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传》阅读练习
文言文强化练习(双文本)(学生版)

(双文本)(学生版)一、高考真题(一)(2023·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语文:江苏宿豫中学高考二轮复习同步训练《概括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

概括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题组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
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
转郑令。
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
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
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
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
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此言各有所能也。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
”上善之,干子竟免。
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二人竟坐得罪。
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
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
后以忤旨免。
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
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
尝以少谴,敕送南台。
素恃贵,坐彧床。
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
”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
文言文阅读《新唐书李杰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釜阳人。
后魏并州刺史宝之裔孙。
少以孝友著。
擢明经....第,解褐齐州参军事,迁累天官员外郎。
为吏详敏,有治誉。
以采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
杰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复业者十七八。
神龙中,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
先天中,进陕州刺史、水陆发运使。
置使自杰始。
改河南尹。
杰既精听断,虽行来食饮,省治不少废,繇是府无淹事,人吏爱之。
寡妇有告其子不孝者,杰物色非是,谓妇曰:“子法当死,无悔乎?”答曰:“子无状,宁其悔!”乃命市棺还敛之,使人迹妇出,与一道士语,顷持棺至。
杰令捕道士按问,乃与妇私不得逞。
杰杀道士,内于棺。
河、汴之交旧有梁公埭,废不治,南方漕弗通,杰调汴、郑丁男复作之,不费而利。
入代宋璟为御史大夫。
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病在身辱衣冠耻在国帝怒,诏斩昕等朝堂。
左散骑常侍马怀素建言:“阳和月,不可以殊死。
”乃敕杖杀..之,谢百官,降书慰杰。
以护作桥陵,封武威县子。
初,杰引侍御史王旭为护陵判官。
旭贪赃,杰将绳之,未及发,反为所构,出衢州刺史。
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御史劾免。
开元六年卒,帝悼之,特赠户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李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B.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C.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D.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为官,又称“释褐”。
《旧唐书·元行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行冲,河南人。
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
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
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
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
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
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
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
四迁大理..卿。
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
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
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之上,上嘉之。
又特令行冲撰御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
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
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注)搏击:督察举发6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6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六单元培优测试卷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六单元·C培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qìng)溯.流(sù)白雪皑.皑(ǎi)忧心忡.忡(chōnɡ)B.羸.弱(yíng)啮.齿(niè)五脏.六腑(zàng)毛骨悚.然(sǒng)C.销蚀.(shí)轮廓.(kuò)怏.怏不乐(yànɡ)屏.息凝神(bǐnɡ)D.迟钝.(dùn)步履.(lǚ)语无伦.次(lùn)心有灵犀.(xī)2.(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紧张之下,她显得语无伦次....,准备好的发言内容也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
B.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C.丢失了这本心爱的书,他一整天心事重重,若无其事....的样子。
D.这部电影的情节惊心动魄....,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
3.(本题3分)依照文意,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北京,很少能够听得到惊蛰时打雷的。
惊蛰的雷声,应该出现在南方。
但是,没有雷声的惊蛰,还能够叫惊蛰吗?________________惊蛰的雷声,应该像是起床的铃声,上课的钟声一样,准点准时出现才对。
那时候,惊蛰的雷声,只出现我的想象里。
想象着雷声响了——小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这样一幕戏的三部曲,有声有色,次第出场,动画片一样。
A.那些小虫子能被惊醒呢。
B.世间万物能被惊醒么?C.那些小虫子怎么能被惊醒呢?D.当然不能!4.(本题3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咆哮了的土地阅读理解

咆哮了的土地阅读理解咆哮了的土地(节选)蒋光慈夜已经深了。
从寂静的田野间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一种什么夜鸟的叫鸣,对于李杰来说那声音是很熟悉的,然而躺在张进德的表姐夫、贫苦佃农吴长兴家的竹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梦的他,总想不起这叫鸣着的夜鸟是什么名字。
由那种凄清而愁苦的音调,他的内心里紧张起来一种说不出的,说悲哀又不是悲哀,说欢欣又不是欢欣的情绪。
他想起来了他的身世:富有的家庭、童年的娇养、小学、中学、对于王兰姑的恋爱……这一阶段的生活是怎样的甜蜜而平静!没有忧患,没有疾苦,有的只是温暖的天鹅绒般的梦。
后来,他的思想忽然变化了。
学生运动的参加,对于社会主义的沉醉,接着便和父母起了冲突王兰姑的惨死促成了他和家庭的决裂。
接着便是上海的流浪,黄埔军官学校的投考……于是李杰卷入伟大的革命的浪潮里。
那过去的天鹅绒般的梦,在他的身上不留下一点儿痕迹了。
他久已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穿着灰军服的兵士。
他更久己不是一个少爷,而是一个坚毅的战士,对于他。
久已没有了家庭,没有了个人的幸福,有的只是革命的事业……甚至于他的青春的梦,那个为他所爱恋的,已经死去了的王兰姑,也久已被他所忘怀了。
这次具着不可动摇的决心,他辞去了军中的职务,情愿回到自己的乡间进行农民,的运动。
这是因为他看清楚了那所谓革命军的。
未必真能革命,自己反不如走到群众中去,努力做一点实际的工作,二者也许因为他还存着爱乡的观念,总想对自己的故乡多有一点贡献,或者更因为他具着复仇的心情,他要立在农民的队伍中间,显一显威风给他那作恶的父亲看。
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他,李杰,到底能不能将一些毫无知识的农民弄得觉醒起来?夜鸟还是继续着凄清而愁苦的音调,思想如翻腾着的浪潮一般,涌激得李杰无论如何不能合眼,他想爬起身来,将门开开,到外边走一走,呼吸一呼吸田野间的夜的气息,但是他怕惊动了吴长兴夫妇和张进德,终于没有照着他的念头去做。
想到了吴长兴夫妇,忽然晚间的一幕呈现在他的眼前:那披散着头发的女人的绝望的神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旧唐书元行冲传》(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旧唐书·元行冲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行冲,河南人。
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
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
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
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
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
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①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
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外察其冤滥,并奏原之。
四迁大理卿。
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
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
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
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
又特令行冲撰御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
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
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注】①搏击:督察举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复习参考】为您收集整理语文(江苏)二轮专题训练:专题7 实用类文本阅读 2掌握分析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及

专题训练二掌握分析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及其成因的方法[目标解说]传记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的主要文体。
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从而汲取自己成长中的养分,是传记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传记考查的主要【真题回做】(2018·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飞虎将军”陈纳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
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
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
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
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
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
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战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警报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
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
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
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杰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杰,本名务光,相州釜阳人。
后魏并州刺史宝之裔孙。
少以孝友著。
擢明经第,解褐齐州参军事,迁累天官员外郎。
为吏详敏,有治誉。
以采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
杰为设科条区处,检防亡匿,复业者十七八。
神龙中,为河东巡察黜陟使,课最诸道。
先天中,进陕州刺史、水陆发运使。
置使自杰始。
改河南尹。
杰既精听断,虽行来食饮,省治不少废,繇是府无淹事,人吏爱之。
寡妇有告其子不孝者,杰物色非是,谓妇曰:“子法当死,无悔乎?”答曰:“子无状,宁其悔!”乃命市棺还敛之,使人迹妇出,与一道士语,顷持棺至。
杰令捕道士按问,乃与妇私不得逞。
杰杀道士,内于棺。
河、济之交旧有梁公埭,废不治,南方漕弗通,杰调汴、郑丁男复作之,不费而利。
入代宋環为御史大夫。
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帝怒,诏斩昕等朝堂。
左散骑常侍马怀素建言:“阳和月,不可以殊死。
”乃敕杖杀之,谢百官,降书慰杰。
以护作桥陵,封武威县子。
初,杰引侍御史王旭为护陵判官。
旭贪赃,杰将绳之,未及发,反为所构,出衢州刺史。
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复为御史劾免。
开元六年卒,帝悼之,特赠户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李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婚/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B.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C.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D.尚衣奉御长孙昕素恶杰/遇于道/内恃玄宗娅婿/与所亲杨仙玉共殴辱之/杰诉曰/败发肤痛/在身/辱衣冠耻/在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讨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为官,又称“释褐”。
B.明经,属于汉代察举制度科目之一,隋废九品中正制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进士科重经术,明经科重文辞。
C.杖杀,又称“杖毙”、“極杀”,是一种用杖击处死罪犯的行刑方式。
隋代把“答、杖、徒、流、死”定为五刑。
D.户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长官为户部尚书。
隋代定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杰勤政爱民。
他任采访使巡行山南时,制定查检防止逃亡和隐匿户口的政策,使得十七八户人家恢复生业;平常即使行途中吃饭喝
水,也不停止处理政事。
B.李杰政绩突出。
他任河东巡察黜陟使时考核政绩为各道最优;他征调汴、郑一带丁男修复整治黄河、汴水汇合处的梁公埭,不事花费而获益。
C.李杰精于断案。
他在处理寡妇控告儿子一案中,通过暗中查访,求得真相后,机智地处理了案件。
D.李杰深受皇帝喜爱。
他受到长孙昕和杨仙玉股打侮辱,皇帝为此处死长孙昕等人,向百官谢过并下诏书慰问他;他去世,皇帝哀悼他并给他追投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命市棺还敛之,使人迹妇出,与一道士语,顷持棺至。
②旭贪赃,杰将绳之,未及发,反为所构,出衢州刺史。
答案:
(1)C。
(2)B.“进士科重经术,明经科重文辞”说法颠倒,正确的是: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3)A.“十七八”是指十分之七八,不是十七八个。
原文“复业者十七八”的意思是恢复生业的人达到十分之七八。
(4)①于是李杰就叫他去买棺材回来收敛他的儿子,同时派人跟踪妇人。
妇人出门后,与一个道士悄声说着话,不一会就带着棺材来了。
②王旭贪赃枉法,李杰准备绳之以法,没等实行,反而被王旭诬陷,出任衢州刺史。
参考译文:
李杰,原名务光,是相州釜阳人。
是后魏并州刺史李宝的直系后代。
李杰年轻时以孝顺友爱著称。
考中明经科,出仕任齐州参军事,多次迁任为天官员外郎。
李杰做官周密勤勉,为政有声誉。
任采访使巡行山南,当时户口流散,势力单薄的下等户被豪强大户兼并。
李杰为此制定条令分别予以处置,查检防止逃亡和隐匿户口,恢复生业的人达到十分之七八。
神龙年间,李杰任河东巡察黜陟使,考核政绩为各道最优。
先天年间,进位陕州刺史、水路发运使。
设置水路发运使是从李杰开始的。
后改任河南尹。
李杰精于听讼断案。
即使行途中吃饭喝水,也不停止处理政事。
因此,府衙里没有滞留的事情,百姓官吏都很喜爱他。
有个寡妇控告他的儿子不孝顺,李杰访求之后,得知所诉并非事实。
就对寡妇说:“你的儿子犯了法应当处死。
你不后悔吗?”寡妇回答说:“儿子不守孝道,怎么会后悔?”于是李杰就叫他去买棺材回来收敛他的儿子,同时派人跟踪妇人,妇人出门后,与一个道士悄声说着话,不一会就带着棺材来了。
李杰派人收捕道士,并追查审问,原来这道士与妇人私通不能如愿,便设法陷害儿子。
李杰下令杀掉了道士,并将他装进了棺材。
黄河、汴水的汇合处有个土坝叫梁公埭,久废不修,致使南
方漕运不能通行,李杰征调汴、郑一带丁男加以修复整治,不事花费而获益。
李杰被召入朝取代宋環任御史大夫。
尚衣奉御长孙昕一向厌恶李杰。
二人在路上相遇,长孙昕自恃是玄宗的连襟,就与所亲近的人杨仙玉一同殴打侮辱他。
李杰上诉说:“伤害头发和肌肤,痛在身上;侮辱士大夫,耻在国家。
”皇帝得知后很恼怒,下诏在朝堂斩杀长孙昕等人。
左散骑侍马怀素建议说:“正值阳气调和之月,不可以施斩刑。
”于是敕令改用杖刑处死,然后向百官谢过,下诏书慰问李杰。
李杰因监修桥梁有功,封为武威县子。
当初,李杰引荐侍御史王旭任护陵判官。
王旭贪赃枉法,李杰准备绳之以法,没等实行,反而被王旭诬陷,出任衢州刺史。
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再次受到御史的弹劾而免官。
开元六年去世,皇帝哀悼他,特意追赠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