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细节分析之8_控制阀模块化设计

合集下载

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优化设计

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优化设计

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优化设计液压系统是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其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就是控制阀。

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负责调节和控制液压传动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因此,优化设计控制阀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从控制阀的选择入手。

不同的液压系统在工作压力、流量和工况环境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阀。

可以通过考虑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压力损失、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和仿真等手段来验证所选控制阀的适用性。

其次,控制阀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也是优化设计的关键。

液压系统中控制阀的布置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以保证液压系统的紧凑性和通用性。

同时,在控制阀的连接方式上,应选用合理的接口和连接件,以确保控制阀与其他部件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控制阀的安装和维护位置,以便于后续的调试和维修工作。

在控制阀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注重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一方面,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和稳定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设计中应注意控制阀的流道形状和尺寸,以提高流量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材料,以提高控制阀的耐磨性、密封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控制阀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也是需要优化的方面。

可通过优化液压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增加控制信号的反馈机制来提高控制阀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当液压系统需要进行性能调整或维护时,控制阀的调试和维修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

在控制阀的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参数来判断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调整控制阀的参数和特性,可以实现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的最优化。

在控制阀的维修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维修规范和方法,以确保控制阀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结而言,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优化设计是提高液压系统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阀、优化控制阀的布置和连接方式、提高控制阀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注意控制阀的调试和维修工作,可以实现液压系统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阀门定位器是一种用于控制阀门位置的装置,它能够实现阀门的自动开关和定位。

在控制阀的工作过程中,阀门定位器能够准确地将阀门定位到指定的开度位置,以满足流量控制或压力调节的要求。

阀门定位器与阀门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阀门的控制效果、精度和响应速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连接方式的设计和选择非常重要。

1.机械连接方式机械连接是最常见和常用的阀门定位器连接方式之一,它通常通过直接连接或者通过连杆连接阀门和阀门定位器。

直接连接是指将阀门定位器的输出轴与阀门的阀杆直接相连,通过阀杆的伸缩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和定位。

直接连接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阀门,如旋塞阀、截止阀等。

连杆连接是指通过连接杆将阀门定位器的输出轴与阀门的阀杆进行连接,通过抬降连杆的运动来实现阀门的开关和定位。

连杆连接适用于一些特殊设计的阀门,如断路器、球阀等。

机械连接方式能够保证阀门定位器的输出力矩传递到阀门,实现准确的阀门开关和位置控制。

2.液压连接方式液压连接是指通过液压传动来连接阀门定位器和阀门,实现阀门的开关和定位。

液压连接一般使用油压作为介质,通过液压传动系统将控制信号传递到阀门,从而实现对阀门的开关和位置控制。

液压连接方式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输出力矩大且稳定,在一些对阀门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应用广泛。

液压连接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液压传动系统的参数选取、控制信号传递的稳定性等因素。

3.电动连接方式电动连接是指通过电动机驱动阀门定位器的输出轴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和位置。

电动连接方式通常使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对阀门定位器的控制,通过电信号传递控制信号,驱动电动机实现阀门的开关和位置控制。

电动连接方式具有快速响应、准确控制、可远程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一些对阀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电动连接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电动机的选型和控制系统的参数选择,以及与阀门定位器的联动设计等因素。

4.气动连接方式气动连接方式是指通过气动装置来连接阀门定位器和阀门,实现阀门的开关和位置控制。

气动系统中控制阀的设计与优化

气动系统中控制阀的设计与优化

气动系统中控制阀的设计与优化气动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气动系统中,控制阀担负着控制流体的方向、流量和压力等功能。

控制阀的设计优化是气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控制阀的设计、结构和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气动系统中的控制阀的设计与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控制阀的设计控制阀的设计应该从气动系统的使用效果、工作环境、执行器要求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来说,控制阀的设计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阀芯和阀座的设计阀芯和阀座是控制阀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控制阀的使用效果。

在阀芯和阀座的设计中,应根据气体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进行计算和模拟,以保证阀芯和阀座的互相配合,防止气体泄漏。

阀芯的设计应注重流体动力学特性,确保阀门的响应时间短、流通稳定、偏差小,降低流体激波和振荡的影响。

阀座的设计应注重阀门密封性,确保气体完全封闭,不发生泄漏。

2.密封结构的设计密封结构是控制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形成气密性。

在密封结构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可靠性和密封性,同时需避免过度的摩擦和磨损。

常见的密封结构包括挤压式、摩擦密封式、凸缘式、弹性式等,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作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进行设计。

3.结构材料的选择控制阀的材料对其使用寿命和防腐蚀性具有重要影响。

阀门材料一般应选择具有耐蚀性、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如不锈钢、铸铁等。

对于一些特殊的气体管道中,如传输氧气、氯气、硫化氢等含有有害元素的气体,应选择特殊材料进行阀门的设计和生产。

4.可靠性保证控制阀作为气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气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未知因素对控制阀的影响,如流量和压力的波动、催化剂的氧化等,以预测和评估控制阀的寿命。

同时,还应执行必要的测试和校正,以保证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二、控制阀的结构在控制阀的结构中,一般包括阀门壳体、阀芯、阀座、密封结构、阀杆、操作机构等。

阀门行程的分析

阀门行程的分析

阀门行程:值得分析的细节对控制阀细节——阀门行程的分析控制阀(Control valve,国标GB/T 17213.1-1998定义为控制阀,国内旧称调节阀)是终端控制元件,决定着过程控制是否及时有效,在整个控制回路中较为重要但又是长期以来技术比较薄弱的环节。

控制阀的生产厂家众多,造成控制阀品种多、规格多、参数多,质量参差不齐。

不同厂家的同类型控制阀的设计差异、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是笔者近期关注的问题。

笔者自70年代初从事引进装置国外自控仪表工作以来,一直侧重现场仪表的使用和DCS组态、PLC编程以及参与项目工程,而对控制阀有些认识不足。

近来整理多年的工作笔记及材料,也开始对控制阀做一些探讨。

现以部分知名品牌控制阀为例,着重对目前在用量最大、多数厂家都在生产的单座阀做一些细节分析。

本文针对不太为人关注的控制阀行程问题进行探讨。

阀门行程是值得分析的技术细节终端控制元件的控制阀,在工业过程中是局部阻力可以改变的节流元件和耗能设备,其最基本功能是调节功能,体现在流量系数及可调范围和流量特性。

流量系数是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控制阀流通能力,有Kv和英制Cv;流量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开度(阀门行程)与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的关系,与阀内件结构、阀门前后压差有关,理想流量特性有有线性、等百分比和快开等。

对于流量系数和流量特性,大家都非常关注,而阀门行程似乎只是控制阀的一个简单指标。

在表1中列出了部分厂家控制阀的阀门行程及流量系数,并从中寻找可探讨的细节问题。

从表1中可以看到列举的不同厂家7种型号控制阀在相同公称通径相近流量系数的情况下,阀门行程却有较大不同。

以DN50(NPS 2)控制阀为例,流量系数Cv基本在45左右,而行程却从15mm到25mm不同;DN80(NPS 3)控制阀的差异更明显,流量系数Cv基本在100左右,而行程却从15mm到40mm不同。

这种情况说明什么?首先,流量系数即流通能力在标准情况下由阀芯阀座间流通截面积决定;其次,阀杆直线运动使阀从全关到开即流通截面积从零到最大与阀杆直行程为一定特性的对应关系。

浅谈自动控制阀门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浅谈自动控制阀门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浅谈自动控制阀门的设计及控制原理在当前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阀门作为机械运动的重要装置,在控制流体流量、方向和压力大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机械自动化控制阀门则是近年来企业基于传统阀门基础上应用的一种更为灵活、方便且投资成本较小的装置,将其实践于机械生产作业中是目前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重要改革。

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自动控制阀门的基本内容,对其设计及控制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后期阀门的使用和生产提供了系统化科学依据。

标签:自动控制阀门;设计;控制原理;系统剖析一、自动控制阀门的基本概述简单来讲,所谓的“自动控制阀门”其实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脱离人为控制作业对流体进行自动化控制的装置,与传统人工控制相比,自动阀门的自动化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与此同时在提高控制准确度和精准度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自动控制阀门具备如下功能特点:其一,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虽然在投资使用过程中,人工控制的阀门成本较低,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员去进行操控,且在操控过程中操作系数难度较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反观自动控制阀门,不仅操作简单、灵活,与此同时在应用过程中无需消耗大量人力,且使用周期较长,不易损坏,由此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投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其二。

极大满足了当前企业正常运营需求。

在区域经济贸易往来愈发频繁的新产业背景下,企业生产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在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使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压力,借助采用微电子路的自动控制阀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能改善当前生产作业现状,此外还极大地满足了企业正常运营需求,此外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纯机械自动阀门因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自动控制阀门的设计及控制原理的基本概述在自动控制阀门应用过程中,实现对水量的控制是阀门应用的主要目的,具体而言其工作原理就是当需求水量达到预定后,水分会进入阀门凝胶膨胀,下压活塞之后实现对水管截面积的减小,然后一段时间之后水分会小于预定值,阀门中的水分会重新释放到生产环境中,阀门内压力减小,活塞上移,水流量变大。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9_数字式阀门定位器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9_数字式阀门定位器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九—数字式阀门定位器李宝华摘要:数字式阀门定位器是新一代高性能的电气阀门定位器,采用在板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和功能模块,可实现定位功能的自校准、自适应、阀位控制和控制阀的在线自诊断及离线测试,或附加更多功能,以及数字通信和集成到控制系统,还具有免维护运行特征。

以数字式阀门定位器为核心的控制阀数字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控制阀使用性能,使向来在回路中薄弱的最终控制元件有一个质的飞跃,进而成为流程工业现场的智能设备。

本文介绍部分知名厂家的数字式阀门定位器。

关键词:控制阀;数字式阀门定位器;技术特点;性能分析。

一、引言阀门定位器是控制阀的重要附件,按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气动型和电气型两大类,生产厂商很多,系列及型号繁杂。

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式阀门定位器是新一代高性能的电气阀门定位器,采用在板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和功能模块,可实现定位功能的自校准、自适应、阀位控制和控制阀的在线自诊断及离线测试,或附加更多功能,以及数字通信和集成到控制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还具有免维护运行特征。

以数字式阀门定位器为核心的控制阀数字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控制阀使用性能,使向来在回路中薄弱的最终控制元件有一个质的飞跃,进而成为流程工业现场的智能设备。

目前能提供高性能数字式阀门定位器的,基本上还是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有:· EMERSON-Fisher的DVC2000/DVC5000/DVC6000· DRESSER-Masoneilan的SVI II/SVI II AP· Flowserve-Valtek的Logix 1200/1400· SAMSON的378x型和3730/3731系列· Foxboro-Eckardt的SRD960/991· ABB(H&B)的TZID-C· Metso-Neles的ND9000· Siemens的SIPART PS2· Yamatake的SVP3000· Yokogawa的FVP图1给出部分厂商制造的数字式阀门定位器的外观照片。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7_阀门定位器的连接阀门定位器是一个用于控制阀门的设备,它可以将需要关闭或打开的阀门定位到正确的位置。

在实际工作中,阀门定位器的连接对于阀门的操作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分析阀门定位器的连接细节。

1.连接方式阀门定位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到阀门上,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夹紧连接等。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需要考虑阀门类型、工作环境及其它相关因素。

螺纹连接常用于小型阀门,它可以通过将阀门定位器螺纹固定在阀门体上来实现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但适用范围有限。

法兰连接常用于大型阀门,它通过将阀门定位器与阀门体之间的法兰连接起来。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适用于高压和高温环境。

夹紧连接是一种快速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卡箍或夹子将阀门定位器夹在阀门上。

这种连接方式方便快捷,适用于小型和中型阀门。

2.连接位置阀门定位器的连接位置对于阀门的操作和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阀门定位器连接在阀门体上方,这样可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操作阀门。

连接位置应该避免与阀门的其他部件冲突,确保阀门的正常运行。

3.连接强度阀门定位器的连接强度对于阀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连接的强度应该能够承受阀门操作时的力和压力,同时确保连接不会松动或脱落。

对于法兰连接,应该使用合适的螺栓和垫片,并按照标准的扭矩要求进行拧紧。

对于夹紧连接,夹子或卡箍应该具有足够的紧固力。

4.连接密封性连接的密封性对于阀门的泄漏控制和操作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连接处应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防止介质泄漏。

对于法兰连接,应该正确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密封。

总之,阀门定位器的连接细节对于阀门的操作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选择和使用阀门定位器时,需要仔细考虑连接方式、连接位置、连接强度和连接密封性等因素,以确保阀门的正常使用和可靠性。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控制阀是一种用来控制流体(液体、气体、蒸汽)流动的装置,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涉及流体力学、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首先,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流体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控制阀内部,流体通过阀体和阀芯之间的缝隙流动,阀芯的位置和开度会影响流体的流速和流量。

当阀芯打开时,流体可以自由流动;当阀芯关闭时,流体将被阻断。

控制阀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和开度来控制流体的流动,从而实现对流体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调节。

其次,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控制理论。

控制阀通常由执行器和调节器组成。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改变阀芯的位置,而调节器则负责监测流体参数并生成控制信号。

通过执行器和调节器的协调配合,控制阀可以实现精确的流体控制,满足工业生产中对流体流动的各种需求。

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还与阀芯的结构和材料密切相关。

阀芯通常采用不锈钢、铸铁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阀芯的结构设计也影响着阀门的密封性能和流体控制精度。

不同类型的控制阀,如截止阀、调节阀、节流阀等,其阀芯结构和工作原理也各有不同,适用于不同的流体控制场景。

除此之外,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还与流体的物性参数有关。

流体的密度、粘度、温度等参数会影响流体在控制阀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阀门的工作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流体的物性参数选择合适的控制阀,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维护,以保证控制阀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涉及流体力学、控制理论、阀芯结构和材料、流体的物性参数等多个方面。

了解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和使用控制阀,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

希望本文能够对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阀细节分析之八——控制阀模块化设计李宝华摘要:模块化设计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对控制阀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是发展趋势。

从系统论出发,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全系统通盘考虑,有一个响应全局的结构;再由系统结构决定部件功能;细节决定功能的完善与缺陷。

在决定系统结构后,在结构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细节决定成败。

本文试对控制阀模块化设计以及部分厂家的模块化控制阀产品进行探讨和细节分析关键词:模块化设计;控制阀系统结构;细节优化;分析引言控制阀(Control valve,国标GB/T 17213.1-1998定义为控制阀,国内旧称调节阀)是终端控制元件,决定着过程控制是否及时有效,在整个控制回路中较为重要但又是长期以来技术比较薄弱的环节。

国内外控制阀的生产厂家众多,造成控制阀品种多、规格多、参数多,质量参差不齐。

相比之下,国产控制阀更显弱势,原有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制造模式使其与国外控制阀厂家的技术差距加大,产品质量更存有较多问题,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很多。

不同厂家的同类型控制阀的设计差异、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产品设计理念向何方转变?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针对大多数厂家都能生产的直通单座控制阀,本文试对控制阀模块化设计以及部分厂家的模块化控制阀产品进行探讨和细节分析。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Modular Design缩写MD)是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快速设计技术(Rapid Design Technology缩写RDT)中的重要组成,面对整个产品系统的标准化、组合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而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并通过对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产品的设计方法。

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模块遵守共同的明确规则,以保证这些模块能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能够随时加入新的模块增加系统功能。

动态的模块化设计创造了选择权,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事后竞争性再集中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从产品的集中设计到模块化分散设计是一种创新,是工业产品的发展趋势。

从系统论出发,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全系统通盘考虑,有一个响应全局的结构;再由系统结构决定部件功能。

细节决定功能的完善与缺陷。

在决定系统结构后,在结构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细节决定成败。

模块化设计就是系统结构优先、部件功能优化、模块动态组合,用现代设计技术实现包括控制阀在内的工业产品先进制造的成功之路。

控制阀模块化设计控制回路中向来薄弱的是终端控制元件(控制阀、执行机构),源自OREDA的回路故障分析,终端控制元件的故障率占了全部故障的50%。

传统的控制阀产品性能落后、功能单一、维修不便,在技术上急待改进和创新,发展的方向应是控制阀模块化设计以及数字化应用。

控制阀模块化设计也是遵守从系统结构入手,将整个控制阀系列产品按照功能切分成有限多的通用模块(不变部分)和专用模块(变化部分),各模块独立开发并要求具有更多更好的性能,优化设计并尽可能多地在不同口径的阀门中采用相同的零部件,基于大部分部件确定使用通用模块、少部分按用户技术条件选择专用模块,从而快速响应市场,组合成满足需求的控制阀产品。

模块化设计的控制阀以其全新的系统结构、优化的模块部件、简便的计算与选型、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产品紧凑坚固、号型齐全多样、部件通用可换、易于维护检修,使控制阀整体功能和性能明显提升。

有统计资料显示,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控制阀与传统设计的控制阀相比,其零部件数量可减少25%,成本可降低20%,可组成的品种规格可增加40%之多。

对最终用户来说,会更有利于设备管理和运行维护,并能大幅度减少备件库存数量。

对制造厂而言,工装模具数量将明显减少,中间产品数量和库存也将大大减少,响应市场更快。

对控制阀实施模块化设计较早出现在欧洲的控制阀厂家及其产品系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SAMSON公司有模块化的紧凑型240/250/280系列控制阀、德国ARCA公司有模块化的ECOTROL 控制阀。

而全球生产控制阀历史最久的美国FISHER公司(属EMERSON集团)一直坚守传统的设计、推崇原有的E家族系列控制阀,最终也在2004年推出模块化GX型控制阀。

中国的控制阀制造厂也开始走控制阀模块化设计之路,如吴忠仪表于2002年引进德国ARCA 公司模块化ECOTROL 控制阀08C 系列,并结合自身多年科研成果,形成在细节上有吴忠特点的模块化ECOTROL 控制阀。

徐州阿卡也是在学习德国ARCA 公司模块化ECOTROL 控制阀的基础上推出阀门部件有明显传统产品设计印记的模块化06系列控制阀(与ECOTROL 控制阀明显不同是采用了传统的阀芯顶部导向结构)。

模块化控制阀模块化设计控制阀面对整个产品系统,体现于产品系统的标准化、组合化,结构合理、部件优化。

以控制阀两大组成部分(执行机构和阀)及附件为出发点,进行功能分析,划分出功能模块,并使有限多的模块实现功能最优化。

图2给出模块化控制阀的一些模块划分,图3为模块组合示意。

(a)SAMSON 240系列 (b)ARCA ECOTROL 08C 系列 (c)FISHER GX 型 图1 国外部分知名品牌的模块化设计控制阀图2 模块化控制阀模块划分主要部分 主要模块 模块细分 图3 模块化控制阀模块组合示意图240系列控制阀3241型-直通单座3244型-三通3246型-长颈低温型ANSI标准3248型-低温型 3249型-无菌级角型 3345型-隔膜型 3347型-卫生级角型 3351型-开关阀 3510型-微流量模块化设计的SAMSON 240/250/280系列控制阀德国SAMSON公司率先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生产的模块化控制阀有240系列(低压系列,PN40/ANSI CL300)、250系列(高压系列,PN400/ANSI CL2500)和280系列(蒸汽减温减压)。

其中实施模块化设计较完善的是240系列,参见图4和表1。

表1 SAMSON模块化控制阀部件通用性:240系列(PN10-40/ANSI CL125-300、Kv 0.1-1500/Cv 0.12-1730)公称通径 DN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125 150 200 250300尺寸 NPS½¾ 1 1¼1½ 2 2½ 3 4 5 6 8 10 12阀座 √√√√√√√√√阀芯 √√√√√√√√填料 √√√波纹管密封 √√√阀体垫片 √√√√√√√√√延长段 √√√√√√√√√连接件 √说明:1.240系列阀杆与阀芯为一体化结构;阀杆直径:DN15-80为10mm、DN100-150为16mm、DN200-300为40mm。

2.每档次阀座在阀体上的安装螺纹是一样的,如DN15-25三个公称通径的阀座安装螺纹相同,而阀座上的通孔不同,其余类推。

从图4可看出SAMSON模块化控制阀240系列包括全部阀型,品种较全,而从表1进一步了解到SAMSON在模块化设计中所考虑的部件通用性,尽可能多地在不同口径的阀门中采用相同的零部件或采用安装连接相同的不同规格的零部件,如每个公称通径内都有多种流通能力的阀芯阀座组合,但阀座在阀体的安装螺纹是相同规格的,只是阀座上的通孔大小不同,更换和改变流通能力非常方便。

同时,240系列尽量减少模块数量,将支架与阀盖(包括阀杆导向、密封填料)一体化,将阀杆与阀芯一体化。

支架设计有符合IEC 60534-6-1标准的接口,可方便地连接阀门定位器等附件。

在主要模块上也体现功能组合、结构组合,如在阀盖模块,标准型可随时加一个延长段和一个延长阀杆组合成长颈型阀盖,也可随时加装成波纹管密封型阀盖,如同搭积木。

可看出,SAMSON对于占实际应用量比例最大的公称通径DN80以下控制阀,其模块化设计的模块功能优化、组合性、通用性也体现得最好。

240系列按照符合EN和ANSI以及JIS标准设计,面向全球市场和用户。

SAMSON的250系列,DN15-DN500/NPS ½-20、PN16-400/ANSI CL 150-2500,由于应用压力高,支架和阀盖各自为独立模块,阀盖上的填料部分和阀杆导向套也有专门设计。

其280系列用于蒸汽减温减压,是以250系列为基型设计增加了喷淋水部分而构成。

对于执行机构模块,SAMSON有多种型号、尺寸、输出推力可选,与支架、阀门的接口(连接)是标准化的,便于装配拆卸更换。

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为多弹簧气室结构,标准弹簧多种范围组合,执图4 SAMSON模块化控制阀240系列行器有效面积从60、80、120 cm2一直到最大的双重2800cm2、最大可有151.2kN净输出推力。

行程从7.5到120mm有五种范围。

也有可供阀门定位器集成安装连接的气动薄膜执行器(3277型,阀门定位器连接按照VDI/VDE 3847标准、内置气路),还有各种电动执行机构和电液执行机构。

手轮机构、机械行程限位可顶装在执行器膜盖上部,大尺寸手轮装于侧部,火灾安全部件集成在执行器气室内部。

模块化设计的ARCA ECOTROL控制阀ECOTROL是德国ARCA公司称之为技术创新的名称,ECOTROL控制阀按照模块化设计,产品系列现有:08C系列(≤DN100、PN16-40/ANSI CL 150/300);6N系列(≥DN150、PN16-40/ANSI CL 150/300);6H系列(高压 PN63-160/ANSI CL 600/1500);,ECOTROL控制阀主要模块分为气动执行机构、阀盖、阀内件、阀体。

气动执行机构为多弹簧的812系列或单弹簧的811系列气动薄膜执行器,与支架一体化结构,并有手轮、电动执行器可选;而812系列只有320、720cm2两种尺寸可选,推杆行程为20、30、60mm 三种;集成安装阀门定位器(按照VDI/VDE 3847标准),无外接管的内置气路;执行器改变正反作用只要简单翻转即可,快捷方便,这是ECOTROL控制阀812系列气动薄膜执行器的一大特点。

阀盖有标准型、压力平衡型、散热型、长颈型和用于高、低温的长颈型;特殊结构的阀杆密封可保证最低的泄漏和摩擦力。

阀内件差异在阀芯阀座类型上,有标准、多级、平衡、低噪声、抗磨损等9种,可选多种金属材料,阀座是快装结构,透过阀盖、套筒压紧,但要使用密封环。

ECOTROL控制阀的阀体仅是三端口直通型式,分法兰端面或焊接端面或带有下导向结构。

在其它的非ECOTROL控制阀系列如100、200系列等,才有多种阀门型式(直通、角通、三通等)以及蒸汽减温减压阀型。

模块化设计的FISHER GX型控制阀FISHER的模块化设计的GX型控制阀结构紧凑、部件数量少,不同口径具有最大的零件通用性,按照符合EN和ANSI标准设计,公称通径为DN15-150,压力等级PN10-40/ANSI CL150和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