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面临的挑战

合集下载

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

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
n d t h e Ch a l l e n g e s F a c i n g D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口S UI L i — p i n g
( C h a n g b a i R a d i o a n d T V S t a t i o n , C h a n g b a i 1 3 4 4 0 0 , C h i n a )
( 1 ) 直播星对有线 网络的巨大冲击
北 京奥 运 举 行前 , 我 国开 播 了 中星 9号 , 有4 5套 电视 节 目免 费传 送 给市 民 。广 电总局 称 有线 网络 因直 播 星泛滥 的地 下市 场 而遭 受 巨大 冲 击 , 正 加 紧 整治 地 下市 场 。 由于市场 经 济 的影 响 , 绝 大 多 数 老百 姓会 选
接入 与 高清互 动 电视 等综 合服 务 , 以此推 进 三 网融合迅 速发展 。
关键词 : 三 网融合 ; 广 电网络 ; 挑战 ; 发展 战略
On t he Co nt e x t o f Tr i pl e Pl a y Ra d i o a n d Te l e v i s i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o f r a d i o a n d t e l e v i s i o n n e t w o r k s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s y s t e m r e f o r m ;t o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p a c e
a t e a c c e s s b r o a d b a n d,h i g h —d e f i n i t i o n i n t e r a c t i v e T V s e r v i c e s ,t o p r o mo t e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t h r e e n e t w o r k s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及趋势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及趋势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及趋势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当前情况下讨论广电网络技术的相关问题及趋势无法脱离三网融合这一大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向业务进行壮大靠拢,如何使先进的应用技术符合业务融合的相关条件,如何使设计出的技术能够和当代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在这个基础上,本文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三网融合;技术先进性;问题及趋势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220-02三网融合是指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这三种网络连接在一起。

从业务层面上来说,它们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从网络层面上来说,他们彼此之间保持连通;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它们基本上是向同一个方向变动的;从经营层面上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

三网融合典范是广电hfc网,近几年它借助三网融合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将原有的带宽从100m扩大到了10g,该网络的优点也有很多,包括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便于掌握等。

1广电网络建设的现状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网络建设是一个不断向前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具备许多前所未有的优势,同时,由于发展中出现的限制及障碍,当前的广电网络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

1.1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的优势在信号传送上,hfc网络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从5mhz到860mhz),这种带宽只和节目本身有关而与用户数量无关;在安全性能上,广电hfc的规格很严格,都是由国家的hfc网络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很多非法行为的入侵;在带宽接入上,对广电网络进行双向改进,能够实现对数据、视频、语言等业务的很好连接;属于广播式网络,能够从一点到多点,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对电视数字信号和电视模拟信号的传送。

1.2当前广电网络建设的弊端第一,市场调研及需求数据的分析不够充分,使得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较大。

第二,对项目管理的认识相对缺乏。

华为:三网融合下广电面临三挑战 CCBN2011上主推媒体云平台

华为:三网融合下广电面临三挑战 CCBN2011上主推媒体云平台

6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专题(下)仔细地参观完华为的展台,观众会了解到广电网络的全部环节,这是因为华为所推出的广电网络解决方案早已实现了“端到端”。

华为:三网融合下广电面临三挑战CCBN2011上主推媒体云平台本刊记者|黄海峰华为“端”展区展示了众多机顶盒解决方案。

华为“管”战略展区人头攒动。

本届CCBN 是笔者所参加的三届中最热闹的一次,无论是参展厂商还是观众人数都明显增加。

如果要评选本届最“拥挤”的展台,华为绝对可以排在前列。

当前,如何提高带宽支撑业务发展、如何加快双向网改、如何简化海量设备运维管理是广电运营商2011年面对的三大最主要挑战。

以“汇智简悦”为参展主题,位于国际馆的华为展厅内在三天中一直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广电运营商等单位的观众对华为的“云端管控”战略进行了深入了解。

“媒体云”三方面助广电成功在整个CCBN 展厅,有很多厂商提出了云计算理念和CDN 技术,但是只有华为将两者有效结合,形象地将其称为“媒体云”平台,并做了重点展示。

相信用户在观看在线视频时大都遇到过视频缓存的尴尬情况,从而影响了观看视频内容的心情,而华为的媒体分发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效提高广电运营商推出业务的体验。

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同时展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视频,一个使用了媒体分发平台,另一个没有使用。

在观看中记者非常明显地看到使用媒体分发平台的视频内容一直在持续播放中,在终端接入带宽降低的时候,并未出现缓冲界面,仅在清晰度上有轻微的下降。

另外,该工作人员还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了媒体分发平台的智能识别不同终端、智能分发、自动路由的多个特点,据他介绍,华为“媒体云”平台一是可以促进广电行业的信息化,实现多方共赢;二是促进广电业务与应用云化,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帮助广电运营商发掘新的商业模式;三是面对三网融合打造开放的平台。

据记者了解,华为的媒体云平台把传统广电行业的媒体生产、媒体管理、媒体分发和媒体分析系统迁移到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平台上,以服务中国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

三网融合态势下电视媒体发展挑战机遇论文

三网融合态势下电视媒体发展挑战机遇论文

三网融合态势下电视媒体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摘要:三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使电视从一个独立的产业走上了与电信和互联网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道路,给传统的电视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视媒体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三网融合;传统电视业;互联网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37-01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其中互联网是核心。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给电视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的推进也将打破广电垄断局面,广电业务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因此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模式就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的挑战和冲击在20世纪传统电视独霸天下的时候,人们被迫接受了固定的收视方式时出现过这些现象:有人因错过了一场精彩节目而追悔莫及,有人与家人争频道而不亦乐乎,有人为看一档播出时间较晚的节目而不得不熬夜等待……传统电视的缺点显而易见。

三网融合将打破原有的媒体形态和竞争格局,为广电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正在强力地瓜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年轻人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是新媒体,电视的收视率整体明显下降;市场份额在减少。

而从美国最大的有线网络运营商comcast 2011的年报也可以看出,有线电视受到互联网很大冲击,年轻的电视用户在不断流失,同时,互联网的影响力不断增加。

传统电视所占有的市场不论是付费还是广告,都正在被新媒体瓜分,电视的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其次,电视在多年的运行中,已成型的体制与机制,使其生产运营、传播的管理,成本极高,负担沉重。

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的机遇与挑战

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网络的机遇与挑战
科 技 论 坛
民营 科技 2 0 1 4年第2 期
三 网融合背 景下有线 电视 网络 的机遇 与挑 战
刘 慧 岩 ( 黑 龙 江 广播 电视 网络 股份 有 限 公 司 嫩 江 分公 司 , 黑龙江 嫩 江 1 6 1 4 0 0 )
摘 要: 随着科技 的不断发展 ,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并应用到 实际 中来 , 三 网融合是必然 的发展趋 势。三网融合是将 常用的电信 、 广 电及互联 网网络合为一体 , 实现信 息资源共享 , 提 高信 息的利率 , 它是社会走向科技 时代和信息 时代的重要体现 , 并能够是人 们的工 作、 生活产生 巨大的改变。 以信息化形式影响社 会的发展 和融合 , 以一条 网络 实现 三种 不同的但 又是人们 生活 中必不可 少的三种功能, 促 进 三种 网络 的 交 叉和 融合 , 完成 以 网络 进 行 沟通 的 目标 , 实现 网络 科 技 现 代 化 、 信 息化 , 更 满 足 人 们在 发 展 中对 生 活 和 工 作 不 断提 高

网融合技术将这三种 功能的实现所需 要的三种 网络融 合为一体 , 模式 , 而向多种方式 的增值业务推进 。 . 2 政策 、 资金支持。从 三网融合的互相准人的 内容上不难看 出 能够有效控制三种 网络在其 运营时 出现的种种 问题 , 更加 存进 了 3
广 电将 负责 I P T v ( 网络 电视) 集成播 控平台建 以竞争 为手段 信息服务 优质化进 程的发展。但三 网融合 的实现是 政策对 广电的倾斜 , 有线 电视 网络 的发展 出现了威胁 , 但是在威 胁中又是对有 线电视 设管理 , 而 电信方面 目 前能操作 的新媒体 的集成播 控业务都 由广 网络 的一 种促 进。有线 电视 网络 的发展受到三 网融合 网络 的冲击 电掌握 , 电信 只负责传输 。 除 了政策外 , 资金对广 电也有倾斜 。国家 级有线 电视 网络公 是必然的 ,而在这 种冲击和挑战 当中如何能够 以 自身 的优势 , 完

广电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四大问题

广电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四大问题

广电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四大问题广电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四大问题一、广电网络的规模和现状在我国广电网络的最初发展过程中,广电网络建设是靠从十分拮据的日常经费中一点点积累出启动资金,初装费的逐步增多才建设起来的。

后来,又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才得以不断的完善,最后,终于建设成为对世界而言无论从覆盖面积到覆盖人口数量都是其他国家不能与之进行媲美的,并且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广电网络的用户数约多达8000多万,广电网络早已完成连接全国各省的网络传输结构。

覆盖全国的广电网络传输光缆的网络结构包括多个环形结构,部分线路的铺设还采用链型结构。

如果说光缆、电线的铺设是广电网络的前期准备,那么广电网络线路的运营、维护与业务的办理就是广电网络的重中之重。

尽心尽力的维护已经铺设好的传输线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求实认真踏实的营运广电网络,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平台,才能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

目前,广电网络的运营的收入来源主要由广告收入、线路维护、付费频道的观看、数据服务等几个部分组成。

显然其中广告收入和线路维护占主要部分,但付费频道的观看、数据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很大,倘若借着三网融合的趋势,完成广电网络、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那么,在付费频道的观看、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收益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过去,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经营主要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

但是,现在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开放,致使国内大量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一领域。

这又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

像其中的网络传送服务和收看专业频道两项业务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巨大数量的投资恰恰证明了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值得投资,也间接的表明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重要性与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网络的资产也在不断升值,对此,也可以看到资本投资者对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具有足够的信心,还可以看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巨大升值潜力。

二、广电网络建设的问题及相应方法第一,线路老化问题。

探析广播电视网在三网融合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析广播电视网在三网融合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探索
企业 科技 与发展
21 年第 l 期( 26 00 6 总第 8 期)
R sa h& E po t n En ep ie S in e And Te h o o y & De eo m e t N . ,0 0 C m li l N .8 ) eer c xl ai r o tr rs c e c c n lg v lp n O1 2 1( u uav y O2 6 6 te
lng sf cn a i n e e a ig r d o a d TV ewo k o r—n t r o v r e c . n t r sf rti ewoksc n e g n e
【 e od 】r nto s ov gner iad Vnto sdv om n opr ni ;hlne K y rs t—e r ne ec a o n e r ; e l etpoui scaeg w i w kc r ; d T w k ep t t e l s
1 背景
三网融合பைடு நூலகம்,是一种广义说法 ,指 的是 电信网 、广播 电视 网 和互联 网的相互渗透 、互相兼容 ,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 的信息通信网络。推进三网融合 ,实现 三网互联互通 、资源共 享,为用户提供话音 、数据和广播 电视等多种服务 ,对于促进 我国的信息和文化 产业发展 ,提高 国民经济 和社会信息 化水
22 发展 新媒体 .
当前 ,网 络 广 播 、网络 电 视 、楼 宇 电视 、I r ( tr — P V I e c 1 n a t eP r n l e vs n i es at T l io ,交 互 式 网络 电视 ) MMB ( hn v o i y e i 、C Ci a Moi u ie i Bodat g 中 国 移 动 多 媒 体 广 播 ) 等 新 b e M hm da racsn , l i 媒 体 ,受 到 业 界 、学 界和 广 大 消费 者 的 广 泛关 注 ,并 表 现 出强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网络发展之道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网络发展之道
化竞争。 对于 “ 三网融合” 的新挑战 , 广电网必须要适应新规 则, 适应并非由自己主导制定 的规则。 对于广电网来说,“ 三网
1“ 三网融合”或数字化进程中广电网络的现状
l 03  ̄ 0 年广电总局开始在全 国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 融合” 2 既是机遇, 但是也是风险, 不能因 为过渡期的国家保护下 换 以来, 按照总局 数字 电 视推进计划表, 全国各地有线数字化 的政策性生存, 使得广电网失去自身改进的 动力, 从而错失发展 工 作开展得如火如茶。 据官方统计, 截至于2 0 年底 , 国已 09 全 有 的历史性良 , 机 必须将 自 身主动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 在完全
关键 词 :三 网融 合 现 状 整 合 “ 合” 竞
2 1 年1 3 ] 0 0 月1 E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一项重大决策, 使得业内期盼了近十年的 “ 三网融合” 终于从理想走进现实,
29 2 个城市进行了 数字化整体转换,0 多个城市完成了 10 转换, 广西、 海南、 宁夏完成了 全省 ( ) 区 的数字化整体转换, 北京、 天
“ 三网融合” 指的不是基于三个网络的融合, 而是基于内容 总收入的1. %, ̄0 8 6 8 ]2 0 年增加1亿元, 1 ; 9 增长 1 付费数字 6%;
视收入2 . 亿元 , , 0年增加1_ 亿元, 52 4  ̄ 08 2 11 2 增长7 。 %。 89 8 和业务的 融合。 广电网 当 和电 信网实现双向准入后, 用户提供 电 将为 话音、 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 种服务, 也会出 现很多融合的 新业务, 从以上数字上看, 己比, 与自 广电网络是在发展 , 但与电信运 如用户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今后可以 看到各种电 视节目 电 , 视机也可 营商比, 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截至2 0 年底, 09 全国电话用户总数 以 当电脑使用, 能够用来上网、 收发邮件等。 肯定的 ,三网 达到1. 可以 是 “ 0 亿户、 6 手机用户突破7 亿户、 . 4 固定电 . 话32 亿户, 互联 网 融合” —旦实施, 不管广电和电 信谁吃亏、 谁得利, 不管广电、 信 用户近 亿; 电 4 三大运营商总收入达85 亿元, 10 利润总额达18 { 3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网融合”背景下
广电网络面临的挑战
宁建军
2010 年元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给予政策支持。

会议为三网融合设定了阶段性目标:2010-2012 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 13-2015 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这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三大网络的尽早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方向。

一、“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并不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简单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对广大用户而言,就是指只用一条线路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

二、广电网络面临的严峻形势
现代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别是IP技术的发展,使得在IP 网上实现语音(电话)、视频(有线电视)、数据(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在技术上已经可行;2010年初国务院拟定的三网融合时间表,使之在政策上也进入可操作阶段。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大连市、杭州市等12个城市入围本次试点名单。

但由于相关政策的模糊性,电信的IPTV业务已偷偷进入非试点城市,我们宁波、镇海也在其中,IPTV已开始对我们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带来了不小冲击。

和电信运营商相比,目前广电网络收入结构中有线电视业务收视费是主要部分,还存在着尚无支撑性的新业务收入来源、缺乏资金和市场经验、体制问题等等。

(一)、竞争主体的不对称性
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全国性企业和上市公司,经历多年的市场化运作,资金技术雄厚,竞争能力很强。

而广电行业由于历史原因,采取的是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式,将有线电视网大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传输四级,大多还依附于当地的电视台,属事业单位,如今仍是各自为政,小打小闹。

同时,目前广电正在进行的双向网改造,各地都有自己的方案,技术标准有很多,没有统一。

虽然国家广电总局正着手组建全国性的有线网络公司,并要求在今年底完成全国所有省级网络的整合,实现"一省一网"。

但要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需要面临股权、各方利益、人员身份等一系列难题,形成规模效应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磨合。

(二)、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以宽带业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转型
当年,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对固话业务造成了致命性的冲击,造成固话数量的持续性下跌。

中国电信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千方
百计延缓固话用户的流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把宽带互联网业务放到战略发展方向的高度,每年把投资的50%以上放到发展宽带业务上,实现战略转型。

经过多年的培育,宽带上网业务已经成熟,成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需品,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不可替代。

目前其宽带业务主要收入来自包月接入费,在此基础上开展IPTV、游戏、广告、商务等综合信息服务后,将不但能有效弥补固话用户加速流失带来的收入下滑,而且能借助全业务运营的捆绑营销,实现对中国移动进行有效的竞争,并对广电的有线电视业务带来严重冲击。

(三)、内部矛盾使广电丧失了节目内容优势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双向准入,准入政策具体包括,广电企业可申请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和国内IP电话业务。

电信企业除时政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外,可申请互联网视听信号传输,转播时政视听节目等。

广电握有内容播控权,电信系则拿着互联网宽带等资源。

目前的情况是,广电虽有内容播控权,但由于各自为政的原因,属于广电的上海文广集团将自己的电视节目交给了中国电信,目前电信开展的IPTV业务,其节目基本都来自上海文广,使电信轻松进入了家庭电视业务,而在互联网业务上,电信在宽带的环节上处处设置壁垒,致使广电有线难以大规模进入家庭宽带和固话业务。

据东方有线网络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上海开展的宽带业务,其营业收入的一半要向电信运营商交纳租用宽带出口的费用。

(四)、IPTV对广电的冲击
中国电信IPTV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对有线电视而言具备了实质性的替代可能。

广电网络运营商目前绝大多数收入还是来源于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而且挖掘潜力有限。

而各地
广电开展的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包括付费频道和互动点播业务,相比电信IPTV的节目内容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价格要远高于IPTV,缺乏竞争力。

从用户层面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用户、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停留在电脑前的时间远远高于看电视的时间,现在以收看电视为主的多为中老年人,而且将日趋减少。

因此,电信以宽带业务为主,捆绑IPTV业务的形式,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如果采取低价竞争方式,将会造成广电网络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严重分流的局面,就像当年点对点手机短信对传呼机毁灭性的打击一样。

从长远分析,随着电信带宽的逐步升级,目前广电的高清节目优势也不复存在,所以说广电运营商如果只有传统业务,在“三网融合”竞争中难以生存。

三、面对挑战广电如何应对
(一)、加快网络的整合
网络是广电发展的基础、竞争的根本、发展的命脉。

只有通过整合和开发才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才能够形成效益、才有发展前途,才能提升竞争的能力。

这种整合包括资金整合,体制整合,技术整合,业务整合等诸多方面。

目前“一省一网”的整合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广电总局也着手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我们也希望广电上层能尽快摸索出网络整合的有效方法,真正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

(二)、加速网络的改造,拓展双向业务
双向业务比如宽带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到现在,早已度过市场培育期,是成熟的固网电信运营商的杀手级的应用,也是固网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的宽带用户已经接近1亿户,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广电有着覆盖千家万户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用户资源,并在宣传、内容、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些地
方在发展双向业务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加速发展双向业务,是为我们争取在三网融合时代的生存权。

因此我们把发展双向业务作为突破口要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提高双向机顶盒的开通、在线率,为VOD、广告等增值业务的培育和发展奠定基础,提升有线电视运营商的ARPU值,大大提升我们的营业收入、改变收入结构、培育新的业务增长。

(三)、在网络整合、网络改造的同时加快专业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广电的竞争力
1.加快建设和完善广电综合业务运营平台,开展数字电视、宽带接入、付费电视等业务的捆绑营销,应对电信业务捆绑竞争带来的冲击,不断提高有广电网络特色的营销策划和项目营销水平。

2.保证优质客户,稳定客户关系。

针对数据专网、宽带服务等增值业务,应建立健全各级大客户服务中心,尤其是在广电网络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有限的情况下,对重点客户和能为企业带来高回报的行业,在各个相关环节为其提供更加周到、迅速、准确和优质的服务,提高对大客户的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

3.改善营销方式,优化营销渠道。

未来的市场营销并非只有“低价格”这一条道路。

在营销方式上,一要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观念,按市场规律正确选择目标市场;二要切实以用户为导向,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从用户角度设计解决方案;三要区分基本性数字电视收视业务和竞争性增值业务,增强投入产出观念,在基本型数字电视收视业务稳固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保证竞争型增值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争取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舆论工具及宣传通道,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电视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一直处于低收费状态。

因此,面对市场竞争,面对大量的网络改造投入,我们要尽可能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
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建设好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广电队伍是赢取未来市场的关键。

首先,广电班子应当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熟悉传媒宣传规律,精通电视创意产品生产;又懂得网络技术业务,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具备驾驭市场能力。

第二,是要强化员工的全面教育,破除陈旧理念,增强融入的紧廹感、危机感和使命感。

全面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绩效意识和服务意识。

强本固基,树立形象,使广电的员工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

三是要创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创造一个引人、用人、容人、留人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并为人才的技术创新、才华舒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

要注重引进懂市场、会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应对“三网融合”带来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