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纯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及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液体表面产生的结果,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一种特殊力。
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对于液体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测量液体表面降低高度法和测量液滴形状法。
本实验采用测量液滴形状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1. 精密天平2. 滴定管3. 滴定管架4. 滴定瓶5. 蒸馏水6. 乙醇溶液实验步骤:1. 将实验室温度调至恒定,避免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用精密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滴定瓶。
3. 在滴定管架上放置一只干净的滴定管。
4. 将滴定瓶倒置并将液体滴入滴定管中,直到滴定管口外溢。
5. 记录液滴的质量和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
6. 重复以上步骤3-5,每次使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γ =(4Mg) / (πd^2t)其中,γ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M为液滴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d为液滴的直径,t为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结果显示,乙醇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大,说明乙醇溶液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而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小,说明蒸馏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对于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液体的应用和研究也具有实际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实验过程中,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可能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2. 液滴的直径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结果。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液体表面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探究不同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仪器与试剂:1. 表面张力仪。
2. 试验液,蒸馏水、酒精、肥皂水。
3. 毛细管。
4. 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1. 调节表面张力仪,使其水平放置并稳定。
2. 用毛细管吸取试验液,使其悬于表面张力仪的槽中。
3. 记录试验液受到的重力,根据重力的大小计算出表面张力的大小。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用蒸馏水、酒精和肥皂水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
蒸馏水的表面张力较大,而酒精的表面张力较小,肥皂水的表面张力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分子间相互吸引力越大,表面张力也越大。
实验中还发现,温度对表面张力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表面张力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表面张力的减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表面张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特有的一种性质,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表面张力的大小。
同时,温度对表面张力也有一定影响。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液体的性质,也对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表面张力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水平,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获得了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对表面张力的理解,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报告引言:液体表面张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对液面的影响。
为了理解和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并探讨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应用领域。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探究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表面张力对液面的影响,并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造成的。
表面张力越大,表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
常用的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两种。
实验室常用静力法测定表面张力,即通过测量液滴在毛细管或针管中的形状来计算表面张力值。
三、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装置包括毛细管、滴定管、显微镜、滴灌装置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实验装置清洗干净,并待干燥。
2. 用毛细管吸取实验液体,调整液滴大小。
3. 将毛细管的一端贴近液体表面,让液滴悬于空气中。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液滴的形状,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5.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液滴的形状参数,并利用公式计算出表面张力的数值。
实验的结果显示表面张力值为XN/m。
表面张力的数值与液滴的球形性质相关。
如果表面张力的数值较大,那么液滴形状会更接近球形;如果表面张力的数值较小,液滴会扁平化。
这是因为表面张力趋向于最小化表面积,而球形液滴具有最小表面积。
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实验所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值较高,说明该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
这与液体分子间的化学性质有关。
实验结果还可用于评估液体的质量和纯度,因为液体的纯度会影响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五、液体表面张力的应用领域液体表面张力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简要介绍几个应用领域:1. 液体滴形成和涂层技术:液体表面张力在液滴的形成和涂层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喷墨打印、涂层材料的制备等。
温度和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三、温度和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一是温度对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动能增加,分子间引力减弱,从而使得液体分子由内部到表面所需的能量减少。
二是温度变化对表面两侧的体相密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与表面层相邻的两体相的密度差变小,故表面张力减少。
此二因素在宏观上均表现为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表12-1列出一些纯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格力温度系数值。
表示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是(12-10)其中T为绝对温度。
γ。
可视为绝对零度时的表面张力,是一与体系有关的经验常数。
b也是一个随体系而变的常数,其值与液体的临界温度有关。
由于在临界温度T c时,界面消失,表面张力为零,因此代入(12-10)得(12-11)考虑到一般液体在低于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已变为零,Ramsay 和Shields 建议改用下列经验公式:(12-12)其中M为液体的摩尔质量,υ为比容,k为常数。
Van der Walls 从热力学角度改进了(12-11),得出(12-13)指数n一般为接近 1 的常数。
液体金属的n为1,有机物的n约为 1.21 。
另一类表面张力-温度关系表达式为多项式,(12-14)例如,Harkins 测定的水表面张力和力与温度关系被表示为(12-15)式中t为摄氏温度。
此式的适用温度范围是10-60℃。
由于表面张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研究不易进行,因此,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问题要复杂得多。
一般情况下,增加体系的压力,气体在液体表面上的吸附和在液体中溶解度增大,因此,表面张力下降。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引言:液体表面张力是指液体分子表面层内部的相互吸引力。
它是液体分子间的一种特殊力,决定了液体在表面上的性质和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探究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与试剂:1.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仪器:纸片法测量仪2. 实验液体:蒸馏水、乙醇、甲苯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实验室温度调至恒定,避免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清洗测量仪器,确保无杂质干扰。
2. 测定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a. 将测量仪器放置于水平台上,调整纸片的位置,使其悬垂于平台边缘。
b. 缓慢地将蒸馏水滴入纸片上,观察纸片的形态变化,直至纸片完全沉没。
c. 记录滴入蒸馏水的体积,并根据纸片的形态变化确定表面张力系数。
3. 测定乙醇的表面张力系数:a. 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将乙醇滴入纸片上。
b. 记录滴入乙醇的体积,并根据纸片的形态变化确定表面张力系数。
4. 测定甲苯的表面张力系数:a. 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将甲苯滴入纸片上。
b. 记录滴入甲苯的体积,并根据纸片的形态变化确定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蒸馏水、乙醇和甲苯的表面张力系数。
以下是实验结果的总结:1. 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X N/m。
通过对纸片的形态变化观察,我们发现蒸馏水的表面张力较大,纸片在滴入水滴后能够悬垂一段时间,表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2. 乙醇的表面张力系数为Y N/m。
与蒸馏水相比,乙醇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小,纸片在滴入乙醇后迅速沉没,表明乙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3. 甲苯的表面张力系数为Z N/m。
与蒸馏水和乙醇相比,甲苯的表面张力系数更小,纸片在滴入甲苯后几乎立即沉没,表明甲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蒸馏水、乙醇和甲苯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分析了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与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加深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在液体表面上的一层分子受到的合力,使得表面上的液体分子呈现出对内聚力的表现。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γ = F / L。
其中,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F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L为液体表面的长度。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来求得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二号烧瓶。
2. 纯水。
3. 毛细管。
4. 电子天平。
5. 温度计。
6.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将烧瓶内装满纯水,并在水面上插入毛细管。
2. 用电子天平测定毛细管上升的质量m。
3. 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T。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γ。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如下:水的质量m = 0.05g。
水的温度T = 25℃。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如下:γ = (2 m g) / (π d h)。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d为毛细管的直径,取0.5mm;h为毛细管上升的高度。
经过计算,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种类有关,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同。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日期:2008-06-18]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由此,测定溶液的浓度和表面张力,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结果正确的关键在于曲线光滑和切线的确定。
如是手工处理,画切线可采用镜面反射法。
七、思考题
1.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温度变化对表面张力有何影响,为什么,
2.实验如用U型管压差计,工作液应选什么为宜?
3.用最大气泡法测量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差?
4.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对本实验有何影响?
八、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一般教科书都用上式来分析Г—c的关系,并将Г∞称为饱和吸附量。
但是,表面吸附量Г的概念是一种表面超量(表面过剩),是指单位面积的表层中所含溶质的量与具有相同质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之差。
因此从表面超量角度理解,当浓度较低时,由于溶质(具表面活性)优先排布在溶液表面层,使Г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当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再增加溶质浓度,必定使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与在体相中的浓度之差越来越小,直到浓度无限大时,这个差值为零。
因此吸附量Г达到极大值后,会逐渐减少,直到Г∞=0。
显然上式没有体现这一特征。
阅读:9026 次
录入:lzf。
实验1纯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及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1 纯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及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用吊环法测定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2. 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讨论温度对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液体中各分子间相互吸引,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所受的各方面的力是一样的,即受力平衡,靠近表面的分子则不同,液体内部对它的吸引力大于外部(通常指空气)对它的引力,故表面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表面产生自动缩小的趋势。
要扩大液体表面,即把一部分分子从内部移到表面上就必须对抗拉力而作功。
在等温等压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所需的功称表面自由能,单位为(N·m -1)。
即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定义为表面张力,用γ表示。
测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毛细管上升法,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等。
吊环法是将吊环浸入溶液中,然后缓缓将吊环拉出溶液,在快要离开溶液表面时,溶液在吊环的金属环上形成一层薄膜,随着吊环被拉出液面,溶液的表面张力将阻止吊环被拉出,当液膜破裂时,吊环的拉力将达到最大值。
自动界面张力仪将记录这个最大值P。
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虽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尚无准确的理论关系。
已建立了一些经验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可代表实验结果,也可满意地用于内插之类的数据处理。
最简单的经验公式是γ = γ0(1-bT ) (1)其中T 为绝对温度。
γ0和b 为随体系而变的经验常数。
由于在液体临界温度时气-液界面将不存在,这时表面张力应该为零,故γ –T 关系可用对比温度表示:⎟⎟⎠⎞⎜⎜⎝⎛−=c 01T T γγ (2) 其中T c 为液体临界温度。
考虑到一般液体在低于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已变为零,Ramsay 和 Shieds 建议改用下列经验公式:()(6c 32−−=T T k M νγ) (3)其中M 为分子量,υ为比容,k 为常数。
van der Waals 从热力学角度改进了式(2),得出nT T ⎟⎟⎠⎞⎜⎜⎝⎛−=c 01γγ (4)常用多项式来代表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一般形式为γ = γ0 + aT + bT 2 + cT 3 + (5)Harkins 测定的水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关系被表示为2O H 00024.0145.0796.752t t −−=γ (6) 其中t 为摄氏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纯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及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用吊环法测定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
2. 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讨论温度对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液体中各分子间相互吸引,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所受的各方面的力是一样的,即受力平衡,靠近表面的分子则不同,液体内部对它的吸引力大于外部(通常指空气)对它的引力,故表面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表面产生自动缩小的趋势。
要扩大液体表面,即把一部分分子从内部移到表面上就必须对抗拉力而作功。
在等温等压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所需的功称表面自由能,单位为(N·m -1)。
即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定义为表面张力,用γ表示。
测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毛细管上升法,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吊环法等。
吊环法是将吊环浸入溶液中,然后缓缓将吊环拉出溶液,在快要离开溶液表面时,溶液在吊环的金属环上形成一层薄膜,随着吊环被拉出液面,溶液的表面张力将阻止吊环被拉出,当液膜破裂时,吊环的拉力将达到最大值。
自动界面张力仪将记录这个最大值P。
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虽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尚无准确的理论关系。
已建立了一些经验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可代表实验结果,也可满意地用于内插之类的数据处理。
最简单的经验公式是
γ = γ0(1-bT ) (1)
其中T 为绝对温度。
γ0和b 为随体系而变的经验常数。
由于在液体临界温度时气-液界面将不存在,这时表面张力应该为零,故γ –T 关系可用对比温度表示:
⎟⎟⎠
⎞⎜⎜⎝
⎛−=c 01T T γγ (2) 其中T c 为液体临界温度。
考虑到一般液体在低于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已变为零,Ramsay 和 Shieds 建议改用下列经验公式:
()(6c 3
2−−=T T k M νγ) (3)
其中M 为分子量,υ为比容,k 为常数。
van der Waals 从热力学角度改进了式(2),得出
n
T T ⎟⎟⎠⎞⎜⎜⎝⎛−=c 01γγ (4)
常用多项式来代表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一般形式为
γ = γ0 + aT + bT 2 + cT 3 + (5)
Harkins 测定的水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关系被表示为
2O H 00024.0145.0796.752
t t −−=γ (6) 其中t 为摄氏温度。
此式适用温度范围是10-60o C 。
三、仪器药品
JYW-200D 自动界面张力仪;量筒;烧杯;镊子;洗瓶;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上水准泡,调节基座上调平旋钮,使仪器水平。
2、打开电源开关,稳定15分钟。
3、把铂金环和玻璃杯进行很好的冲洗。
铂丝圆环的清洗方法:先在石油醚中清洗,接着用丙酮漂洗,然后再煤气灯或酒精灯的氧化焰中加热、烘干铂丝圆环。
在处理包括后续试验中取挂铂丝圆环时要特别小心,以免铂金环变形。
4、用镊子夹取铂丝圆环挂在杠杆挂钩上,小心注入被测液体40-50 mL ,开通恒温循环水泵。
5、在“开机初始页”连续按“▲”键四次,液晶界面显示“试验显示 按确认键进入”菜单页,再按“确认”进入试验显示主页。
P :000.00 mN/m D :0
F :000.00 mN/m < + ↑
6、按“清零”键,后按“▲”键玻璃杯平台上升,液晶界面右下边显示“<↑”提示符。
7、待铂金环浸没液体时,平台自动停止上升、按“清零”键使P 值变为000.00 mN/m 。
按“▼”键、按“保持”键,玻璃杯平台下降,液晶界面右下边显示“+↓”提示符。
随着玻璃杯平台下降,P 值不断增大,液膜被拉破,玻璃杯平台自动停止。
此时P 值即是测定值,F 值即是该液体的实际力值,记录该值。
8、按“清零”键取消保持状态。
按“▲”键玻璃杯平台上升,液晶界面右下边显示“<↑”提示符。
待铂金环浸没液体时,平台自动停止上升。
(此时不管P 值是不是0.00都不要再按“清零”键)
9、按“▼”键、按“保持”键,玻璃杯平台下降,液晶界面右下边显示“+↓”提示
符。
重复5次后,按“复位”键进入开机主页面,再重复5-9项操作。
10. 用镊子小心取下铂丝环后,更换样品,继续测量。
试验完毕,关闭电源。
11. 改变水浴温度(20 o C,30 o C,30o C,50 o C)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水的表面张力。
12. 每个水温分别测量五次,记录表面张力F值,求五次F的平均值。
五、数据处理
1. 记录吊环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
2. 作γ~ t图,拟合曲线方程,讨论并分析纯水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3. 根据式(6)计算不同温度下纯水表面张力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