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数学家介绍_ppt课件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 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 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 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 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 个结果
生平: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 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 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 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 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 华大学请去工作。
事迹: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六平方米 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 ,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 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 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真不愧是个知名的数学家,连跳 楼都懂得选择角度!”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 子。”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 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 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 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 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 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 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 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 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 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 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等著作。
外国著名数学家简介教学课件

16、牛顿[英国]
• 艾萨克牛顿( 1643-1727年),爵士,英国皇 家学会会员,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自然哲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角动量守恒之原理。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系统地表 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 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 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 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 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 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 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 坦更具影响力
弗朗索瓦·韦达(1540-1603),法 国数学家,16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 一,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韦达最 重要的贡献是对代数学的推进,他最早 系统地引入代数符号,推进了方程论的 发展。韦达用“分析”这个词来概括当 时代数的内容和方法。他创设了大量的 代数符号,用字母代替未知数,系统阐 述并改良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指出 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三次方程 不可约情形的三角解法为近代数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韦达做出了许多重 要贡献,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 学家之一。
12、费马[法国]
• 皮埃尔·德·费马,法 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 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不比 职业数学家差,他似乎 对数论最有兴趣,亦对 现代微积分的建立有所 贡献。被誉为“业余数 学之王”。
13、柯西[法国]
• 柯西(1789-1857),出生于巴 黎,他的父亲路易·弗朗索 瓦·柯西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官员, 在法国动荡的政治漩涡中一直担 任公职。由于家庭的原因,柯西 本人属于拥护波旁王朝的正统派, 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在 数学领域,有很高的建树和造诣。 很多数学的定理和公式也都以他 的名字来称呼,如柯西不等式、 柯西积分公式。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

.
4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 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 “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 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 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 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 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 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 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 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20岁时,华罗庚以一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 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 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 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 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 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
16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 子。”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 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 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 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 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等著作。
.
14
事迹: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六平方米 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 ,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 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 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

23
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 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 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24
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 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 ,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 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 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 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 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 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 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数学家介绍
2019/11/23
27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透视本质能力).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审美能力.
28
29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 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0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不胜 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弓形求面 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等等。
20
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 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 。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 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包头市教育系统,先后 在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 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 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 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24
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 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 ,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 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 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 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 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 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 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数学家介绍
2019/11/23
27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透视本质能力).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审美能力.
28
29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 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0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不胜 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弓形求面 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等等。
20
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 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 。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 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包头市教育系统,先后 在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 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中外数学家的生平PPT25页

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中外数学家的生平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
中外数学家的生平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数学家笛卡尔的介绍ppt课件

&
.
11
Romantic Mathematics
1650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
那时,落魄、一文不名的笛卡尔过着乞讨的生活,全部的财产只有身上穿的破破 烂烂的衣服和随身所带的几本数学书籍。生性清高的笛卡尔从来不开口请求路人 施舍,他只是默默地低头在纸上写写画画,潜心于他的数学世界。
.
13
Romantic Mathematics
在瑞典这个浪漫的国度里,一段纯粹、美好的爱情悄然萌发。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的恋情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大怒,下令马上 将笛卡尔处死。在克里斯汀的苦苦哀求下,国王将他放逐回国,公主被软 禁在宫中。
当时,欧洲大陆正在流行黑死病。身体孱弱的笛卡尔回到法国后不久,便 染上重病。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段日子,他日夜思念的还是街头偶遇的 那张温暖的笑脸。他每天坚持给她写信,盼望着她的回音。然而,这些信 都被国王拦截下来,公主一直没有收到他的任何消息。
笛卡尔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并把上帝看 作造物主。但笛卡尔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却 是一个机械论者,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 的。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 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 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 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0
Materialism V.S Christian?
笛卡尔不仅在哲学领域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笛卡尔又是一勇于探索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理学等领域都有值得称道的创见特别是在数学上他创立了解析几何从而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解析几何之父勒内·笛卡尔
制作人:姜涵译
.
1
基本资料 Basic Informations
数学家笛卡尔的简介PPT课件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 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 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 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 普遍怀疑的主张。
.
4
02 思 想 成 就 PART TWO 勒 内 · 笛卡儿
.
5
主要思想成就
哲学命题 我思故我在
哲学 二元论者
主要 思想成就
.
.
16
轶事:蛛织网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立
据说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
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
不能把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
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
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
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
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
夫,蜘蛛又顺这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
尔的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他在屋子里可
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一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
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
直角坐标系也可以推广至三维空间与高维空 间。
.
10
笛卡尔坐标系
.
11
解析几何
笛卡尔对数学最重要的贡 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
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 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 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 于代数和几何相联系的研究,并成功 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 系到了一起。于1637年,笛卡尔在创 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 何学。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 奠定了基础,而微积分又是现代数学 的重要基石。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 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
4
02 思 想 成 就 PART TWO 勒 内 · 笛卡儿
.
5
主要思想成就
哲学命题 我思故我在
哲学 二元论者
主要 思想成就
.
.
16
轶事:蛛织网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创立
据说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
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
不能把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
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
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
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
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
夫,蜘蛛又顺这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
尔的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他在屋子里可
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一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
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
直角坐标系也可以推广至三维空间与高维空 间。
.
10
笛卡尔坐标系
.
11
解析几何
笛卡尔对数学最重要的贡 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
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 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 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儿致力 于代数和几何相联系的研究,并成功 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 系到了一起。于1637年,笛卡尔在创 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 何学。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 奠定了基础,而微积分又是现代数学 的重要基石。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 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世界著名数学家PPT课件

世界著名数学家
17级工商二班 冀旭
.
1
刘徽(约250—?)
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 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 基者之一。关于他的生卒年月、生平 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推测,他 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 他的主要著作有:《九章算术注》10 卷;《重差》1卷,至唐代易名为《海 岛算经》;《九章重差图》l卷,可惜 后两种都在宋代失传。刘徽的数学成 就主要表现在:他清理中国古代数学 体系并奠定其理论基础,而且提出很 多自己的观点。 刘徽的工作,不仅对中国古代数学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世界数学 史上也确立了崇高的历史地位。鉴于 刘徽的巨大贡献,所以不少书上把他 称作“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
.
6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 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 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 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 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 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 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 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 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 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 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 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 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
10
谢谢观看! (*^▽^*)
.
11
5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 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 公里建立起演绎体系的最 早典范。过去所积累下来 的数学知识,是零碎的、 片段的,可以比作木石、 砖瓦。只有借助与逻辑方 法,把这些知识组织起来, 加以分类、比较,揭露彼 此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在 一个严密的系统之中,才 能建立巍峨的大厦。《几 何原本》完成了这一艰巨 任务,他对整个数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级工商二班 冀旭
.
1
刘徽(约250—?)
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 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 基者之一。关于他的生卒年月、生平 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据推测,他 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 他的主要著作有:《九章算术注》10 卷;《重差》1卷,至唐代易名为《海 岛算经》;《九章重差图》l卷,可惜 后两种都在宋代失传。刘徽的数学成 就主要表现在:他清理中国古代数学 体系并奠定其理论基础,而且提出很 多自己的观点。 刘徽的工作,不仅对中国古代数学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世界数学 史上也确立了崇高的历史地位。鉴于 刘徽的巨大贡献,所以不少书上把他 称作“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
.
6
秦九韶(约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 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 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 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 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 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 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 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 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 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 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 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 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
10
谢谢观看! (*^▽^*)
.
11
5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 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 公里建立起演绎体系的最 早典范。过去所积累下来 的数学知识,是零碎的、 片段的,可以比作木石、 砖瓦。只有借助与逻辑方 法,把这些知识组织起来, 加以分类、比较,揭露彼 此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在 一个严密的系统之中,才 能建立巍峨的大厦。《几 何原本》完成了这一艰巨 任务,他对整个数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 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 “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 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 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 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 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 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 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 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16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 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 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 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 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10பைடு நூலகம்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 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 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 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 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 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 、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同年10 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
数学家介绍
2019/11/23
高一 xxx
1
2019/11/23
2
3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 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 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 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 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 “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 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 ”等。
8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 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 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 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 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 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 大师。
9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 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 为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 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 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 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5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
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 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 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 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 个结果
6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 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 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 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 的全部数学课程。
14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六平方米 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 ,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 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 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15
----命不该绝。他从三楼窗口往下跳,伸出的屋沿 怜悯地挡了他一下,地 上的一棵杨树,更是极有同 情心地伸开了手臂,减缓了他跳下的速度,陈景 润 不能走,“老九”不能走!不乏正义的世界都在急 切地呼唤,都在深情地 挽留,都不忍心发生那惨不 忍睹的严重后果。同样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跳楼的 陈景润安然无恙,只是大腿上擦破了点皮,有涔涔 的鲜血冒出来。一个造反派干将,见到跳楼后平安 无事的陈景 润,居然这样挖苦他:“真不愧是个知 名的数学家,连跳楼都懂得选择角度!”-—节选
11
12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 ,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 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 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 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 院士)。
17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 以下猜想:a) 任一不小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 两个奇质数之和;b) 任一不小于9之奇数,都可以 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 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 之和。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把命题"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 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 的数之和"记作"a+b",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 成立。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何 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 超过2个的数之和"。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 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第一人。
13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
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 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 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 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 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等著作。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 华大学请去工作。
7
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 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 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 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 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 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 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 “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 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 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 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 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 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 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 称赞。华罗庚先生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16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 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 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 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 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10பைடு நூலகம்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 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 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 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 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 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 、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同年10 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
数学家介绍
2019/11/23
高一 xxx
1
2019/11/23
2
3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 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 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 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 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 “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 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 ”等。
8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 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 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 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 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 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 大师。
9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 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 为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 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 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 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5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美国数论学家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
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准确地指出这 些结果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泛 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 兴趣是改进整个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 个结果
6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 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 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 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 的全部数学课程。
14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六平方米 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 ,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 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 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
15
----命不该绝。他从三楼窗口往下跳,伸出的屋沿 怜悯地挡了他一下,地 上的一棵杨树,更是极有同 情心地伸开了手臂,减缓了他跳下的速度,陈景 润 不能走,“老九”不能走!不乏正义的世界都在急 切地呼唤,都在深情地 挽留,都不忍心发生那惨不 忍睹的严重后果。同样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跳楼的 陈景润安然无恙,只是大腿上擦破了点皮,有涔涔 的鲜血冒出来。一个造反派干将,见到跳楼后平安 无事的陈景 润,居然这样挖苦他:“真不愧是个知 名的数学家,连跳楼都懂得选择角度!”-—节选
11
12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 ,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 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 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 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 院士)。
17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 以下猜想:a) 任一不小于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 两个奇质数之和;b) 任一不小于9之奇数,都可以 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 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 之和。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把命题"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 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 的数之和"记作"a+b",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 成立。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何 一个大偶数都可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 超过2个的数之和"。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 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第一人。
13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
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 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 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 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 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等著作。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 华大学请去工作。
7
1930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 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 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 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 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 被破格任用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