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擂茶

合集下载

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擂茶是一种传统的饮品,有着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擂茶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擂茶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擂茶中的茶叶和各种坚果、籽类等成分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擂茶中的茶叶和其他成分还含有一些鞣酸和苦味物质,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

其次,擂茶有助于补充营养。

擂茶中加入的各种坚果、菜籽、豆类等食材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擂茶中的茶叶富含抗氧化物质,对抗自由基,有抗衰老作用。

此外,擂茶还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血脂。

擂茶中的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和多酚等物质,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此外,擂茶中的坚果、籽类食材富含健康脂肪,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

最后,擂茶还有助于提神醒脑。

擂茶中的茶叶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使人精神焕发。

同时,擂茶中的一些坚果类食材如杏仁、核桃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也有助于提供能量,增强体力和精力。

综上所述,擂茶具有改善消化功能、补充营养、调节血糖和血
脂、提神醒脑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擂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饮用,以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

擂茶文化

擂茶文化

•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闽有“居建阳县的畲 族雷大爷创始擂茶”的传说;湘有“诸葛亮麾下进 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 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 《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 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 不知淮水是天涯"。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 江南的一种风俗。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 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 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 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擂茶的基本原料有茶叶、大米、芝 麻、黄豆、花生、食盐及桔皮,有 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也不全 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 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 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 大青叶、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 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 后储备起来,用作常年之需。加用 的药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 换,如春夏温热,一般采用艾叶、 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 秋季风燥,多选用金盏菊或白菊花; 冬天寒冷,则可用竹叶椒或肉桂。 原料备好后,倒入钵中。一般是坐 姿操作,左手按住或仅用双腿夹住 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 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方向频频擂 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 滚水,撒些碎葱,一种日常的饮料 便宣告制成。
擂茶起源
•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 的“药饮”。客家先民在由南到北的流徙 迁移过程中,往往因为艰辛劳作,容易 “上火”,为防止“六淫”致病,经常采 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制成药饮,而江南可 供采用的药草又特别多,“茶”就是其中 的一味。茶,古称“贾”,《本草经集注》 谓主好眠,兼有清热、解暑、止渴、生津 等多种功效,所以成了药饮必不可少的用 料。

关于英德擂茶的介绍

关于英德擂茶的介绍

英德擂茶,又称“三生汤”,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饮品,起源于东汉建武年间,当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武陵“五溪蛮”,行军途中,扎寨乌头村(即现在的桃花源),由于当地瘴气弥漫,瘟疫流行,马援将军和数百名将士纷纷病倒。

当地一位老太婆见马援将军的部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受感动,便自愿献出家传秘方“三生汤”,为马援和将士治病。

“三生汤”由生茶叶、生米、生姜放在陶制的擂钵里,再倒入适量的水,用山苍子木棒将其擂成糨糊状,然后用沸水冲制成汤。

这种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提神生津、延年益寿等功效,对防治瘟疫、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英德县石灰铺、黎溪、西牛、水边、大洞、连江口等地区的农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将“三生汤”作为食谱之一。

现在的英德擂茶制作方法有所改进,一般是将茶叶放在陶制的擂钵里,双手拿山苍子木棒在陶制擂钵里来回擂茶,并加入适量的花生油,讲究一点可加一些炒香的花生仁、芝麻仁一起擂制成糨糊状。

然后用煮成的硬心米粥冲在擂盘里搅匀,再加上生盐调和,用饭勺盛出一碗一碗擂茶粥来。

这样制作的英德擂茶既有生津止渴、解暑消食、提神治病的作用,又有一番饮食风味。

茶


二、擂茶简介
擂茶发源于湖南桃源县马石村,又名三生汤。主要流传于湖 南常德、益阳等地。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 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擂茶上下层次分明,上面 澄清,淡香味;中间微粒悬浮状,清香味;底部是“三生”的 沉淀,浓香味。擂茶色香味俱佳,是一种老幼好饮、四季皆宜 的饮料。
四、功效
能去脂除腻、利水消食、生津止渴,还有清热 解毒,明目清心,治病健身的功能。值得重视的 是,回民在饮盖碗茶中深深体会到,它能驱寒健 胃、提气补益、明目清心,延年益寿。
一、土家族茶文化
土家擂茶起源于汉,相传,汉武帝时期,将军马援 率兵南下远战交战,途径湘西武陵地区时正值盛夏, 无数士兵患有当地流行瘟疫,民间一老翁以祖传秘 方——擂茶献之,将士们病情迅速好转,之后,土 家擂茶就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土家族人一直都保 留有喝擂茶的习惯。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土家擂茶 更是和镇城之宝姜糖、血粑鸭一起被称为“凤凰三 宝”。
回族 三炮台茶
土家族 擂茶
潘玉婷 2012310393 12园艺(蔬菜)
三炮台茶 一、回族茶文化 二、三炮台简介 三、饮茶方式 四、功效
擂茶
一、土家族茶文化 二、擂茶简介 三、擂茶制作方式 四、功效
一、回族茶文化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 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回民最喜爱的传统饮料是茶。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饮料,又 是设席待客最珍贵的饮料。茶是回族人民饮食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回族人还把盖碗茶作为待客的佳品, 每逢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 喜庆活动,家里来了客人时,热情 的主人都会给您递上一盅盖碗茶, 端上馓子、干果等,让您下茶。
三、擂茶制作方法
土家擂茶制作方法简单,即用生姜、生米、芝麻、大豆、 生茶叶炒热,用水泡湿,佐以食盐少许,放入擂钵,捣成糊 状,再冲入开水即成。

擂茶的功效

擂茶的功效

擂茶的功效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谈事情从酒桌上转移到了饭桌,有些老年人为了让年轻人修身养性而去学习茶道,茶文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茶有很多种,人们熟知的红茶、绿茶,最常见的就是电视广告里天天播放的各种茶广告。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擂茶以及擂茶的功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擂茶的功效擂茶是一种特色食品,它一般是由大米、花生、绿豆、茶叶、生姜等为原料,然后用擂钵将其捣烂成糊水,用开水冲,再加上炒米,清香可口的擂茶就做成了。

那擂茶有什么功效?擂茶只当作一般饮品。

若当药用,有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

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

据验证,擂茶具有祛热解暑,驱寒健脾,疏肝理肠,润肠通便,补肺益气,助脾长肌,理气调中,止咳化痰,通血脉,提神醒脑,清肝明目,滋阴壮阳之功效,且具有养颜保健,风味独特,老少皆宜,饮用方便等特点,为桃花源特产旅游纪念品品牌,是居家,旅游,馈赠待客之珍品。

擂茶还有多种用途,如在茶中加入少许胡椒,便起温中散寒之作用,对胃寒体弱、夜尿频密者有神效。

二、擂茶的做法擂茶与我们普通喝的茶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所以它的做法也比较特殊。

擂茶,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

“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钵。

前者取一根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

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

擂茶其实不全是茶叶,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的山梨叶、大青叶(不分季节)、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

家乡的美食擂茶作文

家乡的美食擂茶作文

家乡的美食擂茶作文《家乡的美食擂茶》篇一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美食就像一个低调的明星,它不似那些山珍海味般张扬,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就是擂茶。

擂茶,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带劲。

第一次接触擂茶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呢。

擂茶的制作过程那可真是一场“大戏”。

我记得有一次去奶奶家,正好赶上做擂茶。

奶奶把一个陶制的擂钵拿了出来,这个擂钵看起来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山谷”,肚子圆圆的,内壁还有些粗糙的纹路。

然后她又拿出了一根擂棍,这擂棍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笔直地站在那儿。

奶奶开始制作了,她先把茶叶放进擂钵里,就像把一群小绿精灵放进了山谷。

接着加入炒熟的花生米、芝麻等配料,这些配料就像是小绿精灵的伙伴们,一起进入了这个“山谷”的怀抱。

然后,奶奶就开始用擂棍擂啊擂,那声音就像是一场小雨落在屋顶上,“笃笃笃”的,节奏感十足。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只见奶奶的手有节奏地转动着擂棍,那些茶叶、花生米和芝麻在擂棍的“指挥”下,逐渐变成了一团糊糊。

我当时就在想,这会不会变成一团黑暗料理啊?也许我的表情太过于明显,奶奶笑着说:“小娃子,你可别小瞧这擂茶,等会儿你就知道它的美味了。

”擂好的糊糊放进锅里煮开,再加入适量的水,一锅擂茶就大功告成了。

当奶奶把擂茶端上桌的时候,那股香味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虫子,直往我的鼻子里钻。

擂茶的颜色是那种淡淡的绿色,上面还漂浮着一些芝麻和花生的碎末,就像湖面上的点点浮萍。

我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哇,那味道简直就像一场味蕾的狂欢派对!茶叶的清香、花生米的醇厚和芝麻的浓香混合在一起,在我的口腔里奏响了一曲美味的交响曲。

在我们家乡,擂茶可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还像是一种社交的纽带。

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主人家总会热情地端出擂茶。

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擂茶,聊着家长里短。

我觉得擂茶就像是家乡的一个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家乡人的热情、质朴和对生活的热爱。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么好喝的擂茶,为什么在外面的世界不那么出名呢?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太过于繁琐,还是它的味道不够迎合大众的口味?但不管怎样,在我心中,擂茶就是独一无二的,它就像家乡那片温暖的土地,永远让我怀念。

民俗礼仪:擂茶

民俗礼仪:擂茶

民俗礼仪:擂茶擂茶,据说最初始于安化。

后向北经桃江、益阳或向南经新化等地传播到湘中北地区。

如今在益阳城乡及洞庭湖区普遍流行,成为城镇和山乡人民款待来客的必备佳饮。

成了当地的特色饮料,远近闻名,已经批量出口到国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关于擂茶,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夏日炎炎,久旱无雨,水田开裂,树枝干枯,黄土成铁,河道断流。

安化、桃江一带的农民不但受到饥饿的威胁,就连水都难于喝上。

一时瘟疫流行,大多数人都受到疾病的折磨。

由于天天日照,连续高温,许多人浑身长满疱疮,最后溃烂不治而死。

一时出现了四处随时死人,万户萧疏,田地荒芜的悲惨景象。

一日,烈日当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身穿灰色长袍,肩挎蓝色布包,手拄油茶木杖,步履跚跚地路过那里,他正打算到溪边的茶亭里歇歇脚。

走近茶亭,他看到地上躺着一位中年男子,双目紧闭,面黄肌瘦,仅穿短裤,浑身上下长满了疱疮,而且脓流不止,苍蝇横飞,臭不可闻。

一老妇人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失声大哭,悲惨之状难于言表。

银须老汉上前向老妇人打探原因。

得知那老妇人全家六口人,由于疱疮疾病不治,已经死去四人。

现在只剩下小儿子也已奄奄一息了,好不悲惨啊!老汉得知此事,深感同情,立刻揭开他那蓝色布包,取出一个小小的瓦钵子来。

又从包袱内随便抓了一些东西放入钵内,拿起他身边那根拐杖,倒转过来用衣角揩了几下,拐杖在钵内擂磨起来。

叫那老妇人取来山涧凉水,渗入钵中,钵中之水立刻由黄变白。

而后,银须老汉口中念念有词,将钵中之水一半洒遍病人周身,一半灌入病人口中。

一碗水下肚,病人开始哼声,两碗下肚,病人紧闭的双眼微微睁开了,三碗水罐完时,病人完全醒了过来,而且浑身的疼痛也感到轻了许多。

老妇人见儿子已起死回生,高兴得不得了。

连忙转过身去,对着那老汉爬地磕了几个响头。

待她起来时,才发现那老汉不见了。

只见一朵白云从山间向西边飘去,老汉的拐杖、瓦钵和布包留了下来。

老妇人拆开包袱一看,里面只有几包芝麻、花生、绿豆和茶叶。

擂茶

擂茶
瑞金人不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男女老少都爱喝擂茶。擂茶不仅可以充饥,又是应时的饮料。农妇们擂好茶, 煮熟后满满一盆端上桌来,左邻右舍围坐一起,边喝边聊,喝不完的擂茶,扯不完的家常。
瑞金擂茶擂茶制作方法独特,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擂制而成,擂制的工具是“擂钵”和“擂棍”。擂钵是 一种内壁刻有细密凸凹痕的陶钵,擂棍是一根约2尺长的硬木棍。擂制时,将原料倒入钵内,主妇们坐在矮凳上, 左右大腿紧紧夹住擂钵,双手紧握擂棍,使劲在钵内擂磨,将各种原料擂成细末粉,然后加水倒入锅中煮沸即成。 瑞金人独特的擂茶,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人士,他们以到瑞金能喝上擂茶为荣。2001年,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陈建功来瑞金采风时,瑞金文艺界的人士以擂茶招待他,陈建功称赞瑞金擂茶清香爽口,好喝极了。
武陵
武陵擂茶在洞庭湖区源远流长。相传二千多年前,马援率兵南征,屯驻司马错城(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军 营闹瘟疫,有仙人献验方,验方上写着“芝麻、绿豆、生姜、茶叶、炒米,放入擂钵,用梓姜木捣成糊状,开水 冲泡”。服后疫病痊愈,自此传入民间。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炎去疾之功能,是沅水流域民众待 客的上乘饮料。喝时,佐以炸炒的富有地方特色面点以及专门制作的坛子菜,称之为“搭茶”。搭茶,少则十几 种,多则达四十八种,边吃边喝,饶有趣味。
以茶待客
擂茶每当有客人来访,好客的主人便操起竹筒勺子或者是木制勺子,吧哒吧哒,给客人盛上一大碗,双手恭 敬地递到客人手上。芳香四溢的热气,馋得客人直流口水。不懂山里面山规的客人接第一碗擂茶后,都会迫不及 待地喝了起来。可是,客人刚刚喝下去一点,眼尖手快的女主人就会操起勺子给你重新添满。因此,喝起来就没 完没了。
主要流派
主要流派
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 擂茶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的擂茶
在湘、鄂、川、黔的武陵山区一带,居住着许多土家族同胞,千百年来,他们世代相传,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法,这就是喝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薏苡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

相传三国时,张飞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今湖南省常德境内),正值炎夏酷暑,当地正好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连张飞本人也不能幸免。


在危难之际,村中一位草医郎中有感于张飞部属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献出祖传除瘟秘方擂茶,结果茶(药)到病除。

其实,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薏苡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所以,说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药,是有科学道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古代相比,现今的擂茶,在原料的选配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今制作擂茶时,通常用的除茶叶外,再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还要加些生姜、食盐、胡椒粉之类。

通常将茶和多种食品,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钵内,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转,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再取出一一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用调匙轻轻搅动几下,即调成擂茶。

少数地方也有省去擂研,将多种原料放入碗内,直接用沸水冲泡的,但冲茶的水必须是现沸现泡的。

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习惯。

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在用餐前总
要喝几碗擂茶为快。

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就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不过,倘有亲朋进门,那么,在喝擂茶的同时,还必须设有几碟茶点。

茶点以清淡、香脆食品为主,诸如花生、薯片、瓜子、米花糖、炸鱼片之类,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