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工制制作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生活小制作:第一节制作小笔筒;第二节制作小香包。

2. 厨艺小课堂:第一节学做水果沙拉;第二节学做三明治。

3. 手工艺术:第一节编织小挂件;第二节制作小纸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工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如缝合、编织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生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制作工具、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剪刀、针线、布料、水果、面包、挂件材料、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讲解制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进行示范,展示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评价。

4. 随堂练习:(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劳动技术教学2. 内容:(1)生活小制作:制作小笔筒、小香包(2)厨艺小课堂:学做水果沙拉、三明治(3)手工艺术:编织小挂件、制作小纸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制作一个小笔筒,要求外观美观、实用。

(2)为自己或家人制作一份水果沙拉,分享制作过程。

(3)与同学合作,编织一个创意小挂件。

2. 答案:(1)小笔筒制作方法:选取适当大小的瓶子,用布料包裹,用针线缝合。

(2)水果沙拉制作方法:将水果洗净、切丁,加入沙拉酱拌匀。

(3)小挂件编织方法:根据教材所示,选取合适材料,进行编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为家人或朋友制作礼物。

(2)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手工制制作教案(全册)

小学手工制制作教案(全册)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手工艺品,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2. 手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观察生活中的手工艺品,进行创意思考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见到的手工艺品,互相交流。

3. 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尝试设计自己的手工艺品。

作业:1.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种手工艺品,描述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尝试制作一种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纸花、编织等。

第二章:基本手工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耐心和细致。

3.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1. 基本手工技巧的介绍和演示2. 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的方法和步骤3. 创意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和演示基本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基本技巧的练习,掌握要领。

3. 学生进行创意思考,运用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作业:1. 学生练习基本手工技巧,如剪、折、粘等,提高熟练度。

2.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一种手工技巧进行深入学习和创作。

第三章:纸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 培养学生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纸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教学内容:1. 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的介绍2. 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的讲解和演示3. 运用纸工制作表达情感和创意的方法和步骤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和演示纸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的练习。

3. 学生运用纸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作业:1. 学生练习纸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提高熟练度。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校本课程手册活动名称:小巧手编织活动制度:为了规范校本课程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1.每个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

2.如有事情不能参加活动,应及时向辅导老师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3.活动结束后,必须有专人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不得损坏公共财物。

4.在活动中,成员应认真观察,注意力集中,不得追逐打闹。

5.每学期应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表彰。

指导思想:儿童天性好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检验感知是否符合事实。

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实践进行的。

中国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劳动人用各种材料,通过手工劳动,编织出各种各样手工作品。

近年来,手工编织的各种围巾、披肩、手套、成衣、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青睐。

由于纯手工制作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少量的作品,无法大量生产,商品凝聚着大量的劳动价值。

因此已经引起了抢购手工编织物的热潮。

手工编织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艺术,它所编织出来的各种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

各位编织大师在各种花色、线质、艺术的编织中享受到手工劳动的原始快乐。

编织既是一种手工劳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既能得到劳动果实,又能促进身心健康。

用棒针、钩针、刺针等工具,在色彩多样的花式材料的配合下,通过灵巧双手的劳动,构编出了一个我们编织小组学生的美好心灵。

人员名单:组长:1组员: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活动计划:来编织作品。

活动过程一、检查上次课(短针、长针)练情况,强调勾针技巧。

二、结合前几次课研究的小辫、短针、长针,编织一个简单的小挂件。

三、自己练,老师分别指导。

四、活动效果: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小辫、短针、长针的勾法,编织出了一个简单的小挂件,手的灵活程度和针法均匀性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手编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一年级手工教案

一年级手工教案

一年级上册手工教案第一课小鸭教学要求:1. 要求学生裁的正方形纸要精确,每一步都要到位。

2. 在驾驭折纸的技术和方法后,老师组织学生搞一个小小折纸竞赛。

打算材料:胶水剪刀教学过程:1.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小鸭子。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小鸭子的折法。

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当留意的地方。

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小鸭子。

6.老师指导7.展示学生的折好的作品。

8.作业回家自学一种小动物的折纸,下节课进展示第二课哈巴狗教学要求:1. 利用剪折的方法制作立体卡通动物。

2. 接着学生酷爱小动物的情感。

打算材料:胶水剪刀彩印纸教学过程:1.各学生展示折好的哈巴狗。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哈巴狗的折法。

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当留意的地方。

〔假如作品站立不稳定的话,请想方法剪两条小纸条分别连接在前腿和后腿〕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哈巴狗。

6.老师指导第三课学用剪刀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正确学习运用剪刀,剪切口要平整,光滑,没毛边2. 知道运用剪刀是一种最根本的手工操作技能材料:胶水,剪刀,底板教学过程:1. 向学生讲解运用剪刀是方法。

让学生明白运用剪刀是一种最根本的手工操作技能。

2. 强调在运用剪刀时的留意的平安事项。

3. 把现成材料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

4.把剪好的图案粘在底上。

5. 展示底板好的图片。

第四课雪花飘飘教学要求:1. 初步学习剪纸的折叠方法和剪法。

2. 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

材料:胶水,剪刀,底板教学过程:1.各学生展示剪好的雪花。

2.让学生看课本说明,说出雪花的折法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

4.强调在某一个环节应当留意的地方。

5.让学生开始动手折雪花。

6.老师指导7.演示雪花的剪法。

强调考前须知。

第五课大胆来撕教学要求:1. 使学生通过视察理解到什么是撕纸制作,并以激发学生对撕纸的爱好。

2. 激励学生大胆地动手试一试,撕一撕。

材料:胶水,尺子。

手工制作布艺教案系列(8篇全

手工制作布艺教案系列(8篇全

手工制作布艺教案系列(8篇全教案一:纸杯布偶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纸杯布偶”。

学习用纸杯、布料等材料制作简单的布偶。

二、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纸杯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对劳动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杯布偶的制作方法。

难点:布料的剪裁和缝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杯、布料、剪刀、针线、颜料、画笔。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纸杯布偶,引导学生对纸杯布偶产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纸杯布偶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裁、缝合、上色等步骤。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制作纸杯布偶,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纸杯布偶制作步骤a. 剪裁布料b. 缝合布料c. 上色d. 装饰2. 制作要点a. 布料剪裁要准确b. 缝合要牢固c. 上色均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纸杯布偶。

2. 作业要求:布偶形状、颜色、装饰自选,但要美观大方。

3. 作业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掌握纸杯布偶的制作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2. 学生对劳动技术产生兴趣,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3.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布偶,提高制作技巧。

教案二:布艺钱包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劳动与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布艺钱包”。

学习用布料、拉链等材料制作简单的钱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布艺钱包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体验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对劳动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布艺钱包的制作方法。

难点:拉链的安装和布料的缝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布料、拉链、剪刀、针线、颜料、画笔。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布艺钱包,引导学生对布艺钱包产生兴趣。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全册)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全册)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一、撕纸游戏教学目标:1.学习撕纸的方法;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在表现所感所想的事物过程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撕一撕、看一看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想想、画画表现所感事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彩纸、图画纸、彩笔、撕纸作品。

学生准备:彩色纸、胶水、彩笔。

课堂教学:一、撕纸游戏1.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撕成一根根细长的纸条师:这一根根细长的纸条像什么?生:像面条、像铁轨、像粉丝、像柳条……师:(故意把纸条撕断,非常着急)纸条撕破了,怎么办?生:(安慰老师)没有关系,可以把它当做一块肉放在面条里。

2.撕纸条比赛学生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撕得直,撕得长。

二、教师撕纸,学生想象1.教师闭着眼睛随意撕出任意形状师:(把撕出的纸的形状变化不同方向,让学生观察)像什么?生:这是一幅用剪贴方法制成的画。

它的颜色很漂亮,玫瑰红色和黑色的底色生:像站立狗熊、像一只鸡、像刺猬、像蘑菇……2.填画老师的作品让学生到前面来把老师撕的形状随意填几笔,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像什么。

3.教师演示(1)演示撕纸制作方法A、确定动物的特征B、画出草图C、动物完成示范:食指和拇指按着轮廓线慢慢的撕。

(2)教师撕出类似刺猬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像什么?在撕纸作品上添画刺猬的形象。

三、欣赏马蒂斯的一组剪纸作品师:这幅作品用什么方法做的?你喜欢它那些地方?突出了白色的马车。

四、学生进行撕纸填画练习1、学生撕纸,小组讨论。

向大家介绍自己撕的形状像什么?2、撕一撕,画一画。

五、学生作业展览、总结。

小结:美术无处不在,你看,小小一张纸,通过撕、贴、想、画,大家能把它变得那么漂亮。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制作成图画?讨论总结出:布、线、壳等,课后请大家去试试。

(课件展示不同材料的作品)六、收拾与整理请同学们把你的桌面、地面收拾干净,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和齐,养成良好的“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第一章:手工制作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2. 学习基本的裁剪、折叠、粘贴等手工制作技巧。

3.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使用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

2. 学习纸工的基本技巧,如裁剪、折叠、粘贴等。

3. 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材料,了解制作方法。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手工作品。

4.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等家庭劳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拖地、擦窗户等打扫技能。

2. 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整理技能。

3. 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如煮鸡蛋、烧开水等。

教学步骤:1. 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打扫、整理、烹饪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 评价学生劳动成果的完成质量。

第三章:农业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

2. 学习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如种植、施肥、除草等。

3.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方法。

2. 学习施肥、除草、浇水等农业管理技能。

3. 了解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锄头、铲子等。

1. 讲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农村。

2. 讲解并演示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

3.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农业劳动任务。

4. 学生分享劳动心得,互相评价。

一年级下册手工教案

一年级下册手工教案

一年级下册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1课:认识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学重点:了解并认识基本的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纸等)和材料(如彩纸、硬纸板、线等)。

2. 第2课:简单的剪纸教学重点: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3. 第3课:折纸入门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折纸手法,如正方形折、长方形折、三角形折等,完成折纸作品。

4. 第4课:纸黏土制作教学重点:学习纸黏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具有立体感的纸黏土作品。

5. 第5课:环保手工制作教学重点: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手工制作技巧。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3. 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技巧、审美等方面。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材。

2. 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彩纸、硬纸板、线、废旧材料等。

3. 教学辅助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教学课件:手工制作技巧演示课件。

5. 作品展示平台:展示学生作品的板报、墙面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认识手工工具和材料,学习简单的剪纸技巧。

2. 第3-4周:学习基本的折纸手法,完成折纸作品。

3. 第5-6周:掌握纸黏土制作方法和技巧,创作立体纸黏土作品。

4. 第7-8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手工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花马蹄莲得制作学习目得: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纸花制作得基本概念与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纸花制作得一般规律及材料材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与评价得标准。

学习要求:1、掌握学前专业手工得基本概念2、了解纸花制作得一般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彩皱纹纸制作马蹄莲。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马蹄莲得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媒介:实例法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花,我想大家一瞧就知道它得名字!师:只可惜再美得花也有凋谢得时候,多想留住这美好得瞬间呀同学们,您们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想到:制作纸花马蹄莲 ,教师随之,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制作好得马蹄莲 (教师在讲台前展示)师:瞧!这就是老师做得马蹄莲,漂亮吗?请大家仔细欣赏!2、研究马蹄莲得制作⑴研讨做法师:您们知道它就是怎样做出来得吗?a、引导学生分小组探讨马蹄莲得制作方法及步骤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b、归纳总结制作方法:做各部分---捆扎花朵---整理成型⑵实践制作a、准备阶段老师示范花瓣、花蕊、花叶得制作方法。

学生小组分工制作马蹄莲得各部分。

(学生分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b、捆扎阶段引导学生研究捆扎得方法、技巧。

师生共同总结捆扎得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施捆扎马蹄莲。

c、整理阶段(引导学生将花得花瓣、花叶整合。

做出成品)?三、评价反馈、展示作品。

师:谁愿意代表您们小组来展示一下小组制作得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师:请同学评一评,您觉得哪一幅作品最漂亮、最赋有创意?并说出理由。

(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师小结:如果我们用欣赏得眼光去瞧每一件作品,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您得作品就会更完美。

四、延伸教学今天,我发现大家制作得绉纸花都非常漂亮,那么我再来考考大家就是不就是只有绉纸才能制作出鲜花得样子呢?还有什么材料也能制作呢?(毛线、纸、水晶、丝网、布) 我希望有机会得话,大家能尝试一下用其它得材料制作各种各样得花,同时也希望在即将到来得母亲节上,能把自己亲手做得花献给母亲。

剪喜字图纹手工制作就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得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得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得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手工制作中得剪纸艺术有着悠久得历史,就是我国得国宝。

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得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与胆大心细得品格,有着不可低估与得天独厚得作用。

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得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得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得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得设计及制作。

本案例就是剪纸教学中最基础得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得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得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得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红纸剪双喜得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

学会运用剪纸得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得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折叠得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得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得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得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得同时,并为继承与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用折叠得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得多种效果得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2、学生准备: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双喜得由来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得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二、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得结构特点(找对称轴)2、示范讲解喜字得折叠方法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得关键4、学生试剪双喜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得原因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2、分析民间剪纸得内涵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蝙蝠(福)鸡(大吉大利)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3、讲解剪纸制作得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四、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得喜字要求(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2)、形式不限(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五、展示与评价。

1 、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得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2 、挑选其中有代表性得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3 、教师简评六、小结。

有趣得吊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表现物象得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有目得得排列。

2、过程与方法:(1)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得设计方法;(3)在“尝试运用”中掌握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2)对吊饰得串联与装饰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纸材与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得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有目得得排列。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比较1、民间饰物与学生作业中得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相同: (1)、简练得外形;(2)、色彩对比鲜艳;(3)运用点、线、色装饰。

不同: (1)、材料不同;(2)、悬挂得地方不同;(3)、装饰图案有寓意。

二、探讨与尝试1、尝试找找身边得媒材进行吊饰设计,鼓励发现问题;2、学生互相研究解决问题;3、同一主题得物象形态选择;4、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得排列,感受节奏美。

三、创作与评价1、小组合作创作2、自评与她评团包手工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得各种造型得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得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得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得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得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得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得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得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1.就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得构建方法及简单得构建原理。

2.能否熟练得运用“团”“包”得方法,制作一件立体得纸作品。

3、整个教学就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得闪趣。

3.教学中。

如何利用不同得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得环保意识。

5、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得分析。

6、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得教学内容得拓展。

教学实施建议一、课前准备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得皱纸,彩色手工纸得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得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与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得各种立体雕塑得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得各种立体雕塑得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得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得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得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a、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 包丰各种造型得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得造型最多。

b、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得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得造型得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c、利用制作好得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得大小变化。

粘贴接触面得大小,整个立体造型得重心位置以及细部得刻画。

三、教学拓展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得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得作品,展示在自己得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得团包得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得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得颜色。

千变万化得帽子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得帽子。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得装饰材料装饰帽子。

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得乐趣。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各种各样造型得立体帽子。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创意得立体帽子。

教学具准备:师:课件、若干个帽子。

生:彩色卡纸、剪刀、透明胶、手工纸等若干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戴上自己心爱得帽子。

2、师生交流帽子得作用。

3、揭示课题:千变万化得帽子。

二、学习新知。

1、欣赏帽子得图片。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帽子得基本型与它们得装饰美在哪里。

2、学生归纳出帽子得基本型与装饰美。

3、请学生上台展示帽子基本型得作法,并启发学生想出其她造型得作法。

4、教师示范一至两种,在基本型上进行增加或删减形成新帽形得作法。

5、小组讨论本组想要制作得帽子造型并交流。

6、请学生自行归纳出帽子得制作步骤,教师再进行补充。

7、作业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顶有特色有创意得帽子。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三、生开始设计制作,师巡回指导。

四、帽子展示会。

1、小组自述帽子得造型特点与装饰特点。

2、您喜欢哪组得作品,为什么?3、随着音乐展示帽子。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增加与删剪得方式来设计帽子,同学们得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很强,设计出了许多千变万化得帽子。

其实,关于帽子还有许多得知识,古今中外得帽子文化更就是值得探究。

感兴趣得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这方面得资料。

还可以用一些旧报纸或彩色纸折出您喜欢得帽子。

撕花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名画家笔下得儿童画,了解作品得表现,技法,对绘画得多种形式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展示会丰富得想象,并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想象中得作品。

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用不同得手法表现出自己所想创作得作品。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艺术得创作有基本得理解。

准备工作:彩色低,剪刀,胶水等,剪刀教学进行:活动一:欣赏一思考(1) 欣赏毕加索得《保术与木马》胡安得《伙伴》请学生思考——下每一幅图案所表现得就是什么意思。

(2) 教师给予评价与肯定活动二: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1)可以教学生运用手中得纸撕成不同形态得花(教师演示)(2) 用彩色笔画上枝叶。

(2)用卡张制作花瓶。

(4) 由学生自己制作。

(学生作业)糖纸粘贴画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2、学会用糖纸经过加工、组合、拼摆、粘贴成有趣得图形,并掌握技法。

教学重点:用糖纸加工成物象,掌握技法、技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