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波特率自动检测

合集下载

基于MSComm串口通讯的波特率自动检测方法

基于MSComm串口通讯的波特率自动检测方法
波特率 6 0 1 0 2 0 4 0 9 0 9 0 8 0 7 0 0 2 0 4 0 8 0 6 0 1 2 03 4 05 6 0
以字符 串形 式设 置或 返 回传 输速 率 、 校 验方 式 、 位 数
据位、 停止 位等 。如 本例 设为 “ 9 0 n 8 1 , 12 0, , ,” 表示 波 特率
怎 样 既不 牺 牲 VB语 言 和 MS o m 的简 单 方 便 性 . Cm 而又能 自动测 出终 端 的通信 速率 . 以调整使 主机波特 率与
之 一致 ?本文 通过 一个 实验 , 出易 行 的方法 。 给 1 硬软 件装 置
11 硬 件 .
通讯 事 件或错 误 的返 回值
关 键词 : 串口通讯 ; Co ; 特 率 ; MS mm 波 自动检 测 中图分 类号 : P 9 T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0 7 2 0 )5 0 4 — 3 17 —06 (0 7 0 — 13 0 从 输入 缓 冲区 中返 回并删 除字符 。
Ou p t tu
编 程 的 Aci x控 件 , te v 它使应 用 程序 编程 容易 和可 靠 。 MS o C mm控 件 的属性 与本 文有关 的如下 :
C mmP r o ot
同时运 行两 个程 序 . 两个 程 序 间传送 数据 . 在 模拟 主
机 与终 端 间的通讯 主机波 特率 设为 1 2 0 终端 以不 同波特 率发 送 字符 90 .

设置 通讯 端 口号码
S ti g et s n
a ’

接 收 到 的字 节转 为 十 六 进制 符 , 到 表一 ( : 得 注 因收
发 波特 率不 同 的原 因 . 主机 端 可能 得 到 的不 止 一个 字节 .

串口调试关于波特率的设置

串口调试关于波特率的设置

,关于波特率的设置在设置波特率的时候,通过写寄存器USART_BRR来实现。

USART_BRR的11:4这8位为USARTDIV的整数部分,USART_BRR的3:0这4位为USARTDIV的小数部分。

如:设置USART_BRR=0x01BC,则有,USARTDIV的整数部分为0x1B=27,USARTDIV的小数部分为0x0C=12,转换成十进制为12/16=0.75。

综上,USARTDIV=27.75。

同理,如果要设置USARTDIV=25.7,则USART_BRR的11:4为0x19,其3:0为0.7*16=11.2,取11,即为0x0B。

综上,若要设置USART_DIV=25.7,则只需设置USART_BRR=0x19B 即可。

在初始化USART之后,发现串口并没有数据输出。

初始化代码如下:#include"stm32f10x.h"#include"io_control.h"void GPIO_Config(void);void USART_Config(void);int main(){GPIO_Config();USART_Config();while(1){USART_SendData(USART1,0x41);LED4_OFF();delay(800000);LED4_ON();delay(800000);}}void GPIO_Config(void){GPIO_InitTypeDef GPIO_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RCC_APB2Periph_GPIOC,ENABLE);//LED-->>PC6 U1_TX-->PA9 U1_RX-->>PA10 U2_TX-->>PA2 U2_RX-->>PA3GPIO_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2|GPIO_Pin_9;GPIO_Structure.GPIO_Speed= GPIO_Speed_2MHz;GPIO_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AF_PP;GPIO_Init(GPIOA,&GPIO_Structure);//USART_AFIO_ConfigGPIO_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3|GPIO_Pin_10;GPIO_Structure.GPIO_Speed= GPIO_Speed_2MHz;GPIO_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AF_OD;GPIO_Init(GPIOA,&GPIO_Structure);GPIO_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6;GPIO_Structure.GPIO_Speed= GPIO_Speed_2MHz;GPIO_Structure.GPIO_Mode= 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GPIOC,&GPIO_Structure);//LED4 Config}void USART_Config(void){USART_InitTypeDef USART_Structure;RCC_APB2PeriphResetCmd(RCC_APB2Periph_USART1,ENABLE);USART_ART_BaudRate=115200;USART_ART_WordLength=USART_WordLength_8b;USART_ART_StopBits=USART_StopBits_1;USART_ART_Parity=USART_Parity_No;USART_ART_Mode=USART_Mode_Rx|USART_Mode_Tx;USART_ART_HardwareFlowControl=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Init(USART1,&USART_Structure);USART_Cmd(USART1,ENABLE);}对比官方代码,并没有大的区别。

串口自适应波特率 -回复

串口自适应波特率 -回复

串口自适应波特率-回复实现串口自适应波特率的原理和步骤。

串口自适应波特率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根据实际通信情况,自动调整波特率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

本文将以下述步骤逐一解释串口自适应波特率的实现。

第一步:串口设置与初始化要实现串口自适应波特率,首先需要进行串口的设置和初始化。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指定所使用的串口号、波特率等参数。

一般情况下,串口的默认波特率是9600。

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串口库函数来设置和初始化串口。

第二步:发送测试指令在进行波特率自适应之前,需要发送一组特定的测试指令到目标设备。

这组指令的目的是通过设备的返回结果来判断当前串口的波特率是否匹配。

测试指令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字符串或者特定的命令码,具体取决于设备的通信协议。

第三步:接收返回数据在发送了测试指令之后,需要接收目标设备返回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设置一个接收缓冲区来存储接收的数据。

同时,需要设置一个接收超时时间,用于判断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时,认为当前波特率不匹配,需要尝试其他波特率。

第四步:波特率调整当接收到返回数据时,需要判断该数据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符合预期,则认为当前波特率设定正确,通信正常。

如果返回的数据不符合预期,则需要调整波特率。

波特率的调整可以通过修改串口参数实现。

第五步:循环调整波特率在进行了波特率的调整后,重新回到第二步,发送测试指令,并在一定时间内接收返回数据。

通过不断的循环调整波特率,直到找到符合预期的波特率。

第六步:通信稳定性测试当串口的波特率调整完成后,需要进行通信稳定性测试,确保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发送一组测试数据到目标设备,并接收返回结果,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如果测试结果异常,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波特率或其他通信参数。

总结:串口自适应波特率是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波特率,通过匹配返回数据来确定最佳通信波特率的过程。

通过上述的步骤,我们可以实现串口自适应波特率。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因通信波特率不匹配导致的通信异常问题,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的原理

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的原理

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的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K3568是一种集成式多媒体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串口通信是常见的外设设备之一,而串口波特率的设置是串口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RK3568的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加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设置,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将介绍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RK3568的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功能主要通过硬件设计和固件编程实现。

在硬件设计方面,RK3568内部集成了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模块,该模块可以满足串口通信的基本功能。

而在固件方面,RK3568的操作系统支持串口波特率的自动识别功能,可以在开发者不设置波特率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自动识别波特率并进行通信。

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接收数据:RK3568的UART模块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并在接收缓冲区中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2. 检测波特率:RK3568的固件会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波特率检测,即通过检测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判断当前串口通信的波特率。

4. 通信设置:识别到串口通信的波特率后,RK3568的固件会根据此波特率设置串口通信的参数,并开始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通过上述步骤,RK3568的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功能可以实现在不设置波特率的情况下,自动识别当前的波特率并进行通信。

这一功能大大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减少了设置参数的复杂性,提高了开发效率。

RK3568串口自动识别波特率功能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有效地简化了串口通信的操作,提高了开发效率和通信的可靠性。

在未来的智能控制和嵌入式系统中,该功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着智能技术更加普及和发展。

第二篇示例:RK3568是瑞芯微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

内核中测试串口波特率的方法

内核中测试串口波特率的方法

内核中测试串口波特率的方法串口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接口,它通过串行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内核中测试串口波特率的方法主要涉及通过编程控制串口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通过比较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准确性来确定串口的波特率设置是否正确。

1. 内核中的串口驱动在内核中,串口驱动是负责控制并管理串口设备的模块。

它负责向串口设备发送数据以及从串口设备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传递。

串口驱动一般通过注册字符设备接口来与用户空间进行通信。

2. 使用ioctl命令设置波特率在内核中,通常使用ioctl命令来设置串口的各种参数,包括波特率。

通过ioctl命令,可以打开、关闭串口设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参数。

ioctl(fd, TCGETS2, &termios);termios.c_cflag &= ~CBAUD;termios.c_cflag |= B115200; // 设置波特率为115200ioctl(fd, TCSETS2, &termios);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通过ioctl命令设置串口波特率的示例。

其中,fd表示打开的串口文件描述符,TCGETS2和TCSETS2是ioctl命令的参数,用于获取和设置终端设备的属性。

3. 创建测试程序为了测试串口波特率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测试程序。

这个测试程序首先打开指定的串口设备,然后向串口发送一串特定的数据,并接收从串口返回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检查波特率设置是否正确。

#include <stdio.h>#include <fcntl.h>#include <termios.h>int main(){int fd;char send_buffer[] = "Test data";char receive_buffer[sizeof(send_buffer)];fd = open("/dev/ttyS0", O_RDWR);struct termios termios;ioctl(fd, TCGETS2, &termios);termios.c_cflag &= ~CBAUD;termios.c_cflag |= B115200;ioctl(fd, TCSETS2, &termios);write(fd, send_buffer, sizeof(send_buffer));read(fd, receive_buffer, sizeof(receive_buffer));if (strcmp(send_buffer, receive_buffer) == 0) {printf("波特率设置正确\n");} else {printf("波特率设置错误\n");}close(fd);return0;}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示例。

串口波特率自动

串口波特率自动

串口波特率自动
串口波特率自动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对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串口波特率是指串行通信中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它决定了通信速率的快慢。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串口波特率自动调节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传统的人工设置串口波特率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自动调节的技术应运而生。

自动调节串口波特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设备之间的握手协议来实现。

设备在通信之前先进行协商,确定双方支持的最高波特率,然后根据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其他条件来确定实际的波特率。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通信的效率。

另一种自动调节串口波特率的方法是通过设备的自适应能力来实现。

设备可以根据传输数据的大小和复杂度来动态调节波特率,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通信需求。

这种方法可以使通信更加灵活和高效,提高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

串口波特率自动调节的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电子设备等领域。

它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减少人工干预的成本和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串口波特率自动调节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前景的技术领域。

它可以为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带来便利和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串口波特率自动调节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can波特率测试方法 -回复

can波特率测试方法 -回复

can波特率测试方法-回复波特率是在通信中表示信息传输速率的重要参数。

它定义了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用波特(Baud)来表示。

波特率的准确设置对于实现高效的数据通信至关重要,因此进行波特率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波特率测试的方法,以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测试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波特率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首先,您需要一台待测试的设备,如串口设备、网络设备或其他类型的通信设备。

其次,您需要一个连接设备和测试设备的通信线缆。

最后,准备一个计算机或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用于进行波特率测试并接收测试结果。

二、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在进行波特率测试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

根据待测设备的不同,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测试方法:1. 配置设备波特率并进行手动测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串口设备等低速通信设备。

您可以在设备的配置界面中设置波特率,并通过在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上输入和接收数据来进行测试。

2. 使用波特率测试仪进行自动测试:对于高速通信设备或网络设备,手动测试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使用专业的波特率测试仪。

这些测试仪器可以自动设置设备的波特率,并生成测试报告,以便您更好地评估通信的质量。

三、执行波特率测试一旦选择了适合的测试方法,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波特率测试了。

以下是一些步骤,以帮助您顺利执行测试:1. 配置设备的波特率:在进行测试之前,您需要确定待测设备的初始波特率设置。

这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用户手册或咨询设备制造商来获得。

2. 连接设备和测试设备:使用适当的通信线缆将待测设备和测试设备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确,并没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现象。

3. 发送测试数据:在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上,输入测试数据并发送给待测设备。

这些测试数据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用于测试通信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4. 接收和分析测试结果:在待测设备上接收测试数据,并记录测试结果。

MPS430F149单片机之_MSP430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自动识别

MPS430F149单片机之_MSP430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自动识别
// 处理来自串口 1 的发送中断
interrupt [UART1TX_VECTOR] void UART1_TX_ISR(void)
{
if(nTX1_Len != 0)
{
// 表示缓冲区里的数据没有发送完
nTX1_Flag = 0;
TXBUF1 = UART1_TX_BUF[nSend_TX1];
rate = BAUD57600;
break;
case 0x1c :
rate = BAUD38400;
break;
case 0xe0 :
rate = BAUD19200;
break;
case 0x80 :
rate = BAUD14400;
break;
// 定时器中断
interrupt [TIMERA0_VECTOR] void TimerA_ISR(void)
{
nTime_Flag = 1;
// CCR0 不中断允许
CCTL0 &= ~CCIE;
}
void SetBaud(int baud)
{
//停止UART
if(UART1_RX_BUF[nRX1_Len_temp - 1] == 13)
{
nRX1_Len = nRX1_Len_temp;
nRev_UART1 = 1;
nRX1_Len_temp = 0;
}
}
///////////////////////////////////////
} baudreg;
// 串口寄存器的值 (UBR0_1, UBR1_1, UMCTL_1, Desc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一种自动检测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150001) 任贵勇屈彦成王常虹
摘要:给出了一种利用接收到的字符信息检测串行终端通信波特率的方法。

此方法简单、可靠、易行,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检测方法的伪代码。

关键词:自动检测;波特率
串行通信是终端和主机之间的主要通信方式,通信波特率一般选择1800、4800、9600和 19200等。

终端的类型有很多种,其通信速率也有很多种选择。

主机怎样确定终端的通信速率呢?本文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设定主机的接收波特率(以9600波特为例),终端发送一个特定的字符(以回车符为例),主机根据接收到的字符信息就可以确定终端的通信波特率。

本文对这种方法予以详述。

1 基本方法
回车符的ASCII值为0x0D。

串行通信时附加一个起始位和终止位,位的传输顺序一般是先传低位再传高位。

此时回车符的二进制表示方式为:
图1 回车符的位序列
串行通信中一个二进制位的传输时间(记为T)取决于通信的波特率,9600波特时一个二进制位的传输时间是19200波特时一个二进制位传输时间的两倍,即:2*T19200=T 9600。

因此,9600波特时一个位的传输时间,19200波特时可以传输两个位。

同样地,9600波特传输两个位的时间在4800波特时只能传送一个位。

主机设定接收波特率为9600,终端只有也以9600波特发送的字符,主机才能正确地接收。

发送波特率高于或低于9600都会使主机接收到的字符发生错误。

接收波特率为9600,终端以不同的波特率发送回车符时,主机接收到的二进制序列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了19200和1800波特时两种特例情况,其他情形的二进制序列都是 9600波特时二进制序列的变换。

取前十个二进制位与9600波特时的二进制位相对应。

忽略缺少停止位‘1’引发的数据帧错误,把接收到的字符表示成字节方式(如表1的最右列所示)。

例如:在发送速率为1200波特,接收速率为9600波特时,主机得到的字节是0x80,而不是正确的回车符0x0D。

因为在不同的发送速率下(9600,4800,2400,1200)得到的字节不同,所以通过接收字符的判定就可以确定发送波特率。

发送波特率为19200时,其发送速度正好是接收速度(9600波特)的两倍,因此发送端的两个二进制位会被接收端看作一个。

取决于不同的串行接口硬件,‘01’和‘10’这两种二进制位组合可能被认为是‘1’或者‘0’。

幸运的是,只有0~4位存在这样的歧义问题,后面的位因为都是停止位,所以都是‘1’。

因此,发送速率为19200波特时接收到的字符其高半个字节为0xF。

低半个字节可能是多个值中的一个,但不会是0x0,因为0x0D中有相邻的两个‘1’,这就会至少在低半个字节中产生一个‘1’。

因此,整个字节的形式为0xF?,且低半个字节不为0。

表1 不同波特率下的二进制序列
发送速率为1800波特时,因为
T1800=T9600*16/3,
而16/3不是整数,接收端二进制位的状态转换时刻和9600波特不一一对应,引起在接收端的一个位接收周期内有状态发生变化的可能。

表1中给出的第六个位(表示为x)就是这种情况。

因为x有可能被看作‘1’,也有可能被看作‘0’,所以发送速率为1800波特时接收到的字节可能是0xE0或者0xF0。

波特率为3600和7200时也有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但不确定的位数会增加,需要检测的字节种类也会更多。

3600波特和7200波特的传输速率几乎不采用,因此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只要发送波特率在1200~19200之间,我们都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一个字符对此波特率进行唯一的判定。

2 低波特率的检测
当发送速率低于1200波特时,接收端收到的字节都是0x00,因此只能确定其速率低于12 00波特,而不可能再得到更多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9600波特的速率下继续接收下一个字节信息。

发送速率为600波特或更低时,一个位的发送时间要大于9600波特时整个字节的接收时间。

因此,发送端每一个从‘1’(终止位)到‘0’(起始位)的跳变都会让接收端认为一个新的字节开始了。

表2所示为600波特或更低的传输速率时接收端回车符的二进制序列(只给出开始的一些位)。

表2 低波特率回车符的接收方式
600波特时,第一个从‘1’到‘0’的跳变在初始化以后即刻发生。

这个跳变让接收端得到字节0x00。

第二个跳变在初始化(16+16)*T9600秒以后发生,这会让接收端认为另外一个字节开始接收了。

一个二进制位的接收时间是T9600,所以串行接口电路会在第一个跳变以后10* T9600秒提示第一个字节接收完毕,
在(16+16+10)* T96 00秒以后提示第二个字节接收完毕。

因此600波特时,第一个字节接收完毕和第二个字节接收完毕的时间差是(16+16+10-10)* T9600=32* T9600秒。

表2的第三列所示是把这个时间差以T9600的个数表示。

因为T9600=1/9600秒=104.16毫秒,相乘可以得到两个字节接收完毕的实时间差。

不同发送波特率的时间差如表2的最后一列所示。

有了这个时间差信息,就可以确定低传输速率时的波特率了:测定第一个和第二个字节的接收时间差,然后在时间差常数表(表2)里查出哪个波特率下的时间差与之最相近,对应的就是终端发送波特率。

即使测定的时间差有些误差,一般也可以正确地确定波特率。

3 实现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各种波特率都可以通过回车符的发送和接收信息来测定,算法实现的伪代码在本文
的最后给出。

应用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Pseudo code to determine what baud rate a transmitter is at,
on the b asis of a single
; RETURN (0x0D) character received from it.
Initialise receive baud rate to 9600
Wait for Byte to be received
IF Byte = 0x00 THEN
Start Timer
REPEAT
UNTIL (Timer > 50 ms OR New Byte Received)
CASE Timer IN
1 ms-4 ms: 600 Baud
5 ms-10 ms: 300 Baud
11 ms-15 ms: 150 Baud
16 ms-22 ms: 110 Baud
23 ms-32 ms: 75 Baud
33 ms-49 ms: 50 Baud
ELSE: Timed out; reset
END CASE;
ELSIF Byte >= 0xF1 THEN
19200 Baud
ELSE
CASE Byte IN
0x0D: 9600 Baud
0xE6: 4800 Baud
0x78: 2400 Baud
0xE0,0xF0: 1800 Baud
0x80: 1200 Baud
ELSE: Line noise; reset
END CASE
END IF■
参考文献:
[1]赵依军等. 单片微机接口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 [2]刘利. 软硬件技术参考大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3]张世一. 数字信号处理[M]. 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