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 教案3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3【写作导航】改写,就是在忠实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改变其文体、语体或人称等。
改写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基本上不改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改动。
其次,根据改写要求,确定改写思路。
有时要完全忠实原文,比如把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有时可以增加新的内容,这就与扩写结合在一起了,比如把一首叙事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例文引路】木兰归故里——《木兰诗》改写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历经十年的血战,我们终于凯旋了!【开篇点题】开篇交代木兰荣归故里,照应了文题。
回朝,面圣,赏金,这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娘啊,你还好吗?十年的战乱,是否殃及了咱们的村庄?晚上,我偷偷地拿出镜子,打量着镜中那个再熟悉不过但又显得有些陌生的木兰。
曾经也是春水般脉脉含情的眼睛,如今变得锐利,怎么看也是满含着威严之气,让人一望便知是久经沙场。
“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诗词为心鸟为声”,这些似乎都不属于我了。
谁都可以想象出,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年,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手粗了,“纤纤玉指”,可笑!腰粗了,“杨柳细腰”,滑稽!今日之木兰,已非昨日之木兰。
希望爹娘还能认出我这个未能尽孝的孩儿啊!一路颠簸,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快,弹指一瞬十年,家里的变化有多大?弟弟应该又高又壮了,爹娘也该是满头白发了吧?这路上是怎么回事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越近家,心里便越怕。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提心吊胆中,我来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心理描写】运用心理描写,写出木兰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归家的急切与喜悦,也有归家的担忧与忐忑。
怀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忐忑不安地推开了家门。
“爹,娘,木兰回来了!……娘,爹,你们在家吗?是女儿木兰回来了!”我大声地喊着,院里空荡荡的,只有自己的回音。
家里空无一人。
我呆呆地站着,老屋直勾勾地盯着我,像是在安慰,也像是在哭诉。
一阵风吹过,虽已是初夏,却觉寒气逼人。
我这才发现,屋子、院子,都已落满了尘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插叙的技巧,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教材从实际写作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并通过例文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插叙,提升作文质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作文写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但是,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插叙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插叙的时机掌握不当、插叙内容与主线关联不紧密、插叙叙述方式单一等。
因此,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插叙手法进行作文写作的能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提高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能力,使作文更加完善。
四. 教学重难点1.插叙的定义和作用。
2.插叙手法的运用和练习。
3.插叙在作文中的恰当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插叙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插叙的运用。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掌握插叙手法。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插叙写作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插叙的定义、作用、方法等内容。
2.优秀作文案例:选取一些运用插叙手法的优秀作文。
3.练习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供学生练习插叙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插叙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插叙手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分析插叙内容与主线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写作中的插叙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结合提供的作文素材,尝试运用插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改写》写作教学设计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改写》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特点。
2. 通过经典改写文本引领,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重、难点1.通过经典改写文本引领,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能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任务情境“校园戏剧节”即将到来,我们班级要出一个“课本剧”,所以,首先我们要完成一个剧本。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以《范进中举》为例,学习如何将一篇小说改写成剧本。
二、了解剧本特点1.请同学们结合话剧和电影的观看感受,说说一场好戏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预设:精彩的故事、精致的画面、精巧的细节、精湛的表演……2.片段改写讨论。
以小说片段“进学被骂”为例,对照剧本要求,我们需要作怎样的改动?明确:(1)开头要加上时间、地点以及具体场景的说明和必备的道具。
要有开幕时人物活动的介绍。
(2)中间要加上人物上下场提示,比如范进的妻子和母亲上菜的情节,可以适当设计范进妻子和母亲的表情和语言,如范进的母亲可能是拘谨怯懦的,其妻子见到自己的父亲胡屠户也并没有亲热感,反而是稍显迟钝和冷淡的,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一下。
(3)这场戏的主要人物是胡屠户,文本的语言非常通俗,基本不要改动,但是要设计胡屠户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的提示,以及他的表情和动作。
(4)范进主要是受教的角色,但也要添加范进的动作和不断附和的语言,以及人物的表情。
3.分组合作,进行剧本改写,小组互评。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改写,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评选出小组内最佳作品,进行排演,参加学校“课本剧”评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 教案

写作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棋辰学校陈慧兰学习改写1.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写作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
就像“插花艺术”,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目标导学二:明确要求,深入理解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
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4.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改写的实际需要,融入个人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 教学设计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1.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写作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
就像“插花艺术”,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目标导学二:明确要求,深入理解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
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4.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改写的实际需要,融入个人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 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写作学改写一、情景入生成同学,当我文,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作的欲望呢,《修之死》能不能不修死?《皇帝的新装》的局中局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子呢?⋯⋯一切都期待着我些“大家”来作呢!今天就我一起学“改写”。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明确改写的概念。
.什么是改写?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上,通改文体、体和叙述方式等,行“再作”。
.改写的作用有哪些?明确:有助于培养文体、体意,提高写作能力,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改写有哪些常的形式?明确:一是可以改文体,比如将歌改写成散文,将小改写成本;二是可以改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代白文,把面改写成口;三是可以改叙述方式,比如将人称改写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怎样才能写好改写?明确:首先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还要注意两个“一致”。
一是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二是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选取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
300字左右。
.提出要求。
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将原文附在改写的后面。
.例文导航。
《夸父逐日》改写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 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讲课方案写作学改写一、情况入生成同学,当我文,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作的欲望呢,《修之死》能不能够不修死?《皇帝的新装》的局中局被揭示后又会是一个什么子呢?⋯⋯所有都希望着我些“大家”来作呢!今天就我一起学“改写”。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明确改写的看法。
.什么是改写?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上,通改文体、体和表达方式等,行“再作”。
.改写的作用有哪些?明确:有助于培养文体、体意,提高写作能力,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原作。
.改写有哪些常的形式?明确:一是能够改文体,比方将歌改写成散文,将小改写成本;二是能够改体,比方将文言文改写成代白文,把面改写成口;三是能够改表达方式,比方将人称改写成第三人称,或将正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能够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怎样才能写好改写?明确:第一要深入领悟原作,掌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依照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还要注意两个“一致”。
一是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二是表达方式一致,防备人称不一致和表达上的纷杂。
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采用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
300字左右。
.提出要求。
认真领悟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合适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将原文附在改写的后边。
.例文导航。
《夸父每天》改写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赶忙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若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选举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
夸父被选举出来,心中十分快乐,他信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相同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追风逐电般朝西方追去,片刻就是几千几万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 学习改写-教案

写作学习改写1.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写作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
就像“插花艺术”,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目标导学二:明确要求,深入理解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
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4.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改写的实际需要,融入个人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杨修之死》能不能不让杨修死?《皇帝的新装》的结局中骗局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一切都期待着我们这些“大家”来创作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写”。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明确改写的概念。
1.什么是改写?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
2.改写的作用有哪些?明确:有助于培养文体、语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3.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明确: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写成口语;三是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写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二)怎样才能写好改写?明确:(1)首先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2)还要注意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二是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3)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选取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
300字左右。
2.提出要求。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3.例文导航。
《夸父逐日》改写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
他追了九天九夜,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
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
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
可是,夸父实在太渴太累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就是“夸父山”。
他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
桃林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有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坚强勇敢、不畏牺牲的精神感动了,惩罚了太阳。
从此,夸父的部落风调雨顺,万物兴盛,他的后代在那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老师点评】此文的改写,发挥了联想和想象,补充了若干细节,丰富了故事内容。
文采飞扬,笔下生花,把夸父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4.限时当堂作文。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评讲作文:1.佳作推荐。
2.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四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
(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
3.小结。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分享。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学生们明确了改写的基本概念,了解了改写的要求,掌握了改写的技巧、方法,基本能做到不改变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就能改写出任意一篇古诗、寓言、童话。
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同学不愿动笔,一说写作文,就感觉头疼,为难的不得了,这是平时练习得较少,或是平时看的东西少,脑子里空空的缘故。
今后,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培养写作的兴趣,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7、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戍(shù)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温庭筠(yún)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9、三顾茅庐(罗贯中)自董卓造逆以来,豪杰并起。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kuài),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是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zhāng)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