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煤矿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探讨德安梁家山萤石矿资源地质特征

探讨德安梁家山萤石矿资源地质特征

咨 询服 务 中心 评 审 , 九江市国土资源备案的“ 德 安 县 梁 家 山矿 区萤 石矿 勘 查地 质 报 告 ” 资料 为基 础 是 合 理 的 。
6 结 论 6 . 1 本 次资源储 量核 查评 述
本 次储 量 核 查 充 分 收 集 了 以往 矿 区 地 质 资 料 及 矿 山 资
一方Biblioteka , 通 过 矿 区 资料 收 集 整 理 、 分析等手段 , 对核 查 矿 区 内设 置 采 矿 权 以 前 原上 表 矿 区 资 源储 量 ( 勘 查报 告 评 审认 定 资 源
储 量 ) 和设 置 采矿 权 后 采 矿 权 人 占用 资 源储 量 进 行 了重 点核 查 。根 据 “ 矿 区 资 源储 量 核 查 技 术要 求 ” 及“ 矿 区 资 源储 量 核 查 成 查 数 据 库 建 设技 术 要 求 ” 以 及 相 关技 术 规 范 、 标 准、 通 知 要
能源・ 地矿
L o W C A R B O N W o R L D 2 o i 5 , 4
条 带状 构 造 , 次 为 角砾 状 、 浸 染状 、 网脉 状 构 造 。 块状构 造 : 多 为脉 状 或 团 包 状 萤 石 、 萤 石 颗 粒较 粗 大 . 为 充填型, 多组成 富矿 中心 。 条带状构造 : 萤石 与石 英或 硅 化 灰 岩 相 间 成条 带 , 宽 窄不 萤石 条 带 宽 者 品位 较 富 , 反之 , 细 者 品位 贫 。
3 3 . 6 4
0 . 0 3
O . 0 3
0 . 7 3
0 . 7 5
0 . 0 7 9
0 . 0 7 8
0 . 0 4
0 . 4 0
西德 安 县 彭 山 萤石 矿 取 得 矿 区采 矿 权 。数 年 来 矿 山 工作 进 展

【煤有历史】这个矿区是靠一口水井打出来的

【煤有历史】这个矿区是靠一口水井打出来的

【煤有历史】这个矿区是靠一口水井打出来的来源:56选煤服务中心史话在发现黄县煤田之前,胶东半岛一直是无煤地区,当地用煤依靠外地调入。

1967年4月26日,烟台地区黄县水利局机井队在该县四农园艺场打水井时钻出煤炭,立即向县革委会作了汇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一口水井打出了龙口矿区是年6月,山东省地质局第三综合大队奉命前去钻探,证实该地确实有煤,属第三纪煤田。

此后8年间,勘探队共打钻孔266个,钻探进尺60910米,探明煤田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煤和油页岩总储量为24.23亿吨。

这一勘探结果不仅改写了胶东地区无煤的历史,也为这块煤田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龙口矿区的开发建设从1968年起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土到洋,从缺乏滨海煤矿开发经验到逐步掌握海下采煤生产规律的过程。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68年~1977年,为矿区开发初建时期;1978年~2005年,为矿区振兴腾飞时期;2006年至今,是海下采煤和页岩油开发探索发展时期。

1968年11月25日,在烟台地区煤矿筹建组的领导下,洼里煤矿(即原黄县煤矿)破土兴建,揭开了龙口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

因当时煤矿建设技术力量薄弱,在建井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

1号井筒在过表土流沙层时发生冒砂、涌水而淹井。

2号井在凿开马头门进入运输大巷施工放炮时把井筒震裂,不得不进行井筒套壁加固。

加上当时软岩层支护技术问题没解决,给巷道支护带来很大难度。

面对重重困难,全矿干部职工摸索矿建规律,组织施工会战,攻克道道难关,终于在197 4年底基本建成投产。

参与施工的建设队伍,除部分骨干抽调到北皂矿继续建井外,其余全部转入生产。

由于该矿建设先天不足,束缚生产发展,从1978年开始,先后进行两次改扩建。

年生产能力由30万吨提高到90万吨,于1990年竣工。

1975年开工建设的北皂煤矿,因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初期主要搞“三通一平”等准备工作。

1978年以后,国家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矿井建设逐步转入井下巷道施工阶段。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9篇)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9篇)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9篇)煤矿地质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是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实习的主要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实习情况(一)时间X月2日至X月4日,野外实习共三天。

(二)小组成员王__王__王__吴__武__薛__(三)实习路线(1)1月2日星期四晴河南省__市辉县市上八里乡薄壁镇鸭口村(2)1月3日星期五晴河南省焦作市龙洞乡__村后沟(3)X月4日星期六晴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向南100米左右三、实习内容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

2、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熟悉地层时代。

3、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学会识别方法。

4、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

5、学会做标准的野外地质记录。

6、编写实习报告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一定得时间含义相联系。

所以在底层形成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此种顺序称为正常层序。

区域内出露与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变质岩系、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叠系下统,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梁家井田煤_1顶板的油页岩资源研究

梁家井田煤_1顶板的油页岩资源研究

的厚度之和。在煤l油:上的开采过程 中, 也一并采出 了, 油1 该层油页岩单独划为一层 的实际意义 已经不大。所 以通过查 阅梁家 井田范围内
钻孔的相关资料 , 分析煤 顶板 以上岩层的含 油情况 , 重新划定 了油。 层位, 并研 究了其资源价值。
关键词 煤l顶板 油页岩 研究
B 中图分 类 号 T 0 E2 文 献标 识 码
粉砂岩 、.m含油泥岩、 64 再上为粉砂岩。
在《 精查报告》 对油 中, 层位 的叙述很 少 , 般认 一 为油。 就是煤。 的直接 顶 , 因其厚 度小 , 并且在 测井 曲 线上 , 表现与煤。 是整 体关 系 , 即测 井解 释煤 。 板就 顶 是油。 顶板 , 厚度 就是煤 与油, 煤 的厚 度之和 , 因此 实际揭露煤。 厚度与钻孔综合解 释成果 中 的厚度 有一 定差别。而储量 等有关 资 料也均 为煤 。 两 层位 的 油。 综合结果 。 但 16 99~17 9 1年间施 工 的 1 2 2 2 8、4 、5 、8 等钻 孔把煤。 板 以上 1 1— .8 岩性 鉴定 为 油, 17 顶 . 52m ;9 5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东 舛技 瞧爰
21年 期 0 第6 0
梁家 井 田煤 顶板 的油 页岩 资源研 究
唐鹏 飞 , 李冠 军 , 曲德 强
( 口矿 业集 团梁家煤矿 , 龙 山东 龙 口 2 50 ) 67 0

要 在粱家井田的《 精查报告) 一般认为油 l 中, 就是煤1 的直接顶, 并且在测井 曲线上, 油t与煤l 是整体 关系, 即煤 。 厚度就是煤。 与油I
焦油 T d% a
37( ) .5 1
80 () .8 1

赴山东龙矿集团粱家煤矿考察报告

赴山东龙矿集团粱家煤矿考察报告

赴山东龙矿集团粱家煤矿考察报告2008年11月6日,我们在集团公司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进行学习考察。

山东梁家煤矿是龙矿集团的骨干矿井,是全国最大的海滨矿井,也是全国惟一一家海下采煤的煤炭企业。

近年来,该矿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为首、和谐发展‛的安全理念,促进了全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

梁家煤矿不仅是集团的骨干矿井,而且是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特级矿井。

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煤矿、全国‚双十佳‛煤矿、全省十佳单位、全省4A级矿井和全省煤矿‚双基‛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来到了粱家煤矿,接待我们的是庞书记。

首先由该矿领导向我们介绍了矿井基本概况,梁家煤矿是一座新型矿井,创建于1992年7月28日,设计产量180万吨,通过改扩建目前产量为年产400万吨,上缴利税7亿多元,全矿3700多人。

介绍完基本概况后,又给我们播放了企业文化记录片,使我们对该矿又进一步了解。

然后我们就分组进行参观,我们来到了工区办公楼,穿过清洁秀美的工业厂区,拐过宽敞明亮的大楼门厅,一条长廊展现在眼前,长廊两侧张贴了放多牌板,有妻子温情劝示大签名、温馨提示卡、警句等,如‚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排查隐患用显微镜,制定规程用望远镜,分析问题用放大镜,吸取教训用反光镜‛等。

长廊上还有很多漫画,如妻子把丈夫推进一本大大的《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书中,说:‚老公,好好学,别叫俺当寡妇!‛一名煤矿企业负责人在餐桌前大吃大喝,一边吃一边说:‚我全部都落实到‘胃’了!‛再看看吃的都是什么:隐患排查、瓦斯治理、安全培训……再往前走就是入井前安全确认点。

矿工下井前,必须在这里进行安全确认,一切没有问题之后才允许下井工作。

在没有允许入井前可以先在这里休息和调整一下。

等候室的一侧摆放着几排椅子。

椅子前方的墙上竟有一个电子滚动大屏幕,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制作了安全常识题,将《煤矿安全规程》的全部内容涵盖其中。

‛休息室的一侧是矿灯房,架子上整齐排列着矿灯,正在充电呢!原来,矿工下井前,依照自己的矿灯编号,自取矿灯。

北武夷梁家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北武夷梁家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3 ) 0 2 3 3 为 .4万 t e 3 4 为 1 . 9万 t ;r ( 3 ) 5 3 。
2。 8 29 一
板 I 万年 拗 陷 块 I 板 块 Ⅱ 浦城一 隆起 顺昌
Ⅱ 永安一 上杭隆起

南 业
Ⅱ 抚 州

/ 平I . /
赣州隆起

e \ \
29。


2。 8
l 区域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本 区位 于 杨 子 板 块 与 南 华 造 山 带 接 壤 区 , 萍
武夷山/ I
西
/ \ . ,
乡一 广丰 断裂 带 南 侧 的北 武 夷 隆 起 带 刁桥 岩 体 与 葛仙 山岩体 北 部边缘 , 夷 山 多金 属 成矿 带 的北 缘 武 ( 1 。该 区属 于构造 边 缘 活 动带 , 图 ) 多期 次构 造一 岩 浆一 成矿 作 用 显 著 ( 祖 海 等 ,96 , 以 铜 、 张 19 ) 是 铅、 锌等 为 主的 多金属 矿产 地 。
床 。 结 合 其 它控 矿 因素得 出该 区 下 一 步 的找 矿 方 向 。 关键 词 : 矽卡 岩 型 ; 多金 属 矿 ; 矿 因素 ; 武 夷 ; 家 铜 控 北 梁 中 图分 类 号 :6 8 4 P 1.1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5 4 20 ) 3—2 3— 8 17 3 0 (0 8 0 2 0
1 8 1。 1 9 ̄ 1
1 5 1。
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 “ 江西怀玉 山一北 武夷铜 多金属矿评价 ” 目 项
北 武 夷 梁 家 铜 多金 属 矿 成 矿 地 质 特 征 及 控 矿 因素

同家梁矿影响煤质的地质情况说明

同家梁矿影响煤质的地质情况说明

同家梁矿影响煤质的地质情况说明
一、矿井生产概况
同家梁矿自改扩建以来,以有将近70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生产战线的不断西移,矿井的可布面储量在逐年减少,目前仅有200多万吨可布面储量可供开采,而我矿的接替矿井梵王寺还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逐步接替,为此我矿本着精采细采的原则来延续矿井的服务年限,达到“一进一退、团结一心、平稳接好”的总体布局。

二、综采工作面影响煤质的地质情况
随着开采的不断收缩,现我矿的两个综采队全部集中在14#层311、410联合盘区内,而该盘区煤层赋存、地质构造、分叉合并现象极其复杂,煤层基本属于里厚外薄,且为里合并外分叉,里部5块面已全部开采完毕,现采工作面:综采一队现采14#层311盘区81122工作面煤层厚度为2.4-1.6米,里厚外薄,当时为了多出煤,支架选型为ZZS5600,从9月份开始,工作面开采位置煤层厚度为1.9米,且需要过一条落差为1.2米的断层,该断层过后,还有一条落差为0.9米的断层,煤层厚度为1.7米;综采四队现采14#层410盘区81017工作面煤层厚度为2.9-1.6米,里厚外薄,当时为了多出煤,支架选型为ZZS5600,从9月份开始,工作面开采位置煤层厚度为2.2米,有一层0.5-0.8米的伪顶极易随煤跨落,在分叉合并线区域该伪顶更为发育,且工作中部受小褶曲和地苞影响煤层厚度仅为1.8米,而且越往外开采煤层越薄。

后期接替面14#层410盘区81015工作面煤层厚度为2.3-1.4米。

二、掘进工作面影响煤质的地质情况
随着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掘进机组生产能力越来越强,但机组也越来越
大,为此虽然我矿可布面的煤层厚度越来越薄,但巷道掘进规格无法缩小,造成现掘进巷道几乎全部为半煤岩巷,尤其在过断层时,基本为全岩巷。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煤矿地质总结报告地质报告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位置及自然地理.................................1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2第二章勘探工作..........................................2第一节勘探方法......................................2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3第三章井田地质...........................................5第一节地层...........................................5第二节构造...........................................5第四章煤层.............................................5第一节含煤性........................................6第二节可采煤层......................................6第五章水文地质..........................................6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6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7第三节供水水源......................................7第六章储量计算.........................................8第一节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8第二节储量计算结果...................................8第七章其它有益矿产.......................................8第八章结论.............................................9第一节勘探成果评价...................................9第二节下步工作建议...................................9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为了加快阳泉市郊区煤炭工业的发展,经有关部门批准,阳泉市郊区成立“保安煤矿”筹建处,并于1993年3月12日定名为“保安井田”,筹建处对保安井田的勘探工作提出如下任务:一、保安井田勘探性质属精查勘探;二、勘探工勘期:二年以内,一次搞完不再补勘;三、设计钻孔应考虑一孔多用,并对井田内瓦斯突出的点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增加采样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质报告一,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梁家煤矿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建成投产的现代化海滨矿井,设计年产煤炭1800千吨,一九九七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根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有关要求,梁家煤矿组织进行本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的修编工作,资料截止时间为二OOO年十二月。

梁家井田位于黄县煤田的西北部,龙口市境内。

井田范围由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通字(2000)130号文批复复,由1~41号矿界坐标点顺序圈定。

西至龙口渤海海岸,北以1~10号矿界坐标点与北皂煤矿相邻,东北以10~17号矿界坐标点与桑园井田分界,东至20号勘探线,南以F13、F14、F40、F43、F59断层及煤2-800m底板等高线垂切为界,井田面积:•东西长约9~9.5km,南北宽约3~6.1km,面积约48km2。

井口座标见表1-2-1。

井口座标表单位:m 表1-2-1烟(台)潍(坊)公路横贯井田中部,西南至潍坊167km,东至烟台114.5km,分别与胶济铁路、蓝烟铁路相接,可通达全国各地,井田西端为龙口港,龙口至大连117海里、龙口至天津150海里,水陆交通尚属便利。

二、井田地形、地貌特征和水系井田内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0~+27m,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地形的自然坡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左右,区内有城镇、村庄、果园、农田等。

井田内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河流有中村河、恒河。

中村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渤海,•全长45km,汇水面积120km2,区内流经长度6km,河床宽100~150m,属季节性河流,与第四系潜水有水力联系。

三,生产建设概况,1982年12月由济南煤矿设计研究院完成梁家煤矿初步设计,•1983年1月煤炭部以(83)煤基字第90号文批准,1983年12月破土开工。

1992年11月28日建成投产。

设计年生产能力1800千吨,•设计服务年限88.8年。

1997年达到设计年生产能力。

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副井分设,主采煤层为煤2和煤4,现生产水平为-450m水平,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陷落法,开采方式为综采。

1979年10月,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四勘探队提交的《梁家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的煤层总储量为439476千吨,其中:能利用储量为389912千吨,暂不能利用储量为49564千吨;油页岩总储量176648千吨,其中:能利用储量为157133千吨,能利用储量中工业储量68026千吨,远景储量89107千吨,暂难利用储量19515千吨(不包括海岱详查区)。

截止2000年末,矿井剩余煤层总储量为309423千吨,其中:能利用储量为244058千吨,暂不能利用储量为65365千吨;油页岩总储量132027千吨,其中:能利用储量为113858千吨,能利用储量中工业储量63394千吨,远景储量50464千吨,暂难利用储量18169千吨。

(一)地形测量该区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探测量队1978年底完成外业调绘,采用1954 年北京座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斯3°带,中央子午线120°,地形等高线间距1m,采用国际分幅,精度符合要求,能满足地质勘探用图的需要。

(二)钻孔测量测绘资料由省测绘局和省地质局测绘队提供,梁家井田测区计有国家Ⅱ等点一个,Ⅲ等点两个,其余为5”小三角点和天津航运局海港测量队及煤矿所建立控制点。

平面座标采用1954年北京座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钻孔及水文点测量主要以省测绘局的控制成果为依据,采用T2和蔡司010型经纬仪施测,钻孔测量以两个或三个已知点的前方交会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交会所得座标对于最近控制点的位置误差一般不超过0.5m,最大不超过1.0m,个别钻孔及水文点采用视距法测定,故位置误差可能大于1.0m,•高程不符值一般不超过0.3m,由于海洋控制点精度不够,连测结果部分误差较大。

四,矿井地质黄县煤田位于鲁东地块,胶北隆起的北西缘,为中、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

煤盆地的形成受黄县~大辛店断层及玲珑~蓬莱两组基底断裂控制,梁家井田处于煤田的西北部,为下第三系隐伏煤田,第三系地层角度不整合于下伏老地层之上,被较厚的第四系所覆盖。

第一节地层一、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由黄褐色砂质粘土及细、中、粗砂等组成,中夹2~7层含砂层,单层厚度0.33~17.0m。

第四系一般厚度为35~65m,井田内由北向南逐渐加厚,其厚度变化与下伏第三系各层、段的厚度变化一致,在烟潍公路以北厚度一般小于50m,以南大于50m,到井田南部边缘逐渐至65m左右,但在井田北边缘草泊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急剧增厚,其沉积厚度与新构造运动有关。

二、下第三系(Eh)黄县煤田下第三系煤层总厚达1600m,梁家井田钻孔揭露厚度已达1095m,由上而下可分为三个组:煤系上覆岩层最大残留厚度在760m以上;煤系厚度由190~260m;煤系下伏岩层厚度大于94m。

第三系地层总厚及其各组、段及层段厚度均是由北向南逐渐加厚,但主要含煤段煤上2至煤3层段厚度最为稳定,一般均在70m左右。

各组段地层厚度如下:(一)上部非含煤组:最大残留厚度大于760m。

不含煤层,据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为三个段:1.紫红色砂岩段:井田深部大吕家,王格庄至仲家集一线,最大残留厚度大于100m,上部为紫红、黄褐色、浅灰色细砂岩,夹薄~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

下部为紫红色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粘土岩,粘土岩中局部含砾石。

2.杂色粉砂岩泥岩段:主要分布在井田中部,厚度由230~390m,平均270m。

上部为浅灰、灰绿、棕黄色等杂色泥岩为主夹有钙质泥岩、粉砂岩及粘土岩。

据孢粉分析结果,其时代与沙河街组二段相当。

3.钙质泥岩段:主要为灰绿、黄绿色钙质泥岩,中夹薄层泥岩厚度由210~290m,平均厚度230m。

钙质泥岩纯者具参差状及贝壳状断口,含星点状黄铁矿。

下部夹薄层泥岩及粉砂岩,由北向南增厚,至仲家集,王格庄一带最厚达290余米。

自上而下含四层泥岩为煤系上覆地层测井的辅助标志层。

第四层泥岩之下,均为灰绿色钙质泥岩,厚100m左右,全煤田较为稳定,为重要标志层之一,其上部含有南星介,下部含似球金星介,扁螺及袋螺等化石,其层位与沙三段至沙四段相当。

(二)中部含煤组:主要由泥岩、砂岩、泥灰岩、泥岩泥灰岩互层、含油泥岩、煤层和油页岩等组成,厚度由180~280m,平均厚度216m左右,根据其沉积特征、岩相旋迥分上、下两段阐述如下:(1)上部含煤段:上自煤上3下至煤3油3,主要由泥岩夹泥灰岩互层、泥灰岩、煤、含油泥岩、油页岩、砂岩组成,一般厚度124.11m,南、北厚度变化不明显,为井田内下第三系厚度最稳定的层段之一。

上部泥灰岩中含拟近球形金星介、山东螺。

煤上2至煤上1层段富含五图真星介、潍县湖花介、拟金星介、山东螺等化石。

中部煤1顶、底板油页岩富含五图真星介、潍县湖花介、一号湖花介、湖花介、扁卷螺、瓣鳃类及鱼、龟等化石。

下部煤2顶底板粉砂岩中含五图真星介、拟金星介、金星介及腹足类、鱼等化石。

(2)下部含煤段:上自煤3、油3之下,下至煤4、油4之下,主要由砂岩、泥岩、煤层、油页岩组成,厚度由65~130余米、平均厚度92.21m。

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厚,煤4上层位不稳定,大部分相变为炭质泥岩。

油页岩及含油泥岩中含五图真星介及腹足类等化石。

(三)下部非含煤组:井田内钻孔揭露最大厚度94m,但据该区之北,柳海(雁口井田)L11号孔煤4之下近600m仍为第三系地层,不含煤层未见化石遗迹。

上部为灰绿色、暗紫色粉砂岩夹粗砂岩及泥岩,含砾石。

下部杂色含砾砂岩夹泥岩及粘土岩。

第二节含煤地层梁家井田的含煤地层为下第三系地层,共含煤上2、煤上1、煤1、煤2、煤3、煤4等六层煤。

含煤层段平均厚度为216m左右。

根据其沉积特征、岩相旋迥分为上、下两段:1、上部含煤段:上自煤上3下至煤3油3,一般厚度124.11m。

根据沉积特征、岩相旋迥分为上下两个层段:(1)煤上3~煤上1层段:一般厚度由70~90余米,平均厚度71.72m,为灰、灰绿色钙质泥岩、泥岩、泥灰岩,中夹煤上1局部可采煤层,该层段中部泥灰岩(夹薄层钙质泥岩),厚10~32m,平均16.36m,呈灰白色~浅灰色,致密、坚硬、比重大,是井田内主要的标志层。

煤上3仅井田东部15-3、18-1、N57三孔见此层,大部分区域相变为炭质泥岩。

煤上2、煤上1结构较复杂,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层,煤分层局部相变为泥岩,一般含夹石2~3层,夹石及顶底板一般为泥岩。

煤上3、煤上2、煤上1其层位较稳定,可做为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层。

本层段具有浅~深水湖相为主夹泥炭沼泽相及复水泥炭沼泽相沉积的特征。

(2)煤上1至煤3油3层段:厚度为45~55m,平均厚度为52.39m,为区内主要含煤段,其岩石特征为深灰至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含油泥岩,下部为灰白色、灰色细砂岩。

油页岩含油率高,水平层理发育,富含化石,为本井田稳定可靠的标志层。

煤1结构简单,仅H3、20-1二钻孔含一层夹石,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2结构简单,夹石一般1~3层,层位稳定,西北厚,东南薄,厚度变化较大;煤3油3结构简单,局部可采,西南、东南薄至相变为炭质泥岩。

煤1、煤2、煤3油3为本井田的主要标志层,该层段为浅湖相及泥炭沼泽相沉积。

2、下部含煤段:上自煤3油3之下,下至煤4油4之下,厚度由65~130余米,平均厚度92.21m。

根据其沉积特征、岩相旋迥可分为上、下两段:(1)煤3油3至煤4上层段:厚度40~89m,平均60.26m,本层段西北薄、东南厚,厚度变化大。

岩性以灰白色、灰色粗砂岩、砂岩、粉砂岩夹粘土岩,呈互层状。

砂岩疏松,含砾石,分选和磨园度较差,或为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多为泥质胶结,厚度变化大,层理不显。

,偶见黑色泥岩薄层。

在煤3油3以下的灰白色粗砂岩之下十余米左右为杂色粘土岩,夹紫红色、褐色砂岩,层位稳定,一般厚达十余米,为煤3之下的辅助标志层。

根据其沉积特征,本层段为洪积~冲积河床相为主的沉积。

(2)煤4上至煤4油4层段:厚度由25~55m,平均厚度31.95m,一般厚30m左右。

煤4上与煤4间多为深灰色粘土岩、细砂岩,砂岩中含菱铁矿结核石和硅质胶结的砂岩结核石。

煤4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厚度变化大,西北部薄,东南厚,最厚达57m。

油4结构简单,夹石1-2层,西部厚,东部薄,井田内均有分布,是含煤段底部重要的标志根据其沉积特征为浅湖相泥炭沼泽相沉积第三节构造一、区域地质构造黄县煤田南为黄县~大辛店大断裂,东为北林院~洼沟断层,西邻郯庐断裂带,为中生代形成、新生代继承和发展的断陷盆地。

盆地的形成发展过程始终受新华夏系和区域东西向断裂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