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厂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及要点

合集下载

预混料生产工艺文件

预混料生产工艺文件

预混料生产工艺文件预混料是一种将各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破碎、加工制成的特种饲料,完全满足了畜牧养殖的需求。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预混料的生产工艺。

首先,预混料的原料应该被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种类的饲料原料进行分类存放。

这些原料包括粗蛋白质原料、粗纤维原料、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每种原料都要经过质检,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接下来,根据配方比例,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饲料原料进行加工。

这些原料经过清理、破碎、筛选等工序,使其达到一定的颗粒度和均匀度。

破碎可以提高原料的可溶性和可稳定性,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然后,将加工好的饲料原料进行混合。

在混合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每一种饲料原料的比例,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应该充分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混合完成后,预混料需要经过一定的喷雾处理。

喷雾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预混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在喷雾处理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对畜牧养殖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最后,将处理好的预混料进行包装和存储。

包装过程需要严格控制预混料的含水率,避免过高或过低造成质量损失。

包装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以防止预混料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预混料生产工艺的关键是控制原料的质量和比例,以及混合的均匀度。

这可以通过严格的质检和工艺控制来实现。

同时,喷雾处理和包装过程也是确保预混料质量和保存期限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预混料生产工艺要求精细、科学、严谨。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预混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畜牧养殖的需求。

预混料作为一种特种饲料,对于提高畜牧养殖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场管理)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

(现场管理)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

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及要点1.目的:为了规范预混料生产操作,使整个过程(原料入库、储存、领取、称量、混和、打包、成品发放)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职责:2.1 预混料车间主任负责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2.2车间原料保管员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并对小料称重过程负有监督责任。

2.3车间成品保管员负责包装袋、标签,预混料成品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

同时对预混料包装质量负有监督责任。

2.4品管部负责原料、成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2.5采购部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购进工作。

3.工作程序及操作要点3.1原料入库3.1.1 原料进厂后由采购部开据原料购进通知单,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单后应根据原料性质、数量,在短时间内合理安排好垛位并引导货车过磅进库3.1.2 品管员应对进厂原料实施检查并出具检验报告。

(1)包装应完好,粒度大小基本一致,色泽均一,无异味、霉变、吸湿及结块等现象。

(2)标识应完整(如下项目):产品名称、适用阶段、主要成分、药物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添加比例、使用说明、生产日期、(3)产品有效成份应满足合同要求(4)生产厂商应具有生产资质(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5)产品应具有生产合格证及有效期3.1.3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到品管员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安排卸货。

如检验结果未满足合同或原料标准要求,车间原料保管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处理3.2储存3.2.1所有微量原料应储存于独立的,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的库房中。

为保证微量原料在储存中其有效成分活性,库房应满足避光、通风、恒温(25度以下)等条件。

3.2.2注意掌握预混料的贮藏时间和条件,保持其新鲜。

未开袋的预混料要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并且要分类保管;开袋后应尽快用完,切勿长时存放。

使用期间应注意密封,避免潮湿,否则会导致有效成份含量降低。

保管员应每天不定时对微量原料储存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立即上报。

预混料生产操作规程

预混料生产操作规程

预混料生产操作规程
1. 每日开始控工作前,各岗位人员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配料员必须检查电子秤是否准确,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生产经理进行维修2,配料员在配料前必须核对配方,并熟悉配方内容,做到不同品种对应不同配方,操作时严格按照配方称重,称重完毕后必须再检查各原料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投料。

3,配料员对小料(食盐,维生素,矿物质,赖氨酸,蛋氨酸,抗生素,胆碱,甜菜碱,植酸酶,复合酶,抗氧化剂和防霉剂等)必须理解各个品种的名称与及使用功能,每称完一种小料必须在配方单上做标记,所有小料称完后必须核对总重量与配方总重量是否相符合,如有异样必须查找原因,直至查出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4,投料前把同一批的大料和小料按规定的顺序放置,投料处只允许存放一个批次的原料,所有原料准备齐全后,接到中控通知后方可投料。

5,投料时必须严格按顺序投料,沸石粉—绿抗原—统糠—食盐—小料—石粉钙粉,投小料时必须确定混合机里有料后才能投料,以防小料投入死角,不能混合均匀,混合时间必须足够后才能打包,严禁混合时间未到就打包。

6,常规情况下在每批小料投放后清扫散落料一次,每周清理一次混合机内壁及附属设备,生产不同品种预混料时,要及时安排清仓或洗仓。

7,每天生产结束后,各岗位人员填写生产报表(大料,小料,成品等)送交仓库保管员
制作人:总经理:
2011年5月1日。

预混料生产工艺流程

预混料生产工艺流程

预混料生产工艺流程
预混料生产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
1、查阅产品质量要求,核对并提取原料物料批号、材质、规格等参数;
2、检查仓库物料是否充足,或通知物料拉料;
3、根据预混料生产需求,编制预混料库存清单,查阅并确认计划;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准备好相应的原料,检查原料物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预混料生产计划,按照配方要求,依次投料,完成预混料的添加;
3、全程控制预混料的温度,根据配方限定温度,记录温度变化;
4、内部抽样,检测预混料是否符合标准,并完成预混料进行查验;
5、完成预混料的包装贴标,并记录包装信息;
6、将预混料依据计划送往其他仓库或生产场所;
7、生产过程中抽查原料供应商是否符合要求;
三、安全检查
1、测量原料投料系统是否正常;
2、检查预混料质量控制系统是否完善;
3、定期检查原料投料系统是否能够达到正常投料质量;
4、定期检查原料容器,及保温容器,确保投料质量控制系统可靠可靠;
5、定期检查投料机械设备,确保可以达到正常投料质量;
6、定期检查包装机及其他设备,确保可以达到正常产品质量要求;
四、质量标准
1、预混料的质量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原料物料材质、规格等参数满足要求;
2、预混料质量检查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温度变化符合要求;
3、预混料投料检查应按照要求完成投料,考虑重量、温度、潮气等;
4、预混料的包装贴标应按照要求完成,并加以记录。

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要点及使用

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要点及使用

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要点及使用预混合饲料是同一类的多种添加剂或不同类型的多种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匀质混合物。

虽然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饲料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其对全价饲料的饲养效果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预混合饲料配方是预混料生产的关键。

要生产出优质的预混料,不仅需要科学的配方,还需要优质的原料、精细的设备工艺及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

预混料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技术,是原料质量检测、营养配方设计、畜禽饲养管理等技术的综合体现。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预混合饲料技术,本文对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及其使用作一简述。

1. 预混合饲料的生产目的、特点及作用预混料的生产目的是使微量组分添加剂经过稀释扩大后,其中的有效成分均匀分散在配合饲料中。

预混料可以由专门制作这类产品的厂家生产,也可以在配合饲料厂附设专门生产车间生产。

预混料具有以下特点:①组成复杂。

质量优良的预混料一般包括6、7种微量元素,15种以上的维生素,2种氨基酸,1~2种药物及其他添加剂(抗氧化剂和防霉剂等),且各种饲料添加剂的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配伍关系复杂;②用量少、作用大。

一般预混料占配合饲料的比例为0.5%~5%,用量虽少,但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改善以及饲料的保存都有很大的作用;③不能直接饲喂。

预混料中添加剂的活性成分浓度很高,一般为动物需要量的几十至几百倍,如果直接饲喂很容易造成动物中毒。

预混料的作用主要有4点:①可使添加剂的微量成分在配合饲料中分布均匀;②通过预混合工艺处理,补偿和改善微量成分的不理想特性,如不稳定性、吸水性、静电吸附现象等;③使添加剂的添加水平标准化;④简化一般饲料加工厂的生产工序并减少投资。

2 .预混合饲料的生产技术要点2.1 采用先进配方预混合饲料配方是生产技术的核心,是由专一预混料生产厂家的动物营养专家根据动物生长及生产各阶段的营养需要特点,依照国内饲料原料的基本营养含量,以缺什么补什么、经济合理、低值高效为原则,同时考虑外界环境及加工工艺等诸多影响因素,精心设计而成。

某饲料车间细化操作流程

某饲料车间细化操作流程

某饲料车间细化操作流程一、原料接收1.1 原料接收点位设置:根据原料种类和数量确定原料接收点位,确保原料接收的顺利进行。

1.2 原料检验:对接收的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湿度、杂质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1.3 原料入库:合格的原料进行入库,并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使用和跟踪。

二、配料2.1 配料计划:根据产品配方和生产计划确定配料计划,包括原料种类、数量和配比等信息。

2.2 配料操作:根据配料计划,将相应的原料按配比投放到配料机中进行混合,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2.3 配料记录:对每批次的配料进行记录,包括原料种类、数量、配比、操作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溯源和质量控制。

三、破碎3.1 破碎设备准备:对破碎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3.2 破碎操作:将配料后的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粒度和颗粒度要求。

3.3 破碎清洁:破碎设备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混合4.1 混合设备准备:对混合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4.2 混合操作: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混合处理,使其达到产品配方要求的混合均匀度。

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制粒5.1 制粒设备准备:对制粒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5.2 制粒操作:将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制粒处理,使其达到产品要求的颗粒形态和尺寸。

5.3 制粒清洁:制粒设备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六、包装6.1 包装材料准备:准备包装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包装袋、封口机等。

6.2 包装操作:将制粒后的产品进行包装,确保包装的整洁和密封性。

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七、成品入库7.1 成品检验:对包装后的成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重量、尺寸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7.2 成品入库:合格的成品进行入库,并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销售和跟踪。

饲料生产程序

饲料生产程序

饲料及预混料生产程序一、预混料的生产步骤1、载体是首先进入混合机的物料。

2、植物载体添加后,如果可能应首先考虑添加油脂,以减少此后的粉尘及起到物料的别离的作用。

使用矿物载体,除非喷雾,不得直接添加油脂,以免结块;油脂以精炼油脂或矿物油(石油炼油企业基础油,不得超过添加量0.5%)为好。

3、添加顺序为:载体+ (油脂)+最大量添加剂+微量+(保护胆碱)+ (油脂)+ (抗氧化剂)+维生素;每一步均须混合均匀后,方可进行以后的添加。

注:括号指配方中有要求的内容。

4、最大量添加剂按照添加量的大小循序添加,如果配方中包括氨基酸,也属于该范围。

5、配方方案中有工艺过程的,按工艺过程执行,没有工艺流程的按以上方法进行。

6、工作要求:A、要求混合时间暂定为10分钟(以所有添加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开始计时),严格按照所要求的载体原料进行添加稀释,不得随意更改。

B、所生产的预混剂按定量定批的原那么进行,按指定位置堆码整齐,并有明确的标识卡。

C、预混剂的使用严格按原料领用程序执行,有详细的领用记录。

二、生产程序中饲料原料添加顺序1、加入1/3//2大宗原料;2、加入补充料/基础混合料和所有其他手工添加的原料;3、加入剩余的大宗原料;4、所有干物料添加完毕后,加入液体原料;5、所有原料添加完毕后,开始计时,按最正确混合时间混合,以保证得到混合均匀的饲料;6、如果是加药饲料,混合机卸空后,要按照正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清理。

A生产完猪料或禽料要生产牛料时,用豆粕将系统进行洗仓,洗仓后的原料只能用于猪料或禽料的生产;B在生产乳猪料时,要先用玉米将整个系统清洗一遍,洗仓后的玉米只能用于禽料或仔猪,中大猪料的生产。

饲料厂生产饲料流程

饲料厂生产饲料流程

饲料厂生产饲料流程以下是更口语化的饲料厂生产饲料流程:1. 接原料、存原料原料进门:饲料厂首先得收各种粮食、副产品,比如玉米、麦麸、豆粕、鱼粉,还有些食品厂剩的边角料,只要是能喂动物的,都行。

清理入库:原料运来时,里面可能混着秸秆、石头、铁丝、纸片、木屑,甚至小动物死尸。

所以,原料一到厂就得“洗个澡”,用磁铁吸掉铁家伙,筛子筛掉石头和大块垃圾,集尘器吸走灰尘,确保原料干净,不影响后面加工。

放好备用:清理干净的原料会被送进大筒仓或者仓库放好,油料单独存在油罐里。

这些地方要防潮、防变质,随时待命被拿去用。

2. 按配方混料按方抓药:做饲料就像熬中药,每种原料都有比例。

根据提前定好的配方,原料们会被精准称重,然后从各自料仓通过传送带送到一个大搅拌盆。

疯狂搅拌:所有原料进了搅拌盆,就开始使劲搅,让它们混得匀匀的。

有时还要加点油啥的,就像炒菜加调料,让饲料营养更全面、味道更好。

3. 磨粉、压粒磨粉:有些原料太大颗,动物吃了难消化,这时候就得用粉碎机,把它磨成粉。

磨好的粉再通过传送带送回搅拌盆,和其他原料再混一次。

挤丸子:混好的饲料粉下一步变小丸子。

这一步用到压粒机,就像做面团挤面条,把粉压实、加热,挤出一颗颗小圆柱形饲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动物吃起来方便,不浪费,还防腐。

4. 后处理、打包凉快凉快、整整形:刚出来的饲料丸子烫乎乎、湿漉漉的,得用冷却机赶快降温,不然容易发霉。

还有些丸子太大或太小的,得过碎粒机和筛子筛选,大小一致才合格。

装袋、贴标签:凉了、选好了的饲料丸子就可以装袋啦!全自动打包机刷刷刷就把饲料装进袋,封口、打印日期一气呵成。

打好包的饲料堆进仓库,等车来拉走卖。

总之,饲料厂就是把各种粮食、副产品经过清理、配比、混合、粉碎、压粒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做出动物爱吃、营养好的饲料丸子,再装袋准备好卖。

整个过程既要按照科学配方,又要精细化加工,保证出厂的每一颗饲料都是高品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厂预混料车间生产程序及要点1.目的:
为了规范预混料生产操作,使整个过程(原料入库、储存、领取、称量、混和、打包、成品发放)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2.职责:
2.1 预混料车间主任负责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2.2车间原料保管员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并对小料称重过程负有监督责任。

2.3车间成品保管员负责包装袋、标签,预混料成品的入库、储存、领用管理工作。

同时对预混料包装质量负有监督责任。

2.4品管部负责原料、成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2.5采购部负责预混料生产所需原料的购进工作。

3.工作程序及操作要点
3.1原料入库
3.1.1 原料进厂后由采购部开据原料购进通知单,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单后应根据原料性质、数量,在短时间内合理安排好垛位并引导货车过磅进库
3.1.2 品管员应对进厂原料实施检查并出具检验报告。

(1)包装应完好,粒度大小基本一致,色泽均一,无异味、霉变、吸湿及结块等现象。

(2)标识应完整(如下项目):产品名称、适用阶段、主要成分、药物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添加比
例、使用说明、生产日期、
(3)产品有效成份应满足合同要求
(4)生产厂商应具有生产资质(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
(5)产品应具有生产合格证及有效期
3.1.3车间原料保管员接到品管员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安排卸货。

如检验结果未满足合同或原料标准要求,车间原料保管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处理
3.2储存
3.2.1所有微量原料应储存于独立的,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的库房中。

为保证微量原料在储存中其有效成分活性,库房应满足避光、通风、恒温(25度以下)等条件。

3.2.2注意掌握预混料的贮藏时间和条件,保持其新鲜。

未开袋的预混料要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并且要分类保管;开袋后应尽快用完,切勿长时存放。

使用期间应注意密封,避免潮湿,否则会导致有效成份含量降低。

保管员应每天不定时对微量原料储存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立即上报。

3.3加工
3.3.1预混料车间主任根据销售部门下达的《次日销售计划》以及预混料成品实际库存情况制定次日生产计划。

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品管部。

3.3.2预混料车间主任下达预混料生产配料单前应向配方师咨询,以确定生产所用配方有效性。

3.3.3预混料车间主任依据生产计划、生产配方要求,开具
《小料领料单》。

原料保管员对小料领取单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料,小料领取单应双方签字认可。

3.3.4原料保管员发料前应对所用称量设备进行校对,以保证称量准确。

称量完成后应对所发原料进行复核。

确保所发原料与《小料领料单》标示要求一至。

3.3.5生产人员配料前应对生产配料单内容、生产要求十分明确,如有疑问应及时向预混料车间主任询问。

同时对所用称量设备进行检查、校对。

确保称量设备精度、工作状态满足工艺要求。

(1)微量原料称重设备,读数精确到5g以下
(2)称重设备均能保持整洁和校准至零
(3)有足够砝码校正称的精确度
(4)每次称重前,应用砝码校正称的精确度
3.3.6配制时应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取样称料,一人(原料保管员、车间主任)验秤、核对品种质量并签字备案。

3.3.7 装有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药物的各种器皿(包装袋),都应标明物料的名称、规格。

对具有毒性的物料标记必须醒目。

吸湿性强的原料应单独存放,有配禁忌的原料
不得放在一起,每个微量原料称重时,均使用单独的勺子(或将勺子清洗干净)。

称量完毕后将所有微量原料的总量与配料单值对照检查。

3.3.8对配料组份小于5㎏原料必须稀释、放大。

确保参与混合的组份不小于10㎏。

以保证各组份效价。

3.3.9投料时,要求投料人员按顺序投料,先投入载体原料的2/3再依次(先投量大的再投量小的,先投比重小的,再投比重大的)投入其他添加量较小的原料,最后投入剩余载体。

投完每批次产品后,要及时清理投料口,确保投料完整无残留
3.3.10在更换配方时对混合机内残留物需用刷子清扫干净,再用豆粕、石粉(每次用量不少于500㎏,清洗频率不少于二次)清理设备,以防不同产品品种的交叉污染。

3.3.11每次工作完毕后需对微量组份的瓶、桶、等重量进行复称。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进行查核做出处理以免造成损失,并记录在案。

3.3.12包装前打包人员应对称量设备进行校对确保称量准
确。

3.3.13打包人员应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标签是否与包装的产品相符。

缝包时要求:
(1)、缝包线迹应平直,不得有跳针,脱扣现象。

线尾长度不得长于5㎝。

缝线与袋口的平行距离3-5㎝(2)、使用标签是应与包装袋标识一致,日期正确,有复查习惯。

标签应放在包装袋的左上角。

(3)、下班前预混料车间主任应对当天打包数量,包装袋,标签进行复查。

并作详细记录。

3.3.14预混料车间成品保管员应不定时对打包过程实施检
查。

(内容同3.3.13)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预混料车间
主任处理。

不合格成品保管员应拒绝入库。

3.3.15成品保管员应每天对预混料成品的数量、质量状态进
行定期检查对储存期较长成品应及时向配方师汇报
及时处理,以防呆料产生。

3.3.16预混料成品保管员人员,必须对生产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再一次复核,确定无误后如实发货。

发货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3.4注意事项
3.4.1极微量组份的处理最好在一个专门的配制室内进行,必须配备通风除尘系统。

定期检查该系统的工作效率,以确保正常运转。

清理配制室内和有关设备时要使用刷子或真空吸尘器。

记住不要使用压缩空气。

3.4.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从事预混料生产工作。

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每天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包括袜子和帽子如工作服口袋应予拆除。

以减少有害物质粉尘积聚在内而污染操作人员的手。

(2)穿无通气孔的鞋子以防止粉尘进入鞋内。

手帕宜用纸质,用完即扔。

(3)不允许在配制室或微量组分存放处吸烟、饮食。

就餐前要认真擦洗脸手,平时要注意对指甲内的清洗。

(4)有物料洒落应立即清理,不要等到下班时才进行。

3.4.3预混料生产具有原料品种多、成份复杂,用量相差悬殊等特殊性。

其生产过程必须保护产品中活性成份的活性。

(1)设法保护其活性,避免不同组分产品间交叉污染。

如维生素储存温度、湿度条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影响。

尤其胆碱易吸潮,硫酸亚铁、硫酸锌易使维生素A维生素D 等变性。

(2)工艺流程要简短。

在配料准确、混合均匀前提下。

工艺流程应简短,减少物料提升与输送次数以减少分级交叉污染机会
(3)保证混合机混合效能。

每季度应对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进行测定,确定最佳混合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