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答题压轴题解析2
2023届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1,0),
B(0,2),二次函数y=1
2
x2+bx﹣2的图象经过C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平移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所在直线l,若直线l恰好将△ABC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请求出此时直线l与x轴的交点坐标;
(3)将△ABC以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翻折180°,得到△AB′C,那么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C作KC⊥x轴交于点K,
∵∠BAO+∠CAK=90°,∠BAO+∠CAK=90°,
∴∠CAK=∠OBA,
又∠AOB=∠AKC=90°,AB=AC,
∴△ABO≌△CAK(AAS),
∴OB=AK=2,AO=CK=1,故点C的坐标为(3,1),
将点C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1=1
2
×9+3b﹣2,
第1页共12页。
第十八章全国通用版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与坐标系结合压轴题(二)—解析版

第十八章专题:《平行四边形》与坐标系结合压轴题(二)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OC, A (0, 12), B (a, c) , C (b, 0),并且a, b满足b= 府市 /口' + 16. 一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动点Q 从点。
出发在线段O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P、Q分别从点A、O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B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B、C两点的坐标;(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B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此时P、Q两点的坐标;(3)当t为何值时,APQC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求出P、Q两点的坐标.(1) •, b= ^a-21 J^T^+16,••.a=21, b=16,故B (21, 12) C (16, 0); (2)由题意得:AP=2t, QO=t,贝U: PB=21-2t , QC=16-t,•••当PB=QC时,四边形PQCB是平行四边形,.•.21-2t=16-t,解得:t=5,,P (10, 12) Q (5, 0);(3)当PQ=CQ 时,过Q 作QN^AB,由题意得:122+t2=(16-t) 2, 解得:t=3.5,故P (7, 12), Q (3.5, 0),当PQ=PC时,过P作PM ±x轴,由题意得:QM=t , CM=16-2t ,则t=16-2t,解得:t=16, 2t=32, 3 3故P( 32,12), Q(16,3 30).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 ,y 轴于点A, BC ,x 轴于点B,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若AB=a , CD=b ,且J 2 a 8 v 5 +/4我 a +2屈=b .连接AD ,在线段OC 上取一点E,使/ EAD= / DAB .(1)贝U a=, b=(2)求证:AE=OE+CD ;【解答】(1) a =4 v15 , b =2 后,(2)由(1)可知 AB=4 75, CD=BD=2 V 5 , • . AB=CB ,,.AB ±y 轴于点 A, BC±x 轴于点 B,,乙 BAO= / B= / AOC=90° ,••・四边形ABCO 是矩形,••・AB=CB , ••・四边形ABCO 是正方形,延长 CO 至u M ,使得 OM=BD ,贝u ^ABD AOM , ,/4=/M, Z1 = Z2=Z3,. OA//BC, . ・/4=/2+/5=/5+/3=/EAM , . . / M= / EAM , • . AE=EM=OE+OM=OE+BD ••• BD=CD , .1. AE=OE+CD .(3)如图 2 中,设 AE=EM=x .在 RtAAOE 中,AO 2+OE 2=AE 2, - x 2= (4<5 ) 2+ (x-2 J 5 ) 2, . . x=5石, OE=3 而,•.D (4V 5, 2 45), E (3V5 , 0), •. F (0, -6V5 )风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 0), B (m, 0) , D (0, n), m是最接近质的整数,n是16的算术平方根,若将4ABC沿矩形又•角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AE与边CD相交于点M .(1)求AC的长;(2)求4AMC的面积;(3)求点E的坐标.【解答】(1)•' m是最接近#5的整数,• ' m=8,.「n 是16 的算术平方根,,n=4,,B (8, 0), D (0, 4),.••点C 矩形ABCD 的一个顶点,..C (8, 4),,AB=8, BC=4 ,AC=4 J5 ,(2)由折叠有,CE=AD=BC=4 , AE=AB=8 ,设DM=x 则CM=8-x ,・. /ADM= / CEM , /AMD=/CME, /.A ADM ^ACEM , • .AM=CM=8-x , ME=MD , 在RtAADM 中,AD=4 , DM=x , AM=8-x ,根据勾股定理有:AD2+DM 2=AM 2,即:16+x2= (8-x) 2, •1- x=3 , DM=3 , CM=5 , S AAMC = —Ch/|X AD=)>^M=10,2 2(3)过点E作EFXCD,如图,由(2)有,CM=5 , CE=4, ME=DM=3在Rt^CEM 中,由射影定理得,CE2=CFXCM , 16=CFX5,,CF=3.2,••・Ma CE=CMK EF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两种计算) ,,EF=2.4,• . DF=CD -CF=4.8 , BC+EF=6.4 , . . E (4.8, 6.4)4 .已知正方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等腰直角三角形OEF 的直角顶点O 在原点,E, F 分别在OA, OC 上,且OA=4 , OE=2 .将AOEF 绕点O 逆 时针旋转,得△OE I F I ,点E, F 旋转后的对应点为Ei, Fi.(I )①如图①,求EiFi 的长;②如图②,连接CFi, AEi,求证△OAEi^^OCFi;「(II)将AOEF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周,当 OEi//CFi 时,求点Ei 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姝 姝CB C 石【解答】(I )①解:二.等腰直角三角形 OEF 的直角顶点O 在原点,OE=2, / EOF=90 , OF=OE=2 ,「. EF=2 血,・ ••将AOEF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得△OE i F i, ••.E i F i =EF=2 J 2 ; ②证明:四边形OABC 为正方形,OC=OA .・ •・将AOEF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得 △OE i F i,AOE i =/COF i, • △O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EiFi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E i =OF i.在 AOAE i 和 ^OCF i 中,OA=OC, /AOEi=/COF i, OEi=OFi% E・•.△OAE 卢^OCF i (SAS);(n)解:••• OEXOF,卜过点F与OE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并与OF垂直,当三角板OEF绕。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

12.(黄冈)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中,OC∥AB,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8,0),B(8,10),C(0,4),点D为线段BC的中点, 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若动点P在线段OA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的面积是梯形COAB面积的 ; (3)动点P从点O出发,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OPD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 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8
点F重合时,梯形ABCD停止移动.观察得知:在梯形ABCD移动过程中,其腰BC始终经过坐 标原点O.(如图2) ①设点A的坐标为(a,b),梯形ABCD与梯形OEFG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a与何值时, S的值恰好等于梯形OEFG面积的 ;
②当点A在EF上滑动时,设AD与x轴的交点为M,试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M 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利用图3进行探索)
04挑战压轴题(解答题二)-2022年中考数学冲刺挑战压轴题专题汇编(安徽卷)(原卷版)

2022年中考数学冲刺 挑战压轴题专题汇编(安徽考卷)04 挑战压轴题(解答题二)1.(2022·全国)已知抛物线221(0)y ax x a =-+≠的对称轴为直线1x =.(1)求a 的值;(2)若点M (x 1,y 1),N (x 2,y 2)都在此抛物线上,且110x -<<,212x <<.比较y 1与y 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设直线(0)y m m =>与抛物线221y ax x =-+交于点A 、B ,与抛物线23(1)y x =-交于点C ,D ,求线段AB 与线段CD 的长度之比.2.(安徽省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2.2,3.2,1A B C ,直线y x m =+经过点A .抛物线21y ax bx =++恰好经过,,A B C 三点中的两点. ()1判断点B 是否在直线y x m =+上.并说明理由;()2求,a b 的值;()3平移抛物线21y ax bx =++,使其顶点仍在直线y x m =+上,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与y 轴交点纵坐标的最大值.3.(安徽省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一次函数y =kx +4与二次函数y =ax 2+c 的图像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2),另一个交点是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1)求k ,a ,c 的值;(2)过点A (0,m )(0<m <4)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二次函数y =ax 2+c 的图像相交于B ,C 两点,点O 为坐标原点,记W =OA 2+BC 2,求W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W 的最小值.4.(安徽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小明大学毕业回家乡创业,第一期培植盆景与花卉各50盆售后统计,盆景的平均每盆利润是160元,花卉的平均每盆利润是19元,调研发现:①盆景每增加1盆,盆景的平均每盆利润减少2元;每减少1盆,盆景的平均每盆利润增加2元;②花卉的平均每盆利润始终不变.小明计划第二期培植盆景与花卉共100盆,设培植的盆景比第一期增加x 盆,第二期盆景与花卉售完后的利润分别为W 1,W 2(单位:元)(1)用含x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W 1,W 2;(2)当x 取何值时,第二期培植的盆景与花卉售完后获得的总利润W 最大,最大总利润是多少? 5.(2021·江苏·涟水县义兴中学)某超市销售一种商品,成本每千克40元,规定每千克售价不低于成本,且不高于80元.经市场调查,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每千克售价x(元)满足一次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下表:(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设商品每天的总利润为W(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利润=收入-成本);(3)试说明(2)中总利润W 随售价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并指出售价为多少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1.(2022·陕西师大附中九年级期末)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1)求点B 、D 的坐标;(2)若点P 是x 轴上的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P ,使得以点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2·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3y x mx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OB OC =.(1)如图1,求m 的值;(2)如图2,点P 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 A 交y 轴于点D ,E 为PD 中点,连接BE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ABE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 ,F 为CE 上一点,连接PF ,M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PM ,将射线PM 绕点P 逆时针旋转45︒,交y 轴于点G ,交抛物线于点N ,若DCE FPM ∠=∠,2PF DG =,求点N 的坐标.3.(2022·四川凉山·九年级期末)某商场出售甲乙两种商品,出售甲种商品15件,乙种商品20件共获利390元,出售甲、乙两种商品各10件共获利220元.(1)求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的利润;(2)商场调研甲种商品发现:若按现在售价出售,每周可出售商品10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2元,则每周少卖10件,商场要求每周甲商品的销量不低于80件.设甲种商品每件价格上涨x (元),销售数量为y (件)①写出y (件)与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每件甲商品的利润为多少元时,每周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利润是多少元?4.(2021·河南·模拟预测)已知二次函数y =ax 2﹣2ax +c (a >0).(1)若该图象经过点A (1,0),B (2,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x 1,y 1),(4,y 2)在该函数图象上,当y 2>y 1时,求x 1的取值范围;(3)该函数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时,将该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恰好经过点(4,8),当m ≤x ≤n 时,2m ≤y ≤2n ,求m ﹣n 的值.5.(2021·黑龙江·牡丹江四中九年级阶段练习)一天早晨,佳佳从家出发匀速步行去学校,妈妈发现佳佳忘带数学书了,于是立即下楼骑车沿佳佳行进路线匀速追赶,妈妈追上佳佳后,立即按原路线返回家中,由于路人渐多,妈妈返回时的速度只是去时的23,佳佳则以原速度的1.5倍赶往学校妈妈与佳佳之间的路程y (米)与佳佳从家出发后步行的时间x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佳佳与妈妈交接学习用品耽搁的时间忽略不计),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佳佳步行速度是______,妈妈追佳佳时的速度是______;(2)求图象中线段DE所表示的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佳佳出发多长时间,佳佳与妈妈相距300米的时间.1.(2022·贵州遵义·九年级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4(a≠0,a、b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6,0),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过点C的直线y=﹣43x+4与x轴交于点D.(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1,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试探究点P的坐标是多少时,△CDP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如图2,点M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过点M作ME△CD于点E,MF//x轴交直线CD于点F,是否存在点M,使得△MEF△△CO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4)A ,(1,0)B -,(0,2)C ,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A ,B ,C 三点中的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M m n 为(1)中所求抛物线上一点,且04m <<,求n 的取值范围;(3)一次函数(1)33y k x k =--+(其中1)k ≠与(1)中所求抛物线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x 和2x ,且121x x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3.(2022·四川成都·九年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交于点A (3,n ),与y 轴交于点B (0,﹣2),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上一动点,过点P 作直线PQ ∥y 轴交直线y =x +b 于点Q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且0<t <3,连接AP ,BP .(1)求k ,b 的值.(2)当ABP 的面积为3时,求点P 的坐标.(3)设PQ 的中点为C ,点D 为x 轴上一点,点E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当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出点P 的坐标.4.(2021·江苏扬州·一模)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坐标为()3,0顶点P 的坐标为()1,4-,以AB 为直径作圆,圆心为D ,过P 向右侧作D 的切线,切点为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请通过计算判断抛物线是否经过点C ;(3)设M ,N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两个动点,当四边形PNMC 的周长最小时,请直接写出M ,N 两点的坐标. 5.(2020·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Γ:()2430y ax ax a a =-+<与x轴交于点A ,B (点B 在点A 的右侧).抛物线顶点为C 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若直线1:l y kx k =-与抛物线Γ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与抛物线Γ的顶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6,求k 的值.(3)若点()2,0D ,且点E ,D 关于点C 对称,过点D 作直线2l 交抛物线Γ于点M ,N ,过点E 作直线3l x ∥轴,过点N 作3NF l ⊥于点F ,求证:点M ,C ,F 三点共线.。
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综合(八大题型+解题方法)——冲刺2024年中考数学考点押题(全国通用)(解析)

中考压轴题-二次函数综合 (八大题型+解题方法)1、求证“两线段相等”的问题:借助于函数解析式,先把动点坐标用一个字母表示出来;然后看两线段的长度是什么距离即是“点点”距离,还是“点轴距离”,还是“点线距离”,再运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或点到x 轴y 轴的距离公式或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分别把两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出来,分别把它们进行化简,即可证得两线段相等;2、“平行于y 轴的动线段长度的最大值”的问题:由于平行于y 轴的线段上各个点的横坐标相等常设为t,借助于两个端点所在的函数图象解析式,把两个端点的纵坐标分别用含有字母t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再由两个端点的高低情况,运用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计算公式-y y 下上,把动线段的长度就表示成为一个自变量为t,且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动线段长度的最大值及端点坐标;3、求一个已知点关于一条已知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问题:先用点斜式或称K ,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解析式,再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最后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距离最大”的问题:方法1先求出定直线的斜率,由此可设出与定直线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的解析式注意该直线与定直线的斜率相等,因为平行直线斜率k 相等,再由该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用代入法把字母y 消掉,得到一个关于x 的的一元二次方程,由题有△=2b -4ac=0因为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只有一个交点,所以2b -4ac=0从而就可求出该切线的解析式,再把该切线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即为切点坐标,然后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该切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即为最大距离; 方法2该问题等价于相应动三角形的面积最大问题,从而可先求出该三角形取得最大面积时,动点的坐标,再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其最大距离;方法3先把抛物线的方程对自变量求导,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当该导数等于定直线的斜率时,求出的点的坐标即为符合题意的点,其最大距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以轻松求出;5、常数问题:1点到直线的距离中的常数问题:“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一个 固定常数”的问题:先借助于抛物线的解析式,把动点坐标用一个字母表示出来,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一个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进而利用抛物线解析式,求出动点的纵坐标,从而抛物线上的动点坐标就求出来了;2三角形面积中的常数问题:“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定线段构成的动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定常数”的问题:先求出定线段的长度,再表示出动点其坐标需用一个字母表示到定直线的距离,再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再利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动点纵坐标,从而抛物线上的动点坐标就求出来了;3几条线段的齐次幂的商为常数的问题:用K 点法设出直线方程,求出与抛物线或其它直线的交点坐标,再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把问题中的所有线段表示出来,并化解即可;6、“在定直线常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或x 轴或y 轴或其它的定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问题:先求出两个定点中的任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再把该对称点和另一个定点连结得到一条线段,该线段的长度〈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即为符合题中要求的最小距离,而该线段与定直线的交点就是符合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其坐标很易求出利用求交点坐标的方法;7、三角形周长的“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① “在定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两个定点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小”的问题简称“一边固定两边动的问题:由于有两个定点,所以该三角形有一定边其长度可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只需另两边的和最小即可;②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到定直线的垂线,与y 轴的平行线和定直线,这三线构成的动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最大”的问题简称“三边均动的问题:在图中寻找一个和动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定直角三角形,在动点坐标一母示后,运用=C C 动动定定斜边斜边,把动三角形的周长转化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来破解;8、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问题:①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一条定线段构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简称“一边固定两边动的问题”:方法1:先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定线段的长度;然后再利用上面3的方法,求出抛物线上的动点到该定直线的最大距离;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2底×高;即可求出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同时在求解过程中,切点即为符合题意要求的点;方法2:过动点向y 轴作平行线找到与定线段或所在直线的交点,从而把动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动点坐标一母示后,进一步可得到)()(左(定)右(定)下(动)上(动)动三角形x x y y 21−⋅−=S ,转化为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问题来求出最大值;②“三边均动的动三角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简称“三边均动”的问题:先把动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有一边在x 轴或y 轴上的三角形,或者有一边平行于x 轴或y 轴的三角形,称为基本模型的三角形面积之差,设出动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点的坐标,而此类题型,题中一定含有一组平行线,从而可以得出分割后的一个三角形与图中另一个三角形相似常为图中最大的那一个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等于对应高的比可表示出分割后的一个三角形的高;从而可以表示出动三角形的面积的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关系式,相应问题也就轻松解决了;9、“一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和另外三个定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最大的问题”:由于该四边形有三个定点,,即可得到一个定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所以只需动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就会使动四边形的面积最大,而动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的求法及抛物线上动点坐标求法与7相同;10、“定四边形面积的求解”问题: 有两种常见解决的方案:方案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方案二:过不在x 轴或y 轴上的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x 轴或y 轴作垂线,或者把该点与原点连结起来,分割成一个梯形常为直角梯形和一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或差,或几个基本模型的三角形面积的和差11、“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问题: 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已知角的两条夹边,看看是否成比例 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两个三角形各边的长,看看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一个定三角形和动三角形相似:(1)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先借助于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动点坐标表示出来一母示,然后把两个目标三角形题中要相似的那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那个已知角作为夹角,分别计算或表示出夹角的两边,让形成相等的夹角的那两边对应成比例要注意是否有两种情况,列出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进而求出纵坐标,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2不知道是否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形:这种情形在相似性中属于高端问题,破解方法是,在定三角形中,由各个顶点坐标求出定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用观察法得出某一个角可能是特殊角,再为该角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的方法得出特殊角的度数,在动点坐标“一母示”后,分析在动三角形中哪个角可以和定三角形中的那个特殊角相等,借助于特殊角,为动点寻找一个直角三角形,求出动点坐标,从而转化为已知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定三角形是否相似的问题了,只需再验证已知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所求动点坐标符合题意,否则这样的点不存在;简称“找特角,求动点标,再验证”;或称为“一找角,二求标,三验证”;12、“某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个定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问题:首先弄清题中是否规定了哪个点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若某边底,则只有一种情况;若某边为腰,有两种情况;若只说该三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则有三种情况;先借助于动点所在图象的解析式,表示出动点的坐标一母示,按分类的情况,分别利用相应类别下两腰相等,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方程;解出此方程,即可求出动点的横坐标,再借助动点所在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可求出动点纵坐标,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就是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题意;13、“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外三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问题:这类问题,在题中的四个点中,至少有两个定点,用动点坐标“一母示”分别设出余下所有动点的坐标若有两个动点,显然每个动点应各选用一个参数字母来“一母示”出动点坐标,任选一个已知点作为对角线的起点,列出所有可能的对角线显然最多有3条,此时与之对应的另一条对角线也就确定了,然后运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每一种情况两条对角线的中点坐标,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知,两中点重合,其坐标对应相等,列出两个方程,求解即可;进一步有:①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矩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两条对角线相等否若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矩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②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棱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任意一组邻边相等否若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棱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③若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点构成正方形呢先让动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再验证任意一组邻边是否相等和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若都相等,则所求动点能构成正方形,否则这样的动点不存在;14、“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两个图形的面积之间存在和差倍分关系”的问题:此为“单动问题”〈即定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后面的19实为本类型的特殊情形;先用动点坐标“一母示”的方法设出直接动点坐标,分别表示如果图形是动图形就只能表示出其面积或计算如果图形是定图形就计算出它的具体面积,然后由题意建立两个图形面积关系的一个方程,解之即可;注意去掉不合题意的点,如果问题中求的是间接动点坐标,那么在求出直接动点坐标后,再往下继续求解即可;15、“某图形〈直线或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定点构成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若夹直角的两边与y轴都不平行:先设出动点坐标一母示,视题目分类的情况,分别用斜率公式算出夹直角的两边的斜率,再运用两直线没有与y轴平行的直线垂直的斜率结论两直线的斜率相乘等于-1,得到一个方程,解之即可;若夹直角的两边中有一边与y 轴平行,此时不能使用斜率公式;补救措施是:过余下的那一个点没在平行于y轴的那条直线上的点直接向平行于y的直线作垂线或过直角点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垂线与另一相关图象相交,则相关点的坐标可轻松搞定;16、“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之与另两定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问题;①若定点为直角顶点,先用k点法求出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如斜率不存在,根据定直角点,可以直接写出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利用该解析式与所求点所在的图象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两条直角边等否若等,该交点合题,反之不合题,舍去;②若动点为直角顶点:先利用k点法求出定线段的中垂线的解析式,再把该解析式与所求点所在图象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分别计算出该点与两定点所在的两条直线的斜率,把这两个斜率相乘,看其结果是否为-1 若为-1,则就说明所求交点合题;反之,舍去;17、“题中含有两角相等,求相关点的坐标或线段长度”等的问题:题中含有两角相等,则意味着应该运用三角形相似来解决,此时寻找三角形相似中的基本模型“A”或“X”是关键和突破口;18、“在相关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或易求出的情况下,题中又含有某动图形常为动三角形或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常数,求相关点的坐标或线段长”的问题:此为“单动问题”〈即定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本类型实际上是前面14的特殊情形;先把动图形化为一些直角梯形或基本模型的三角形有一边在x 轴或y轴上,或者有一边平行于x 轴或y 轴面积的和或差,设出相关点的坐标一母示,按化分后的图形建立一个面积关系的方程,解之即可;一句话,该问题简称“单动问题”,解题方法是“设点动点标,图形转化分割,列出面积方程”;19、“在相关函数解析式不确定系数中还含有某一个参数字母的情况下,题中又含有动图形常为动三角形或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常数,求相关点的坐标或参数的值”的问题:此为“双动问题”即动解析式和动图形相结合的问题;如果动图形不是基本模型,就先把动图形的面积进行转化或分割转化或分割后的图形须为基本模型,设出动点坐标一母示,利用转化或分割后的图形建立面积关系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此方程,求出相应点的横坐标,再利用该点所在函数图象的解析式,表示出该点的纵坐标注意,此时,一定不能把该点坐标再代入对应函数图象的解析式,这样会把所有字母消掉;再注意图中另一个点与该点的位置关系或其它关系,方法是常由已知或利用2问的结论,从几何知识的角度进行判断,表示出另一个点的坐标,最后把刚表示出来的这个点的坐标再代入相应解析式,得到仅含一个字母的方程,解之即可;如果动图形是基本模型,就无须分割或转化了,直接先设出动点坐标一母式,然后列出面积方程,往下操作方式就与不是基本模型的情况完全相同;一句话,该问题简称“双动问题”,解题方法是“转化分割,设点标,建方程,再代入,得结论”;常用公式或结论:1横线段的长 = 横标之差的绝对值 =-x x 大小=-x x 右左纵线段的长=纵标之差的绝对值=-y y 大小=-y y 下上 2点轴距离:点P 0x ,0y 到X 轴的距离为0y ,到Y 轴的距离为o x ;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 11,x y ,B 2,2x y , 则AB=目录:题型1:存在性问题 题型2:最值问题 题型3:定值问题 题型4:定点问题题型5:动点问题综合 题型6:对称问题 题型7:新定义题 题型8:二次函数与圆题型1:存在性问题1.(2024·四川广安·二模)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交x 轴于()4,0A −,B 两点,交y 轴于点()0,4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D 在线段OA 上运动,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与AC 交于点Q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连接AP 、CP ,求四边形AOCP 的面积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点A 、C 、M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答案】(1)234y x x =−−+;(2)四边形AOCP 的面积最大为16;(3)点M 的坐标为35,22⎛⎫−− ⎪⎝⎭或311,2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把()4,0A −,()0,4C 代入2y x bx c =−++,求出b 和c 的值,即可得出函数解析式; (2)易得182AOCSOA OC =⋅=,设()2,34P t t t −−+,则(),4Q t t +,求出24PQ t t =−−,则()()212282ACP C A S PQ x x t =⋅−=−++,根据四边形AOCP 的面积()22216ACP AOCS St =+=−++,结合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解答;(3)设3,2M m ⎛⎫− ⎪⎝⎭,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得出232AC =,22254AM m =+,229(4)4CM m =+−,然后分情况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析】(1)解:把()4,0A −,()0,4C 代入2y x bx c =−++得:01644b c c =−−+⎧⎨=⎩,解得:34b c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34y x x =−−+;(2)解:∵()4,0A −,()0,4C ,∴4,4OA OC ==,∴1144822AOC S OA OC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y kx =+, 代入()4,0A −得,044k =−+,解得1k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y x =+, 设()2,34P t t t −−+,则(),4Q t t +,∴()223444PQ t t t t t=−−+−+=−−∴()()()22114422822ACPC A SPQ x x t t t =⋅−=−−⨯=−++,∴四边形AOCP 的面积()22216ACP AOCSSt =+=−++,∵20−<,∴当2t =−时,四边形AOCP 的面积最大为16; (3)解:设3,2M m ⎛⎫− ⎪⎝⎭,∵()4,0A −,()0,4C ,∴2224432AC =+=,2222325424AM m m ⎛⎫=−++=+ ⎪⎝⎭,()()2222394424CM m m ⎛⎫=−+−=+− ⎪⎝⎭,当斜边为AC 时,AM CM AC 222+=,即()2225943244m m +++−=,整理得:24150m m ++=,无解;当斜边为AM 时,222AC CM AM +=,即2292532(4)44m m ++−=+,解得:112m =;∴311,22M ⎛⎫− ⎪⎝⎭当斜边为CM 时,222AC AM CM +=,即2225932(4)44m m ++=+−, 解得:52m =−;∴35,22M ⎛⎫−− ⎪⎝⎭综上:点M 的坐标为35,22⎛⎫−− ⎪⎝⎭或311,22⎛⎫− ⎪⎝⎭.2.(2024·内蒙古乌海·模拟预测)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4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且OC OB =,点D 和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分别求出a ,b 的值和直线AD 的解析式;(2)直线AD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 ,过点P 作PH AD ⊥于点H ,作PM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D 于点M ,交x 轴于点E ,求PHM 的周长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如图2,在直线EP 的右侧、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过点N 作NG x ⊥轴交x 轴于点G ,使得以点E 、N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a =,3b =−,=1y x −−(2)4+(3)存在,点G的坐标为⎫⎪⎪⎝⎭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掌握二次函数的交点式、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列出PM 的长与a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先求得C 的坐标,从而得到点B 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4y a x x =+−,将点C 的坐标代入求解即可;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从而得到点()3,4D −,然后可求得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2)求得45BAD ∠=︒,接下来证明PM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当PM 有最大值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设()2,34P a a a −−,()1M a −−,则223PM aa =−++,然后利用配方可求得PM 的最大值,最后根据MPH△的周长(1PM=求解即可;(3)当90EGN ∠=︒时,如果OA EG OC GN = 或OA GNOC EN =时,则AOC ∽EGN △,设点G 的坐标为(),0a ,则()2,34N a a a −−,则1EG a =−,234NG aa =−++,然后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解析】(1)点A 的坐标为()1,0−,1OA ∴=.令0x =,则4y =−,()0,4C ∴−,4OC =,OC OB =Q , 4OB ∴=,()4,0B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4y a x x =+−,将0x =,4y =−代入得:44a −=−,解得1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4y x x =−−;1a ∴=,3b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33212x −=−=⨯,()0,4C −,点D 和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3,4D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1,0A −、()3,4D −代入得:034k b k b −+=⎧⎨+=−⎩,解得1k =−,1b =-,∴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2)直线AD 的解析式=1y x −−,∴直线AD 的一次项系数1k =−,45BAD ∴∠=︒. PM 平行于y 轴,90AEP ∴∠=︒,45PMH AME ∴∠=∠=︒.MPH ∴的周长(122PM MH PH PM MP PM PM =++=++=. 设()2,34P a a a −−,则(),1M a a −−, 则()22213423(1)4PM a a a a a a =−−−−−=−++=−−+.∴当1a =时,PM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MPH ∴的周长的最大值(414=⨯=+(3)在直线EP 的右侧、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N ,过点N 作NG x ⊥轴交x 轴于点G ,使得以点E 、N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 相似;理由如下:设点G 的坐标为(),0a ,则()2,34N a a a −−①如图2.1,若OA EG OC GN = 时,AOC ∽EGN △. 则 211344a a a −=−++,整理得:280a a +−=.得:a =负值舍去),∴点G为⎫⎪⎪⎝⎭; ②如图2.2,若OA GN OC EN =时,AOC ∽NGE ,则21434a a a −=−++,整理得:2411170a a −−=,得:a =负值舍去),∴点G为⎫⎪⎪⎝⎭, 综上所述,点G的坐标为⎫⎪⎪⎝⎭或⎫⎪⎪⎝⎭. 3.(2024·重庆·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x 轴交于点()1,0A −,()5,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A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PD BC ⊥于点D ,过点P 作PE x 轴交抛物线于点E,求4+PD PE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点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点为Q ,将抛物线沿射线CAy ',新抛物线y '与y 轴交于点M ,新抛物线y '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N ,连接AM ,MN ,点R 在直线BC 上,连接QR .当QR 与AMN 一边平行时,直接写出点R 的坐标,并写出其中一种符合条件的解答过程.【答案】(1)2y x x =++(2)当154t =时,PE的最大值,15,416P ⎛ ⎝⎭, (3)R点的坐标为⎛ ⎝⎭或6,⎛ ⎝⎭或(.【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即可;(2)先求得2y x =2x =,过点P 作PG x ⊥轴交BC 于点F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C ==DPF OBC ∽,得PF DP BC OB =即PF PD=,从而得PF =,求出设直线BC的解析式后,设2,P t ⎛+ ⎝,则,F t ⎛+ ⎝,从而2PF =+,当点P在E 点右侧时()424PE t t t =−−=−,从而得2154t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当点P 在E 点左侧时:442PE t t t =−−=−时,同理可求.然后比较4+PE 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 (3)先求得1OA=,OC AC =设抛物线2y =H ⎛ ⎝⎭平移后为P ,过点P 作PW ⊥直线2x =,则AOC PWH ∽,得1OA OC AC WP HW PH ====,进而得平移后的抛物线2y x +'=,从而求得()1,0N,M ⎛ ⎝⎭,然后分QR AM ∥,QR MN ∥,QR AN ∥三种情况,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一次函数的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求解即可得解.【解析】(1)解:∵抛物线2y ax bx =+x 轴交于点()1,0A −,()5,0B 两点,代入坐标得:02550a b a b ⎧−=⎪⎨+=⎪⎩,解得:a b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55y x x =−++(2)解:∵)2225555y x x x =−+=−−+,∴2y x =2x=,顶点为⎛ ⎝⎭ 过点P 作PG x ⊥轴交BC 于点F ,当0x =时,200y =∴(C ∵()5,0B ∴BC ==∵PG x ⊥轴,PD BC ⊥,x 轴y ⊥轴,∴909090CBO BFG DPF PFD PDF BOC ∠∠∠∠∠∠+=︒+=︒==︒,,∵PFD BFG ∠∠=∴DPF CBO ∠∠=∴DPF OBC ∽,∴PF DP BC OB =即PF PD =,∴PF PD =∴44+PD PE =PF +PE ,设直线BC :y kx b =+,把(C ,()5,0B 代入得:05k b b =+⎧⎪=,解得5k b ⎧=−⎪⎨⎪=⎩, ∴直线BC:y =设2,P t ⎛ ⎝,则,F t ⎛+ ⎝,∴22PF ⎛⎛=−+=+ ⎝⎝,∵2y x =2x =,PE x 轴,∴24,E t ⎛−+ ⎝当点P 在E 点右侧时:()424PE t t t =−−=−,当24PE t =−时:∴+PD PE =PF +()221524545416t t ⎛⎫=−+−=−−+ ⎪⎝⎭ ∴当154t =时,的最大值∴2151544⎛⎫= ⎪⎝⎭,∴154P ⎛ ⎝⎭; 当点P 在E 点左侧时:442PE t t t =−−=−时,∴+PD PE =PF +()225424t t ⎫=−=−⎪⎝⎭, ∴当54t =时,的最大值.2,55P t ⎛−+ ⎝∴25544⎛⎫ ⎪⎝⎭∴5,416P ⎛ ⎝⎭,∵> 综上所诉,当点P 在E 点右侧时:即154t =时,的最大值,154P ⎛ ⎝⎭, (3)解:设直线AC :y mx n =+,把()1,0A −,(C , ∴1OA =,OC =∴AC ==设抛物线2y x =H ⎛ ⎝⎭平移后为P , 过点P 作PW ⊥直线2x =,则AOC PWH ∽,∴1OA OC AC WP HW PH ====∴1PW =,HW=∴21,5P ⎛−⎝即1,5P ⎛ ⎝⎭,∴平移后的抛物线)22155555y x x x =−−+=−++', ∴()1,0N令0x =,y '=,∴M ⎛ ⎝⎭ 如图,当QR AM ∥时,设直线AM 的解析式为:y px q =+,把M ⎛ ⎝⎭,()1,0A −代入得:0p q q =−+⎧=解得p q ⎧=⎪⎪⎨⎪=⎪⎩, ∴直线AM的解析式为:y =, ∴设直线QR的解析式为:y x n =∵(C ,Q 和C 关于2x =对称,∴(Q把(Q代入5y x n =+45n +,解得n =,∴直线QR的解析式为:y = 联立直线QR的解析式y =与直线BC:y x =+55y x y x ⎧=−⎪⎪⎨⎪=⎪⎩,解得3x y =⎧⎪⎨=⎪⎩,∴R ⎛ ⎝⎭ 同理可得:当QR MN ∥时,6,5R ⎛− ⎝⎭ 当QR AN ∥时,(R所有符合条件的R点的坐标为⎛ ⎝⎭或6,⎛ ⎝⎭或(.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勾股定理,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平移,一次函数的平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图形与坐标,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平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图形与坐标,利用辅助线画出准确图形是解题关键.题型2:最值问题4.(2024·安徽合肥·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a ,b 的值;(2)点M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M 作MP x ⊥轴于点P ,交抛物线于点N . (ⅰ)如图1,当3PA PB=时,求线段MN 的长; (ⅱ)如图2,在抛物线上找一点Q ,连接AM ,QN ,QP ,使得PQN V 与APM △的面积相等,当线段NQ 的长度最小时,求点M 的横坐标m 的值.【答案】(1)1a =,2b =−(2)(ⅰ)2MN =;(ⅱ)m 的值为32或12【分析】本题考查诶粗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利用函数性质求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2)(ⅰ)先计算BC 的解析式,然后设(),3M m m −,则3PM PB m ==−,1PA m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133m m +=−求出m 值,即可求出MN 的长;(ⅱ)作QR PN ⊥于点R ,由(ⅰ)可得1PA m =+,3PB PM m =−−,223PN m m =−++,然后分为点Q 在PN 的左侧和点Q 在PN 的右侧两种情况,根据勾股定理解题即可.【解析】(1)由题意得309330a b a b −−=⎧⎨+−=⎩,解得12a b =⎧⎨=−⎩;(2)(ⅰ)当0x =时,3y =−,∴()0,3C −,设直线BC 为3y kx =−,∵点()3,0B ,∴330k −=,解得1k =,∴直线BC 为3y x =−,设(),3M m m −,则3PM PB m ==−,1PA m =+, ∵3PA PB =, ∴133m m +=−,解得2m =,经检验2m =符合题意,当2m =时,222233y =−⨯−=−, ∴3PN =,31PM PB m ==−=,∴2MN =;(ⅱ)作QR PN ⊥于点R ,由(ⅰ)可得1PA m =+,3PB PM m =−−,223PN m m =−++,PQN V 的面积为()21232m m QR −++⋅,APM △的面积为()()1312m m −+,∴()()()211233122m m QR m m −++⋅=−+,解得1QR =;当点Q 在PN 的左侧时,如图1,Q 点的横坐标为1m QR m −=−,纵坐标为()()2212134m m m m −−⨯−−=−,∴R 点的坐标为()2,4m mm−,∵N 点坐标为()2,23m mm −−,∴32RN m =−,∴()22231NQ m =−+,∴当32m =时,NQ 取最小值;当点Q 在PN 的右侧时,如图2,Q 点的横坐标为1m QR m +=+,纵坐标为()()2212134m m m +−⨯+−=−,∴R 点的坐标为()2,4m m−,∵N 点的坐标为()2,23m mm −−,∴21RN m =−, ∴()222211NQ m =−+,∴当12m =时,NQ 取最小值.综上,m 的值为32或12.。
2024成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二次函数解答压轴题 (含解析)

2024成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二次函数解答压轴题一、解答题1.(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1)当4,3b c ==时,①求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②当13x -≤≤时,求y 的取值范围.(2)当0x ≤时,y 的最大值为2;当0x >时,y 的最大值为3,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2023·浙江·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点(),0m -和()3,0m 在二次函数23,(y ax bx a b =++是常数,0)a ≠的图像上.(1)当1m =-时,求a 和b 的值;(2)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A n 且点A 不在坐标轴上,当21m -<<-时,求n 的取值范围;(3)求证:240b a +=.5(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3)P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ACO PBC ∠=∠6.(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1)求直线AD 及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DM △是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以点B 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点P 为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268y x x =-+的图像与x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直线l 是对称轴.点P 在函数图像上,其横坐标大于4,连接,PA PB ,过点P 作PM l ⊥,垂足为M ,以点M 为圆心,作半径为r 的圆,PT 与M 相切,切点为T .(1)求点,A B 的坐标;(2)若以M 的切线长PT 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与PAB 的面积相等,且M 不经过点()3,2,求PM 长的取值范围.8.(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过点()0,0O ,()10,0E ,矩形ABCD 的边AB 在线段OE 上(点B 在点A 的左侧),点C ,D 在抛物线上,设(),0B t ,当2t =时,4B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t 为何值时,矩形ABCD 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保持2t =时的矩形ABCD 不动,向右平移抛物线,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两个交点G ,H ,且直线GH 平分矩形ABCD 的面积时,求抛物线平移的距离.(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C 重合),作①如图,若点P 在第三象限,且tan 2CPD ∠=,求点②直线PD 交直线BC 于点E ,当点E 关于直线PC 周长.10.(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B ,(2)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3)该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11.(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过点()()()1,0,3,,00,3A B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求出PBC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P 的坐标;(3)若点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点N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以BC 为边,点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y ax 2x c =++与坐标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0,6C 三点,其对称轴为2x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F 是该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直线AF 分别与y 轴,直线BC 交于点D ,E .①当CD CE =时,求CD 的长;②若CAD ,CDE ,CEF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3S ,且满足1322S S S +=,求点F 的坐标.(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Q与此抛物线的顶点重合时,求m的值.∠的边与x轴平行时,求点P与点Q的纵坐标的差.(3)当PAQ(4)设此抛物线在点A与点P之间部分(包括点A和点P)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的差为(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D(3)在(2)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Q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写出所有使得以Q15.(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1,0A 和()5,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33y x =-+过抛物线的顶点P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直线()50x m m =-<<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直线BC 交于点F .①当EF 取得最大值时,求m 的值和EF 的最大值;②当EF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 的坐标.16.(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y ax c =+经过点3(4,)P -,与y 轴交于点(0,1)A ,直线(0)y kx k =≠与抛物线交于B ,C 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ABP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B 的坐标;(3)过点(0,)M m 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D ,交直线AC 于点E .试探究:是否存在常数m ,使得OD OE ⊥始终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如图2,若抛物线经过原点O .①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②求BE EC的值.(2)连接,PC CPE ∠与BAO ∠能否相等?若能,求符合条件的点P 的横坐标;若不能,试说明理由.(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由;(3)点Q 是对称轴l 上一点,且点Q 的纵坐标为(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3:5BM MQ =时,求点N 的坐标;(3)如图2,当点Q 恰好在y 轴上时,P 为直线1l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设OQE 的面积为1S ,PQE 的面积为2S .求21S S 的最大值.(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P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连接BP交AC标及PDDB的最大值;(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M,连接PC,将好落在y轴上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的坐标.33(1)求点,,D E C 的坐标;(2)F 是线段OE 上一点()OF EF <,连接①求证:DFC △是直角三角形;②DFC ∠的平分线FK 交线段DC 于点K 坐标.28.(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1)如果四个点()()()()0,00,21,11,1-、、、中恰有三个点在二次函数2y ax =(a 为常数,且0a ≠)的图象上.①=a ________;②如图1,已知菱形ABCD 的顶点B 、C 、D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AD y ⊥轴,求菱形的边长;③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D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B 、D 在y 轴的同侧,且点B 在点D 的左侧,设点B 、D 的横坐标分别为m 、n ,试探究n m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已知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D 在二次函数2y ax =(a 为常数,且0a >)的图象上,点B 在点D 的左侧,设点B 、D 的横坐标分别为m 、n ,直接写出m 、n 满足的等量关系式.(1)请求出抛物线1Q 的表达式.(2)如图1,在y 轴上有一点()0,1D -,点E 在抛物线1Q 上,点F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边形DAEF 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将抛物线1Q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Q ,抛物线2Q 的顶点为(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直线11:y OP y x x =交BF 于点G ,求BPG BOGS S △△的最大值;(3)如图2,四边形OBMF 为正方形,PA 交y 轴于点E ,BC 交FM 的延长线于求点P 的横坐标.31.(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1,0),(0,3)A C -两点,并交x 轴于另一点B ,点M 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M 与轴交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H 是x 轴上一动点,分别连接MH ,DH ,求MH DH +的最小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D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ax bx c =++过点(1,0)A -,(2,0)B 和(0,2)C ,连接BC ,点(,)P m n (0)m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BC 于点M ,交x 轴于点N .(1)直接写出....抛物线和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2,连接OM ,当OCM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3)当P 点在运动过程中,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O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 ,C ,N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其中点P 与点C 相对应),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和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P是直线AB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交x轴于点D,求与12PK PD+的最大值及此时点2①求证:23DO EO =.②当点E 在线段OB 上,且BE =35.(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直线与该函数图象交于点()1,3B (1)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 的坐标;(2)点P 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直线PE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当12PD OC =时,求m 的值;②当点P 在直线AB 上方时,连接OP ,过点B 作BQ x ⊥轴于点Q ,36.(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抛物线21:28=--C 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交y 轴于点C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如图(1),作直线()04=<<x t t ,分别交x 轴,线段BC ,抛物线1C 于,,D E F 三点,连接CF .若BDE 与CEF △相似,求t 的值;(3)如图(2),将抛物线1C 平移得到抛物线2C ,其顶点为原点.直线2y x =与抛物线2C 交于,O G 两点,过OG 的中点H 作直线MN (异于直线OG )交抛物线2C 于,M N 两点,直线MO 与直线GN 交于点P .问点P 是否在一条定直线上?若是,求该直线的解析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直接判断AOB 的形状:AOB 是_________三角形;(2)求证:AOE BOD △≌△;(3)直线EA 交x 轴于点(,0),2C t t >.将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21y ax =物线2y .①若直线EA 与抛物线1y 有唯一交点,求t 的值;(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点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C △(3)如图2,取线段OC 的中点D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直接写出结果;b =_____,c =_____,点A 的坐标为_____,tan ABC ∠=______;(2)如图1,当2PCB OCA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OD OB =,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90QBD ∠=︒,点E ,F 分别为BDQ △的边,DQ DB 上的动点,QE DF =,记BE Q F +的最小值为m .①求m 的值;②设PCB 的面积为S ,若214S m k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拋物线交于点N .若04t <<,求NED 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点R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一点,若以B C M R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R 的坐标.41.(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交于点()2,0A -,()4,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E 为抛物线上一点,F 为抛物线对称轴且90BFE ∠=︒,求出点F 的坐标;(3)如图2,P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连接运动过程中,12OM ON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如图①,抛物线29y ax bx =+-与x 轴交于点()30A -,,()6,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点P 是x 轴上任意一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Q 在抛物线上,若以点A ,C ,P ,Q 为顶点,AC 为一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 的坐标;(3)如图②,当点(),0P m 从点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时(点P 与点A ,B 不重合),自点P 分别作∥PE BC ,交AC 于点E ,作PD BC ⊥,垂足为点D .当m 为何值时,PED V 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43.(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已知:y 关于x 的函数()()221y a x a x b =-+++.(1)若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两个公共点,且4a b =,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2)如图,若函数的图象为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2,0A -,()4,0B ,并与动直线:(04)l x m m =<<交于点P ,连接PA ,PB ,PC ,BC ,其中PA 交y 轴于点D ,交BC 于点E .设PBE △的面积为1S ,CDE 的面积为2S .①当点P 为抛物线顶点时,求PBC 的面积;②探究直线l 在运动过程中,12S 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32m<<,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CDNP是平行四边形?(3)若32m<,设直线MN交直线BC于点E,是否存在这样的m值,使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动点,连接AD 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求点D 的坐标;(3)如图2,动点P 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过点F ,过点F 作FG x ⊥轴,垂足为G ,求2FG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1,求AOD △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过动点D 作DP AC ∥交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于点P ,连接,PA PB ,记PAD 与△为S ,当S 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S 的最大值.(1)求抛物线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E ,F 为平面内两点,若以E 、F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且点E 在点F 的左侧.F 两点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抛物线21y ax bx c =++的图象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y ,此抛物线的图象与两点(M 点在N 点左侧).点P 是抛物线2y 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NC 下方.已知点P 的横坐标为P 作PD NC ⊥于点D .求m 为何值时,12CD PD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50.(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抛物线23y ax bx =++(0a ≠)与x 轴交于()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以B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顶点为D ,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E ,过点()1,3K 的直线(直线KD 除外)与抛物线交于G ,H 两点,直线DG ,DH 分别交x 轴于点M ,N .试探究EM EN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51.(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4,0A -、()2,0B ,且经过点()2,6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任取一点N ,射线AN 、BN 分别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P 、Q ,点Q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求APQ '△的面积;(3)点M 是y 轴上一动点,当AMC ∠最大时,求M 的坐标.52.(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交x 轴于点A B ,,交y 轴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1,0,对称轴是直线=1x -,点P 是x 轴上一动点,PM x ⊥轴,交直线AC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线段AO 上运动(点P 与点A 、点O 不重合),求四边形ABCN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若点P 在x 轴上运动,则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M 、N C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3.(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23L y x x =--的顶点为P .直线l 过点()()0,3M m m ≥-,且平行于x 轴,与抛物线1L 交于A B 、两点(B 在A 的右侧).将抛物线1L 沿直线l 翻折得到抛物线2L ,抛物线2L 交y 轴于点C ,顶点为D .(1)当1m =时,求点D 的坐标;(2)连接BC CD DB 、、,若BCD △为直角三角形,求此时2L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若BCD △的面积为3,E F 、两点分别在边BC CD 、上运动,且EF CD =,以EF 为一边作正方形EFGH ,连接CG ,写出CG 长度的最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54.(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数和形是数学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代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作直线AC,连接PA 标;(3)设直线135 :4l y kx k=+-交抛物线于点M、N,求证:无论存在一点E,使得MEN∠为直角.(1)求a 的值.(2)将直线BC 向下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交抛物线于在定点D ,无论m 取何值时,都是点D 到直线B C ''的距离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45PBC ACO ∠+∠=︒,若存在,请求出直线58.(2023·湖北十堰·统考中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8y ax bx =++过点()4,8B 和点()8,4C ,与y 轴交于点A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连接,AB BC ,点D 在线段AB 上(与点,A B 不重合),点F 是OA 的中点,连接FD ,过点D 作DE FD ⊥交BC 于点E ,连接EF ,当DEF 面积是ADF △面积的3倍时,求点D 的坐标;(3)如图2,点P 是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0H m 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若线段OB 上存在点G (与点,O B 不重合),使得GBP HGP BOH ∠=∠=∠,求m 的取值范围.59.(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2y x bx =-++(b 是常数)经过点(2,2).点A 的坐标为(,0)m ,点B 在该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m -.其中0m <.(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当点B 在x 轴上时,求点A 的坐标;(3)该抛物线与x 轴的左交点为P ,当抛物线在点P 和点B 之间的部分(包括P 、B 两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之差为2m -时,求m 的值.(4)当点B 在x 轴上方时,过点B 作BC y ⊥轴于点C ,连结AC 、BO .若四边形AOBC 的边和抛物线有两个交点(不包括四边形AOBC 的顶点),设这两个交点分别为点E 、点F ,线段BO 的中点为D .当以点C 、E 、O 、D (或以点C 、F 、O 、D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四边形AOBC 面积的一半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的值.60.(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6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点()()2,0,6,0A B -,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连接BC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在图1中,连接AC 并延长交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CEB ∠的度数;(3)如图2,若动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直线l 与BC 不重合),连接,CN BM ,直线CN 与BM 交于点P .当MN BC ∥时,点P 的横坐标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6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上的点A ,C 坐标分别为()0,2,()4,0,抛物线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点M 为y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2OM =,连接AC ,CM .(1)求点M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基础训练】(1)请分别直接写出抛物线214y x =的焦点坐标和准线l 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能训练】(2)如图2,已知抛物线21y x =上一点()()000,0P x y x >到焦点F 的距离是它到x 轴距离的参考答案一、解答题222(3)如图,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当⊥交BP于连接PB,过C作CE BC∵5OC OB ==,则O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52CB =,∵ACO PBC ∠=∠,∴tan tan ACO PBC ∠=∠,即1552CE CE CB ==,∴2CE =由CH BC ⊥,得90BCE ∠=︒,【点拨】此题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圆的综合题,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正确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A7.【答案】(1)()2,0,y=【分析】(1)令0(2)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假设M 过点()3,2N ,则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M 在点N 的上方,即∴2683m m -+=,解得:m =∵4m >∴5m =;②如图2:当点M 在点N 的上方,即∴2681m m -+=,解得:m =∵4m >∴32m =±;综上,32PM m =-=或2.∴当M 不经过点()3,2时,1【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直线GH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直线GH过点P..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OCHG是平行四边形,=.∴PQ CH∵四边形ABCD是矩形,∴P是AC的中点.33⎝∴90,PEC CED ∠=∠=︒。
04(解答题(二))-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湖南长沙卷)(解析版)

2021年中考数学冲刺 挑战压轴题专题汇编(湖南长沙卷)04挑战压轴题(解答题(二))1. (2020年长沙中考第24题)我们不妨约定:若某函数图像上至少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把该函数称之为“H 函数”,其图像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叫做一对“H 点”。
根据该约定,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H 函数”的,请在相应题目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是“H 函数”的打“×”。
① x y 2= ( ) ② )(0≠=m xmy ( ) ③ 13-=x y ( )(2)若点A (1,m )与点B (n ,-4)是关于x 的“H 函数”)(02≠++=a c bx ax y 的一对“H 点”,且该函数的对称轴始终位于直线x=2的右侧,求a 、b 、c 的值或取值范围。
(3)若关于x 的“H 函数”是常数),,(c b a c bx ax y 322++=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0=++c b a , ② 0322<++•-+)()(a b c a b c ,求该“H 函数”截x 轴得到的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1<a<0,b=4,0<c<1 (3)72221<-<x x【解析】(1)根据题意,易知“H 函数”图像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①、②图像均关于原点对称,故为“H 函数”;对于函数③,变形为:31=+x y ,令xy x y -+-=+33,无解,故不是“H 函数”。
(2)∵若点A (1,m )与点B (n ,-4)是关于x 的“H 函数”)(02≠++=a c bx ax y 的一对“H 点”∴m=4,n=-1 ∴A (1,4) B (-1,-4) 代入c bx ax y ++=2中,得:⎩⎨⎧-=+-=++44c b a c b a 解得:⎩⎨⎧==+40b c a∵函数的对称轴始终位于直线x=2的右侧 ∴22->ab∴224>-a解得:01<<-a ∵100<<∴=+c c a∴-1<a<0,b=4,0<c<1(3)c bx ax y 322++=∵是H 函数,∴至少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H 点” 设H 点坐标分别为(m ,n );(-m ,-n ),则:⎪⎩⎪⎨⎧-=+-=++nc bm am n c bm am 323222∴n bm c am ==+2032因为002<∴>ac c a m 异号,即、∵c a b c b a -=∴=++0∵0322<++•-+)()(a b c a b c ∴0)32)(2(<+-----a c a c a c a c∴0)2)(2(<+-a c a c 即:224a c <∴22<∴<a cac ∴02<<-ac 令02<<-∴=t act设函数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0(1,x 、)0(2,x ,则21x x 、是方程0322=++c bx ax 的两根 ∴a ca c a a c ab a ac b x x 12)(4124124a 2222221-+=-=-=∆=-)1(412)21(412))(21(4222+-=-++=•-+•+=t t t t t aca c a c 43)21(22+-=t ∵时02<<-t 函数递减,所以当t=-2时取最大值,当t=0时取最小值∴72221<-<x x2.(2019年长沙中考第25题)已知抛物线)2020()2(22-+-+-=c x b x y (b ,c 为常数). (1)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1),求b ,c 的值;(2)若抛物线上始终存在不重合的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c 的取值范围;(3)在(1)的条件下,存在正实数m ,n ( m<n ),当n x m ≤≤时,恰好有122112+≤+≤+n ny m m ,求m ,n 的值.【解析】(1)由题可设()1122+--=x y去括号得:1422-+-=x x y⎩⎨⎧-=-=-∴1202042c b20196==∴c b ,(2)设抛物线上关于远点对称且不重合的两点坐标分别为()()0000--y x y x ,、, 代入解析式可得:⎪⎩⎪⎨⎧-+---=--+-+-=)2020()2(2)2020()2(202000200c x b x y c x b x y∴两式相加可得:0)2020(24-20=-+c x20202020220≥∴+=∴c x c(3)由(1)可知抛物线为()11214222+--=-+-=x x x y ,∴1≤y12211210+≤+≤+≤≤<<n ny m m n x m m 时,恰好有,当nm m mm y n <≤∴≥≤∴≤≤∴111111,即 ∵抛物线对称轴x =1,开口向下 ∴当n x m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x =m 时,1422max -+-=m m y当x =n 时,1422min -+-=n n y又∵my n 11≤≤ ⎪⎪⎩⎪⎪⎨⎧=-+=-+∴)()(21142-11142-22m m m n n n将(1)式整理得:014223=++-n n n变形得:()()01232223=----n n n n 即:()()()0112122=-+--n n n n()()012212=---∴n n n1>n01222=--∴n n(舍去),2311-=∴n 2312+=n 同理整理(2)式得:()()012212=---m m mn m <≤1.2312311321(舍去)(舍去),,+=-==∴m m m ∴综上所示:m =1,n =231+ 3.(2018年长沙中考第25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xmy =(m 为常数,m >1,x >0)的图象经过点P (m ,1)和Q (1,m ),直线PQ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M (x ,y )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分别作x 轴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 (1)求∠OCD 的度数;(2)当m =3,1<x <3时,存在点M 使得△OPM ∽△OCP ,求此时点M 的坐标; (3)当m =5时,矩形OAMB 与△OPQ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能否等于4.1?请说明你的理由.【分析】(1)想办法证明OC =OD 即可解决问题;(2)设M (a ,a 3),由△OPM ∽△OCP ,推出CPPMOP OM OC OP ==,由此构建方程求出a ,再分类求解即可解决问题;(3)不存在分三种情形说明:①当1<x <5时,如图1中;②当x ≤1时,如图2中;③当x ≥5时,如图3中;【解答】解:(1)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m b k b km 1,解得⎩⎨⎧+=-=11m b k ,∴y =﹣x +m +!,令x =0,得到y =m +1,∴D (0,m +1),令y +0,得到x =m +1,∴C (m +1,0),∴OC =OD ,∵∠COD =90°, ∴∠OCD =45°.(2)设M (a ,a 3),∵△OPM ∽△OCP ,∴CPPM OP OM OC OP ==,∴OP 2=OC •OM ,当m =3时,P (3,1),C (4,0),OP 2=32+12=10,OC =4,OM =229a a +,∴410=OC OP ,∴10=4229a a +, ∴4a 4﹣25a 2+36=0, (4a 2﹣9)(a 2﹣4)=0, ∴a =±23,a =±2, ∵1<a <3, ∴a =23或2, 当a =23时,M (23,2), PM =213,CP =2, 4102213≠=CM PM (舍弃), 当a =2时,M (2,23),PM =25,CP =2,∴410225==CP PM ,成立,∴M (2,23). (3)不存在.理由如下:当m =5时,P (5,1),Q (1,5),设M (x ,x5), OP 的解析式为:y =51x ,OQ 的解析式为y =5x , ①当1<x <5时,如图1中,E∴E (x 1,x 5),F (x ,51x ), S =S 矩形OAMB ﹣S △OAF ﹣S △OBE =5﹣21•x •51x ﹣21•x 1•x5=4.1, 化简得到:x 4﹣9x 2+25=0,△<O , ∴没有实数根. ②当x ≤1时,如图2中,S=S△OGH<S△OAM=2.5,∴不存在,③当x≥5时,如图3中,S=S△OTS<S△OBM=2.5,∴不存在,综上所述,不存在.1.(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一模)如图1,我们将经过抛物线顶点的所有非竖直的直线,叫做该抛物线的“风车线”,若抛物线的顶点为P(a,b),则它的所有“风车线”可以统一表示为:y=k(x﹣a)+b,即当x=a时,y始终等于b.(1)若抛物线y=﹣2(x+1)2+3与y轴交于点A,求该抛物线经过点A的“风车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可以通过y=﹣x2平移得到,且它的“风车线”可以统一表示为y=kx+3k﹣2,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图2,直线m:y=x+3与直线n:y=﹣2x+9交于点A,抛物线y=﹣2(x﹣2)2+1的“风车线”与直线m、n分别交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12,求满足条件的“风车线”的解析式.【答案】(1)y=-2x+1;(2)y=-(x+3)2-2;(3)y= -x+3或y=1.【分析】(1)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确定P的坐标为(-1,3),然后将A点坐标代入求解即可;(2)y=kx+3k-2=k(x+3)-2,确定点P的坐标为(-3,-2),然后求出解析式即可;(3)由△ABC的面积=S△APB+S△APC=12,求出x C-x B=6,则点x B(t,t+3),x C(t+6,-2t-3),将点B、C的坐标分别代入y=k(x-2)+1求解即可.【详解】解:(1)∵y=-2(x+1)2+3,∴令x=0,则y=1,∴点A的坐标为(0,1),顶点P的坐标为(-1,3),∴风车线的表达式为y=k(x+1)+3,将点A的坐标代入并求解得:k=-2∴“风车线”的解析式为y=-2(x+1)+3=-2x+1;(2)∵y=kx+3k-2=k(x+3)-2∴点P的坐标为(-3,-2),∴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3)2-2;(3)∵y=-2(x-2)2+1,∴点P(2,1),即“风车线”的表达式为y=k(x-2)+1,联立329y xy x=+⎧⎨=-+⎩,解得25xy=⎧⎨=⎩,故点A(2,5),∴AP=5-1=4,∴△ABC的面积=S△APB+S△APC=12×4×(x C-x B)=12,解得:x C-x B=6,设点B的横坐标为t,则点C的横坐标为t+6,∵点B在直线m上,∴点B(t,t+3),同理:点C(t+6,-2t-3),将点B、C的坐标分别代入y=k(x-2)+1,得:3(2)123(62)1t k tt k t+=-+⎧⎨--=+-+⎩解得1tk=⎧⎨=-⎩或2tk=⎧⎨=-⎩∴“风车线”的表达式为y=k(x-2)+1=-(x-2)+1=-x+3或y=1.【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一模)我们不妨约定,过坐标平面内任意两点(例如A ,B 两点)作x 轴的垂线,两个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两点在x 轴上的“垂足距”,记作____AB .根据该约定,完成下列各题 (1)若点A (1x ,4),B (2x ,8-).当点A 、B 在函数4y x =的图象上时,____AB = ; 当点A ,B 在函数16y x=-的图象上时,____AB = . (2)若一次函数()30y kx k =+≠的图象上有两点A (1x ,k ),B (2x ,222k -),当____AB k =时,求k的值.(3)若抛物线2y ax bx c =++与直线()230y bx c b =--≠在同一坐标平面内交于点A (1x ,1y ),B (2x ,2y ),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a b c >>;②抛物线经过点(1,0),试求____AB 的范围、【答案】(1)3,6;(2)k =2或1;(3____AB 【分析】(1)先把点A 和点B 坐标代入4y x =和16y x=-分别得出 1x 和2x 的值,由“垂足距”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垂足距”的定义得出k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由2=23++--ax bx c bx c 得出1x ,2x 是方程234=0++ax bx c 的两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1x +2x 和1x 2x 的值,再结合抛物线经过点(1,0)得出22____b b 9+16+16a a ⎛⎫⎛⎫⎛⎫= ⎪ ⎪ ⎪⎝⎭⎝⎭⎝⎭AB ,再根据a b c >>和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A (1x ,4),B (1x ,8-)在函数4y x =的图象上,∴1=1x ,2=-2x ,∴()____=1--2=3AB ,∵点A (1x ,4),B (2x ,8-)在函数16y x=-的图象上 ∴1=-4x ,2=2x ,∴()____=2--4=6AB ,(2)∵A (1x ,k ),B (2x ,222k -)在()30y kx k =+≠的图象, ∴1k-3=k x ,222k -5=kx , ∵____AB k = ∴22k -5k-3-=k k k, ∴222--2=k k k当22--20>k k 时,2--2=0k k ,解得:k =2或-1,当22--20<k k 时,23--2=0k k ,解得:k =2-3或1, ∵k >0,∴k =2或1;(3)∵2=23++--ax bx c bx c ()0b ≠∴234=0++ax bx c∴1x ,2x 是方程234=0++ax bx c 的两根,∴1x +23b =-a x ,1x 24c =a x ; ∴()()22221212___122_9b -16ac =x -x =x +x -4x x =a ⎛⎫ ⎪⎝⎭AB , ∵抛物线经过点(1,0),∴=0a b c ++,∴=--c a b , ∴____22229b -16ac b b =9+16+16a a a ⎛⎫⎛⎫⎛⎫= ⎪ ⎪ ⎪⎝⎭⎝⎭⎝⎭AB , ∵a b c >>,∴b -a-b >, ∴1b -a 2>, ∴1a -a 2>, ∴a 0>, ∴1b -12a<<, ∵22____b b 9+16+16a a ⎛⎫⎛⎫⎛⎫= ⎪ ⎪ ⎪⎝⎭⎝⎭⎝⎭AB , ∴对称轴为b 81=--a 92<, ∴当1b -12a <<时,_2___⎛⎫ ⎪⎝⎭AB 随b a 的增大而增大, ∴当b =1a时, ____AB ,∴当b 1=-a 2时, ____AB∴____AB 的范围为____2AB ;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利用“垂足距”的定义解决问题,属于压轴题. 3.(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专题练习)我们约定: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称为偶函数.(1)下列函数是偶函数的有 (填序号);①y =x +1;②y =﹣2020x 2+5;③y =|2018x|;④y =2021x 2﹣2020x +2018. (2)已知二次函数y =(k +1)x 2+(k 2﹣1)x +1(k 为常数)是偶函数,将此偶函数进行平移得到新的二次函数y =ax 2+bx +c ,新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若AB =2,且以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 ,求平移后新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已知偶函数y =ax 2+bx +c (a ≠0)经过(1,2),(2,5),过点E (0,2)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过点AB 分别作AC ⊥x 轴于点C ,BD ⊥x 轴于点D ,分别用S 1,S 2,S 3表示△ACE ,△ECD ,△EDB 的面积,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S 22=m S 1S 3都成立?若成立,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②③;(2)y =2x 2﹣4x 或y =2x 2+4x 或y =2x 2﹣12-或y =2x 2x ﹣12;(3)存在,m =4【分析】(1)根据每个函数是否关于y 轴对称进行判断; (2)根据偶函数的概念可得:k 2﹣1=0且k +1≠0,即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依据平移的性质可知a =2,设A (x 1,0),B (x 2,0)(x 1<x 2),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及乘法公式可得:b 2﹣8c =16,再根据圆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b 2+16c 2=16,从而求得b 、c ,即可得到新函数的解析式;(3)由偶函数性质可知b =0,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函数解析式,设过点E (0,2)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2,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k ,x 1x 2=﹣1,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①y =x +1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轴不是其对称轴,所以y =x +1不是偶函数;②y =﹣2020x 2+5的图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是y 轴,是偶函数;③y =|2018x|是关于y 轴对称的,是偶函数; ④y =2021x 2﹣2020x +2018的图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x =10102021,不是偶函数; 故答案为:②③;(2)∵二次函数y =(k +1)x 2+(k 2﹣1)x +1(k 为常数)是偶函数,∴21010k k ⎧-=⎨+≠⎩,解得:k =1,∴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2+1,∵平移抛物线时,开口方向和形状都不变,即a 的值不变,∴平移得到新的二次函数为y =2x 2+bx +c ,由题意知,新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设A (x 1,0),B (x 2,0)(x 1<x 2),令x =0,得y =c ,∴C (0,c ),∵AB =2,∴x 2﹣x 1=2,由根与系数关系可知:x 1+x 2=﹣2b ,x 1x 2=2c , ∵(x 1+x 2)2﹣4x 1x 2=(x 2﹣x 1)2,∴(﹣2b )2﹣4×2c =22,即b 2﹣8c =16, ∵以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 ,∴该圆的圆心为F (122x x +,0),即F (﹣4b ,0), ∴CF =1,即(﹣4b )2+c 2=1,整理,得:b 2+16c 2=16, 联立方程组:2228161616b c b c ⎧-=⎨+=⎩, 解得:1140b c =-⎧⎨=⎩,2240b c =⎧⎨=⎩,3312b c ⎧=-⎪⎨=-⎪⎩,4412b c ⎧=⎪⎨=-⎪⎩; ∴平移后新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4x 或y =2x 2+4x 或y =2x 2﹣x 12-或y =2x 2﹣12; (3)∵偶函数y =ax 2+bx +c (a ≠0)经过(1,2),(2,5),∴b =0,即y =ax 2+c ,∴245a ca c+=⎧⎨+=⎩,解得:11ac=⎧⎨=⎩,∴y=x2+1,设过点E(0,2)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2,将y=x2+1代入,得:x2+1=kx+2,即x2﹣kx﹣1=0,设A(x1,y1),B(x2,y2),则x1+x2=k,x1x2=﹣1,∴y1y2=(kx1+2)(kx2+2)=k2•x1x2+2k(x1+x2)+4=k2+4,∵用S1,S2,S3表示△ACE,△ECD,△EDB的面积,∴S1=12AC•(﹣x1)=12y1•(﹣x1)=﹣12x1y1,S2=12CD•OE=12(x2﹣x1)×2=x2﹣x1,S3=12BD•x2=12x2y2,∴S22=(x2﹣x1)2=(x1+x2)2﹣4x1x2=k2﹣4×(﹣1)=k2+4,S1S3=﹣12x1y1•12x2y2=﹣14(x1x2)(y1y2)=﹣14×(﹣1)×(k2+4)=14(k2+4),∵S22=m S1S3,∴k2+4=m•14(k2+4),∴m=4.【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交点,根与系数关系,三角形面积,圆的性质等,是一道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的中考压轴题型;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根与系数关系和乘法公式.4.(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a),B(b,0),D(c,0)c2﹣4c+4=0,b为最大的负整数,DE⊥x轴且∠BED=∠ABD,BE交y轴于点C,AE交x轴于点F.(1)求A,B,D的坐标;(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GF+GE有最小值?如果存在,求出GF+GE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过P(0,﹣1)作x轴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有一点Q(点Q在P的右侧)使∠QEM=45°,QE交x轴于N,ME交y轴正半轴于M,求AM MQPQ-的值.【答案】(1)A(0,3),B(﹣1,0),D(2,0);(2;(3)1.【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a、c的值,可求得A、B、D的坐标;(2)由条件可证明△ABO≌△BED,可求得DE和BD的长,可求得E点坐标,再求得直线AE的解析式,可求得F点坐标;如图1,作点F关于y轴的对称点F'(﹣3,0),连接EF',交AO于G,则GF+GE最小值为EF',由勾股定理可求解;(3)过E作EG⊥OA于点G,EH⊥PQ于点H,可证明四边形GEHP为正方形,在GA上截GI=QH,可证明△IGE≌△QHE,可证得∠IEM=∠MEQ=45°,可证明△EIM≌△EQM,可得到IM=MQ,再结合条件可求得AI=PQ,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c2﹣4 c+4=0,+(c﹣2)2=0,∴a=3,c=2,∵b为最大的负整数,∴b=﹣1,∴A(0,3),B(﹣1,0),D(2,0);(2)∵A(0,3),B(﹣1,0),D(2,0),∴OB=1,OD=2,OA=3,∴AO=BD,在△ABO和△BED中,90ABOBED AOBBDE AO BD ,∴△ABO ≌△BED (AAS ),∴DE =BO =1,∴E (2,1),设直线AE 解析式为y =kx +b ,把A 、E 坐标代入可得312b k b ,解得13k b =-⎧⎨=⎩,∴直线AE 的解析式为y =﹣x +3,令y =0,可解得x =3,∴F (3,0),如图1,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 '(﹣3,0),连接EF ',交AO 于G ,则GF +GE 最小值为EF ',∴EF ' ,∴GF +GE(3)过E 作EG ⊥OA ,EH ⊥PQ ,垂足分别为G 、H ,在GA 上截取GI =QH ,如图2,∵E (2,1),P (﹣1,0),∴GE =GP =EH =PH =2,∴四边形GEHP 为正方形,∴∠IGE =∠EHQ =90°,在Rt △IGE 和Rt △QHE 中,{GE HEIGE EHQ IG QH=∠=∠=∴△IGE ≌△QHE (SAS ),∴IE =EQ ,∠1=∠2,∵∠QEM =45°,∴∠2+∠3=45°,∴∠1+∠3=45°,∴∠IEM =∠QEM ,在△EIM 和△EQM 中,IE QEIEM QEMME ME,∴△EIM≌△EQM(SAS),∴IM=MQ,∴AM﹣MQ=AM﹣IM=AI,由(2)可知OA=OF=3,∠AOF=90°,∴∠A=∠AEG=45°,∴PH=GE=GA=IG+AI,∴AI=GA﹣IG=PH﹣QH=PQ,∴AM MQ AIPQ PQ-==1.【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涉及知识点有非负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1,已知抛物线F1:y=ax2﹣36a(a>0)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直线l:y=kx+b经过点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D.(1)若D(0,﹣8)为△ABC的外心,求a的值;(2)如图2,若D为△ABC的内心且△ABC的内切圆半径为3,点P为线段BC的中点,求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3,点E是抛物线F1与直线l的另一个交点,已知OC=2OD,△BCE的面积为6,点E在双曲线F2:y=1cx+上,若当m≤x≤n(其中mn<0)时,二次函数y=﹣x2+2x+c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恰好是2m≤y≤2n,求m +n 的值.【答案】(1)a =12;(2)y =﹣6x 或y =﹣18x;(3)m +n =3【分析】(1)在y =ax 2﹣36a 中,令y =0,可求得点A ,B 的坐标,根据D (0,﹣8)为△ABC 的外心,可得DA =DB =DC ,再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 的值;(2)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C =BC ,可得S △ABC =12AB •OC =216a ,再根据D 为△ABC 的内心且△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3,亦可得S △ABC =12×(AB +BC +AC )×3,建立方程即可求得a 的值,从而可得点C 坐标,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点P 坐标,即可求得结论;(3)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l 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求得点E 坐标,利用△BCE 的面积建立方程求a 的值,通过点E 坐标求得c 的值,从而得到抛物线解析式,再结合二次函数增减性和最值进行分类讨论求得m ,n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y =ax 2﹣36a 中,令y =0,得:ax 2﹣36a =0,解得:x 1=﹣6,x 2=6,∴A (﹣6,0),B (6,0),∵D(0,﹣8)为△ABC的外心,∴DA=DB=DC,∵抛物线F1:y=ax2﹣36a(a>0)与y轴交于点C,∴C(0,﹣36a),∴DC=﹣8﹣(﹣36a)=36a﹣8,在Rt△BOD中,DB=10,∴36a﹣8=10,∴a=12;(2)由(1)知:AB=6﹣(﹣6)=12,OC=36a,由勾股定理得:AC=BC,∵D为△ABC的内心且△ABC的内切圆半径为3,∴S△ABC=12×(AB+BC+AC)×3,∵S△ABC=12AB•OC=12×12×36a=216a,∴12×(AB+BC+AC)×3=216a,即12×(×3=216a,解得:a1=19,a2=13,∴C(0,﹣4)或C(0,﹣12),∵点P为线段BC的中点,∴P(3,﹣2)或P(3,﹣6),设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将P(3,﹣2)或P(3,﹣6)分别代入,得:k=﹣6或﹣18,∴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6x或y=﹣18x;(3)由(1)知:B(6,0),C(0,﹣36a),∵OC=2OD,∴D(0,﹣18a),∵直线l:y=kx+b经过点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D,∴6018k bb a+=⎧⎨=-⎩,解得:318k ab a=⎧⎨=-⎩,∴直线l解析式为:y=3ax﹣18a,∵点E是抛物线F1与直线l的另一个交点,∴236318y ax a y ax a ⎧=-⎨=-⎩,解得:116 0x y =⎧⎨=⎩(舍去)22327xy a=-⎧⎨=-⎩,∴E(﹣3,﹣27a),∴S△BCE=12×DC×(3+6)=12×[﹣18a﹣(﹣36a)]×9=81a,∵△BCE的面积为6,∴81a=6,解得:a=2 27,∴E(﹣3,﹣2),∵点E在双曲线F2:y=1cx上,∴c+1=6,∴c=5,∵当m≤x≤n(其中mn<0)时,二次函数y=﹣x2+2x+c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恰好是2m≤y≤2n,∴二次函数y=﹣x2+2x+5,当m≤x≤n(其中mn<0)时,2m≤y≤2n,且m<0,由y=﹣x2+2x+5=﹣(x﹣1)2+6,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1,6),①当n≤1时,y随x增大而增大,又x=m时,y=2m,x=n时,y=2n,∴2m=﹣m2+2m+5或2n=﹣n2+2n+5,解得:m n∵m<0,0<n≤1,∴m,n=;②当n>1时,则2n=6,解得n=3,若﹣1<m<0,则最小值在x=3处取得,即2m=﹣32+2×3+5=2,解得:m=1>0,不符合题意,舍去;若m≤﹣1,最小值在x=m处取得,即2m=﹣m2+2m+5,解得:m1m2,∴m,n=3,综上所述,m,n=3;∴m+n=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交点,三角形内心、外心,三角形面积,中点坐标,反比例函数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压轴题,解题时务必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能够将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题目中的信息,运用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关键.6.(2020·湖南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已知点M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2amx+am2﹣2m+2(a≠0,m为常数)的顶点.(1)若此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试确定m的值;(2)已知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的圆半径是45,试判断点M与⊙O的位置关系,若能确定,请说明理由,若不能确定,也请分类讨论之;(3)对于任意实数m,点M都是直线l上一点,直线l与该二次函数相交于A、B两点,a是以3、4、5为边长的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长,点A、B在以O为圆心的圆上.①求⊙O的半径;②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1;(2)点M在⊙O外,理由见解析;(3)①4;②21634 525y x x=-+【分析】(1)由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可得△=0,从而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m的值;(2)写出点M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OM2,从而可得关于m的二次函数,将其写成顶点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OM2的最小值,求其算术平方根,可得OM的最小值,从而可判断点M与⊙O的位置关系;(3)①由切线长定理求得a的值,将其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写出直线l的解析式,由抛物线的解析式与直线l的解析式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从而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点A和点B的坐标,由勾股定理或两点距离公式可得⊙O的半径;②将a和m的值代入抛物线y=ax2﹣2amx+am2﹣2m+2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2am)2﹣4a(am2﹣2m+2)=0,∴8am﹣8a=8a(m﹣1)=0,∵a≠0,∴m﹣1=0,∴m=1;(2)∵点M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2amx+am2﹣2m+2的顶点,∴M(m,﹣2m+2),∵原点O的坐标为(0,0),∴OM2=m2+(﹣2m+2)2=5m 2﹣8m +4 =2445()55m -+, ∴当m =45时,OM 2有最小值45,455=>, ∴点M 在⊙O 外;(3)①作出以3、4、5为边长的三角形,F ,G ,H 是三角形与⊙O 的切点,连接OF ,OG ,如图所示:由勾股定理可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E =90°,由切线的性质可知,OF ⊥DE ,OG ⊥CE ,∴∠OFE =90°,∠OGE =90°,∴四边形OFEG 是矩形,∵OF =OG =a ,∴四边形OFEG 是正方形,∴FE =EG =a ,∵CH =CG ,DH =DF ,∴2a =3+4﹣5,∴a =1,∴y =x 2﹣2mx +m 2﹣2m +2,∵对于任意实数m ,点M 都是直线l 上一点,且M (m ,﹣2m +2),∴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2x +2,令﹣2x +2=x 2﹣2mx +m 2﹣2m +2,解得x 1=m ,x 2=m ﹣2,∴A (m ,﹣2m +2),B (m ﹣2,﹣2m +6),∵点A 、B 在以O 为圆心的圆上,∴m 2+(﹣2m +2)2=(m ﹣2)2+(﹣2m +6)2,解得m =85,∴⊙O 4==. ②将a =1,m =85代入抛物线y =ax 2﹣2amx +am 2﹣2m +2得21634525y x x =-+.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634525y x x =-+. 【点睛】 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长定理、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并正确运算.7.(2021·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对于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对于函数y ,若当a x b ≤≤,函数值y 满足m y n ≤≤,且满足()n m k b a -=-,则称此函数为“k 属合函数”.例如:正比例函数2y x =-,当13x ≤≤时,62y -≤≤-,则()()2631k ---=-,求得:2k =,所以函数2y x =-为“2属合函数”. (1)一次函数10,13()y ax a x =-<≤≤为“1属合函数”,求a 的值.(2)反比例函数(0,k y k a x b x=>≤≤,且0a b <<)是“k 属合函数”,且a b +=,请求出22a b +的值; (3)已知二次函数22362y x ax a a =-+++,当11x -≤≤时,y 是“k 属合函数”,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1)a =-1;(2)2019;(3)k ≥32. 【分析】(1)利用“k 属合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利用“k 属合函数”的定义得出ab =1,最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3)分四种情况,各自确定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利用“k 属合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当a <0时,一次函数的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1≤x ≤3,∴3a -1≤y ≤a -1,∵一次函数y =ax -1(a <0,1≤x ≤3)为“1属合函数”,∴(a -1)-(3a -1)=1×(3-1),∴a =-1;(2)∵反比例函数y =k x,k >0, ∴在第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a ≤x ≤b 且0<a <b 是“k 属合函数”, ∴()k k k b a a b-=-, ∴ab =1,∵a+b∴a2+b2=(a+b)2-2ab=2021-2=2019;(3)∵二次函数y=-3x2+6ax+a2+2a的对称轴是:直线62(3)ax a =-=⨯-,∴当-1≤x≤1时,y是“k属合函数”,∴当x=-1时,y=a2-4a-3,当x=1时,y=a2+8a-3,当x=a时,y=4a2+2a,①如图1,当a≤-1时,当x=-1时,有y max=a2-4a-3,当x=1时,有y min=a2+8a-3,∴(a2-4a-3)-(a2+8a-3)=2k,∴k=-6a,∴k≥6;②如图2,当-1<a≤0时,当x =a 时,有y max =4a 2+2a ,当x =1时,有y min =a 2+8a -3,∴(4a 2+2a )-(a 2+8a -3)=2k , ∴23(1)2k a =-, ∴362k ≤<; ③如图3,当0<a ≤1时,当x =a 时,有y max =4a 2+2a ,当x =-1时,有y min =a 2-4a -3∴(4a 2+2a )-(a 2-4a -3)=2k , ∴23(1)2k a =+, ∴362k <≤; ④如图4,当a >1时,当x =1时,有y max =a 2+8a -3,当x =-1时,有y min =a 2-4a -3,∴(a 2+8a -3)-(a 2-4a -3)=2k ,∴k =6a ,∴k >6;综上,k 的取值范围为k ≥32. 【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的理解和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8.(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专题练习)一般地,在画一个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时,首先找到对称中心,将关键点与对称中心相连,并延长至等长,最后将所得的对应点连接即可得到对称图形.若将函数C 1的图象沿某一点旋转180度,与函数C 2的图象重合,则称函数C 1与C 2关于这个点互为“中心对称函数”,这个点叫作函数C 1、C 2的“对称中心”,如:求函数y x =的关于(1,0)的中心对称函数,可以在函数上取(0,0)和(1,1),两个点关于(1,0)中心对称点分别是(2,0)和(1,1-),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函数y x =关于(1,0)中心对称函数2y x =-.(1)求函数32y x =+关于(1,0)的中心对称函数;(2)若函数C 1:2y x b =+,对称中心是(0,b -),此时C 1的关于(0,b -)的中心对称函数C 2的图象与函数2y 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b 的值;(3)若函数C 1:211y x =+,对称中心是(1,10),当04x ≤≤时,此时函数C 1关于(1,10)的中心对称函数C 2的图象与函数3y kx k =+的图象始终有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1)y=3x-8;)(2)b=43±;(3)57≤k≤2. 【分析】(1)由“中心对称函数”的概念解答即可;(2)在函数2y x b =+求出两个点关于(0,b -)的中心对称点,则得到函数2C 的解析式,再根据C 2的图象与函数2y 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得△=0,求出b 即可; (3)求出函数C 1:211y x =+关于(1,10)的中心对称函数2C ,再根据C 2的图象与函数3y kx k =+的图象始终有交点,得△≥0,求出k ,再根据x 的取值范围对k 进行检验.【详解】解:(1)由题意得:可在32y x =+上取(0,2)和(-23,0), 两个点关于(1,0)的中心对称点分别是(2,-2)和(8,03), 则得到函数32y x =+关于(1,0)的中心对称函数y=3x-8;(2)可在函数1C :y=2x+b 上取(0,b )和(-b ,02), 两个点关于(0,b -)的中心对称点分别是(0,-3b )和(,22b b -), 则得到函数y=2x+b 关于(0,b -)的中心对称函数2C : y=2x-3b ,又∵函数C 2的图象与函数2y 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x+b=-2x22320x bx -+=△=29b 160-=b=±43(3)在函数C 1:211y x =+上取(0,11)、(1,12),两个点关于(1,10)的中心对称点分别是(2,9)、(1,8),则得到函数2C 的解析式:y=-245x x ++,当x=4时,y=5,∴A(4,5),∵函数C 2的图象与函数3y kx k =+的图象在0≤x≤4上始终有交点,∴-245x x ++=kx+3k∴-2(4)530x k x k +-+-=∵△=2(4)+4(53)k k -⨯-=0∴22036k k -+=0解得:122,18k k ==,把A(4,5)代入y=kx+3k 得k=57, ∴k 的取值范围为57≤k≤2.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中心对称函数”的概念理解与运用和判别式的应用,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9.(2021·湖南长沙市·九年级专题练习)规定:我们把一个函数关于某条直线或者某点作对称后形成的新函数,称之为原函数的“对称函数”.(1)已知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求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函数的解析式;(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4ax +4a ﹣1的图象为C 1;①求C 1关于点R (1,0)的对称函数图象C 2的函数解析式;②若两抛物线与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当AB =16时,求a 的值;(3)若直线y =﹣2x ﹣3关于原点的对称函数的图象上的存在点P ,不论m 取何值,抛物线y =mx 2+(m ﹣23)x ﹣(2m ﹣38)都不通过点P ,求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 【答案】(1)y =1322x - ,(2) ①28161y ax ax a =-+-+ ,②910或7-10 (3)(1,1),(-2,7). 【分析】(1)取y =-2x +3上两点(0,3),(32,0),求出这两点关于y =-x 对称点,代入y =k x +b ,求出k ,b 的值则可以得出解析式; (2)①设C 2上的点为(x ,y ),其关于(1,0)的对称点代入C 1上,则可以求出C 2 的解析式; ②C 1与y 轴交于(0,4a -1), C 2与y 轴交于(0,-16a +1)根据AB =16,列方程求出a 的值,(3)求出y =-2x -3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为y =-2x +3,根据抛物线不通过点P :222323()(2)(2)3838y mx m x m x x x =+---=+--+ ,令220x x +-= ,得出x ,将x 的值代入y =-2x +3中,由于函数值得唯一性,得出点P 的坐标.【详解】(1)取y =-2x +3上两点(0,3),(32 ,0)两点关于y =-x 对称点为(-3,0),(0,-32) 设y =x +b ,则0332k b b =-+⎧⎪⎨=-⎪⎩ ,解得1232k b ⎧=-⎪⎪⎨⎪=-⎪⎩ , 则1322y x =-- , (2)①设C 2上的点为(x ,y ),其关于(1,0)的对称点为(2-x ,-y ),(2-x ,-y )在C 1上,则()()224241y a x a x a -=-+-+-C 2:28161y ax ax a =-+-+,②C 1关于y 轴交于(0,4a -1), C 2关于y 轴交于(0,-16a +1),AB =|(4a -1)-(-16a +1)|=16,|2a -2|=16,解得a =910或-710 , (3)y =-2x -3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为y =-2x +3,抛物线:()222323223838y mx m x m x x m x ⎛⎫⎛⎫=+---=+--+ ⎪ ⎪⎝⎭⎝⎭ 令220x x +-= ,得x 1=1,x 2=-1,则抛物线经过(1,7-24 ),(-2,4124) 令x =1,y =-2x -3=1,令x =-2,y =-2x +3=7,点(1,1)(-2,7)在y =-2x +3上由于函数值的唯一性,上述两点不可能在抛物线上,故P 为(1,1)或(-2,7).【点睛】 此题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综合,包含求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对称性,一次函数的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结合,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0.(2020·湖南长沙市·九年级月考)已知y 是关于x 的函数,若其图像经过点(,2)P t t ,则称点P 为函数图像上的“偏离点”.例如:直线3y x =-上存在“偏离点”(3,6)P --.(1)在双曲线1y x =上是否存在“偏离点”?若存在,请求出“偏离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抛物线2212221239y x a x a a ⎛⎫=-++--+ ⎪⎝⎭上有“偏离点”,且“偏离点”为()11,A x y 和()22,B x y ,求22123ka w x x =+-的最小值(用含k 的式子表示); (3)若函数21(2)24y x m t x n t =+-+++-的图像上存在唯一的一个“偏离点”,且当23m -≤≤时,n 的最小值为t ,求t 的值.【答案】(1)2P ⎛ ⎝和2P ⎛- ⎝;(2)2241632k k ++-;(2)4或1. 【分析】(1)根据“偏离点”的坐标特征设出坐标,代入双曲线中,有解则有“偏离点”;(2)设抛物线“偏离点”的坐标为P (x ,2x ),代入抛物线的关系式中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有两个偏离点,则这两个偏离点的横坐标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先由△的值确定a 的取值,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两根和与两根据积的式子,再将所求式子代入w=x 12+x 22-3ka 进行变形,得到w 关于a 的二次函数,求最小值即可;(3)设函数“偏离点”的坐标为P (x ,2x ),代入函数的关系式中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有一个偏离点,则△=0,得到n=(m-t )2-t+2,把它看成一个二次函数,对称轴m=t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t <-2,列方程,方程无解,没有符合条件的t 值;②t >3,列方程,解出t 并取舍;③当-2≤t≤3,同理得t=1.【详解】(1)设存在这样的“偏离点”P ,坐标为(),2t t ,将点P 的坐标代入双曲线1y x=得: 12t t =,221t =,解得2t =±, 故存在两个“偏离点”,坐标为2P ⎛ ⎝和2P ⎛- ⎝. (2)设抛物线“偏离点”的坐标为(),2P x x , 将点P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2212221239y x a x a a ⎛⎫=-++--+ ⎪⎝⎭中得 22122221239x x a x a a ⎛⎫=-++--+ ⎪⎝⎭, 2212210239x ax a a -+--+=, ∵“偏离点”为()11,A x y 和()22,B x y , ∴1x 、2x 是方程2212210239x ax a a -+--+=的两个根, 22212410329a a a ⎛⎫⎛⎫⎛⎫∆=-⨯---+≥ ⎪ ⎪⎪⎝⎭⎝⎭⎝⎭, 224221099a a a ⎛⎫∆=+--+≥ ⎪⎝⎭, 220a ∆=-+≥,∴1a ≤, ∵12243132a a x x +=-=-,2212214922192a a x x a a --+⋅==+--,()2221212122244222393233a ka a a ka ka w x x x x x x ⎛⎫=+-=+-⎛⎫=-+-- ⎪ ⎪⎝⎭⎝⎭-, 28(4)493k w a a =-++, ∵809>,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对称轴:4363391628kk a --+=-=⨯ , ∴若36316k a +=≥1时,即36+3k≥16,则当a=1时,w 的最小值是:893k -; 若36316k a +=<1时,即36+3k <16,k <203-,则当36316k a +=时, 则w 小=28449849(4)3k ⨯⨯-⨯+=21313242k k ---=2241632k k ++- ; (3)设函数“偏离点”的坐标为(),2P x x , 将点P 的坐标代入函数()21224y x m t x n t =+-+++-得 ()21224x x m t x n t =+-+++-, ()21204x m t x n t +-++-=, ∵存在唯一的一个“偏离点”,∴()()214204m t n t ∆=--⨯⨯+-=,()22n m t t =--+,这是一个n 关于m 的二次函数,图象为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m t =,对称轴左侧,n 随m 的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侧,n 随m 的增大而增大;①2t <-,当23m -≤≤时,在对称轴右侧递增,∴当2m =-时,n 有最小值为t ,即()222t t t ---+=,2260t t ++=, 44160∆=-⨯⨯<,方程无解,②3t >,当23m -≤≤时,在对称轴左侧递减,∴当3m =时,n 有最小值为t ,即()232t t t --+=,解得14t =243t =<(舍),③当23t -≤≤,当23m -≤≤时,n 有最小值为2t -+,∴2t t -+=,1t =.综上所述,t 的值为4+或1.【点睛】本题是一个阅读理解问题,考查了对函数“偏离点”的掌握和运用,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与系数的关系,方程的解与根的判别式的关系;尤其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在自变量的所有取值中:当a >0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有最小值,当a <0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函数有最大值;如果在规定的取值中,要看图象和增减性来判断.。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析2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10. 2012广东深圳9分)22.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4,0)、B(1,0)、C(-2,6).(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设直线BC 交y 轴于点E ,连接AE ,求证:AE=CE;(3)设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D ,连接AD 交BC 于点F ,试问以A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吗? 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抛物线经过A(-4,0)、B(1,0),∴设函数解析式为:y=a (x +4)(x -1)。
又∵由抛物线经过C (-2,6),∴6=a(-2+4)(-2-1),解得:a=-1。
∴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 +4)(x -1),即y=-x 2-3x +4。
(2)证明:设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由题意得: k b 0 2k b 6+=⎧⎨-+=⎩ ,解得:k 2 b 2=-⎧⎨=⎩。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2x+2.∴点E 的坐标为(0,2)。
∴AE CE ====∴AE=CE。
(3)相似。
理由如下: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k 1x+b 1,则 1114k b 0 b 4-+=⎧⎨=⎩,解得:11k 1b 4=⎧⎨=⎩。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x+4。
联立直线AD 与直线BC 的函数解析式可得:y x 4 y 2x 2=+⎧⎨=-+⎩,解得:2 x 310 y 3⎧=-⎪⎪⎨⎪=⎪⎩。
∴点F 的坐标为(21033- ,)。
则BF AF = 又∵AB=5,BC∴BF AB AB BC == ,。
∴BF ABAB BC=。
又∵∠ABF=∠CBA,∴△ABF∽△CBA。
∴以A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答题压轴题解析2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答题压轴题解析(2)1.(湖南长沙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点P是x轴上一动点,以线段AP为一边,在其一侧作等边三角线APQ。
当点P运动到原点O处时,记Q得位置为B。
(1)求点B的坐标;(2)求证: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Q重合)时,∠ABQ为定值;(3)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O、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过点B作BC⊥y轴于点C,∵A(0,2),△AOB为等边三角形,∴AB=OB=2,∠BAO=60°,∴BC=3,OC=AC=1。
即B( 3 1,)。
(2)不失一般性,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O重合)时,∵∠PAQ==∠OAB=60°,∴∠PAO=∠QAB,在△APO和△AQB中,∵AP=AQ,∠PAO=∠QAB,AO=AB,∴△APO≌△AQB总成立。
∴∠ABQ=∠AOP=90°总成立。
∴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Q重合)时,∠ABQ为定值90°。
(3)由(2)可知,点Q总在过点B且与AB垂直的直线上,∴AO与BQ不平行。
①当点P 在x 轴负半轴上时,点Q 在点B 的下方, 此时,若AB∥OQ ,四边形AOQB 即是梯形, 当AB∥OQ 时,∠BQO=90°,∠BOQ=∠ABO=60°。
又OB=OA=2,可求得BQ=3。
由(2)可知,△APO≌△AQB ,∴OP=BQ=3,∴此时P 的坐标为(3 0-,)。
②当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时,点Q 在点B 的上方, 此时,若AQ∥OB ,四边形AOQB 即是梯形, 当AQ∥OB 时,∠ABQ=90°,∠QAB=∠ABO=60°。
又AB= 2,可求得BQ=23,由(2)可知,△APO≌△AQB ,∴OP=BQ=23,∴此时P 的坐标为(23 0,)。
综上所述,P 的坐标为(3 0-,)或(23 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梯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题意作辅助线过点B 作BC⊥y 轴于点C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点B 的坐标。
(2)根据∠PAQ═∠OAB=60°,可知∠PAO=∠QAB ,得出△APO≌△AQB 总成立,得出当点P 在x 轴上运动(P 不与Q 重合)时,∠ABQ 为定值90°。
(3)根据点P 在x 的正半轴还是负半轴两种情况讨论,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2.(湖南永州10分)探究问题:⑴方法感悟: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点,且满足∠EAF=45°,连接EF ,求证DE+BF=EF . 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此时AB 与AD 重合,由旋转可得: AB=AD ,BG=DE, ∠1=∠2,∠ABG=∠D=90°,∴∠ABG+∠ABF=90°+90°=180°,因此,点G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EAF=45° ∴∠2+∠3=∠BAD -∠EAF=90°-45°=45°. ∵∠1=∠2, ∴∠1+∠3=45°.即∠GAF=∠_________. 又AG=AE ,AF=AF∴△GAF≌_______.∴_________=EF ,故DE +BF=EF . ⑵方法迁移:如图②,将Rt△ABC 沿斜边翻折得到△ADC ,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点,且∠EAF=21∠DAB .试猜想DE ,BF ,EF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⑶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E ,F 分别为DC,BC 上的点,满足∠EAF=21∠DAB,试猜想当∠B 与∠D 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得DE+BF=EF .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解:(1)EAF 、△EAF 、GF 。
(2)DE +BF=EF 。
证明如下:假设∠BAD 的度数为m ,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m 得到△ABG ,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AB=AD,BG=DE, ∠1=∠2,∠ABG=∠D=90°,∴∠ABG+∠ABF=90°+90°=180°,∴点G,B,F在同一条直线上。
∵∠EAF=12m︒,∴∠2+∠3=∠BAD-∠EAF,即1122m m m︒-︒=︒。
∵∠1=∠2,∴∠1+∠3=12m︒,即∠GAF=∠EAF。
又∵AG=AE,AF=AF,∴△GAF≌△EAF(SAS)。
∴GF=EF。
又∵GF=BG+BF=DE+BF,∴DE+BF=EF。
(3)当∠B与∠D互补时,可使得DE+BF=EF。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量代换。
【分析】(1)利用角之间的等量代换得出∠GAF=∠FAE,再利用SAS得出△GAF≌△EAF,得出答案。
(2)利用旋转的性质,由已知得出∠GAF=∠FAE,再证明△AGF≌△AEF,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角之间关系,只要满足∠B+∠D=180°时,就可以得出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出答案:如图,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0m得到△ABG后,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ABG=∠D,∵∠ABF+∠D=180°,∴∠ABG+∠ABF=180°,∴点G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EAF=12m ︒, ∴∠DAE +∠BAF=∠BAD -∠EAF ,即1122m m m ︒-︒=︒。
∵∠BAG =∠DAE ∴∠BAG +∠BAF =12m ︒,即∠GAF=∠EAF 。
又∵AG=AE ,AF=AF ,∴△GAF≌△EAF (SAS )。
∴GF=EF 。
又∵GF=BG +BF=DE +BF , ∴DE +BF=EF 。
3.(湖南常德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A (0,6),B (2,0),C(7,5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D 是抛物线的顶点,E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 的交点,F 与E 关于D 对称,求证:∠CFE=∠AFE;(3)在y 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AFP 与△FDC 相似,若有,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y ax bx c =++,将A 、B 、C 三点坐标代入,得642054972c a b c a b c ⎧⎪=⎪++=⎨⎪⎪++=⎩,解得1246a b c ⎧=⎪⎪=-⎨⎪=⎪⎩。
∴抛物线解析式为21462y x x=-+。
(2)证明: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kx b=+,将A、C两点坐标代入,得6572bk b=⎧⎪⎨+=⎪⎩,解得126kb⎧=-⎪⎨⎪=⎩。
∴直线AC的解析式为162y x=-+。
∵()2211464222y x x x=-+=--,∴D(4,﹣2),E(4,4)。
∵F与E关于D对称,∴F(4,﹣8)。
则直线AF的解析式为762y x=-+,CF的解析式为7222y x=-。
∴直线AF,CF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127,0),(447,0)。
∵4﹣127=447﹣4,∴两个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x=4对称。
∴∠CFE=∠AFE。
(3)解:存在.设P(0,d),则由点P在点A下方,得AP=6﹣d ,=FD=-2-(-8)=6,=。
当△AFP∽△FDC时,AP AFFCFD=,即6=﹣,解得d=412-;当△AFP∽△FCD时,AP AFFD FC=,即6d6=﹣,解得d=﹣2。
∴P 点坐标为(0,412-)或(0,﹣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方程组,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y ax bx c =++,将A 、B 、C 三点坐标代入,列方程组求抛物线解析式。
(2)求直线AC 的解析式,确定E 点坐标,根据对称性求F 点坐标,分别求直线AF ,CF 的解析式,确定两直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判断两个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即可。
(3)存在.由∠CFE=∠AFE=∠FAP ,△AFP 与△FDC 相似时,顶点A 与顶点F 对应,根据△AFP∽△FDC ,△AFP∽△FCD ,两种情况求P 点坐标。
4.(湖南郴州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0,1)和(1,0),P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坐标为(m ,1﹣m )(m 为常数).(1)求经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P 点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会随着P 的移动而改变;(3)当P 移动到点(12,12)时,请你在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上至少找出两点,使每个点都能与P 、B 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两点的坐标.【答案】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 ∵抛物线过原点O (0,0).∴c=0。
把B 、P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201a b m a mb m +=⎧⎨+=-⎩,解得11a m b m ⎧=-⎪⎪⎨⎪=⎪⎩。
∴211y x x m m =-+。
(2)由(1)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11122m x m =-=⎛⎫- ⎪⎝⎭。
∴过O 、P 、B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会随着P 的移动而改变。
(3)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K , 过点K 作PB 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Q1,Q2两点则△Q1PB ,△Q2PB 是等腰三角形。
∵P 点的坐标是(12,12),∴OP 的解析式是y x =,且Q1Q2∥OP ,点K (12,0),∴Q1Q2的解析式是:12y x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y x x =-+。
联立,即得直线和抛物线的交点Q1,Q2两点的坐标是51511551+--+(,),(,-)。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抛物线的对称轴,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方程组。
【分析】(1)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经过原点,B 点,P 点可列出方程求出a ,b 的值确定解析式。
(2)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是个定值,故不变。
(3)作出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K 点作PB 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这两点就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