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扬州印象
扬州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亮点值得了解

扬州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亮点值得了解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它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扬州,探寻那些值得了解的文化亮点。
扬州的园林艺术堪称一绝。
扬州园林以其精致、典雅、小巧玲珑而闻名于世。
与苏州园林的风格略有不同,扬州园林更注重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构思精巧,让人仿佛在时光中穿梭。
何园则将廊道建筑的艺术发挥到极致,长达 1500 米的复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这些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扬州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追求的生动体现。
扬州的饮食文化同样令人陶醉。
扬州菜属于淮扬菜系,以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注重本味、清鲜平和而著称。
扬州炒饭,颗粒分明、香气扑鼻,融合了鸡蛋、火腿、虾仁等丰富食材,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美食代表。
狮子头,口感鲜嫩,肥而不腻,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需经过细切粗斩、多道工序的烹制,才能成就这道美味。
富春包子,皮薄馅大,汁多味美,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此外,还有文思豆腐,厨师凭借精湛的刀工将豆腐切成发丝般粗细,入口即化,充分展现了扬州菜的细腻与精致。
扬州的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蕴含着扬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扬州的传统工艺更是扬州文化的瑰宝。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其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品种繁多,有屏风、家具、瓶罐等。
漆器制作采用髹饰工艺,经过多道工序,使得漆器表面光滑如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扬州剪纸以其线条流畅、构图精巧而闻名。
剪纸艺人用手中的剪刀,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故事,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扬州旅游感想

扬州旅游感想一、扬州的历史与文化1.1 扬州的悠久历史扬州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文化繁荣的中心,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历史遗迹。
1.2 扬州的文化底蕴扬州的文化底蕴深厚,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扬州的园林、曲艺、美食等都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
二、扬州的自然风光2.1 瘦西湖瘦西湖是扬州的一大自然景观,湖水清澈,周围的山峦环绕,景色十分优美。
在湖上游船,可以欣赏到扬州独特的水乡风情。
2.2 个园个园是扬州著名的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园内的建筑、花草树木布局得体,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
2.3 瘦西湖湿地公园瘦西湖湿地公园是扬州的生态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各种珍稀动植物。
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到扬州的生态之美。
三、扬州的名胜古迹3.1 个园个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精妙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2 瘦西湖烟雨楼瘦西湖烟雨楼是扬州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明代,是扬州的地标之一。
楼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
瘦西湖博物馆是一座以瘦西湖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示了瘦西湖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扬州的历史和文化。
3.4 瘦西湖湿地公园瘦西湖湿地公园是一处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湿地景色,还可以学习到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扬州的美食文化4.1 扬州炒饭扬州炒饭是扬州的一道传统名菜,以炒饭的鲜美和独特的做法而闻名。
扬州炒饭的特点是粒粒分明,色香味俱佳。
4.2 扬州狮子头扬州狮子头是扬州的一道传统名菜,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狮子头形状酷似狮子的头部,因此得名。
4.3 扬州灌汤包扬州灌汤包是扬州的一道著名小吃,以皮薄、汤多、馅鲜而闻名。
灌汤包的制作需要独特的技巧,吃起来口感鲜美,回味无穷。
美丽扬州作文(通用71篇)

美丽扬州作文美丽扬州作文(通用71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扬州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扬州作文篇1“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一位“老人”了。
说起扬州,不禁让人啧啧赞叹!富有弹性的牛皮糖、肥而不腻的扬州老鹅、营养丰富的狮子头……这些美味的土特产,让我流了很多口水呢!人们都说,去了扬州就必须去瘦西湖、个园和何园这些著名园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瘦西湖。
瘦西湖在2010年被国家设为5A级国家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景点有大虹桥、长堤春柳、吹台、五亭桥等。
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挖南北大运河,河道挖好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的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阴,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
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
接下来,就是令我垂涎三尺的扬州土特产,这次,我给大家介绍的土特产是牛皮糖!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特产。
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黏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
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口味适中,老少皆宜。
我忽然想起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啊,在滚滚的长江边,我的家乡扬州可真美啊!美丽扬州作文篇2扬州是美丽的,也是古老的,它有着千百年的历史。
去年的7月27日,我们小记者相约在扬州,将要完成一段美丽的旅程。
扬州介绍

扬州民风民俗文化调查与研究扬州城市文化:扬州市位于江苏省的中部,长江下游的北岸,自古就有“苏北门户”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淮海维扬州”,是当时的九州之一。
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开邗沟筑邗城,这里的邗城即使现在的扬州。
可以说大运河就是扬州的母亲河,扬州也因为大运河而生。
扬州作为我国较早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城市之一。
早在唐代,扬州就享有“商贾如织”与“富甲天下”的美誉。
唐末之时,扬州一跃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与当时的益州(成都)并称“扬一益二”,风头更胜古都长安与洛阳。
当时居住在海外的扬州经商者就有5000多人,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鉴真大师东渡扶桑弘扬佛法,便是从扬州出发。
扬州的繁华与开放也同样吸引了海外的友人,像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和朝鲜的崔致远也都曾在扬州做过官。
扬州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隋炀帝为了江都(扬州)的琼花亡了国;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扬州也成为他们的必经之路。
扬州至今还保留流了乾隆爷当年在扬州下榻的行宫——御码头-天宁寺行宫。
古人赞美扬州的诗句都成为经典传世,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四桥明月夜”、“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也正是因为这些诗句,扬州又被赋予了“月亮城”这样诗意而又朦胧的美称。
深厚的历史文化给这座古城平添了丝丝浪漫与风情。
【传统建筑】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并不是苏州园林。
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
但是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战争后,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便开始由盛转衰。
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
扬州的旅游形象塑造有哪些特色

扬州的旅游形象塑造有哪些特色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在旅游形象塑造方面独具特色。
扬州的自然风光为其旅游形象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瘦西湖无疑是扬州的一张璀璨名片。
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沿湖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春天,湖边的柳树吐出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湖水低语;夏天,满池的荷花盛开,粉色、白色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秋天,金黄的落叶飘落在湖面上,给瘦西湖增添了一抹诗意的浪漫;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整个瘦西湖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园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
步入园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石头世界。
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的假山,巧妙地展现了四季的景色变化,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何园则将江南园林的秀美与西洋建筑的风格融为一体,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回廊曲折,复道纵横,高低错落,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景观。
除了自然风光,扬州的历史文化也是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 2500 多年的建城史。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
扬州的古运河见证了城市的兴衰与发展。
运河两岸,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夜晚,华灯初上,运河边的灯光璀璨,映照在水面上,美不胜收。
扬州的美食文化更是闻名遐迩。
扬州炒饭、狮子头、文思豆腐等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更是扬州饮食文化的代表。
走进扬州的老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吃摊和餐馆,都能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扬州美食。
扬州的传统工艺也是旅游形象的一大亮点。
扬州剪纸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刀法而著称,一张普通的纸张在剪纸艺人的手中,瞬间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扬州漆器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塑造旅游形象,扬州还注重旅游服务的提升。
城市的交通便利,无论是公交还是出租车,都能让游客轻松到达各个景点。
扬州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

扬州的文化底蕴如何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坐落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底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建筑风格,使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扬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兴衰,却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扬州文化融合了江南的婉约与北方的豪放,兼具了儒雅与质朴的气质。
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扬州的建筑风格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扬州的传统建筑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稳定的理念相契合。
例如,扬州的明清住宅,通常有规整的四合院布局,房屋围绕着中心的庭院而建。
这种对称的布局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更体现了家庭秩序的严谨和尊卑有序的传统观念。
扬州文化中的儒雅之风也在建筑装饰上有所体现。
建筑的门窗、栏杆、梁枋等部位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卉、人物、动物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牡丹象征着富贵,梅花寓意着坚韧,通过这些图案,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扬州的建筑风格还受到了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扬州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因此,建筑的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而且,为了防潮,建筑的底层通常会抬高,采用架空的方式。
此外,扬州的河道纵横交错,为了方便出行和运输,许多建筑都临近河道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河房”建筑。
扬州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其文化中也蕴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在建筑风格上,表现为临街店铺的密集和多样化。
这些店铺门面小巧而精致,招牌醒目,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店铺内部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展现了扬州商人的精明和务实。
扬州的园林建筑更是扬州文化的瑰宝。
扬州园林以小巧玲珑、意境深远而著称。
园林的布局讲究曲折迂回,移步换景,让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这与扬州文化中追求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相呼应。
扬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扬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
在岁月的长河中,扬州孕育了无数有趣的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魅力和传奇色彩。
扬州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86 年,当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扬州由此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州曾多次经历兴衰,但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扬州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在隋唐时期,扬州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扬州成为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商业繁荣,人口众多。
当时的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有“扬一益二”的美誉。
许多文人墨客也纷至沓来,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李白对扬州的赞美。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扬州处处繁花似锦,春风拂面,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
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为扬州的二十四桥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传说中,二十四桥是隋炀帝为了观赏扬州的月色而修建的,每到月圆之夜,桥上桥下,月影摇曳,箫声悠扬,让人陶醉不已。
扬州的园林艺术也是别具一格。
个园以叠石艺术闻名,园内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各具特色,巧妙地将四季景色融入到园林之中。
何园则以回廊和片石山房著称,回廊曲折迂回,贯穿全园,让人在漫步中感受到无尽的诗意。
这些园林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扬州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扬州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除了园林,扬州的美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扬州炒饭闻名遐迩,颗粒分明的米饭搭配着丰富的食材,香气扑鼻。
狮子头口感鲜嫩,肥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富春包子皮薄馅大,汤汁鲜美,是扬州人早餐的最爱之一。
还有牛皮糖、酱菜等特色小吃,每一种都蕴含着扬州独特的风味。
在扬州的历史上,还流传着许多名人的故事。
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的书画风格独特,不拘一格,深受人们喜爱。
郑板桥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品格,其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扬州风俗的介绍

扬州风俗的介绍如下是关于扬州风俗的介绍:1.扬剧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原名“维扬戏”,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它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
各角色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曲调有《满江红》《梳妆台》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
拥有的大小传统剧目有近500个,较为流行的有《孟丽君》、《秦香莲》、《莲花庵》、《双珠凤》等。
2.扬州评话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
扬州评话,始于明末,兴于清初,到清代中叶大到极盛阶段。
在艺术上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有趣。
艺人在创作和表演时,还刻意渲染扬州本地风光,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它演出方便,表演不需舞台,不需化妆,亦不要道具、布景和音响设备,只要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即可演出。
说者多为一人,说中夹评,只说不唱,以扇子、手帕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氛氛。
表演时注意运用口技,绘声绘色,一人多角,以手、眼、身、步、神与口头说表紧密配合,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
扬州评话的传统书目十分丰富,已经发掘整理出来的有20余部,《水浒》和《三国》是其中的代表作。
新创作的书目,近年来也多有问世,在全省、全国的曲艺汇演中屡获奖励。
3.扬州弹词扬州弹词,原名弦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与苏州弹词并称的曲艺曲种。
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单档一人说唱,以三弦伴奏,双档二人对唱,乐器为三弦、琵琶。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
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二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连手的动作都很少做,重在面部表情。
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划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筑
区 解民 。日放国 ,。 设 年 立 ( 扬 州 市 ) , 隶 月 属 苏 日 皖 , 边 江 区 都 第 县 二 城 行 ( 政 扬 州 )
县共 ,辖 代广年 管陵 仪、月 征邗 、江日 高、, 邮江经 两都国 个三务 县个院 级区批 市和准 。宝, 应扬 一州 个市
2011
27
38
486
早茶之外的美食:老鹅
话说“南京鸭,扬州鹅”,大 街小巷、店铺小贩、城市乡村到处都 有卖的。而其中以“黄珏老鹅”最负 盛名
特点有二:一是配的老卤, 清汤的卤由很多配料煮出来而几乎 没有放盐;二是选的本地鹅,本地 的鹅爪子较小,“脚趾”较细,所 以肉质比较细腻。
扬 州 小 秦 淮 河
扬州 鸟瞰瘦西湖
11 13
1949 1 25
纵观扬州·大事记
公元前486 年吴王夫差 筑邗城 清顺治二年(1645) 清兵在扬州城内大肆屠杀 史称“扬州十日”
武周光宅元年 (684),徐敬业、 等人于扬州起兵 反武氏
嘉庆年间,扬州 三徽班先后进京演 出
清宣统三年,清 驻扬州军“定字 营”起义,次日, 宣布扬州光复
瘦西湖 五亭桥
观音山全景
何园 (寄啸山庄)
何 园 水 心 亭
何园 玉秀楼
汪 氏 小 苑
“双东”历史街区
江泽民的母校:扬州中学
欢迎大家来扬州玩哦! 谢谢观赏 Thanks!
蒋 家 桥 饺 面 店
在扬州,提起“吃锅贴”,扬州人的首选 一定是蒋家桥饺面店。香酥的外皮,鲜嫩多汁的 馅料,分量十足。一口咬下齿颊留香。
早茶之外的美食:扬州炒饭
“虾““ 三仁八八所 素、荤荤谓 ”鸡”三正 乃肉乃素宗 是、是”扬 香鸡火,州 菇胗腿才炒 、、、够饭 冬叉干格, 笋烧贝。应 、、、有当 青腊海传具 豆肠参:备 。;、
扬州有很多以做 早茶名闻遐迩的老字 号,如富春茶社、冶 春茶社、共和春、小 觉林、蒋家桥饺面店 等诸多老店。有的老 店经过时间的洗礼后 焕发新的生机,而有 的却永久地停留在老 扬州的记忆中。
州特色的茶社
富春茶社 冶春茶社 共和春 毛牌楼 花园茶楼 蒋家桥饺面店 大明寺素食坊
富 春 茶社
深 巷 中 开 足 百 年 , 老 字 号 的 名 头 绝 非 浪 得 虚 名 。
富 春 茶社 招 牌 茶点
蟹粉汤包、蒸饺、千层油糕、三丁包、大煮干丝
共 和 春
外地游客都往“富春”、“冶春”挤,本地人却 优哉游哉地去“共和春”。价格很平民,食物却不含糊 。图中为招牌:虾籽饺面配煎蛋。
共 和 春
烫 干 丝
大 煮 干 丝
蒋 家 桥 饺 面 店
招牌是饺面,里头的馄饨皮薄馅大, 配上面条和放了香辣粉的汤料,别有一番风 味。
解竹淮 鞍西左 少佳名 驻处都 初 程
扬 州 印 象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14110232 魏萌
【壹】.扬州·纵横
【贰】.扬州·真味
【叁】.扬州·秀色
纵观扬州·时间轴
邗公 城元 前 称 【年 邗 】吴 王 夫 差 开 邗 沟 秦 、 汉 时 称 【 广 陵 】 、 【 江 都 】 等 从唐 此高 广祖 陵武 才德 享八 有年 扬, 州将 的扬 专州 名治 。所 从 丹 阳 移 到 江 北 属清 之顺 。治 二 年 ( ) , 设 立 江 南 省 , 扬 州 府 1645
1949年1月, 中国人民解 放军接管扬 州,1月27日 成立扬州市 人民政府
横观扬州城
横观扬州城
横观扬州城
横观扬州城
横观扬州城
横观扬州城
吃吃吃 !
吃
扬州的早茶文化
扬州人会吃,好 吃,对吃更是讲究。 一句“早上皮包水”, 形象地概括了扬州的 美食文化。尤其是早 茶。各式包子、蒸饺、 烫干丝等一应俱全。 可以说,少了扬州的 早茶,就谈不上扬州 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