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复习学案: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必修4)【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考向动态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评析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其他经济特区的借鉴意义。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注意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客观条件。
5.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哲学依据,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基础知识梳理】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统一的: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带领我们富起来
带领我们强起来
带领我们站起来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应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 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 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金丝猴
猕猴
猴
(共性)
环尾狐猴
日本猴
金丝猴、猕猴、 环尾狐猴、日本 猴……
(个性)
(个性)
(共性)
含有果酸、糖类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点 植物果实
(个性)
李
王小小妞二 Nhomakorabea张刘
大老 叔汉
(共性)
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的高级动物
客观事物本身不仅包含矛盾的普遍性,而且 同时也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 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 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 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 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 常咬着烟嘴。
你根据什么把他们分辨出来?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着了火 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灭火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你能说出几个蕴含这一哲理的成语、俗语吗?
看莱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高二政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2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的同一(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普遍性: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①②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质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存在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共性的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①②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②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对事物的性质影响和作用。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的原理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的实质(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原理1、原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具有创新意识。
高考政治 (必修ⅳ)一轮复习 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4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与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
含义 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区
程的始终
别
方法论 要求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
[答案]A
10
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善于抓住重点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解析]这首诗的含义是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 抓主要矛盾。 [答案]B
11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
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
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5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①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去 总结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去认识特殊性。②把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9
3.下列谚语或俗语与所对应的哲理表述不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到第十二课知识点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在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1)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中国社会发展 由站起来到富 起来到强起来
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 • • • • •
典型案例分析 1、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5、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 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良莠不 分;千篇一律,一刀切 ;东施效颦;邯郸学 步;指鹿为马 ——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 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2、矛盾的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 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不同 矛盾,同一矛盾的 两个方面各有其特 点
《水浒传》 一百零八 将
不同、区别、 特点、特色、 相异
坚持 具体 问题 具体 分析 是正确认识 事物的基础 是正确解决 矛盾的关键
矛盾 的特 殊性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 方面
③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有其特点
②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
相互区别
化险为夷,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乐极生悲
斗争性 只有不同的音 符,才能奏出 美妙的音乐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往往是和自己发 相互联系
1
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 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 亡都存在着自始而终的矛盾运 动,即时时有矛盾。
1.矛盾的普遍性
A.时时有矛盾(纵向) 典型案例分析 含义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 B. 事事有矛盾(横向)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盾无处不在。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 也可称为“共性”和“一般” ,即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 4、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 的客观存在。 ②方法论要求:正确对待矛盾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 分为二、两分法、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性、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核心知识点如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条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必然贯穿在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三,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承认不承认矛盾,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在矛盾而引起变化、运动,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高中政治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

可编辑ppt
9
[拓展]
• D、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
•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 【拓展】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拓展】
•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 (1)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 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 (2)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 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 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编辑ppt
2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什么是矛盾)
• (1)含义
•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是 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提示】
•
“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
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可编辑ppt
8
③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A 含义 •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 【提示】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为前提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 B 地位 •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1)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意】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