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高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重要 问题 进行 简要介绍 。
1 a T 的 改 性 N s
C T 在 高 聚物 复 合 材料 中的应 用 首先 要 懈 A s N
量 实验 值 为 2 0 a 40GP , 向弯 曲强 度 为 0GP 0  ̄ a轴
决的问题就是其分散性, 这是 能否赋予复 合材料
收 稿 日 期 :2 0 —30 ; 订 日 期 :2 0— 31 0 20— 5 修 0 20 — 8
b e n rd c d 2 e h o o is e n i t u e . he tc n lg e ,meh d ,a p i t n n i mh e o t o s p l a i s a d ma n p lms &c d i h ee r h c o e n t e rs a c a e b e i s . 8 r f r n e e ect . h v e n ds u s d 1 e ee cs w r i d c e e K y r s o y r a b n n n t b ;c mp s e m tr l e wod :p l me  ̄c r o a o u e o o i t a e a ;mo iiai n e iw i d f t  ̄r ve c o
( ul i  ̄ f gnc hms y h e cdmyo Si cs c 窖u60 4 , hn) 0蛐 s o a  ̄C e ir t i s A ae f c net knd 1 0 1 C i n mt Oz t Cne e a
Ab ̄ c ;q ersac rgeso oy r c ro a ou ecmp s eraell i e e ty ash s s a t ' ecrh po rs fp lme/ ab n n n tb o oi a tr s n rt N e r a h t a :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综述摘要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力学性能的材料,碳纳米管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碳纳米管是非常理想的制备符合材料的形式。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立足于这一领域进行分析,提出了碳纳米管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以及这种材料在实践过程当中的优越性,进而提出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复合镀迄今为止,碳纳米管材料已经在诸多领域当中得以运用,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其中包括电极材料、符合材料、催化剂载体等诸多方面。
在应用过程当中,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能够使其在符合材料当中起到较强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提出了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1 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性能从结构上来看,碳纳米管具有石墨层状的结构,其中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
组成纳米碳管的C-C共价键是自然界当中具有稳定特征的化学键,无论在理论计算还是实践当中,都能够看出来,碳纳米管具有非常强的韧性。
在制备过程当中,碳纳米管主要涉及的电弧放电、催化热解和激光蒸发等。
具体来讲,在电弧放电当中,主要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但是其中具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产率非常低,但是成本却很高;而催化热解法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是设备简单和生长速度较快等特点,一般在现代工程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当中,会用到这种方法。
在当前应用领域,高强度的微米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是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依旧比较滞后,要想在强度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要有效减少碳纤维的直径,提高纵横比。
碳纳米管是比较典型的纳米材料,纵横比非常可观。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度上来讲,纳米管对于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不良影响,使用这一材料能够有效聚合复合材料,改变传统加工当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再加上纳米管当中所具备的结构优势,使得聚合物电导率提升的同时也不容易被改变性能[1]。
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报告进展综述

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1、前言1985年9月,Curl、Smally和Kroto发现了一个由个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称作为富勒烯。
这个新分子是碳家族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人们对这一最熟悉元素的认识,并宣告一种新的化学和全新的“大碳结构”概念诞生了。
之后,人们相继发现并分离出C70、C76、C78、C84等。
1991年日本的Iijima教授用真空电弧蒸发石墨电极时,首次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具有纳米尺寸的碳的多层管状物—碳纳米管。
年,日本公司的科学家和匆通过改进电弧放电方法,成功的制备了克量级的碳纳米管。
1993年,通过在电弧放电中加入过渡金属催化剂,NEC和IBM研究小组同时成功地合成了单壁碳纳米管;同年,Yacaman等以乙炔为碳源,用铁作催化剂首次针对性的由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
1996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大面积定向生长。
1998年,科研人员利用碳纳米管作电子管阴极同年,科学家使用碳纳米管制作室温工作的场效应晶体管;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研究小组采用催化热解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单壁碳纳米管和由多根单壁碳纳米管形成的阵列以及由该阵列形成的数厘米长的条带。
1999年,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制成了碳纳米管阴极彩色显示器样管。
2000年,日本科学家制成了高亮度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样管。
2001年,Schlitter等用热解有纳米图形的前驱体,通过自组装合成了单壁碳纳米管单晶,表明已经可以在微米级制得整体材料的单壁碳纳米管,并为宏量制备指出了方向。
2、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获得大批量、管径均匀和高纯度的碳纳米管,是研究其性能及应用的基础。
而大批量、低成本的合成工艺是碳纳米管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保证。
因此对碳纳米管制备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石墨电弧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蒸发法。
一般来说,石墨电弧法和激光蒸发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和晶化程度都较高,但产量较低。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

总752期第十八期2021年6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综述王兵朱洲萍闵金伟林泽桦(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在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多,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基于此,本文对碳纳米管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碳纳米管在水泥净浆中的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砂浆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碳纳米管;水泥基;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Q172.1;TB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8-0092-03 Review of Carbon Nanotube Cement-Based CompositesWANG Bing ZHU Zhouping MIN Jinwei LIN Zehua(School of Construction and Surveying&Mapping Engineering,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Jiangxi341000)Abstract: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many scholar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cement matrix composites,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ement-based composites,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ement paste,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concrete 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arbon nanotubes in mortar.Keywords:carbon nanotubes;cement-based;mechanical properties由于混凝土的凝结硬化特性,其内部往往存在大量的原生微裂缝、空隙与缺陷。
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摘要: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文针对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和镁在复合材料中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然后,详细阐述了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合金法、电化学沉积法、热压烧结法等。
接着,重点讨论了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物性研究,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
最后,对该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1.引言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增强相,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镁作为基体材料,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较高的比强度。
因此,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2.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1 机械合金法机械合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碳纳米管与镁粉一起放入球磨罐中,通过球磨过程使两者充分混合。
然后,通过热压烧结或热等静压成型等方法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碳纳米管的分散和镁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界面结合仍然是一个挑战。
2.2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来制备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利用电化学沉积的原理在镁基体上沉积碳纳米管。
通过调节电解液成分和电沉积参数,可以控制碳纳米管的尺寸和形貌。
然后,通过热处理等方法来获得最终的复合材料。
电化学沉积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对碳纳米管的控制能力强等优点,但需要对电化学沉积条件进行精确控制。
2.3 热压烧结法热压烧结法是一种将碳纳米管与镁粉混合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烧结的方法。
在高温下,碳纳米管与镁发生反应生成碳化镁,并与镁基体结合形成碳纳米管/镁基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综 述
合成树脂及塑料,0 ,41 8 27 2( :2 0 PL ) CHI NA YNTHE兀C S RES N I AND AS兀CS
聚碳酸酯/ 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 碳 的研 究进展
洪浩群 1 , 2 贾德 民 何 慧 华 贲 z
中图分类号 : T 2 . Q33 l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 3620 )1 0 8 — 5 0 2 19 (070 — 0 2 0
聚碳 酸酯 fC是 一种性 能优 良的热 塑性 工程 P) 塑料 . 具有 良好 的 电绝缘 性 能 、 宽 的使 用温 度 、 较 良好 的尺寸稳定性 以及优 异的抗 冲击性 能。 P 但 C 存在熔 体 黏度 大 、 工流动 性 差 、 型 困难 、 易 加 成 容 产生应 力开裂 、 耐溶剂性 差和易 降解等 缺点 , 性 其 能有 待进 一 步改进 。填 充改性 是 提高 P C力学 性 能及 其 热稳定 性 的重要 手段 ,其 中 P / 纳米 管 C碳
收 稿 日期 : 2 0 — 8 0 ; 修 回 日期 : 2 0 — 9 0 。 060 —6 060—6
作 者 简 介 : 洪 浩 群 ,17 9 6年 生 ,博 士 后 ,2 0 0 6年 博 士 毕 业 于华 南 理 工 大 学 材 料 学 专 业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高 分 主
作 用 下 共 同 溶 于 氯 仿 中 使 P E改 性 S T P WN [ S T/ P E为 1 05, P m( WN ) P ) . . P E和 S T通 过 m( 0: 】 WN
竹 竹共振 增强相 互作用 [, S T溶 液加入 P 一 1 将 WN 3 1 C
或 聚苯 乙烯 的氯 仿溶 液 中得 到分 散均 匀 的溶 液 ,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摘要: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成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目前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修饰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对几种碳纳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综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展望了今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Abstract:Carbon Nanotubes(CNT) become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due to their uniqu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 it applied in many scientific research curren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NT modified polymer composites in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veral CNT / polymer composites were further reviewed . On this basis, we analyzes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bon CNT / polymer composites.Key words:carbon nanotubes,polymer,composites, the properties of mechanical碳纳米管(CNT)又名巴基管,是一种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组成的碳分子。
它由Lijima[1]在1991年发现,作为石墨、金刚石等碳晶体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独特结构因而具有许多特异的物理性能,所以受到了各个领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近年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简称CNTs)是由碳原子按照特定方式组合成的一种纳米材料,它的直径在纳米级别,长度可以达到数微米到数厘米的范围。
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将碳纳米管与其他材料(如金属、聚合物等)进行复合得到的材料。
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增强相,加入到其他材料基体中,通过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等。
碳纳米管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很复杂,但一般包括物理机械锚定和化学键结合两种方式。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能源储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是一大热点研究方向。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使得它们成为替代传统铜线的理想材料。
与铜线相比,碳纳米管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承载能力和更快的电子传输速度。
此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还可以在导电材料中形成连续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这使得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成为电子器件中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候选者,如电池的电极、光伏材料中的导电层等。
此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加入可以增强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并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对于航空航天结构件来说,强度和轻量化是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达到这两个指标的要求。
此外,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利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可以制备用于散热的材料。
热管理是电子器件和能源储存等领域的一大挑战,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以在材料中形成高效的热传导通道,提高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有助于解决热管理问题。
总的来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一种多功能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它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能源储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等问题仍然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综述摘要综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在填充聚合物来制备介电、导电、吸波、导热等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对常见的几种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最后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应地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碳纳米管; 逾渗理论;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分散Review of Research on Polymer /Carbon NanotubeCompositeAbstractThe current carbon nanotube-filled polymer compound to prepare the electricity,conductive,absorbing,thermal conductivity,and other aspects of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reviewed.Several common polymer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prepar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n polymer are elaborated.Finally,the polymer /carbon nanotube in the study process and future research is analyzed and prospected.Key words: carbon nanotubes; percolation theory; composite; preparation; dispersion1. 引言自1991年日本科学家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1],由于其优良的电学、磁学力学等性能,在介电材料、电极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等多方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将碳纳米管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来制备使用性能优良的介电材料、导电材料、吸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复合材料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碳纳米管有比较大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在填充量很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使用性能优良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虽然碳纳米管在高分子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的管与管之间具有很强的范德华力和非常高的长径比[3],因此碳纳米管一般都呈束状缠绕很难分开。
CNTs 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有机溶剂而悬浮液又易团聚的物质,这种难于分散的性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4]。
文章将从碳纳米管在常见的一些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及常用的几种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2. 聚合物/ 碳纳米管高介电复合材料随着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介电性能优良的储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成熟,制备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低、加工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来满足市场需求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5]。
根据逾渗理论聚合物基体中掺入的导电粒子含量低于但接近逾渗阈值,则可得到高介电常数的复合材料[6]。
将碳纳米管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将填充含量控制在逾渗值附近可以得到介电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
逾渗理论指出,当导电粒子的添加含量等于逾渗阈值时,会发生绝缘体-导体转变。
当导电粒子的填充含量接近逾渗阈值时,聚合物复/导电体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可以通过控制导电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含量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
Li等[7]将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填料与PVDF复合后发现,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仅为3.8%,在室温及1 KZ下,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3600,这可归因于碳纳米管具有较长的长径比和较高的导电率; 北京化工大学党智敏等[8]研究了未改性MWNTs填充PVDF的介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渗阈值仅为1.61%,在体积分数为2%时,ε为300,是PVDF的30倍且介电损耗低于0.4。
因此,未经过化学处理的纯碳纳米管可以大幅度提高PVDF的介电性能。
李淑琴等[9]对碳纳米管用三乙烯四胺进行改性,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改性前后MWNTs / PVDF复合薄膜,研究发现,改性MWNTs与PVDF制备薄膜的介电常数高达3209,是未改性碳纳米管的2倍,并且分散性更好。
3. 聚合物/ 碳纳米管导电复合材料相关研究表明,任意取向碳纳米管的电导率近似103 s/m,球状任意取向碳纳米管的电导率大约为50 s/m。
在聚合物中添加碳纳米管,可以在保证材料柔韧性的同时,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Potschke[10]在PC中添加含量为2%的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母粒,然后与PE熔融共混挤出,研究发现,当MWNTs的体积分数为0.14%时,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提高了7个数量级。
Safadi[11]等用高速旋转法制备了PS/CNTs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采用旋转速度为2200 r/min 时,MWNTs在径向为45°和135°的方向上取向排列,材料的拉伸模量增加了2 倍,同时聚合物由绝缘体变成了导体。
Jing[12]等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 /MWNTs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当碳纳米管的填充质量分数为0.15%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提高了11个数量级。
4. 聚合物/ 碳纳米管吸波材料随着电子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器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电磁辐射会泄露信息,使计算机等仪器无安全保障。
作为电磁波发生源或受扰对象的电气设备往往以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通常聚合物对电磁波几乎没有屏蔽作用,因此为了保护设备稳定和人体安全,国内外研究者就改善聚合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开展了大量研究。
研究者通过研究不同碳纳米管添加含量下CNT/PP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机理,认为CNT基复合材料的屏蔽机理,主要为吸收损耗,其次才是反射损耗[13]。
还有研究发现,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会随着碳纳米管填充量的增加发生相互转换[14]。
Liu [15]等研究了碳纳米管填充量对PU/SWCNT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碳纳米管含量,在逾渗值附近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值SE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Jou[16]等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电弧放电法制备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碳纳米管,然后分别填充到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和三聚氰胺树脂中,研究表明,在碳纳米管填充量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和三聚氰胺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值SE值均随碳纳米管填充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5. 碳纳米管在导热材料方面的应用随着信息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生产大量的防腐蚀和导热性能良好的电子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J. Hone[17]等发现碳纳米管是世界上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
碳纳米管通过超声波传递热量,传递速度为10000 s-1.将碳纳米管最为填充材料和聚合物复合可以得到防腐蚀性和导热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Cui[18]等用SiO2包裹改性的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复合发现: 当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51%。
刘俊峰[19]等将碳纳米管进行酯化改性后填充到硅胶里面来制备导热材料,研究发现,在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2%时,导热硅胶的导热系数由原来的0.385 W·m-1·k-1提高到0.725 W·m-1·k-1。
6.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原位聚合法等。
6.1. 溶液共混法溶液共混法是先将碳纳米管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超声等分散装置进行分散,然后加入聚合物,使碳纳米管在溶剂中和聚合物充分混合,最后通过一定的工艺设备得到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但是超声等分散装置的长时间作用,会使碳纳米管断裂而变短,最终影响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
He[20]等将在酒精中超声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甲苯溶液混合分散、机械搅拌24 h来达到成分均一,过滤溶剂后干燥模压,得到质量分数为1% - 10%的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发现CNTs缠结打开,分散均匀。
Li 等[21]以碳纳米管为导电体,与PVDF复合后发现,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仅为3.8%,在室温及1 KZ下,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高达3600,这可归因于碳纳米管具有较长的长径比和较高的导电率; 溶液共混法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良好,但是由于溶液不能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同时也增大了成产成本。
另外,溶剂也不能够从复合材料中完全地去除,使材料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6.2熔融共混法熔融共混是通过挤出、注塑等加工设备中较大的剪切作用和适宜的加工温度使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得到充分混合来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浙江大学的李文春等[22]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 和PE-HD在Hakke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 155 o C、15 min、70 r / min),然后热压制备矩形薄片试样。
经过对质量分数为6%的复合材料进行SEM观察,照片显示碳纳米管以聚集体形式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且存在聚集体之间的相互缠结。
熔融共混法具有加工速度快、方便、没有溶剂残留、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较差,使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降低。
6.3 原位合成法通过诱导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上沉积,与聚合物表面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得到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通过原位合成法可以使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中,同时还可以增强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体系的导电渗流阈值。
A. Nogales等[2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SWNTs 复合材料,得到的渗流阈值质量分数仅为0.2 %,得到低导电渗流阈值。
Deng Jiangguo等[24]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腈( PAN) /CNTs 复合材料。
PAN分子链将CNTs相连成完善的导电通路,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大为增加,加入质量分数0.2%的CNTs就能使材料的电导率提高3倍。
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高介电复合材料,会使碳纳米管和聚合物之间形成一定的化学键,在增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同时,使复合材料的灵活性降低。
6.4 其他方法四川大学的李姜等[25]在微层共挤出设备,通过不同数目的分层叠加单元,制备了1-128层多壁碳纳米管(WMNTs) 填充聚丙烯的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