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详细版)

合集下载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反思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教师指导启东市实验幼儿园张荣华一、问题产生——“画中无话”:孩子们喜欢的美术课又开始了,今天的绘画主题是——夏天的树。

我给孩子们设计了几种树木的造型供他们欣赏。

活动后,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发现作品呈现两种现状:一部分幼儿画的树木线条流畅,形态优美,与我设计得非常相似;另一些幼儿的作品显得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

前者赏心悦目,“循规循距”,让我觉得自己在绘画指导中是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在我询问这些孩子的作品内容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枯燥、简单,没有感情色彩,有的沉默无言;另一类幼儿画的树木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有些“抽象”,但是当我询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时,这些树成了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孩子们讲述起来滔滔不绝。

真是“画中有话,话中有画”。

比如徐浚炀小朋友创作的树,树干是弯的,树枝垂下来。

“为什么垂下来呢?因为小田鼠不会飞,要爬上去才能和小鸟一起玩。

”他画的叶子非常茂密,集中在树顶。

“为什么树叶都长在树顶上呢?因为夏天很热,小鸟和小田鼠要乘凉的。

”我看见了树底下确实有几只“小田鼠”,我也感受到带有孩子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棒的作品!二、即时反思——“画中有话”的教育价值作为一线教师,有时我们在实际的绘画教学指导中会感受到这样的矛盾:为了追求活动开展得更有把握、更顺利,会采取“求稳”的教法,但这样操作后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投入情感,对作品要表现的内容无话可说。

如果结合教师的组织,创设让幼儿充分探索与表达绘画作品内容的空间,既能保证多数幼儿获得绘画技能,又能创作出“画中有话”的作品。

三、实践探索——实现“画中有话,话中有画”:在一番思考后,我决定针对这样的问题,再次组织绘画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是——绘画《草地上的蘑菇》。

我先按照常规思路组织了第一次活动,然后对本次活动的组织思路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第二次活动,如下表:对比两次活动组织:1.活动准备:第一次组织:教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提供了三幅儿童作品的范画,在绘画时90%的幼儿选择了画与老师作品相似的蘑菇(半圆形和方形的组合,花纹不一),只有10%的幼儿是自己创作的作品。

画中有文,文中有画—浅谈利用图画资源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画中有文,文中有画—浅谈利用图画资源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画中有文,文中有画—浅谈利用图画资源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摘要: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写作基础。

图画资源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师应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图画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本文具体阐述如何利用图画资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图画资源写话兴趣图画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图画资源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因此,利用图画资源激发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兴趣,引领低年级学生在想象中写话,实施“画与写的结合”,是孩子们轻松愉悦地步入写话殿堂的一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行不一样的思考,积累新鲜的语言,从而在写话殿堂里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自己真正的感情,快乐地踏上写作之路。

如今,图画资源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种重要的新式资源。

本文将探索利用图画资源培养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画中有文,巧选图画素材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写话难度,消除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树立学生写话的自信心。

看图写话以片段写话练习为主要依据,能够为以后学生步入中高年级的写作提供支持。

在看图写话练习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丰富看图写话的图画素材,对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

1.以课文插图为素材课文插图几乎出现在低年级学生所有的课本内容中,虽然是静态的图片,但是展现的却是最直观的效果。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图画是一种绝佳的知识表征方式。

学生对观看丰富多彩的图片比读课本中的文字更直观更有兴趣,教学效果也更有效。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与本文相关的插图,插图色彩丰富,生动有趣,是教师在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可以直接利用的素材。

教师从课本中选择一部分图画来作为写话教学的参照素材,有利于将写话的训练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中,也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年龄特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花的学校(节选)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孩子们的衣裳有、、等色,由此我可以想到一个成语:。

(2分)2.赏析词句。

(6分)(1)第三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A.兴奋 B.悲伤 C.惊讶)(填序号)的语气。

(2)结合课文内容,对画“”句子中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体现出了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欢快心情。

B.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无组织、无纪律的横冲直撞的情态。

C.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急于逃离学校,向往自由的迫切心情。

3.花孩子们是怎样在地下学校学习的呢?用“”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朗读时,我们要读出花孩子们的心情。

(2分)4.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吗?动笔写一写吧!(3分)【参考答案】1.紫黄白五颜六色(五彩缤纷)2.(1)拟人自由生长、开放 A(2)A3.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们站墙角的。

4.示例:听到风雨的召唤,紫色的丁香、金色的郁金香、红色的月季……都出来了,花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在草地上跳舞,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选文描写了学生____________时认真读书和____________时尽情玩耍的情景。

画中有话

画中有话

画中有话发现ɡo----------绘本故事群文阅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童话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从故事中连结自我,了解绘本童话故事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2、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图画和文字,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和验证,初步形成思辨意识。

【学习过程】一、阅读绘本故事《我选我自己》,感受“画中有话”1.出示绘本封面,思考:谁会报名参加?你觉得当选国王的是谁?2.师生共读绘本故事《我选我自己》,根据图片预测故事情节。

3.验证预测结果,发现图画的秘密——藏在图片中的线索。

4.归纳绘本故事阅读策略——图文结合,发现藏在图画里的秘密。

二、自主阅读《狐狸先生的宴会》《好饿的狼和猪的小镇》,发现“画中有话”1.猜猜“话中有话”。

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猜猜故事的结局。

2、自主发现“画中有话”读完了故事,你猜对了吗?你从哪些文字、图片中有了新的发现?请圈出来做上批注。

3.和同学们一起聊聊“画中有话“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用你找到的细节当做证据,和同桌一起交流:①你最喜欢(讨厌、可怜……)这两本书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②说说你觉得最有趣(出乎意料……)的情节。

③你觉得你(同学)和书中的哪一个角色有点像?为什么?三、合作阅读《三只小猪真实的故事》,思考“画中有话”1.激发认知冲突,主动寻找“画中有话”①出示图片,思考:大灰狼真的被冤枉了吗?②同桌合作阅读《三只小猪真实的故事》,发现文本细节。

2.联系生活,思考“画中有话”①根据自己发现的细节,模拟法庭——“为大灰狼辩护”。

②由“大灰狼真的被冤枉了吗?”事件说说你的收获。

姚能笔电销技巧之话中有画(二)

姚能笔电销技巧之话中有画(二)
在图书馆、医院、五星大饭店的环境语言也都会告诉我们必须轻声说,
行为要中规中矩。因为公共场合会有群众的制约力量,在这里必须彼此
尊重,不能为所欲为。
我们在高级餐厅用餐,绝不能接受跟陌生拼桌同坐,但在一般自助餐厅
或路边摊吃饭无所谓。这是因为高级餐厅的环境语言告诉我们:高级餐 厅是你花大钱享受的地方,所以能跟陌生人拼桌吃饭呢?而一般自助餐 厅或路边摊的环境语言则是告诉我们:这里纯粹只是吃饭,没有排场、 不管气氛,所以便宜,可以接受跟陌生人拼桌。
数字化
你的聪明才智至少在我十倍之上。 像你这种技术肯定领先同业十年以上。 你一个人的业绩就可以抵五六个人。
夸张又华丽
应该不会是名侦探柯南吧,要不然怎么会有这种神力,把我们的 产品了解的这么透彻,好像这个产品就是你发明似的
七种赞美方式你可以怎么运用?
比喻式赞美 推论式赞美 惊讶式赞美 比较式赞美 黑色式赞美 数字化赞美 夸张又华丽的赞美
话中有画(二)
CONTENTS
课程大纲
三种抗力
成就对方“成就感”
话 中 有 画
努 力 抗 力
“减”抗力— 少点误会,效 果UP UP
赞美之力

幽默感培养
环境语言
“减”抗力——少点误会,效果UP UP
成功沟通先从降低对方抗力开始(三种抗力) 与人沟通时要懂得给对方成就感(成就感) 原来赞美也可以赚到钱,赢得好心情(赞美之力) “小宝,你好棒哦!”请问这句话错在哪里?(赞美之力) 小心!读完这篇你就对“它”上瘾了!(赞美之力) 用1%的力量听到全世界(用心倾听) 你是会跟狗说笑话的人吗?(幽默感培养) 为什么咖啡店都喜欢播小野丽莎的Bossa Nova?(环境语言) 什么时候向老板要求加薪最有可能成功?(环境语言)

“四画”数学——构建“画中有话”课堂

“四画”数学——构建“画中有话”课堂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抽象、概括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两者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画数学化解。

文章通过研究画数学,旨在让学生画出数学知识的内在一致性,画出学习数学的方法,画出问题解决的模型,画出数学思考的过程,进而深层感悟“数学味”,促成思维进阶,实现素养提升。

[关键词]画数学;数形结合;模型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4)05-0056-04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数学的深层认识却需要抽象思维,两者之间就存在“层差”,加上基于小学数学多数结论的形成以归纳为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大难点。

另外,基于数学问题解决及模型运用的需要,学生要用数学信息表达生活内容,但因其综合度高,小学生难以完成,需要给小学生一个适合的元认知策略,以辅助他们完成。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画数学这一手段来解决:把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在画中厘清结构、洞察关系、感悟本质、提升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画异同——明白内在一致性(一)画出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的一致性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算理有着内在统一性,这个内在统一性可以通过画数学的方式统一起来,建立结构化教学方式。

例如,教学42÷2时,教材是采取“分一分”的方法来呈现思考过程的,即先把4捆小棒(4个十)平均分两份,每份2捆(2个十),再把2根小棒(2个一)平均分两份,每份1根(1个一),这是按照“十”与“一”两个计量单位上的量的多少进行平均分。

笔者将教材例题改编为32÷2和35÷2进行教学:对于32÷2,由于3个十不能平均分为2个整十,要“拆整为零”,在对2个十进行平均分后,把剩下的1个十拆开,与个位上的2个一合为12个一后再平均分,这样把高级单位降为低级单位,可以创造继续平均分的条件(如图1);对于35÷2,有两次这样的降位过程,第一次是十位余下1个十到个位,第二次是1个一余到十分位,这两次降位,可以利用元和角之间的关系,用画图策略厘清算理(如图2)。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劝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劝学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劝学一、语言基础专练 1.下列对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①学不可以.已②无以.成江海 而⎩⎪⎨⎪⎧③锲而.舍之④蟹六跪而.二螯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C 以:①与“可”组合为能愿动词;②用来。

而:③连词,表假设,如果;④连词,表并列,和。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木直中绳,以为轮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 .君子生非异也解析:C A 项,“”同“煣”;B 项,“有”同“又”;D 项,“生”同“性”。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解析:B A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为每天、向上、用箕畚。

B 项为名词作动词,游泳。

4.下列各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微斯人,吾谁与归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以为轮解析:C C项与例句的句式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这个句子是:“,。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风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这个句子是:“,。

”(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中的“”印证了这句话。

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蒹葭(蒹葭苍苍)》中“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人翻译为“美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

(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

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

(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

(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碧万顷”。

(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

【答案】①. 在水一方②. 海内存知己③. 天涯若比邻④. 水不在深⑤. 有龙则灵⑥. 上下天光⑦. 风休住⑧. 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中的“知己、天涯、比邻、蓬舟”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

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

家长的一言一行,()不在影响着孩子。

家长要(),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 说明漫画内容并揭示寓意 漫画作文 补写漫画内容 根据漫画写广告语 为所给漫画选一个适当的标题 写一段内心独白,写寓意
(4分) (4分) (70分) (4分) (5分) (2分) (4分)
1.有针对性 二、漫画的特点 2.运用夸张手法 3.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一、漫画的构成:
提示语(可以 没有)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 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 解题思路:
•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 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 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 题。
画面 (主体)
标题(可以没有)
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写 漫 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画 题 第二步: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解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 答 发展变化的过程。 的 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步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 骤 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
试 题 分 布 试 题 类 型 分数
(4分) (4分) (4分) (4分) 2006年山东卷 2006年重庆卷 2006年辽宁卷 2007四川卷 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说明漫画寓意并拟标题 为漫画拟标题并写感想 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2008重庆卷 2009山东卷 2010年全国卷 2010年湖北 2011年浙江 2012年福建 2013年天津
• 1、明主体找关系辨主题 • 2、巧用手法 • 3、具有宣传性
4、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 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 字)
答案示例:
“请勿尝试,毒是死神的化身” ——比喻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顶真
“一吸毒成千古恨” ——化用名句 “劝君莫要轻试毒,独留白骨向黄昏”
答案示例: 讽喻有些人依权附势且目空一切。
看下面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 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
根据漫画的画面内容,用简 要语言表达出这幅漫画的主 题(30字以内)
参考答案 :讽刺 (揭露、批评等) 了一些人两面三刀、 沽名钓誉、弄虚作 假的行为(行径、 做法等)。
让 座
习 惯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
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 事件中取材,通过变 形、夸张、比拟、对 比、象征等表现手法, 表现为幽默、诙谐的 画面,借以讽刺、批 评或颂扬某些人或 事.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学习目标
• 了解漫画特点及漫画的命题方式 • 掌握漫画的解题技巧
2006-2013年漫画题分布统计
课堂练习
1、请描述画面 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 寓意 3、给漫画写一 个标题(10字以 内)
答案示例
者创作的动机。
高考漫画试题类型
1、描述漫画内容; 2、解释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
4、为漫画拟公益广告。
题型1:画面描述
• 1、观察图及文,注意4个看:看标 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处 • 2、描述客观、有序、言简意赅
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05天津高考题)
“不吸不知道,一吸就完了——请勿试毒” —移用广告 “远离毒品不尝,你好我好大家好”
巧妙用修辞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答案示例: 讽刺了某些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的人。
小结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 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 解题思路:
•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 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 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 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 题。
“树”下长不成“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爱与碍; 还“我”生存空间; 妈妈,请给我阳光;
小结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 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 的主题。 •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 标题。 •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题型4:拟写广告语
题型2:揭示寓意
• 1、虚实转化,类比联想 • 2、由表及里,挖潜在意
• 考参句式:这幅漫画反映了/讽刺 了/批评了/告诫人们……
2、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 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2福建高考题)
D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 D、脚踏实地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
题型3:拟写标题
• 1、明主体找关系辨主题 • 2、标题可直接揭示主题 • 3、标题可直接讽刺主体 • 4、命题时善用艺术手法 • 5、命题时化用熟语名言
3、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 按要求作答。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 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05湖北高考题)
标题示例:
溺爱是害;
参考答案
画面:拿望远镜的小狗雄赳赳地领导队伍前
进,观察着方向,但却没有看见脚下的窨井。 明眼的小狗都掉入窨井中,而盲眼的小狗却 可绕过窨井安全而行.
寓意:这幅漫画告诫人们勿眼睛朝上、好高
骛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小结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 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 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 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 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 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