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四人,所有现场人员严禁吸烟。
布设监测点时,客户应予以配合,如提供施工图纸,装修工作结束退场后现场的清理等。
2、所有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
2)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和TVOC)检测报告;3)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4)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检报告;5)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3、民用建筑工程分为以下两类: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
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氡五项指标。
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
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指对一个单体建筑而言。
一般住宅建筑的有门卧室、有门厨房、有门卫生间及厅等均可理解为“自然间”,作为基数参与比抽检例计算。
“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指不同的楼层和不同的房间类型(如住宅中的卧室、厅、厨房、卫生间等)。
对于室内氡浓度测量来说,考虑到土壤氡对建筑物底层室内生产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底层应增加抽检数量,向上层可以减少。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10)是根据对室内空气污染源
及其管理进行总体分析,确定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目标及要求,以及民用建筑工程中室内空
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细节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室内空
气污染防治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工作,包括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及检
测要求,针对潜在的致病危害、助燃物爆炸危害、可烟、有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危害、噪音、乌拉尔效应等,制定了控制标准和检测技术要求,重点着重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安全,使管理工作处于良好状况,以满足民用建筑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健康性要求和其他与室
内环境有关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针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定了不同的标准,要求有毒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比安全因子的值应不大于1.0;气相噪声控制标准为40~50 分贝(A 类)、50
到60 分贝(B 类);卫生性污染控制要求针对甲醛污染,控制在0.08mg/m3 以内;空
气清洁度应控制在A2.1 项以下;温度范围应控制在18℃~28℃ 之间;健康性空气污染
的控制要求,应符合规定的健康指数。
本标准还规定了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防治系统设计要求,即集中空调、新风
系统、中央空气净化设备、工程空气污染控制设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防治要求,按
照相关技术条件设计、安装、使用。
本标准同时规定,室内空气质量应定期检测,现场测定、实验室进行检测监测,定期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是否符合标准控制要求,确保民
用建筑室内环境良好。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第6 章验收的学习讨论工程质量检测网供稿《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自2011年6 月1 日起实施。
原《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同时废止。
作为室内环境检测人员要认真学习这个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一起首先学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标准中的第 6 章验收的21 条内容。
笔者经过初步学习,写下这章的逐条“解读”,重点是讨论和检测技术密切相关的内容,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解读的要素是:条文--- 提示--- 术语和符号--- 条文说明--- 重点提要--- 相关内容。
“条文”:新标准GB 50325-2010 中第6 章的条目内容。
“提示”:对条文是否为更改内容的注释。
“术语和符号”:条文中的部分术语和符号。
“条文说明”:GB 50325-2010 附的“条文说明”的节录。
“重点提要”:对条文的理解。
“相关内容”:与本条文有关的知识。
关于逐条解读条文的内容,将分条在本网站的《环境标准》专栏里。
也希望大参加讨论交流。
GB50325-2010 第6 章验收6. 0. 1 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6. 0. 2 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1 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 含量检测报告;2 涉及室内新风量的设计、施工文件,以及新风量的检测报告;3 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4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含量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验报告;5 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6 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不做样板间的除外)。
家用住宅甲醛含量标准

家用住宅甲醛含量标准
一、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被认为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呼吸道疾病、过敏、癌症等。
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孕妇和儿童尤为敏感。
二、我国家用住宅甲醛含量标准
根据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6129-1995规定,室内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8mg/m3。
此外,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对甲醛释放量有限制,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甲醛释放量标准
类别甲醛释放量限值(mg/L)
人造板及其制品≤1.5
内墙涂料≤10
胶粘剂≤10
地毯、地毯衬垫≤40
家具≤1.5
三、如何检测和治理家居甲醛污染
1.检测:室内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
消费者可选择专业甲醛检测机构或购买甲醛检测仪进行检测。
2.治理:家居甲醛治理方法包括通风换气、活性炭吸附、绿植吸收、甲醛清除剂等。
通风换气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绿植和活性炭可作为辅助手段。
使用甲醛清除剂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和认证产品。
四、预防家居甲醛污染的措施
1.选购家具和装修材料时,尽量选择环保等级高的产品,如甲醛释放量低的人造板、无醛添加剂的涂料等。
2.装修完毕后,尽量推迟入住时间,让室内空气自然流通,降低甲醛浓度。
3.注意室内湿度,保持湿度在40%-60%之间,有利于甲醛挥发。
4.定期清洁家居,避免灰尘中的甲醛累积。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

》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10(2013年版)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 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四人,所有现场人超过场后现员严禁吸烟。
布设监测点时,客户应予以配合,如提供施工图纸,装修工作结束退场的清理等。
2、所有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232、钾-40 含量检测报告。
射性核素镭-226、钍2)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和TVOC)检测报告;3)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4)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检报告;5)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3、民用建筑工程分为以下两类: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
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氡五项指标。
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污染物Ⅰ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3)≤200 ≤400 氡(Bq/m3)≤0.08 ≤0.1甲醛(mg/m3)≤0.09 ≤0.09 苯(mg/m3)≤0.2 ≤0.2 氨(mg/m3)≤0.5 ≤0.6TVOC(mg/m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 3 间;房间数少于 3 间时,应全数检测。
、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室、有留的空间单元。
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指对一个单体建筑而言。
201507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操作规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操作规程1 总则1.1 为使检测实验室在执行国家标准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污染物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依据更明确,检测方法更细化、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主要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五项指标检测。
1.3 本规程检测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1.4 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污染物浓度限量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两类:1. I类民用建筑: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2. II类民用建筑: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厅、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1.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
2 一般规定2.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检测结果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表2.1.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注:表中污染物浓度限量,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响应值为空白值。
2.2 当被抽检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表2.1.1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3 当被抽检的房间中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表2.1.1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再次对不合格项进行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房间数量应为不合格房间数量的2倍,且包含原不合格房间。
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表2.1.1的规定时,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2.4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3 采样3.1 采样仪器准备1. 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流量稳定。
2. 大型气泡吸收管3. 气压表4. 温湿度计5. 活性炭管及Tanex-TA吸附管:活性炭采样管采样前,吸附管在350℃下通氮气活化20~60 min;Tenax-TA采样管采样前,吸附管在300℃下通氮气活化20~60 min。
最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pdf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四人,所有现场人员严禁吸烟。
布设监测点时,客户应予以配合,如提供施工图纸,装修工作结束退场后现场的清理等。
2、所有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
2)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和TVOC)检测报告;3)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4)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检报告;5)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3、民用建筑工程分为以下两类: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
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氡五项指标。
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污染物Ⅰ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氡(Bq/m3)≤200 ≤400甲醛(mg/m3)≤0.08 ≤0.1苯(mg/m3)≤0.09 ≤0.09氨(mg/m3)≤0.2 ≤0.2TVOC(mg/m3)≤0.5 ≤0.6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
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指对一个单体建筑而言。
室内新风量检测规范指南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的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 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和材料6.1 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 CO2示踪气体。
第 1 页共17 页7 测定步骤7.1 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 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 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的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第6章验收的学习讨论
工程质量检测网供稿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原《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同时废止。
作为室内环境检测人员要认真学习这个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一起首先学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 标准中的第6章验收的21条内容。
笔者经过初步学习,写下这章的逐条“解读”,重点是讨论和检测技术密切相关的内容,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解读的要素是:条文--- 提示--- 术语和符号--- 条文说明--- 重点提要--- 相关内容。
“条文”:新标准GB 50325-2010 中第6章的条目内容。
“提示”:对条文是否为更改内容的注释。
“术语和符号”:条文中的部分术语和符号。
“条文说明”:GB 50325-2010 附的“条文说明”的节录。
“重点提要”:对条文的理解。
“相关内容”:与本条文有关的知识。
关于逐条解读条文的内容,将分条在本网站的《环境标准》专栏里。
也希望大参加讨论交流。
GB50325-2010 第6章验收
6. 0. 1 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6. 0. 2 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
1 工程地址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
2 涉及室内新风量的设计、施工文件,以及新风量的检测报告;
3 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
4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含量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验报告;
5 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6 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不做样板间的除外)。
6. 0. 3 民用建筑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类别、数量和施工工艺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6. 0. 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其限量应符合表6.0.4的规定。
注1表6.0.4中测量值,除氡外均指室内测量值扣除同测定的室外上风向空气测量后的测量值。
2表中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6. 0. 5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采用集中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 0189 的有关要求。
6. 0. 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氡的检测,所选用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应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的检测下限不应大于10 Bq /m3 .
6. 0. 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6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规定。
6. 0.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也可以采用简易取样仪器检测方法,甲醛简易取样仪器检测方法应定期进行校准。
测量结果在0.01--0.60 mg/m3测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度应小于20 %(置信度95%)。
当发生争议时,应以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6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测量结果为准。
6. 0. 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6. 0. 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氨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GB/T 18204.25中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的规定。
6. 0. 1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TVOC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 的规定。
6. 0. 1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 %,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3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6. 0. 1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6. 0.1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6.
0. 14设置:
6. 0. 15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6. 0. 16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少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 m—1.5 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和通风口。
6. 0. 17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在对甲醛、苯、氨、TVOC取样检测时,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6. 0. 1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
6. 0. 19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表6.0.4的规定时,应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6. 0. 20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的工程,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并应包括同类型房间及原不合格房间。
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6. 0. 21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