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案6 (人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4.1 交通运输——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交通运输——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理八年级上册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此部分的内容标准有如下的表述:“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在各种交通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在全国各地,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只有认识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才能很好地了解全国的交通运输网。

可见“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在全节中的重要地位。

按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部分内容是能够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的极佳素材。

[学情分析]作为自治区重点中学的城市学生,大多有乘火车外出长途旅行的经历,对如何自行选择此种运输方式进行旅行有着强烈的渴望,并且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掌握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的基础上,激励学生积极探究,自行设计旅行方案。

[设计思路]本课时从如何“外出旅行”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自主探究有关我国铁路运输网的知识,由混沌到清晰,最终设计出可行的乘火车的旅行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一般原则;学会阅读列车时刻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读图归纳铁路线的命名原则;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铁路干线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的认同感。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简图(一份为空白图,一份为只有铁路干线起止点的简图。

按全班人数准备。

);经过银川车站的列车时刻表(按4人一小组一张准备)。

(课前发到学生手中。

)3、学生按座位进行分组(前后座位的4人为一组),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显示:“一次难忘的旅行”,并配上男女学生和各种交通工具的动画图片。

)师:在大家的生活历程中,大多进行过外出长途旅行,请你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调查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家乡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

3.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

4. 学生整理调查数据,制作报告。

七、成果分享(5分钟)1. 各小组代表分享调查报告。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为国家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绿色交通。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构成和空间布局,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及设施的特点和功能。
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
3.识记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了解其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
2.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布局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如经济、地形、人口等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让学生掌握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现象的好奇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吗?它是如何布局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这一章节,探索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1.1 交通运输网的定义1.2 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1.3 交通运输网的分类第二章:古代交通运输方式2.1 古代的交通工具2.2 古代的运输方式2.3 古代交通运输网的特点第三章: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3.1 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3.2 铁路交通的发展3.3 汽车和航空交通的兴起第四章: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4.1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4.2 铁路交通的提速与现代化4.3 航空交通的国际化第五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与挑战5.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网面临的挑战5.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交通运输网的技术创新6.1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6.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6.3 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第七章:交通运输网与环境的关系7.1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7.2 绿色交通的发展7.3 交通运输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第八章: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8.1 交通运输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8.2 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8.3 交通运输网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九章:交通运输网的国际合作与发展9.1 交通运输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9.2 国际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与挑战9.3 我国在国际交通运输网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网10.1 未来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10.2 未来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方向10.3 学生分组讨论与设计未来交通运输网的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到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网的价值。

二、古代交通运输方式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可以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交通运输的魅力。

三、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过程,特别是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重要意义。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1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课时备课日期:讲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相对滞后的了解,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新课讲授: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观图4.1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古代: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1.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便宜?票价/元公路运输(长途汽车)300航空运输(飞机)850铁路运输动车346(一等软座)空调快速150(硬座)2.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顿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3.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伦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归纳小结: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最大,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其他页1第完成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A .乌鲁木齐某学校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航空运输(飞机)B.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他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铁路运输(火车)C.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轮船)2.根据下列情景,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例如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交通运输主题进行讨论,如:家乡的交通状况、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2.各小组根据讨论主题,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进行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和提问。
4.教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
此外,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网的相关知识,结合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原则。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观念。
3.教学评价: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树立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3.教学视频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交通运输线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

2.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驿站、官道到现代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3.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如网络化、高速化、智能化等。

四、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地图,让学生分析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哪些?2.展示一张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吗?二、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包括覆盖范围、车道数量、速度等级等。

2.讲解高速公路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带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

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4.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4.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4.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其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出门在外要与交通打交道,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通过导入,为正式授课做铺垫。
【展示投影】 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
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教师承转】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教师引导】读图4.1思考: 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 三阶段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怎样解决?
【归纳小结】让学生简单归纳总结交通运输的作用。
【出示板书】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内分别交流;教师注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应让学生明确地铁、管道也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所以说,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探疑互动: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
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读P87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思考其说明的问题。

【教师承转】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教师引导】读图4.1思考:①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②三阶段的发展说明了什么?③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怎样解决?
【展示投影】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分析四大米市形成的原因。

联系实际从气候、交通、市场三个方面分析)
2.指导学生做P88第二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讨论,对于第⑷题,每条建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在首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
内分别交流;教师注意总结
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
交通方式。

(应让学生明确地
铁、管道也属于交通运输工
具)
【归纳小结】让学生简单归
纳、总结交通运输的作用。

学生积极讨论
5
10 加深学生对交
通运输的重要意义
的理解
10培养学生分析
判断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位的应是“再多修些公路”)
解疑归类:师生共同总结査疑落实:练习册学生畅所欲言
5
培养学生开放性思
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