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食品原料学

合集下载

食品原料学ppt课件

食品原料学ppt课件
1.日本的三群分类法 把所有食品大体分为三大群,
由这三群食品的颜色印象称呼,因此也称为三色食品。 它主要针对儿童,想通过容易理解的颜色标记,使儿童 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取。 (1)热能源(黄色食品):指 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 脂肪和砂糖等。
(2)成长源(红色食品):即提供身体(血、肉、骨)成 长所需要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
加入的起特殊作用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 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抗 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 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 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
.
7
目的:为了加强对人们摄取营养的指导,参照当地人们 的饮食习惯,把食品按其营养、形态特征分成若干食品 群。
食品原料学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食品原料学概述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

.
2
第一节 食品原料学概述
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对象: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
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
保荐、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 生活的需求。 特点:研究食品原材料的特性。

.
11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食品原料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由自然采果发展到了五谷养殖 第二阶段:食物选择和烹饪的出现 第三阶段:医食同源,食品原料与身体健
康的探索阶段
.
12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发展与研究方法
二、食品原料的品质与卫生管理 (一)食品的品质与标准 1、食品品质构成要素

食品原料学第一章

食品原料学第一章

第一章:粮油食品原料1、粮油食品原料: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或块根、块茎。

2、干物质:所收获的粮粒经干燥除去水分后剩下的物质3、灰分:将粮粒进行灼烧灰化,剩下的矿物质,主要的各种元素的氧化物。

4、面筋:将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静止后,把面团放在流动的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这种面筋因含有55%-70%的水分,故称为“湿面筋”,将湿面筋烘干除去水分,即是“干面筋”。

5、影响面筋质量好坏的物理特性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1)、弹性:指面筋拉长或压缩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2)、延展性:指把面筋块拉到某种长度而不致断裂的性能,可用面筋块拉到断裂时的最大长度来表示。

(3)、韧性:指面筋在拉长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4)、薄膜成型性:由于极性低的蛋白质能排出过量的游离水,故面筋能与水互相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分散,具有成团、成膜的特性。

(5)、吸水性:小麦面筋的吸水性与黏弹性相结合就产生“活性”,通常称为“活性面筋”。

6、淀粉粒:淀粉在胚乳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故称为。

7、一般把常温下呈液体的称为油,常温下呈固体的称为脂。

不饱和脂肪酸中较重要的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脂肪和蛋白质及糖一起构成胚的营养料。

胚乳内的脂肪含量不会超过1%。

8、粮油食品原料以及加工品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品质变劣,特别是在光照及高温高湿条件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脂肪的水解使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因此原料的酸度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可作为商品质量的指标。

9、稻谷的加工适性:(1)、色泽和气味、(2)、粒形与均匀性:籽粒的大小可用长、宽、厚来表示,稻谷的粒形也可用长与宽的比来表示。

(3)、千粒重、比重和容重: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重量,其大小可直接反映出稻谷饱满的程度和质量的好坏。

比重是稻谷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比重的大小与籽粒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食品原料学文稿资料

食品原料学文稿资料

食品原料学第一节食品原料学概述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我国古代著名中医论著《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黄帝史记.五帝本纪》开篇便说:“黄帝者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 皇浦谧说:“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史记.五帝本纪》又说:“轩辕之时,神农世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里,三战,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是为黄帝。

”可见,黄帝之称是取得中央政权之后的称谓。

黄帝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是以虎、熊等猛兽为图腾的大氏族部落之首领)。

⏹1.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的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性(包括品质、规格等)和加工利用方面等。

2.目的⏹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

3.食品原料⏹从某种意义上讲,餐桌供食前的成品、半成品材料都可算作食品原料;⏹平时所述原料主要指加工食品的原材料。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一)按生产方式分类⏹主要是按食品材料的来源或生产方式区分。

前者可分为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后者则可以分为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

1.按食品材料的来源分类(1)植物性食品:一般农产品、林产品、园艺产品(2)动物性食品:水产品、畜产品(包括禽、蜂产品等)(3)各种合成,或从自然物中萃取的添加剂类。

2.按生产方式分类(1)农产品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

(2)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它包括:畜禽肉类、乳类、蛋类和蜂蜜类产品等。

(3)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它包括:鱼、蟹、贝、藻类等。

(4)林产食品林产食品虽然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一般把坚果类和林区生产的食用菌、山野菜也算作林产品,而水果类却归入园艺产品或农产品。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总结

食品原料学考前复习要点(重点整理版).总结

第一章:食物资源分类系统1.食物资源分类系统:①常规食用资源②食品添加剂③功能性食品④药食同源2•常规性食用资源:蛋白质,淀粉,脂肪,山野菜,饮品厂糖原料,制酒原料淀粉改性制糊精,可用作药物载体3.淀粉作用]淀粉基塑料淀粉制氢气和生物能源-脂肪代用品4•脂肪:等不饱和脂肪酸,VE,甾醇(结构和胆固醇相似,可以占位,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磷脂:提高智力,修复破损细胞。

5.山野菜:叶绿素可以解肝毒,造血6•饮品:固体(冲剂),液体饮品(含酒精,不含)。

7.添加剂类(色素,辛香料,甜味剂,防腐剂)。

8.色素(多数人工合成色素是致癌的)天然色素包括(花色苷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果红素(枸杞),叶绿素)9•辛香料:玫瑰可抗抑郁,龙涎为最香物质,丁香可以治疗哮喘。

10.防腐剂:苯甲酸钠可致癌,用量小于千分之一。

11.功能性食具有改善,调节,促进人体健康和生理机能的食品原料制成的Food。

(搞清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才能研究功能性食品,且功能性食品中活性单体不超过四种)如:保肝药物:葛根,决明子,枸杞,五味子。

12.第二代保健品和第一代的区别:三代以单体为添加原料,二代以食品为添加原料。

13.国家定义的功能性食品有23种:减肥,美容,抗疲劳,改善衰老,抗癌,益智,降糖,提高免疫力,增高,降血压,改善睡眠等。

14 .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章)④地域性,④资源有限性,O开发潜力无限性,④4多样性,④系统性, ⑥时效性,④替代性15.地域性:社会资源,劳动,技术,智力,机械设备等(水飞蓟解肝脏毒)16.多样性/多用性:任何资源有多种成分,同一种成分有多种功能。

果红素止咳)17.系统性:本身要求原料完全开发,开发系类产品。

(红松种子产研)收获季节不同,不同时节富集物不同,市场时效性。

19.替代性:(包括固定替代和非固定替代:。

原料有普遍到稀有,现有原料功能不如新原料。

20.主要色素植物:黄金菊,茜草,蓝靛果,千里光,紫草(治疗肾炎,利尿作用)21.香料资源:玫瑰(玫瑰醚为呈香物质,槲皮素(主要来自洋葱)抗氧化,降压,降血脂)22.玫瑰药用功能:治疗肠胃气痛,治疗妇科疾病,舒筋活络。

食品原料学

食品原料学

食品原料学:
《食品原料学》,是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书介绍了粮油、果蔬、肉等食品的原料生产控制和特性。

内容简介:
《食品原料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依据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本教材以能够指导实践为基准,坚持理论够用,突出实践应用,以使教材更适合于烹饪及餐饮服务专业、营养膳食专业教学及相关岗位培训使用。

目绪论
1粮油食品原料
1.1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与化学成分
1.2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性
2果蔬食品原料
2.1果蔬原料的种类
2.2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

2.3果蔬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

2.4果蔬品质与品质评定。

3畜产原料。

3.1畜禽的种类及品种。

3.2畜禽的屠宰及分割。

3.3肉的组成及特性。

3.4肉的成熟与变质。

3.5乳的成分及性质。

3.6乳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3.7禽蛋的组成、特性及分级。

4水产食品原料。

4.1水产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性
4.2水产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特性。

4.3鱼贝类的死后变化和保鲜。

5特产食品原料。

5.1菌类食品原料种类及特性。

5.2其他特产食品原料种类及特性。

6安全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

6.1食品原料的危害来源及控制。

6.2安全畜产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

6.3安全植物类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

6.4安全水产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

7实验指导。

参考文献录。

《食品原料学》课件

《食品原料学》课件

蔬菜
用于制作沙拉、汤和蔬菜类菜 肴。
肉类
用于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产品抽样检测。
2 安全性
确保原料无毒害物质、微生物污染等,通过合规认证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
3 标签信息
在食品原料包装上标注明确的基本信息和安全警示,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食品选择指导。
食品原料的未来发展
可持续性 功能性 安全性
推动使用可再生原料和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 不良影响。
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原料,如增加营养、改善口 感和保护健康。
加强食品原料的安全评估与监管,保护消费者的 权益和健康。
《食品原料学》PPT课件
食品原料是食品加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食品原料的定义和作用 对于理解食品加工流程至关重要。
食品原料的分类
植物性原料
包括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是食品中的 重要提供能量和营养的来源。
微生物性原料
例如发酵剂、乳酸菌等,用于食品发酵和改善 口感。
动物性原料
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提供高质量的蛋 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
食品原料加工技术
机械加工
采用各种设备和机械对原料进行 切割、研磨、压榨等处理,以获 得所需的食品成品。
烹饪加工
保鲜加工
通过热处理、蒸煮、炒制等方法, 提高食品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 值。
运用冷冻、真空包装、腌渍等方 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面粉
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和糕点。
其他原料
如添加剂、调味料等,用于增加食品的风味、 保持食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
食品原料选购
1
原料质量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符合标准的原料,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工程--食品原料学

食品工程--食品原料学

食品原料学1.粮油食品原料学主要是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

2.果实是由花中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成的,它包藏在由子房比变成的果皮之中。

3.简述:我国对粮油作物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分为四大类。

禾谷类作物2)豆类作物3)油料作物4)薯类作物4.粮油籽粒是指粮油作物的果实与种子,一般由皮层、胚、胚乳三个部分组成。

5.胚:胚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各种粮油籽粒的胚在形态上尽管不同,但在其结构都由胚芽,胚根、根茎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6.一般谷禾类粮粒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下,而豆类与油料中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0%~40%。

7.粮油食品中的简单蛋白质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1)清蛋白,清蛋白溶于纯水和中性盐的稀释液,加热即凝固。

2)球蛋白,球蛋白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的稀释液。

3)胶蛋白,胶蛋白又称醇溶蛋白,不溶于水与中性盐的稀释溶液,而溶于70%~80%的乙醇溶液。

4)谷蛋白,谷蛋白不溶于水和中性盐的稀释液,也不溶于乙醇溶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

8.蛋白质含量一般以豆类作物最多,油料次之,谷禾再次之。

9.谷禾类种子的蛋白质主要是胶蛋白和谷蛋白,其中以高粱的胶蛋白与大米的谷蛋白最为突出。

10.小麦的特点是胚乳中胶蛋白与谷蛋白的含量几乎相等,因而他们能形成面筋。

11.燕麦中球蛋白的含量最多。

豆类和油料种子的蛋白质绝大部分是球蛋白。

12.小麦面筋:将小麦面粉加水合成面团,静止后,把面团放在流动的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微粒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13.面筋中的蛋白质是小麦的储藏性蛋白质,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量占面筋干物质总量的80%左右。

14.面筋按延伸性的强弱可分为强力,中力和弱力三个级别。

15.粮油食品原料中碳水化合物根据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大类。

《食品原料学》

《食品原料学》
倍。食用豆类含有大量淀粉细胞,蒸煮可使这些细胞溶胀而不破裂,形成“豆沙”。豆
类淀粉颗粒与谷类淀粉相似,其大小和性质介于谷类和薯类之间。
(2) 一般含 B 族维生素比较多,但作为蔬菜的青豆或豆芽菜,却也含有一般禾谷类
不含的 VC。例如青豌豆和豆芽的 Vc 含量分别为 0.55mg/g、0.25mg/g,比白菜、萝卜
(三)谷类的成分(1) 蛋 白 质 谷 类 蛋 白 质 的 含 量 一 般 在 6% ~14%之 间 。 大 多 谷 类 赖 氨
酸较少,是限制氨基酸,玉米的限制氨基酸还有色氨酸,但荞麦中赖氨酸较多,蛋氨酸
成了限制氨基酸。
(2)碳水化合物 谷类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大约为 70%,其中 90%为淀粉,集中在胚乳
蔬果原料 畜禽原料 水产原料 调料 第二节 食品原料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食品原料的发展史 (一)食品原料的形成
旧石器时代(约 170 万年前-1 万年前) (二)食品原料的发展 1.野生生物的人工驯化 (1)新石器时代(约 1 万前年-4 千年前)
产生了原始农业、养殖业。 (2)先秦时期
农业生产已占主导地位,有了“五谷”、“五菜”、“五果”、“五畜”等概念。 (3)秦汉以后 野生食品原料资源逐渐减少,野生原料的人工驯化工作逐渐加强。 2.食品原料的引进 (1)陆路引进:汉一元代 (2)海路引进:明代以后 二、食品原料的利用与开发 (一)食品原料的利用状况 1.植物原料的利用 2.动物原料的利用 3.微生物原料的利用 (二)食品资源的开发 1.提高产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提高 2.扩大可利用食品资源的生产 ①发展秸杆养畜,增加食物转化率 ②发展食用菌和微生物食品 ③发现和开发新的植物性食品资源 ④海洋资源与水产资源的开发 3.提高食品的利用价值 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食品中有用成分含量 ②食品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 三、食品原料学的研究方法 (一)整理我国古代的食品原料研究成果 (二)吸收相关学科的现代科学知识 (三)重视对产品原料实物的观察研究 (四)总结食品原料运用实践中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食品原料的供需利用与开发
(一)食物结构与供给 1.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
存在的问题:
1)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2)蛋白营养源的生产有待提高; 3)营养素生产效率不合理 a畜产品牛乳消费水平低,猪肉消费比重大;
b蔬菜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
2.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 3.我国粮食的供给
(二)食品原料的利用与开发
(二)按食品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1.三群分类法:主要针对儿童,按食品的颜色印象分类。
也称为三色食品,容易记忆,使儿童注意营养全面。
(1)热能源——提供热能的食品,黄色;粮谷类、坚果 类、 薯类、脂肪、砂糖等; (2)成长源——提供身体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红 色;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 (3)健康维持源——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 的食物,绿色;水果、蔬菜、海藻类。 2.六群分类法:按人的营养需要指导人们对食品的摄取(美国) (1)鱼、肉、卵、大豆; (2)牛奶、乳制品、小鱼虾、海藻;
原料学还是食品加工学的基础,为食品加工工艺提供依
据,提高产品品质。
第二节 食品原料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食品原料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人类文明初期,食物由自然采摘到了五谷养殖; 第二阶段:公元前后1000年,有选择食用及烹饪; 第三阶段:食品原料与身体健康的探索,以食养生; 19世纪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成为可能; 20世纪以来,健全的卫生标准出台。主要是FAO和WHO等 制定的各种国际标准
研究特点:覆盖面广,涉及学科门类多。
二、食品原料的分类
(一)按生产方式分类:来源和生产方式
1来源: 植物性:农产品、林产品、园艺产品。 动物性:畜产品、水产品。 2生产方式 农产品(Agricultural Products):在土地上进行栽培、收获 得到的食物原料; 畜产品(Livestock Products) :在陆上饲养各种动物所得到 得食品原料; 水产品(Marine Products) :在江河湖海中捕捞和人工养殖 得到的产品; 林产品(Forest Products) :取自林木的坚果类产品; 其它:水、调味料、食品添加剂等。
(二)食品原料的卫生管理 1.食品原料的卫生管理的意义: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增强人民体质。 2.HACCP与食品卫生管理:危险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3. 实施HACCP方式卫生管理的步骤
1)成立HACCP管理机构; 2) 制定详细的产品说明书; 3)设定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方法; 4)完善文件管理; 5)对照所制定的文件,在加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 6)危害分析; 7)关键点的确定; 8)确定管理标准;
实例:脱水蔬菜辐照灭菌加工过程HACCP计划
1 产品特性分析 概况:生产单位、法人代表、地址及电话等。 产品简介:产品名称、性状、形态、适宜人群及特点。产品 包装:包装形式;保存、贮藏要点、保质期等。 2 脱水蔬菜辐照灭菌工艺流程
3 辐照灭菌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分析
4 脱水疏菜辐照灭菌HACCP计划表
2) 突出重点 HACCP体系的重点是找准关键控制 点(CCP),也就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可控的、并且 一旦失控后产品将危及消费者安全和健康的那些控 制点,使之在受控的情况下加工、生产。使食品潜 在的危害得以防止、排除或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进而从根本上保证生产的食品质量。 3) 易于推行 HACCP体系适应于从原料到餐桌整 个食品链的加工、生产各个环节,也适应于规模不 同的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原理简单易懂、认证费用 低、手续简洁、容易见效。
二、食品原料基础
包括:食品成分组成、食品成分分析、食品营养与色香 味的化学、食品生化物化及微生物、食品品质标准和商 品价值、食品原料的卫生管理。 (一)食品的品质与标准
1.食品品质构成要素P8 基本特性和商品特性。
2.食品品质标准 (1)保证品质的方法 a法律保证:食品安全法 b 食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食品加工品及农副产品标 准、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食品加工产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 加剂标准。标准标志P10
5.HACCP体系与辐照食品安全控制 (1)培训一支高素质的HACCP体系建立与评审队伍。扩大宣 传,使我国的辐照食品加工企业不但了解HACCP的概念、原理 与制定程序,而且掌握国家对辐照食品加工的卫生标准和国际 上的相关法规。使HACCP原理在辐照食品的安全控制中发挥重 要作用。(2)正确理解和认识HACCP与其它质量保证体系的关 系,尽快建立符合我国辐照食品加工产品的HACCP实施指南, 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辐照产品的HACCP应用指南。(3)建 立全国范围内的辐照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加强辐照食 品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便企业能够根据HACCP 体系的基本原理建立自己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6.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各种病原菌、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及某 些生物原料自身病毒。 2)食品生产因素:农药、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抗生素、 饲料添加剂。 3)环境污染因素:污染造成的有害物质在生物产品中的积蓄。
4)操作事故:误用化学药品,制造过程操作失误,卫生管理 失当。
7.危害食品卫生的主要物质 (1)造成生物危害的物质 病原微生物、腐败微生物、寄生虫。 (2)造成化学危害的物质 自然发生的化学物质、人为添加剂、偶发性化学物质。 (3)造成物理危害的物质 硬质异物、软质异物。
副食:蛋白食品、脂肪和蔬菜类。
三、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从生物学、栽培学的角度,对食品原料的生产特点进行 学习,同时了解消费市场动态和流通概况。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食品原料学的核心,合理利用原料的基础。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了解品质的优劣,规格的划分,及其鉴定方式方法。
(3)黄绿色蔬菜;
(4)其他蔬菜和水果;
(5)粮食、薯、主食类; (6)油脂类。
3.四群分类法 乳酪类;肉、鱼、蛋类;果蔬类;粮谷类。(四大群六小群)
(三)按使用目的分类 1 按加工或食用要求分类 分为:加工原料和生鲜原料。
2 按烹饪食用习惯分类
主食和副食。
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体的米麦类、谷类;
3)提高食品的利用价值 a利用生物技术提高食品中有用成分含量; b食品原料的综合开发.
作业题: 试述实施HACCP的主要步骤。
一、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研究对象: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天然原料、半成品 原料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食品原料学也叫食品资源利用学,主 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 解,使食品
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
9) 确定监控方法; 10)确定改善措施; 11)制定确保可靠的方法; 12)制定记录 的保管制度。 4.HACCP的特点 1 )重在预防 HACCP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以 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方法。HACCP计划是生 产者在生产前制定出的方案。分析生产、加工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找出关键控制点及控 制措施,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食品安全危害 的风险,又避免了单纯依靠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进行质量控制产生的问题,是一种既经济又高 效的食品质量控制方法。
食品原料学
Food Materials
主讲:

幸宏伟
本课程的任务 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原料的资源情况,掌握 贮藏加工适用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形 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在贮藏加工 中的生化变化规律,并掌握相应的技术措 施,保持原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为食品 贮藏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食品原料学概述
5.HACCP的基本原理 HACCP原理经过实际应用和不断完善,现已被 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确认,由以下7个基本原 理构成: (1)进行危害分析(HA)和确定预防性措施: (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3)建立关键限值(CL);
(4)监控每一个关键控制点;
(5)建立当发生关键限值偏离时采取的纠偏措施; (6)建立记录及保持记录的程序; (7)建立验证程序,使HACCP体系正常运转。
1.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利用 家庭烹饪用,快餐店、连锁店用,食品工业用 2.食品消费合理化 3.食品原料生产合理化 1)建立食品原料基地 2)生鲜食品原料集散中心
4.食品资源的开发 1)提高产量的同时重视质量的提高 2)扩大可利用食品资源的生产 a发展秸杆养畜,增加食物转化率; b发展食用菌和微生物产品 c发现和开发新的植物性食品资源 d海洋资源与水产资源的开发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了解各类原料的加工处理方法,以及相应产品。
四、食品原料学与邻近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一)食品原料学的学科体系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学、营养学、食品加工学等多学科的 交叉体。
(二)食品原料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对原料性状、品质的研究,使其与农学关系密切; 从使用目的角度,与人体营养学、医学相关; 从品质评价的角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心 理学等是其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