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检测实施细则
材料检测监理实施细则汇总

材料检测监理实施细则汇总标题:材料检测监理实施细则汇总引言概述材料检测监理是建造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建造材料的检测,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材料检测监理的实施细则进行汇总,匡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
一、材料检测监理的基本原则1.1 权威性:材料检测监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1.2 全面性:材料检测监理应覆盖建造工程所涉及的各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钢筋、砖瓦等,确保全面检测。
1.3 及时性:材料检测监理应在建造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及时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质量问题。
二、材料检测监理的具体操作步骤2.1 材料抽样:对建造工程所使用的各类材料进行抽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2 检测方法: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检测。
2.3 结果评定: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三、材料检测监理的责任分工3.1 建设单位:负责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材料检测监理,并按时提供所需材料和信息。
3.2 检测机构:负责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委托的材料进行检测监理,并出具检测报告。
3.3 监理单位: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检测过程的合规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四、材料检测监理的风险防控4.1 质量风险:建造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应加强材料检测监理,提前发现和处理问题。
4.2 安全风险:材料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建造工程的安全性,应加强材料检测监理,确保施工安全。
4.3 法律风险:材料检测监理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五、材料检测监理的优化建议5.1 信息化建设:建立材料检测监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和管理。
5.2 专业化队伍:培养和引进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材料检测监理人员,提高监理质量。
5.3 制度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材料检测监理制度和流程,规范监理行为,提高监理效率。
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合理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进行准确检测是混凝土实验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中细骨料含量的检测方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仪器和设备1. 水平平台秤:量程为5kg,分度值为0.01g。
2. 筛分设备:包括标准筛、筛分机等。
3. 洗盘:直径为30cm,深度为10cm。
4. 干燥箱:温度范围为105~110℃,能够保持恒定温度。
5. 烘干器:温度范围为60~70℃,能够保持恒定温度。
6. 混凝土试件:制备混凝土试件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三、样品制备1. 从混凝土原料中取得细骨料样品后,应根据标准要求对其进行筛分,筛分过程应保证样品不受损。
2. 取筛分后的细骨料样品1000g,放入洗盘中,加入清水,用手轻轻搅动,使细骨料样品充分湿润。
3. 筛分机筛分:将洗涤后的细骨料样品装入筛分机中,按照标准筛分程序进行筛分,得到各级筛上的细骨料质量。
4. 烘干:将各级筛上的细骨料样品放入烘干箱中,在60~70℃下烘干至完全干燥,称重得到干重。
四、检测方法1. 从各级筛上取出细骨料样品,称重,记录各级筛上细骨料的质量。
2. 计算各级筛上细骨料的质量百分比,以0.1%为计算精度,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公式如下:样品筛分百分比=(筛上细骨料质量÷干重)×100%3. 计算细骨料总质量百分比,以0.1%为计算精度,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公式如下:细骨料总质量百分比=∑(各级筛上细骨料质量÷干重)×100%4. 检测结果应进行重复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注意事项1. 检测仪器和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洗涤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细骨料,洗涤水应充分排除,避免混入混凝土试件中。
轻骨料试验方法

轻骨料试验方法引言轻骨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轻骨料试验方法是为了对轻骨料进行质量控制、性能测试和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轻骨料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设备与步骤,以及常见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试验方法基本原理轻骨料试验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测定轻骨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指标。
试验方法的设计和执行应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标准规范,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设备与步骤轻骨料试验需要借助一些专用设备和试验台架,常见的设备有骨料密度测定仪、骨料吸水率测定仪、骨料的粒度分析仪等。
试验步骤通常包括样品准备、试验前的校准、试验操作和数据记录等。
常见试验项目骨料密度测试骨料密度是指骨料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于骨料的分类和确定骨料的体积比。
骨料密度测试可以采用置量法或浸渍法,常用的测量设备是骨料密度测定仪。
测试时,首先将一定量的骨料置放于密度测定仪中,然后精确测量骨料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计算可以得到骨料的密度。
骨料吸水率测试骨料吸水率是评价骨料湿度和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骨料吸水率测试可以采用浸湿法或称重法。
浸湿法是将一定量的骨料置于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并烘干,通过计算骨料的质量增加量和初始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吸水率。
称重法是将一定质量的骨料加入称量瓶中并称重,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再次称重,通过计算质量增加量和初始质量的比值来计算吸水率。
骨料的粒度分析骨料的粒度分析是评价骨料质量和工作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筛分法和沉降法。
筛分法是将骨料样品按照一定规格的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根据不同筛孔的骨料质量来计算骨料的粒度分布。
沉降法是将骨料样品悬浮于液体中,根据不同颗粒的沉降速度来计算骨料的粒度分布。
其他试验项目除了上述常见的试验项目,轻骨料的试验方法还包括抗压强度、车辙深度、冻融性能等方面的试验。
这些试验项目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执行。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测实施细则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测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15229-2002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4111-199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二、检验原理:通过对试样的加工处理,对其大面进行加压,得出破坏荷载,求出抗压强度值,可知其承受荷载的能力。
三、适用范围:适用在以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各种轻集料、水为主要组分(也可掺入外加剂)拌合制成的小型空心砌块,其中煤渣的含炭量不大于10%,煤渣用量不应大于轻集料总量的30%,主要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填充墙。
四、仪器设备:1、钢直尺,分度值为1mm;2、材料试验机,试验机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其下加压板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在量程的20%-80%之间。
3、低温箱,-20°C;4、水槽,水温10°C-20°C;5、台秤,分度值5g;6、鼓风干燥箱,0-110°C;五、取样规定:以同一品种轻集料配制成的相同密度等级、相同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10000万块为一批,不足10000万块按一批计。
六、试样准备与制备:随机抽取32块试样。
七、环境要求:试验要求环境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35%-60%;八、试验步骤:1、尺寸偏差和外观1.1尺寸偏差a、长度测量时在砖的相对应两条面的中间部位测量两个尺寸,精确至1mm;b、宽度测量时在砖的相对应两顶面的中间部位水平测量两个尺寸,精确至1mm;c、高度测量时在砖的相对应两顶面的中间部位垂直测量两个尺寸,精确至1mm。
壁、肋的厚度要在最小部位处测量,选取两处各测一次。
精确至1mm。
1.2外观1.2.1缺损a、缺棱掉角在砖上造成的破损程度,以破损部分对长、宽、高三个棱边的投影尺寸来度量,称为破坏尺寸。
b、缺损造成的破坏面,系指缺损部分对条、顶面的投影面积。
1.2.2裂纹a、裂纹分为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种,以被测方向的投影长度表示。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在上周确定了要选择陶粒的种类和陶粒用量,本周联系了几家当地的陶粒厂,有一家说近期会运一批陶粒来福州,到时会送我们一些。
有一家提供了陶粒的检验报告,详见附件Io另外一家将陶粒的检验报告寄过来,目前还没收到。
本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重新的计算。
以确定在材料到达时能及时开展实验。
配合比设计参照《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1、确定试配强度力”°之力办+l∙645b (I)式中f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强度(MPa);ΛMΛ:轻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本次试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30,将值带入公式(1)中可得,f cuo≥30+1.645×5=38.225MPa因此试配强度取40MPa02、选择水泥用量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2选用。
以湖北宜昌圆形陶粒为例,当试配强度为40MPa时,水泥用量选择450kg∕n√.本次所选用的水泥为矿渣硫酸钠水泥,其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酸钠=85:10:5。
因此可以算的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酸钠的用量分别是382.5kg、45kg、22.5kgo3、选择净用水量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可按表3选用。
表3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kg∕m3)轻骨料混凝土用途坍落度(mm)净用水量(kg∕m3)现浇混凝土:(1)机械振捣(2)人工振捣或钢筋密集50-100280180-225200~230选择机械振捣的现浇混凝土,净用水量选择200kg∕m3.4、选择砂率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可按表4选用。
表4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轻骨料混凝土用途细骨料品种砂率(%)现浇混凝土轻砂—普通砂35-45以湖北宜昌圆形陶粒为例。
本次选用的是普通砂,因此砂率选取35%。
5、计算粗细骨料用量:m a=v a×Pap式中匕: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绝对体积(a?);W c:每立方米混凝上的水泥用量(kg),取450kg;Pc∙∙水泥的相对密度,取2.932;m wn:每立方米混凝上的净水用量(kg),取200kg;P卬:水的密度,取=1.0;Sp:水的密度,取=1.0;匕: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轻粗骨料绝对体积(m3);p s:砂的相对密度,取2.61;(2)(3)(4)(5)fn S =vs×PspA p :细骨料的颗粒表观密度(kg∕r 113),取=2610kg∕m 3;P api 轻粗骨料的颗粒表观密度(kg∕m 3),取1478kg∕nΛ将数值带入式⑵、⑶、(4)、(5)中可得:K= 1÷1OOO ×35%=0.226W 3S12.9321)m s -0.226×2610=589.86女gιn u =0.42×1478=620.76Ag6、计算总用水量总用水量为净用水量加附加用水量。
GBT1743121998轻骨料检测实施细则

轻骨料检测实施细则1、检测依据1.1《轻骨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二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GB/T17431.2—1998)2、适用范围2.1 本细则适用于于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页岩陶粒和陶砂、天然轻骨料等到多孔轻骨料的检验。
2.2 取样2.2.1 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2.2.2 初次抽取的试样不少于10升,其总料量应多于试验用料量(GB2842—81中表1)的1倍2.2.3 初取试样可在下列场合中抽取。
①对均匀料堆进行取样时,以每300m3为一批,不足一批亦以一批论,试样再从料堆锥体自上而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先10个点抽取,但要注意避免抽取离析的及面层的材料;②从袋装料抽取试样时,应从10袋的不同位置和高度中抽取。
2.2.4 初次抽取的试样拌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减到试验所需的用料量(按GB2842—81表1规定)。
2.3 需要烘干的试样,应在恒定温度105~11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烘至恒定质量。
3、颗粒级配测定3.1 适用范围:适用于筛分法测定轻骨料的颗粒级配。
3.2 主要仪器设备3.2.1 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
3.2.2 台称:称量粗骨料用10kg台称(感量为5g),称细骨料用1kg 的托盘天平(感量为1g)。
3.2.3 标准筛:筛分用骨料用筛的规程如下:园孔筛孔直径为40.0、30.0、20.0、16.0、10.0、和5.0mm六种,附有筛底和筛盖;筛分细骨料的筛子规格为10.0、5.00、2.50、1.25、0.63、0.315、0.160mm 共七种,并附有筛盖和底盘。
3.3 操作步骤3.3.1 取粗骨料10L (骨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 时),或20L (骨料最大粒径大于20mm 时),细骨料2L ,置于烘箱中烘至恒定重量,取烘干试样,分成二等份,分别称取试样重量。
筛子按孔径从大到小顺序叠置,孔径最小者置于最下层,附上筛底,将一份试样倒入最上层筛里,加上筛盖,顺序过筛。
集料(轻集料)试验检测标准与方法

集料(轻集料)试验检测标准与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用轻集料,主要包括人造轻集料、天然轻集料、工业废渣轻集料,其他类别和用途的轻集料也可参照使用。
2 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工程试验室对轻集料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方法。
3 试验依据《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GB/T 17431.2-2010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电动振筛机6611B;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WAW-300B;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2A;新标准方孔砂石筛;高温电阻炉;承压筒(内径115mm,高度100mm);游标卡尺(精度1mm);量筒(10mL、100mL、250mL、500mL带塞);浅盘;电阻炉;瓷坩埚;瓷研钵;烧杯(300mL)。
6 取样对均匀堆料进行取样时,以4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一批亦为一批。
试样可从料堆锥体从上到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选10个点抽取,但要注意避免抽取离析及面层的材料。
7 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7.1 表观密度7.1.1 试验步骤(1)取试样4 L,用筛孔为2.36 mm 的筛子过筛,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量,备用。
(2)把干燥后的试样拌匀后,称取300g~500g,(超轻集料取100 g~150 g)放入量筒浸入水中1h(如有颗粒漂浮于水上,应采用带柄的圆形金属板将其压入水中)后取出,倒入2.36 mm 的筛子上,滤水1 min~2 min, 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握住毛巾两端,使其成为槽形,让集料在毛巾上来回滚动8次~10次后,倒入搪瓷盘里。
(3)将试样倒入1000mL 的量筒中,再注入500 mL 清水。
如有试样漂浮于水上,可用已知体积(V r )的四形金属板压入水中,读出量简的水位(V t )。
7.1.2 结果计算粗集料的颗粒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计算精确至1kg/m 3):5001000--⨯=r t ap V V m ρ 7.2 空隙率7.2.1 试验步骤测定粗集料堆积密度和颗粒表观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颗粒间的空隙率。
轻骨料混凝土送检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送检要求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轻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送检。
本文将详细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送检的要求。
2. 送检范围轻骨料混凝土的送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原材料:水泥、砂、轻骨料等; - 配比设计:水灰比、砂比、轻骨料比例等; - 施工工艺: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 - 成品混凝土:强度、密实性、抗渗性等。
3. 送检标准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对轻骨料混凝土进行送检时需参考以下标准: - GB/T XXXX-XXXX《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 GB/T XXXX-XXXX《普通混凝土试件制备与养护技术规程》; - GB/T XXXX-XXXX《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XXXX-XXXX《普通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
4. 送检要求在进行轻骨料混凝土送检时,需满足以下要求:4.1. 取样•取样点:应选择代表性的取样点,包括施工现场、搅拌站等;•取样数量:根据送检需要,取足够数量的样品;•取样方法: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
4.2. 样品制备•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制备轻骨料混凝土试件;•确保试件形状、尺寸符合要求;•标记试件编号和制备日期。
4.3. 强度检测•使用标准设备和仪器进行强度测试;•测试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记录测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4. 密实性检测•使用密实性测试装置对轻骨料混凝土进行密实性测试;•测试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压力稳定,并记录测试结果。
4.5. 抗渗性检测•使用标准装置对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抗渗性测试;•测试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水压稳定,并记录测试结果。
5. 送检报告根据送检结果,编制送检报告,并包括以下内容: - 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等; - 强度测试结果:包括每个试件的强度值和平均值; - 密实性测试结果:包括密实性指标和测试数据; - 抗渗性测试结果:包括抗渗性指标和测试数据; - 结论与建议:根据送检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据标准GB/T17431.1-2010《轻集料》GB/T17431.2-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2颗粒级配(筛分析)2.1范围:适用于测定轻集料的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2设备仪器干燥箱、台秤、套筛、摇筛机、搪瓷盘、毛刷。
2.3试验步骤2.3.1取粗集料10L(集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0㎜时)或20L(集料最大粒径大于20㎜时),细集料2L,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
然后,分成二等份,分别称取试样质量。
2.3.2筛子按孔径从小到大顺序叠置,孔径最小者置于最下层,附上筛底,将一份试样倒入最上层筛里,上加筛盖,顺序过筛。
2.3.3筛分粗集料,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该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应分两次筛,直至个筛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2.3.4细集料的筛分可先将套筛用振动摇筛机过筛10min后,取下,再逐个用手筛,也可直接用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即可。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0.4L;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的筛余量。
2.3.5称取每号筛的筛余量。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2.4结果计算与评定2.4.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
2.4.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以上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计算精确至0.1﹪。
2.4.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本标准第一部分评定轻集料的颗粒级配。
2.4.4轻集料的细度模数按式下式计算:MX=(A2+A3+A4+A5+A6)-5A1/100-A1式中:MX-细度模数,计算精确至0.1;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孔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2.4.5结果评定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试验结果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堆积密度3.1范围:适用于测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2设备仪器地秤、天平、容量筒、干燥箱、直尺、取样勺或料铲。
3.3试验步骤取粗集料30~40L或细集料5L,放入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量。
分成两份,备用。
用取样勺或小料铲将试样从离容器口上方50㎜处(或用标准漏斗)均匀倒入,让试样自然落下,不得碰撞容量筒。
装满后使容量筒口上部试样成锥体,然后用直尺沿容量筒边缘从中心向两边刮平,表面凹陷出用粒径较小的集料填平后,称量。
3.4结果计算与评定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P=(m-m1)×1000/V式中:P-堆积密度,kg/m3,计算精确至10kg/m3;m-试样和容量筒的质量,kg;m1-容量筒的质量,kg;V-容量筒的容积,L。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4表现密度4.1范围:适用于测定轻粗集料颗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4.2设备仪器干燥箱、天平、量筒、瓷盘、取样勺、毛巾和筛子。
4.3试验步骤4.3.1取试样4L,用筛孔为5.00㎜的筛子过筛,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量,备用。
4.3.2把干燥后的试样拌匀后,称取300~500g,放入量筒中浸水1h后取出,倒入5.00㎜的筛子上,滤水1~2min。
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握住毛巾两端,使其成为槽形,让集料在毛巾上来回滚动8~10次后,倒入瓷盘里。
4.3.3将试样倒入1000mL的量筒中,再注入500mL清水。
如有试样漂浮于水上,可用已知体积(V1)的圆形金属板压入水中,读出量筒的水位(V)。
4.3.4结果计算与评定粗集料的颗粒表现密度按下式计算:PAP=m×100/V-V1-500式中:PAP-粗集料颗粒表现密度,kg/m3,计算精确至10kg/m3。
m -烘干试样质量,g;V1-圆形金属板的体积,mL;V -倒入试样和放入压板后量筒中水的体积,mL。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平均值的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空隙率5.1在测定粗集料堆积密度和颗粒表现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颗粒间的空隙率。
5.2粗集料空隙率按下式计算:υ=(1-ρ/ρap)×100式中:υ-空隙率,﹪,计算精确至1﹪;ρ-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ρap-粗集料的颗粒表现密度,kg/m3。
6筒压强度6.1范围:适用于用承压筒法测定轻粗集料颗粒的平均相对强度指标。
6.2设备仪器承压筒、压力机、天平、干燥箱。
6.3试验步骤筛取10~20㎜粒级的试样5L,其中10~15㎜粒级的体积含量应占50﹪~70﹪。
按标准要求用带筒底的承压强度筒装试样至筒口平齐,分别测定3次松散料质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将测得的平均松散料重乘以填充系数作为试样量;不同轻集料的填充系数分别为:天然轻集料和煤渣:1.15;粉煤灰陶粒和超轻陶粒:1.05;其他轻集料:1.10。
按上述试样量称取试样,装入承压筒内,先用木锤沿筒壁四周轻敲数次,然后装上导向筒和冲压模。
检查冲压模的下刻度线是否与导向筒的上缘重合,如不重合,再轻敲筒壁四周直至完全重合为止。
把承压筒放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以每秒300~500N的速度匀速加荷。
当冲压模压入深度为20㎜时,记下压力值。
6.4结果计算与评定粗集料的筒压强度按下式计算:fa=p/F式中:fa -粗集料的筒压强度,MPa,计算精确至0.1MPa。
p -压入深度为20㎜时的压力值,N;F -承压面积粗集料的筒压强度以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若3次试验结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5﹪时,须重做。
7强度标号7.1范围:适用于测定高强度陶粒的强度标号。
7.2设备仪器压力试验机、振动台、100㎜×100㎜×100㎜的试模、拌合铲和球形体、托盘天平、台秤、普通中砂7.3试验步骤筛取5~20㎜粒级的陶粒20L作试样,将试样浸水一昼夜后取出,制备成饱和面干试样,然后盖上湿布,备用。
称取试样300g,测定并计算其饱水状态下的颗粒表现密度值。
砂浆的制备砂浆量按15L计算。
砂浆配合比为1:1:(0.40~0.45)(水泥:砂:水)。
分别称取水泥:C=0.015×ρm/1+1+(0.40~0.45)砂:S=C×1.0水:W=C×(0.40~0.45)式中:ρm -新拌砂浆的表现密度(kg/m3),若无试验值,可按2200kg/m3取值。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称取饱和面干陶粒和砂浆,拌合成陶粒混凝土拌合物。
为确保每个试件内陶粒的绝对体积和含量恒定,每个试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单独称料拌合,其用按下式计算:ωap=n×V0×ρapM=(1-n)×V0×ρm式中:ωap -每个试件的饱和面干陶粒用量,kg;n -混凝土中陶粒的绝对体积含量,n=0.45;V0 -试件体积,V0=0.001m3;ρap -饱和面干陶粒的表现密度,kg/m3;M -每个试件的砂浆用量,kg。
陶粒和砂浆在球型钵体中用铲拌合成混凝土拌合物。
拌合前,钵和铲先用水润湿。
拌合时间应不小于2min。
共拌制9份拌合物备用。
试件在振动台上成型。
共成型100㎜×100㎜×100㎜的砂浆的混凝土试件各9个。
当混凝土试件振实抹光时只允许将多余的砂浆刮去,不准将上浮的陶粒剔出。
如果振实时,试模内混凝土拌合物量不够时,应填补砂浆。
试件成型一昼夜后拆模,并分成3组编号。
每组包括砂浆和混凝土试件3个。
同时放在温水20~40℃的水中养护至规定龄期。
试样养护一周后,进行抗压强度实验。
3组试件在不同龄期进行实验。
试件在抗压实验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湿表观密度。
若一组混凝土试件密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大与平均值得5%时,则此时试件应舍去。
如果砂浆抗压强度低于40MPa,应适当延长砂浆和混凝土的养护龄期,以确保在满足要求的强度条件下进行试压。
7.4结果计算7.4.1砂浆和混凝土方立体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f=p/F式中:f-砂浆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计算精确至1MPa;P-破坏荷载,N;F-立方体试件受压面积,㎜2。
8吸水率8.1范围:适用于测定干燥状态轻粗集料1h的吸水率。
8.2设备仪器天平、干燥箱、筛子、容器、瓷盘、毛巾8.3试验步骤取试样4L,用筛孔为5.00㎜的筛子过筛。
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量,备用。
把试样拌合均匀,分成三等份,分别称量,然后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如有颗粒漂浮于水上,必须设法将其压入水中。
试样浸水1h后,将试样制成饱和面干,然后称量。
8.4结果计算与评定粗集料1h吸水率按下式计算:ωa=100(m1-m0)/m0式中:ωa -粗集料1h吸水率,﹪,计算精确至0.1﹪;m1 -浸水试样质量,g;m0 -烘干试样质量,g。
9软化系数9.1范围:适用于测定轻粗集料浸水前后的强度变化,以求其软化系数。
9.2设备仪器筛子、容器、瓷盘、毛巾、承压筒、压力机、天平、干燥箱9.3试验步骤取轻集料试样10L,其中5L浸水制备成面干饱和试样。
分别测定干燥试样和面干试样的筒压强度值。
9.4计算结果与评定粗集料的软化系数按下式计算:ф=ft/f0式中:ф-粗集料的软化系数,计算精确至0.01;ft-浸水1h的面干饱和粗集料筒压强度值。
f0-干燥状态下粗集料的筒压强度值。
软化系数以3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10含泥量10.1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轻粗集料中小于0.08㎜的尘屑和粘土含量。
10.2仪器设备天平、干燥箱、瓷盆、瓷盘、大容器、筛子10.3试验步骤量取试样5~7L,干燥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备用。
称取干燥后的试样1000~2000g装入瓷盆里,加水将其浸没,静置12h然后搅拌min,使尘屑和粘土与集料颗粒在水中分离。
将10.0㎜,1.25㎜和0.08㎜筛子叠置,先用水湿润,然后将试样和水一起倒入套筛上,滤去小于0.08㎜的颗粒。
用水流冲洗筛上集料,直至筛上剩余物中看不见有泥土,以及冲洗后的边变清澈为止。
最后将0.08㎜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去小于0.08㎜的尘屑。
将三个筛上的筛余物,从最小好筛开始一并倒入瓷盘,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质量。
10.4结果计算与评定粗集料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ωc=100(m1-m2)/m1式中:ωc -粗集料的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1﹪;m1 -冲洗前试样的干燥质量;m2 -冲洗并干燥后试样的质量。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值的差值大于0.2﹪,须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