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合集下载

2_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2_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测量和表征的科学2.定性分析: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3.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4.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5.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6.仲裁分析:不同单位对同一产品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单位(如一定级别的药检所,法定检验单位等)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7.系统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不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得原因造成的9.方法误差: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10.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或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1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1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3.标准参考物质:必须要有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与证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的3倍14.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5.相对偏差:单次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6.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17.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8.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19.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2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外,其余的数字都是准确的21.有效数字的修约:计算前舍去多余数字的过程2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以单位测定值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23.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实验24.对照实验: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或纯溶液,在与试样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含量比较,便可得出分析的误差,有时可对测定误差加以校正25.回收试验:用所建方法测定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后,在几份相同的试样(n>5)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组分的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26.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使其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然后根据所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27.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剂2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照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29.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或电位电导电流等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之点30.终点误差(滴定误差):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符产生的误差31.非水滴定法:在以水以外溶剂中的滴定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2.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33.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34.滴定度:①以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以T B表示②每毫升标准溶液T能与被测组分B完全作用时消耗B的克数,以T T/B表示35.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转移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6.质子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37.质子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38.酸碱半反应:酸失去一个质子或碱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相互对应的碱或酸的反应39.共轭酸碱对:酸碱半反应中的酸与碱以质子联系而成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40.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只发生在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1.分析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总浓度42.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43.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平衡浓度称为酸度44.质量平衡(MBE):平衡状态时,溶质的各型平衡浓度之和与溶质分析浓度为等衡关系45.电荷平衡(CBE):处于平衡状态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既溶液中荷正电质点电荷之和必等于荷负电荷点电荷之和46.质子平衡(PBE):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与碱之间得失质子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47.质子条件式:质子平衡的数学表达式48.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49.滴定突跃范围: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50.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5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52.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的能力53.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54.均化效应: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均化到溶质和质子水平的效应55.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称为区分效应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2.两性溶剂:既易给出质子又易接受质子的溶剂或称为中性溶剂3.酸性溶剂: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4.碱性溶剂: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5.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能力6.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7.混合溶剂:为使样品易于溶解,增大滴定突跃,并使终点指示剂变色敏锐,还可以将质子性溶剂与惰性溶剂混合使用8.非质子溶剂:没有给出质子的能力的溶剂称为无质子性溶剂9.均化效应和均化性溶剂:均化效应是指当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相同的酸碱强度水平。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复习思考题2009.12§1绪论:分析方法的分类。

§2定性分析:鉴定反应的灵敏度、空白及对照试验、H2S系统分析法的分组方案。

§3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误差概念、准确度与精密度、偏差的计算、有效数字及其运算、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置信区间及置信度、可疑值的取舍。

§4滴定分析法概论:滴定方式、基准试剂、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物质的量浓度及滴定度)、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的定量计算。

§5酸碱滴定法: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Ka与Kb 的关系、离子强度、活度及活度系数、质子平衡方程式、弱酸碱各型体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的计算、一元弱酸碱pH的计算、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溶液的概念、配制及选择、缓冲容量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一元弱酸直接滴定判据、多元酸分步滴定判据、滴定误差的计算。

§6络合滴定法:EDTA络合物的性质、络合物的形成(离解)常数、累积形成常数、络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分数及浓度的计算、副反应系数的意义及计算、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及计算、滴定突跃的含义计算及影响突跃的因素、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滴定终点与指示剂变色点的关系、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林邦误差公式及其计算、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络合滴定酸度的选择及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7氧化还原滴定法:能斯特方程式、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电位及计算、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化学计量点在滴定突跃范围中位置、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原理、待测组分与滴定剂之间的计量关系。

§8沉淀滴定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的测定原理(指示剂、滴定剂、滴定反应、指示反应、酸度、测定对象等)§9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的特点、沉淀的溶解度及其计算、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沉淀的形成及类型、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晶形沉淀及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换算因素的计算、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2.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3.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三、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科学中,医药分析在药物成分含量,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分解,药物动力学,疾病诊断以及滥用药物等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星际物质分析已成为了解和考察宇宙物质成分及其转化的最重要手段.2.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检查,工艺流程控制和商品检验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分析化学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水,土成分调查,农药,化肥,残留物及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生物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绿色革命"的转变中,分析化学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的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防建设中,分析化学在化学战剂,武器结构材料,航天,航海材料,动力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三道作业化学分析一般过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样品的采集、试样的制备和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含量的测定以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什么?2.分析化学可分为哪些类别?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如何?二、名词解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例行分析、仲裁分析三、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和的科学,即表征与测量的科学。

2.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或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

3.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4.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或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直接称量,减重称量及固定质量称量的操作方法有何异同?2.用电光天平称量时,如何用指数盘试加环码?何时用指数盘的外圈?何时用里圈?3.用减重法称量样品时,为什么可以不测天平的零点?4.机械加码装置由几部分组成?5.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与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结构及使用的区别是什么?6.面值相同的两个砝码如何区别? 同一样品分析中的几次称量注意什么?7.常见的光学系统故障有几种? 如何排除?8.常见的悬挂系统的故障有几种? 如何排除?二、名词解释零点灵敏度分度值示值变动性减重称量固定质量称量三、填空题1.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是根据_________原理设计制作的,它的最大载荷为__________克,分度值为__________克/小格。

按天平的精度分类,它应属于_________级天平。

2.TG-328A型分析天平调节天平的零点时细调应调节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的名称) ,调节天平的灵敏度时则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名称)。

调节天平的水平时应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

(填部件名称)3.电光分析天平的各个部件中,阻尼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脚上的升降螺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减重称量法一般用于称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第五章 分析化学基础原理

第五章 分析化学基础原理
Fe2O3、Al2O3、CaO、MgO、TiO2等。用下列几种方法
测定,由于测定方法不同,溶液中存在的其它离子对
Fe3+测定的干扰情况是不同的。
§3.化学分析过程
1.用重量分析法测定 步骤如下: NH3++NH+ Fe3+ Fe(OH)3 灼烧 Fe2O3 称量
根据Fe2O3称量结果计算试样中Fe2O3的含量。在这样的 条件下,除了Fe3+ 以外,Al3+、Ti4+也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干扰测定。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 步骤如下:
§3.化学分析过程
试样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几个环节: 1.取样; 2.试样的分解; 3.测定;
4.计算分析结果,并对测定结果作出评价。
一、取样 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析的对象往往是很大量的、 不均匀的。而分析时所取的试样量是很少的。因此,在分 析以前,首先要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
§3.化学分析过程
从反应产物(P)的量来计算待测组分(X)的量。如果 反应产物是沉淀,则称量沉淀重量,从而计算待测组分 的含量。
§2.定量分析法
(二)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根据某一化学计量反应: X + (待测组分) R = (试剂) P (反应产物)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R)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 到所加的试剂恰好与待测组分按化学计量反应为止,根据 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d i x i x (i 1,2, , n)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实际分析 中,首先要求良好的精密度,精密度越好,得到准确结 果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好的精密度是获得准确结果的 前提和保证。虽然好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好的准确度, 但通过校正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试样中的真实含量。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学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方法,将所研究的化学物质分解成各个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采取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实现对物质的分析目的。

化学分析方法通常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定性分析是根据物质的特定性质,如化学反应、溶解性等,对物质进行鉴定。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反应等。

例如,在酸碱滴定法中,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溶液之间的酸碱反应,可以判断其酸碱性质从而进行鉴定。

定性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物质所包含的成分或化学性质,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定量分析是测定化学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例如,在色谱分析中,通过分离物质中的成分,并根据各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测定。

定量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有助于评估物质的性质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化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分析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食品安全中,通过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重金属等物质,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在药物检测中,通过分析人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以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情况。

分析化学的发展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

现代的仪器设备和自动化技术,使得分析化学的实验更加准确和高效。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物质成分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测定。

同时,分析化学也受益于新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例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测试,为分析化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总的来说,分析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学科,通过分析各种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分析化学领域将会继续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 析 化 学

分 析 化 学

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归纳为八个方面: (1)提高灵敏度 (2)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及提高分析方法 的选择性 (3)扩展时空多维信息 (4)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 (5)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 (6)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表征与测定 (7)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测 (8)自动化及智能化
第三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化学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 :反应前后称量, 质量的变化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沉淀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仪器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 光学分析 色谱分析
分光光度仪
酸度计 高效液相谱仪
四、按试样用量分类
常量分析 m>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 m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 m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 m < 0.1mg , V < 0.01mL
造影剂毒副作用
❖ 轻度反应 发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局限性荨 麻疹。
❖ 中度反应 频繁恶心、呕吐、泛发性荨麻疹、血压 偏低、面部及声门水肿、呼吸困难、寒战高热、头 痛及胸腹部不适等。
❖ 严重反应 血压急骤下降、晕厥、出现意识障碍、 急性肺水肿,心率失常以至心跳、呼吸骤停。
预防
(1)有碘过敏史或碘试验阳性者,禁用常规碘造影 剂。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十章 配位滴定法
❖ 第二章 分析天平与称量方法
❖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第三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 第十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 第四章 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与处理 ❖ 第十三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方法
❖ 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2、分析化学的作用:①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②工农业生产的“眼睛”③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分析化学④医药卫生方面的尤其广泛3、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化学分为有机分析(对象是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还需结构分析)和无机分析(对象是无机物,对无机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按照分析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①定性分析: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用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表示②定量分析:是测定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用相对百分含量表示③结构分析: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或存在形态。

用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或氧化钛、还原态、配位态表示5、按照分析原理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优点: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应用范围广缺点:对微量杂质的分析不够灵敏,不能满足快速分析要求2)仪器分析法:优点:灵敏、快速,是当代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发展很快缺点:仪器分析法中的试样分解、掩蔽、富集、分离及方法准确度的检验、仪器的校准6、色谱分析法分为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无机定性分析,用半微量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用常量分析;仪器分析,用微量分析和朝微量分析7、定性分析(鉴定物质中所含组成)的方法分类1、化学分析法:①1)干法分析: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只用于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野外检测例:焰色反应、融珠反应②2)湿法分析:反映在固体之间进行例:常量法、半微量法、微量法、超微量法8、鉴定反应的外部特征:①溶液的颜色变化②沉淀的生成或溶解③特殊气体的生成④气体的排出9、定性反应的条件① 溶液的酸度② 溶液的温度③ 反应物的浓度④ 溶剂的影响⑤ 干扰物质的影响⑥ 反应的灵敏性10、检出限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定性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量,用m 表示,单位ug11、最低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浓度,用1:G (G 是含有1g 被检物质的溶剂的克数)m=V ×106/G12、空白实验:溶剂,辅助试剂或器皿等可能引进外来离子,从而被当作试液中存在的离子而鉴定出来—过检13、对照实验:试剂失效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鉴定反映不够明显或现象异常,特别是在怀疑所得的否定结果是否准确时)—检漏14、15、误差:实际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16、系统误差:由于某些经常性因素(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恒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共6题,每题10分)1.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被称为()2A.液相色谱 B.高速色谱C.高压色谱D.高效液相色谱E.高分辨色谱参考答案:D2 .高效液相色谱法英文缩写为()A.HPLCB.TLCC.HTLCD.HSLCE.HRLC参考答案:A3 .正相液-液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A.大于;小极性B.大于;大极性C.小于;大极性D.小于;小极性E.小于;不肯定参考答案:D4 .以化学键合相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叫做 ( )A.固相色谱法B.键合相色谱法C.正相键合相D.化学色谱法E.反相色谱法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构流程图为()A.载气源→色谱柱→进样系统→检测器→记录仪B.载气源→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C.储液瓶→高压泵→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D.储液瓶→色谱柱→高压泵→检测器→记录仪E.进样系统→储液瓶→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参考答案:C6 .以化学键合相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叫做 ( )A.固相色谱法B.键合相色谱法C.正相键合相D.化学色谱法E.反相色谱法参考答案:B单选题(共18题,每题4分)1 .常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紫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 nmB.400-800 nmC.100-200 nmD.100-800 nmE.200-800 nm参考答案:A2 .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所发射出的光称为()A.红外光B.紫外光C.光致发光D.荧光E.磷光参考答案:D3 .荧光分析法是根据物质的荧光谱线位置及其强度进行物质()的方法。

A.结构式测定B.化学性质测定C.物理性质测定D.元素测定E.鉴定和含量测定参考答案:E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 ( ) 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A.分子能级跃迁B.电子能级跃迁C.原子共振辐射D.分子共振辐射E.分子衍射能量参考答案:C5 .玻尔兹曼方程中:Nj代表( )。

A.原子数B.基态原子数C.激发态原子数D.基态统计权重E.激发态统计权重参考答案:C6 .有一摩尔质量为236的化合物,在醇溶液中的为240nm,其摩尔吸收系数为,计算其百分吸收系数值为()。

A.1100B.1165C.1123D.1154E.1160参考答案:C7 .卡巴比洛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含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为355nm处测得A值为, 求摩尔吸收系数。

A.?B.??C.D.??E.?参考答案:D8 .的碱性溶液在372nm有最大吸收,已知浓度为×mol/L的碱性溶液,于1cm吸收池中,在327nm处测得A为,试求该溶液的透光率值为()。

A.%B.%C.%D.%E.%参考答案:C9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元素M时,测得未知液的吸光度是。

在9ml未知液中加入1ml浓度为100mg/L的M标准溶液,混合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其吸光度为。

那么未知液中M的浓度为()。

A. mg/LB. mg/LC. mg/LD. mg/LE. mg/L参考答案:E10 .用荧光分析的比较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其标准溶液浓度为L 时,测得荧光强度为,取样品,溶于盐酸中,测得其荧光强度为,空白溶液荧光强度为,样品中维生素B1的百分含量为()A.%B.%C.%D.%E.%参考答案:A11 .用荧光分析的比较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其标准溶液浓度为L 时,测得荧光强度为,取样品,溶于盐酸中,测得其荧光强度为,空白溶液荧光强度为,求样品中维生素B1的含量()A.gB.gC.gD.gE.g参考答案:E12 .当物质与辐射能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记录由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辐射能强度随波长的变化,所得的图谱称为光谱。

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

A.非光谱法B.光谱分析法C.散射光谱法D.圆二色法E.浊度法参考答案:B13 .原子光谱法是以测量()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方法。

通常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用于确定试样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A.原子B.气态分子C.气态原子或离子D.分子E.化合物参考答案:C14 .分子光谱法是以测量()、原子振动能级和电子的跃迁所产生的分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方法。

通常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用于确定试样物质的分子组成和含量,还能给出物质分子结构的信息。

A.分子转动能级B.分子振动能级C.分子的跃迁D.原子E.分子参考答案:A15 .吸收光谱是指物质吸收()辐射能量而产生的光谱。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被称为吸收光谱法。

A.能级间所需的B.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C.三能级间所需的D.两能级间E.能级间参考答案:B16 .发射光谱是指构成物质的()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或化学能的激发跃迁到激发态后,电子由激发态回至基态所产生的光谱。

利用物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被称为发射光谱法。

A.无机化合物B.有机化合物C.原子、离子或分子D.高分子化合物E.小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C17 .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

A.σ→σB.π→π*C.n→σ*D.n→πE.π→σ*参考答案:A18 .根据玻尔兹曼方程,温度越高,激发态的原子数()A.成倍减少B.无影响C.不确定D.越多E.越少参考答案:D单选题(共19题,每题4分)1 .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的()方法。

A.化学分析B.分解C.分离D.分离分析E.物理分析参考答案:D2 .分配系数K越大,保留时间越(),()流出。

A.短,先B.长,后C.高,先D.矮,后E.以上答案都对参考答案:B3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之为()。

A.液-固吸附色谱法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凝胶色谱E.电泳参考答案:A4 .把固定相均匀地铺在具有光洁表面的玻璃、塑料或金属板上形成薄层,在这个薄层上进行色谱分离的方法称为()。

A.液相色谱B.薄层色谱C.气相色谱D.超临界流体视频E.电泳参考答案:B5 .薄层色谱法中的比移值等于()比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A.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B.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C.原点到斑点的距离D.原点到溶剂的距离E.斑点到溶剂的距离参考答案:A6 .在薄层色谱法中,Rf值的最佳范围是()之间。

A.~B.~C.~D.~E.~参考答案:C7 .在薄层色谱法中,Rf 值等于1时意味着()。

A.样品离开原点一半B.样品离开原点C.样品与溶剂前行速度相同D.样品被固定相保留不动E.样品在原点未动参考答案:C8 .已知样品原点至溶液前沿,化合物A的Rf 值为,化合物A的斑点应在此薄层板上( )。

A.B.C.D.E.参考答案:A9 .已知A和B两种物质相对比移值为。

当B物质在某薄层板上展开后,斑点距原点9cm,此时溶剂前沿到原点为18cm,问A若在此板上同时展开,A物质的展距应为( )。

A.B.C.D.E.参考答案:B10 . GC表示()A.气相色谱B.高效液相色谱C.薄层色谱D.红外光谱E.紫外可见光谱参考答案:A11 .气相色谱仪结构流程图为()A.载气源→色谱柱→进样系统→检测器→记录仪B.载气源→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C.储液瓶→高压泵→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D.储液瓶→色谱柱→高压泵→检测器→记录仪E.进样系统→储液瓶→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参考答案:B12 .对称因子(fs)在()范围之间的色谱峰为对称峰。

A.~B.~C.~D.~E.~参考答案:E13 .对称因子fs>时被称为()B.前延峰C.对称峰D.不对称峰E.正常峰参考答案:A14 .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于定性分析的指标是A.半峰宽B.峰高C.峰面积D.峰宽E.保留时间参考答案:E15 .气相色谱法在操作条件下,仅有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为()A.谱线B.曲线C.基线D.流出曲线E.色谱曲线参考答案:C16 .气相色谱法中,不被固定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称为()B.死时间C.调整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时间E.调整保留值参考答案:B17 .范氏方程的简化方程式为()A.H=A/u+B/u+CuB.H=A+B/u+C/uC.H=A+B/u+CuD.H=Au+Bu+C/uE.H=Au+B+C/u参考答案:C18 .范氏方程H=A+B/U+Cu,其A表示()A.载气流速B.纵向扩散C.色谱性质D.传质阻抗E.涡流扩散参考答案:E19 .色谱柱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n=,?是指()A.峰面积C.半峰高D.调整保留时间E.半峰宽参考答案:B1 .仪器分析是测量表征物质的某些()的参数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或结构的分析方法。

A.光谱B.电化学C.物理或物理化学D.化学性质E.物理性质参考答案:C2 .()是指一种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A.指示电极B.参比电极C.金属电极D.非金属电极E.辅助电极参考答案:A3 .??离子选择电极电位等于,其中Kx,y代表()。

A.解离常数B.交换系数C.吸收系数D.离子选择系数E.渗透系数参考答案:D4 .借助监测待测物(或滴定剂)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被称为()A.直接比较法B.归一化法C.标准加入法D.工作曲线法E.电位滴定法参考答案:E5 .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流变化来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被称为永停滴定法。

A.玻璃电极B.参比电极C.离子选择电极D.双铂电极E.膜电极参考答案:D6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7的溶液,其电池电动势为+;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池电动势为+。

电极的响应斜率为pH, 计算未知试液的pH为()。

A.B.C.D.E.参考答案:E7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钠的含量时得到数据如下,试用内插法求其终点时硝酸银液的体积为()A.B.C.D.E.参考答案:C8 .将离子选择电极和SCE置于100ml 样品溶液中,测得其电动势为,加入浓度为L的标准溶液后,测得电动势为,实际斜率为,试计算样品溶液中的浓度。

A.×10-3 mol/LB.×10-3mol/LC.×10-3mol/LD.×10-3mol/LE.×10-3mol/L参考答案:C9 .电化学分析是根据()进行物质成分分析。

A.电化学原理B.化学原理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E.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参考答案:E10 .化学电池是由()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

A.一个B.两个C.三个D.两个或三个E.一个或两个参考答案:B11 .()是将金属插入该金属盐的溶液中,形成双电层, 达平衡后相界两边产生一个稳定的电位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