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扭曲至人性复归_解读_呼啸山庄_中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扭曲性格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分析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部分地继承了描写恐怖瀑力和神怪的哥特小说的传统,无论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作品都表现出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
特别是小说主人公希思克厉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更深深吸引着读者,也使其成为英国小说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
“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厉先生的住宅名称。
“呼啸”在当地是有特殊意义的词,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
我们在文章中可以看到呼啸山庄常年受到北风的侵袭,日久天长,山庄旁的树木都因猛烈的北风而成了“委靡不振”、“倾斜”的样子。
树木在常年北风的猛吹下,向上的本性被扭曲了,倒向一边,树性被扭曲了。
同样,在长期受社会某种势力的压抑和摧残之下,人性也会扭曲。
小说中的绝大部分人物的人性或多或少地扭曲了,主人公希克厉人性的扭曲最为严重。
他的行为令人震惊,使人难以相信。
本人认为他具有以下性格:1.野性,希思克厉夫的天性本质这个叛逆的孤儿闯入呼啸山庄以后,所有的人都不能将他融入他们的生活,都不能理解他。
对凯瑟琳·恩肖以外的呼啸山庄的人来说,希思克厉夫是一个外来者,只有凯瑟琳爱他,因为他们天性相同:疯狂而又任性。
对于希克厉来说,只要能与凯瑟琳在一起,他便把享德利的鞭打、又脏又累的农活、背诵《圣经》等全忘记了。
就像凯瑟琳告诉耐莉的那样:“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由什么构成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样的。
”希克厉刚到呼啸山庄时,他对他所受的虐待尽量容忍。
他知道如果他把所受的虐待和委屈告诉老欧肖先生,那欺负他的人就会受到惩罚。
尽管如此,他很少向老欧肖先生诉苦。
在不幸和受尽屈辱的生活仍使他具有一种朴素的人性美:诚实、坦率、坚韧。
他准备把自己的感情献给住在山庄里的人,忍受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期望能被山庄的人接受,能得到一点点爱。
但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甚至仆人也拿针刺他。
呼啸山庄读后感人性的扭曲与复仇的循环

呼啸山庄读后感人性的扭曲与复仇的循环《呼啸山庄》读后感:人性的扭曲与复仇的循环《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复杂的人性描写,小说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扭曲的欲望以及复仇的循环。
读后让人深思不已,感叹人性的扭曲与复仇的无尽循环。
小说以一位叫做希思克利夫的仆人的回忆录的形式叙述,讲述了自己和主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故事中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与此前的主人赫斯克利夫之间存在着极度的仇恨和复仇心理。
他们的故事让人深思人性的扭曲与复仇的循环如何影响人的命运。
首先,人性的扭曲在小说中展现无遗。
赫斯克利夫是一个性格冷酷、仇恨世界的人,他心中的仇恨驱使着他对希思克利夫展开报复。
而希思克利夫也在复仇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冷酷无情,他对赫斯克利夫的行为做出了激烈的回应。
两位主人公都被仇恨所蒙蔽,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扭曲了他们本来纯净的灵魂。
其次,复仇的循环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赫斯克利夫对希思克利夫的报复,让希思克利夫对他的后代进行了报复,导致了两家之间的悲剧。
复仇的循环不仅使个人的悲剧得以延续,也牵连了无辜的人。
小说中的角色都被纠缠在复仇的循环中,无法摆脱其中,这展现了复仇的恶性循环对个体和社会的破坏力。
此外,小说中还展示了复仇的代价。
在复仇的过程中,人们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巨大的。
希思克利夫为了报复而放弃了与心爱的女人凯瑟琳的幸福,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受伤的人。
赫斯克利夫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性,成为了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
他们用复仇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却不知自己正逐渐沦为复仇的囚徒。
读完《呼啸山庄》,我深深地反思了人性的扭曲和复仇的循环。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于小说中的情节,人们因为自己的仇恨而展开报复,最终导致伤害和悲剧。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避免陷入复仇的恶性循环。
对我个人而言,读完《呼啸山庄》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回归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回归作者:康佳琼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1期摘要:希斯克利夫是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通过对一段爱情悲剧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时代和社会造成的人性扭曲和人间悲剧。
本文通过希斯克利夫一生的爱恨,对其人性进行剖析。
关键字:《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人性剖析引言初读《呼啸山庄》,被那爱恨情仇压得喘不过气来。
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何其不幸,也是何其幸运,一场相互爱慕的情感,终究只能感恩上帝的馈赠。
不幸的是时代,以一个恶魔的姿态,摧毁人们对善良人性的向往;不幸的是社会,以一个小偷的身份,盗取着人们心中本真的天性。
艾米莉·勃朗特的生命仅仅维持了短暂的三十年,之所以用维持这个字,则是由于她的一生是贫穷与疾病纠缠的一生,像是旷野上孤独摇曳的花,孤独地生,孤独地活,孤独地死。
但是,就是这样,伟大的思想并不会因为身体的羸弱而消亡,反而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呼啸山庄》的精彩就是这朵绚丽的花,这朵花不需要经历、体验的灌溉,一个伟大的灵魂足以了。
《呼啸山庄》在刚开始出版的时候是不被接受的,谁能向时代挑战呢?答案只有时间。
一、人性的萌芽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孤儿,一个吉普赛弃儿,童年的不幸使其早早接触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他是倔强的。
但是他对爱、对温暖的渴望是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
老肖恩像天使一样降临,给了他他所需要的一切,他再倔强,再执拗也不会不为所动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希斯克利夫对老肖恩的女儿凯瑟琳的爱逐渐萌芽,这种爱情是纯洁的,也是复杂的。
纯洁是因为情感,复杂是因为这种情感里面包含着感恩。
由于社会阶级地位,注定了这种爱情的不幸,但是,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例外,以为上天会忘记给某些人苦难。
所以注定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感情是不会受到时代的祝福的。
在凯瑟琳死后,希斯克利夫希望被凯瑟琳的魂魄纠缠,这种阴阳相隔或者比身体的苦痛折磨来得更痛。
解读_呼啸山庄_中人性的扭曲与复苏_孟霞

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1No.3摘要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了畸形社会下扭曲的人性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恐怖事件。
小说中饱受欺辱和摧残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位人性严重扭曲的疯狂复仇者,其纠葛缠绕的复仇历程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深邃;而其在故事结尾时的人性的复苏,又表明了爱终究能战胜恨、人的理性终能战胜兽性这个主题思想。
关键词:希斯克利夫复仇人性扭曲复苏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精心构制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也是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
《呼啸山庄》于1848年出版时,并未引起好评,即便是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所引起的巨大震撼也被认为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恐怖,充满了阴森恐怖的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有人逐渐意识到了它的伟大本质和内涵。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深层含义挖掘小说潜藏在阴冷外壳下的美妙之处,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了眼睛。
著名文学翻译家方平在谈及《呼啸山庄》时曾说:“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构思、艺术技巧,那深度都不是一眼能望到底,一句话就说的尽;与其搬出‘伟大’、‘独特’、‘出类拔萃’这一类形容词,我宁可这样表示我的赞叹:真是说不尽的《呼啸山庄》!就像我国的‘红学’、欧美的‘莎学’,‘呼学’(假使《呼啸山庄》也可以这样定名的话)也同样是没有止境的呀!”可见,《呼啸山庄》正如荒原深处的宝藏,只有仔细探寻,才能发现它的美妙。
在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描述成一位内心阴暗狂野、性格扭曲变态、仇视人类甚至整个世界的怪物,他用龌龊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惩罚了无辜的下一代的生活。
但在笔者看来,他是个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人,他刻骨的仇恨和处心积虑的复仇计划,其实都是对凯瑟琳发自灵魂的爱,他被一场绝望的爱折磨成了恶魔。
因此,我们不能仅从他的复仇行为便妄下结论,而应充分考虑到他的成长环境、他所遭受的歧视与非人的待遇,以及种种磨难对他心灵造成的创伤。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因为其对人性的深入探讨以及对社会的无情披露,一度成为世界文学著作中的杰出代表,在这本小说中,作者爱米莉•勃朗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
这个人物身上有极度鲜明的人物个性,而关于《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更是一直被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男主角的复杂的性格以及人物形象,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他。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一、《呼啸山庄》与希斯克利夫概括在英国文学史上,《呼啸山庄》一直被人认为是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
它通过描述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问的爱情,展现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畸形社会中人性的扭曲,进而变得暴虐无情,产生强烈复仇的心理,达到复仇目的后以自杀告终,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爱米莉•勃朗特创作《呼啸山庄》时,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
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出它内在的缺陷,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现实复杂残酷。
尽管爱米莉•勃朗特从未投身于任何运动,但当时整个时代的动荡情绪和反抗精神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爱米莉•勃朗特以艺术的想像形式表现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精神压迫和矛盾冲突,创造了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完全被扭曲了的,笼罩着恐惧不安和绝望的现实图景。
女作家以人性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
她认为,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望完全出于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和合理的,而社会的错误恰恰在于抑制了人的渴望,从而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畸形滋长,其恶果必然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因素畸变为病态的、消极的因素,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
希斯克利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扭曲的灵魂,原本善良的希斯克利夫被侮辱折磨之后,明白了人生的残酷和社会的无情,变成了恶魔。
他的扭曲性格的形成完全是当时社会摧残的结果。
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中希斯科里夫的矛盾情感与人性扭曲

第34卷第4期Vol.34N o.4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4月20日A pr.202014·14·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4.007谈到19世纪的西方文学,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英国著名作家、诗人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和她的经典作品《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在自己短暂一生中唯一的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爱、恨、悲伤和死亡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着非常复杂的情节,每个读者都有着对这个故事不同的诠释,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呼啸山庄》是一个比《简爱》更困难的故事,因为艾米丽是一个比夏洛特更伟大的诗人[1](P225)。
”从这本书出版至今,许多人一直在研究其中的人物角色。
希斯科里夫矛盾感情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特殊的环境即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强大、邪恶和极度残忍的性格。
另一方面,凯瑟琳和希斯科里夫之间的爱情是那样强烈,以至于凯瑟琳的背叛促使希斯科里夫用极端的手段去报复凯瑟琳和这个社会。
笔者详细描述了希斯科里夫性格形成的原因,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把一个人变成一个魔鬼的。
一、希斯科里夫与凯瑟琳的情感读者可以从分析希斯科里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来理解希斯科里夫的奇怪性格和矛盾情感。
凯瑟琳和希斯科里夫之间的爱情比这部小说中展现的任何其他情感更为强大和持久,也是这部小说的情节中最突出的矛盾所在。
实际上,情感的背叛也是形成希斯科里夫扭曲性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凯瑟琳的背叛,使得希斯科里夫将这极端的爱转变成了极端的仇恨。
是情感背叛让希斯科里夫看透了残酷的社会,决定采取极端的手段报复社会及每一个与凯瑟琳有关的人和事。
这部小说也表现了复杂而残酷的社会扭曲了人性。
正是这样,才体现了环境与人性的关系。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摘要: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通过对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之间爱情的描写,及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一生的描述,展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悲欢离合,对阶级观念进行了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对希思克利夫的影响进行了抨击。
本文中通过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的表现来分析人物一生的悲剧根源,阐述了人性在扭曲社会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思克利夫;性格《呼啸山庄》通过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之间狂暴恣肆的爱情描写,展示了畸形的社会中任性的变异。
亨德莱对年少的希思克利夫的虐待、羞辱,促成了他叛逆性格的形成。
他对凯瑟琳一腔炽热的爱受到了破坏的时候,他复仇的怒火爆发了。
这复仇的火焰,不仅烧毁了欧肖和林敦两个家族的上下两代人,同时也毁灭了他自己。
作者充满激情地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充满野性的独特个性,以及他们超世俗的爱。
并以种种惊恐的情节和怪诞的画面衬托出主人公的愤世凄苦的心情。
作者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采用了颠倒时序,多重叙述的方式,以外来者的叙述为基本先说,以其叙述丁纳莉所讲的故事为小说主体,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及其命运,视情节显得扑朔迷离,更能凸显和展示人物性格。
一、希思克利夫扭曲性格的表现在《呼啸山庄》的整部书中,希思克利夫的性格最为残暴和扭曲,很多时候他是魔鬼的化身,设计从辛德雷手中得到呼啸山庄,并且虐待他的儿子,从根本上塑造哈里顿的性格,使其变得野蛮粗俗,庸庸碌碌。
接着,他诱骗林敦家族的妹妹与其结婚,控制了画眉田庄,还蹂躏和侵害深爱着他的伊莎蓓拉的身心,逼得其最后孤独终老客死异乡。
最后,他又将魔爪深入了他深爱的人凯瑟琳的女儿身上,逼迫小凯茜嫁给她不爱的人,同时限制她的人身自由,让天性浪漫天真的小凯茜变得冷漠无情,最终她桀骜不驯留在山庄,继续度过愁苦的日子。
二、希思克利夫扭曲性格的原因(一)自卑无助的寄人篱下,在所谓的“家”中得不到任何温暖小希思克利夫作为一名弃儿,从小就缺乏关爱,善良的老欧肖收养了他,给了他一个家,但是老欧肖的亲生儿子一直把他视为眼中钉,认为他掠夺了父亲的爱,因此一直难为他。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

首先我们认为这是特殊环境造成特殊性格 。环境 先于性格而存 在 ,因此 ,人们说 环境 塑造性 格 ,特殊的 环境必 然造成 特 殊的性格 。《呼啸 山庄》的主人公希 斯克利夫 过分残忍的性格 ,完全是 他周 围的环境所 造成 的。贫穷 带来的无 穷无尽 的耻 辱 生活就 像一把刻刀 ,不断镂刻 、改变着希斯克利夫 的性格 。这个 人物 是爱米莉 ·勃 朗特着 力塑造 的 ,她用 了大 量的笔 墨描 写 了希斯 克利夫冷漠 、孤傲 、残酷 、自私、痴情 、疯狂 的这样一位多面扭 曲性格形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刊
人性扭曲至人性复归
—— —解读《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扭曲性格 ○ 孙作顶,肖 萌
(聊城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摘 要】《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性格是矛盾的,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德的少年,到遭受伤害 后人性扭曲的疯狂复仇者,直至最终人性复归。希斯克厉夫性格的演变过程,表明了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 对人性的伤害;复仇历程的种种纠葛缠绕,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深邃;复仇故事结局的人性复苏,表现了人性的终 将不可湮灭。
失去凯瑟琳的爱情是引爆这一仇恨的导火索,也是导致他人性 境的突变里,性格中隐蔽的因素就会爆发,与环境一起构成合
扭曲的直接原因。如果说是辛德雷毁灭了希斯克厉夫的希望, 力,扭转命运。当弃儿希斯克厉夫获得老庄主的关怀和凯瑟琳
那么最心爱的人的背叛则把他推入了绝境,使他成为疯狂的复 的爱情时,他是善的,满怀感激的;但老庄主的去世,特别是凯
朴真诚,赢得了主人老恩肖的喜爱,甚至爱他超过了爱自己的 真、善良等种种美德和希斯克厉夫遭受的种种磨难,而且反复
儿子辛德雷。一个捡来的孩子,能让主人喜欢到如此程度,可见 描述山庄周围的“ twisted”(扭曲的)树木,其意在于表明,希斯克
他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可爱之处。在对童年希斯克厉夫的描述 利夫由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变为一个残酷的复仇者,由最初的
仇者。
瑟琳对爱情的背叛改变了他生存的环境,他的性格为之突变,
其次,希斯克厉夫是一个被恶劣的环境扭曲了本性的受害 导致了疯狂的复仇。可当他不断报复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时
者,是社会环境的牺牲品。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 候,他所处的环境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已经成为了呼啸山
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亨德莱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 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他的仇人也相继死去。身份的转变加之
凯瑟琳的爱,那希斯克厉夫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他以往的生 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希斯克厉夫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和
活已经忍受了太多的屈辱,是爱情给了他承受的力量。如果说 双重性的,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了善与恶、爱与恨的对立统一。
辛德雷以往对他的虐待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那么,
任何富有魅力的个性,都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在环
美好情感的正常人。
却原谅了他。这是因为希斯克厉夫的性格中不仅仅有他对于其
希斯克厉夫由最初的具有种种人性美德的少年,到最终变 他所有人深切的恨,更有终其一生的对于凯瑟琳强烈的爱。正
成一个疯狂的复仇者,是由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
是这份爱打动了大多数读者的心。正如凯瑟琳高声呐喊:“我就
首先,辛德雷对希斯克厉夫的残暴虐待与侮辱是造成希斯 是希斯克厉夫!”一样,希斯克厉夫爱凯瑟琳胜过爱他自己。对
体现希斯克厉夫人性美的就是他对凯瑟琳那生死不渝的爱情。 了希斯克利夫自己。他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迫害狂。永恒
凯瑟琳为地位与金钱嫁给了艾德嘉·林顿,也带走了希斯克厉 的爱和至深的恨赋予他独特的魅力,一种散发着狂野欲望、不
夫心灵的阳光,然而他对凯瑟琳的情感非但没有减弱,随着时 受约束的个性魅力。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
沉溺于这种强烈的情感中,不能自拔。透过这种爱的真情,人们 严酷环境。这是人性扭曲造成的人间悲剧。
看到了希斯克厉夫本性中最美、最富有人性的一面。具有如此 至死不渝真挚感情的人,怎能不是最富有人性真善美的人?由
三、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的最终转变
此可见,作家笔下最初的希斯克厉夫是个懂得真爱,具有人类
希斯克厉夫是一个冷血的复仇狂, 但读完小说,很多读者
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力,把他降到仆人的地位,使他失去了同 人成为一对幽魂情侣,出没在山庄附近的荒野上。希斯克厉夫
艾德嘉公平竞争的机会与条件。因此,他内心充满了对辛德雷 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爱情。
的仇恨。凯瑟琳最终选择了艾德嘉·林顿,弃他而去,使希斯克
希斯 克厉 夫 除了 残 忍,天 性 中仍 具 有 善 良 的 因 子 ,他 在
2008.4
语 文 学 刊
语文学刊
典》中收录的形容词性的联绵词有一 部分带有浓郁的文言色彩,如婵媛、惝恍、崔嵬、蹀躞、潋滟、踉 跄、嶙峋、嵚崟、伶俜、膨哼、倥偬、闶阆、阑珊、蹁跹、娉婷、芊绵、 缱绻、倜傥、虺尵、腽肭、葳蕤、阢陧、旖旎、啁哳、峥嵘、趑趄。这 些词有浓郁的文言色彩,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一般的 文章中或口语中一般不出现。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所 有的语料中检索,含有该词的文档的数量几乎全为零。
三、动词性联绵词
还有一些是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如徘徊、骨碌、龃龉、 痉挛、啦呱、唠叨、踉跄、流连、罗嗦、埋怨、摩挲、呢喃、匍匐、趿 拉、怂恿、扎煞、徜徉、踌躇、憧憬、砥砺、哆嗦、仿佛、彷徨、犹豫 等。这些词的使用频率也不太高。
克厉夫人格扭曲的主要原因。“他对待希斯克厉夫的那一手, 他来说,凯瑟琳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说:“凯瑟琳,你知道,我忘
足以使一个圣徒变成恶魔”[1]。为了保持凯瑟琳对他的爱,他也 了你也就忘了我自己!”甚至当她死了之后,她一直萦绕着他将
渴望自己具有艾德嘉·林顿的温文尔雅、财富与地位。是辛德雷 近二十年。直到十八年后,希斯克厉夫也去世了,他和凯瑟琳两
一、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的种种表现
希斯克厉夫,这个叛逆的孤儿闯入呼啸山庄以后,那里的 生活就再也不能平静了。他和呼啸山庄仿佛是格格不入的两个 世界,所有的人都不能将他融入他们的生活,所有的人都不能
理解他。所以,他的出走和重新回来后的报复就成了必然。于 是,他在刮着强劲北风的大荒原上燃起了恨的熊熊烈火,每个 人都是他燃烧的对象。他不遗余力地作恶,尽他所能地把世界 变成人间地狱。呼啸山庄对希斯克厉夫的孤立和排斥,理所当 然受到了更为有力的回应,他几乎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敌视。他 认为,艾德嘉·林顿是田庄的窝囊废。他贬低艾德嘉对凯瑟琳的 爱(“他 80 年的爱抵不上我一天的爱”)以及凯瑟琳对艾德嘉的 爱“( 对她来说,他还几乎不如她的狗或马亲爱”)。他同样贬低小 凯茜(“我急切地希望不要见到她”)。[1]
厉夫失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在这个世界上,凯瑟琳的爱已 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善的可能。在他临死前,身体内善良
是希斯克厉夫的唯一。即使别的东西都没了,如果希斯克厉夫 的种子慢慢抬头了。他能够放弃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
还拥有凯瑟琳对他的爱,那他还能继续活下去,但假如没有了 就表明了这点,甚至于他自己最后也承认:“无止境的报复只
中,尽管作家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希斯克厉夫的美德和可爱之 本性善良,到遭受伤害后的扭曲变态,他性格的演变过程是社
处,但通过他人对他的喜爱与呵护,作家暗示了最初的希斯克 会的落后观念、世俗的偏见和歧视造成的。
厉夫具有质朴、善良、耐于吃苦的种种人性美德。
希斯克厉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除了具有尊严、勇气、吃苦耐劳、忍耐力等美德之外,最能 被扭曲的人性不仅毁灭了两个家族的上下两代人,而且也毁灭
[作者简介]孙作顶(1977- ),男,山东滕州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肖萌(1977- ),女,山东莱州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113
2008.4
语 文
学 刊
作家作品
琳接到呼啸山庄,强迫他们成婚。当艾德嘉去世后,小林敦也病 希斯克厉夫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他那变本加厉的复仇计划
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地暂时屈服于无法改变的受辱 仇人们的死亡使他复仇的动因一点一点地瓦解,残存的爱再次
的命运。他默默隐忍,在隐忍中积聚反抗和复仇的力量。一旦时
114 机成熟,刻骨的仇恨便迸发为残暴的复仇的能量。一心复仇的
萌发,他走向了“善”。这种由善到恶,再由恶向善的转变,使希 (下转第 145 页)
间的推移和情感上的孤独,却愈加强烈与痴迷,他知道她内心 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希斯克厉夫的一切都
是爱他的,这是他活下去的理由与依据。凯瑟琳活着是他的希 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
望,凯瑟琳死后,能同她同衾而眠成了他唯一的愿望。他深深地 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
【关键词】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原因
在英 国文 学 史 上 ,女 作 家 艾 米 莉·勃 朗 特 (1818- 1848)的 《呼 啸 山 庄》一 直 被 人 认 为 是 一 部 最 奇 特 的 小 说 ,是 一 部 神 秘 莫 测 的 怪 书 。 自 发 表 以 来 ,评 论 界 从 未 停 止 过 对 这 部 作 品 的 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艾米 莉也因此受到极高的评价。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性 格充满了狂放、暴戾 之气 ,让 人时 刻处 于 风雨 欲 来的 压 抑之 中。但是,当看到他与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爱情时,又为他所付 出 的 温 柔 、仁 慈 所 折 服 。 两 个 主 人 公 复 杂 而 心 痛 的 爱 情 使 人 沉 迷 其 中 不 能 自 拔 。 有 时 候 爱 与 恨 并 没 有 区 别 ,爱 与 恨 都 那 么让人铭心刻骨。希斯克厉夫一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极度的 爱与极度的恨造就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最奇特之处。艾 米莉·勃朗特在短短的 30 年人生中的经历是坎坷凄凉的,她 把 自 己 的 经 历 、 见 闻 和 兄 弟 姐 妹 的 不 幸 遭 遇 糅 合 在 一 起 ,设 计了《呼啸山庄》男女 主人 公希 斯 克厉 夫 和凯 瑟 琳的 爱 情悲 剧 。《呼 啸 山 庄》是 世 界 文 学 史 上 一 部 罕 见 的 奇 书 ,它 是 艾 米 莉 唯 一 的 小 说 ,特 别 是 小 说 主 人 公 希 斯 克 厉 夫 那 奔 腾 呼 啸 的 激 情 、鲜 明 强 悍 的 爱 恨 意 识 以 及 残 酷 无 情 的 报 复 手 段 更 深 深 吸 引 着 读 者 ,他 也 成 为 英 国 小 说 史 上 最 为 复 杂 的 文 学 作 品 中 的 人 物 之 一 。 这 个 人 物 是 艾 米 莉 着 力 塑 造 的 ,她 用 了 大 量 的 笔墨描写了希斯克厉夫这样一个孤傲 、冷漠 、残 酷、自 私 、痴 情、疯狂的多面扭曲性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