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儿效果及对中心静脉压影响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及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效果,探讨呼气末正压的选择,以及其对循环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成功救治的32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加用呼吸末正压。
结果 32例患儿均抢救成功。
机械通气时间3 d11 h~18 d 8 h。
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适当的呼吸末正压选择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必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对患儿循环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中心静脉压(cvp)影响较大。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中心静脉压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是近5年来我国儿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其中,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凶险,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等而危及患儿生命,救治成功率低。
诊疗指南和各方报道均需要高呼气末正压,但高呼气末正压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本文旨在探讨高呼气末正压的有效性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39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以及其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但死亡仍有7例。
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 32例患儿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小6月,最大3岁10月,平均年龄1岁6个月。
患儿在病程1~3 d入院后病情加重或由普通病房和各县定点医院转入我院picu,进行机械通气。
均有发热、易惊、精神差,部分患儿出现高血糖、高血压,继而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很快出现心率增快、口唇及肢端发绀,面色苍灰,双肺散在或广泛湿啰音,意识障碍及昏迷、血压下降。
有25例在气管插管前或插管时发现粉红色泡沫痰。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0例临床护理

3 . 2 . 3 气道湿化护理
人工气道 没有正 常的生 理加湿 、 加 温
作用 , 吸人气体 干燥 , 痰 痂形 成 , 易 造成 堵管 。应 用 加温 加湿 器, 湿化液选用 无菌 注射 用水 , 温度 3 5~3 7℃ J 。痰液 黏稠 者用 无菌注射用水或 0 . 4 5 %氯化钠 注射 液 0 . 5—1 . 0 ml 气管
1 . 1 临床资料
本组手足 口病 患儿 2 0例 , 男1 1 例, 女 9例 ;
2 . 4 5 k P a ) , 每 6—8 h气囊 放气 3— 5 a r i n , 放气前 吸痰 , 注意将 气囊水平 以上痰液吸净 , 以免痰液下流造成 医源性感染 。 3 . 2 . 2 呼吸机管 道护 理 定时 巡视 , 观 察 呼吸机 管 道情 况 ,
注意压力管有无 扭 曲 、 打折、 积液, 接 口处有 无松 动 、 裂缝, 积
年 龄 4— 4 6个月 , 平均 1 8个月 , 其中2 4个月 以下 1 5例 。临床 表现为发热 , 疱疹 分布不一 , 心 率增快 , 呼 吸急促 , 部分 患儿 口
唇、 面色苍 白或发 绀 , 双肺均 可 闻及大 量湿 罗 音 , 血压 升 高或
滴 入。
比妥类 药物或冰 帽治疗 。③给 予糖皮 质 激素 冲击 治疗 , 应用
甲基泼尼松 龙降 低 毛细 血管 通 透性 , 减轻肺水肿, 阻 断肺 水
肿 一脑水肿恶性循环 ] 。④静脉 注射人免疫 球蛋 白针。⑤根
3 . 2 . 4 吸痰护理
吸痰可 以清除 呼吸道分 泌物 , 保持 呼吸道
c m H 2 O, R R 2 0—4 0 ̄/ m i n , F i O 2 8 0 % ~1 0 0 %。根 据肺 部症 状、 胸片 、 血气分 析结 果及时调 节呼 吸机参数 , 如 出现肺 出血 , 相关参数需上 调至较 高水 平 J 。② 开通两 条 以上静 脉通 路 , 行 中心静脉置管 , 给予 降颅 压治 疗 , 应用 甘露 醇 、 呋 塞米 及 巴
危重症手足口病35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体会

3 5例 危 重症 手 足 口患 者 经 机 械 通 气 辅 助 治 疗 后 , 2 5例 患 儿治愈出院 , 放 弃 6例 , 死 亡 4例 , 抢救 成功 率 7 1 . 0 %。机 械 通气上机时 间最 短 3 d , 最长 1 4 d , 平均 8 . 5 d 。住 院 病 程 最 短
资 料 与 方 法 时 通知 医生 进 行 处 理 ; 通 气 过 程 中严 密 监 测 病 人 是 否 有 自主 呼
1 临 床 资 料 选 择 我 科 手 足 口病 患 儿 1 5 4 9例 中危 重 患 儿 3 7例 , 采用 机械通 气 3 5例 , 均符 合危 重症 病例 诊 断标 准。 其中男 2 2例 , 女 1 3 例, 男女之比为 1 . 6 9; 1 ; 年 龄 最 小 5月 , 最 大 4岁 , 病情加 重在 第 2 ~ 5天 3 4例 , 占9 8 , 脑炎 3 5例 , 占 1 0 0 , E V 1 病毒感染 2 5 例, 占7 l I 4 , 神 经 源性 肺 水 肿 3 1 例, 占8 8 . 6 , 急性迟缓性麻痹 1 1 例, 占3 1 . 4 , 心 肌损 害 1 6例 , 占4 6 , 多脏器功能障碍 1 O例 , 占2 9 , 肺炎 3 3例 , 占9 4 ,
吸, 以 及 与 呼 吸 机是 否 同 步 。 吸痰 前 后 注 重 察 看 两 侧 胸 廓 起 伏 动度 , 如果呼吸不对称 , 警 惕 气 管 插 管 进 入 一 侧 气 管 或 有 肺 不 张, 气胸等情况 ; 患 儿上 机期 间体 温较 难控 制 为正 常, 如 体 温 高, 尽 量 采 用 物 理 降温 方 法 , 如: 冰袋 , 冰帽 , 降温毯等 , 使 用 时
结 果
3 . 1 常规治疗 立即给 予入 抢救室 , 双 鼻导 吸氧 , 心 电 血 氧监测 , 测血压血糖 , 急查床头 胸片 , 心 电图, 血 气 分 析 等 。给
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

见 的并 发 症 是 呼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 A ) V P 。手 足 口病 ( F H MD)
是一组 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常见传染病 , 人群普遍易感 , 多发 于
16 48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1 第 1 卷第 1 0 0 0月 5 O期
重 症 手 足 口病 呼 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的 防 治
尹 丽 霞
【 摘要】 目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A ) V P 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 , 也是 呼吸衰竭患儿发生 院内感 染 、 死亡率增 高、 机 撤
时问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 的重要原因。重症手足 口病是一组由肠道病毒感 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 因其重症可 引起神经源性 肺 水肿 , 需早期机械通气 治疗 。为降低院内感染率 、 降低死亡率 、 缩短呼 吸机应用 时间 , 减少治疗 费用 , 现将我 院治疗重症手 足 口 病抢救过程中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 以供临床参考 。
重 庆 医学 ,0 9,8 1 :89—12 . 20 3 (4) 11 8 0
总之 , 应用 抗生素 序贯疗 法治疗 下 呼吸道感 染 , 效满 疗 意, 能缩短住 院时间 , 减少抗 生素相关 不 良反 应 , 具有 临床 可
行性 , 但抗 生素序贯疗 法治疗感 染性疾 病 尚缺乏完 整的治疗
方案 , 实际应用需要 注 意 : 掌握适 应症 , 一些 重症 、 并发 对 有
[ ] 熊明芳 . 3 探讨抗生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 [ ] 中国社区医师 ・ J.
医 学 专业 半 月 刊 ,0 9,l 9 :. 2 0 1 ( ) 7
机械通气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的应用

[] 2 陶建平. 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策略[ l J 中国实j儿科杂志, ] { {
2 1 ,52:1 . 0 02 ()17
[ 随素敏, 3 ] 都鹏飞.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 病合并急性肺水肿l 0
8 mo L .m l 。当患儿 m现第 3 ( 3 / 期 心肺功 能衰竭 前 期 )时 ,立即予
1 临 床 常 规 检查 :x 片胸 部 检查 :双 肺 纹 理增 多 1 例 ,肺 . 2 线 7
气管俩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重症手足 口病的关键 ,即早期识
别 ,早期发现 ,早期使用呼吸机是抢救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 . 1 . 通过本组资料结果显示6 例重症手足 口病常规使用丙种球蟹 O 白、甘露醇 、激素等治疗的同时 ,及时采用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
56 2
吉林 医学 2 1年 1 02 月第3 卷第 3 3 期
机 械通 气在 危重型 手足 口病早期 的应用
罗彩梅 ,梁 粤 ( 广东省梅州市人 民医院儿科PC IU,广东 梅州 540 ) 100
[ 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X6 例出现3 ( } 商 ,0 j 期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临床表现危重 型手足E病患儿 ,即患儿出现心率 、呼吸增快 、出冷汗 、皮肤花斑 、四肢发凉、血压升高。在患儿血糖升高时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和机 l
ka P ),5 a , 0 TH ,其余正常。进行患儿头颅MR 显示 NP O <5 l g mi I
2 例先 天性 第 5 脑室 ,4 、6 例脑 干 现多发 小斑 片状 异 常信号影 . 2 例右 侧顶 叶脑 膜强 化稍 明显 。
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

I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我院儿科 PC 自 20 IU 0 9年 7至 9月共 收治重 症 E 7 感 染并发 N E患儿 1 V1 P 6例 , 中男 9例 , 7例 ; 其 女 年龄 6 个月 一 2岁 , 中 <1 l 其 岁 2例 ,1— 2岁 4例 。均有不 同程度发
担任 。在 临床 带教 的过程 中 , 护 生 出现 的问题 及时 发现 、 对 指 正、 总结 , 同时带 教老师要不断提 高 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 ) 2 临 床 的一些不 良医德 医风也 影 响护生 实 习效果 。带教 老师要 注
意 培 养 良好 的 医德 医 风 , 护 生 树 立 良好 的 职 业 形 象 , 定 思 为 稳
缺乏信任 , 护生在临床动手 实践 的机会 减少 。所 以在对患 者 使 实施护理之前 的体 验式 培训 非 常重要 。只要 护 生熟练 掌握 护
理技术操作 , 了解患者 的感 受 , 患者 对护 生 的满意 度也 会相 应
整理 、 综合分析 , 融会贯 通所学的知识 , 提高 了他们观察 与分析 ・护 理 园地 Nhomakorabea・
手 足 口病 并 发 神 经 源 性 肺 水 肿 患 儿 的机 械 通 气 治 疗 与 护 理
陈 芳 【 关键词】 手足 口 ; 病 肺水肿 ; 通气机 , 机械 ; ; 儿童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525R437 【 1. ; 7.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 36 21)6— 71 0 02 78 (00 0 06 — 2
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成功病例报告

e R(+) C 1 I R C , A 6弓 物 T—P R C (一) 。
扩容 扩容后用 64— ,. g一1 g k . ) 静脉推注 , 1 5 20 3m m /(g 次 , 每 5 分钟一次 , 微循环改善后逐渐减 量至 停用 , 开始用 4mg 增加 后 到 7m ; g 米力农强心 扩血管 0 3— . . 07 ( g mn 维持 7天; k. i)
讨
胸 片 1 疗前 :双 肺 渗 出 :治 以右 肺为 主 .心影 正 常 。
胸 片2 :机械通 气后右肺 渗 出 加重左 肺 纹理稍 多 ,心影 正 常
论
手 足 口病是 由肠 道病 毒 ( 以柯 萨奇 A群 l 6和 E 7 V 1型多
见) 起的急性传染病 , 引 多发 生 于 学 龄 前 儿 童 , 以 3岁 以下 年 尤
维普资讯
36 期 9卷
重 症 手 足 口病 救 治 成 功 病 例 报 告
葛神 永 韩 明锋 李 秀勇 冉献贵 孟晓林
张育 才
指 导教授
我 院于 20 0 8年 5月 1E收住 1例重症 手足 口病 ( F t H MD) 病例 , 例患儿病情 凶险, 该 进展快 , 并神经 源性肺水 肿等并发 合 症, 抢救成功于 6月 2 E 出院 , t 为对 该病 危重 型 的诊 疗提 供帮 助, 现将该例患儿临床救治过程 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 ,男 ,2岁 8 月 ,因 “ 热伴 手足臀 部皮 疹 3天 , 个 发 恶心 呕吐 2天 ,胸 闷气促 6小时”人 院。查体 :T4 .1 ,P 0 ℃
压力 控制( C , P ) 参数设置 P E 0c 2 PP 1e i O, 5 E P1 mH O, I 9 m 2 F2 l
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916·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D e c;27(6)故在彩超诊断基础上,对部分法洛四联征,法洛五联征患者术前行心导管检查作完整诊断十分必要“]。
导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右心室流出道特别是肺动脉发育情况。
因为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情况对法洛四联征、法洛五联征者有无手术指征及术后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资料中法洛四联征,法洛五联征病例于心导管检查前超声基本能明确诊断,但仍有4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体一肺侧支血管、左上腔静脉永存彩超漏诊,而心导管均能明确,为制定手术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减少了再手术及死亡的风险。
另外本文资料中部分超声诊断不明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例,经心导管检查后均能明确诊断。
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前诊断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解敏等f21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及心瓣膜病手术1941例,彩超诊断的正确率已达95%以上.在近90%的上述患者中超声已使外科术前诊断不再依赖心导管检查。
但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尚有着超声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心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符合率远远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达到94.9%~97.3%和71.2%~78.5%¨。
j。
心导管检查技术一直是公认的心脏外科术前诊断中的“金标准竹[“,除可全面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大小、形态、瓣环和瓣膜结构及心脏和瓣膜功能外,还可清晰显示大血管的起源、排列关系、体一肺侧支的起源、行走、形态及远端的情况。
并可对各管腔进行测压和血气分析。
另外近10余年来介入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动脉导管未闭封闭术.房间隔缺损封闭术及窜间隔缺损封闭术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使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术前严格掌握适廊证非常重要,若“见洞就堵”,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术前和术后都需做心导管检查,以决定介入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判断介人性治疗的即刻疗效n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辅
助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
方法30例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经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治疗,均经口插管,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V),加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同时给予药物治疗。
结果30例患儿抢救成功24例,机械通气时间18h至6d,死亡6例。
机械通气时间55min至17h20min。
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
手足口病(hand food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科一种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春夏季节高发,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感染引起的,可通过粪—口和飞沫传播。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肛周有皮疹,口腔黏膜疱疹,伴有发热、咽痛、倦怠、乏力等症
状。
大部分为轻型病例,预后良好。
但近年来EV71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ry edema,NPE)可危及患儿生命。
200903~200905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危重患儿30例,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30例患儿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4月,最大3岁3月,平均年龄1.4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8年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患儿在病程1~5d入院后病情加重或急诊收入PICU病房,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精神差、肢体肌阵挛、高血糖,继而出现呼吸急促、节律不齐、口唇及肢端发绀,双肺散在或广泛湿口罗音,部分患儿出现心率增快、高血压、呕吐、抽搐、眼震、眼球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昏迷。
其中有9例在气管插管前或插管中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均无过速、过量输液史。
1.2 辅助检查床边X线胸片两肺纹理增强,大部分病例呈片状、云雾状阴影,5例呈肺实变影;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30~7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0%~55%,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45%~75%;血糖7.5~18.5mmol/L;18例ALT、AST轻度升高;5例肌钙蛋白升高;26例白细胞升高,2例降低;心电图13例窦性心动过速,ST T改变。
2 治疗与转归
2.1 常规治疗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根据病情适当限制输液量,不大于60~80ml/kg;迅速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3~5ml/
(kg·次),iv q4h,或与甘油果糖3~5ml/(kg·次),iv q6h交替,或加用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10~20mg/kg×3d 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阻断肺水肿脑水肿的恶性循环[1];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2g/kg分2d应用;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炎琥宁针同时应用抗生素;选择性应用血管活性物剂;根据病情进行镇静、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
2.2 机械通气治疗(1)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2)人工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前所有患儿均静脉应用咪哒唑仑,15例患儿应用维库溴胺,同时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通气,作好上机前准备,使用美国鸟牌呼吸机;(3)机械通气设置:采用压力控制模式(PCV),PIP15~20cmH2O,呼吸频率20~30次/min,吸呼比为1∶1.3~1.8,吸氧浓度上机初80%,30min后根据血气分析逐渐下调小于40%,PEEP6~8cmH2O,潮气量6~8ml/kg;(4)脱机:24例病愈患儿在肺水肿控制,意识清晰,恢复自主呼吸,血气分析正常,原发病及并发症得到控制后成功脱机,脱机方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A/C),呼吸机使用时间18h~6d11h;(5)拔管:脱机后带管观察1~8h各项指标保持稳定并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后进行拔管,拔管后给予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
经上述抢救后,有23例在机械通气2h内肺部口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4h后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有不同程度好转,PaO294~135mmHg,PaCO223~45mmHg,胸部正位片示肺部浸润阴影在5~48h明显减少或消失24例成功脱机,6例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死亡,其中1例仅上机55min,4例上机7h
内死亡,1例上机18h死亡。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EV71和CA16是主要病原。
自2008年安微阜阳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EV71为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主要病原菌。
EV71是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的[2]。
不同的亚型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从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普通轻症病例,到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等危重患儿,甚至死亡。
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指在无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导致的急性肺水肿[3]。
其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研究认为与交感神经活动有关。
肾上腺素能介质大量释放导致末梢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使大量血液从高阻力的体循环转移至低阻力的肺循环,使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NPE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救治NPE的关键是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使用机械通气[4]。
本组30例患儿经常规治疗的同时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其中24例病情好转顺利脱机。
结果证明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NPE 患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临床抢救实践中,积累以下临床经验可供借鉴: 早期机
械通气,指征为:(1)呼吸节律改变,呼吸暂停、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叹气样呼吸。
(2)安静时与体温无关的呼吸频率增快,大于50~60次/min,或浅慢呼吸。
(3)频繁抽搐。
(4)眼球震颤。
(5)短期内肺部出现湿口罗音。
(6)胸片肺部有渗出性改变。
(7)面色苍白、苍灰、发绀。
(8)四肢末端湿冷、苍白或紫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大于3s;选用适当的镇静剂和肌松剂,插管前应用有利于摆放患儿体位和显露声门,保证气管插管成功;减少人机对抗,提高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气道峰压,降低氧耗及二氧化碳生成,同时有利于吸痰。
本组患儿使用咪哒唑仑及维库溴胺效果满意。
选择适当的呼吸模式,本组患儿年龄小且部分患儿有肺出血,均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避免过高的气道压力引起气压伤。
患儿在保证通气的条件下,均无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出现;掌握脱机方法和时机,24例患儿均采用SIMV或AC方式逐渐减少呼吸频率,降低支持压力,有利于患儿自主呼吸的恢复而且安全。
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近两年在全国均有发病,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重症病例较多,少数患儿出现致命性的NPE及呼吸衰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及时有效的人工机械通气等支持性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栩栩,刘春峰.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106108.
[2]Schmidt NJ.An apparently new enteroviru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J Infect Dis,1974,129:304309.
[3]许川,李兵仓,王建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0):626627.
[4]杨志焕,杨志林,王正国,等.颅脑撞击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机理的实践研究[J].中国创伤杂志,1995,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