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文
幼儿园中班语文课程标准

幼儿园中班语文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班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对于中班阶段(3-4岁)幼儿语文学习的要求和指导原则。
幼儿园中班语文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交流和思维发展。
一、目标要求1. 听的能力:能够听懂老师简短的指令或故事,理解简单的问题并给出答案。
2. 说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正确的发音和基本的语音语调。
3. 读的能力:能够辨认并阅读常见的简单字词、符号和常见的生活环境标志。
4. 写的能力:能够正确书写自己的姓名、认识并能正确写出常见汉字。
二、核心内容1. 听的能力:(1)通过老师的简短指令进行行动,如站起来、坐下、走路等。
(2)能够理解倾听一些简单的故事,如短篇童话故事,听懂并回答一些问题。
(3)学习老师表演的简单的儿歌、童谣和儿童诗歌,能够模仿并跟随唱。
2. 说的能力:(1)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我饿了、我要喝水等。
(2)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逐渐学习使用形容词、副词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 读的能力:(1)认读常见的字词和生活环境标志,如门、窗、红、绿等。
(2)在认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简单的课文和短句,并能回答有关内容的简单问题。
4. 写的能力:(1)正确书写自己的姓名,包括姓氏和名字。
(2)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如爸爸、妈妈、小鸟等。
三、教学方法与活动1.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的意愿。
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相同形状、颜色的卡片,并发表相应的语言表达。
2. 图画教学法:通过图画、图片等视觉材料,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可以通过图片进行简单的句子的连贯表达。
3. 听说结合法:通过听故事、听儿歌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新词汇、句子的正确发音和语音语调,并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对话。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日常生活场景中进行语言学习。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12篇)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篇1活动内容:古诗《梅花》活动目标一、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二、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三、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活动过程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一)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二)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一)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二)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四、学习朗诵古诗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新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情。
2、学习领唱和齐唱,注意倾听和观察领唱者的歌词和动作,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准备:表情图:高兴、生气、难过。
活动过程:1、学习歌曲(1)出示表情图,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自己高兴、生气、难过时的表情,动作。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3)请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节奏部分。
(4)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节奏部分要拍整齐,要把高兴的心情用表情表现出来。
2、学习领唱和齐唱(1)请幼儿讨论: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个人来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来唱。
(2)练习领唱和齐唱,请一名幼儿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创编歌词(1)老师指定一个表情,如生气,请小朋友们创编生气时的动作并编成歌词唱出来。
(2)全体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由老师或小朋友确定一种情绪,幼儿依次创编歌词和动作,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轮流几个人后,再换一种情绪,请大家创编。
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儿歌》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文《有趣的儿歌》教案教案名称:有趣的儿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儿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儿歌若干首,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2. 设计一些与儿歌相关的互动活动,如唱儿歌比赛、创作儿歌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儿歌,引导孩子们思考这首歌的特点,并激发他们对儿歌的兴趣。
2. 讲解儿歌:教师讲解儿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例如重复性、韵律感强等特点。
然后逐一解释所选儿歌的歌词含义,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3.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学唱儿歌,强调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孩子们在歌唱中感受儿歌的魅力。
4. 互动活动:组织唱儿歌比赛,鼓励孩子们大胆表现自己;或者进行创作儿歌的活动,启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5. 总结回顾: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儿歌的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启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新。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唱儿歌和创作儿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结果评价:根据孩子们在唱儿歌比赛和创作儿歌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幼儿园中班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幼儿园中班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背诵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还能让他们接触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些诗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学习和背诵。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背诵,如朗读、歌唱、表演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也可以向孩子们解释诗词的意境和含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幼儿园语文教案中班(六篇)

幼儿园语文教案中班(六篇)幼儿园语文教案中班篇一春夏秋冬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ūnxiàqiūdōng,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幼儿园语文春夏秋冬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特点,体验四季之美。
教学准备:单词卡和课件。
教学时数:2小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分部分朗读课文,并用摄像机校正声音。
(2)让学生读课文,重点看春天景色的变化,从镜头中学习。
三、仔细阅读课文,并跟着读。
1.看图,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的单词。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学生自学以上三个新单词。
比较两个词的异同,造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七篇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七篇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七篇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如何写?语文包括本国语文和外国语文,本国语文又包括通用语文、方言语文以及少数民族语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篇1)设计思路:最近中班正在开展“春天”的主题活动,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孩子们对春天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季节。
春雨是幼儿经常见到的,我发现孩子们对春雨的声音和现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对晨间谈话活动的长期观察,我发现本班幼儿对“雨天小动物的躲雨”比较感兴趣,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也为了激起孩子爱动物之心,同时为幼儿创造一个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因此我设计了《伞》这个活动,以此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目标预设:1、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并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2、理解并学做动词:爬、飞、跳。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更直观的感受诗歌的内容,我制作了课件《伞》,并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份的花朵、荷叶、蘑菇、蝴蝶、蚂蚁、青蛙图片。
重点和难点:依据〈纲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上。
难点则是: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创编诗歌,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这个活动我共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我用欣赏展览馆《各种各样的伞》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欣赏完后,我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对于这种生活经验比较强的问题,我可以请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来回答,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评语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评语语言对于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语文老师,在教授幼儿语言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鼓励和评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评价中班幼儿的语文表现。
一、听说读写能力1. 孩子在听故事、听老师和小朋友说话时表现积极、专注,能够听懂并理解大意,但仍需要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 孩子表达能力较好,能够自如地运用日常用语,对语法、语调等语言元素有初步认识,但在说话时常常存在语法错误和发音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加强发音和语音练习。
3. 在阅读方面,孩子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初步掌握拼音和朗读技巧,但在理解文章和故事方面有些欠缺,需要加强阅读理解和朗读练习。
4. 在写作方面,孩子能够认字、写字,但写作表现还需要加强,需要引导孩子通过丰富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书写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文化素养1. 孩子对自己的名字、家庭、学校等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但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尚不够了解,需要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2. 孩子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礼仪和习惯,但饮食卫生、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亟待加强,需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
三、品德发展1. 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表现较好,乐于助人、友善守规矩、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好评,但个别孩子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欠缺,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和交流提高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孩子对环境的保护和爱护意识尚不够强烈,需要多进行一些环保教育,引导他们学会珍惜生态环境,从小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中班孩子的语文表现给人以惊喜,但仍需注重提高鉴别和理解能力,丰富文化知识,培养语言才能,全面发展人的素质。
希望家长们可以加强对孩子的辅导和指导,一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大全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大全教案一:《小狗和小猫》课时:1课时教材: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材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小狗和小猫》的内容。
2. 能够正确朗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问答,回答有关故事内容的问题。
4. 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内容与步骤:Step 1:创设情境通过场景再现,用绘本插图或故事主人公的玩具模型等,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喜欢小狗还是小猫?”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Step 2: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故事《小狗和小猫》的录音。
播放前,引导幼儿留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小狗”、“小猫”、“跑来跑去”等。
播放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复述故事的大致情节,并让幼儿参与进来。
Step 3:教授新词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内容,出示相关的词汇卡片,如“小狗”、“小猫”、“跑来跑去”等。
重复几次词汇的朗读,引导幼儿跟读,并进行动作模仿,如模仿小狗跑来跑去的样子。
Step 4:听音辨词教师读出词汇卡片中的某一个词汇,并让幼儿从中选择正确的图片卡片,进行听音辨词的练习。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让幼儿进行更多的选择。
Step 5:问答练习教师提问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小狗和小猫谁跑得更快?”、“小狗和小猫为什么要跑来跑去?”等。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Step 6:绘画表达教师发放彩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小狗和小猫》的理解,进行绘画表达。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但尽量保持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Step 7:展示分享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请幼儿在展示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幼儿可以适度提问和点评。
Step 8:课堂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及重点词汇和问题。
鼓励幼儿对故事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题明确,通过逐步引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通过故事的解读和问答练习,培养了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学习计划
一、古诗词学习
1、《咏鹅》
2、《静夜思》
3、《春晓》
4、《登鹳雀楼》
5、《悯农》
6、《夜宿山寺》
7、《寻隐者不遇》
8、《望庐山瀑布》 9、《江雪》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赠汪伦》 12、《绝句》 13、《咏柳》 14、《游子吟》
15、《春夜喜雨》 16、《清明》 17、《枫桥夜泊》 18、《题西
林壁》 19、《送孟浩然之广陵》 20、《登幽州台歌》
二、识字
一、二、三、十、人、口、上、下、大、小、
儿、木、土、天、火、中、日、个、工、广、
手、文、禾、子、门、月、不、开、四、五、
六、七、八、九、火、目、耳、头、米、见、
白、田、电、也、长、山、出、飞、马、水、
云、公、车、牛、羊、少、巾、牙、尺、毛、
又、心、风、力、百、千、万、干、井、无
三、拼音
单韵母6个:a、o、e、i、u、ü
声母23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四、常见的反义词
上、下、大、小、男、女、多、少、出、入、进、开、关、左、右、正、反、哭、笑、长、短、有、没、东、西、南、北、去、回、前、后、好、坏真、假、甜、苦、新、旧、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