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对空调系统的影响_徐亮

合集下载

长配管、高落差对机房空调性能影响

长配管、高落差对机房空调性能影响

长配管、高落差对机房空调性能影响作者:黄德勇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摘要:机房空调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经常出现长配管、高落差的工况,为探明长配管、高落差对机房空调系统影响,设计了名义制冷量为25kW的列间机房空调系统,并在100m长配管、30m高落差的条件下进行无外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在室外机高于室内机的30m 正落差,100m长配管工况下,机房空调系统几乎没有管道压力损失,系统膨胀阀前压力近似等于排气压力,功率与标准配管相当;(2)在室外机低于室内机的30m负落差,100m长配管工况下,机房空调系统管路压力损失很大,且近似等于垂直方向上压降,功耗大幅增加;该结论对于强化长配管、高落差机房空调系统的工程施工与运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冷系统;长配管;高落差;能耗一、引言长配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已相当普遍。

例如,用于全年供冷的机房空调,以及在商用和住宅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等,它们都具有长配管特点,均需在施工现场,用液体连接管和气体连接管将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连接而成为一个制冷系统,并在现场补充制冷剂充注量。

由于空调设备中制冷剂管道会产生压力降及热量损失,一般将冷凝器、蒸发器直接与压缩机相连,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距离不大。

在有些情况下(如数据中心),受空间、美观等其他限制,室外冷凝器要通过长配管与压缩机连接,特别是着商业建筑和住宅楼房高层的增多,这种长配管的要求越来越多。

为此,本文对一台25kW长配管、高落差机房空调系统在焓差实验室进行无外扰、定转速条件下的性能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长配管、高落差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影响。

二、长配管制冷系统的实验设计(一)列间机房空调工作原理列间机房空调又称为行级机房空调(下面简称:机房空调)。

将机房空调按一定布局穿插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中间,通过封闭、隔离的冷、热通道为服务器散热。

由于其直接处理服务器排放的高温空气,故机房空调的进风温度相对于传统机房空调更高,通常可以达到38℃左右。

机房空调室内外机间配管长度对机房空调性能影响的研究

机房空调室内外机间配管长度对机房空调性能影响的研究
外冷 凝 器要 通 过 长 配 管 与 压 缩 机 连 接 , 别 是 随 特
着商 业建 筑 和住 宅 楼 房 高 层 的增 多 , 种 长 配 管 这
的要 求越 来越 多 。
以 往 对 长 配 管 的研 究 较 少 , 般 只涉 及 水 平 一 管道 或蒸 发 器 在 冷 凝 器 上 方 的情 况 , 者 将 系 统 笔
收稿 日期 :0 00 —7 2 1—81
1 工 况及计 算 方法
1 1 设 计工 况 .
设计 工况 见表 1 制冷 剂 为 R2 。 , 2
o o fc mpr s o e s r whe pe l n h e we n i do r a d ou d r un t h n s a rz n pi e gt b t e n o n t oo is c a ge t ho iont l a
a d v r ia i e t n Pr v d s r f r n e f r d t r n n y t m i e l n t t o g n e tc ld r c i . o o i e e e e c o e e mi i g s s e p p e g h wih l n
( 津商业 大 学天 津市 制冷 技术 重点 实验 室 ) 天
摘 要 以名 义 制 冷 量 为 7 . W 的制 冷 机 组 为 对 象 , 究 室 内外 机 管 长 在 水 平 和 垂 直 方 向 变 化 时 , 统 14k 研 系
制 冷 量 、 缩 机 耗 功 的变 化 情 况 , 而 为 需 要 配 置 长 配 管 的 系 统 管 长 的确 定 提 供 参 考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 缩 压 从 压
ABSTRACT Ta n ne r f i e a i ni wih 71 4 kW iu a e rge a i n c pa iy f r ki g o e rg r ton u t t . tt l r r fi r to a ct o

关于分体式空调的配管长和高地差

关于分体式空调的配管长和高地差

关于分体式空调的配管长和高低差商用分体式空调机为了解决中小规模大楼及大空间的空气调节,正在开发使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尽可能长,有更大高低差的空调。

把配管变长的话能够允许多大程度的能力减少,对于把配管变长时的冷媒追加充注量气液分离器的容量要足够大,加大配管的高低差时就有必要使润滑油能回到紧缩机。

加大粗管(气管)的直径的话,冷媒速度会降低,能力减少虽不明显但回油就会变得不好。

因为加速冷媒流速就会产生冷媒流速声音,所以就有必要在冷媒配管管径的选定上考虑上述因素。

(气管的冷媒流速5~15m/秒)长配管・加大高低差时的问题①机组间的冷媒配管越长能力减少越多由空调厂商决定能力减少到什么程度②机组间的冷媒配管越长,追加冷媒充注量越多有必要增加气液分离器的容量③机组间的冷媒配管越长,紧缩机的回油变得越差安装油分离器,气管适合的管径,追加捕油器就是必要的1.配管长度和能力减少的关系冷媒在流经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配管的时候,由于配管阻力,配管出口处的冷媒压力比入口处的冷媒压力要变低。

这种压力变低是冷媒流速越快、配管越长变得越大,使空调能力变低。

在制冷运转时,粗管中流的是低温・低压的气体,在制热运转时是高温・高压的气体。

因为制冷运转时的气体的比体积要比制热时大,所以冷媒流速变快压力损失变大。

因此制冷时能力的减少要比制热时大制冷时的能力降低量以S公司为例Q=0.189(L-5)+0.015H室外机在上Q=0.189(L-5)―0.004H室外机在下制热时的能力降低量以S公司为例Q=0.053(L-5)+0.015HL:配管长m适用于5m以上H: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高低差m2. 高低差和回油给紧缩机摺动部供油的润滑油的一部份是从紧缩机的排气管来的,此处的回油变差的话就会引发紧缩机内润滑油不足、摺动部异样磨耗、出异样音、抱轴等。

配管内的润滑油在冷媒是液体的时候溶入液体冷媒移动,在气管内润滑油是分离开来随着气体的流速来移动的。

高低差及配管长对多联机系统影响的要因分析

高低差及配管长对多联机系统影响的要因分析

行试验,确保制导仪角速度功能和性能完成满足系统控制和调 参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 郭秀中,于波,陈云相.陀螺仪理论及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
4 高低差超差时的对策 (1)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动作不良:需要降低系统设计压
力,降低膨胀阀前后压差。 (2)压缩机回油不良:尽量让少量的油在系统中循环,
适当进行回油控制。 (3)室内机分流不良:需要调节各个室内机的膨胀阀,
离室外机近的室内机阀开的小点,最低/最远的室内机阀开的大 一些。
(4)连接配管:适当缩短总配管长,同时缩短分歧管和 室内机间的距离差。
面保持度的要求,以某品牌变频转子压缩机为例,在底部从上 到下分别A,B,C三个油面要求,15~30Hz时的最低油面要求 为C面,30Hz以上时的最低油面要求为B面,C面以上为安全油 面,且油池中的油重比要求35%以上。因此要在A、B、C三个 油面上分别安装视液镜,便于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压缩机油位的 变化。同时在压缩机的最底部开孔连接处抽油管,以便在实验 过程中抽取样品进行油重比分析。
(2)汽液分离器,通常在底部的回油孔处,上部的出气 口处和他俩的中间位置安装视液镜,如果汽液分离器高度很高 可酌情追加视液镜的数量。
(3)系统中至少要在以下位置安装视液镜,汽液分离器的 入口、压缩机的吸入口、压缩机的排气口、油分离器的出口、油 分离器的回油管,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系统冷媒运行情况。
(4)系统设置要求,极限设计要求设置高低差[3]。
5 结束语 本文简述了商用/家用空调机常见的节流装置及其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毛细管并联电子膨胀阀的新型复合式节 流装置,通过这种装置,实现了大容量一对一空调机组的低成 本、节能、高精度、大运行范围的要求,相信随着空调冷媒系 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会涌现出更为高效低成

配管长度对VRV空调系统制冷性能影响的分析

配管长度对VRV空调系统制冷性能影响的分析

配管长度对VRV空调系统制冷性能影响的分析配管长度对VRV空调系统制冷性有何影响,必须在已有的VRV空调系统的实验中,对不同作用域的制冷性和能效比进行系统的测试。

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管长度对VRV系统制冷和能效比的影响、配管长度和室内外机的高差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室内机间距对VRV系统性能的影响等,通过具体分析和探讨,达到最终对系统的制冷性影响的结果,并通过对空调的合理使用,高效的提高空调制冷性能和能效比。

标签:配管长度;VRV空调系统;制冷性能;能效比当前的VRV空调系统呈现出系统容量不断增大、配管长度也日趋变长以及空调系统配置中的室内及数量明显增多的主要趋势,正是因为这些明显的变化趋势,VRV空调系统的作用域问题就随之产生。

配管长度、室内外机高度差以及室内机的间距都是整个VRV空调系统的作用域问题范围之内的因素。

但是由于空调在运作过程中受到很多影响如配管长度及分歧管的距离等因素,所以相关专家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通过作用域、配管长度对制冷性能及能效比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分析。

在现阶段,有很多专家对空调部分的负荷情况,采用相关模拟软件研究各种不同的情况对性能造成的不同影响。

1、具体实验装置的操作此次试验主要为了研究配管长度和室内机间距对VRV空调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而影响整个实验的主要因素是配管长度和室内机间距的具体确定[1]。

实验装置的系统图如下所示:实验中按照室内外机负荷率的具体情况对不同情况下的负荷程度进行系统的测试,当然,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都会将室内机的组合方式进行不同的调整,具体研究配管长度及室内机间距对整个VRV空调系统的性能造成不同影响。

2、配管长度和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高差从上表可以得出,最大的配管长度范围是100m至150m,室内机高差范围是15m至50m不等。

配管长度的最大差可以达到50m,室内机最大高差的最大差是35m,室内外机最大高差都是50m,两者基本相同。

配管长度及分歧管间距对多联式空调性能的影响

配管长度及分歧管间距对多联式空调性能的影响
第2 7卷
第 4期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N L F H N Z O I RI G TN uTY t ! j O R A E G H U NV S Y F I D sR l u ! OZ U E T OL H I !!
Th n l e e o p e t ne l ng h a i e c nn c o pa i n p r o m a e i ulic n c e i - o d to y t m e fr nc n m t- o ne t d a r c n ii n s s e
Absr c Th o h a t si g,h n ue c fdfe e o ln o d o t a t: r ug e tn t e i f n e o i rntc oi g l a n EER nd u b ln e r t fr fi e a l f a n a a c a eo erg r — i g c pa i i lic n ee i- o d to y tm ssu id. n l e c fp p e t n pe c n e — rn a c t n mu t— o n t d a rc n iin s se wa t d e I fu n e o i e lngh a d pi - o n c y
同时分歧 管 间距 对 系统性 能的 影响远 大 于配 管长度 . 关键 词 : 多联 式空调 系统 ; 能效 比 ; 配管长 度 ; 分歧 管 间距 中图分类 号 : K 2 T 14 文 献标 志码 : A D I1 .9 9 ji n 10 O :0 3 6 / . s .0 4—17 . 0 2 0 . 0 s 4 8 2 1 .4 0 9

大容量多联机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影响分析

大容量多联机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影响分析

大容量多联机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10-28T07:06:21.07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16期作者:黄进[导读] 在空调产业链中,多联机是一项重要设备。

黄进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在空调产业链中,多联机是一项重要设备。

我国对多联机进行了多年的研发制造,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多联机在传统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兼具了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安装维修等优点。

随着地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如何节约能源也成为多联机开发制造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文就更节省能源的大容量多联机及配管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多联机;配管长度;机组性能经过多年研究,我国在普通多联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明了可用于制冷和供暖的多功能多联机以及可更换冷热空气的新风多联机。

充分体现了多联机的多功能扩展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联机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生活中,秉持着节约能源,共创绿色生活的理念,因同等工作强度要求下,大容量多联机比多台普通多联机配合工作更加节能,所以大容量多联机的开发成为空调行业的又一重点。

然而多联机的控制系统由多项设备组成,大容量多联机的设备复杂性易造成能源浪费,在实际应用中必需考虑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以控制大容量多联机的能源利用率。

1.大容量多联机控制系统简介随着多联机的广泛应用,大容量多联机因其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可配套性而备受欢迎。

但由于多联机的控制系统过于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把控其精确操作。

多联机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设备组成。

大容量多联机则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机组并联扩展或增加压缩机数量以增大容量,而随着容量的增加,对多联机的控制就越困难,配管长度对其的影响是研发人员控制大容量多联机的主要切入点。

配管长度既决定了多联机的工作损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多联机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如何对多联机机组进行高效,易控制的组合是大容量多联机的开发思路。

长配管空调器解决方案

长配管空调器解决方案

细管尺寸
充注量(g/m)
9.52(3/8)
7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7(1/2)
125
(4)由于气液分离器及油分内都会有存油,特别是多联机系统,不运转的室内侧换热器也 会存油,所以有必要根据具体部件的存油量补充冷冻机油。
(5) 在高落差时,每隔 10 米加装一个回油弯。 (6) 使用曲轴箱加热带(C-SB 系列压缩机 35W),并保证停机时加热。长时间停机时(如
1.0Ф ~ 2.0Ф
和 的临界溶解度曲线
的状态 (1层)
的状态 (2层分离)
油7.5%
浓度 油 浓度
油40%
油 40% 层

¦µ
7.5%

¦µ
¦µ
回油孔不是将底部的一个加大,而是分散到合适的高度, 这样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回油孔的总面积和一个孔 时相同)
附:供参考的气液分离器
(3)超出标准配管长度后,需要根据管长增加制冷剂,三洋空调器推荐的补充量为(参考):
(5) 在低温条件下(室外温度 0~-5℃),室内机在上的高落差情况进行制热运转试验。 通过压缩机的视油镜观察油面变化情况。记录低于最低要求油面的时间。
(6) 最低油面要求:
minimum oil level
运转中可以低于最低油面的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以上——
第一次运转前),提前 5 小时加热。 (7) 由于各公司的空调器系统区别较大,所以最终的系统配置情况仍要以实际的实验确
认为准。
4、试验方案及要求: (1) 在所有的标准条件、过负荷条件及低温条件下均要保证压缩机排气温度不超过
130℃。 (2) 在标准条件下确认制冷量衰减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 在各种条件下(特别是低温制热条件)对压缩机下盖温度进行测量,并保证压缩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ew T echnology & N ew P roduct一、引言家用空调器在室内外机高差较大,配管长度较长的安装条件下,对空调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内主要空调厂商对家用空调器在室内外机安装高差和连接配管长度方面没有统一的限制,类似可供参考的试验结果及分析比较少。

故本文通过实际安装的空调器进行试验分析。

本文重点介绍空调器在高落差长配管的安装形式下,管路压损对空调系统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对空调系统的影响的对策。

同时介绍高落差长配管安装情况下的压缩机回油及压缩机启动现象分析。

二、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对空调系统的影响空调器的高落差长配管有两种安装形式:室外机在下、室内机在上和室外机在上、室内机在下。

对上述两种安装形式对空调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归纳如表1所示。

三、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下空调器的试验这次进行高落差长配管试验的空调器有两台:分别为室外机低置和室外机高置两种形式。

图1为表1图1 试验空调器安装示意上述两台空调器连接管路的温度、压力测压点布置示意。

进行试验的空调器均选取为3.8kW 定速柜机,压缩机选用3.8kW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mmN ew T echnology & N ew P roduct根据3.8kW 定速柜机的安装要求,室外机高置形式的空调器:每隔一定的高度设置一回油弯,保证空调器停机后启动瞬间,压缩机能吸到足够的润滑油,而不至于发生缺油咬缸现象。

同时确定其加液量:一定管长(20m )以内不需增加制冷机;该长度以外的,按照每米增加120g 制冷剂的要求添加冷媒量。

以上内容见表2所列。

四、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下空调器试验结果分析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下的两台3.8kW 空调器:室外机低置和室外机高置两种形式,分别安装在不同地点进行寿命考核。

上述两台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下空调器的制冷运行工况,室外工况条件:28~37℃,两台空调器运行时间为5月份~8月份。

表3为制冷运行的一些数据测试结果,数据采集点位置见图1所示。

以下分析制冷工况下,室内外机连接的管路压损。

1. 通过lg P -h 图分析制冷工况压损对空调系统影响室外机在下、室内机在上的高低落差长配管试验中,上下连接管的管路压损是系统中的主要压损。

制冷工况下,由于上下连接管路大落差,管路较长,受重力影响的压损占上下管路压损的绝大部分,该压损使蒸发压力大幅下降(见表3),进一步使蒸发温度下降,压缩机吸气比容u 1上升,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能力 下降。

同时,在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一般会通过多增加制冷剂来保证空调器冷量,这就使压缩机排气压力上升。

因比容u 1增大,h 1-h 4减小,故单位容积制冷能力q u 下降。

同时压缩机排气压力上升,空调系统冷凝压力上升,压缩机功耗w c = h 2'-h 1'增加,压缩机制冷能整体制冷性能下降。

2. 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对空调系统影响(1) 空调器实际运行中管路大压损对空调系统的影响① 室内外机安装形式不同,管路压损影响程度不同。

由于制冷机流向不同,液态制冷机受重力影响的重力压损对管路压损的作用不同。

由上述数据推算,室外机低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系统的竖直管路每米平均压损较室外机高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系统的竖直管路每米平均压损大,前者的竖直管每米平均压损为0.016MPa/m ,而后者为0.009MPa/m ,相对小些。

由此可知,室外机低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系统可适当地降低安装高度,减轻压缩机排气压力的负担。

表2表3图2 lg P -h 图②管路大压损使压缩机运行条件苛刻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的空调器,由于配管较长,高度相差较大,为了保证空调器的制冷量,一般会多增加制冷机,这就使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在恶劣(超高温气候)工况下,空调系统易发生频繁保护停机现象。

同时,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由于配管较长,管路大压损使压缩机吸气压力、吸气温度较低,室外机高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室内外机连接管路较长(45~50m),管路压损较大:液管平均压损为0.007MPa/m,气管平均压损为0.0018MPa/m,压缩机吸气平均压力为0.36MPa(绝对压力),吸气平均温度为-4℃。

过低的吸气温度,不利于压缩机长期运转,并且使空调系统整体性能下降。

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的压缩机压比较大(排气压力较高、吸气压力较低),增加压缩机的设计成本。

表3中,室外机高置形式的空调器制冷运行,压缩机压比达5.1。

其解决方法为:(a) 提高压缩机可靠性设计压缩机设计中,适当提高压缩机的耐高压能力。

同时在满足压缩机的高压比情况下,充分考虑压缩机的性能、结构设计等。

在设计中,可参考以下关系式:空调过负荷工况下的排气压力(焓差室测得)+每米落差平均压损×落差高度值+每米水平平均压损×水平配管长度(焓差室测试以外新增加的水平配管长度)≤压缩机设计的过负荷压力。

(b) 适当放大空调器室外侧换热器的面积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适当放大室外侧换热器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可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

(2) 室外机低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器易发生冷媒侵入现象室外机在下,室内机在上,空调器制冷运行停机后,未进入室内蒸发器的液体氟利昂流入处于低位的室外机换热器。

由于高低落差大(13~15m),长配管内的液体氟利昂较多,在重力影响下,大量液态氟利昂进入压缩机腔体,发生冷媒侵入现象,压缩机启动时易造成液击现象。

防止启动瞬间液击现象的方法为:(a) 压缩机配置电加热带空调器停机开启前,对压缩机壳底进行预热,使压缩机腔体内的液态氟利昂能气化为气态氟利昂,避免启动瞬间的液击现象。

(b) 空调系统添加辅助储液器可考虑在室外换热器(冷凝器)出口节流装置后加设一辅助储液器。

停机后,长配管液管内未来得及蒸发的液态氟利昂可倒流入辅助储液器,防止进入压缩机腔体内造成液击现象,见图3(a)。

同时也可考虑在压缩机吸气储液器前加设一辅助储液器。

停机后,回气管内大量液态氟利昂可流入辅助储液器,而不是进入压缩机腔体造成积液,可防止压缩机启动时的因积液而造成的液击现象发生,见图3(b)。

在高落差长配管、室外机低置安装形式的试(a)冷凝器后增辅助储液器(b)压缩机前辅助储液器图3 添加辅助储液器示意N ew T echnology & N ew P roduct验中,观察到视镜压缩机在启动前的油液分层现象。

分析压缩机腔体内启动前的油液分层原因:空调器长时间停机,随着夜间温度的降低,气态氟利昂冷凝为液体状态,大量液体氟利昂与冷冻油互溶,积聚在压缩机腔体下部。

常温状态(20℃)下,氟利昂密度1.21×103kg/m3大于冷冻油密度0.92×103kg/m3,长时间的停置,使油液逐渐发生分层现象。

压缩机腔体内发生油、液发生分层现象后,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因液击缺油而堵转(集尘圈高度的位置是液态氟利昂,油泵上的是液态氟利昂,而不是油),该种现象对压缩机可靠性危害较大。

故对于较大的空调系统(充液量较多、配管长度较长的空调系统),压缩机宜配置电加热既可防止压缩机启动瞬间的液击现象,又可防止压缩机腔体内油液分层现象的发生。

(3) 室外机高置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系统回油较苛刻制冷运行工况,因室外机位于高位,室内机向高位的室外机上行回气需克服大落差造成的重力压损,回油较困难。

室外机高置安装形式下,改善压缩机回油困难的方法:(a) 压缩机排气侧加设油分离器,减少润滑油在空调系统内的循环;(b) 空调系统定期进行回油操作;(c) 压缩机吸气管尽量设置成“粗、大、低”的形式,保障启动供油;(d) 室内外机竖向的连接管每隔一定的高度设置一回油弯。

室外机高置的安装形式中,竖向连接管每隔10m设置一折弯半径为50~150mm的S形回油弯。

同时在室外机进管处,同样设置一折弯半径为50~150mm的U形回油弯,保障压缩机启动瞬间能吸到充分的润滑油,压缩机能正常启动运转。

上述室外机低置和室外机高置两种安装形式下的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空调系统回油情况良好,运转至今无回油不良现象发生(压缩机咬缸现象)。

五、小结1. 高落差长配管试验管路压损情况总的来说,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管路压损较大,压缩机吸气压力、吸气温度过低,压缩机压比上升,空调系统性能下降。

(1) 室外机低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制冷工况下的重力压损对竖直管路压损是递增作用,对空调系统影响较大,制热工况下的重力压损对竖直管路压损是递减作用,对空调系统影响相对较小。

(2) 室外机高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试验中,制热工况下的重力压损对空调系统影响较大,制冷工况下的重力压损对空调系统影响相对较小。

2. 高落差长配管试验液击情况高落差长配管安装形式的空调器,长时间停机后的启动瞬间易发生压缩机液击现象。

(1) 吸气侧添加大容量的辅助储液器可减轻液击现象的发生。

(2) 压缩机配置电加热可防止压缩机腔体内油液分层现象发生,同时也可减轻压缩机启动瞬间液击现象的发生。

3. 高落差长配管试验空调系统回油情况室外机高置安装形式的高落差长配管空调器回油相对较困难。

在竖直安装管路较长的情况下,宜每隔一定的高度(10m左右)设置一回油弯,保证压缩机启动瞬间的供油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