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药理功能
当归 现代 药理 化学 机制

当归现代药理化学机制当归又称女川当归,为伞形科植物独活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根。
当归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药学领域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药理和化学机制两个方面对当归的现代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读者呈现一幅全面、深刻的当归画卷。
一、药理1.1 血液循环当归具有舒经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调节血液流动,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血流,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身体健康。
1.2 免疫调节当归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和恢复健康。
1.3 抗炎和抗氧化当归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损伤,保护细胞和组织。
1.4 调节激素当归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平衡激素水平,缓解月经不调、经痛等妇科问题,对女性健康有益。
二、化学机制2.1 主要化学成分当归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川芎内酯、异川芎内酯、香豆素、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在药理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当归中的川芎内酯和异川芎内酯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3 抗氧化作用香豆素是当归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
2.4 免疫调节作用挥发油中的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三、个人观点当归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不仅在传统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在现代药理学和化学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当归药理和化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调节血液循环、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为其现代化利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归在现代药理和化学领域的应用情况。
当归具有调节血液循环、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化学成分在这些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关系的探讨

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关系的探讨当归,又名女 g,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用途。
在中医药理论中,当归被归类为补血、活血药材,并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和血液循环问题的治疗中。
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在归经功效关系方面,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当归的药理研究及其归经功效关系进行探讨。
一、当归的药理研究1.1 当归的化学成分当归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维生素、硫化物、纤维素、多糖等成分。
挥发油是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成分包括辛醇、川樟沙酮、丁香酚、乙酰丁香酚等。
这些成分对当归的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1.2 当归的药理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当归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活血养血作用:当归中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活血、养血的作用。
(2)调节免疫功能:当归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3)调节内分泌:当归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垂体—丘脑—卵巢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内分泌系统,对妇科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以上种种药理作用使得当归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血液循环问题、免疫调节等方面。
当归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在体内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当归与其他药物的搭配使用。
二、当归的归经功效关系探讨根据中医药理论,当归的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
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生血化津。
当归具有活血、养血、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与肝经、脾经的归经关系密切。
2.2 当归与妇科疾病的关系当归在中医传统中被视为妇科良药,主要应用于调理月经、调节内分泌、治疗妇科炎症等方面。
其药理作用与肝经、脾经的归经关系密切相关,对妇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2.3 当归与血液循环问题的关系当归具有活血、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与肝经、脾经的归经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贫血、血液循环问题、痛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1.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35【摘要】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
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了当归活血化瘀、补血止痛等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保肝利胆,保护肾脏,增强免疫等作用。
药物化学研究表明,当归中主要含有挥发油、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同时在中医处方、成药中出现频率甚高,国内外对当归的药理和化学成分作了大量研究【1】。
【关键词】当归;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1、挥发油(1)成分:当归挥发油中成分复杂,有几十种之多,除含有少量香荆芥酚、苯酚、对甲苯酚、别罗勒烯、正丁烯基辅内酯、β-罗勒烯-X、棕榈酸、邻苯二甲酸酐等外,以藁本内酯为主。
作为当归的主要药用指标,包括中性油(占88%)、酚性油(占10%)、不同药用部位含量不同,其中归尾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2】。
(2)药理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
主要活性以藁本内酯活性最高。
当归挥发油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的机制可能是干扰细胞内钙离子代谢。
此外,对肠平滑肌痉挛有较强抑制作用。
据文献报道,当归含有兴奋子宫和抑制子宫两种成分,抑制成分主要为高沸点挥发油,当归挥发油成分正丁烯基苯酞和藁本内酯在体外有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当归中性油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3】。
2、糖类(1)成分:当归所含糖类主要有果糖、蔗糖(占40%)和具有补体活性的酸性多糖。
其中,多糖占8%,主要包括D-牛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
(2)药理作用:当归多糖具有补血及调节免疫和物质代谢的功能。
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激活造血微循环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刺激肌组织,促进其产生造血调控骨髓粒单系造血,使外周血细胞升高。
当归的药理作用的古语

当归的药理作用的古语
当归,又称为“女山东”。
它是一种广泛使用于中医的植物性药材,有着许多神奇的药理作用。
下面是当归的药理作用的古语中文:
1. 活血化瘀: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通,使血液畅通无阻。
2. 散寒止痛:当归能够散寒止痛,特别是对于经期腹痛、月经不调、产后疼痛等症状,效果显著。
3. 补血养颜:当归被誉为“女性滋补圣品”,有着很好的补血养颜作用,能够改善女性的面色、头发、皮肤等问题。
4. 抗炎消肿:当归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作用,可以舒缓身体不适症状,改善皮肤炎症、关节炎症等症状。
5. 抗忧郁:当归能够提高脑内的血清素水平,有助于改善心理压力、忧郁症状等问题。
6. 调节免疫:当归含有多种生物碱物质,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
7. 降血糖:当归具有降血糖作用,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症状。
8. 老年养生:当归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养生佳品,可以改善老年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9. 抗氧化:当归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身体对抗自由基,预防氧化损伤。
10. 安神助眠:当归能够舒缓神经系统,保持身心平衡,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
当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当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广泛。
当归主要含有挥发油、苷类、姜黄素等成分,具有调经止血、活血化瘀、舒肝理气、消肿止痛等功效,经常被用于妇科、血液疾病、肝病、肿瘤等方面治疗。
当归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
因为当归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痛经、闭经等问题。
当归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子宫排出残留物质,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同时,当归还可以增强女性的免疫能力,促进女性的身体健康。
除了调节女性生殖系统之外,当归还有涉及血液方面的作用。
当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速度,调节血液的凝固功能,防止和缓解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
因此,当归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此外,当归还可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
当归可以帮助肝脏排出毒素和废物,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脏健康。
因此,当归在治疗肝炎、肝癌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除了口服当归,外用当归也有很好的临床应用。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外伤、淤血和肿瘤相关疼痛的治疗,对腰部酸痛、痛经、疮疖等也有良好的疗效。
总之,当归是一种在中医药中广泛使用的中药。
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还可以涉及血液方面的作用,以及治疗肝功能异常。
当归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口服、外用均有效,是一种非常经济、安全、有效的中成药材。
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科技论坛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卫东(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sinesis(Oliv.)Diels的干燥根[1]。
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镇痛、润肠之功效[2]。
当归具有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抗缺氧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活血、抑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对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当归中含有钾、钠、钙、镁、硅、铝、镍、硼、铼、钡、硒、锶、钛、钡、铬、维生素A、维生素B、香荆芥酚、苯酚、对甲苯酚、别罗勒烯、正丁烯基辅内酯、棕榈酸、邻苯二甲酸酐、D—牛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醛酸、烟酸、丁二酸、香草酸、二十四烷酸、棕榈酸、阿魏酸、查尔酬衍生物、木犀草素—7-0—B-I)—葡萄糖苷以及木犀草素—7—O—芦丁糖苷等成分。
2药理作用研究2.1平滑肌抑制作用。
当归可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其机理在于抗过敏及稳定炎症细胞的细胞膜,膜稳定作用与其抑制肺泡巨噬细胞胞浆游离钙水平升高、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有关[3-4]。
文献报道表明当归具有平滑肌抑制作用。
2.2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2.2.1抗凝血作用。
文献报道,当归多糖及其硫酸酯可显延长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其抗凝血作用主要是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5]。
当归可以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减少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6]。
尹钟沫等报告了当归及其成分阿魏酸可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文献报道表明当归具有抗凝血作用。
2.2.2促凝血作用。
在研究当归多糖能升高低切全血粘度,增强红细胞的聚集性,促进血小板的聚集[6]。
文献报道表明当归具有促凝血作用。
2.2.3补血作用。
Co照射小鼠内源性脾结节数增加、脾脏和胸腺增重,提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对溶血性血虚模型小鼠能显著升高外周血红蛋白,促进Co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7]。
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

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
本文分析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为读者深入了解当归提供帮助。
当归的有效成分1. 芪苔-Ⅰ芪苔-Ⅰ是一种有机酸,主要存在于当归中的芪子部分。
经研究表明,芪苔-Ⅰ具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等功效。
此外,芪苔-Ⅰ还可抵抗动脉硬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 桂皮醛桂皮醛是当归的另一种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当归中的桂皮部分。
桂皮醛具有抗菌抗炎、降低血糖、抗氧化等作用。
研究表明,桂皮醛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3. 全萜醇全萜醇是当归中含量最多的有效成分,其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消炎等作用。
此外,全萜醇还可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对免疫力有一定提高作用。
当归的药理作用1. 增加免疫力当归含有的芪苔-Ⅰ和全萜醇等物质能够促进人体免疫力的提高,预防和治疗疾病。
芪苔-Ⅰ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而全萜醇则能够影响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其更加有效地对抗病毒,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2. 补血止痛当归中含有的物质能够调节人体血液循环,达到补血的效果。
此外,当归还具有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和其他疼痛症状。
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归中的桂皮醛和芪苔-Ⅰ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此外,当归中的芪苔-Ⅰ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4. 具有抗癌作用当归中含有的全萜醇可以干扰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此外,当归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抵御癌症的能力。
结论当归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拥有补血、止痛、增加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
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归不适合所有人的使用,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适合使用当归。
当归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及用量

当归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及用量一、当归的作用当归,又称女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 当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合成,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代谢。
•调经止痛: 当归具有活血散瘀、舒经止痛的作用,常用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养血安神: 当归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滋养血液,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精神焦虑和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
•抗炎抗菌: 当归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感染。
二、当归的功能主治根据当归的药理作用,可以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妇科疾病: 当归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
2.贫血: 当归具有养血滋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引起的身体虚弱、乏力等症状。
3.风湿病: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疼痛和肿胀。
4.神经衰弱: 当归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滋养血液,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
三、当归的用量当归的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根据病情和体质来确定。
•煎汤: 可取当归10-15克,加水煎煮,分2次服用。
•水煎丸剂: 可将当归磨成粗粉,配合其他药材制成丸剂,每次服用3-5克,每日2-3次。
•口服液剂: 可选择市售的当归口服液,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进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归属于辛温补气类药物,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食欲不振等。
因此,在使用当归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以上是关于当归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及用量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中药学参考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 当归当归基本信息外文名Chinese Angelica拉丁学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分布区域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目伞形目 Apiales科伞形科 Apiales属当归属 Angelica种当归 A. sinensis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便。
金当归、涵归尾、土当归多年生草本。
茎带紫色。
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2~3 回三出或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3 浅裂,叶脉及边缘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上部叶羽状分裂。
复伞形花序;伞幅 9~13;小总苞片 2~4;花梗 12~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
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
花果期 7~9 月。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
主产甘肃、云南、四川;多栽培。
主要化学成分1.1 挥发油 挥发油是当归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约为 0.4%,包括中性油, 酚性油和酸性油三种。
主要成分:A.中性油成分,含量最高,约占总油的 88%,主要有藁本内酯、川芎内酯、 亚丁基苯酞、当归酮、新当归内酯、松柏醇阿魏酸酯、邻羧基苯正戊酮、佛手柑 内酯等约 19 种B.酚性油成分主要有对甲基苯甲醇、5-甲氧基-2,3-二甲苯酚、苯酚、 邻甲苯酚、对甲苯酚、愈创木酚、2,3-二甲苯酚、对乙苯酚、间乙苯酚、4- 乙基间苯二酚、2,4-二羟基苯乙酮、香荇芥酚、异丁香酚、香草醛等。
C.酸性油成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壬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甲酯、樟脑酸二 甲酯、邻羧基苯正戊酮等。
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的研究:1.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当归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两种 成分,具“双向性”作用,其抑制成分主要为挥发油,且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最..高。
藁本内酯对兔离体子宫,无论早孕或未孕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张力下降, 节律变慢,收缩力减弱,几分钟后完全松弛,作用时间持久,同样当归油也能抑制 离体狗、豚鼠等动物子宫收缩,松弛子宫肌紧张,作用快而持久。
当归精油可剂量 依赖性及时间依从性地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提示当归挥发油具显著的抗 子宫平滑肌痉挛作用,即治疗痛经作用。
2 .平喘作用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平喘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主要成分藁本 内酯和正丁烯 内酯方面。
藁本内酯不仅对豚鼠离体器官条有松弛作用,而且对乙 酰胆碱、组织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器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有明显解痉作用当归成 分正丁烯 内酯及藁本内酯具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 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 起的支气管哮喘;主要成分为当归挥发油的当归喘痛宁胶丸,临床用于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后,其平喘效果明显,在 318 例哮喘病人中,平喘的总有效率为 84.2%,当归精油丸给 51 例哮喘病人服用,平喘总有效率为 90.2%,且研究表明,其 止喘、解痉作用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3 .中枢抑制与镇痛作用: 当归油中的藁本内酯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强于阿魏 酸或琥珀酸,动物实验观察藁本内酯能缓解氯胺酮兴奋中枢的作用,使躁动不安 减轻,且与剂量成正比,但不会出现麻醉及睡眠状态,能阻止实验动物激怒,产生 安静的中枢抑制状态1.2 有机酸 主要包括阿魏酸、丁二酸、邻苯二甲酸酐、茴香酸、癸二酸、烟 酸等。
当归有机酸药理作用的研究:1.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研究表明,阿魏酸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阿魏酸不仅能 淬灭自由基,而且还能调节人体生理机制,抑制产生自由基的酶的产生,促进清除 自由基的酶的产生。
此外,阿魏酸还能与膜磷脂酰乙醇结合,保护膜脂不受自由基 的侵袭。
2.抗血栓作用:阿魏酸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羟色胺、血栓素(TXA2) 样物质的释放,选择性抑制 TXA2 合成酶活性,使前列环素(PGI2)/TXA2 比率升高。
3.降血脂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阿魏酸具有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作用, 可竞争性抑制肝脏中羟戊酸- 5-焦磷酸脱氢酶活性,同时通过抗氧化和自由基清 除以及抗血栓 3 种作用相互协调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抗菌、抗病毒作用:阿魏酸对细菌 N-乙酰转移酶有较强抑制作用,同时还可 使干扰素- 8 含量降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使得阿魏酸抗菌、抗病毒作用表 现为广谱。
5.调节免疫:阿魏酸钠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能力。
..6.抑制肝贮脂细胞(HSC)增殖和合成胶原作用:阿魏酸钠通过对氧自由基的 清除和抗氧化作用,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肝细胞对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阻断对 HSC 的诱导增殖作用。
由于氧化应激能显著刺激 HSC 进入 S 期且该作用可被抗氧 化剂阻断,因此,阿魏酸钠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直接阻断氧化应激对 HSC 的刺激, 阻断 HSC 对 TGF-β 等细胞因子的自分泌作用,发挥抑制 HSC 增殖和合成胶原的作用。
7.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抗肝损伤作用。
1.3 糖类:当归所含糖类主要有果糖、蔗糖(占 40%)和具有补体活性的酸性多糖。
其中,多糖占 8%,主要包括 D-牛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 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
1.4 其他成份: 如尿嘧啶、腺嘌呤、胆碱、蔗糖、果糖、葡萄糖,维生素 A、 维生素 B12、维生素 E17 种氨基酸及 20 余种微量元素。
药理研究(1)抗血栓形成作用 当归水剂静脉注射或口服对大鼠动脉和静脉旁路血栓的 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2)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当归中的丁基苯酞可增加中脑动脉闭塞(MCAO)术后 的软脑膜微动脉管径和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软脑膜微循环。
脑缺血过程存在神经 元凋亡,丁基苯酞还能使低糖低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减弱或停止,阻止脑 梗死面积扩大。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当归煎剂或流浸膏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剂 量大时可使心跳停止于舒张期。
当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 作用,当归注射液 0.6g/kg 用于大鼠腹腔注射,能使早搏发生率和心律失常总发 生率明显减少。
(4)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 静脉注射当归煎剂(2g/kg)可显著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数,减轻阻断冠脉时的心肌 梗死范围。
(5) 对平滑的肌的作用 当归有扩张血管作用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血 管痉挛有温和解痉作用。
当归挥发油是当归对血管平滑肌起解痉作用的主要活性 部分,其中藁本内酯活性最强。
当归挥发油对肠平滑肌痉挛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6)抗炎和镇痛作用 当归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 织水肿及慢性损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但不影 响肾上腺及胸腺的重量,提示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
当归水提 取物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表现出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强度为乙酰水 杨酸钠的 1.7 倍。
(7)降血糖作用 实验表明,当归粉(1.5g/kg)口服,对大鼠及家兔实验性高 血糖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羝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实现的。
(8) 对肺部的保护作用 当归可扩张大鼠肺动脉,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 压。
当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动脉高压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9) 保肝利胆作用 当归可使胆汁中固体物质重量及胆酸排出量增加,当归能..保护细胞 ATP 酶、葡萄糖-6-磷酸酶、5-核苷酸酶的活性,提示其对保护肝细胞 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10)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当归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家兔肾缺血后 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小管病变的恢复。
(11)补血作用 当归多糖可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 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刺激肌组织,促进其产生造血调控因子,进而促进功 能造血干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成单位(CFU-GM)的增殖分化,刺激骨髓粒单 系 造血。
(12)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1、对离体子宫的作用富华等于 1954 年报道了甘肃 岷县当时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具有双向性作用。
抑制成分主 要为挥发油,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而乙醚不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
当归挥 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 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
并对抗垂体后叶 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当归流浸膏主要为兴奋,大剂 量有时呈抑制作用。
2、对在体子宫的作用 吕富华和皮西萍等的报道表明, 当归煎剂、酊剂、石油醚浸液、水浸液等各种制剂对麻醉狗、猫、兔等动物的未 孕、早孕、晚孕和产后各种在体子宫主要呈兴奋作用。
而慢速 iv 煎剂,则少数 呈抑制作用,当去除挥发油后再慢速 iv 仍呈明显兴奋作用。
由此说明当归挥发 油具有抑制在体子宫肌的作用。
日本学者原田等报道,以当归(1g/kg)给予麻 醉的家兔(十二指肠灌药),引起子宫先收缩亢进,然后抑制。
除去当归脂溶性 部分后,含活性成分的水溶性部分(4mg/kg)iv 麻醉大鼠,引起子宫收缩,血 压下降。
阿托品可拮抗该反应,因而它可能具胆碱能活性。
尾崎等观察当归成分 阿魏酸对大鼠子宫自发性运动的 效果,用量 300-1000mg/kg 或 30-100mg/kgiv 均能抑制子宫运动。
研究还表明,当归在宫腔内压高时加强子宫肌收缩,而在宫 腔内压不高时则无此作用,故孕妇禁用该品。
OzakiYukihiro 等的研究证明 po 或 iv 阿魏酸和四甲基吡嗪混合液,对大鼠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具有增强作用。
3、 对子宫痿管的作用 吕富华等报道 po 当归煎剂对清醒未孕成年家兔的子宫痿 管,当子宫内未加压时呈抑制作用;如子宫内加压时,则由不规则、较弱、间隔 短的收缩转变成规则有力、间隔延长的收缩。
但静注当归酊剂仅有不明显的兴奋 作用。
当归对子宫平滑肌的双相反应,说明当归的作用与子宫的功能状态有密切 关系,它具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解除痉挛而达到调经止痛功效。
(1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 蓝大鹤等报道,离体蟾蜍心脏 灌流实验表明,当归煎剂或根及叶中所含挥发油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 制。
张淑芳等以腹壁 iv 给药,表明在体蟾蜍心脏多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收缩力明显减弱,以后逐渐恢复,频率减慢,但心室收缩力反而增强。
魏连 玑报道,当归流浸膏可以使兔离体心房不应期延长,对乙酰胆碱或电流引起的麻 醉猫及犬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上述奎尼丁样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醚提 取物中 。
另据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报道,当归流浸膏及醚提取物能降低心肌兴奋 性,使不应期显著延长。
1981 年彭仁琇等用同位素示踪法显示,甘肃当归流浸 膏(30g/kg)能增加小鼠心肌摄取 86Rb 的能力,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有 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