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实验报告
计网实验报告3-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路由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常用命令;
2、理解网络地址规划的原则及方法。
二、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
路由器1台,交换机2台,PC机至少4台,RJ45双绞线。
Console控制电缆。
本次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仿真。
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
1、直连路由:用2个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
2、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用1个三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三层交换机的端口路由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
3、单臂路由:用1个二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选作,有些设备不支持)
4、规划设置PC机的IP地址和掩码。
四、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三
六、心得体会
可以熟练使用常用的路由器的操作指令;对于LAN和VLAN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路由器的相关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相关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路由器的相关配置进行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以及网络连接的设置,同时了解各种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意义,提高对网络配置的理解和实现能力。
实验内容:
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1 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路由器的管理界面是通过浏览器访问路由器的IP地址来进入。
一般路由器的默认IP 地址为192.168.1.1,在浏览器中输入这个地址并按下回车键,便可以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1.2 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
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一般都有账户和密码设置的选项。
默认的账户为admin,密码为空。
为了保证路由器的安全性,需要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账户和密码的选项,输入原始的账户和密码后,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修改即可完成密码设置。
路由器的IP地址是用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
为了让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进行工作,需要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IP地址设置的选项,输入需要设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保存设置即可完成路由器IP地址的设置。
2. 网络连接的设置
2.1 设置DHCP服务
DHCP服务是负责为局域网内的设备分配IP地址的服务。
可以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DHCP服务。
2.2 设置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是将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到局域网内的某个设备上,从而实现对该设备的远程访问。
可以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端口转发。
在端口转发的选项中,输入需要设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然后把对应的局域网内的设备的IP地址和对应的端口号设置好,保存设置即可完成端口转发的配置。
实验结论:。
实验3-路由器配置 实验报告

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1、引言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包括基本配置、网络连接和路由协议的配置等。
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过程,掌握基本的网络设备配置技能。
2、路由器基本配置2.1 网络拓扑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网络拓扑:- 一台计算机作为路由器的管理电脑- 一台路由器(模拟器或实体路由器)2.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步骤2.2.1 登录路由器使用管理电脑上的终端软件连接路由器,通过串口或网络连接。
2.2.2 进入特权模式在路由器终端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
2.2.3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使用命令`hostname <主机名>`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
2.2.4 配置路由器管理IP地质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ip address <IP地质> <子网掩码>`配置路由器的管理IP地质。
2.2.5 配置路由器默认网关使用命令`ip default-gateway <默认网关IP地质>`配置路由器的默认网关。
2.2.6 保存配置使用命令`write`或`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保存路由器配置。
3、路由器网络连接配置3.1 配置接口IP地质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ip address <IP地质> <子网掩码>`配置接口的IP地质。
3.2 配置接口状态使用命令`interface <接口名>`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使用命令`no shutdown`启用接口。
3.3 配置静态路由使用命令`ip route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质>`配置静态路由,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跳路由器。
最新路由实验报告

最新路由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最新型号的路由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该路由器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其新功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实验一:信号覆盖范围测试我们首先对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进行了测试。
在办公室环境中,我们将路由器放置在中心位置,并在不同距离和障碍物条件下测量信号强度。
结果显示,该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范围比前一代产品有了明显的提升,即使在距离较远或有多个障碍物的区域,信号强度依然保持在良好水平。
实验二:数据传输速率测试接下来,我们对路由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了测试。
通过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分别传输大文件,记录传输时间并计算速率。
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器支持的高速传输标准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尤其是在5GHz频段下,传输速率达到了预期的理论最大值。
实验三:新功能验证——智能QoS为了验证路由器的智能服务质量(QoS)功能,我们模拟了高流量网络环境,并观察路由器对不同类型流量的管理和优化。
智能QoS功能能够根据设备和应用的优先级自动分配带宽,确保关键应用和服务的流畅运行。
测试中,即使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关键应用如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的体验并未受到影响。
实验四: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路由器性能的重要考量因素。
我们对路由器的防火墙设置、访客网络功能以及加密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结果表明,该路由器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未授权访问和网络攻击。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最新型号的路由器在信号覆盖、数据传输速率、智能QoS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色。
特别是在无线覆盖和高速传输方面,其性能提升显著,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和企业对网络的高标准要求。
此外,新加入的智能QoS功能和强化的安全措施也大大增强了路由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范本: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介绍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通过配置路由器以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2. 实验材料- 一台路由器设备- 一台电脑或终端设备- 网络线3. 实验步骤3.1 连接路由器和电脑将路由器通过网络线连接到电脑的以太网接口。
3.2 打开路由器配置界面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默认的管理地址,通常为192.168.1.1或192.168.0.1,回车后打开路由器的配置界面。
3.3 登录路由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常见的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或为admin。
3.4 更改管理密码为了增加安全性,第一次登录成功后,应立即更改管理密码。
在管理界面中找到账户设置或密码修改选项,并按照提示更改密码。
3.5 配置无线网络在无线设置选项中,配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
3.6 WAN口设置在WAN口设置中,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联网方式,如动态IP、静态IP、PPPoE等,并填写相关信息。
3.7 LAN口设置在LAN口设置中,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内部网络地址和子网掩码。
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修改默认设置。
3.8 配置端口转发如果需要在内网中访问外部网络服务,可以通过端口转发功能进行配置。
在端口转发选项中,按照需要添加相关规则。
4.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配置步骤,路由器将实现正常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功能。
5. 总结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登录路由器、修改管理密码、配置无线网络、设置WAN口和LAN口等。
这些配置对于建立和管理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均依据当地法律规定。
请根据您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解释和执行。
路由器实验报告1

路由器实验报告11. 引言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路由器的实验观察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配置和性能。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路由器,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2. 实验设备和配置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为一台常见的路由器,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了相应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路由器类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台用于家庭网络的无线路由器。
2.2 网络拓扑:基于实验的需求,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包括一个主机和两个子网。
主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路由器,而子网则由有线方式连接到路由器。
2.3 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根据网络拓扑,我们为每个子网配置了独立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
2.4 路由器配置:为了实现本实验的目标,我们对路由器进行了以下几个重要配置:- 配置路由器的管理地址和密码,以便于我们远程管理和操作路由器。
- 配置路由器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以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 配置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策略,以实现网络流量控制和优先级调整。
3. 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并观察了相应的结果:3.1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我们首先进行了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包括登录、查看和修改路由器的配置信息等。
通过观察,我们对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和操作流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3.2 无线网络设置和连接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置了路由器的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并尝试连接该网络。
通过观察,我们验证了无线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3.3 端口映射和QoS配置为了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和优化,我们对路由器进行了端口映射和QoS配置。
我们通过观察网络传输速度和响应时间的变化,评估了配置的效果。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4.1 路由器的管理功能很强大,我们可以通过管理界面对路由器进行各种设置和配置,方便我们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免费)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免费)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路由器安装与配置实验,加深对相关网络设备工作原理理解,掌握其常见产品的安装与配置方法,为将来从事网络工程建设打下基础。
二、实验要求通过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参数配置、网络接口配置和路由协议配置。
三、实验步骤路由器的配置主要包括基本参数的配置和功能配置,功能配置主要包括局域网LAN接口和广域网WAN接口配置、路由协议配置和广域网协议的配置。
对路由器进行配置一般有两种途径,即通过串口通信进行本地配置和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配置,但后一种配置方法只有在前一种配置成功后才可进行,下面分别讲述。
3.1、实验准备准备以下实验设备:用于配置和测试的计算机两台以上(安装Windows 操作系统),最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路由器一台以上(本实验中采用思科的2600系列路由器);直连网线若干根;RS-232C串行通信线一根;3.2、路由协议配置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路由协议。
根据网络规模和大小,跳数(从一个路由器到另一个路由器称为一跳)在15以内的小型网络选择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大型网络可选择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RIP协议设置有关命令Router1# config tRouter1# router ripRouter1# network 192.200.10.0Router1# network 192.20.10.0Router1# show ip protocolRouter1# show ip route四、实验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及图形分析)1.路由协议配置:PC0的IP: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2 Router0 0/0 :192.168.1.2 0/1 :192.168.2.1 Router1 0/0 :192.168.3.2 0/1 :192.168.2.2Laptop0的IP:192.168.3.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缺省网关:192.168.3.2PcoLaptop0Router0Router12.RIP协议设置Router0Roputer1五、实验小结通过本次试验使我对课本这章节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了。
实验3-路由器配置 实验报告

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实验3-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路由器配置的理解。
2.实验材料- 一台路由器(型号:X)- 一台电脑- 网线3.实验步骤3.1 路由器连接将路由器与电脑通过网线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3.2 登录路由器打开浏览器,在地质栏输入路由器默认的管理界面地质(通常为192.168.1.1),按下回车键访问。
3.3 登录认证填写路由器的管理账号和密码,登录按钮进行登录认证。
3.4 路由器基本设置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基本设置选项。
3.4.1 修改路由器名称路由器名称选项,输入新的路由器名称,保存设置。
3.4.2 设置管理员密码管理员密码选项,输入新的管理员密码,保存设置。
3.4.3 设置LAN(局域网)口IP地质LAN口设置选项,输入新的LAN口IP地质和子网掩码,保存设置。
3.4.4 设置WAN(广域网)口配置WAN口设置选项,选择连接类型(如DHCP、PPPoe等),根据实际需求输入相关参数,保存设置。
3.5 网络设置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网络设置选项。
3.5.1 设置静态IP如果需要为特定设备分配静态IP,静态IP设置选项,输入设备的MAC地质和IP地质,保存设置。
3.5.2 设置端口转发如果需要将特定端口映射到特定设备上,端口转发设置选项,输入端口号和设备IP地质,保存设置。
3.5.3 设置DMZ主机如果需要将整个LAN段映射到特定设备上,DMZ主机设置选项,输入设备的IP地质,保存设置。
4.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配置后,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已完成。
5.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了如何设置路由器名称、管理员密码、LAN口IP地质、WAN口配置等。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管理账号:路由器管理界面的账号,用于登录认证并进行路由器配置。
- 管理密码:路由器管理界面的密码,用于登录认证并进行路由器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16 年6 月 1 日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路由器配置实验
小组成员冯伟俊、陈宽子
一、实验目的
a、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b、掌握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Packet tracer 两个1841路由器、两个2960交换机、四台终端主机PC、串行线一条、直连线若干
三、实验方案
实验分为配置与测试两部分。
为了使两人都能熟练操作,一人进行配置,另一人进行测试,出现问题由两人共同排查。
1、按照实验报告所给的拓补图在学生端软件上进行连接并配置。
2、配置个PC端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3、进行测试排查问题。
四、实验测试方案
主要测试方案是为检查路由器一边内部网路是否畅通和两个路由器连接的两个网络是否联通,各个PC终端之间能否通信。
我们采用以PC1分别ping 终端PC2与PC3.
五、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拓扑图进行器材的选择,进行连接后,开始进行两个路由
器R1、R2的配置(图中路由器直接使用的是软件设置的R0与R1)
2、进行PC0、1、2、3的ip与网关的配置。
这是pc0的ip与网关的配置图,其他PC操作一样。
然后进行PC0pingPC1与PC2的测试
实验表明PC0能ping通PC1但是与PC2的试验中出现了请求超时。
因为在交换机的下,PC0与PC1处于同一网络下而PC2则处在另一个路由器连接的网络。
3、R0与R1的静态路由配置
R2的静态路由的配置
R1静态路由的配置
4、测试:使用PC0去ping主机PC1与PC2
PC0依然能够ping通PC1,PC0ping通PC2.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当R1与R2的静态路由配置成功后,主机PC1才能ping通PC3,但是在路由器一边的内部网路通信,如PC1与PC2之间能够ping通。
如此,pc3与pc4之间也可联、通。
七、实验2总结及体会
1、实验中出现了对于路由器的端口DCE与DTE分辨不清,导致了混淆
不清,导致了我们重新配置路由器与终端。
后来才知在路由器终端上面有小时钟的图标就是DCE端口。
2、在进行路由器两个端口的配置配置,忘记输入no shutdown使得路由
器与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始终没有联通。
最后排查接口状态才发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