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合理选型方法
电梯的选型配置要考虑的八大因素

电梯的选型配置电梯的选型配置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电梯类型的选择电梯按用途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船用电梯、汽车电梯、建筑施工电梯等。
特殊用途的电梯有:防爆电梯、冷库电梯、家用电梯、残疾人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电梯等,如残疾人电梯在轿厢尺寸、开门宽度、操纵盘设置、语音提示等方面有特殊要求。
电梯按驱动方式分为曳引驱动电梯、液压电梯、直线电机驱动电梯、齿轮齿条驱动电梯、卷筒驱动电梯、螺杆式电梯、斜行电梯等。
曳引驱动电梯又分为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
交流电梯经历了交流单速、交流双速、调压调速、变频调速等发展阶段,最终变频调速电梯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舒适感、节能、驱动设备小、噪声低、平层精度高、可靠性高、电路负载低而成为当今主流电梯产品。
直流电梯具有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大等优点,但需要直流电源,并且电机维护难,常用于无齿轮驱动的2.00m/s以上速度的电梯。
液压电梯具有井道结构强度要求低、井道利用率高、提升载荷大、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机房布置灵活等特点,常用于提升高度低于30m,速度低于1.00m/s的电梯,特别适合于一些旧楼增设电梯的场合。
液压电梯在欧美使用量较大,但因其能耗高、泵站噪声大(浸油式泵站噪音较小)、运行状态受油温影响、需处理油管安全与泄漏问题等原因受到无机房电梯的挑战。
直线电机驱动电梯利用直线电机原理,一般线圈装在整个井道,轿厢或对重装有永磁材料,采用光控技术或无线电控制,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电梯按操纵控制方式分为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如今发展到单梯集选控制和多梯的智能群控。
电梯按机房位置分为上机房、下机房、侧机房和无机房(曳引系统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等。
电梯按曳引机有无齿轮减速分为有齿轮减速(包括V型带驱动)和无齿轮驱动等。
自动扶梯适用于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车站、机场、剧院、码头等。
自动扶梯按其结构特点分为标准型、苗条型、加重型。
住宅电梯选型标准

长沙万科住宅电梯选型标准2013年9月目录一、电梯选用原则二、无障碍电梯、消防电梯、担架电梯等设计注意事项三、其它四、各型号电梯技术参数表及其附图(一)、日立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HGP系列)(二)、日立有机房担架电梯(HGP系列)(三)、日立有机房高速乘客电梯(HPM系列)(四)、日立无机房乘客电梯(UAX系列)一、电梯选用原则:1.电梯选用基本原则:(1)根据国家、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以及最经济、合理的原则。
(2)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平立面条件选用。
2.住宅乘客电梯载重量、速度的选择建议如下:(1)5层及以下洋房:无机房电梯、载重量800kg、速度1.0m/S;(2)6~9层洋房:无机房电梯、载重量1000kg、速度1.5m/S;(3)1~9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0m/S;(4)10~18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5m/S;(5)19~34层住宅: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900kg、速度1.75m/S;(6)35~45层超高层住宅: 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1050kg、速度2.5m/S;(总提升高度H≤140M,包地下室)(7)45层~60层超高层住宅: 有机房普通乘客电梯、载重量1050kg、速度3.0m/S;3.住宅电梯数量的设计标准如下:(1) 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 高层住宅每单元户数超过60户时,其电梯设置不得少于2台。
且平均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不宜超过75户。
4、以上电梯选用原则为常规设计标准,如单项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单项工程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家、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设计。
二、无障碍电梯、消防电梯、担架电梯等设计注意事项:1. 无障碍电梯:(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含无障碍电梯)。
(2) 无障碍电梯轿厢设计要求如下:1、电梯门开启净宽度大于或等于0.8m。
电梯的选型配置中的几个主要参数

电梯选型和配置中的几个主要参数首先,我们将介绍电梯配置中常用的2个概念:(1)输送能力。
在1个时间周期内,单梯或群梯可运送的乘客数量。
(2)平均运行间隔时间。
对于1台电梯,一个轿厢相邻2第二次离开主楼层的平均时间间隔;对n台群控电梯,该时间应除以n。
电梯选型和配置的主要参数如下。
(1)电梯台数。
需要根据建筑物用途和内部人员流动进行计算,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合理的垂直运输要求。
有的按每百人需要的电梯台数来计算,有的按建筑物的人均面积来计算,科学的方法是进行交通计算。
(2)额定载重量。
电梯台数和额定载重量是互相影响,应合理搭配。
选用大额定载重量可以减少电梯台数,节省建筑面积和电梯成本,但是会导致停层概率增加,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长,电梯平均运行间隔时间增加;如果选择较小的固定负载,则需要增加电梯的数量,占用的建筑面积和电梯成本增大,但平均运转间隔时间减少。
根据额定载荷可确定轿厢有效面积。
(3)额定速度。
在选择额定速度时,应考虑电梯高度和乘客流量等因素。
当电梯停站间隔较短时,片面地提高电梯的额定速度是不适当的。
过高速度的电梯在较短的停站间隔有时达不到额定速度,而且电梯速度越高,安全装置的投资也越大。
(4)轿厢开关门时间。
应选择正确的开门方式、门机调速性能、开门宽度等。
开门宽度的选择要根据井道的宽度、考虑轿厢的宽度和电梯配重的位置,较大的开门宽度使乘客进出轿厢顺畅。
电梯选型和配置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具体的电梯配置方案应由业主、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协商确定。
电梯选型一般流程

电梯选型一般流程
1、现场调查:首先根据电梯安装地点、建筑结构的特殊要求,确认
本次安装所需的电梯类型,是直梯、扶梯、曳引梯或自动扶梯等,然后确
定空间尺寸和结构,如空间高度、开门方式、井宽、乘客载客量等;
2、计算行程距离:根据电梯行程距离,以及运行速度计算所需要的
电梯层数,一般情况下,根据安装地点的不同,对行程距离也有特殊要求;
3、电梯选型:按照电梯类型、行程距离、载客量、安装要求等参数,选定电梯产品,如有勾选实景装修参数,比如控制层、按梯开关灯、液压
系统、安装特殊要求等,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勾选品牌的更多参数,同
时还可以从品牌及零件均衡度等方面进行电梯选型;
4、安装地点确认:根据客户要求确定电梯安装的确切位置,如要求
电梯楼层的上下安装位置,是双室还是单室;
5、设备定型:根据客户安装地点,确定电梯的位置尺寸、井宽、机
房空间要求,选择井宽、轿厢尺寸、楼层间距、乘客载客量等参数;
6、报价和合同:根据电梯安装的位置尺寸、安装要求、零件备件及
设备的符合要求,给出详细的报价;
7、合同签订:客户同意报价后。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如下:1、电梯数量住宅电梯的数量应根据住宅的规模和层数进行配置。
一般情况下,住宅楼层数越高,电梯数量也应相应增加。
同时,为了保证住宅业主的出行便利与舒适度,电梯的服务范围不应过大,一般不超过6层。
2、电梯位置电梯的位置应该合理,方便业主使用。
一般来说,住宅楼电梯的位置应该在楼房中心或者两侧,避免电梯位置过于偏僻,影响业主的出行。
3、电梯尺寸电梯尺寸应该与住宅楼的规模相适应,同时保证电梯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舒适,方便业主使用,一般来说,住宅电梯的门宽不应小于1.2米。
4、电梯速度电梯的速度应该与住宅楼的规模、层数等因素相适应。
一般来说,住宅电梯的速度应该控制在1.5米/秒以下,以保证业主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5、电梯质量住宅电梯的质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住宅电梯的维护保养也应该得到重视,确保电梯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住宅电梯的选型标准1、厂家资质住宅电梯的厂家应该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如国家质量认证等,以保证电梯的制造和安装质量,并保证业主的安全性和权益。
2、电梯品牌住宅电梯品牌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电梯品牌知名度越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也越好,而且在维护保养等方面也更加可靠。
3、电梯性能住宅电梯的性能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如电梯速度、载重能力、运行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4、维保服务住宅电梯的维保服务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厂家提供的维保服务应该包括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以确保电梯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要求标准是涉及到住宅业主生活安全和舒适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选择住宅电梯时,业主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质量优良、服务可靠的电梯品牌和厂家,以保证住宅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采购选型需要注意的事项

电梯采购选型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于提高建筑物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电梯的采购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用途、乘坐人数、楼层高度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梯采购选型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确定电梯类型在电梯采购选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的电梯类型。
常见的电梯类型包括:客梯、货梯、医疗梯等。
不同的电梯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出准确的选择。
三、确定载重量和速度在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电梯的使用场景和需要运载的物品或人员的总重量来确定电梯的载重量。
同时,电梯的速度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速度过高可能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而速度过低则会增加人员的等待时间。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权衡速度和舒适度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合的平衡点。
四、考虑楼层高度和停靠站数楼层高度和停靠站数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如果建筑物楼层较高,电梯需要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和合理的速度,以便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需要确定电梯的停靠站数,以满足不同楼层之间的交通需求。
五、安全性与紧急事故应对能力在选型过程中,要关注电梯的安全性和紧急事故应对能力。
这包括是否具备应急救援装置、电梯是否具备自动报警功能、是否具备防止超载的保护机制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梯制造商的信誉和质量保证,选择可靠的品牌和供应商。
六、节能与环保考虑节能与环保也是电梯采购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节能型电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量。
因此,在选型时可以选择具备能量再生技术、LED照明等节能特性的电梯,同时关注电梯的环保认证和相关标准。
七、维保和售后服务维保和售后服务是电梯采购选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电梯是长期使用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了解电梯制造商的维保服务政策和能力,并确保其能够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
八、预算和成本控制最后,预算和成本控制也是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根据项目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梯型号和配置,确保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采购成本。
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规范电梯选型与安装流程

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规范电梯选型与安装流程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规范:电梯选型与安装流程概述:建筑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型和安装流程对于确保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和便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规范,并详细论述电梯选型与安装的流程。
一、电梯选型1. 考虑建筑物类型和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不同类型的电梯来满足其特定需求。
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如办公楼、住宅楼、商务中心等,选用适当的电梯类型是很重要的。
2. 考虑运输需求: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人员流量,确定所需的电梯数量和负载能力。
确保电梯能够满足建筑物高峰期的运输需求,同时兼顾平峰期的能效。
3. 考虑特殊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和人群,如医院、购物中心等,需要考虑到电梯的特殊要求,比如安装病床电梯、货梯等。
4. 考虑节能与环保:选择符合能效标准和环保要求的电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电梯安装流程1. 设计和规划:在选择电梯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这包括确定电梯的位置、尺寸、入口、出口、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
2. 施工准备:在进行电梯安装前,需要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现场勘测、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制造和运输:电梯制造商将根据安装规划和设计制造电梯,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验。
然后,电梯将运输至建筑工地,并妥善存放,确保电梯的安全和完整性。
4. 安装和调试:安装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将电梯组装并固定在建筑物中。
然后,对电梯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安全标准。
5. 验收和维护:在电梯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电梯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之后,建立电梯的维护计划,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电梯的安全和可靠性。
结论: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规范的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确保电梯的选型和安装流程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电梯类型,经过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并按照流程进行安装和调试,将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交通运输效率,确保居民和使用者的安全和便利。
电梯合理选型方法

电梯合理选型方法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
电梯的选型是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合理的选型能够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电梯的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载重量:根据建筑的用途和人流量,确定电梯的载重量。
一般来说,商业大厦和住宅楼需要承载较大的人流量,因此需要选择载重量较大的电梯。
2.速度:根据建筑楼层的高度和人员流动频率,确定电梯的速度。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和商业大厦需要选择速度较快的电梯,以确保人员的快速出行。
3.安全性:电梯的安全性是选型的核心考虑因素之一、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的电梯产品,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空间大小:根据建筑的空间结构和电梯井的尺寸,确定电梯的尺寸和形式。
一些复杂的建筑结构可能需要选择特殊形式的电梯,如弯道电梯或者斜坡电梯。
除了以上的主要考虑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5.能源效率:选型时需要考虑电梯的能耗和能源效率,选择节能型电梯产品,降低运行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6.维护和售后服务:选型时需要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团队的电梯供应商,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
7.质量和价格:选型时需要根据预算和需求,综合考虑电梯的质量和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电梯产品。
选型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定义需求:明确建筑的用途、人员流量和楼层高度等基本信息,确定电梯的载重量和速度等基本参数。
2.市场调研:通过对比各个电梯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了解市场的情况和选择范围。
3.评估选项:根据实际需求对可选的电梯产品进行评估,比较各个电梯的优缺点。
4.选择供应商:选择合适的电梯供应商,考虑其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详细的商务洽谈。
5.确定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选购的电梯符合预期。
总之,电梯的合理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需求、安全性、能源效率、维护和价格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合理选型方法
一、规范要求
1.《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规范正文:
4.1.7 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规范正文:
6.3.1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1 一类公共建筑。
6.3.1.2 塔式住宅。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6.3.1.4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6.3.3.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3.3.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6.3.3.10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二、电梯选型的步骤
1、计算建筑物交通规模。
建筑物交通规模指建筑物内常有人数,对于办公大楼以每人占地面积(m2/人)来计算;对于住宅楼以每套居住人数(人/套)来计算。
2、初步确定电梯的型号和台数。
我们依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运输能力需求、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初步确定电梯的型号和数量。
电梯的选型与配置选择需要有专业指导,品牌要精心挑选,还要兼顾运行效率与舒适程度。
在台数估算时,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和运输能力的需求来定。
3、确定电梯服务方式。
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梯运行方式多种多样,有集选、并联、群控等方式,还有分单双层、高低区服务方式,更发展到神经网络运行控制。
合理地确定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
例如满载直驶方式,可以节省无谓的开关门时间。
4、计算电梯运行周期。
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电梯运行一周时间。
电梯在基站让乘客进入后,上、下运行服务完毕,又回到基层让乘客离去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往返一周时间。
它包括了电梯实际运行时间、开关时间、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和损失时间。
5、分析计算结果。
分析计算出来的电梯输送能力是否符合建筑物中客流集中率的要求;平均运行间隔是否达到预定的服务质量要求。
如果不符,应重新选定电梯的台数和规格,并再次进行计算和分析。
总之,电梯选型的总原则是经济、实用、可靠、先进。
电梯造型与配置是技术与经济综合比较的结果,在具体选型与配置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途、客流量、相关的安全技术参数、客户的资金状况等综合考虑。
三、电梯选型的方法
3.1.电梯额定速度的合理选择
3.1.1电梯速度选择的原则
根据用无因次参数分析、计算电梯运动参数,将电梯运动各段的运行距离、时间、一次运行时间、最大运行速度、电动机功率、电能消耗以及电动机的发热和温升等实际参数均化为速度系数α的函数,对速度系数最优化而得出α最优值范围。
从电梯拖动电动机功率及电耗较小来确定电梯额定速度,称为经济速度,这时α=1.1~1.2,考虑到低、1.05~1.25。
从电梯电动机发热是小和运行时间接近最短的观点来确定电梯短距离运行的分速度,这时α=1.5。
3.1.2电梯合理速度选择的计算依据
由《电梯运动是优参数》一文得出:在给定升降高度H(m)及设定平均加速度a(m/s2)的条件下,电梯速度VN(m/s)及一次运行时间T(s)与速度系数α的关系为VN2=(a-1)·(Ha)(1)
T2=(a2/a-1)·(H/a)(2)
从⑴式可得出电梯标准额定速度的合理适用高度为
H=V2N/a·1/a-1 (3)
将⑴、⑵式联立求解,消去H,则得
T=VN/a·a/a-1 (4)
再将⑶、⑷式联立求解,消去α,则
T=VN/a·H/VN (5)
由公式⑶还可得出:在选定电梯额定速度VN和设定平均加速度a条件下,就存在一个电梯适用的最小极限高度。
对三角形运行速度曲线,这时α=2,故Hmin=V2N/a,对合理运行分速度,α=1.5时,故Hmin=2 V2N/a。
对合理选择额定速度的最小适用高度,当α=1.25时,则Hmin=4 V2N/a。
由公式⑴到⑷可以看出:电梯的合理速度和最有利的运行时间均为速度系数α的函数,因此合理速度的选择,就变成了速度系数的合理确定。
对不同额定速度的电梯,合理的速度系数见表1所示。
结论:根据大楼的提升高度H(m)来选择额定速度v(m/s),一般v=(0.25~0.45)√H(低速时取下限,高速时取上限);此外还要求从大楼的主楼层到最高层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40s。
3.2.电梯额定载重量的合理选择
电梯额定载重量的选择是电梯选型中必须加以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所选择的电梯能满足在5分钟高峰期的乘客要求,就可以认为电梯的输送能力基本合乎要求的除上述原则外对电梯额定载重量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安全上的有关规定。
宽大明亮的轿厢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乘梯感觉,但如果轿厢的面积超过其额定载重量所对应的最大有效面积是非常危险的。
尽管电梯的超载装置能够保证电梯在超载时电梯不运行,但它不能阻止电梯内人数突然增加情况下轿厢向下滑车现象的发生。
对这种危险情况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就是严格限制轿厢的最大有效面积。
因此,在电梯选型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因素对电梯额定载重量选择的影响。
3.3电梯的台数的验证
乘客的候梯时间(根据大楼用途有不同的评定范围)和乘梯时间(一般不超过90s)是评定电梯服务质量的2个重要指标,也是交通分析的重要内容。
交通分析就是根据大楼的用途,考虑大楼内外人员的实时流动情况,结合电梯系统本身的特征如主参数、操纵控制方式等经过计算得出满足大楼输送要求的电梯台数及分配。
交通分析时必须掌握大楼的客流状态,如上行客流高峰、下行客流高峰、上下行客流平衡、上行客流较下行客流量大、下行客流较上行客流量大、频繁的层际客流、空闲时的客流等状态。
除了交通分析外,选择电梯台数时还应注意:(1)应考虑到大楼完成数年后客流交通的变化;(2)台数设置应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配置;(3)大楼一般不能只配1台电梯(单元式住宅楼除外),否则一旦停机大楼交通就会瘫痪。
(1)找出大楼客流高峰。
对于办公楼客流高峰一般出现在早晨上班到达时间(典型的上行高峰)、下午下班回家时间、午饭到餐厅就餐时间;住宅楼出现在早晨出去上班时间和傍晚回家时间)。
(2)确定电梯的服务形式。
电梯的服务形式主要有:单程快行(典型的上行高峰服务形式),单程区间快行,各层服务或隔层服务,往返区间快行,单程高层服务,单程低层服务。
(3)计算单梯往返一次运行时间(RTT)。
该时间包括乘客出入轿厢时间,开关门总时间,轿厢行驶时间,损失时间(一般取乘客出入轿厢时间与开关门总时间之和的10%)。
在计算以上这些时间时涉及以下几个变量:①乘客人数r,取轿厢容量的80%;②单次开关门时间;③额定速度与加减速度;④轿厢服务层数n(除基站外);⑤可能的停站数f,包括短区间可能的停站数和快行期间的停站数,应用概率论计算,例如对于单程快行服务形式f=n[1-(1-1/n)r]+1;⑥层高与楼层数。
(4)验算输送能力。
若大楼配置电梯数为N台,则电梯在主端站的运行间隔时间INT=RTT/N,乘客平均候梯时间AWT=(50%~65%)INT。
一般对于办公楼要求INT≤40s,住宅楼INT≤90s,旅馆INT≤50s。
每5min内N台电梯的总输送能力HC=300rN/RTT(人),如果HC超过或等于乘
客在高峰期间5min内的到达数则设计就满足了。
有时还希望算出高峰期间HC占大楼全部人员的百分比,使之不小于大楼客流高峰期间5min的百分比到达率A(例如对于上行高峰状况,指在客流最集中的5min内到达建筑物门厅准备上行的乘客数与大楼乘客总数的百分比,一般对办公楼A=14%~20%,住宅楼A=3%~7.5%,旅馆A=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