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10t单梁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10T平板车计算书教学教材

10T平板车计算书教学教材

精品文档10T平板车计算书1 平板车技术参数及结构(1)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宽×高)/mm:3360×1320×348 牵引高/mm : 285自重/kg: 983载重/kg: 10000轴距/mm: 1100轨距/mm: 600车轮直径φ/mm: 300(2)平板车结构(见图1)图1 平板车结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 平板车主要结构件设计计算(1)车梁设计计算为保证车架的强度和刚度,10T支架平板车车架采用矿工钢为其框架梁,采用整体闭口焊接结构,车梁是由矿工钢焊接而成。

受力及弯矩计算图如图2所示。

图2 弯矩计算图梁单位长度上的载荷重:q=W/(6l)=4904.9N/mg式中W----平板车载重,W=49000N; l----车梁长度,l=3.33m。

gg由均布载荷产生的弯矩:2/2=2779.4Nm=KqL M 11d式中K----动力系数,K=1.1;L----悬臂长度,L=1.015m。

1dd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由牵引力产生的弯矩:M=Fe/6=6625 Nm2式中F----牵引力,25KN;e----牵引点距车梁中心轴的距离,e=1.59m。

在轴卡处最大弯矩:M=M+M=9942.6Nm2max1车梁的材料为Q235,承受Ⅱ类载荷,其许用应力[σ]=93.1Mpa。

1所以要求梁的抗弯截面模数:3]=101.01cmσ=M/[W1maxxi3,WW=113.4 cm,满足设计要求。

W10#矿工钢xxxi<(2)车轴设计计算车轴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其受力情况确定各处轴径的尺寸。

图3 主轴受力情况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每个车轮上的载荷:Q'/3= 38502.6N'=KP wd '----动力系数。

KQ----重车重量(不包括轮轴),10715kg;式中dw =R=P'反力R BA最大弯矩:Rb=3272.7NmM Amax=轴颈根部弯矩:c=1925.1 Nm = R M B1轴颈:3=50.84mm ]ω) D=M/(0.1[σ1max轴径根部直径:3=42.59mm) ]ωd=M/(0.1[σ11 =0.65K+0.35=1.2392, ]ω/K=249.116Mpa,K]其中,[σω=[σ111ⅡⅠⅠ=1。

LD10-16.5单梁设计计算书

LD10-16.5单梁设计计算书

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设计计算书LD10t-16.5mA3-9m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2014.04.06一、起重机的总体要求与已知参数额定起重量: Q=G=10000kgn葫芦自重:G=1098kg葫跨度: L=16.5m起升速度: m in7.0mV=7/~起升小车运行速度: m inV=0.2m/~20小大车运行速度: min/0.2mV=~20大起重机工作级别: A3二、主梁设计计算1、主梁断面几何特性LD10-16.5m的断面如右图所示:计算得主梁断面惯性矩为:Ix=2.963x1094mmIy=4.578x1094mm主梁断面形心位置为:X=226mm,Y=508mm2、主梁强度计算根据此种梁的结构特点,主梁强度计算按第Ⅱ类载荷进行组合。

如下图所示:1) 垂直载荷在下翼缘引起的弯曲正应力⎥⎦⎤⎢⎣⎡++=8242111qL l G PL I y x z ϕϕσ司司 式中 P ——电动葫芦在额定起重量下的总轮压,N 葫G Q P 12ϕϕ+=Q ——起重量 N , Q =10t=100000N ; 葫G ——电动葫芦自重,N , 葫G =10760N ;2ϕ——动力系数,按第二类载荷组合取2ϕ=1.2; 1ϕ——冲击系数, 取1ϕ=1.1;z σ——主梁整体弯曲应力,2/mm N ;1y ——主梁下表面距截面形心轴x x -的距离,1y =592mm ; x I ——梁跨中截面对x x -轴的惯性距,4mm ; 司G ——司机室重量,N ,本车无司机室,司G =0;司l ——司机室重心至支承的距离,mm ;L ——梁的跨度,mm ; L=16500mmq ——主梁单位长度重量,mm N /。

q=185kg/m=1.85 N/mm故:()⎥⎦⎤⎢⎣⎡+++=824211121qL l G L G Q I y x z ϕϕϕϕσ司司葫 ()⎥⎦⎤⎢⎣⎡⨯⨯++⨯⨯+⨯=81650085.11.10416500107601.11000002.12.963x1095922 MPa MPa MPa mm N 22.12356.192][5.122/5.1222==<==δ满足设计要求。

10t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10t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10t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技术参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起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场所。

10t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受力计算书

10t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受力计算书

1#标准化钢筋加工场10t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受力计算书项目部名称:项目总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年月日第份/共份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基础设计及受力分析 (1)2.1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设计 (1)2.2 受力分析 (2)2.3 荷载组合 (3)2.4 建模计算 (3)2.5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配筋 (5)2.6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 (8)3 总结 (9)1 工程概况1#标准化钢筋加工场计划配置3台10t门式起重机,其跨径1-27m,净高7m。

2 基础设计及受力分析2.1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设计轨道梁基础采用倒T型C25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底部宽60cm,上部宽40cm,每隔15m设置一道2cm宽的沉降缝。

基础底部采用6根HRB400Φ12钢筋作为纵向受拉钢筋,顶部放置两排Φ12作为抗负弯矩主筋,每隔40cm设置一道环形箍筋。

箍筋采用HPB300φ8光圆钢筋,具体尺寸如下图2-1、图2-2所示。

图2-1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断面设计图图2-2 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配筋图2.2 受力分析(1)轮压荷载根据《1#标准化钢筋加工场10t门式起重机设计图纸》所提供资料,本例门式起重机两个车轮之间间距为6m,单个最大轮压为80kN,受力简图如下2-3所示:图2-3 门式起重机受力示意图(2)自重荷载轨道梁自重由计算软件自动计入。

2.3 荷载组合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进行荷载组合,其中恒载分项系数取 1.2,活载冲击系数取1.45,利用计算软件自动输入。

2.4 建模计算2.4.1 力学模型简化本例轨道梁基础采用Midas-Civil 2017进行建模计算,基础模拟共采用110个节点,110个梁单元,电算建模细则如下:建模范围:轨道梁基础长度110m。

单元类型:轨道梁基础采用一般梁单元模拟,其中轨道梁基础以1m单元体分割,共分割为110个单元体。

边界条件:轨道梁基础两端采用一般支承限制约束;轨道梁基础底部采用面弹性支承的分布弹性支承,基床系数k =5.6×104kN/m³。

10吨吊车梁计算书

10吨吊车梁计算书

10 吨吊车梁计算书| 简支焊接工字型钢吊车梁设计输出文件|| 输入数据文件:10 || 输出结果文件:10.out ||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9 || 设计时间: 2019 年8 月4 日|--- | 吊车数据:(除注明外,重量单位为t ;长度单位为m) | | ------------------------------------------------------------------------------- | | 序号起重量工作级别一侧轮数Pmax Pmin 小车重吊车宽度轨道高度| | ------------------------------------------------------------------- | | 1 10 电动单梁2 7.24 2.21 1.003.436 0.140 || 卡轨力系数a : 0.00 || 轮距:3.000 | ----------------------------------------| 输入数据说明:|| Lo: 吊车梁跨度|| Lo2: 相邻吊车梁跨度|| SDCH: 吊车台数|| DCH1: 第一台的序号|| DCH2: 第二台的序号(只有一台时=0)|| KIND: 吊车梁的类型,/1无制动结构/2 制动桁架/3 制动板/ || IG1: 钢材钢号,/3.Q235/16.Q345/ || IZXJM: 自选截面/1. 程序自动选择截面/0. 验算截面/ || || H: 吊车梁总高|| DB: 腹板的厚度|| B: 上翼缘的宽度|| TT: 上翼缘的厚度|| B1: 下翼缘的宽度|| T1: 下翼缘的厚度|| D1: 连接吊车轨道的螺栓孔直径|| D2: 连接制动板的螺栓孔直径|| E1: 连接轨道的螺栓孔到吊车梁中心的距离|| E2: 连接制动板的螺栓孔到制动板边缘的距离|| |===== 输入数据=====Lo Lo2 SDCH DCH1 DCH2 KIND IG1 IZXJM6.000 6.000 2 1 1 1 16 0H DB B TT B1 T1 D1 D2 E1 E2 0.520 0.0060 0.280 0.012 0.250 0.012 0.0220.000 0.080 0.000===== 计算结果=====--- | | | ===== 梁绝对最大竖向、水平弯矩(标准值)计算===== | | | | BWH: 最大弯矩对应梁上的轮子序号(从左到右) | | EWH: 最大弯矩对应梁上有几个轮| | CSS: 最大弯矩对应轮相对梁中点的距离,(轮在中点左为正) | | MP: 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产生的最大竖向弯矩| | MT: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产生的最大水平弯矩| | P(J): 吊车最大轮压(kN), 按每台吊车一侧的轮数排列| | T(J):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kN), 按每台吊车一侧的轮数排列| | CC(J): 吊车轮距, 按每台吊车一侧的轮数排列| -------------------------------------------------------------------------------------------------------------------------- BWH EWHCSS MP MT3 3 0.427 204.013 9.299P(J) 71.003 71.003 71.003 71.003T(J) 3.236 3.236 3.236 3.236CC(J) 3.000 0.436 3.000--- | | | ===== 梁绝对最大竖向、水平弯矩(设计值) 计算===== | | | | MPP: 绝对最大竖向弯矩| | MTT: 绝对最大水平弯矩(由横向水平制动力产生) | | Madd: 考虑其他荷载作用时绝对最大竖向弯矩设计值增大| | MTadd: 考虑其他荷载作用时绝对最大水平弯矩设计值增大| ----------------- MPP MTT Madd MTadd305.896 13.018 0.000 0.000--- | | | ===== 梁绝对最大剪力(设计值) 计算===== | | | | Qmaxk: 绝对最大剪力( 标准值) | | Qmax: 绝对最大剪力( 设计值) | | MM: 计算最大剪力对应的轮子序号(从左往右) | | Qadd: 考虑其他荷载作用时绝对最大剪力设计值增大| --------------------------------------------------------------------------------------------------------- QMAXk QMAX MMQadd167.188 250.681 2 0.000--- | | | ===== 吊车梁、制动梁的净截面截面特性计算===== | | | | YCJ: 吊车梁重心位置(相对于下翼缘下表面m) || JXJ: 吊车梁对于x轴的惯性矩(mM) || WXJ: 吊车梁对于x轴的抵抗矩(m A3) || JYJ: 制动梁对于y轴的惯性矩(m A4) | | WYJ: 制动梁对于y轴的抵抗矩(mA3) | ------------------------------------------------------------------------------- YCJ JXJ WXJ JYJ WYJ 0.255155E+00 0.437063E-030.165026E-02 0.185515E-04 0.132511E-03--- | | | 吊车梁上翼缘宽厚比计算| | | | Bf/Tf: 吊车梁上翼缘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的比值| ------------------------------------------------------------------------------ Bf/Tf = 11.417--- | | | = | | DM: ====梁截面应力、局部挤压应力计算 ===== | | | | CM: 上翼缘最大应力下翼缘最大应力 | | TU: 平板支座时的剪应力 | | TU1: 突缘支座时的剪应力| | JBJYYL: 吊车最大轮压作用下的局部挤压应力 | | CMZj: 吊车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制 动梁(或桁架 ) 边梁的应力 |CM DM TU TU1 JBJYYL CMZJ283.607 178.581 87.990 101.081 44.604 0.000 CM = 283.607DM= 178.581TU= 87.990TU1 = 101.081JBJYYL = 44.604CMZJ = 0.000 --- | | | ===== 无制动结构的吊车梁整体稳定计算 ===== | | | | Wx: 吊车梁对于 x 轴的毛截面抵抗矩(m A 3) || Wy: 制动梁对于y 轴的毛截面抵抗矩(m^3) | | Faib: 整体 稳定系数 | | ZTWDYL: 整体稳定应力 | --------------------------------------------------------------------------------- Wx Wy Faib ZTWDYL0.188021E-02 0.156800E-03 0.718 309.569ZTWDYL = 309.569--- | | | ===== 梁竖向挠度计算 ===== | |注:吊车荷载按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采用标准值 | | | | MPN: 最大一台吊车竖向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最大弯矩 | | MKadd: 考虑其他荷载作用时绝对最大竖向弯矩标准值增大 | | L/f:吊车梁跨度与竖向挠度之比 | ---------------------------------------------------------------------------- MPN MKadd L/F122.213 0.000 1321.599L/F = 1321.599 >= [L/F] = 500.000--- | | | ===== 梁截面加劲肋计算 ===== | | 梁腹板高厚比 h0/tw= 82.667 | | 计算只需配横向加劲肋 | |A1: 横向加劲肋的最大容许间距 ||BP,TP:横向加劲肋的宽度 , 厚度 | ------------------ A1 BP TP0.750 0.090 0.006计算结果:0.417 < 1,横加劲肋区格验算满足--- | | | ===== 突缘式支座端板和角焊缝计算===== | | | | SB: 支座端板的宽度|| ST: 支座端板的厚度| | HF1: 吊车梁下翼缘与腹板的角焊缝厚度| | HF2: 支座端板与吊车梁腹板的角焊缝厚度| ------------------------------------------------------------------------------------------------- SB ST HF1 HF20.190 0.008 0.006 0.006--- | | | ===== 平板式支座加劲肋和角焊缝计算===== | | | | PSB: 平板式支座加劲肋的宽度| | PST: 平板式支座加劲肋的厚度| | HF3: 支座加劲肋与吊车梁腹板的角焊缝厚度| ----------------------------------------------------------------------------- PSB PST HF30.120 0.010 0.006--- | | | ===== 吊车梁总重量和刷油面积计算===== | | | | WW: 吊车梁总重量(包括加劲肋,端板等)(t) || BPF: 刷油面积(m A2) | ------------------------------------------------------------------------- WW BPF0.483 14.424 --- | | | ===== 吊车轮压传至柱牛腿的反力计算===== | | (结果为标准值, 单位kN, 用于计算排架) || | | RMAX: 吊车最大轮压传至柱牛腿的反力| | RMIN: 吊车最小轮压传至柱牛腿的反力| | TMAX: 吊车横向荷载传至两侧柱上的总水平力| | WT: 最大的一台吊车桥架重量| | Wt= 吊车总重-额定起重量(硬钩吊车-0.7* 额定起重量) | | MM1: 产生最大反力时压在支座上的轮子的序号| ------------------------------------------------------------------------------- RMAX RMIN TMAX WT MM1202.689 61.871 18.477 87.282 3--- | | | ===== 吊车梁与柱的连接计算===== | | TQmaxK: 吊车横向荷载产生的最大水平剪力标准值| | TQmax: 吊车横向荷载产生的最大水平剪力设计值| | NHSBolt: 吊车梁与柱的连接需要高强度螺栓个数| |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d=20 10.9 级钢丝刷除绣表面处理) | ---------------------------------------------------------------------------------- TQmaxK TQmax NHSBolt7.620 11.202 1===== 设计满足===== ===== 计算结束=====。

10T平板车计算书

10T平板车计算书

10T平板车计算书1 平板车技术参数及结构(1)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长×宽×高)/mm:3360×1320×348牵引高/mm : 285自重/kg: 983载重/kg: 10000轴距/mm: 1100轨距/mm: 600车轮直径φ/mm: 300(2)平板车结构(见图1)图1 平板车结构2 平板车主要结构件设计计算(1)车梁设计计算为保证车架的强度和刚度,10T支架平板车车架采用矿工钢为其框架梁,采用整体闭口焊接结构,车梁是由矿工钢焊接而成。

受力及弯矩计算图如图2所示。

图2 弯矩计算图梁单位长度上的载荷重:q=W g/(6l)=4904.9N/m式中W g----平板车载重,W g=49000N; l----车梁长度,l=3.33m。

由均布载荷产生的弯矩:M1=K d qL12/2=2779.4Nm式中K d----动力系数,K d=1.1;L1----悬臂长度,L1=1.015m。

由牵引力产生的弯矩:M2=Fe/6=6625 Nm式中F----牵引力,25KN;e----牵引点距车梁中心轴的距离,e=1.59m。

在轴卡处最大弯矩:M max=M1+M2=9942.6Nm车梁的材料为Q235,承受Ⅱ类载荷,其许用应力[σ1]=93.1Mpa。

所以要求梁的抗弯截面模数:W xi=M max/[σ1]=101.01cm310#矿工钢W x=113.4 cm3,W xi<W x,满足设计要求。

(2)车轴设计计算车轴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其受力情况确定各处轴径的尺寸。

图3 主轴受力情况每个车轮上的载荷:P’=K d’Q w/3= 38502.6N式中Q w----重车重量(不包括轮轴),10715kg;K d’----动力系数。

反力R A=R B=P’最大弯矩:M max=R A b=3272.7Nm轴颈根部弯矩:M1= R B c=1925.1 Nm轴颈:D=3M max/(0.1[σ1]ω) =50.84mm轴径根部直径:d=3M1/(0.1[σ1]ω) =42.59mm其中,[σ1]ω=[σ1]ω1/KⅠ=249.116Mpa,KⅠ=0.65KⅡ+0.35=1.2392, KⅡ=K1K2K3=1.368, K1=1.2,K2=1.14,K3=1。

10t单梁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的设计全套图纸

10t单梁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的设计全套图纸

优秀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及班级指导教师及职称学部20XX年9月20日填写说明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学院依照已经确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二、此任务书必需针对每一名学生,不能多人共用。

三、选题要适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分量要合理,使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过自己的尽力,能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研究内容。

四、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更改。

五、各栏填写大体要求。

(一)要紧内容和要求:1.工程设计类选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要紧技术指标;设计方案的形成(比较与论证);该生的偏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图纸、译文及运算机应用等要求。

2.实验研究类选题明确选题的来源,具体任务与目标,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运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

3.文法经管类论文明确选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对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明确该生的研究重点;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

(二)要紧参考文献与外文资料:在确信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或划定参考资料的范围,指导学生搜集反映当前研究进展的近1-3年参考资料和文献。

外文资料是指导教师依照选题情形明确学生需要阅读或翻译成中文的外文文献。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1.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课题实习、调研、搜集资料、方案制定约占总时刻的20%;主体工作,包括设计、计算、绘制图纸、实验及结果分析等约占总时刻的50%;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刻的30%。

2.文法经管类论文实习、调研、资料搜集、归档整理、形成提纲约占总时刻的60%;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刻的40%。

「10t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10t桥式起重机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确定机构传动方案寸;4)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和完成各部分的设计。

大车运行机构的传动方案,基本分两类,即:分别传动和集中传动。

在桥式起重机常用的跨度(10.5~32m)范围内,均可用分别传动的方案。

若采用集中传动时,对于大跨度(≥16.5m),宜采用高速集中传动方案,而对于小跨度(≤13.5m),可采用低速集中传动方案。

分别驱动省去了中间部分的传动轴,使得质量减轻,尺寸减小。

分别驱动的结构不因主梁的变形而在大车传动性机能方面受到影响,从而保证了运行机构多方面的可靠性。

所以,大车运行机构采用分别驱动。

大车运行系统的传动原理。

动力由电动机发出,经制动轮联轴器,补偿轴和半齿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器的高速轴端,并经减速器把电动机的高转数降低到所需要的转数之后,由低速轴传出,又经全齿联轴器把动力传递给大车的主动车轮组,从而带动了大车主动车轮的旋转,完成桥架纵行吊运重物的目的。

大车两端的驱动机构是一样的。

对大车运行机构的设计基本要求是:1)机构要紧凑,重量要轻;2)和桥架的配合要合适,这样,桥架容易设计,机构好布置,并且使走台不致过大;3)尽量减轻主梁的扭转载荷,不影响桥架的刚度;4)维护检修方便,机构布置合理,使司机上下走台方便,便于装拆零件及操作。

跨度22.5m为中等跨度,为减轻重量,决定采用电动机与减速器间、减速器与车轮间均有浮动轴的布置传动方案如图3-1所示。

图3-1 分别传动大车运行机构布置图1-电动机;2-制动器;3-带制动轮的半齿轮联轴器;4-浮动轴;5-半齿联轴器;6-减速器;7-车轮3.2选择车轮与轨道,并验算其强度 按图3-2所示的重量分布,计算大车车轮的最大轮压和最小轮压 图3-2 轮压计算图满载时,最大轮压: )(1-3 t 65.112015.2224104424e 24xc xc max =-⨯++-=-⋅++-=L L G Q G G P空载时,最大轮压:)(2-3 t 9.65.2215.22244424124xc xc max =-⋅+-=-⋅+-='L L G G G P空载时,最小轮压: )(3-3 t 1.55.221244424124xc xc min =⨯+-=⋅+-='L G G G P 载荷率:417.02410==G Q (3-4)由[2]中表19-6选择车轮:当运行速度min m 90~60dc =V 时,417.0=GQ;工作类型为中级时,车轮直径mm 5000c =D ;轨道为Qu70的许用轮压为18.9t,故可用:疲劳计算时的等效载荷:t 65.11max =Pt 9.6max='Pt 10.5min='P417.0=GQm加筋板的布置尺寸m m11168211002h1=⨯+=+=δH(4-2)同理,主梁支承截面的腹板高度取mm600h=,这时支承截面的实际高度mm6162h1=+=δ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设计计算书LD10t-13.52m-10m股份有限公司2012.6.16一、起重机的总体要求与已知参数额定起重量: Q=n G =10000kg 葫芦自重: 葫G =1098kg 跨度: L=13.52m 起升速度: m in /7~7.0m V =起升 小车运行速度: m in /20~0.2m V =小 大车运行速度: min /20~0.2m V =大 起重机工作级别: A4二、大车运行机构设计计算1、大车运行机构电机选择(1) 大车运行机构静阻力:kN g G G W zd n jd 279.1009.08.9)51.410()(=⨯⨯+=••+=ω jd W 大车运行机构静阻力n G 起重量,取10t zd G 大车自重,取4.51tω 静阻力系数,查表取0.009(2) 大车惯性阻力kN a G G k W zd n ad 967.3228.0)5.410(2.1)(=⨯+⨯=•+•=ad W 大车起动时的惯性阻力k 考虑旋转件的惯性阻力系数, k 取1.2 a 起动平均加速度大车起动加速度 228.0035.0==k V ak V 额定运行速度,min /20m V V k ==大(3) 风阻力N W fd 0=室内用风阻力不计(4) 大车运行机构电动机功率kW Z P p P K K p m cpfdad jd t h d 58.0212056.150.012.111=⨯++⨯⨯=•++••=λ d P 大车电机功率jd P 按静阻力计算的静功率kW V W P k jd jd 50.085.06020279.160=⨯⨯=•=ηad P 按惯性阻力计算的功率kW V W P k ad ad 56.185.06020967.360=⨯⨯=•=η 2、 大车运行机构减速机选择:52.5820138027.0=⨯⨯=••=ππKV nR iR 车轮直径:270mmn 电动机转速 i 机构传动比按减速机、电机样本选取 LDA ,58.95 ZDY (D )22-4/1.5kW三、主梁设计计算1、主梁断面几何特性LD10-13.52m 的断面如右图所示: 计算得主梁断面惯性矩为:Ix= 2224147663.1084mm Iy=419499208.1274mm 2、主梁强度计算根据此种梁的结构特点,主梁强度计算按第Ⅱ类载荷进行组合。

如下图所示:1) 垂直载荷在下翼缘引起的弯曲正应力⎥⎦⎤⎢⎣⎡++=8242111qL l G PL I y x z ϕϕσ司司 式中 P ——电动葫芦在额定起重量下的总轮压,N 葫G Q P 12ϕϕ+=Q ——起重量 N , Q =10t=100000N ; 葫G ——电动葫芦自重,N , 葫G =10760N ;2ϕ——动力系数,按第二类载荷组合取2ϕ=1.2; 1ϕ——冲击系数, 取1ϕ=1.1;z σ——主梁整体弯曲应力,2/mm N ;1y ——主梁下表面距截面形心轴x x -的距离,1y =455.5mm ; x I ——梁跨中截面对x x -轴的惯性距,4mm ; 司G ——司机室重量,N ,本车无司机室,司G =0; 司l ——司机室重心至支承的距离,mm ;L ——梁的跨度,mm ; L=13520mmq ——主梁单位长度重量,mm N /。

q=2424×9.8÷13520=1.76 N/mm故:()⎥⎦⎤⎢⎣⎡+++=824211121qL l G L G Q I y x z ϕϕϕϕσ司司葫()⎥⎦⎤⎢⎣⎡⨯⨯++⨯⨯+⨯=81352076.11.10413520107601.11000002.1.10822241476635.4552MPa MPa mm N 160][3.100/3.1002=<==δ满足设计要求2) 主梁工字钢下翼缘局部弯曲应力计算工字钢采用30t 工字钢,轮压作用点i 及轮压作用点位置比值ξ i=a+c-e a =(b-d)/2=(12.8-1.2)/2=5.8cm c =0.4 cme =0.164R=2.739cm i =3.46cmξ=i/a =0.60 (1)工字钢根部点1由下翼缘在xoz 平面内及zoy 平面内弯曲引起的应力分别为2112t P K x •-=σ, 2212tPK z •-=σ(2)作用在点2下表面由翼缘在xoz 平面内及zoy 平面内弯曲引起的应力分别为2322t P K x •=σ, 2422t PK z •=σ (3)靠近自由端的点3由翼缘在zoy 平面内弯曲引起的应力为2532tPK z •=σ式中,1K 、2K 、3K 、4K 、5K ——由轮压作用点位置比值ξ决定的系数(图4-3-7)*起重机设计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版第599页,下同*P ——电动葫芦一个车轮的最大轮压,N ;取P = 13750 Nt ——距边缘4db -处的翼缘厚度,mm ;t=20mm由图4-3-7 查得1K =0.55、2K =0.1、3K =0.3、4K =0.78、5K =0.61故 2112tPK x •-=σ22013750255.0⨯•-=81.37-=2212tPK z •-=σ2201375021.0⨯•-=875.6-=2322tPK x •=σ2201375023.0⨯•=625.20=2422tPK z •=σ22013750278.0⨯•=625.53=2532tPK z •=σ22013750261.0⨯•= 938.41=3) 合成应力计算(1)工字钢下翼缘上表面点1的合成应力为()()z z x zz x σσσσσσσ+-++=∑1121211 ()()93875.681.3793875.681.3722+-⨯++-+=1.8681.3774136.1429⨯++=22/160][)/(11012098mm N mm N =<==σ(2)工字钢下翼缘下表面点2的合成应力为()()z z x zz x σσσσσσσ+-++=∑2222222 ()()93625.53625.2093625.53625.2022+⨯-++=6.146625.2021491425⨯-+=22/160][)/(13718892mm N mm N =<==σ(3)工字钢下翼缘靠近自由端的点3的合成应力为z z σσσ+=∑3393938.41+=22/1441609.0][9.0)/(9.134mm N mm N =⨯=<=σ式中 z σ——主梁整体弯曲应力;0.9——考虑工字钢下翼缘因磨损而减弱的系数。

满足设计要求由于主梁高宽比为2.22,小于3,所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计算。

3、刚度计算主梁垂直静刚度计算fc=PL 3/48EJ xP=10000+1098=11098(kg)fc=11098×13523÷(48×2.06×106×222414.8) =1.25cm ≤[fc]=L/750=1352/750=1.8 (cm) 满足设计要求结论:该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四、主端梁连接计算LD10t-13.52m 的主端梁连接螺栓采用单边8个,总共为16个M24,8.8级的高强度螺栓。

1. 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 (1) 最大拉力验算T=∑2max 2i i x y m y M =kN 67.34)1352452(22001208.58222=⨯+⨯⨯⨯⨯⨯ 单栓承载力[N]=0.7P=`5.1221757.0KN =⨯ T<[N],故验算通过。

(2) 抗剪力计算单栓抗剪力[]()T P mf N j 4.17.0-=式中:[]j N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许用承载力,N ; m ——连接结构中传力摩擦面数; f ——摩擦系数。

P ——高强度螺栓预紧力,NT ——每个高强度螺栓在轴线方向所受的平均外拉力,此外拉力不应大于预拉力P 的70%,N.则:[]()KN T P mf N j 56.26)67.344.1175(3.017.04.17.0=⨯-⨯⨯⨯=-= 每个螺栓承受的力F=7.14828.58=⨯kN F<[]jN ,故满足要求。

五、钢丝绳受力计算所选钢丝绳的整绳最小破断拉力应满足:Sn F ≥0式中:F 0——钢丝绳的整绳最小破断拉力,单位为kN; S ——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单位为N ;N ——钢丝绳的最小安全系数,由设计规范,M4时,n=4。

10t 葫芦为4/2出绳,吊钩上有4根绳承载受力,则S=10÷4×9.8=24.5kN 则 kN Sn F 9845.240=⨯=≥10t 葫芦所用钢丝绳型号为 15NAT-6×37-FC1670ZS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141kN> F0=98 kN故所选用的钢丝绳能够满足使用。

LD 10T-13.52M 全变频起重机元件计算说明1、整车功率大小起升电机功率13KW 1台电流30A大车电机功率1.5KW 2台电流4.3A /台共8.6A小车电机功率0.8KW 2台电流2.4A /台共4.8A整车功率34.6 KW 电流43A2、变频器的选用2.1起升电机容量的核对:P=M×9.81×(1/η)×(V/60)M:吊重,V:机械速度η机械效率=10×9.81×(1/0.85)×(7/60)=13.46KW起升电机的容量可以满足。

根据起重机电气设计手册起重机起升机构I CN≥K1KI NI C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K1:容量过载系数(通常取1.1~1.2)K:电流波形的修正系数(通常取1.05~1.1)I N:工频电源时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起升变频器18.5KW 额定电流37.5A K1K为1.25倍,所以足以满足使用。

2.2 大车电机功率3KW I N电流8.6A起重机运行机构I CN≥NI NI C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N:同时工作的电动机数量I N:工频电源时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变频器为4KW I CN额定电流10.2A 为电机电流的1.18倍,所以足以满足使用。

2.3 小车电机功率1.6KW I N电流4.8A选型同大车机构。

变频器为2.2KW I CN额定电流5.9A 为电机电流的1.22倍,所以足以满足使用。

3 断路器的选型断路器额定电流为变频器额定电流1.5倍以上(加入电源侧交流电抗器ACL时为1.2~1.3)3.1起升变频器额定电流37.5A 1.5倍56A 所以断路器为60A3.2大车变频器额定电流10.2A 1.5倍15.3A 所以断路器为16A3.3小车变频器额定电流5.9A 1.5倍8.85A 所以断路器为10A4、接触器的选型接触器的额定电流要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起升电动机额定电流30A 所以接触器为LC1-40115、滑触线型号:HFP-4-15/80 电流为80A,完全满足本起重机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