臂前举与肩同高同宽,两手下按,落至腹前,两腿屈膝。
2、金刚捣碓:身体微左转,两手翻转,右脚外摆,重心左移,两手平捋至身体侧前方。
重心右移,左脚提起,以脚跟内侧贴地面向左前方铲出,两手向右后方平推,左手臂屈肘横于胸前,右手划弧于右膝旁,身体左转,左脚外摆,右脚上步成右虚步。
右手划弧前撩,左手划弧回收,合于右前臂丰,右掌变拳上举,左掌落至腹前,右腿屈膝提起,右拳下落砸至左掌心,右脚于左脚内侧踏地震脚。
3、揽扎衣:左手手右拳,微右转再左转,右拳变掌划弧至右肩前上方,左手划弧至左胯旁,重心左移,右脚提起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铲出,两手臂在胸前相合交叉,重心右移成偏马步,上体微左再向右转,右手划弧至右前方,旋臂塌腕立掌。
左手叉于腰侧,目视右手方向。
4、六封似闭:重心微左后右移,两手下捋,身体左转,两臂分摆,两手合于耳侧,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脚前掌点地成虚步,随转体两手向下按至右胯旁。
5、单鞭:左手向前微微外旋翻转,右手收于左前臂内侧,向右前方出勾上提,左手收于腹前手心向上,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提起贴地向左铲出,重心微左转再向右移,身体微右转,左掌上托旋转,划弧至左前方,立掌推按。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招式提纲

馮志強心意混元太極拳24式 招式提綱一、無極起式五、單鞭九、前蹚拗步練拳須從無極始右合左開運兩掌落腳左掤右掌擠掤擠捋按須認真雙掌大圓對開合右合左開左腳擺掤,意在腕背右手出鉤左仰掌右掌左捋扣左腕擠,意在指尖起左足鉤收落鏟右腿裡合落地鏟捋,意在掌心左手盪開右腳叩雙手反時正立圓按,意在掌根左手順時轉丹田右掌向右平拉開左開單鞭弓馬步馬步坐腕沉兩肘二、金剛搗捶六、白鶴亮翅十、掩手肱捶正面立圓順時圈平圓左弧腰左旋雙手下松左膝側雙臂合十左旋腰平圓右弧擺右腳雙掌順時一大圈右領左隨右旋腰雙掌右捋剷左腳雙掌平胸向右捋左領右隨左旋腰左手反撩上右步順時小圈左足收右把左扣提右膝弓步右手出勾拳上動不停左足擺震腳開步松兩掌右側立圓反背拳左掤右捋上右足左蓋右砲反背捶交叉順時混元圈磨盤穿掌反時展三、懶扎衣雙臂合十右足鏟先合後開八字手重心前移亮右翅左掩右衝發寸勁正面立圓順時圈右拉左採如拔劍七、斜行拗步雙臂左合如十字十一、披身捶平開雙掌提右腿右掌化弧落中線雙臂再合落右足重心後移右腳擺左側小合混元圈右臂向右托左臂重心前移左手揚右掌順時掃大圓沉肘坐腕立右掌左腳鉤鏟撐兩掌雙掌松落如無極左掌按摩到丹田重心左移收右腳陰掌前掤陽掌落摟膝拗步左手鉤平弧合十右在上四、六封四閉右掌平圓反時圈兩掌側開提右腿面向中央背撐圓右足開步再合十兩掌順時轉小圈平圓反時抓一把掌背連根向右擠八、提收左拳右探眼朝上正面立圓順時圈右足上步虛點地右拳吊擺沿走前左刁右托再合腕雙手松落兩胯側右掛左攔要蓄勁兩掌松落腰轉左右足後撤一大步左掛右攔意為先兩掌畫弧到耳側左足拖回虛點地左足內收虛點地兩手大圓落腹前兩掌下壓如拔鬍雙掌提升右肩前按掌提腿右腳立虛領頂勁命門撐馮志強心意混元太極拳24式 招式提綱十二、背折靠十六、倒捲肱十九、閃通背二十二、煞腰壓肘右拳松落反時圈雙掌順時一圈半雙手原地順時圈左足前移虛點地右拳左領腰轉左右掌變拳找左肘右足回收虛點地右拳順時反背捶左拳下撐大腿根左肘隨腰推向前順時再圓雙臂合左足後撤一大步右臂逆纏腰轉右左足斜退一大步右足前伸重心左雙臂合十腰轉左右掌浮抹左陽臂弓步左採右掌劈雙拳隨腰順時甩十三、青龍出水左掌松落大腿旁左足上步穿右掌松腰坐胯体松沉左掌前捋左腳扣雙掌反時向後捋右掌松落順時圈右足斜退一大步左足平移橫叩步二十三、當頭炮右掛左攔似從前左掌浮抹右陽臂雙掌下游右足虛左掛右攔拳反背右掌松落大腿旁右足後掃再落實雙拳變掌順時圈左手撩指右拳落左式重覆再一遍左按右採勁在腰上捋下採再抓拳右拳吊擺左手回右足回收虛點地十七、退步壓肘二十、擊地捶右足外擺再震落十四、雙推手雙拳採落右下方磨盤穿掌小立圓順時捋採掌變拳左足上步成弓步右拳變掌順時圈右掌平掃過左膝右拳前崩心向下左掤右衝當頭炮左掌丹田轉小圓左掌平掃到右膝左拳平拉到左側右足內叩隨腰轉右肘下壓左仰掌右足踏地小並步二十四、收式左足微收雙掌捋身微下沉頂勁領右拳反時內擺捶雙掌松落左足擺重心後移身微起右足上步順自然雙掌前引再後捋雙掌左捋上右足兩掌對拉分陰陽左拳順時內擺捶右足上步虛點地雙掌合十再松落磨盤穿掌扣左足左足上步順自然右臂前撩左臂合大圓合勁左肩前右足弧形撤大步右拳反時栽向地右足回收成並步右足前跨一大步左肘下壓右仰掌左拳順時小臂斜雙掌松落歸無極左足拖步雙掌推餘式同前方向反頂勁不丟弓左步捧氣收功合混元勢如推倒萬重山十八、中盤二十一、平心捶十五、三換掌雙掌反時側立圓右拳反背穿心肘兩掌松落腰轉右左足回收虛點地上左足海底翻花雙臂提升折右臂左手隨腰甩仰掌雙拳松落心向後轉腰前抹右陰掌左足畫弧外擺落雙臂順纏向後引轉腰前抹左陰掌右腿提平右臂舉震右腳雙臂合十轉腰前抹右陰掌震腳斬手腕相合左上右下於腹前左足開步腰右轉兩掌側開左足開右合左開右跟步磨盤穿掌反時展左足側開大馬步左掩右衝發寸勁右捋左臂定中盤。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

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陈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要点提示一、无极起式无极式站立时,要松肩,松肘,松胯,松腕,周身自然,内外六和. 顶劲要虚虚领起,腰部放松下塌,命门自然松开,虚心实腹,意沉丹田. 如此三至五分钟,待四肢百骸感到蘯然无存,气息移动时,再练习起势动作. 做起势动作时,要注意意气的运行.心意后引时,内气由下丹田蓄引至后丹田,手随意动,同时后引. 心意上堋时,内气由命门出发,循体后督脉上行,至两肩,两肘,两腕.然后两腕领气虚虚上堋,形成堋劲. 心意前驱,气贯指梢伸挤,而成挤劲; 心意回引,气从梢端返回两肘,形成捋劲; 心意下沉,内气降至丹田,两手领气下按,而形成按劲. 最后心气一松,气归丹田.预备式要求无极站桩,意守丹田,太极起式,要求圆活流畅.所画之圈要大一点,要有深拔之意, 以后的动作都要求如此,要掌握阴阳的对称,统一和互为转换.由下向上堋,有上必有下;由后向前挤,有前必有后;由前向后捋,有后必有前;由上向下按,有下必有上.,二、金刚捣碓做金刚捣碓时,要注意右膝是由右拳上提自然带上来的,右胯,膝,脚三节要放松松开,若断若连,毫无拙力,为松气震脚做好准备. 震脚时切不可努气用力,使劲跺它,不可为追求形式上的整劲和声音,使骨节肌肉紧张而导致伤骨,伤筋,伤肾,伤脑,伤气,伤身. 震脚是松气,松劲所致,是身心俱松的表现,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积柔而成刚. 定势时腹归太极元相,心内一片太和.本式的折叠右转,回捋水平圈实,与步伐调整要协调一致,圆活流畅,同时完成. 腿手分家, 应匀速对称, 配合得当. 两脚不要在一条直线上,相差半步左右,以保持稳定脚. 上步勾拳与左手相合,应同时完成,拳到,脚到,身到.右脚屈膝上提,是右拳上提牵引所致.右脚震落是松气,松腿,自由下落,不可跺脚,以防自伤. 无论是提脚还是震脚,右腿,胯,足,三节要放松,若断若连,以后动作均如此.三、揽扎衣做揽扎衣动作时,要注意胸腹的开合折叠,腰,背,臂的迎引后撑,以及两腕的旋转之意.还要做好欲开先合,合之再合的续合式. 两臂伸展斜开时,肩,肘,腕应依次伸展,节节相开.最后右臂向右展开时,要以腰带手,肩,肘,手依次伸展,同时要注意臂弯似满月.本式的提腿,开手和缠腿合手,上肢与下肢运动,应协调一致,相反相成,同时完成. 右转平开前,右手有一欲右先左的逆缠翻掌折叠小圈,定势时手不能出圈,即手不能开过右腿,并保持周身的圆浑.四. 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两手环形旋绕时,要靠胸腹折叠开合,和腰胯的旋拧圆转,这样才能使周身更圆活,气息更流畅. 向右下前方斜按时,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同时有肩靠,手靠,胯靠,膝靠之意,手到脚到身体到,意到拳到,一气呵成.本式的大捋圈,要有高山流水的意境. 左手引带右托手,两手配合,与捋手变化,既横捋手变捋掠手. 收步斜按左上右下45度斜线流畅下按,松沉下按,虚实分清.五. 单鞭做丹田内转的做单鞭式动作时,胸部常兼有堋捋之意,胸腹同时圆转开合折叠. 右勾手伸展时,形如抽丝,一挥而就,并与左手对拉相开. 左手围绕肚脐旋转,是在丹田内转的带动下完成的,要内外合一,周身一家. 左手开展时,肩,肘,手依次相开,最后意贯指梢. 整个动作意气神形要浑然一体.本式的勾手左转圈,是右勾手与左转腰相向运动圈,似盘旋抽丝一般. 勾手时,拇,食,中三指撮拢,谓心,肝,脾相合;也可五指撮拢,谓五脏相合.松开左手,是左手与右勾手,与右脚之间的放松对开,闭合要又由衷而开,又有混元博大之意.六、白鹤亮翅白鹤亮翅上合下开时,左手护手护脸,右手护腹护裆,上下护住中线,左右两肘护两肋,这是对挤掩.左手暗藏催心掌. 配合右脚上步擦地,前肩靠,肩靠,肘靠,撩阴掌,前弓后蹬并身到,这是对比掩.本式的两个斜开合圈,根据胸朝东北方位而称斜开合. 前者为上合下开,右肩靠,作运气准备;后者为白鹤亮翅作运气准备. 前者又称欲合先开,后者又称欲开先合,又都寓闪展腾挪和化引之用法.七、斜行拗步做斜行拗步时要注意,两手交替斜线运行,皆不过中线,左右轮换而又护着中线. 左手运左半身右手运右半身而不失中定. 以腰带手,以手领腰,腰腹,臀胯折叠旋绕,胸腹同时开合折叠.本式的左脚开步与右手斜伸,是沿东北和西南两个隅角成一斜线,跟步斜行和上步斜行,都沿这一斜线运行. 方位是斜的,所行之圈是斜的. 右手为主,斜行,转圈;左手为辅,斜行,转圈,两圈交替斜行. 右脚跟步是右手向前斜行牵引所致.八、提收提收中的两手上提,为提收上式的接应劲,接住对方来势,引臂入圈贵在精神贯注,神形相合而不留痕迹. 收捋时,周身沉稳地蓄住劲,而达到引劲落空的目的. 虽未发而意在先. 两手按挤,提膝上顶须同时完成. 左膝堋顶,暗藏靠封里合腿,腰微暗转,尽由己发.提收圈中寓捋,引,化,拿,蓄等变化. 要与丹田内转,腰身内转相配合,提膝和推掌须同时完成. 右腿沉好,左腿提好.九、前趟拗步前趟拗步里面有一个以闪身法引转来势的动作,一退,一转,一引,一缠而引劲落空. 右腿屈膝上提时,塌腰敛臀合裆,周身拧裹相合,上下一起到.落步进逼屈身劲,上劲下屈膝堋顶.上劲在两手,左手为采手,合手,擒拿手; 右手为扑面催心掌,下屈在膝顶,胸腹中膛行,审时夺势里合腿,心意如游龙回旋,身形似弹簧缠绕而连绵不断.上步挤手须上下相随,意到,拳到,渐发于足,前弓后蹬,节节贯通. 双开水平圈时,两臂,肩,肘,手与两腿,胯,膝,足,由内而外依次伸展,对称相开,开中有合,气势博大.十、掩手肱捶掩手肱捶右脚震落时,不可努气用拙力,拳在松气震落,在最后出拳之前,左手食指的方向和右拳蓄势的方向,以及眼神,心意所注之处,要三点成一线,才能有的放矢. 左手前掩为接劲,右拳屈屈为蓄劲,随屈就伸,阴阳互变,拳到,肘到,意到,气到,劲到. 出拳时要积柔成刚,切不可努气用力,也不可以力代气. 梢虚中髓根节摧,拧腰转胯起于足.右手要反转平圈,左手是正转平圈,转体是廻旋折叠圈,要绕丹田垂直轴转,转体扣拳,扣脚,提腿,合手须同时完成,一转而成,重心不升起,沉住气,右腿提好,顶劲领好,左右平准,中正独立. 以后独立腿步都需如此.十一、披身捶披身捶为大转身法,右手先松落,为承接来势引劲落空,右转旋绕一大圈时,应圆活,无凸凹,并有肩靠,肘靠,臂靠之意,暗藏采手和切掌,辅以右脚里合腿法,腿手并用,而令对方,此手法之巧,全仗身法的上下配合,转关在腰,周身上下左右,需一起松沉裹合,蓄住劲. 两手节节抓臂握拳,而有抓筋拿脉之意.披身捶的环形开合圈,需圆浑饱满. 胸,腹,腰,背,臀,胯同时开合折叠,全身充满弹性,上开下合,下开上合须对称协调,同时完成. 磨盘转圈要合周身之气运转,气运带脉,转丹田. 连环炮应匀速对称,前后对立,两抽换,劲由足发. 披身摆拳要合着腰裆劲,顶住周身气,围绕中轴线左右回旋披转饱满,圆浑,虚实互换,落气到脚,两脚心有折转,下转之意.十二、背折靠背折靠一是折背靠,而是折肘靠,一是折背靠.十三、青龙出水青龙出水要求左摆拳时右挂肘,右反背拳时左挂肘,左抑扬指时右挂肘,右阴俯拳时左挂肘,且左右对称,屈身相配,由中而运.十四、双推手转身上步时,两手领住周身之气,自右向左转,转体转圈转重心,与右脚上步要同时完成.十五、三换掌三换掌是重心定在右腿上,通过两腰左右抽换来达到换掌,达到换虚实,既四次转腰三次换掌.十六、倒卷肱倒卷肱右拳沿后上前下的立圆轨迹绕转时,右手用意节节抓臂而成拳,暗含抓筋拿脉之意;左手立掌护于体前,与腹前的右拳上下照应,上紧下徐,右拳随时弹击对手裆腹部. 后撤时,后撤之脚如履薄冰. 定势时,前手臂弯如弓,身虽后移而意在前,自然中定平准. 卷肱时,以意旋腕转膀,逆旋开展,顺缠卷收,总要松活,柔顺,圆转,连贯.撤步时需贴地走斜弧线,有如履薄冰之意.重心后移身后坐,转腰与两手前后对开需同时完成,匀速对称,协调一致, 到拳到.十七. 退步压肘退步压肘做单双臂磨盘缠丝圈时,臂以肘为轴,身体以腰为轴,两腿以膝为轴,上,中,下同时磨盘旋绕,并与胸腹开合折叠相配合,三轴同旋而形成周身一家的磨盘缠丝圈. 做右压肘式时,要注意两臂抱肩合肘,两腿开胯圆裆,腰背裹圆,周身相和. 右脚弧形后撤时,脚掌贴地,如履薄冰. 要细心体会脚下的感觉. 身体右转,后移,下坐,要沉稳凝重,安如磐石.退步压肘不是局部的单一肘部下压,而是整体的抱肩合肘身下沉的自然压肘. 右脚退步与倒卷肱退步相同,先收步,再贴地弧线撤步.十八. 中盘做上合下开式时,右脚震落应松气,松腿,震脚不可努气用力跺它. 左脚开步应顺遂自然,好像是被右脚震弹出去似的,左腿同样要放松,无拙力,形成左转側斜双逆双开缠丝圈后,两手上下斜开,和右脚收拉,皆要随身腰而动,身到手到,手到脚到;右脚似乎是被左手领带而左移的. 右脚要松胯,松膝,松脚,胯,膝,脚三节若断若连.中盘要斜开,也以左手为主,右手为辅,领住周身之气,由内向外的斜开分行. ,两手开,两腿也开,上下同时对开,开而不出圈. 左手与左腿相合,右手与右腿相合,开而不散.十九. 闪通背闪通背做两手交错,相反运行的上下掠劲时,两手左切,左腿右扫,要腿手并用,相反相成,手到脚到,刻不容缓. 做倒转身法时,转身应圆活无滞,浑然一体. 两手回旋与扣步,转身密切配合,也要注意手到,脚到,身到. 最后闪身撤步通背时,两手的翻转与转身撤步要密切配合,一气呵成. 定势时应沉着稳健,上下相合,前后相照.闪通背,又称运气通背. 通背就是通三关,通周天. 本式中的竖圆圈就是通背圈,周天圈. 要求圆转通顺,而又在意,不在气.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只要练好先天混元气,熟练混圆圈,就能自然通背,通周天. 转身扣步是倒转身法,要圆润自如,一气呵成,一转而就,无滞缓.二十. 击地捶击地捶的近身跟步,左架,右冲拳,要求身,拳,脚一起到,劲整式稳,左臂上架形如拨云见日,右拳前冲恰似开弓放箭. 两拳抡臂,左右挂绕,肩护着体前中线而交替运行,并与左,右进步配合好,形成上引下劲的击地捶定式.左右摆拳是连环进击法,也是腿手并用法. 定势时两肩要平准,脊,背,腰,臀不歪不扭,不凸凹二十一.平心捶平心捶前的合后开的双卷肱续合式,要做到两肩边卷合,边沉塌,两肘相合,两拳相合. 此动与后面的前开后合,双翻卷的弹抖式,皆要随胸腹开合折叠而卷续翻转,不要单纯追求两臂的弹抖劲. 发平心捶时,两脚开胯,裆圆活,两膝拧转式相合,两脚踩蹬向下钻,全凭腰胯松活转. 左臂螺旋挂肘,为急缠急引,右臂螺旋冲拳,为急缠急劲.回身反转圈要圆转自如,气势宏大,如车轮倒转. 右肘与左拳,要对称相开,一线穿成. 肘平肩沉,上开下开,即两腿左蹬右弓相开,右肘与右膝,右脚三尖相对,右臂右腿屈,左臂左腿伸.二十二.煞腰压肘煞腰压肘定势时,腰松开堋圆,脊背伸拔裹圆,臀部微翻,两脚有向下拧钻之意,使下盘稳固,落地生根,顶劲领好,裆劲下好,上虚下实,中正不偏.煞腰压肘撤步左松,右拳似被身部拉回去一般,即以步拉身,以身拉拳,依次传递.二十三.当头炮做当头炮右翻身式时,两拳抡臂翻转,即身体翻转及右脚的提落,需整体协调,同时完成. 两拳前冲时,左膝前弓,不过脚尖;右拳伸而不直,拳到脚到身齐到,左弓右蹬身前拥,双拳齐发如放箭,目视前方,照顾四旁.收腿收拳时,眼神,心意由前往回收,而有摄神收合作用.二十四.收势降气收功,一般做三次. 一趟拳练完,在身体四周会产生一定的气场,应收回到丹田来,以达到养气养身的目的. 习练者若能平心静气,专心致志的进行收功的练习,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神返身中气自回, 周身混元无极归,练而不收枉费劲,动而复静见天真.收功很重要,若只练不收,枉费功夫. 全套结束,静归无极,即始于无极,归于无极.。
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

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
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2003年版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简称混元24式,它是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老先生结合自己数十年修炼太极功夫的实践、从传统一路、二路太极拳中提炼出最典型的陈式拳动作、根据混元太极拳的功法原理编创而成。
混元24式太极动作编排合理,拳式风格独特,以身带手,容易放松,练意不练气,练意不练力,很好地体现了太极拳是内功拳的真缔。
它是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老先生对太极拳发展的一个贡献。
混元24式太极拳既适合初学者作为学习拳术的入门套路,也用作大众养生保健的普及套路。
混元24式太极拳与混元太极内功相辅相成,具有强身健体、祛病防身、修心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
陈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各式口令

陈氏心意混元24式太极拳各式口令1、无极起式吸气、放松、棚、挤、放松、缓手、捋、缓手、按、放松2、金刚捣碓正向混元圈左右左、放松、左捋、右捋、勾擦脚、放松、再捋、转身分掌上步勾拳、放松、反背锤、反背掌、提膝砸拳落脚、放松3、懒扎衣武松脱铐、金丝抹眉、缓手、合十字手、分掌顶膝、插掌后插脚、拦腰掌、放松4、六封四闭丹田内转、挤手、放松、缓手、捋手、放松、再缓手、双按掌、放松5、单鞭刁拦手、打肘、勾子手、勾擦脚、丹田内转、横击掌、立掌坐腕、放松6、白鹤亮翅正向圈、右捋、放松、转身收脚上步、前肩靠、分手、上步背肩靠、放松7、斜行拗步提膝、落步推掌、放松、右搂掌左搂掌、前插掌、缓手、横击掌、放松8、提收退步、提收、放松9、前蹚拗步上步前挤手、拦手、里合腿、擒拿手、扑面掌、放松10、掩手肱锤左捋手、右拳、转身、缠丝手、反背锤、盘肘、八字手、提拳下落分开、掩手肱锤、放松11、披身锤倒拔垂杨、放松、横摆掌并步、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放松、缓手、分开、合十字手、上开下合、下开上合、五花手、斜冲拳、放松、披身锤右左右12、背折靠背折靠、放松13、青龙出水左披身锤、右摆拳、指裆锤、放松14、双推手丹田内转、挤手、转身缓手、上步双推掌、放松15、三换掌三换掌一二三、放松、肘底锤16、倒卷肱倒卷肱一二三、放松17、退步压肘一二三四、左退步压肘、盘肘、转身、右退步压肘、放松18、中盘缓手、上步斩(切)腕、太极圈、中盘19、闪通背太极圈、合(收)脚、前肩靠、拦掌、放松、上步拦掌戳喉、放松、拌摔(勾脚摔)、转身、退步闪通背20、击地锤掩肘并步冲拳、放松、右搂左搂、上步、击地锤21、平心锤反背锤、穿心肘、转身、海底翻花、胸折叠、盘肘、平心锤22、煞腰压肘并步反背锤、煞腰压肘、放松23、当头炮双抓拳、转身踏步、当头炮、放松24、收式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收式一二三、起身、结束。
心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

心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简称"混元太极拳,"是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派宗师冯志强先生继承了陈发科老先生家传太极拳法的精髓,并揉入了胡耀贞老先生心意六合拳的"道"家内功,依据天地阴阳,混元运转的易理,结合中医养生之道,以自身几十年练拳行功的切身体会,特别是在教学传拳实践中,根据广大学员的身体条件及学习要求,创编的一种混元运动的太极拳法。
下面由店铺给您介绍:心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
欢迎阅读!心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1.方向:本拳式图解以面朝南为前,背朝北为后,左为东,右为西。
2.路线:拳式运行路线仅以文字说明,图中不做标志。
3.运行轨迹:手足运行轨迹分为圆和弧运动。
圆分为竖圆、平圆和立圆;弧分为上弧和下弧;运行方向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兹分别简述如下:(1)竖圆:正平面上,左上右下为顺时针竖圆,右上左下为逆时针竖圆。
(2)平圆:水平面上,左前右后为顺时针平圆,有前左后为逆时针平圆。
(3)立圆:侧平面上,右手前上后下或左手后上前下为顺时针立圆,右手前下后上或左手后下前上为逆时针立圆。
(4)上弧:右手从左至右上弯为顺时针右上弧,右手从右至左上弯为逆时针右上弧,左手从有至左上弯为逆时针左上弧,左手从左至右上弯为顺时针左上弧。
(5)下弧:右手从左至右下弯为逆时针右下弧,右手从右至左下弯为顺时针右下弧,左手从右至左下弯为顺时针左下弧,左手从左至右下弯为逆时针左下弧。
4.拳式注解中对每一拳式均分为动作分解、练习要点、技击含义三个部分。
习练者在初期阶段应以动作分解和练习要点为主进行练习,待拳式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圆活之后,再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行形随,进而达到意、气、神、形合一的境界。
练气则滞,练意则活,全凭心意用功,练至功行圆满时,内气自会豁然贯通。
心意混元太极拳二十四式一、无极起式(胸向南)动作分解1.左脚横开:全身放松,左脚横开与肩同宽,屈膝坐胯,圆裆吊顶。
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完美)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右)抱手收(左)脚;2)、(左)转体上(左)步;3)、(左)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1)、(左)转体撇(左)脚;2)、(左)抱球收(右)脚;3)、(右)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1)、(右)转体撇(右)脚;2)、(右)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右)跟步(中)抱手;2、后坐转体;3、(左)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左)转体摆臂;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肘;4)、(左)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1)、(左)转体撇(左)脚;2)、(左)摆臂收(右)脚;3)、上(右)步屈(左);4)、(右)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1)、(右)转体撇(右)脚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左)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右)跟步展臂;2、后坐引手;3、(左)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 3)、(左)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1、(右)转体撤手;2、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棚臂;5、(左)转体摆臂;6、(右)转体后捋;7、(左)转体搭手;8、(左)弓步前挤; 9、后坐引手; 10、(左)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右)转体分手;2、抱手收(右)脚;3、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棚臂;5、(右)转体摆臂;6、(左)转体后捋;7、(右)转体搭手;8、(右)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右)弓步前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实用参考文档资料]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第一式起势第二式金刚捣锥
第三式揽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斜行拗步第八式提收
第九式前堂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捶
第十一式披身捶第十二式背折靠
第十三式青龙出水第十四式双推手
第十X五式三换掌第十六式倒卷肱
第十七式退步压肘第十八式中盘
第十九式闪通背第二十式击地锤
第二一式平心锤第二十二式煞腰压肘
第二三式当头炮第二十四式收势
[重点实用参考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