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陕西榆林市一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一必修

陕西榆林市一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榆林市第十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甘肃省静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静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一次考试题语文一、现代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如果说闻一多是新月派诗歌的元帅型人物,新月派的副帅就是徐志摩。
他们的主张虽然差不多,但写起诗来,他和闻一多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风格上的差异。
徐志摩跟闻一多相同的是他也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向人炫耀他的学历。
但他那些文章看来看去,你总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好学生,道理讲得比较差。
在新月派里,论理论修养他不如闻一多,不如梁实秋,这也未必就是缺点,他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
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一般以青少年为主,在中文系待着,二年级以上的人恐怕就没有喜欢徐志摩的了。
徐志摩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依靠灵感,所以在当时被看成是天才诗人。
徐志摩的确是天才,他自己也说,他写诗是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这没法用道理来解释。
胡适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郭沫若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闻一多也有,但徐志摩所依靠的就是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
其实徐志摩最好的诗不是《再别康桥》,比如他的《沙扬娜拉》写得更好。
这首诗非常短,不整齐,不押韵,好像不符合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但是你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整齐,内在的韵律,它的表达形式和它的表达对象完美地统一了。
另外有一首既整齐又自然的诗叫《雪花的快乐》,可以说既能代表徐志摩,也能代表新月派。
这诗一共是四节,每一节的形式都一样,整齐和不整齐是搭配的。
这首诗每一节选的韵也是很见匠心的,潇洒的时候用的花韵,飞扬用的是比较明亮的韵,最后落到姑娘身上的时候变成消融,变成鼻音结尾。
这首诗几乎无可挑剔,能够代表徐志摩的艺术成就。
如果说新诗要格律化,徐志摩的这种格律化是受人欢迎的,但是这种格律化需要诗人本身的天才。
格律没有束缚人,相反刺激人们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闻一多、徐志摩之外,新月派还有朱湘。
朱湘和闻一多、徐志摩都不一样,他是刻苦作诗的人。
闻一多用心但不刻苦,徐志摩是天才更不用刻苦,而朱湘是认认真真的,像做学问一样的,把作诗看成一种工作,看成一种科学实验。
高一语文试题(附答案)

⾼⼀语⽂考试题(附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都做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全对的⼀项A.踌躇(chú)洗涤(dié)赁屋(lìn)浸渍(zì)....B.漫溯(sù)执拗(ào)作揖(yī)悲怆(chuàng)....C.瞩⽬(zhǔ)蜷缩(quán)叱咤(zhà)怯懦(qiè)....D.窒息(zhì)沾襟(jīng)修葺(qì)创伤(chuāng)....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组是A.廖廓颓圮斑斓图穷⼔见B.忸怩喋⾎愠怒舐犊情深C.凌侮赊⽋伛褛涕泗交流D.诘难桀獒箜篌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恰当的⼀句是A功⽽⽆还⼿之⼒。
B以步⾏为宜,时间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着凉。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科学的⽅法,对儒家学说进⾏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缺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学毕业⽣不应该只关注⼀⼰之屈伸,⼀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的责任和义务。
B.⽬前,教育界担负着培养⼤批思想品质好并能精通业务的科技队伍的艰巨任务。
C.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污染,极易发⽣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死亡。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条⾼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个句⼦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话,排序正确的⼀项是①“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情,这些形象本⾝就是诗⼀般的语⾔。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拍照上传。
3.如果使用云课堂提交答案的班级,请先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务必在规定提交时间内将答案按题号拍照上传。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意,就是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
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
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
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题目意思是“论诗的技艺”。
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
故“诗”的创制指一切文艺创作,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
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首诗看。
”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
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
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
鲁迅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
叙事十分克制,简约洗练,从不铺张。
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
高一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考试试题选择题(共34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惬意(qiè) 毛骨悚然(sǒng) 饿殍(fú) 酾酒(shì)B、属客(zhǔ) 成吉思汗(hán) 扁舟(piān) 桂棹(nào)C、骨骸(hái) 灯阑酒灺(xiè) 悲怆(chuàng) 打夯(hāng)D、桑梓(zǐ) 真知灼见(sháo) 女娲(wā) 戕害(qiā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蠕动愤世疾俗蓊郁无动于衷B、枕藉莫名其妙深邃回光反照C、惦念按部就班静谧魂牵梦萦D、掂量贻笑大方聒噪馨竹难书3、下列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B、旖旎:柔和美好。
正襟危坐:理好衣裳,斜着身子坐。
C、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茹,经受。
D、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当兴旺之时,没有停止发展。
斐然成章:形容一下子就写成了文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吴阿姨真不愧是苏绣高手,一幅“富贵花开图”的双面绣,她三下五除二,两天工夫就绣好了。
B、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C、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
D、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
如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苏轼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B.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C.蛇盘踞时呈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作“S”形移动,草丛里它像一条线笔直滑入深处。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2024年4月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
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
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观察儿童说话的过程,完全能够证明这个论断。
儿童学说话从模仿开始,先是模仿得不很好——语音不很准,用字眼、造句子,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然后经过多次实践,语音越来越准,用字、造句越来越有把握,最后达到“习惯成然”的地步。
习惯的特点就是不自觉。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语言是不自觉的。
进了学校,学认字,学写字,学新词新语,起头是自觉的。
但是最后仍然得由自觉变成不自觉,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语文习惯的一部分,才能有实用价值。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六安一中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以下词语中,字形全数正确的一组是〔 〕A. 舸舰 忤视 沧桑 桀骜不驯B. 凄婉 斑斓 屠戮 长歌当哭C. 供养 忸怩 难过 陨身不恤D. 坍塌 恶耗 喋血 运筹帷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项,“屠戳〞的“戳〞应是“戮〞。
C 项,“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
D 项,“恶耗〞的“恶〞应该是“噩〞。
2.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电视剧?恰同窗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念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当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成员看到三位中国乘客出手施救的外籍女子苏醒后,都鼓掌称快....,用掌声向参与救治的三名中国乘客致敬。
C. 2021年9月4日晚,G20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张带有浓郁古风的中国名片。
D. 这首诗不仅运用独具特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在构造上也不落窠臼....,其独特的构思,来自于诗人对自由本性的追求。
【答案】D...............3.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刘慈欣的?三体?对于中国科幻迷是不陌生的。
B. 此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觅着,他们在思考着。
C.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必然程度上改变上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长的传统商业模式。
D. 咱们写作文时,肯定中心思想以后,还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主客体倒置。
B项,语序不妥,应为思考-判断-探索-寻觅。
C项,语序不妥,关联词位置不妥,“不仅〞放到“电子商务〞后。
点睛:语序不妥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妥、状语语序不妥、修饰语语序不妥、关联词语语序不妥、逻辑语序不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容城中学2013级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阻遏.(è)颓圮.(pǐ)漫溯.(suî)拜谒.(yè)B.长篙.(gāo )诡谲.(jué)叱.(chì)骂青荇.(xíng)C.犒.(kào )赏忸怩.(nì)彳.(chì)亍船舸.(kě)D.浮藻.(zǎo)沉淀.(diàn)河畔.(pàn)游说.(s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惆怅星辉斑澜檐头瓦菲披荆斩棘B.叱骂天伦叙乐秋毫无犯忸怩不安C.长篙书生意气篱墙颓圮离别笙萧D.寥廓沧茫大地峥嵘岁月凄惋迷茫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因为B. 晋军.函陵军:驻军C.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 以乱易.整易:替代4.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A.(1)(3)(6) B.(1)(4)(5)C.(2)(4)(5) D.(2)(3)(6)5.下面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上,中国队的拦防难遂人意,对俄罗斯队二、四号位的强攻,三号位的高点快攻办法不多,场面显得十分被动。
B.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C.某些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
某报认为厂家此举是“掩耳盗铃”。
D.连专业课都可以不听,足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生的压迫之重!笔者不禁感叹:曾几何时,英语竟成了学生的重负,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博会将为国内外文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B.电视剧《北大荒》讲述的是一群知识青年返乡前后随时代浮沉,在浮沉中奋起。
C.中央政府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D.我国制订完成的食品卫生标准达400余项,基本覆盖食品从原料、添加剂到产品,也覆盖了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7、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能为也已B、共其乏困C、秦伯说,与郑人盟。
D、敢以烦执事8、下列各项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过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9、下列各项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B、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状语后置)D、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10、下列各项“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唯君图之B、子犯请击之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邻之厚,君之薄也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1)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注:(1)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读音qǐ sǎng11、选出对下列加点实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丧亦不可久也。
丧:失去地位,流亡在外。
B、孺子其图之!孺子:儿童、小孩。
C、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辱:使受辱,译成“辜负”。
D、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致命:传达意见。
12、选出“其”字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A、孺子其辞焉!B、孺子其图之!C、而天下其孰能说之?D、吾其还也。
13、将以下几句话分为四组,最能表现子犯深谋远虑的一项是()①孺子其辞焉!②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③父死之谓何?④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⑤仁夫公子重耳!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14、下列译句准确无误的一项是()①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②仁夫,公子重耳!A、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
②仁慈啊,公子重耳!B、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
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C、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
②仁慈啊,公子重耳!D、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
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15、下列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的建议,因为距离太远,奔丧太危险了。
B、因为容易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所以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提出的让他趁丧乱之际回国夺权的建议。
C、穆公即秦穆公,乃“春秋五霸”之一,他高度评价了重耳拒绝自己提出的建议,认为是“义举”,重耳是仁爱之人。
D、子显就是上文的“显”,也是文中的“客”,他是秦穆公的儿子,他非常重视重耳的“哭而起,起而不私”。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分)(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4分)三、古诗文阅读17、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①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②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释:①归梦:梦归故乡。
②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8、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0分)(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4)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5)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6)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杜牧)四、语言表达(19分)19、下文补写一个简短的结尾,使之成为一则寓言,并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60字以内)(7分)秋天来了,场上堆满金色的谷粒。
一只麻雀站在上面,骄傲的夸耀:“看我多么富有”20、下列句子,另写一组句子。
(6分)春雨中的村庄异常漂亮。
灰蒙蒙的雨雾,隐隐的遮住每一栋房舍,村庄就像披着彩纱、含着几分羞涩的村姑。
21、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三个按先后顺序排列的句子,使要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明了。
(6分)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五、作文(60分)22、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1.D(A.溯sù;B.荇xìng;C.舸gě)2.B(A.应为“星辉斑斓”;C.应为“离别笙箫”;D.应为“苍茫大地”“凄婉迷茫”)3、A(因:依靠)4、B5.答案:A。
B项中“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C项的“掩耳盗铃”固有欺骗之意,但一般是指自己欺骗自己,而文中的“广告”是欺骗消费者,可改为“此地无银三百两”。
D项“曾几何时”多用于上推。
6.答案C。
A.“合作”后加“的机会”。
B“奋起”后加“的故事”D“产品”后加“领域”,三项都是宾语残缺。
7.D8.B9.C10.D11、B/本处指重耳,此时重耳已是壮年,应译成“年轻人”或“你”12、C/例句中的“其”表示反问,“难道”之意。
A、B均表示“希望”语气;D表示“商量”语气13、D①④句都是直接表现子犯的远虑的;⑤句是通过秦穆公的评价来间接表现子犯深谋远虑,因重耳是采纳了子犯的建议,故赞扬重耳,实际上是肯定子犯。
②句式“辞”的理由之一,③句也是。
14、D/本处“亡国”、“得国”指的是失去政权和得到政权的意思。
重耳流亡在外,尚未得到政权,谈不到兴亡;②句是个主谓倒装句,译文应体现出来。
15、A/“辞”的主要原因是要获得一个“仁爱”的名声,不是因为距离远。
16、(1)我不能早点任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17、(1)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想见滴滴答答的夜雨。
(4分)(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
(4分)少一点减1分,答3点得到满分。
18.19、(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
20.答案:结尾:秋天过去了,场上的谷粒被收进了粮仓,什么也没有了,麻雀无可奈何的飞走了。
(2分)寓意:毫无资本的夸耀最终会使自己一无所获。
或:脚踏实地的劳作胜似空洞的夸耀。
(3分)21、答案:示例:晨雾中的校园特别迷人。
灰蒙蒙的晨雾,轻轻地覆盖着每一幢楼房,校园就像披着丝绸、走着猫步的时装模特。
23.作文(60)参阅高考评分标准文言文翻译晋国献公的丧期,秦国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
虽然我的先生您恭敬严肃,在忧伤的服丧期间,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
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年轻人还是推辞吧。
”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
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来慰问我)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来的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