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译文注释赏析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译文注释赏析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译文注释赏析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唐代] 苏颋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五丈旌旗色,百层枌橑光。

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

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

功役隐不见,颂声存复扬。

权宜珍构绝,圣作宝图昌。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汤。

冢卿才顺美,多士赋成章。

价重三台俊,名超百郡良。

焉知掖垣下,陈力自迷方。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原文及翻译赏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原文及翻译赏析寄崔二十六立之原文: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为。

四座各低面,不敢捩眼窥。

升阶揖侍郎,归舍日未欹。

佳句喧众口,考官敢瑕疵。

连年收科第,若摘颔底髭。

回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

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童稚见称说,祝身得如斯。

侪辈妒且热,喘如竹筒吹。

老妇愿嫁女,约不论财赀。

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

搅搅争附托,无人角雄雌。

由来人间事,翻覆不可知。

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驹麛著爪牙,猛虎借与皮。

汝头有缰系,汝脚有索縻。

陷身泥沟间,谁复禀指㧑。

不脱吏部选,可见偶与奇。

又作朝士贬,得非命所施。

客居京城中,十日营一炊。

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

昨来汉水头,始得完孤羁。

桁挂新衣裳,盎弃食残糜。

苟无饥寒苦,那用分高卑。

怜我还好古,宦途同险巇.每旬遗我书,竟岁无差池。

新篇奚其思,风幡肆逶迤。

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雷电生睒赐,角鬣相撑披。

属我感穷景,抱华不能摛。

唱来和相报,愧叹俾我疵。

又寄百尺彩,绯红相盛衰。

巧能喻其诚,深浅抽肝脾。

开展放我侧,方餐涕垂匙。

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子宁独迷误,缀缀意益弥。

举头庭树豁,狂飙卷寒曦。

迢递山水隔,何由应埙篪。

别来就十年,君马记䯄骊。

长女当及事,谁助出帨缡。

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

文字锐气在,辉辉见旌麾。

摧肠与戚容,能复持酒卮。

我虽未耋老,发秃骨力羸。

所余十九齿,飘飖尽浮危。

玄花著两眼,视物隔褷褵。

燕席谢不诣,游鞍悬莫骑。

敦敦凭书案,譬彼鸟黏黐.且吾闻之师,不以物自隳。

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君看一时人,几辈先腾驰。

过半黑头死,阴虫食枯骴.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

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

无能食国惠,岂异哀癃罢。

久欲辞谢去,休令众睢睢。

况又婴疹疾,宁保躯不赀。

不能前死罢,内实惭神祇.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

还归非无指,灞渭扬春澌。

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谢朓《观朝雨诗》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

谢朓《观朝雨诗》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

谢朓《观朝雨诗》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观朝雨诗》是由谢朓所创作的,诗人表示,将抱着归隐林泉的信念到北山去刈草垦荒,耕地种田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朝雨诗》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观朝雨诗》南北朝:谢朓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观朝雨诗》翻译/译文连风带雨从江面上吹洒过来了风雨自远而近,台观都已淋在大雨之中。

雨渐渐细了,看去就象薄雾轻埃,茫茫一片。

清晨起来整衣而坐(等待上朝),但宫门还没有开。

(由于宫门未开)便可暂时避免耳目的烦扰,而悠然自得地象是离开现实世界。

隐居时想要出仕;而临到做官时又怕仕途艰险。

出处进退不能两全其美,出仕或归隐,徘徊不定。

归隐和做官两种思想变战于胸中,结果归隐的思想战胜了,还是到山里去耕地吧。

《观朝雨诗》注释①朔风:北风。

萧条:冷落。

这两句是说,连风带雨从江面上吹洒过来了。

②百常观:本是汉代的台观名,这里代指眼前的一般的观。

九成台:古台名,这里也是借指一般的台。

这两句是说,风雨自远而近,台观都已淋在大雨之中。

③空濛:雾气迷漫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雨渐渐细了,看去就象薄雾轻埃,茫茫一片。

④平明:清晨。

振衣:抖衣,穿衣时抖掉尘垢。

重门:指宫门。

这两句是说,清晨起来整衣而坐(等待上朝),但宫门还没有开。

⑤信:实在。

悠哉:欣然自得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由于宫门未开)便可暂时避免耳目的烦扰,而悠然自得地象是离开现实世界。

⑥戢(jí及)翼:即敛翼不飞,比喻隐居。

骧首:马首上举,比喻出仕。

传说黄河里的大鱼游到龙门,如能溯游上去,便化而为龙;如不能上去,便曝鳃而止。

比喻仕途艰难。

这两句是说,隐居时想要出仕;而临到做官时又怕仕途艰险。

⑦动息:即出处进退,做官和归隐。

遂:如意。

这两句是说,出处进退不能两全其美,出仕或归隐,徘徊不定。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

张九龄代表诗词(14首)1.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一《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2.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二《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3.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三《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4.张九龄代表诗词篇四《和崔尚书喜雨》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忝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5.张九龄代表诗词篇五《南山下旧居闲放》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

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6.张九龄代表诗词篇六《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诗歌鉴赏】张九龄的诗词全集 张九龄的诗句

【诗歌鉴赏】张九龄的诗词全集 张九龄的诗句

【诗歌鉴赏】张九龄的诗词全集张九龄的诗句张九龄的诗诗风清淡,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有《曲江集》。

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情致深婉,如:《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

可以说,他是张说之后又一个既有权位又受人钦慕的文坛宗匠。

张九龄的诗一方面希望切入社会政治,追求经国之大业和不朽之盛举,另一方面又力图持超越态度,把“仕”和“隐”这一对矛盾和谐地统一起来,不愿为追求功业而屈己媚世。

这种进退裕如的生活追求,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中包涵以主动姿态设计自我人生道路的欲望。

而功名事业和自由人生,也正是盛唐诗的两条主要轨迹。

张九龄的诗以兴寄为主,显得委婉蕴藉。

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均以芳草美人的意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

这些诗篇受楚辞的影响较多,但情辞委婉,在古典传统上,可以说是兼有“风”、“骚”的情韵。

张九龄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

其诗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

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张九龄的诗词全集张九龄的诗句自豫章南还江上作自湘水南行自始兴溪夜上赴岭自彭蠡湖初入江浈阳峡赠澧阳韦明府赠,以此篇答焉在郡秋怀二首在洪州答綦毋学士杂诗五首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与生公游石窟山与生公寻幽居处与弟游家园晚霁登王六东阁晚憩王少府东阁望月怀远巫山高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西江夜行戏题春意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湘中作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叙怀二首巡按自漓水南行巡属县道中作焉因命仆继作咏史咏燕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通化门外送别庭梅咏听筝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题画山水障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送赵都护赴安西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送杨府李功曹送杨道士往天台送韦城李少府送宛句赵少府送苏主簿赴偃师送使广州送广州周判官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使至广州使还湘水使还都湘东作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商洛山行怀古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三月三日登龙山入庐山仰望瀑布水秋夕望月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秋怀彭蠡湖上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南阳道中作南山下旧居闲放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南还湘水言怀眉州康司马挽歌词旅宿淮阳亭口号龙门旬宴得月字韵临泛东湖林亭寓言林亭咏立春日晨起对积雪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耒阳溪夜行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郡内闲斋郡江南上别孙侍御九月九日登龙山荆州作二首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将至岳阳有怀赵二将发还乡示诸弟江上遇疾风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江上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饯王尚书出边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剪彩怀此地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候使登石头驿楼作洪州西山祈雨横吹曲辞?折杨柳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和姚令公哭李尚书?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和崔尚书喜雨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果,会夙言故有此咏国亲故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高斋闲望言怀感遇赋得自君之出矣赴使泷峡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奉和圣制幸晋阳宫奉和圣制喜雨奉和圣制温泉歌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奉和圣制瑞雪篇奉和圣制南郊礼毕?宴奉和圣制龙池篇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奉和圣制过王?墓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宴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奉和圣制次琼岳韵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奉和圣制初出洛城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东湖临泛饯王司马登总持寺阁登襄阳岘山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登临沮楼登乐游原春望书怀登郡城南楼登荆州城望江二首登荆州城楼登古阳云台登城楼望西山作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当涂界寄裴宣州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答陆澧答陈拾遗赠竹簪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春江晚景初入湘中有喜初秋忆金均两弟初发曲江溪中初发江陵有怀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初发道中寄远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酬王六寒朝见诒酬宋使君见赠之作酬宋使君见诒敕赐宁王池宴呈耿广州晨坐斋中偶而成咏晨出郡舍林下别乡人南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描写雨后乡村的古诗词

描写雨后乡村的古诗词

描写雨后乡村的古诗词描写雨后乡村的古诗词(篇1)1.《泾上与田父言》归来葺旧庐,场圃向东阡。

聊为卒岁谋,耕凿自年年。

充腹不愿余,短褐庶自完。

泾水饶灌溉,自足泾上田。

田夫就饷罢,树下来憩眠。

霡霡甘雨后,话岁共欣然。

2.《睡起》青青岸草绿於袍,雨后江流数尽高。

庭院日长春睡足,幽兰花底读离骚。

3.《婆罗门引病中对菊》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

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

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

微雨后、一笑相看。

4.《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乌桕红红生稚叶,紫兰茁茁吐新苗。

龙须绿折风前笋,凤尾青添雨后蕉。

5.《大龙湫》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

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从他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

骊龙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

轮囷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我闻冻雨初霁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描写雨后乡村的古诗词(篇2)1.[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2.《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

客来更说姚黄发,只在街西相第东。

3.《二十一日柘龙桥道中》早禾登架晚禾青,雨后官塘处处平。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唐代李贺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译文门前洒扫,看不到车轮马蹄的痕迹;从官署回来,自己要亲手把门关闭。

大锅里煮熟的,只是那普通的糯米;春天的庭院,只有小枣树花嫩又稀。

百无聊赖,赏玩悬挂在墙上的如意;竹帘前闲坐,看取方巾牵动着乡思。

像黄耳犬送书,我也有信寄往家去;怀念病中之妻,我后悔旅居来京师。

遥想家中,茶叶被封藏在那瓦罐里;竹根酒杯被锁起,无人再把酒来吃。

不知道啊,在这明月朗照的小船上,谁人在举桨摇荡那彩云倒映的小溪?注释奉礼:即奉礼郎,太常寺属官,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

昌谷:李贺家乡,在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

长枪:长鎗,即长铛,有脚有耳的平底锅。

江米:糯米。

如意:二尺长的铁器,古人用以指画方向和防身。

角巾:四方形有棱角的冠巾。

私居时戴用。

犬书:谓家书。

晋代陆机仕于洛阳,久无家信,乃系书犬颈,命其送至家乡,取得回信,驰还洛阳。

事见《艺文类聚》九四任昉《述异记》。

鹤病:喻妻病。

乐府《艳歌何尝行》古辞:“飞来双白鹤,乃从西北来。

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妻卒被病,不能相随。

”游秦:宦游于长安。

甑(zèng):瓦罐。

竹根:用竹根制成的酒杯。

棹(zhào):划船工具,此指以棹划船。

创作背景李贺虽瘦弱多病,但为人志向远大,渴望建功立业,但一直不得重用。

于是在元和四年(809年)被任命为朝廷奉礼郎之后不久,李贺因怀念家山昌谷时写下《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赏析李贺当时住在长安崇义里,曾写了首《崇义里滞雨》,表达了壮志成空,愁恨不已之心情,加上穷困孤独,自己的心境也像是阴暗的里巷和淅沥不断的秋雨一样。

这很能反映他担任奉礼郎时的处境和心境,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相近。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原文及赏析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原文及赏析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原文及赏析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原文及赏析《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

该诗以描述早晨时份的大明宫为主题,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壮丽与繁华。

下面是《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太液芙蓉一水间,蜀江春水绿如蓝。

园林玩景宜芳草,华翰争文怨菊栏。

朱舸溯流风雨远,水国遥天楼阁斑。

谁能寄意白云飞,天朝故国阊阖间。

赏析:《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由王维创作,以其简练的语言和雅致的意境而闻名。

诗歌通过描绘大明宫的景色和氛围,展示了唐代宫廷的富丽和辉煌。

首句“太液芙蓉一水间,蜀江春水绿如蓝。

”描绘了大明宫的水景。

太液是指大明宫前的一片湖泊,这里的芙蓉开得非常盛放,使整个湖面都被芙蓉花的芬芳所包围。

而蜀江的春水则呈现出绿蓝交织的美丽色彩。

整句表达了大明宫早晨的宁静和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园林玩景宜芳草,华翰争文怨菊栏。

”描述了大明宫的园林景观。

园林中的景色宜于芳草,华美的建筑争相陈列,豪华的阑干上挂满了盛开的菊花。

这两句通过语言的运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明宫的美景之中。

倒数两句“朱舸溯流风雨远,水国遥天楼阁斑。

”则展示了大明宫早晨的活力与繁忙。

宫廷官员们搭乘着朱舸沿着流水行驶,乘风破浪,风雨之中的朝廷景象显得遥不可及。

天空中的楼阁层层叠起,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水国遥天”和“楼阁斑”这样的描写手法,使整个景象生动又富有层次感。

最后一句“谁能寄意白云飞,天朝故国阊阖间。

”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主旨。

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朝廷的向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白云飞,意指远行的白云,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够随着白云翱翔于天际,传达到远方的故国。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通过对大明宫早晨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宫廷的繁荣与辉煌。

王维巧妙地运用诗歌语言和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唐代宫廷文化的写照,也是王维才华横溢的写作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翻译赏析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