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

合集下载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三年级国学试卷篇一: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一、找出相对应的下一句用线连起来。

(20分)弟子规圣人训有余力则学文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呼应勿缓泛爱众而亲仁首孝弟次谨信谏不入悦复谏问起对视勿移进必趋退必迟号泣随挞无怨二、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5分共10分)1、“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3、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

,、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

,、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4、德有伤,贻亲羞。

(),、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三、请就你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下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每小题5分共20分)1、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

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兄弟睦,孝在中。

,、言语忍,忿自泯。

,、尊长前,声要低。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常悲咽 ,、谏使更 ,、谨为去3、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街上上网时,你应该( ) ,、答应他 ,、不做声 ,、拒绝4、课堂上,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可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该怎么办,,、声音洪亮的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回答。

”,、低着头,面红耳赤,不做声。

,、低声细语地说:“老师,我不会。

”四、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小题2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 B、近()2、出必告,fǎn必面 A、反 B、返()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 B、善()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 B、公()5、言语忍,fèn自泯 A、愤 B、忿()五、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代,是值得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五经》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道德经》答案:D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C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5. 下列哪个成语与“精卫填海”无关?A. 持之以恒B. 锲而不舍C. 滴水穿石D. 画蛇添足答案:D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美丽吸引了人们前来观赏。

C.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采摘。

D. 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言语,但它们的存在让周围环境变得美丽。

答案:B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答案:C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A. 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B. 只有温习旧知识,才能学习新知识。

C. 只有学习新知识,才能成为老师。

D. 只有成为老师,才能温习旧知识。

答案:A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春秋》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道德经》1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________》。

三年级国学比赛试题

三年级国学比赛试题

国学比赛试题(三年级)一:1分题单选题:1.“揠苗助长”是一句成语,请选出“揠”字的意思。

A、压迫B、娇惯C、拔起D、纵容答案:C2.古诗«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其作者是:A、杜甫B、邵康节C、韩愈D、李白答案:B3.“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重,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是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答案:A4.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答案:A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答案:D6.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答案:C7. 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C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黄山B、泰山C、华山答案:B9.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A、兄弟B、朋友C、学生D、老师答案:C10.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到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答案:B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A、管仲C、陶行知D、孔子答案:A12. «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A、孟子的母亲B、老子的母亲C、孔子的母亲D、庄子的母亲答案:A13.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答案:C14.古人用什么方法保持口腔清洁?A、口服某种药物B、嚼杨柳枝擦牙刮舌头C、用清水漱口D、吃蒜头答案:B15.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D、动、静脉皆可答案:B16.“四方羊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A、周B、元C、商D、夏答案:C17.爵是一种典礼是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三只脚B、四只脚C、五只脚D、六只脚答案:A18.“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男角B、女角C、儿童D、男女均可答案:A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答案:B20.“瘦金体”是以下哪位皇帝创立的字体:A、宋真宗B、宋徽宗C、宋神宗D、宋钦宗答案:B二:一分多选题:1. 下列哪几句诗是带有动物及植物的?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2.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记录,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这本书由几篇组成?3. 《三字经》是一本传统的启蒙读物,它用简明易懂的文字,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和道德规范。

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将以下四大发明与其对应的发明家连线:a) 造纸术 1) 赵佶b) 指南针 2) 郭守敬c) 火药 3) 毕昇d) 活字印刷术 4) 蔡伦二、选择题1. 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是《道德经》的作者?a) 孔子c) 孟子d) 老子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a) 《孙子兵法》b) 《左传》c) 《资治通鉴》d) 《尚书》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游记》是明代杂剧作品。

b) 《红楼梦》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

c) 《水浒传》是明代志怪小说。

d) 《白鹿原》是明代长篇小说。

三、解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四书五经的概念及代表作品。

2. 解释以下成语的意思:一知半解、守株待兔、画蛇添足。

3. 中国古代的音乐和舞蹈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一、填空题1. 万世师表2. 20篇3. 王荆公4. a-3,b-2,c-4,d-1二、选择题1. d2. a3. b三、解答题1.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

2.- 一知半解:表示只知道一点表面的、不够全面的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和理解。

- 守株待兔:比喻被固定的观念或做法所束缚,无法灵活应对新的情况。

三年级国学竞赛试卷.doc

三年级国学竞赛试卷.doc

三年级国学竞赛试卷三年级国学竞赛试卷班级姓名得分看拼音写词语。

(10分)xiu jian xiong pu bai fang chui tou sang qi ()()()() jiao nen zi run shi yan xue wu zhi jing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3分)例:(雪)白()绿()蓝()黄()红()黑()紫三、下面各组词中画线字的读音有一个和其它的不同,请把它圈出来。

(4分)1、看守看护看管看见2、首都全都成都都市3、薄雾薄纸单薄薄冰4、降落降服下降降雨四、照样子写词语。

(4)分兴冲冲打扫打扫自言自语里应外合五、根据意思选词语。

(4分)凝视视察端详仰望注视俯视环顾游览1、从容地看()2、从高处往下看()3、注意地看()4、聚精会神地看()5、上级人员到下级机关查看工作()6、抬头向上看()7、向周围看()8、仔细地看()六、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1、五位老师分别姓“张、陈、叶、林、胡”,按音序排列是()A、陈、叶、胡、张、林B、陈、胡、林、叶、张C、林、张、叶、胡、陈D、陈、胡、叶、林、张2、下面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刺骨的寒风笨重的心情B、活泼的孩子亲密的朋友C、茂盛的树木温暖的阳光D、奇妙的歌声明媚的星空3、与“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意思相同的是()A、这真令人奇怪。

B、这有没有奇怪。

C、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D、这奇怪吗? 4、哪句话是说“美国队输了。

” ()1、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赢了。

B、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赢了。

5、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春天的()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8分)1、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改成反问句)2、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改成陈述句)3、荷花在风中摇摆。

国学试题三年级

国学试题三年级

试题1、“五经”指的是哪几部书?答:《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2、“四书” 指的是哪四部书?答:《大学》、《中庸》、《孟子》、《论语》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有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又名是:《石头记》4、《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答:司马光5、“拱手而立”表示对尊长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当:( A )A 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6、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 忠耿正直B 独断专行C 奸诈阴险D 鄙俗无耻7、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相关?( D )A 冷眼旁观B偷梁换柱C破釜沉舟D破釜沉舟8、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与爱国相关?答: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9、《清明上河图》作于什么朝代,作者是谁?答:宋代张择端10、第一个测定地震的人是谁?答: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11、天坛南方北圆,象征什么?答:天圆地方1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答:长江13、被国人宽泛认同的四大国粹指的是哪些?答:京剧、国画、中医、中华武术14、以下哪项不是端午节的民俗?(C)A 挂香包B 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A 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6、“苦心人,天不负,养精蓄锐,三千越甲可吞吴”描绘的是谁?答:勾践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想?( B )A黄山B泰山 C 华山D衡山~1/3~18、“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学生19、“三更子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 21点至 23点B 23点至清晨 1点C清晨1 点至3 点 D 24点20、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间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答:隶书2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演义》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A)A 管仲B孟子C陶行知D孔子答:《三国、23、《本草纲目》的作者是?答:李时珍24、按民俗,“腊八粥”应在农历哪一天喝?答:十二月初八25、《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优秀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乔迁。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之涣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夜忆舍弟》D. 《月下独酌》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答案:A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苏轼答案:B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答案:A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望岳》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枫桥夜泊》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

答案:两个黄鹂鸣翠柳13.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朱熹。

答案:胜日寻芳泗水滨14. “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静夜思》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三年级国学

三年级国学

三年级国学试题1、下列被称为“小李杜”的是()A、李白、杜甫B、李商隐、杜牧2、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朝的是()A、苏轼B、欧阳修C、柳宗元D、王安石3、下列哪一个文房四宝之一()A、宣纸B、端砚C、湖笔D、石墨4、“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的是()A、月亮B、嫦娥C、相见5、殿试第一名是()A、解元B、会元C、状元6、伊索是哪个国家的寓言家?()A、希腊B、丹麦C、德国7、《海的女儿》的作者是()A、格林兄弟B、安徒生C、莎士比亚8、“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那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9、古代“四书”除了《论语》、《大学》、《中庸》之外还有一个是()A、《老子》B、《孟子》C、《庄子》10、下列哪一个不是“三苏”之一的()A、苏轼B、苏武C、苏洵D、苏辙11、属于三原色的是()A、红黄蓝B、红黄绿12、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个不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儒林外史》D、《西游记》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14、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A、颐和园B、圆明园15、“五行”指的是()A、金木水火土B、仁义礼智信16、下列不属于“岁寒三友”的是()A、松B、竹C、梅D、菊17、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不包括哪个()A、《牛郎织女》B、《八仙过海》C、《孟姜女哭长城》18、被称为“诗魔”的是()A、白居易B、李贺C、杜甫19、不属于西方童话的是()A、《格林童话》B、《格林童话》C、《淘气包马小跳》20、“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本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答案:1-5:BCDAC6-10:ABBBB 11-15:ACCBA 16-20:DBAC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
班级:姓名: 学号:
一、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画√;错的画×)。

(10分;每题2.5分)
1.三年级上册国学测试卷()
2.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
3.子不学;不知义。

幼不学;老何为。

()
4.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
二、连线。

(20分;每个2分)
苟不教贵以专窦燕山名俱扬
教之道性乃迁教五子有义方
昔孟母老何为玉不琢师之惰
子不学择邻处人不学不成器
幼不学断机杼教不严不知义
三、选择正确答案。

(40分;每题4分)
1、“三光”是指日光、月光和()
A、灯光
B、火光
C、星光
2、“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3、笛子和箫属于八音中的()
A、木
B、丝
C、竹
4、《论语》共有()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5、《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
6、有一本书;“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这本书是()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
A、《水浒传》
B、《左氏传》
C、《右传》
8、传说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尝遍百草的是() A、伏羲 B、神农 C、黄帝
9、传说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唐尧
B、虞舜
C、大禹
10、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是()
A、夏
B、商
C、周
四、补充诗句。

(30分;每题3分)
1、 ;忙趁东风放纸鸢。

2、牧童骑黄牛; 。

3、;菊残犹有傲霜枝。

4、一年好景君须计; 。

5、远上寒山石径斜; 。

6、儿童急走追黄碟; 。

7、;江上秋风动客情。

8、知有儿童挑促织; 。

9、;每逢佳节倍思亲。

10、遥知兄弟登高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