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典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几起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几起特大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01
煤矿企业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者制度
执行不力,导致管理混乱。
监管缺失
02
政府监管部门对煤矿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
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利益驱动
03
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投入,冒险生产,
导致事故发生。
04 事故责任认定
直接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是指在煤矿事故中直接参与事故发生的人员,如 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行为导致的事故。这些人员通常需要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事故类型及等级
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属于特大安全事故
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事故,属于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02 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01
02
03
矿井异常
矿井内出现异常气味、烟 雾、震动等,可能是事故 发生的前兆。
设备故障
矿井内的通风设备、排水 设备等出现故障,可能预 示着事故即将发生。
加强监管力度
增加监管力量,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加强对煤矿安全的日 常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一些特大煤矿事故中,间接责任人可能是矿长、安全管 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等。例如,在某起矿井坍塌事故中 ,间接责任人就是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坍塌隐患的管理层 和技术指导人员。
管理责任人
01
管理责任人是指对煤矿企业负有管理 职责的人员,如企业负责人、安全总 监等。这些人需要对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全面负责,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
人员反应

法律煤矿案例分析(3篇)

法律煤矿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煤矿位于我国北方一个省份,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家国有大型煤矿。

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煤矿经营困难,部分矿井已经关闭。

然而,该煤矿仍有一处矿井在继续生产。

在2019年5月,该矿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管理不善(1)安全投入不足。

该煤矿在事故发生前,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安全设施老化、破损,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煤矿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不明确,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

(3)安全监管不到位。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矿井的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对违章行为查处不力。

2. 职工违规操作(1)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部分职工操作技能不足,不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

(3)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在事故发生前,该矿井存在多项违章作业行为,如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

3. 设备故障(1)设备老化、磨损严重,未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无法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三、法律责任分析1. 煤矿企业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煤矿企业未按照规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导致事故发生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煤矿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导致事故发生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煤矿企业负责人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煤矿企业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煤矿企业负责人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3. 安全监管部门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未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

煤矿事故案例解析引言煤矿事故是一种常见但极为严重的工业安全问题,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通过对煤矿事故案例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探讨事故预防措施。

案例一:排水系统故障导致煤层突水案例描述某煤矿的排水系统存在漏水问题,但相关部门并未及时修复。

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大量水渗入煤层,导致煤层突水,给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原因分析1.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不及时:煤矿排水系统是防止矿井积水的重要设施,如果排水系统长期存在漏水问题却不进行修复,就容易导致排水能力下降,无法及时排除井下积水,从而增加煤层突水的风险。

2.对降雨的预警不足:煤矿管理部门对于降雨的预警不足,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无法在降雨来临前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增加了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1.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漏水问题,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建立降雨预警机制: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科学可靠的降雨预警机制,及时获取降雨信息,提前做好矿井的防水工作,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煤粉气体爆炸引发火灾案例描述某煤矿的煤粉气体泄漏引发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火灾瞬间蔓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1.煤矿通风系统不完善:煤粉气体泄漏主要是由于煤矿通风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气体积聚在矿井中。

一旦有火源或者静电火花引发火灾,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不完善: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没有进行有效的煤粉气体泄漏监测和预警,缺乏及时采取措施的能力。

预防措施1.完善煤矿通风系统: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加强对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建立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引入煤粉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中的煤粉气体泄漏问题,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177.5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煤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由于煤矿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旨在分析几起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总结其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丹东市煤矿爆炸事故案例2024年8月,辽宁省丹东市一处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七人死亡。

该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煤矿经营者无视安全生产规定,未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监管部门存在疏于监管、不作为的问题;劳动者安全意识不强,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等。

预防措施: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加强煤矿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落实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二、辽宁省兴城市煤矿透水事故案例2024年10月,辽宁省兴城市一座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22人死亡。

根据调查结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井顶板掉落导致水体透漏,矿井防水工程不完善,监测设备缺失,未能及时预警和防范。

预防措施:矿井防水工程应更加注重细节和工程质量,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应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对潜在风险的及时监测和预警;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对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山西省阳泉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2024年1月,山西省阳泉市一座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操作员操作不规范,安全设施缺失,没有及时进行瓦斯检测和处理。

预防措施:一是煤矿企业应提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的合理配备和培训;二是加强瓦斯检测和处理设备的投入和运行管理,确保检测的及时和准确;三是操作员应规范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职业安全意识。

结论:以上几起煤矿安全事故案例表明,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管,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煤矿及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及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预防措施
加强边坡和采空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检测和采空区顶板支护检查;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水平,确保作业安全。
04
CATALOGUE
非煤矿山滑坡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事故案例一
某非煤矿山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由于边坡过陡,采场出现滑坡,造成3名作业人员被困。经过紧急救援,被困人 员全部获救。
事故案例一
某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突然发生矿井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经过紧急 救援,部分被困人员获救,但仍有数人失踪。
事故案例二
某非煤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时,矿井突然大量涌水,造成多名矿工死亡和多人 受伤。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因水势过大,部分被困人员未能获救。
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矿山企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井透水风险防范措施 不到位。
全操作规程。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 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及时发 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 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 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矿山企业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不清,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未 能及时发现隐患。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矿山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事故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1 2 3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 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01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瓦检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 Nhomakorabea斯异常情况。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近年来,在煤矿行业中,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必须深入挖掘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煤矿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本文将从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出发,探讨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效果。

一、典型事故案例阐释1、乌东煤矿火灾(2007年)这是中国煤矿史上的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了81名矿工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矿井深度较大,火灾发生后矿工无法撤离。

在该事故之后,国家政府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通过扫黑除恶,大规模整顿煤矿等方式,严肃打击违规生产行为。

2、朝阳煤矿井下突水事故(2017年)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差,加上企业管理不当,朝阳煤矿发生了一起突水事故,造成了19名矿工死亡。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水文检测设施,未提前预警和及时疏散矿工。

这次事故也提醒了广大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事故应急能力的管理。

3、甘肃蒲峪煤矿突出事故(2019年)该事故是由于甘肃蒲峪煤矿违规开采,导致煤体松动突出,矿工被困,最终造成5人死亡。

这次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提醒煤矿企业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对煤矿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以上三起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只有通过这些事故案例的深层次分析,才能更好地探讨出如何做好煤矿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通过煤矿事故案例的细致分析和讲解,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让矿工了解到,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之本,煤矿事故不仅危害自身生命安全,也会对家庭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时,也要让矿工了解到,应该如何做好安全防范,积极参与煤矿安全监管,自我保护,预防事故的发生。

只有在企业和矿工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的生产环境。

2、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可以更好的了解公司管理制度缺陷,从而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不再追究责任6人
生产队长刘明金、瓦斯检员郭士臣、矿长 赵永金、书记张继存、机电副部长冷世海、总 经理赵文林。
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 “11.27”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事故时间: 2005年11月27日21时22分; 事故地点: 275皮带道主煤仓口处; 伤亡人数: 死亡171人(2名地面人员)、伤
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
在对西二采区检查验收过程中,部分人 员已检查完毕正在坐车返回。集团公司总经 理赵文林和随同的经理办公室主任、城河子 矿党委书记和矿长、集团公司机电装备部副 部长等四名处级干部,另外还有两名电视台 记者等二十余人。正在145综采队工作面检 查工作时,于9时45分发生了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
国家经贸委、监察部、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先 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并指导事故救灾和调查工作。
国家煤监局按照国务院、国家经贸委领导的 指示精神,于当日派出有经验的同志和5名专家赶 赴事故现场参加抢险救灾的指导和开展事故调查。 由于措施得力和各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的艰苦 工作,抢救工作进展顺利。至7月3日,在事故中 遇难的124人全部找到。在整个事故抢救和调查过 程中矿区秩序稳定。
事故主要原因
“一通三防”管理和技术管理混乱。 该矿瓦斯绝对涌出量达41.7 m3/min,采掘工
作面回风瓦斯经常超限,按《煤矿安全规程》第 145条规定应该进行瓦斯抽放,而该矿没有进行瓦 斯抽放。瓦斯检查员不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不在现场交接班。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无专人值班,瓦斯监控管 理、调试、检修不到位,随意甩掉断电控制,监 测失控。没有严格执行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风电、瓦斯-电闭锁形同虚设。
H、清点遇险遇难人数,对尚未搜救到的人
员进行仔细地勘察和搜救;特别布置对15 个掘进
受瓦斯爆炸波及区域包括:综采队、炮采队、
3个掘进队、井下受波及人数139人,遇难人数124 人。绝大多数为逃生避险无防护死亡;
矿井基本概况
城子河煤矿1938年建井,核定生产能力160万 吨/年,2001年实际生产原煤99.4万吨,2002年1— 5月共生产原煤49.7万吨。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抽出式分区通风。全矿 共4个采区,有3个采煤工作面,17个掘进工作面。
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
9:50分,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
公司调度室作了汇报。鸡西矿业公司,鸡西市委、
市政府,鸡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办事处,省委、省
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先后赶到事故现场指
挥事故抢救和善后工作。
成立由董事长于佳华为总指挥的抢险救灾指 挥部制定了抢险救灾方案,先后抽调11个救护小 队深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1990-1997年中国矿难不完全统计]
1990年伤亡人数10,315; 1991年伤亡人数9,777; 1992年伤亡人数9,683; 1995年伤亡人数10,572; 1996年伤亡人数9,974; 1997年伤亡人数7,083;
1994、1、24,鸡西二道河子多经公司井口,瓦斯 爆炸,99人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2.6 M3/T·d,绝对瓦斯 涌出量41.75 M3/min,煤尘具有爆炸危险。
矿井基本概况
发生事故的西二采区是城子河煤矿的主要采区,
共有2个采煤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另有一个 排水巷(145综采工作面的临时水仓)。
排水巷为全煤巷道,采用锚杆支护,全长240
米,至发生事故时积水巷道长度为80米,水面以
C、实施抢修地面供电系统、主扇和各有关
附属设施。
D、五支救护队分别到三个采区搜救遇险人
员和排查遇难人员。
E、分别在井上下建立救灾指挥基地,龙媒
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及救护大队的指挥人员入井
指挥。
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
F、构建临时通风设施,恢复灾区通风系统。
G、组织矿工救护队指挥部,负责搬运井下遇 难人员。
现场勘察和查阅有关记录,西二采区排水巷的 绝对瓦斯涌出量约1.12m3/min,停风42分钟以后, 瓦斯涌出量47.04m3;巷道内瓦斯不具备外溢条件, 经计算排水巷距水面14m附近断面瓦斯浓度将达 到7.21%以上,达到爆炸界限。
引爆火源
经现场勘察,在排水巷内距水面14m处有一连 接潜水泵的防爆插销开关(型号为BAC1-16), 插头与插座分离0.4m;该插销的柱头明显有被电 弧高温灼烧的痕迹。
对事故原因的点评
这是一起因通风系统不合理,而造成爆炸和 扩大的事故。
供电系统不能保证局部通风的要求,责任重 大。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追究刑事责任 7人:
电工杨晓恒、李军、朱永滨,施工主任刘俊 友,外包队长杨恒山,监测段段长吕宜增,副 总兼机运管理科长宋绪东,
开除公职、开除党籍1人
通风三段段长郭恒海
皮带斜井、275皮带道及井底煤仓虽然安装了
防尘设施,但由于受冻害没有实现正常的洒水消
尘;
原设计能力21万吨/年,2005年批准生产能力 为50万吨/年;2005年1—10月共生产原煤43.7万吨, 其中10月份生产5.265万吨;现有职工3444人;
事故现场示意图
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
11月27日21时22分,一声巨响,直径长达10余 米的大火球从井口喷出,随即停电,井上下通讯 中断,井口前面的一平房随即被推平,矿井旁100 米处的手选房玻璃全部被震碎,正对着矿井口的 皮带机房被摧毁,皮带斜井井颈塌陷;主要通风 机停止运转,防爆门被冲开,反风设施被损坏;
立井回风。矿井总入风量6153m3/min,总回风
量6390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18.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
为22.28 m3/min。矿井安装有KJF-2000型瓦斯监
测系统。
矿井概况
主采煤层的煤尘爆炸指数为32.3%~35.24%,煤 尘具有强爆炸性。
矿井地面设有一处防尘和消防用水储水池。 井下静压水池共计3座,防尘管路总长度约 22000m,井下喷雾点110处,隔爆设施22处;
1990、5、8, 小恒山煤矿皮带火灾事故,80人 (救灾指挥的矿总工、机电副总和9名救护队员)
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 “6.20”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内容概要
1、事故时间: 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 2、事故地点:西二采区3B层下山全煤回风道 (停工抽水头)距巷口146m处(距水边14m)的 范围内。 3、伤亡人数:死亡124人,伤24人: 4、 直接经济损失: 1000余万元。 5、事故类别: 瓦斯爆炸事故,煤尘参与爆炸。 6、事故性质: 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接到矿井事故通知后,龙煤集团和七台河分公 司有关负责人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 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抢险救灾工作方案, 紧急调集救护队,同时组织抢修地面供电系统和 主要通风机及附属设施。
22时05分左右矿长赶到,随即到皮带井、回 风井等现场查看,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判断井
下可能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回到办公楼向分公 司调度室汇报;
行政撤职4人:
副总兼通风区长郭春山,总工杨国华,副 矿长王洪林,董事长于佳华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行政降级2人
通风副区长陈兆武、副矿长张寿福
行政记过、记大过9人
安检科长刘云刚、驻矿安监处处长朱文彩、 安监部部长张夫正、副矿长王成发、王玉平、集 团副总、通风救护部主任工程师王广智,副部长 孙元山、总工郝福坤、副总经理孙增元、孙永奎、 副省长张成义。
22时30分救护大队接到分公司调度室电话,
22时32分两中队出动, 22时57分到达该矿;在此
之前22时11分,市救护队已接到事故救援电话;7
个中队陆续到达事故现场,随即分别从人车斜井、
下料斜井进入灾区侦察。
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
一、制定抢险救灾实施方案:
A、紧急调集救护队应急队伍。
B、救护队进入灾区侦察搜救遇险人员。
矿井隔爆设施不齐全、通风设施不完善。没 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规定配备齐采区 之间、煤层之间的隔爆设施。
事故主要原因
矿井机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责任制不落实,外包队经常随意接电,随意停、 送电;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风-电闭锁、瓦斯-电 闭锁,风-电闭锁被甩掉,造成排水巷停风和瓦斯 超限的状况下仍能送电,在送电过程中潜水泵插 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上的巷道长度为160米。采用28KW风机为其供风,
11KW为备用风机。
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
6月20日8:30分,鸡西矿业(集团) 公司对城子河矿进行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 按惯例,机电专业检查人员9:03分到采区 变电所检查检漏的完好情况,随即由工作 人员送上了电;正常情况下,当试检漏将 在主风机电源停电后,备用风机应通过自 动转换开关转到备用电源而自动开启,不 存在人工复电问题;但由于自动转换开关 被甩掉,造成排水巷停风42min而引起瓦 斯积聚(7.21%以上);
矿井概况
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共有5个井
筒。划分两个开采水平,三个采区,6个采煤工
作面和16个掘进工作面,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
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爆破掘进、锚
杆支护。双电源供电,主提升为深槽胶带斜井运
输机。水平大巷运输采用10吨架线电机车、3吨
底卸式矿车运输。
中央分列抽出式,中央4个斜井入风,边界
事故主要原因
安全欠账严重。
全公司安全欠帐已达13673万元。尤其是 “一通三防”方面,主要是通风系统改造、安 全监控、防治瓦斯和矿井防尘方面抗灾能力差。 全公司10个生产矿井中,通风能力不足的有4处, 应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而未建立的7处,需要完善 安全监控系统的7处,需要更新防尘系统16处 (一矿多井)
事故涉及3个采区的22个采掘工作面、机电硐
室及5条入回风井、地面皮带机房等;井下巷道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