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建立 PPT课件
《大鼠心梗模型g》幻灯片

• 将皮肤与各层肌肉做一个荷包缝合备用。充分止血后,由第3、4肋间 入胸(心搏最强点偏上一肋),钝性别离肋间肌,别离肋间肌范围应适 当,不能太接近胸骨以免造成大出血。
TTC染色法
• 并行TTC染色进展心肌梗死范围的测定。TTC染色法:在 体动物模型灌注完毕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注入2-3 %Evans蓝2-3ml,确定未缺血心肌〔呈蓝色〕和缺血心肌 〔无蓝色〕。别离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并以滤纸吸干,置于 天平上称重,将缺血区心室肌以平行于房室沟的方向切成 7-8片,每片厚1-2mm,置入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37℃水浴10-15min。 缺血危险区因脱氢酶复原TTC而呈红色,梗死区因脱氢酶 流失而呈白色,将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别离并分别称重,梗 死范围以梗死心肌占缺血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 用0号婴儿喉镜片经口气管插管,插入16G 静脉留置针,接小动物呼吸机控制呼吸。
• 1011Pfu/ml Ad一hPPARYl 自制
Pfu/ml:plaque forming unit/ml,噬斑形 成单位,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 染性的噬菌体数 当噬菌体裂解平板培养基 上细菌后,就形成一个空斑,计为一个 plaque
• 动物的选那么: 安康雄性SD大鼠,建议使用250g左右体重的,耐受力强。而且小一点的胸壁较薄,开胸容易。 麻醉: 我用的是10% 水合氯醛,感觉效果还不错,20分钟左右待大鼠呼吸平稳即可手术,2~3个小时后苏醒。剂量 0.4~0.45ml/100g体重,这个也有个体差异,要大家自己摸索一下。 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1.麻药刚发挥作用的时候大鼠状态不平稳,这时候不要急于作手术,多观察一会儿。2. 麻醉程度宜浅不易深,如果麻药打浅了,只要大鼠没有过分挣扎,可适当局麻,千万不可反复补麻药,我的经 历这样的情况即使手术成功大鼠也活不长。 关于呼吸: 这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麻醉药会使大鼠呼吸道产生分泌物,我一般都是在麻醉大鼠后腹腔注 射阿托品0.1mg/只,但据我观察我们学校动物中心的大鼠分泌物不多,不用药也行,曾经买过河南一批大鼠 ,分泌物极多,必须用药。 气管插管我用的是临床上的静脉输液套管针,创伤小,目前术后没发生过呼吸道感染情况。 关于呼吸机: 我也用过江西特力公司的小动物呼吸机,但发现不太适用于大鼠这样的小动物,潮气量的调节非常粗略,不好 控制。现在我用的是我们学校自己生产的呼吸机,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空气泵,我自己又改装了一下,现在是 医用氧和空气的混合气,呼吸频率60/分钟,潮气量3ml/100g。这里由于条件限制,所以潮气量是比较粗略 的,而且氧气含量也无法测量,但是据我的经历,给纯氧对大鼠的损伤比不上呼吸机还大,只要有呼吸肌支持 ,适当给些氧气辅助一下,大鼠成活不成问题。 关于手术切口: 我是在胸壁正中剪开皮肤,然后在胸骨左侧1CM左右钝性别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最后用血管钳撑开胸腔,助手 用自制小拉钩拉开胸壁。这样的好处是每一层的开口不在一个位置,关胸后胸腔自然就闭合,不会漏气。我是 在心脏搏动最明显处翻开胸腔,一般就是从剑突向上两个肋间。 关于心包膜: 有的时候不破心包膜心脏也能挤出来,但大局部时候还是要破的,翻开胸腔后会看到在心脏下方有脂肪样东西 随着心脏跳动而活动,用眼科弯镊夹起这层膜一拽心包膜就开了,这时候助手从胸部的左右压迫胸壁,术者从 腹部轻轻一压心脏就出来了。 关于结扎: 针和线都是以前的师兄传给我的,总之是很细的那种,型号我就说不太清楚了,结扎方法也和坛子里其他人写 的一样,找到冠状静脉前降支,针穿过心肌一起结扎住,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关于感染的问题: 大鼠抗感染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术前术中的消毒问题一般注意就行,术后抗生素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不给也 行,但是还是给些抗生素好,可以减少炎症造成的胸腔粘连。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些体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愿意和大家交流。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模型建立ppt课件

评价:猴的胆固醇代谢、血浆脂蛋白组成及高脂血症与人相
似,是较理想的模型。
1.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兔:
选用 2kg 左右体重,每天胆固醇 0.3g , 4 个月后形成主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剂量增至0.5g , 3 个月出现斑块;增至 1.0g , 可缩为2个月。在饲料中加人15%蛋黄粉、0.5%胆固醇和5%猪 油, 3 周后,将胆固醇减去再喂 3 周,可使斑块发生率达 100 %, 血清胆固醇可升高至2000mg。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机制: 1. 动物饲料中加入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饲养一定 时间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处逐渐形成粥样硬 化斑块,并出现高血脂症。
2. 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
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抑制药--甲基硫 氧嘧啶或丙基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病变的形成。
4.表面活化剂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 Troton WRl339 300mg/kg体重。 评价: 给药9h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 3~4倍;20h后 雄性大鼠血清胆固醇仍为正常的3-4倍,而雌性大 鼠却为 6 倍左右。用药后 24h 左右升脂作用达最高 点,48h左右恢复正常。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最强, 其次是磷脂、游离胆固醇,对胆固醇酯没有影响。
6.鸡: 4~8周的莱克亨鸡,在饲料中加入1%-2%胆固 醇或 15 %蛋黄粉,再加 5 %~ 10 %猪油,经过 6 ~ 10 周,血胆固醇即升至 1000mg ~ 4000mg ,胸主动脉斑 块发生率达100%。 评价:鸡为杂食动物,仅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 就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发生较快,在斑 块中有时伴有钙化和形成溃疡。
3.半胱氨酸法: 给兔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每天 20 ~ 25mg/kg( 以 5 %葡萄糖溶液配成 lmg/ml 的浓 度),连续20~25天。 评价: 成年兔及幼兔均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 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动脉壁内膜肌细胞增 生、纤维状异物质。如同时在饮料中加入 20 %的 胆固醇,则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大鼠心梗模型goodppt课件

Pfu/ml:plaque forming unit/ml,噬斑形成 单位,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 性的噬菌体数 当噬菌体裂解平板培养基上 细菌后,就形成一个空斑,计为一个 plaque
TTC染色法
• 并行TTC染色进行心肌梗死范围的测定。TTC染色法:在 体动物模型灌注结束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注入2-3 %Evans蓝2-3ml,确定未缺血心肌(呈蓝色)和缺血心肌 (无蓝色)。分离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并以滤纸吸干,置于 天平上称重,将缺血区心室肌以平行于房室沟的方向切成 7-8片,每片厚1-2mm,置入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37℃水浴10-15min。缺血 危险区因脱氢酶还原TTC而呈红色,梗死区因脱氢酶流失 而呈白色,将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分离并分别称重,梗死范 围以梗死心肌占缺血心肌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给药
• 实验兔称重 ,硫责妥钠 ;30mg/kg静脉麻醉,免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Maclab/8s多功能生理仪行心电监护。常规备皮、消毒,无菌条件下行 胸正中切口,沿胸骨正中将胸骨切开,暴露心脏,保持两侧胸膜完整无破 损,小心提起心包并剪开,可见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相伴行的心大 静脉,LAD走行于心大静脉深方 ,表面覆盖薄层心肌 ,肉眼不易见 。
• 关胸过程中于切口内放置排气管(用小儿头 皮针的软管自制),关胸毕,抽空胸腔积气 后拨除。
• 试停呼吸机,大鼠恢复自主呼吸后,拨出 气管插管,充分清除气管内分泌物。
• 根据文献[l”一]和本实验室条件建立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 200一2509,术前禁食12h,不禁饮。3%戊巴比妥钠30m叭g腹腔注 射麻醉大鼠,起效后仰卧位固定于鼠板。用0号婴儿喉镜片经口气管 插管,插入16G静脉留置针,接小动物呼吸机控制呼吸。确定插管位 置深度正确后,口角挂线固定导管,根据血气结果,呼吸参数设定为 潮气量4一6ml,频率60一70次/分,吸呼比1:1。
急性大鼠心肌梗死实验模型的制备ppt课件

3 结果讨论 两只实验鼠死亡原因讨论: ①号实验鼠在结扎冠状动脉时心脏停止跳动死亡 ②号实验鼠在关闭胸腔时呼吸停止死亡 考虑以下可能原因: ⑴. 鼠龄过大,适应手术能力较适龄鼠差,多篇文 献提出实验鼠体重以250 ±25 g 为宜,本次实验 鼠体重分别为① 290g及②360g;
17
⑵. 实验鼠体重较实验前预期的要重,麻醉剂 有使用过量的可能,实验鼠术中出现呼吸 抑制;
13
14
1.7 术后抗感染及护理 大鼠本身具有比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但是 预防感染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并且良好 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动物模型的生存率。 因此,术前所用手术器械均要用75%酒精 浸泡消毒。术后腹腔注射青霉素80万U。待 大鼠麻醉清醒后即可与其糖水和饲料,无 须禁食。术后可适量补充能量。冬天应注 意保嗳。
⑺. 呼吸机频率和潮气量没有掌握好; ⑻. 时值冬季,气温较低,手术操作时间较长,
开胸后实验鼠体温丧失较大,存在低体温、 手术和麻醉多重打击。
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0
大鼠心肌梗死实验模型的制备
1
背景
有关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国内外采用结扎、 药物、冷冻、栓塞、电凝等方法制作兔、大鼠、 狗等不同动物的心肌梗死模型,但大多数学者认 为结扎法复制的心肌梗死模型与心肌梗死实际发 病过程更符合。
由于临床大多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都是一渐 进性过程,会不断发生缺血或梗死后再灌现象。 而冠状动脉结扎法能人为地仿造临床心肌梗死过 程的冠状动脉梗死,其梗死部位、分布范围相对 一致,病理生理、生化改变与临床心肌梗死更相 似。
4
1. 2 试验材料和药品 : 10%水合氯醛溶液、青霉素注射液、碘伏、 小动物呼吸机、心电图机、大白鼠手术板、 5ml注射器2个、7号或4号针头、眼科剪、 手术灯、眼科开睑器、小镊子、小弯钳、 缝针、缝合线(6 - 0线)、小无菌棉签
兽医外科学--心血管疾病 ppt课件

后期:
外周毛细血管陷于麻痹状态,血循停滞,血液浓缩, 发生凝血,血压急剧下降,微循环衰竭。 毒性和酸性产物剧增,心机能不全加重,脉律不齐、 以致缺脉。CNS机能障碍,兴奋性↓,反应迟钝, 精神高度沉郁,昏迷不醒,呼吸浅表,若断若续, 呈间断性呼吸或潮式呼吸。
ppt课件
30
症状
初期:病畜精神兴奋、烦燥不安、出汗。皮温不整、粘膜 苍白、口干。心动过速、气喘、少尿或无尿 中期:外周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容量大增 脑心处于缺氧状态,病畜精神沉郁、意识障碍; 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心音混浊; 呼吸急促、站立不稳、步态踉跄。可视粘膜发绀; 耳鼻、四肢温暖,全身机能状况显著恶化; 随后四肢冰凉、肌肉颤抖、可视粘膜青灰色、无光泽;心 律不齐、脉微欲绝、静脉塌陷、四肢乌紫、呼吸困难、神 态不清、反射机能消失或减退、病情垂危。
ppt课件 24
5过敏反应:
注射血清和其他生物制剂,使用青霉素、磺胺类药 物产生的过敏反应,血斑病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过 程中,产生大量血清素、组织胺、缓激肽等物质, 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床扩大,血容量相对 减少。
ppt课件
25
发病机制
初期:
各种致病因素→心机能不全→心输出量不足→A血 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去甲肾上腺分泌↑→ 心脏跳动↑,内脏与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回升,保 证脑心等重要器官生命活动。
ppt课件
15
慢性心衰:
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数周。 不愿走动,易疲劳,粘膜发绀,四肢皮下、胸前水肿, 触诊无疼痛感呈粉状,水肿液以夜间为重,早上活动 后减轻或消失。当长时间站立,腹下出现水肿。 心音↓,常出现机能性杂音——心音分裂(瓣膜相对 性机能不全)、节律不齐。心脏对应区叩诊、浊音区 扩大。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和医学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4
2)评价和应用: 常用的实验动物为家兔和大鼠。 兔病变部位与人类病变的主要区别: ①兔的病变主要在主动脉弓和心肌内冠状 动脉,而人体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腹主动脉 和心肌外冠状动脉; ②兔无人体的并发症,产生的损伤更类似 于黄瘤病而不像人的AS;
ppt课件
5
(2)化学损伤法建立AS模型
(1)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
1)材料与方法:SD大鼠100~150克,3%戊巴比 妥钠腹腔注射,腹部正中切口进行左肾切除。术 后大鼠用去氧皮质酮醋酸盐(DOCA)50mg/kg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每周给药五天,共五周, 同时饮用1%氯化钠溶液,停止给药后改普通饮 水。 给药一周后,50%大鼠血压升高,停药后,约 70%形成持久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60mmHg 者供实验使用。
ppt课件
23
三、移植肿瘤动物模型
以胃癌原位移植为例 1、细胞悬液接种法: 材料方法:裸小鼠术前禁食12小时,按照 每公斤体重1.2mg的剂量经腹腔注射速眠 新注射液麻醉,麻醉固定,消毒、腹正中 切口,打开腹腔将小鼠的胃轻柔拉出,将 培养好的胃癌细胞悬液接种至胃大弯前壁 肌层至黏膜下,每只注射0.1ml。
ppt课件 2
第二节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动物模型 (1)高脂饲养法建立AS模型
1)材料与方法:
①大鼠饲喂含1%~4%胆固醇、10%猪 油、0.2%甲硫氧嘧啶的高脂饲料,一个月 后出现AS斑块
ppt课件
3
②雄性小鼠C57BL/6J小鼠饲喂含2%~5% 胆固醇、2%胆酸钠、30%可可脂的高脂饲 料,25周后全部小鼠在主动脉弓和近端冠 状动脉内发生脂质斑块 ③兔每日喂服0.3g胆固醇,4个月可见AS斑 块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三、心血系系疾病的动物模型(一)动脉粥样硬代模型常选用兔、猪、大鼠、鸡、鸽、猴和犬等动物。
常用的复制方法有下面几种(包括高血脂模型):1.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喂养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特点是死亡率低,可长期观察,但费时久。
一般在家兔、鸽、鸡等,经数周喂养就可产生明显的高脂血症,经数月就能形成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大白鼠、小白鼠及犬则较难形成,如果饲料中增加蛋黄、胆酸和猪油等,可用促进作用。
为了促进病变的形成,在高脂饲料中还可加入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苯丙胺、维生素D、烟碱或蔗糖等。
具体复制方法:兔诱发模型:体重2kg左右,每天喂服胆固醇0.3g,4个月后肉眼可见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每天剂量增至0.5g,3个月后可出现斑块;若增至每天1g,可缩为2个月。
在饲料中加入15%蛋黄粉、0.5%胆固醇和5%猪油,经3周后,将饲料中胆固醇减去,再喂3周,可使主动脉斑块发生率达100%,血清胆固醇可长高至2000mg%。
大白鼠诱发模型:喂服1~4%胆固醇、10%猪油、0.2%甲基硫氧嘧啶、86~89%基础饲料,7~10天;或喂服10%蛋白黄粉、5%猪油、0.5%胆盐、85%基础饲料,7天后均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小白鼠诱发模型:雄性小白鼠饲以1%胆固醇及10%猪油的高脂饲料,7天后血清胆固醇即升为343±15mg;若在饲料中再加入0.3%的胆酸,连饲7天,血清胆固醇可高达530±36mg%。
鸡、鸽诱发模型:4~8周的莱克享鸡,在饲料中加入1~2%胆固醇或15%的蛋黄粉,再加5~10%的猪油,经过6~10周,血胆固醇升至1000~4000mg%,胸主动脉斑块发生率达100%。
鸽喂饲胆固醇3g/kg/天,加甲基硫氧嘧啶0.1g,可以产生较多动物斑块。
2.免疫学方法:将大白鼠主动脉匀浆给兔注射,可引起血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脂升高。
给兔注射马血清10ml/kg/次,共4次,每次间隔17天,动脉内膜损伤率为88%,冠状动脉亦有粥样硬化的病变;同时给予高胆固醇饲料,病变更加明显。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ppt课件

初体重和终末体重测量
用天平分别称量实验前1d(初重)和末次给药24 h后取材时 体重(终重)。 CHF组与正常组比,终体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心重及心体比
取材时断头处死,打开胸腔观察心脏收缩情况及心脏大 小,并拍照。分别取心、肝及肺,用预冷生理盐水冲洗, 吸干,分别称其全量,并分别计算其与初重和终重的比。 CHF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说明CHF组比正常组心 脏相对增重。
冠脉内微栓子注入法
【方法】早期多采用油质、石松子抱或汞等弥散性冠状动脉 微栓塞或选择性冠状动脉栓塞,近年来多采用塑料微球及明 胶海绵法,常以某支冠状动脉为目标,通过导管技术输入微粒 样或小球类异物,以其数量的多少或球体的大小,可致不同范 围的梗塞区,需多次冠脉内注射,一般需3-6 周形成HF。
【特点】该种模型多适用于大动物,克服了以往开胸结扎法造 成创伤大、死亡率高的缺点,手术创伤相对小,定位准确。实 验动物较少出现生理紊乱,死亡率低。
遗传型和转基因型模型
遗传型
SH-HF 大鼠同种交配18 个月发生的SHR, 有facp 基因的大 鼠发病较早。这些大鼠的血浆肾素活性、ANP 和醛固酮水 平随鼠龄逐渐增高,血浆肾素活性与心肌肥厚独立相关。
基因敲除法
基因打靶断裂小鼠肌肉LIM 蛋白是一种新的HF 模型。 MLP 敲除的纯合子小鼠易发生扩张型心肌病, 并有心肌肥厚、 间质细胞增殖和纤维化。成年小鼠有与人类HF 近似的血流 动力学和临床体征。
转基因法
采用转基因技术建立的HF 小鼠模型对研究HF相关基因改 变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基因打靶断裂小鼠肌肉LIM 蛋白(MLP) 是一种新的HF 模型。血清应答因子 (serumresponsefactor,SRF)不足小鼠、TNF1.6 小鼠可能为可 诱导HF 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机制: 1. 动物饲料中加入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饲养一定 时间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处逐渐形成粥样硬 化斑块,并出现高血脂症。
2. 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
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抑制药--甲基硫 氧嘧啶或丙基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病变的形成。
造模方法: 1.小型猪:
选用Gottigen系小型猪较为理想,用1%~2 %高脂食物饲 喂6个月即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评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及分布都与人类近似。 2.猴:
选用3.5~10.5kg,3~6岁的恒河猴饲喂高脂饲料(50%麦 粉、8 %玉米粉、8 %麦麸、1 %胆固醇、8 %蛋黄、8 %猪油、 17%白糖及适量的小苏打和食盐)。1个月后造成猴的实验性高 血脂症。血清胆固醇较正常时升高3.1~3.2倍。
5.小鼠: 雄性小鼠饲以1%胆固醇及10%猪油的高脂饲料, 7天后血清胆固醇即升为 343±15mg;若在饲料中再加 入0.3%的胆酸,连饲7天,血清胆固醇可高达 530±36mg 评价:容易饲养和节省药品等优点,但是取血不便, 难做动态观察,所以较少采用。
6.鸡: 4~8周的莱克亨鸡,在饲料中加入1%-2%胆固 醇或 15 %蛋黄粉,再加 5 %~ 10 %猪油,经过 6 ~ 10 周,血胆固醇即升至 1000mg~ 4000mg ,胸主动脉斑 块发生率达100%。 评价:鸡为杂食动物,仅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 就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发生较快,在斑 块中有时伴有钙化和形成溃疡。
2.儿茶酚胺法: 给兔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lmg/24h,时间为 30min。一种方法是先滴 15min,休息5min后再滴 15min。另一种方法是每次点滴5min和休息5min, 反复6次。 评价: 持续两周,均可引起主动脉病变,呈现血管 壁中层弱性纤维拉长、劈裂或断裂,病变中出现 坏死及钙化。
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方法: 1.免疫法: 将大鼠主动脉匀浆给兔注射,可引起血胆固 醇、β —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升高。给兔注射马血清 10ml/kg/次,共4次,每次间隔17天。 评价: 动脉内膜损伤率为 88 %,冠状动脉亦有粥样硬 化的病变,若同时给予高胆固醇饲料,病变更加明显。
去。
肾源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有比例相当高,且肾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引发高血压中的发病机制已得到 举世公认。实验性肾动脉狭窄,能非常相似地复制出高血
压模型,为临床高血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1、结扎冠状动脉法 2、介入法 3、化学法 4、人工培育的自发性冠状动脉硬化模型
1、结扎冠状动脉法
心血管系统动物 模型的建立
一、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 二、高血压动物模型 三、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四、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五、心率失常动物模型 六、休克动物模型
一、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
1.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 症模型 2.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 模型
评价:对喂饲胆固醇非常敏感,在短期内便能出现明显的病
变。因为兔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率可高达75%~90%,对高 血脂的清除能力低( 静脉注射胆固醇后,高脂血症可持续 3 ~4 天) 。 但兔作模型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血源性泡沫细胞增多, 且病变分布与人的病变也有差异。
4.大鼠: 配方一饲料(1%-4%胆固醇、10%猪油,0.2% 甲基硫氧嘧啶、89%-86%基础饲料),喂服7~10天。 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配方二饲料 (10 %蛋黄粉、 5 %猪油、 0.5 %胆 盐、 85 %基础饲料 ) ,喂服 7 天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评价: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相近。所形 成的病理改变与人早期者相似,不易形成似人体的 后期病变,较易形成血栓。
4.表面活化剂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Troton WRl339 300mg/kg体重。 评价: 给药9h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3~4倍;20h后 雄性大鼠血清胆固醇仍为正常的3-4倍,而雌性大 鼠却为 6倍左右。用药后 24h 左右升脂作用达最高 点,48h左右恢复正常。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最强, 其次是磷脂、游离胆固醇,对胆固醇酯没有影响。
评价:猴的胆固醇代谢、血浆脂蛋白组成及高脂血症与人相
似,是较理想的模型。
3. 兔:
选用 2kg 左右体重,每天胆固醇 0.3g , 4 个月后形成主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剂量增至0.5g ,3个月出现斑块;增至1.0g, 可缩为2个月。在饲料中加人15%蛋黄粉、0.5%胆固醇和5%猪 油,3 周后,将胆固醇减去再喂 3 周,可使斑块发生率达 100 %, 血清胆固醇可升高至2000mg。
二、高血压动物模型
1、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2、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3、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1、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在影像成像技术指导下利用球囊固定法,在延髓 左侧腹外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根入脑干区(REZ)形成神 经血管压迫来建立了犬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本动物模型为高血压的病因研究提供了接近生理状态的 动物模型。但是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3.半胱氨酸法: 给兔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每天 20 ~ 25mg/kg( 以 5 %葡萄糖溶液配成 lmg/ml 的浓 度),连续20~25天。 评价: 成年兔及幼兔均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 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动脉壁内膜肌细胞增 生、纤维状异物质。如同时在饮料中加入 20 %的 胆固醇,则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方法:在开胸直视下分离冠状动脉,结扎点一般选择在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第一对角支下方。 优点:(1)有助于对结扎点的识别; (2)同时又可保证不同动物间具有相同的梗塞部位,梗
2、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电、声波等慢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动
物高级神经活动高度紧张,导致血压明显升高。噪音、 冷刺激、热刺激等等。
3、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 两肾一夹法用丝线或银夹狭窄左侧肾动脉,狭窄程
度在50%一80%之间,此方法复制率高,术后2周血压
开始升高,至4—5周可形成稳定高血压,并长期维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