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名解简答题集锦

耳鼻喉科名解简答题集锦
耳鼻喉科名解简答题集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集锦

1.危险三角区:将鼻根与上唇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此处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2.利特尔区: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在鼻中隔最前下部分黏膜内血管汇集成丛,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包括鼻腭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

3.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裂,也称嗅沟。

4.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5.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称之为脑脊液鼻漏。

6.眶尖综合征:因病变影响到视神经孔和眶上裂,累及II、III、IV、VI脑神经出现眶周皮肤感觉障碍、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

7.萎缩性鼻炎:一种以鼻黏膜萎缩或退行性变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炎症,特征为鼻黏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多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多有呼气特殊腐烂臭味,也称“臭鼻症”。

8.Ohngren线:Ohngren提出自下颌角至同侧内眦部作一假想平面,又称“恶性平面”,将上颌窦腔分为前下和后上两部分,然后再通过该侧瞳孔作一垂直平面,与恶性平面一起将上颌窦腔分为前下内、前下外、后上内、后上外4部分。上颌窦癌起自于前下内者易早期发现,预后较好;起自后上外者易侵入眼眶、颞下窝,预后较差;来自后上内者,症状出现晚,易早期侵入眼眶、颅内,难以完整切除,预后最差。

9.咽峡: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10.会厌谷:在舌根与会厌之间有一正中矢状位的黏膜皱襞为舌会厌正中襞,左右各有两个浅凹陷称为会厌谷,常为异物停留处。

11.梨状窝:会厌、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所围成的入口称为喉口,喉口两侧各有一较深

的陷窝称为梨状窝。

12.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3.咽淋巴内环: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咽部感染或肿瘤可由内环向外环扩散。

14.慢性扁桃体炎: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15.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常见于腺样体肥大的儿童。

16.OSAHS: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17.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10秒,可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性。

18.低通气: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微觉醒。

19.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20.睡眠低氧血症:睡眠状态下由于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等原因引起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状态。

21.微觉醒:睡眠中的短暂觉醒,其频繁发生可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

22.Reinke间隙:在声带边缘上皮层和声韧带之间的潜在间隙,过度发声或喉炎时易在该处造成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

23.声门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声带、前联合和后联合。

24.声门裂:两侧声带外展时声门区出现的等腰三角形的裂隙,是呼吸道中最狭窄处。

25.喉喘鸣:由于喉或气管发生阻塞,患者用力吸气,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发出的

特殊声音。

26.喉阻塞:又称喉梗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若不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27.四凹征:喉阻塞时,因吸气时气体不易通过声门进入肺部使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称为四凹征。

28.安全三角区: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气管切开术在该区内沿中线进行可避免误伤颈部大血管。

29.纵隔摆动:异物引起一侧支气管部分阻塞时,呼气、吸气时两侧胸腔压力失去平衡,使纵隔向两侧摆动。

30.声音空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和听骨链,通过中耳的传声变压作用后,经前庭窗使内耳的外内淋巴波动,螺旋器感音后产生神经冲动。【声波→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31.眩晕:自身与周围物体的位置关系改变的主观上的错觉,表现为睁眼时周围物体转,闭眼时自身旋转。

32.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33.胆脂瘤: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

34.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35.传导性聋:经空气径路传导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使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者称为传导性聋。

36.感音神经性聋: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称为感音神经性聋。

37.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面肌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消

失、皱眉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说话、哭笑或露齿时更为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

38.侧颅底:在颅底下面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长线,向内交角于鼻咽顶,向外分别指向颧骨和乳突后缘,两线交角约90°,两线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侧颅底。包括咽区、咽鼓管区、神经血管区、听道区、关节区和颞下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简答题集锦

1.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要点(P61)

2.鼻出血的原因及治疗(P75 题库P9-2)

3.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P82)

4.慢性鼻窦炎头痛的特点(P86 题库P10-9)

5.上颌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P108 题库P10-6)

6.何为窦口鼻道复合体,它的病理生理意义,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原则(题库P9-3)

7.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术后并发症(P141 题库P27-3、4)

8.鼻咽癌的临床表现(P155 题库P9-5)

9.喉返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P201)

10.喉癌的临床表现(P206 题库P27-6)

11.喉阻塞的病因、分度和治疗(P214 题库P28-7、8)

12.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P216 题库P27-1、2)

13.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P243)

14.鼓室六壁(P257 题库P19-8)

15.面神经的分段(P273)

16.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P323 题库P18-3)

1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P327)

18.三型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P332)

19.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及感染扩散途径(P335)

20.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P348 题库P18-4)

国际金融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什么?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3、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现行国际收支账户构成与原有国际收支账户构成有何不同 5、确定外部均衡的标准有哪些? 6、简述内外均衡冲突 7、率的标价方法有哪些?在不同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上升或下降的涵义怎样理解? 8、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说?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9、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是如何对外汇进行表述的? 10、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什么? 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 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 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 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 17、防范交易风险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18、防范折算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19、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有哪些? 20、简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内容。 22、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有何关系? 23、国际储备的构成与来源如何? 24、国际储备有何作用? 25、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26、为何要进行外汇结构管理?如何进行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27、国际储备政策与其他政策如何搭配? 28、非贸易结算及其特点。 29、国际结算的发展过程。 30、承兑及其作用是什么? 31、背书及其主要方式有几种? 3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 34、什么是保险单及其作用? 35、汇款及其三种具体结算方式是什么? 36、国际结算的特点有哪些? 37、海运提单及其作用是什么?

38、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 39、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 40、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 41、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 42、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 43、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 44、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45、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46、二次大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7、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及对外投资策略有哪些? 48、产业性资本流动与金融资本流动有何区别? 4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有哪些? 50、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1、简述流量理论,存量理论和货币分析法理论? 52、什么叫货币危机,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3、货币危机是如何传播的? 54、货币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55、国际债务的内涵是什么? 56、国际债务是怎样构成的? 57、国际债务的偿还方式有哪些? 58、简要回答国际债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9、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60、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1、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有几种? 62、我国外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63、国际银行信贷和银团信贷的特点各是什么? 64、国际银团信贷的当事人有哪些? 65、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信贷的各项费用有哪些? 66、欧洲货币市场中长期信贷本多的偿还方式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67、外国政府和政府混合贷款的特点各是什么? 68、外国政府、政府混合贷款的作用有哪些? 69、IMF的资金来源有哪些7 . 70、IMF贷款的特点有哪些? 71、IMF贷款的种类有哪些? 72、IBRD贷款的资金来源和贷款政策各是什么? 73、IBRD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74、中国银行外汇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75、现汇贷款和买方信贷外汇贷款各包括哪些贷款?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从。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其附着出逐渐发生方位的改变,由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这部分中鼻甲称为中鼻甲基板。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窦复合体。 5、利特尔动脉从: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也称鼻内孔,一般所指鼻腔是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1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2、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1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即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如锥体。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9、腺样体肥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到成年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为腺样体增殖或腺样体肥大。 20、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2、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10秒。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型呼吸暂停。 23、中枢性呼吸暂停:是指无呼吸驱动的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发生时口鼻无气流,同时丧失呼吸能力,胸腹呼吸运动停止,这种欢喜暂停发生时一般血氧饱和度下降比较少。

专升本生物化学问答题答案(A4)..

温医成教专升本《生物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下列打“*”号的为作业题,请按要求做好后在考试时上交 问答题部分:(答案供参考)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 答: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且均属L-氨基酸(甘氨酸除外)。 *2、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形式有哪两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答: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α-螺旋、β-折叠。 α-螺旋: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做有规律的螺旋上升,为右手螺旋,肽链中的全部肽键 都可形成氢键,以稳固α-螺旋结构。 β-折叠:多肽链充分伸展,每个肽单元以Cα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状结构,肽链间形成氢键以稳固β-折叠结构。 *3、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本质是什么?临床上的应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考过的年份:2006 答: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空间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丢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变性的应用:临床医学上,变性因素常被应用来消毒及灭菌。此外, 防止蛋白质变性也是有效保存蛋白质制剂(如疫苗等)的必要条件。 (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不变性。) 4、简述细胞内主要的RNA及其主要功能。(同26题) 答: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转运RNA(tRNA):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及蛋白质物质合成的适配器; 核蛋白体RNA(rRNA):组成蛋白质合成场所的主要组分。 *5、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答:1. 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均在转录后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C ′2也是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m7GpppNm-。 2. 大多数真核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称为多聚A尾。 6、简述tRNA的结构特点。 答: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含10~20% 稀有碱基,如DHU;3′末端为—CCA-OH;5′末端大多数为G;具有TψC 。 tRNA的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有氨基酸臂、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ΨC环组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温州医科大学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1)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即疾病防治;2.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P9) ①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②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③心理测量法 ④个案法 ⑤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临床实验法) ⑥相关研究法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知觉感觉相互关系 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事物的个别属性 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区别 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简单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联系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P16)4.简述知觉的特性(①知觉的相对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

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简述思维的过程(5P20- 2 -班杨露欣11级第二临床2010温州医科大学 ①分析和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1) 情感情绪相互关系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表现为内隐性表现为外显性区别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 人所独有,发生较晚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联系

常常蕴涵着情感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 P24)7.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①心境:是指持久而微弱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适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②激情:一种猛烈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③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P27) 8.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目标确立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②执行阶段:克服个人消极品质,采取有效行动克服外部困难的过程- 3 -班杨露欣11级第二临床2010温州医科大学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其他动机和干扰 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P27) 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④与随意活动为基础10.简述意志的品质(P27) ①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②果断性: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国际金融习题一

第二章国际收支练习题 一、判断并改错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2.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会为零。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凡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应记入贷方、反之应记入借方。4.对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当计入资本和金融项目内。 5.当一国发生经常账户赤字时,可以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盈余或者动用国际储备来为经常账户融资,因此无需对经常账户的赤字加以调节。 6.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都属于自主性交易账户。 7.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单个账户进行汇总,可能会产生贷方和贷方数字不等的情况。若贷方大于借方,则差额用负号表示,称为这个项目的逆差。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最终差额恒等于零,这是由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记账法原则所决定的。 11.当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顺差,而经常项目为逆差时,说明总差额是靠经常项目输入维持的。 12.当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逆差,而经常项目为顺差时,说明资本大量输入。 13.一美国企业运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设备200万美元。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分录应为: 借商品进口 200万美元 贷劳务收支 200万美元 14.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时间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权责发生制。 1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录在借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录在贷方。 16.放弃长期外国资产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记入借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2、《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划分的国际收支一级账户有:() A.经常账户 B.资本与金融账户 C.储备账户 D.错误和遗漏账户 3、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A.国际储备增加了100亿美元 B.国际储备减少了100亿美元 C.人为的平衡,不说明问题 D.无法判断 4、下列哪个账户能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耳鼻喉题库大全完整版

第一篇鼻科学 一、选择题 1、面静脉的解剖特点是: A 直接与海绵窦相通 B 静脉较粗 C 静脉较多 D 静脉较细 E 无瓣膜 2、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是: A下鼻道外侧壁后段近下鼻甲附着处B 下鼻道外侧壁中段近下鼻甲附着处 C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D 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底部 E 以上都不是 3、鼻内镜手术操作一般在中鼻甲 A内侧进行B 上方进行C 下方进行D外侧进行E 以上都不是 4、鼻呼吸区粘膜纤毛摆动的方向主要是: A 从前向后 B 从后向前 C 从上向下 D 从下向上 E 以上都不是 5、正常人生理性鼻周期是: A随精神紧张和放松而变化B 随运动和休息而变化C 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 D每2-7小时交替变化一次 E 随肺扩张程度需要而变化 6、下列哪项不是单纯性鼻炎临床表现: A 间歇性鼻阻 B 交替性鼻阻 C 鼻阻可随体位改变 D 持续性鼻阻 E 以上都不对 7、下列哪种疾病伴有阵发性鼻阻塞: A 慢性鼻窦炎 B 慢性单纯性鼻炎 C 变应性鼻炎 D 慢性肥厚性鼻炎E急性鼻炎 8、如一患者有进行性鼻阻塞症状,并伴有鼻出血,血性鼻涕,应考虑 A 慢性鼻窦炎B慢性鼻炎C鼻部恶性肿瘤D 鼻中隔偏曲E 全身因素所致鼻阻塞 9、鼻源性头痛的敏感部位依次为; A 鼻顶和鼻甲鼻中隔和鼻窦粘膜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 B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中隔和鼻窦粘膜鼻顶和鼻甲 C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顶和鼻甲鼻中隔和鼻窦粘膜 D鼻中隔和鼻窦粘膜鼻顶和鼻甲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 E鼻顶和鼻甲上颌窦自然孔和鼻额管的粘膜鼻中隔和鼻窦粘膜 1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嗅觉减退的原因: A 下鼻甲肥大 B 鼻中隔偏曲C鼻腔肉芽肿D萎缩性鼻炎E 以上都不是 11、鼻骨复位术不宜超过: A 一周 B 10天 C 14天 D 三周 E 12天 12、下列哪项不是筛窦骨折之临床表现: A眼球下移B 鼻根部扁平宽大C 脑脊液鼻漏D 视力减退E Marcus-Gunn瞳孔 13、视神经管减压的适应症为: A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糖皮质激素治疗12h以上,视力改善者 B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糖皮质激素治疗12h以上,视力无改善者 C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者 D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12h内无恢复迹象者 E 筛窦外伤后视力下降12h内视力改善者 14、下述各种脑脊液鼻漏中,哪一种临床最多见: A 先天性 B 医源性 C 外伤性 D 自发性 E 高颅压性 15、确诊脑脊液鼻漏的方法为: A 鼻孔流出无色液体,干燥后不结痂 B 低头用力、压迫颈静脉流量增加 C 鼻腔血性液痕迹中心呈红色而周边清澈 D 液体行葡萄糖定量分析,含量1.7mmol/L以上 E 以上都不对 16、准确无害进行脑脊液瘘孔定位方法为: A 鼻内镜法 B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 C 粉剂冲刷法 D 影像学方法 E 椎管内注药法 17、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发生主要与下列细胞激活有关:

生化简答题与答案

生化简答题 ●肿瘤抑制因子p53在调控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中的作用机制 6-磷酸葡糖脱氢酶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6-磷酸葡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此酶活性主要受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比值升高则被抑制,降低则被激活。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p53可以与磷酸戊糖途径上的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相结合,并且抑制它的活性。 在正常情况下,p53参与阻止这一途径的进行,细胞中的葡萄糖因此被主要用于进行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在p53发生突变或缺失的肿瘤细胞中,由于p53的突变使它失去与G6PD 结合的能力和对G6PD的抑制,细胞中利用葡萄糖的另一代谢途径即磷酸戊糖途径因此加速进行,大量消耗葡萄糖,这一发现部分解释了自19世纪20年代末科学家所提出的Warburg 现象(Warburg effect)。另外,由于PPP的加速,产生大量NAPDH及戊糖(DNA的组份原料),可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大量的DNA复制。 这一研究还第一次提出:p53除了具有转录活性外,还具有催化功能,它通过与底物瞬时结合,以”hit-and-run”的模式使G6PD酶的活性降低。 ● 结合所学糖代谢所学知识,分析临床上使用果糖2,6二磷酸辅助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 F-2,6-2P是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别构激活剂,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分解,产生ATP,为心肌提供能量,弥补了因缺血造成的能量不足。 【二磷酸果糖(FDP)属于心血管类正性肌力药物,是机体葡萄糖代谢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二磷酸果糖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刺激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的浓度,具有调节细胞代谢,增加细胞能量,维持细胞骨架,提高红细胞韧性和释氧等功能。因此,在抗缺血,缺氧,提高机体功能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作用,由于二磷酸果糖静脉给药后可较好地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改善心肌缺血,常作为心肌缺血的辅助治疗用药(2,6二磷酸果糖】 心绞痛、心衰、心肌梗塞的辅助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适用症较广,副作用轻微,在心血管急慢性病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临床上重要的降血糖药物,据研究其机制与metformin促进糖 的无氧分解和抑制糖异生有关,请试结合糖的无氧酵解生化知识分析,metformin有何副作用? 糖无氧氧化反应终产物为乳酸,而二甲双胍促进糖的无氧分解,故在使用二甲双胍的病人中,由于二甲双胍的累积有可能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大概这个意思吧~其他的自己看着办) ● 病例分析 某对夫妻,喜得一子,无比喜悦!可第三天,医生检查发现小宝宝出现黄疸、贫血、面色苍白。初步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给予光照治疗以去黄疸,患儿3天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1、请问医生的处理正确吗?错误在哪里? 2、新生儿有哪些病会引起黄疸呢? 1、错,宝宝贫血、面色苍白为病理性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而医生误诊为生理性黄疸,耽误治疗。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一章主要理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 1.经典条件反射把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称为:()II A 强化 B 消退 C 有效 D 泛化 [答案] A 2.`斯金纳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称为:()I A 杠杆动作研究 B 经典条件反射 C 奖励惩罚研究 D 操作条件反射 [答案] D 3.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II A 泛化 B 正强化 C 积极刺激 D 有效刺激 [答案] B 4.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II A 消退 B 惩罚 C 负强化 D 泛化 [答案] B 5.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III A 惩罚 B 消退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答案] D 6.精神分析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III A 催眠状态 B 潜意识 C 前意识 D 消失的意识 [答案] B 7.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I A 自我 B 本我 C 潜意识 D 超我 [答案] C 8 .贝克(Beck AT )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这一观点是指:()II A 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B 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C 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D 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导致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答案] D 9 .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I A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 B 心理神经免疫学 C 现代分子生物学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10 .罗杰斯认为儿童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I I A 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 B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距离接近 C 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 D 潜能发展的阻碍 [答案] A

耳鼻喉科试题大全(带答案)

耳鼻喉科试题大全(带答案) 1、先天性耳前瘘管来自于 A.第1鳃弓 B.第2鳃弓 C.第3鳃弓 D.第1、第2鳃弓 E.第2、第3鳃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先天性耳前瘘管为第1、2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全的遗迹,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 2、先天性内耳畸形中,主要表现为蜗管发育不良,听力可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或者全聋,而前庭功能可能尚正常者是 A.Alexander型 B.Scheibe型 C.Mondini型 D.Michel型 E.Scheibe型和Mondini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lexander型:即蜗管型,主要表现为蜗管发育不良。可以只侵及耳蜗基底回,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亦可侵及蜗管全长,表现为全聋,而前庭功能可能尚正常。 3、外耳湿疹处理不当的是 A.告诉患者不要抓挠外耳道,可用水清洗 B.中耳脓液刺激引起者应用有效药物治疗中耳炎 C.尽可能找出病因,去除过敏原 D.病因不明者,停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应原性食物 E.急性湿疹渗液较多者,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渗液和痂皮后,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外耳湿疹应告诉患者不要抓挠外耳道,不要随便用水清洗,以免感染流脓。 4、鼓膜创伤穿孔者处理不当的是 A.外耳道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B.发病后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嘱患者切勿用力擤鼻涕 D.保持耳内干燥 E.局部滴入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鼓膜创伤穿孔者局部禁止滴入任何滴耳液。 5、外耳道疖的处理正确的是 A.都应切开排脓 B.如疖较大,有明显的波动,不应切开引流 C.切口应与外耳道纵轴平行

生化简答题大全及答案教学文稿

1.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小肠内的胰脂酶、磷脂酶、胆固醇酯酶及辅脂酶等可以催化脂类水解;肠内PH值有利于这些酶的催化反应,又有胆汁酸盐的作用,最后将脂类水解后主要经肠粘膜细胞转化生成乳糜微粒被吸收。 2.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是在肝细胞内由乙酰CoA经HMG-CoA转化而来,但肝脏不利用酮体。在肝外组织酮体经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酰CoA转硫酶催化后,转变成乙酰CoA并进入三羧酯循环而被氧化利用。 3.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人吃过多的糖造成体内能量物质过剩,进而合成脂肪储存故可以发胖,基本过程如下: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合成脂肪酸→酯酰CoA葡萄糖→磷酸二羧丙酮→3-磷酸甘油脂酰CoA+3-磷酸甘油→脂肪(储存)脂肪分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不能转变成葡萄糖,因为脂肪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不能逆转为丙酮酸,但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以通过糖异生而生成葡萄糖。 4.简述脂肪肝的成因。肝脏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器官,由于磷脂合成的原料不足等原因,造成肝脏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及时转移出肝脏而造成堆积,形成脂肪肝。 5.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是乙酰CoA.NADPH和ATP等,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胆计酸、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3。 7.写出甘油的代谢途径?甘油→3-磷酸甘油→(氧化供能,异生为糖,合成脂肪再利用) 8.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的原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肝外组织氧化利用酮体的能力大大超过肝内生成酮体的能力,血中仅含少量的酮体,在饥饿、糖尿病等糖代谢障碍时,脂肪动员加强,脂肪酸的氧化也加强,肝脏生成酮体大大增加,当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利用能力时,血酮体升高,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及酮症酸中毒 9.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并伴有ATP的生成,将部分能量储存于ATP分子中,可通过加水脱氢反应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机会,二氧化碳是通过有机酸的脱羧产生的。生物氧化有加氧、脱氢、脱电子三种方式,体外氧化常是较剧烈的过程,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的,能量是突然释放的。 1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及机制:(1)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抑制电子传递;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复合体Ⅲ;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抑制复合体Ⅳ。(2) 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和存在于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等组织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可与寡霉素敏感蛋白结合,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磷酸化并间接抑制电子呼吸链传递。(4)ADP的调节作用:ADP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5) 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Na+-K+-ATP酶生成,加速ATP分解为ADP,促进氧化磷酸化;增加解偶联蛋白的基因表达导致耗氧产能均增加。(6)线粒体DNA突变:呼吸链中的部分蛋白质肽链由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DNA因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易发生突变,影响氧化磷酸化。11.试述体内的能量生成、贮存和利用。糖、脂、蛋白质等各种能源物质经生物氧化释放大量能量,其中约40% 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一些高能化合物中,主要是ATP。ATP的生成主要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方式。ATP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每日要生成和消耗大量的ATP。在骨骼肌和心肌还可将ATP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作为机体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形式,当机体消耗ATP过多时磷酸肌酸可与ADP反应生成ATP,供生命活动之用。 12.试从蛋白质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小儿偏食的害处。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低决定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的接近程度。单一食物易出现某些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营养价值较低,如果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使用,则必需氨基酸可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此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小儿偏食易导致体内某些必需氨基酸的不足,食物蛋白质使用效率低,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教学教材

温州医科大学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1)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即疾病防治;2.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P9) ①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②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③心理测量法 ④个案法 ⑤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临床实验法) ⑥相关研究法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区别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4.简述知觉的特性(P16) ①知觉的相对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5.简述思维的过程(P20) ①分析和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1) 相互关系情绪情感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7.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24) 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①心境:是指持久而微弱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适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②激情:一种猛烈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③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8.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P27) 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 目标确立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②执行阶段:克服个人消极品质,采取有效行动 克服外部困难的过程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其他动机和干扰

国际金融 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国际金融导论1、什么是金融什么是国际金融什么是国际金融学 答: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国际金融是指与国际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有关的一切业务活动。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国际收支 1、简述国际收支的定义及特征与分类。 答:含义:是指一国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特征:①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②是国际收支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而非货币收支为基础③是流量的概念,变动数值④是一定时 期,会计年度。 分类:①交换: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 ②转移: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未从对方得到对应的价值相等的补偿物。 ③移居: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就形成移居。 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投资收益再投资。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及构成。 答:含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其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帐户,并按复式簿记的原理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构成:①经常帐户: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

②资本和金融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③储备资产变动④误差与遗漏 3、简述国际收支中的几个重要差额。 答:①贸易收支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贸易收支差额是传统上常用的一个口径。②经常帐户差额:国际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之一。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 ③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它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该差额还可以反映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开放程度。④综合差额:指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所构成的差额。衡量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官方储备来弥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简述国际收支失衡(逆差)的危害、简述国际收支失衡(顺差)的危害。 ①答: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导致本币汇率下跌,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 币危机;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②答:持续顺差导致本币汇率上升,降低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持续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6、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①结构性失衡: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由此发 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耳鼻喉科名解大题。

耳鼻咽喉外科学名词解释 鼻科学 1.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沟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2. 利特尔细动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层与筛前、后动脉的鼻中隔支、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吻合,构成丰富的动脉丛;又称为易出血区。 3. 克氏静脉丛:为鼻中隔下部静脉构成,是易出血区的血液重要来源。 4.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静脉丛,称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5. 粘液毯:粘膜下层含有丰富的粘液腺和浆液腺,能产生大量分泌物,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随纤毛运动而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层;是鼻粘膜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6. 鼻阻力:正常鼻呼吸有赖于鼻腔的适当阻力,这一阻力产生于鼻内孔,对保证肺泡气体交换过程完成很重要。 7. 层流:气体向后上方呈弧形流向后鼻孔然后散开;此气流为鼻腔气流的大部分,也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 8. 湍流:即气体在鼻阈后方形成不规则旋涡,是吸入气流的小部分。 9. 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10. 鼻肺反射:鼻腔阻力增高和化学气体对鼻粘膜的刺激均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影响肺通气量,这种现象称为鼻肺反射。 11. 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反射动作包括: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声门突然鼻腔内开放,仲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借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12.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为多见。 13. 慢性鼻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非特殊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也未能恢复正常者称为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和肥厚性。 14.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15.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A 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

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B 两项都是、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

国际金融简答题

1、简述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 1、①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②使各国政府不能采取不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③有利于抑制国际投资活动。 2、简述当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或新趋势。 2、①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不断深化 ②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证券化趋势力强。 ③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自由化加深 ④金融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其交易规模急剧膨胀。 3、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启示。 3、①在浮动汇率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面临巨大风险。 ②发生货币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因素。 ③债务问题容易引发货币金融危机。 ④允许外资大规模地进入本国银行,不建立适当的监督防范措施,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 稳定,诱发货币金融危机。 ⑤政府要审慎采用导致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反危机对策。 ⑥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 4、运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赤字的效果取决于哪些条件? ①必须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②本国现有生产能力有闲置,未充分就业。③贬值所带来的本国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之差是否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④汇率贬值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是否能为社会所承受。 4、简述浮动汇率制度优点。 ①增加本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自主性②有利于开展国家经济交往 ③汇率变动对公开经济冲击作用小④对外汇投机活动起到抑制作用⑤可以对外部的冲击起到阻隔作用⑥可减持国际储备,提高外汇资源利用效率。 5、简述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原因。 ①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格局②美、英两国的金融政策使然③欧洲货币市场本身的特点促使其自身的发展④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元地位的下降使得欧洲美元市场进一步扩大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 6、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论基本公式R=Md-D内容。 R=Md-D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它告诉我们: ①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耳鼻喉科试题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试卷 绪论、鼻部解剖 1、鼻翼和面颊部交界处称为 A鼻背B鼻梁C鼻根D鼻唇沟E前鼻孔 2、额窦开口于 A上鼻道前端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E总鼻道 3、鼻腔嗅觉细胞主要分布在 A上鼻甲内侧面和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B上鼻甲前端和鼻丘部分C上鼻甲后端和蝶筛隐窝部分D上鼻甲和中鼻甲内侧面E上鼻甲外侧面和相对应的鼻外侧壁粘膜 4、鼻泪管开口于 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E以上都不是 5、有关鼻腔外侧壁解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钩突与筛泡之间的裂隙称为半月裂孔B中鼻道由前至后有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开口C筛泡属于筛窦结构的一部分D中鼻甲为筛骨的一部分E下鼻甲为一独立骨片 6、面部“危险三角区”是指: A两口角至鼻根部三点连线内的区域B面前静脉与面深静脉之间的区域C两眼外眦与颏尖三点连线的区域D强调外鼻静脉与眼静脉及海绵窦的关系的范围E以上都不是 7、有关鼻腔血供,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鼻腔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颌内动脉B眼动脉分出鼻后外侧动脉和鼻后中隔动脉C蝶腭动脉是鼻腔血供的主要动脉D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主要参与鼻腔上部血供E颌内动脉分出蝶腭动脉、眶下动脉和腭大动脉 8、面部静脉的主要解剖特点是 A静脉较丰富B直接与海绵窦相通C静脉较粗D无静脉瓣膜E以上均不是9、正常人鼻粘膜表面的PH值是

A强碱性B强酸性C接近于酸性D碱性E接近碱性 10、下述哪一说法不正确 A利特动脉丛是指动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粘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B吴氏鼻鼻咽静脉丛指青年人下鼻道后方接近鼻咽处表浅扩张的静脉丛C克氏静脉丛指静脉分支血管在鼻中隔的粘膜下层形成的网状血管丛D鼻中隔易出血区包括利特动脉丛和克氏丛E青年人鼻出血常见于易出血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下鼻道后方 鼻外伤、外鼻疾病、鼻腔炎性疾病、鼻息肉、鼻中隔疾病 1、有关鼻外伤的处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骨折应尽早复位,以免日后错位愈合B若为开放性损伤,应及时清创缝合C 骨折复位后,不必行鼻腔填塞D复位器伸入鼻腔不应超过内眦连线E如有鼻中隔软骨脱位,应同步复位 2、确诊脑脊液鼻漏的方法为: A 鼻孔流出无色液体,干燥后不结痂 B 低头用力、压迫颈静脉流量增加 C 鼻腔血性液痕迹中心呈红色而周边清澈 D 液体行葡萄糖定量分析,含量1.7mmol/L以上 E 以上都不对 3、鼻疖禁忌挤压的主要原因是 A鼻部有丰富的血管网B鼻部有丰富的淋巴C细菌毒力强D静脉无瓣膜,回流至海绵窦E感染易扩散 4、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上主要的鉴别点是 A头痛程度B鼻分泌物性质C有无鼻音D有无咽痛E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5、变态反应性鼻炎是 A抗原与IgE抗体结合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B抗原与递质组胺结合引起的Ⅱ型变态反应C细胞毒性反应或溶细胞性的Ⅲ型变态反应D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管炎性Ⅳ型变态反应E致敏淋巴细胞和抗原作用引起的Ⅴ型变态反应 6、下列哪一种药物不适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A抗生素B抗组胺制剂C脱敏制剂D激素E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7、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是 A鼻塞B鼻粘膜干燥C鼻出血过多D偏曲部位压迫鼻甲E以上都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