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技术入门教程

园林绿化技术入门教程园林绿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学、园艺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园林绿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土壤改良、灌溉技术和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园林绿化技术的入门知识。
一、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元素,正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是园林绿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适应能力,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选择具有美观效果和环境效益的植物。
最后,要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本,选择适合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
二、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质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如果土壤质量不好,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来提高植物的生长条件。
首先,要了解土壤的性质和成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增加有机质、改善通气性、调整酸碱度等。
其次,要选择适合土壤改良的材料,例如腐叶土、腐殖土、沙土等。
最后,要注意土壤改良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三、灌溉技术灌溉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正确的灌溉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和生长速度。
首先,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合理安排灌溉计划。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例如滴灌、喷灌、淋灌等。
最后,要掌握灌溉的技巧,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的问题。
四、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后,养护管理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养护管理包括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首先,要定期修剪植物,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
其次,要科学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合理施肥。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避免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园林绿化技术入门教程涵盖了植物选择、土壤改良、灌溉技术和养护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园林绿化工作,创造出美丽宜人的环境。
2024园林绿化管理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园林绿化管理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contents •园林绿化概述•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与特点•园林绿化设计原则与技巧•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防治•园林绿化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目录园林绿化概述园林绿化的定义与意义定义意义园林绿化的发展历程古代园林绿化古代园林绿化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建设上,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近代园林绿化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逐渐从私家园林向公共园林转变,注重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现代园林绿化现代园林绿化强调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注重植物造景、生态修复、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园林绿化的现状与趋势现状趋势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与特点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如香樟、广玉兰、大叶女贞等,具有四季常绿、树形优美等特点。
如悬铃木、国槐、银杏等,秋季叶色变化丰富,增添园林季相变化。
如紫薇、樱花、海棠等,花色丰富、花期长,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
如麦冬、草坪草、鸢尾等,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特点01020304光照需求水分需求土壤适应性生长速度观赏价值生态功能防护功能经济价值植物的观赏价值与功能园林绿化设计原则与技巧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稳定的树种。
选择适生树种乔灌草结合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
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使绿化景观四季有景可赏。
运用植物的叶色、花色等色彩元素,营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技巧景观小品的设置与搭配小品类型风格统一位置选择数量控制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施工前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030201园林绿化施工流程与要点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方法种植方法养护管理特殊养护园林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园路广场维护园林建筑小品维护园林安全防护水电设施维护定期检查维修水电设施,包括喷灌系统、照明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百慕大
草根密集,质地较硬,生长速 度快,耐寒性较差。
马尼拉
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 耐寒性较差。
野牛草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荫 性较好。
常见花卉种类
玫瑰
花瓣丰富,色彩鲜艳,具有香 气,是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花卉
之一。
牡丹
花朵大而美丽,色彩鲜艳,是 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花卉之一。
菊花
花朵繁多,色彩丰富,是园林 绿化中重要的花卉之一。
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
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注 重艺术性和观赏性,实现景观 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生态优先
在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生 态效益,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文化传承
注重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和 历史,使园林成为文化传承的 载体。
因地制宜
根据场地条件和特点进行规划 设计,合理利用地形、水体等 资源,发挥优势。
06
园林绿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园林绿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城市绿化覆盖率低,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 维护水平有待提高
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和环境效益有待提高
国际园林绿化发展趋势及启示
注重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 多元化、特色化的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不断加强
我国园林绿化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行。
绿化种植技术要点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必要的土壤 改良,包括深翻、施肥、调整土 壤酸碱度等措施,为植物生长提
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苗木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健壮、无 病虫害的苗木,保证绿化效果和生 态效益。
种植技术
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 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密 度、种植深度、浇水等措施,确保 植物成活和生长良好。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与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得“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得“花卉”与草坪植物、(一)树木得生长类型分类1。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得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与小乔(6—10m)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得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就是指植于庭院与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得得树种。
3.广义行道树就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得树木。
历史沿袭得行道树得概念就是狭义得,与就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得行道树,栽植高大得乔木。
4群丛就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得植物景观。
大型得群丛乔灌木得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
片林就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得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得森林景观。
6、藤本植物就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她物才能伸展与空间得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7。
绿篱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与围墙得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与装饰园景得作用。
8、绿篱得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与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与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与矮篱之别、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得创意,通过攀扎与修剪得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得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得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完整)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
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
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8。
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绿雕塑又称造型树.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3)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外界因素:
土壤水分(重力水、吸湿水、毛细管水);土壤的温度;土壤的通气状况; 土壤溶液的溶度。
单元1植物基础知识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体表向外散失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受植物体内部结构和生理状态的调节。
单元1植物基础知识
(4)、植物的光合作用
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
的过程。
1)叶绿体色素。植物利用日光能时吸收光的物质就是色素。高等植物叶绿
体内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过程极其复杂,整个过程分为光反应(有光的情况下,在绿色细胞的叶绿
②温度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整体和局部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单元1植物基础知识
1.2植物的生态知识 ③水分 城市中的水分环境与自然水分环境有很大差异。 城市的空气湿度与自然环境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比自然环境 的空气湿度小,影响部分植物的生长,如杜鹃、山茶等。
单元2土壤与肥料基础知识
2.2土壤改良知识
1)土壤改良剂
土壤结构改良剂,土壤增温保墒剂,石灰,石膏、硫磺粉,沙子等。 2)园林绿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 ①土壤质地改良:常采用“沙掺泥”“泥入沙”的办法。 ②土壤结构的改良:增施有机肥,合理的土壤耕作;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③土壤酸碱性的改良:调节土壤酸性,常采用施石灰、钙质贝壳灰、草木灰 等;调节土壤碱性,常采用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粉等。 ④土壤通气性的改良:适时耕锄;增施有机肥;排除积水;保护土壤,禁止 践踏;铺设抗紧实物。 ⑤土壤热量的调节:合理进行水分管理;施有机肥;中耕松土;覆盖和遮阴; 使用土壤增温剂;设置风障等。
《园林绿化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要控制好施工现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二、把握好工程植物材料的控制关,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 按设计图纸采购苗木,并在苗木进场前对苗木的名称、规格、数量、产地及苗木检疫单进行验收, 对不符规格的苗木一律清退。同时,苗木要就近采购,要尽量保证当天起苗、当天运输、当天栽植 完毕。对土球有损坏的乔木,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确保苗木的成活。 第三、把好过程控制关。土方整理、测量放线、挖穴、种植、管理,种植前和种植过程中监 理人员应做好旁站监理工作。如要督促施工人员对苗木进行修剪,保留骨架,摘去大部分树叶等措 施,以减少植株的水分蒸发保证成活。 第四、把好工程验收关。检验批不合格不得进行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分部工程不合格不 得进行竣工验收。
运输中树木的固定
运输防护
• 4、树穴开挖:开挖尺寸要求比土球大20-40cm,深度比土球高 度深20cm。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需要适当的加大开挖尺寸并更换 种植土。
• 5、苗木栽植:栽植时根据树木的大小土球顶面高于地平面520cm,回填土时分层捣实。浇水后树木的土球会自然沉降至合 理高度。
• 6、苗木支撑:支撑分为单杆支撑、双杆支撑、三角支撑、四角 支撑。大树采用三角或四角支撑;四角支撑中井字支撑最为美观。
单、双杆支撑
井字支撑
• 7、苗木的浇水:浇水前需要在树木的周围围堰,防止水流失。 围堰分为下沉式、地上式(即普通式)、斜坡地的鱼鳞式等。浇 水时要一次性浇透。
下沉式
鱼鳞式
• 8、苗木的保活措施:栽植完的苗木就进入保活养护过程了,在 养护过程中,除了日常养护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养护措施,包括 生根剂、复壮营养液、抑制蒸腾剂等。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培训

对城市中的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完 整的档案管理制度。
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检查,了解其生长状况 和健康状况。
修复与保护
宣传教育
对受损的古树名木进行修复与保护,包括加 固支撑、填补空洞、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6
园林绿化案例分析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
旅游景区园林绿化
旅游景区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场所,其园林绿化应注重生态、美 化、文化、休闲和源自游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环境。
旅游景区的绿化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包括 乔木、灌木、花卉等,以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
旅游景区的园林建筑和设施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重与自然 景观的融合,营造宜人的旅游氛围。同时应考虑旅游设施的方 便性和舒适性,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植物分类与识别
常见植物分类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叶子形状、开花结果等特点,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 、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
植物特点与识别
掌握不同类型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如叶子形状、花朵颜色、果实形 状等,以便在实践中准确识别。
植物生长习性
光照需求
了解不同类型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如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等,以便在 园林绿化中合理安排植物配置。
中国的园林绿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皇家园林和私 家园林。现代的园林绿化则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人文关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市化的加速、生 态环境的恶化、土地资源的紧张等,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 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02
园林绿化植物
摘心与打顶
对植物进行摘心和打顶,促进分枝生长,控制植 物的高度和冠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
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
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
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
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
8.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
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9.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竹类和蔓性藤本植物。
广义的地被植物应该包括草坪,由于草坪很早以前就为人类广泛应用,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而且它的生产与养护管理也与其他地被植物不同,狭义的地被植物则是指除草坪植物以外的其他地面覆盖植物而言。
(三)草坪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类游憩草坪:供人们散步、休息、游戏、户外活动等,多用在公园、小游园、花园中。
观赏草坪:专供观赏使用,不允许有人入内游憩或践踏,多用在小游园、小花园、花坛中。
体育草坪:供体育活动使用的草坪,如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武术场、儿童游戏场等。
以上草坪中草的高度一般保持在7cm左右,平常需要推剪。
另外还有牧草地、飞机场草地、森林草地、林下草坪、护坡草坪等。
2.按气候和地理分布分类①暖地(季)型草坪:指最适生长温度在26~32℃(或30℃左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最低温度强度与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在夏季生长最为旺盛。
②冷地(季)型草坪:指最适生长温度在15~24℃(或20℃左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低温强度与持续时间,在春秋季节各有一个生长高峰,冬季仍能保持绿色。
在两类草坪草之间有一些中间类型,如高羊茅属于冷季型草,但它是有相当的抗热性。
(四)按花卉生态习性分类1.露地花卉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如温床、温室栽培。
但如需提前开花时,可在早春用温床或冷床育苗。
露地花卉可根据生活史分为三类。
(1)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
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然后枯死。
故一年生花卉又称春播花卉。
如凤仙花、鸡冠、波斯菊、百日草、半枝莲、麦秆菊、万寿菊等。
(2)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二年生花卉,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故常称为秋播花卉。
如须苞石竹、紫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3)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
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可分二类。
①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
如萱草、芍药、玉簪等。
②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者。
如水仙、唐菖蒲、美人蕉、大丽花等。
(4)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
如睡莲、荷花。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
2.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
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
通常可分为下面几类:(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2)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洞、马蹄莲、花叶芋、郁金香等。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蓝、兜兰等。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
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萝藦科、菊科、凤梨科、龙舌兰科等各科植物。
(6)蕨类植物:如铁线蕨、蜈蚣草、鸟巢蕨等。
(7)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
(8)凤梨科植物:如水塔花、筒凤梨等。
(9)棕榈科植物:如蒲葵、棕竹、椰子等。
(10)花木类:有一品红、变叶木、杜鹃、茶花、米兰、茉莉等。
(11)水生花卉:如玉莲、热带睡莲等。
二、园林常用术语(一)通用术语1.园林学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盒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化境的科学和艺术。
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3.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4.城市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5.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3.绿化覆盖面积城市中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4.绿化覆盖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5.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6.绿带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7.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8.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三)园林植物1.园林植物适于园林中栽种的植物。
2.观赏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在园林中供游人欣赏的植物。
3.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4.地被植物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5.攀缘植物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6.温室植物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
7.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木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9.草坪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10.绿篱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11.花篱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
12.花境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13.人工植物群落模仿自然之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
(四)园林建筑1.园林建筑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3园廊园林中屋檐下的过道以及独立有顶的过道。
4.水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淋水园林建筑。
5.舫供游玩宴饮、观景之用的仿船造型的园林建筑。
6.园亭供游人休息、观景或构成景观的开敞或半开敞的小型园林建筑。
7.圆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园林构筑物。
8.月洞门开在园墙上,形状多样的门洞。
9.花架可攀爬植物,并提供游人遮荫、休憩和观景之用的棚架或格子架。
10.园林楹联悬挂或张贴在园林建筑壁柱上的联语。
11.园林匾额挂在厅堂或亭榭等园林建筑上的题字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