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震断层分析

合集下载

景谷地震缘何震级大灾情小

景谷地震缘何震级大灾情小

景谷地震缘何震级大灾情小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第11期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云南景谷发生6.6级地震,而这距离造成617人死亡的鲁甸6.5级地震仅过去两个月。

与伤亡惨重的鲁甸地震相比,景谷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小。

专家表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地震破坏力小、房屋抗震能力强、地形平缓、植被较多、人口密度小等。

较大地震较小伤亡虽然景谷地震和鲁甸地震的震级接近,但地震烈度和破坏力却不同。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景江解释,据监测,鲁甸地震时发生震动的最大加速度达到近1个G,“这是很大了,如果超过1个G,就是超过了重力加速度,一个人站在那儿,可以把你抛起来。

”孙景江说,相比之下,景谷地震中记录到的最大加速度不到0.6G,也就是说,鲁甸地震的破坏力接近此次景谷地震的两倍。

景谷民居多为穿斗结构的木质框架,框外再砌土墙或砖墙,框架结构严密、不易震垮,且木结构对墙体形成了有效阻挡,因而震区外墙都是往外倒塌。

而鲁甸震区多为土冲墙,无木框架,墙体向内倒塌造成的伤亡较多。

此外,景谷震区地形相对平缓,震中永平镇是一个平原“坝子”,周围山也不高,对地震的放大作用不明显。

且当地森林覆盖率很高,不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当地人口少也是伤亡较轻的原因之一。

”孙景江表示,景谷当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40人,相比之下,鲁甸的人口密度超过了每平方公里260人。

与鲁甸地震无关鲁甸地震过去仅两个月,云南便突如其来再次遭遇景谷地震,人们不禁要问:这两次地震有何关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虽然两次地震都处于南北地震带比较活跃地区,但并未显现关联度,可以看作独立的地震事件。

云南有10个地震带,鲁甸地震发生在大关—马边地震带,此地震带是青藏高原块体向东推挤,受到成都平原坚硬块体的阻挡,从而形成的地震带;景谷地震发生在思茅—普洱地震带,该地震带是川滇块体向南东方向挤出,受到扬子块体的阻挡,从而形成的地震带。

云南省鲁甸县6.5级地震

云南省鲁甸县6.5级地震
员 ,妥 善 转 移 安置 灾 区群 众, 尽快 核 报 灾情 , 做
好 道 路 、 电力 、通 讯 的抢 通 保通 : [作 ,严 防 余 震 和 次生 灾害 , 严 密监 测 加 强 震 情 研 判和 预 报 ,切 实 安排 好 受 灾 群 众 的 基本 生 活 ,在 及 时 发 灾情
鲁 甸 县 是 云 南 省 昭通 市 下 辖 县 之 一 位 于 云南 省

东北 部 、牛 栏江 北 岸 。县 境 东西 横距 5 0 千 米 ,南 北纵 距6 O千 米 ,总 面 积 1 5 1 9平 方 千 米 ,其 中 山 区 占总 面
9 . 7 9万 积的8 7 . 9 % ,坝 区 占 1 2 . 1 % ,2 0 1 2年底 人 口 3
1 2公里 。地 震震 中位于 鲁甸 县西 南 2 3公 塞的龙头 山镇 ,
次地 震震 公里 范 围 震区 1 0 0
昭 通 、 昆 明 东 川 、 曲靖 等地 震 感 强 烈。 地 震 发生 后 ,
震 区余 震不 断 , 截至 8月 6日 1 2时 , 共 记: 录余震 7 4 1 个, 其中 4 . O 一 4 . 9级地 震 4个 ,3 . 0 — 3 . 9级地 震 5个 。
感数 据 的获 取 协调 和 应 急 监 测 琵相应 灾 害评估 工作 。
什棉火 农 、 1 万 张折 叠床 、 1万条 睡袋 、5 0 0 0套折 粜 琵 等 中 央 救 灾储 备物 资, 帮助 灾 区妥 善 安置
云 南省 委 、 省政 府 高 度 重 视 地 震 灾情 ,省 委
书记 秦 光 荣 等 主 要 领 导 立 即做 出 批示 , 要求 级 政 府 立 即启 动 应 急 预案 , 全 力抢 救 被 困 人 和伤

云南鲁甸5.6级地震与跨断层形变异常

云南鲁甸5.6级地震与跨断层形变异常

以便使地震预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 鲁 旬 5 6级 地 震 预 测 .
从 19 年至 20 年的几年时间内, 97 03 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上部分形变测点 出现了较 明显的中长期异
常 。有 的测 点异 常持 续时 间较 长 ,有 的测 点持 续 时 间 较短 ,表 明该 断 裂 带 形 变 积 累 的 时 间较 长 ,能 量 较 大 。 自 20 04年初 开始 ,又有 明显 的短期 异 常存在 ,为此 ,四川 省地 震 局 测绘 工 程 院对 该 断裂 带上 所 有 的 形 变 观测 资料进 行 了认真 的分 析 o
11 异常分析 . 1 1 1 区域异 常 .. 众所周知 ,跨断层垂直形变速率合成值… 能较好地揭示和突出前兆观测的群体异常效应 ,反映 出震 1
前 1 内断裂带 的活 动特性 。图 1 年 是安 宁河— 则木 河断 裂带垂 直形 变速 率合 成值 曲线 图 ,由图可 知 :在 多 次地震 前 1 至半 年时 间 内断裂带 垂 直形 变 速 率合 成 出现 高 值异 常。 明 显地 ,20 初 该 曲线 图就 有 一 明 04年
维普资讯

3 ・ 8




20 07年 第 1 期
2.O
0 羔 1 . 5 0
1 . 5 :
,、 n

U . U
1 : I) 1 1 85 I 6 I 87 1 8 I 9H I 【 H 9 98 9 98 989 I 90 Ij 1 1 92 I 3 1 9" I 5 1 9( 1 7 1 98 I 9 【 9 9 99 1 9 99 9 5 99 9 999 20 2 00 00I 20 2 02 00: 2 4 l 00 2O0

云南鲁甸8·03地震震害特点及对恢复重建的启示

云南鲁甸8·03地震震害特点及对恢复重建的启示

云南鲁甸803地震震害特点及对恢复重建的启示叶燎原;李玉辉【摘要】The epicenter of Ludian Earthquake on August 3 of 2014 measured at 6.5 Ms is Long-toushan Township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rift-zone of a valley-bottom with three streams and one slope.This landform of a seismic center is a combination of collapsed rock-debris body under an es-carpment slope with an erosion stream.The types of casualties from the earthquake were mainly a re-sult of falling walls,buildings or stones from the slope.In the seismic center,the collapse of houses or building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landform and foundation rock,but more to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The damage to the lifeline project in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and mountainous vegetation which is also a cause for secondary disasters.The consequential rehabil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earthquak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foundationquality,co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materials.The good foundation and strong con-structions are the major anti-earthquake mean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mountainous affor-estation and high-quality anti-earthquake lifeline projects,and better ecologic environments are the guarantee for the future safety of the people and their property.%实地调查表明,鲁甸“8·03”6.5级地震的震中龙头山镇处于断裂带挟持的三沟一坡的谷底区。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1 1 2 1 , , , Z HANG G u a n W e i L E I J i a n S h e L I ANGS h a n S h a n S UN C h a n Q i n g g g
1犓 犲 犾 犪 犫 狅 狉 犪 狋 狅 狉 狉 狌 狊 狋 犪 犾犇 狀 犪 犿 犻 犮 狊, 犐 狀 狊 狋 犻 狋 狌 狋 犲 狅 狉 狌 狊 狋 犪 犾犇 狀 犪 犿 犻 犮 狊, 犅 犲 犻 犻 狀 0 0 0 8 5, 犆 犺 犻 狀 犪 狔 狔狅 犳犆 狔 犳犆 狔 犼 犵1 2犆 犺 犻 狀 犪犈 犪 狉 狋 犺 狌 犪 犽 犲犖 犲 狋 狑 狅 狉 犽 狊犆 犲 狀 狋 犲 狉, 犅 犲 犻 犻 狀 0 0 0 4 5, 犆 犺 犻 狀 犪 狇 犼 犵1
第5 7卷 第9期 2 0 1 4年9月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 I N E S E J OUR NA L O F G E O P HY S I C S
V o l . 5 7,N o . 9 , S e . 2 梁姗姗等 .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2 0 1 4. 2 0 1 4 年 8 月 3 日 云 南 鲁 甸 犕S 6. 5 级 地 震 序 列 重 定 位 与 震 源 机 制 研 究. 5 7 ( ) : : / 9 3 0 1 8 3 0 2 7,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4 0 9 2 6. j g , Z h a n L e i JS, L i a n e t a l . 2 0 1 4. R e l o c a t i o n s a n d f o c a lm e c h a n i s ms o l u t i o n so f t h e 3A u u s t 2 0 1 4L u d i a n Y u n n a n gG W, gSS, g ) , ( ) : : / 犕S 6. 5e a r t h u a k es e u e n c e . 犆 犺 犻 狀 犲 狊 犲犑. 犌 犲 狅 犺 狊 .( i nC h i n e s e 5 7 9 3 0 1 8 3 0 2 7, d o i 1 0. 6 0 3 8 c 2 0 1 4 0 9 2 6. q q j g 狆 狔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布 云南鲁甸地震居首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布 云南鲁甸地震居首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布云南鲁甸地震居首2015-01-07 14:44:30 华夏经纬网据民政部网站消息,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日前公布公众推选的“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7月上旬云南洪涝泥石流灾害上榜。

据悉,此次推选活动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参与度。

2014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云南鲁甸6.5级地震灾害。

2、“威马逊”超强台风灾害。

3、7月中旬南方洪涝灾害。

4、5月中下旬长江以南洪涝灾害。

5、6-8月东北黄淮等地旱灾。

6、6月中下旬南方洪涝灾害。

7、9月中上旬华西洪涝灾害。

8、9月上旬重庆洪涝灾害。

9、7月上旬云南洪涝泥石流灾害。

10、新疆于田7.3级地震灾害。

(记者杨之辉)地震原因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破裂。

[11]这次地震有几个特点:震级比较高、鲁甸县人口比较稠密、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发生在山区。

第一,这次地震震级比较高。

云南是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省份,此次地震也是自从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6.5级地震以来的又一个6.5级地震,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4年当中,没有发生6.5级以上的强震。

距离再早一次发生在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的7级地震已经有18年的时间。

所以这是十几年以来在云南发生的一次比较严重的地震事件。

由于震级高,震源浅,所以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鲁甸县是云南省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第三,鲁甸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当地经济条件比较差,建筑物抗震性能也普遍比较差,也是这次灾害损失重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四,这次地震的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由于正处在雨季,地震引发了比较严重的滑坡、泥石流、滚石以及堰塞湖形成等次生灾害,也加重了这次灾害的损失。

第五,因为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了通信和交通的中断,这也使得我们的救援行动显得格外困难。

云南鲁甸地震

云南鲁甸地震

云南鲁甸地震引言:云南是我国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而2014年8月3日发生在鲁甸县的一次7.0级地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云南鲁甸地震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加深对地震灾害的认知,并提供一些应对地震的经验教训。

一、地震背景云南是我国地震多发的省份之一,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地震活动频繁。

2014年8月3日,一次规模为7.0级的地震发生在鲁甸县,震中位于鲁甸县城附近的龙门山地区。

二、地震原因鲁甸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构造活动引起的。

在龙门山地区,印度板块向北侧挤压欧亚板块,造成了地壳的应力积累,最终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2千米,属于浅层地震。

三、地震影响(1) 财产损失:鲁甸地震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震区附近的建筑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房屋倒塌,造成居民财产的损失。

据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了约100亿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2) 人员伤亡:这次地震造成了人员的巨大伤亡。

据报道,地震中共有617人遇难,超过3000人受伤。

不幸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一些无辜的孩子和老人。

(3) 社会影响:地震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许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受损,造成了公共服务的中断。

此外,地震还导致了一定范围的道路断裂、电力中断等后果,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四、应对措施(1) 抗震建筑:地震后,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更高。

政府应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推行抗震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更好地抵御震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防灾减灾意识:地震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地震灾害意识,让他们了解地震预警系统和逃生技巧,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3) 灾后重建:地震过后,重建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修复破坏的基础设施,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云南省地震灾害特点和对策分析

云南省地震灾害特点和对策分析

52汤筱麒,云南省地震局形变测量中心主任,曾任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处处长。

主要从事地震应急管理和地震应急救援相关技术研究。

先后主持中国地震局“十五”数字观测网络项目—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子项目和省人民政府十项重大工程——震情会商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等工程。

承担云南省人民政府《云震07地震应急救援演练》《云南省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地震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等课题。

组织了云南省内包括2003年大姚6.2、6.1、2007年宁洱6.4、2013年盈江6.1、2014年鲁甸6.5、景谷6.6等数十次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现场工作。

2008年作为队长带领云南救援队前往四川开展汶川8.0级地震北川灾区现场开展搜救工作。

引言云南是一个地域差异性显著的省份,地震灾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2014年云南鲁甸和景谷两次地震,震级相当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破坏程度却相差很大。

地震灾害的轻重由很多因素决定,地震震级、深度、震源特性、持续时间等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承灾体本身特性(如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建筑物抗震性能等)也是影响震害轻重的重要原因。

目前,多数震害特征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着眼于省域尺度或更大范围,其研究成果主要用于地震后对灾情的快速估计、震害预测以及近年开展的地震危险区风险评估工作。

对于地域差异性显著的云南,省域尺度的研究显得过于宽泛。

因此,有必要开展更加精细化的区域性地震灾害特征研究。

本文收集整理了云南省地震活动性与构造背景资料、云南历史地震灾害资料(等震线资料和人员伤亡选取1900年以来的数据,房屋易损性矩阵与经济损失等数据选取1992年云南省开展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来的数据),对云南省大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分布、建筑物抗震性能与分布情况及震害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理加工,根据不同的专题研究目标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

建立了云南省三个地震灾害特征分区,分别为滇东北区域,滇西—滇西北区域,滇南—滇西南区域;结合各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震害、房屋建筑和地质灾害现状等资料,总结云南省三个区域地震灾害特点,提出针对性减灾对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动分布图
根据工力所基于 加速度峰值( 7度 以下)和速度峰 值(7度及以上) 联合估算地震烈 度的方法,应用 55组实测强震动 观测三分量记录, 计算了台站处的 仪器烈度值,长 轴走向为北西向。
产出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பைடு நூலகம்
发震构造图
产出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区域地震构造图
产出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余震精定位结果
余震精定位主要分布特征如下: 1.余震条带主要分布在昭通-鲁 甸断裂的西侧,且切割昭通-鲁 甸断裂。 2.余震有两个较明显的优势分 布方向,总体呈北西向分布, 在主震附近也有近北东向的余 震分布,但较为分散。 3.震源深度剖面显示,余震主 要分布在主震上方。北东向的 剖面(BB')显示,余震展布 较窄,倾角较陡,符合走滑型 地震的余震分布特征。
北京时间 2014年08月0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发生M6.5级地震。震源(初始破裂点)位于东经 103.3o,北纬 27.1o,震源深度约12千米。宏观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联合有关研究机构利用最新观测资料, 对云南鲁甸 6.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地震震中 位置、震源机制解最佳解、强地震动记录和仪器烈度分布、昭通 市防震减灾局台网测定的余震空间优势分布方位、现场地震灾害 和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获得的极震区展布和遥感影像等信息,综合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分析等判定,鲁甸 6.5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 北 西向包谷垴 -小河断裂 ,是北东向昭通 -鲁甸断裂系北西向次级走 滑断层。因此,鲁甸地震为一次左旋走滑型地震。
产出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强余震震源机制解
主震及 4级强余震震源机制结 果显示两个节面的走向分别 为北东和北西方向,结合余 震的空间展布认为 北西方向 的节面 为实际破裂面可能性 大。基于此认识,此次地震 主震应为一次 高倾角左旋走 滑型地震 。
12km 8km 4km 9km 12km
产出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