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现代诗二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再别康桥》和《乡愁》两首现代诗歌。
这些诗歌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受能力。
但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深层含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2.难点:理解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首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两首诗歌,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接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意境图。
部编四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精品课件

这首诗歌采用了回环反 复的结构形式,读起来 朗朗上口,同学们在朗 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词形 象的写出了小花牛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的活泼、可爱。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3 现代诗二首
仿写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
我喜欢你,狐狸, 你的狡猾是机智, 你的聪明是有趣。 不管大人怎么说, 我,喜欢你。
3 现代诗二首
人们历来都讨厌这只狐狸,说它________,而作者 却认为它________________。把狐狸的_________说成是 _________,把狐狸的_________说成是_________。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 越国境。
回到自己的窝。
3 现代诗二首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3 现代诗二首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
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 上的景色。
3 现代诗二首
推荐阅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亮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星空,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3 现代诗二首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3 现代诗二首
徐志摩: 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
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 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 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 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并背诵《《秋晚的江上》。
- 理解两首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
-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联想等方式,体会现代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 鼓励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联想等方式,体会现代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两首诗的原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或视频等。
- 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生僻词汇和句式,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 准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与秋天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情境。
- 引出课题《现代诗二首》,介绍两首诗的作者和背景。
2. 呈现新课(15分钟)- 朗读两首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分别讲解两首诗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进行解释和讲解。
3. 深入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诗中描绘的景物和意境,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同时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本课选编了两⾸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的某种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课⽂原⽂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的芦苇, 也妆成⼀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
花⽜歌 花⽜在草地⾥坐, 压扁了⼀穗剪秋罗。
花⽜在草地⾥眠, ⽩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在草地⾥⾛, ⼩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在草地⾥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3课《现代诗⼆⾸》教案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律美,引导学⽣感受对⼤⾃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多媒体⾳乐、画⾯营造氛围,让学⽣独⽴思考、独⾃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进⾏爱⼤⾃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本课⽣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
教学过程: ⼀、谈话导⼊ ⽤⼀幅画导⼊:⼣阳西下,照红了江⾯,晚归的鸟⼉低飞在江⾯之上,引起学⽣思索。
这样美得景⾊,我们现代的诗⼈刘⼤⽩会⽤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③现代诗二首
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
本诗作者徐志摩。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图文解读 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图文解读+知识点知识点一、多音字尽jǐn(尽管)jìn(尽头)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三、近义词倦—累一瞬—一霎霸占—侵占四、反义词斜—正扁—圆五、理解词语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
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六、词语搭配(头白)的芦苇一(穗)剪秋罗甩得(滴溜溜)七、词语扩展ABB式词语:滴溜溜慢吞吞慢腾腾香喷喷辣乎乎甜津津软绵绵八、句子解析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九、问题解疑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2.怎样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鸟儿”和“斜阳”?“鸟几”代表人,“斜阳”可以理解为人要做的事。
一开始,鸟儿背负着重担(斜阳)努力飞行,面当完成任务(抖落斜阳)时,眼前一片红色,此时鸟儿该多么高兴、轻松啊。
3.《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
十、课文主题《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本诗作者刘大白。
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__________本诗作者徐志摩。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
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知识点归纳现代诗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文学流派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学形式之一。
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的学生,在学习现代诗的同时,需要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出现的两首现代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首现代诗:《走进诗的世界》本诗由傅冬阳创作,通过描述一个学生如何走进诗的世界,启发学生对诗的兴趣。
1. 现代诗的主题:诗的世界、诗的魅力。
- 通过描绘诗中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兴趣。
- 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现代诗的形式特点:自由的格式、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
- 诗的形式不受规定,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自由组织,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
- 语言简明扼要,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意境。
- 通过意象的运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3. 现代诗的语言特点:押韵、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诗歌中常使用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感染力和记忆力。
- 比喻的使用可以丰富意象,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 排比的使用可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4. 现代诗的阅读策略:理解意境、把握主题、品味语言。
- 通过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 把握诗歌的主题,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 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中简洁优美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
第二首现代诗:《夜晚害人》本诗由冯骥才创作,通过描绘夜晚时的危险和恐惧,告诫学生夜间出行要提高警惕。
1. 现代诗的主题:夜晚的危险、人们的恐惧。
- 通过描绘夜晚的黑暗、无法预测的危险,引起学生对自身安全的关注和注意。
- 告诫学生夜间出行时要提高警惕,保证自身的安全。
2. 现代诗的形式特点:简洁有力、意境鲜明。
- 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夜晚的危险和人们的恐惧。
- 通过描写黑暗、无边无际的夜空、神秘的夜晚,给人以强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