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帝王世系表
远古帝王世系表

远古帝王世系表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
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
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
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
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
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世系表

世系表石器时代(大致):少典——黄帝(蚩尤)(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夏:启——{太康{扃——胤甲{仲康(有穷后羿氏)——相(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甲——皋——敬——桀夏朝14世17帝,历史400余年(前2070——前160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国家商:汤——{太丁——太甲——{沃丁——{小甲{仲丁——祖已(中宗)——{沃甲——南庚{外丙{雍己{外壬{仲壬{太庚——{太戊——{河壇甲{祖辛——祖丁——小{孝己乙——武丁(高宗——{祖庚{廪辛{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已——帝辛(纣)商朝历经400年,是奴隶时代的发展时期,青铜器发达,社会制度比较完善。
周:西周体系东周上动荡和变革在一起的唯一时代,后来的乱世与变化都没有逃出都没有逃出这一时期的成就秦汉西汉后来的中原大汉民族的政权。
新不怎么受到好评,反倒是以叛变者的状态出现在历史中。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大秦但没有继续对外扩张,只能做到守成,但是宦戚的内外之争造成国内的动荡与不平。
三国魏没有真正完成统一,只能作为分裂者之一。
蜀吴皇封,但是做到这一种的实力与他们前三代的奋斗分不开。
晋朝西晋靡的状态,西北的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兴起,对以后民族融合有借鉴作用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十六国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闽南唐吴越荆南(南平)前蜀后蜀北汉楚宋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元(蒙古)明清(后金)附表一历年大事记附表二中有一部分主要诸侯国的兴亡。
远古帝王世系表

远古帝王世系表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五帝夏商帝王世系

五帝夏商帝王世系一、五帝时期1.黄帝(公孙轩辕)。
少典氏的后代。
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得到姓氏的有14人。
娶西陵国的女子嫘祖为妻,生两个儿子:玄嚣(又名青阳)、昌意。
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子昌仆为妻,生儿子高阳。
黄帝去世后,安葬在桥山。
2.颛顼(高阳)。
昌意之子。
颛顼之子名穷蝉。
3.帝喾(高辛)。
玄嚣之孙、蟜极之子。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子为妻,生子名放勋;娶娵訾氏的女子,生子名挚。
帝喾去世,挚继位,政治衰弱,由弟弟放勋继位。
4.尧(放勋)。
在位70年时,将两个女儿嫁给舜。
舜代行天子政事。
尧禅让帝位给舜后28年去世。
5.舜(重华,虞舜)。
舜的父亲叫瞽叟,瞽叟之父叫桥牛,桥牛之父叫句望,句望之父叫敬康,敬康之父叫穷蝉,穷蝉之父叫颛顼,颛瑞之父叫昌意。
从昌意到舜已经七代。
从穷蝉到舜,都地位低下,是普通百姓。
舜30岁时得到尧的两个女儿为妻,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58岁时尧去世,61岁时舜登上帝位。
舜在帝位39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舜子商均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十七年后舜崩。
二、夏朝时期1.禹。
名叫文命。
禹的父亲叫鲧。
鲧的父亲是颛顼。
舜帝时推荐禹为继承人,17年后舜帝去世。
三年服丧后,禹在阳城推辞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
人们不拥护商均而拥护禹。
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姓姒。
禹巡视东方,至会稽(“会稽者,会计也”,会合考核的意思)而崩。
2.启。
禹去世前,把天下传给益。
禹去世后三年服丧完毕,益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退居箕山之南。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之女。
3.太康。
启之子。
4.中康。
太康之弟。
5.相。
中康之子。
6.少康。
相之子。
7.予。
少康之子。
8.槐。
予之子。
9.芒。
槐之子。
10.泄。
芒之子。
11.不降。
泄之子。
12.扃。
不降之弟。
13.廑。
扃之子。
14.孔甲。
不降之子。
15.皋。
孔甲之子。
16.发。
皋之子。
17.履癸(桀)。
发之子。
汤讨伐桀,桀在有娀氏旧都作战失败,逃到鸣条,流放而死。
周朝时,夏的后代封在杞国。
上古帝王世系

上古帝王世系州昆仑山下。
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
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三、地皇:姓岳名铿,字子元,以火德王。
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
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
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
四、九头纪人皇:又称泰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以土德王天下。
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
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五、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
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岭,布五岳。
六、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七、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
八、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
九、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
十、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
(一)钜灵氏/巨灵氏(二)句强氏/句疆氏(三)谯明氏(四)涿光氏(五)钩陈氏(六)黄神氏(七)拒神氏/巨神氏(八)犁灵氏(九)大騩氏(十)鬼騩氏/鬼隗氏(十一)弁兹氏/掩兹氏(十二)泰逢氏(十三)冉相氏(十四)盖盈氏(十五)大敦氏(十六)云阳氏(十七)巫常氏(十八)泰壹氏(十九)空桑氏(二十)神民氏(二十一)倚帝氏(二十二)次民氏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十一、因提纪:共有十三氏,传六十八世(一)辰放氏:传四世,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至辰放氏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发乇首以去灵雨,而民从之。
命之曰衣皮之人。
(二)蜀山氏:传六世(三)虺傀氏:传六世(四)浑沌氏:传七世(五)东户氏:传十七世(六)皇覃氏:传七世(七)启统氏:传三世(八)吉夷氏:传四世(九)儿遽氏:传一世(十)希韦氏:又称猪韦氏,传四世(十一)有巢氏: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传二世,教民栖木而巢,以避禽兽之害,又刻木结绳以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挛领着兜冒以贲体,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瘗之。
上古帝王及黄帝世系图表

上古帝王世系表
黄帝世系图表
注:①黄帝之父曰少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取代神农氏为帝,国号有熊。
25子有姓14人。
正妃嫘祖生玄嚣、昌意。
②帝喾娶娵訾氏生挚,陈锋氏生帝尧名放勋,元妃姜原生稷,次妃有娀简狄生契。
帝挚立不善,不久改立帝尧, 国 号 陶唐。
尧就位年龄不详,立73年令舜摄政,辟位28年而崩,在位101年。
契,姓子氏,治水有功,封于商,传13世至成汤而灭夏。
周后稷名弃,姓姬氏,舜封之于邰,传16世至武王灭商。
③帝舜名重华,国号有虞,故称虞舜,父瞽叟,继母生弟象。
年30举,用事20年,代尧摄政8年,尧崩3年丧毕,61岁即位,在位39年,享年100岁。
④禹姓姒氏,名文命,国号夏后,在位10年。
涂山氏生子启,至桀传17世而亡。
⑤禹和尧均为黄帝的五世孙,舜为黄帝的九世孙,而禹位承舜,相差四代。
中国远古帝王谱

姓名
执政时间
重大事件
伏羲
7724-7707年号罗奉
娶妻女娲。创立八卦。灭燧人氏,自立.
女娲
7707-76前53年号女皇
北伐共工部落。共工部西逃蓄洪水,而淹天下。废除就婚姻制度,实行以女子为主的婚姻.
奕移
768前5-761前5年号奕移
伏羲曾孙女
师奕
761前5-7前569
奕移之女
太昊
7前569-7前527
前5089-5049(在位41年)
终年66岁
轩辕茴芒(女)
前5068
5016
前5049-5016(在位33年)
终年53
轩辕赤哲(女)
5038
4969
5016-4969(在位70年)
终年70建都长安
轩辕大迥(男){少典}
4993
4936
4969-4936在位34年
终年58,建都千阳
黄夷王朝(姬姓)4965-4513
帝起
2224-2186
帝裘
2186-2165
帝密
2165-2128
女婿舜窃取政权
帝舜有虞王朝有虞氏2128-2071
虞舜
2127-2089
美叔
2089-2071
夏姒姓
姒禹
2071-2026
启
2026-1097
已上是黄河流域。
好滴!恭送兰兰退朝……
长昼
3266-3240
帝散
3240-3209
帝千
3209-3178
桑甘
3178-3141
帝没
3141-3117
杜里
3117-3106
帝牧
3106-3067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上古——周)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建都:安(今山西雯县)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
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
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
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夏启姒启在位29年太康在位29年仲康在位13年相在位28年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少康在位21年杼在位17年槐在位44年芒在位18年泄在位21年不降在位59年扃在位21年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孔甲在位31年皋在位11年发在位11年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商匡王文丁子托 13年商德王帝乙子羡 21年商纣王帝辛子寿 30年周朝(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统治353年,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周文王姬昌 50年(注:建国前在位)周武王姬发 14年(注:前7年在建国前)周成王姬诵 15年(周公姬旦摄政7年)周康王姬钊 25年周昭王姬瑕 23年周穆王姬满 55年周共王姬繄扈 23年周懿王姬囏 8年周孝王姬辟方 6年周夷王姬燮 8年周厉王姬胡 11年周宣王姬静 46年周幽王姬宫湼 10年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
又称盘古,混沌氏。
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
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
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
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
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
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
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
传78帝,记2717年)—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
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
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
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
女,风姓。
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
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
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
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
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
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
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
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
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
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
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
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
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
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
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
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
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
女,姓风)—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
女,姓风,号中央氏)—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
女,姓风)—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
女,姓风)—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
女,姓风)—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
女,姓风)—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
男,姓风,号伏羲氏)—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
女,姓风,号栗陆氏)—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
女,姓风)—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
女,姓风)—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泰望(公元前6666—前6631年。
女,姓风,号骊连氏)—施公(公元前6631—前6598年。
男,姓风)—团良(公元前6598—前6554年。
男,姓风)—冠象(公元前6554—前6515年。
男,姓风)—团伏(公元前6515—前6477年。
男,姓风)—伏义(公元前6477—前6450年。
女,姓风,号赫胥氏)—娍义(公元前6450—前6415年。
女,姓风)—肆杤(公元前6415—前6384年。
女,姓风)—归纹(公元前6384—前6367年。
男,姓风)—伏秧(公元前6367—前6352年。
男,姓风)—团暤(公元前6352—前6323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秦枪(公元前6323—前6288年。
女,姓风,名号尊卢氏)—革池(公元前6288—前6254年。
女,姓风)—枪兰(公元前6254—前6228年。
女,姓风)—三那(公元前6228—前6196年。
女,姓风)—革兰(公元前6196—前6178年。
男,姓风)—赤禅(公元前6178—前6141年。
女,姓风,号祝融氏)—洛枪(公元前6141—前6124年。
男,姓风)—附前(公元前6124—前6110年。
男,姓风)—洛前(公元前6110—前6078年。
男,姓风)—桑味(公元前6078—前6044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伏纪(公元前6044—前6005年。
女,姓风,号混沌氏)—随嬄(公元前6005—前5970年。
女,姓风)—鹏烁(公元前5970—前5923年。
女,姓风)—茜河(公元前5923—前5884年。
女,姓风)—规辛(公元前5884—前5847年。
女,姓风,号昊英氏)—金乌(公元前5847—前5803年。
女,姓风)—掮师(公元前5803—前5763年。
男,姓风)—雪河(公元前5763—前5722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汝信(公元前5722—前5682年。
女,姓风,号有巢氏)—罗秦(公元前5682—前5649年。
男,姓风)—风诰(公元前5649—前5614年。
男,姓风,号葛天氏)—峙龙(公元前5614—前5571年。
女,姓风)—达河(公元前5571—前5539年。
女,姓风)—荷曲(公元前5539—前5496年。
女,姓风,号阴康氏)—达耳(公元前5596—前5451年。
女,姓风)—媒兰(公元前5451—前5417年。
女,姓风)—立路(公元前5417—前5377年。
女,姓风)—因康(公元前5377—前5346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墙烁(公元前5346—前5303年。
女,姓风,号朱襄氏)—泽治(公元前5303—前5274年。
女,姓风)—渭茂(公元前5274—前5241年。
女,姓风,号伏羲氏)—苍芒(公元前5241—前5209年。
女,姓风,号无怀氏)—节曲(公元前5209—前5175年。
女,姓风)—风和(公元前5175—前5151年。
男,姓风,号伏羲氏)—节氏(公元前5151—前5117年。
男,姓风)—太河(公元前5117—前5073。
男,姓风)—大耀(公元前5073—前5035年。
男,姓风)—节芒(公元前5035—前5008年。
男,姓风)炎帝魁隗氏政权(公元前5008—前4766年。
传6帝,记243年)。
—炎帝魁隗(公元前5008—前4951年。
男,姓姜,又名柱,号魁隗氏。
系炎帝魁隗氏政权首任帝)—炎帝炎居(公元前4951—前4918年。
男,姓姜)—炎帝节并(公元前4918—前4876年。
女,姓姜)—炎帝戏器(公元前4876—前4827年。
男,姓姜)—炎帝祝融(公元前4827—前4781年。
男,姓姜)炎帝神农氏政权(公元前4766—前4513年。
传8帝,记254年)—_炎帝神农(公元前4765—前4733年。
姓姜,名神农,又名羭纥,号神农氏。
系炎帝神农氏政权首任帝)—炎帝临魁(公元前4733—前4692年。
男,姓姜,又名雨、大隗)—炎帝姜承(公元前4692—前4655年。
男,姓姜,又名号)—炎帝姜明(公元前4655—前4628年。
男)—炎帝姜宜(公元前4628—前4582年。
男)—炎帝姜来(公元前4582—前4563年。
男)—炎帝姜克(公元前4563—前4539年。
男,又名里、厘、摚椎—榆罔(公元前4539—前4513年。
男,姓姜)炎帝神农氏政权时期,有许多大氏族联盟反对炎帝神农氏政权,史皇仓颉氏政权,九黎蚩尤氏政权为代表。
史皇仓颉氏政权(公元前4637—前4528年。
传五帝,记109年):—史皇氏仓颉(公元前4637—前4596年。
男,姓风,号仓帝,其祖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为燧人葊兹氏。
史皇仓颉氏政权的首任帝)—仓颉二世(公元前4596—前4587年)—仓颉三世(公元前4587—前4568年)—仓颉四世(公元前4568—前4546年)—仓颉五世(公元前4546—前4528年)九黎蚩尤氏政权(公元前4584—前4405年。
传七帝,记179年):—帝虺(公元前4583—前4556年。
男,姓姜。
九黎蚩尤氏政权首任帝)—帝吼(公元前4556—前4540年。
男,姓姜)—帝蚩尤(公元前4540—前4515年。
男,姓姜)—帝蚩啄(公元前4515—前4493年。
男,姓姜)—帝回虻(公元前4493—前4464年。
男,姓姜)—帝螭(公元前4464—前4435年。
男,姓姜)—帝蚦(公元前4435—前4404年。
男,姓姜)黄帝轩辕氏政权(公元前4513—前4053年。
传15帝,记461年)。
黄帝姬芒(公元前4514—前4476年。
黄帝轩辕氏政权首任帝)—黄帝姬蔡(公元前4476—前4437年)—黄帝姬豕(公元前4437—前4416年)—黄帝姬本(公元前4416—前4483年)—黄帝姬常(公元前4483—前4366年)—黄帝姬号(公元前4366—前4330年)—黄帝姬咁(公元前4330—前4303年)—黄帝姬传茸(公元前4303—前4278年。
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黄帝姬贯俞(公元前4278—前4258年)—黄帝姜恚文(公元前4258—前4219年。
炎帝大隗氏祝融后裔)—黄帝姜成契(公元前4219—前4184年。
又名鸿,又称大鸿氏、帝鸿氏)—黄帝酉仡谅(公元前4184—前4140年。
炎帝魁隗氏后裔,号缙云氏)—黄帝祁江阳(公元前4140—前4106年。
号参卢氏,炎帝神农氏后裔)—黄帝依昌块(公元前4106—前4075年。
黄帝轩辕氏姬姓后裔)—黄帝祁号次(公元前4075—前4053年。
号轩辕氏,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少昊金天氏政权(公元前4053—前3790。
传7帝,记264年)。
少昊金天氏政权的创立者是风姓伏羲氏的后代,其先祖是伏羲女娲氏政权的七任帝少昊。
帝清喾(公元前4053—前4018年。
姓己,又称少昊、玄嚣、青阳,号金天氏。
少昊金天氏政权的首任帝)—帝己犬(公元前4018—前3983年。
清喾少子)—帝己箐(公元前3983—前3947年)—帝旸珢(公元前3947—前3918年)—帝己琨(公元前3918—前3885年)—帝畅楑(公元前3885—前3825年)—帝匠敬(公元前3825—前3790年。
姓己,号清阳)颛顼高阳氏政权(公元前3790—前3380年。
传12帝,记411年)。
颛顼高阳氏的先祖是黄帝轩辕氏政权的首任黄帝姬芒。
帝颛顼(公元前3790—前3748年。
姓妘,名颛聆,号高阳氏。
颛顼高阳氏政权的首任帝)—帝宥个(公元前3748—前3695年)—帝焙央(公元前3695—前3659年)—帝上强(公元前3659—前3631年)—帝苟羿(公元前3631—前3596年)—帝住元(公元前3596—前3573年)—帝肖会(公元前3573—前3537年)—帝美勾(公元前3537—前3500年)—帝卜习(公元前3500—前3468年)—帝贵尤(公元前3468—前3429年)—帝祥象(公元前3429—前3385年)—帝佳琚(公元前3385—前3348年)帝喾高辛氏政权(公元前3380—前2799年。
传21帝,记582年)。
—帝喾美(公元前3380—前3354年。
姓姜,又名俊,尊称帝喾,号高辛氏。
父亲姜未,祖姜夏。
喾高辛氏政权的首任帝)—帝沙芙(公元前3354—前3340年)—帝刚歌(公元前3340—前33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