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温度测控电路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控电路

燕山大学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温度测控电路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XX医疗仪器X班学号: XXX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教师职称: XX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xx年7月 2日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目录第1章引言 (2)1.1温度测量系统的简介 (2)第2章温度测量仪的电路设计 (3)2.1 温度测量仪总体框图 (3)2.2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 (4)2.3 K—℃变换器 (6)2.4 放大器 (7)2.5 比较器 (8)2.6 报警电路设计 (9)2.7 电路原理图 (10)第3章仿真与制作 (11)3.1 电路的仿真 (11)3.2 仿真结果和其分析 (12)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 (13)附录元件清单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引言1.1温度测量系统的简介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温度测量的地方比如热水器、电冰箱等温度测量系统就是必不可少的。
它包括了温度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电阻、模拟电路实验箱、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等等。
其中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热敏电阻,它通过感知温度的变化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影响电路中二极管和蜂鸣器中所通过的电流,使其产生变化。
而后通过multisim 软件仿真的实现来使二极管发光以和使蜂鸣器报警,从而来实现温度预警。
温度的测量是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 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

温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时常需要对某一系统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能自动的控制、调节该系统的温度。
本设计主要结合摹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来实现温度测量与控制,温度测量电路运用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是通过两个电压比较电路来实现,声光报警装置采用 LED 和蜂鸣器构成。
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把系统的温度通过A\D 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与之连接的译码电路中显示出来,译码显示部份应用有内置译码器的四输入数码管完成,而 8 位二进制数到 8421BCD 码的转换由 74185 来实现。
同时电压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与输入电压比较决定输出是高电平或者是低电平,进而控制下一个电路单元的工作状态。
调温控制电路中,测量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降温设备对其降温,测量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加热设备对其加热。
报警系统是将测量温度与上下限温度通过电压比较器比较。
温度传感器差动放大电路二阶低通有源滤波器 A/D 转换电压比较器控制温度声光报警1. 测量温度范围为 20℃~165℃,精度 0.50℃;2. 被测量温度与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3. 控制温度连续可调;4. 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
1.方案比较方案一:系统方框图如图 1 所示, 温度传感器测量被测量的温度, 转换成电压信号后经过滤波消 除干扰信号, 放大电路将所测信号幅度与后续电路的工作范围做一匹配, 所得实用信号经过 A/D 转换专职转换成数字信号。
此数字信号经三条路径:其一,进入超限报警装置与所设定 的温度范围进行比较,若超限则发出声光报警;其二,经过码制转换后进入数码管显示当前 所测温度; 其三, 进入数字比较器与输入的控制温度进行比较, 产生温度控制机构的工作信 号, 同时显示输入的控制温度。
此系统可以对被测体的温度进行实时跟踪测量, 并进行有效 控制,总体上实现了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课程设计报告3

【课题名称】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摘要】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当广泛的测量电路。
本次设计主要运用基本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知识,同时综合温度传感器的相关应用,从基本的单元电路出发,实现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思想:一、达到设计要求;二、尽量应用所学知识;三、设计力求系统简单可靠,有实际价值。
{陈涛的部分}AD转换部分使用集成芯片AD574A;二进制到8421BCD码的转换用EEPROM 281024实现;显示译码部分用74LS48和数码管实现;温度控制范围设定采用数字设定方式,用74LS160十进制加计数器和锁存器74LS175实现;温度的判断比较数值比较器74LS85的级联实现;通过使用74LS160和ADG508F实现了多路温度循环监测功能。
{声光报警部分}温度控制执行部分采用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提高了加热系统与降温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A/D转换控制温度声光报警二进制转BCD 译码显示【设计要求】1. 测量温度范围为200C~1650C,精度 0.50C;2. 被测量温度与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3. 控制温度连续可调;4. 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正文】一、系统概述和总体方案论证与选择方案A.如图1-1所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将温度线性地转变为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放大,一路输入A/D转换电路,经过译码进行数字显示,另一路与滑变分压经过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输出高低电平指示信号,温度控制执行模块和声光报警部分。
图1-1 总体方案A方案B.如图1-2所示,温度传感和A/D转换,译码显示,温控执行和报警均与方案A相同,不同处在于控制温度设定方式和温度超限判断方式。
方案A的超限判断模块和控制温度设定主要使用模拟信号,该方案易受外界干扰如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另外由滑变设定温度不易调节精确,实际中,若采用电池供电,电源电压的变化会影响其温控范围的准确性。
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设计报告

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设计报告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实习报告课号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日期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的原理分析与仿真一、实习任务1.设计课题:温度检测、控制与报警电路的原理分析与仿真2.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3)会运用multisim工具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5)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7)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8)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总体设计本设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温度检测、比较环节、通电指示、光报警、声报警及降温环节几部分。
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思想:本实验由于在仿真时,没有温敏电阻的实际模型,所以用滑动变阻器直接代替温敏电阻的功能进行试验。
本设计采用放大电路,将代替温敏电阻的滑动变阻器传送过来的电压进行放大,以便于观察。
DA 转换部分使用三极管S8050;温度的判断比较通过数值比较器LM358实现;声光报警利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由继电器实现降温工作。
1.温度检测:滑动变阻器直接代替温敏电阻,将温度(物理量)转换成对应的电压(电量)。
2.比较环节:将设定数字量所对应的电压量与检测温度对应的电压量比较经过电压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指示信号,由此控制声光报警模块,当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报警温度时即产生声光报警。
3.声光报警环节:不同检测温度经过电压比较器与所设温度对应的数字量,输出高低电平指示信号。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1)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学生姓名:董锦锦学号:20105042051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马建忠职称:教授摘要:温度的测量是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高精度;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测温系统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the production of life often need to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headed in high precision, multi-function, bus, standardiz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safety, development virtual sensor and network sensor, research monolithic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and other high-tech direction develop rapidly.Key words:The temperature sensor; High precis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bus; High reliabilit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1 绪论1.1指导思想本课题以PT100热电阻为温度检测元件,设计了一个对单点温度实时检测的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
1.2基本设计内容及要求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传感器的电阻值转变为0~5V电压信号,将温度值显示出来。
温度测控及其数显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机电1111 学号 1111106125 学生姓名宋建辉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别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小组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2.内容编排1、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要求(1)电源电压:-5~+5V(2)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3)画出总体电路图;(4)设计,焊接电路,实现预期功能;(5)调试电路;(6)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3、总体设计1、温度检测电路:对PT100进行加热,其阻值随温度改变,由于其温度与电压近似于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电压值;2、信号放大电路:用运放对信号进行放大,送入V/F变换电路,利用V/F转换器LM331,转换成相应的频率信号;3、V/F变换电路:利用V/F转换器LM331将所得电压信号变换成相应的频率信号;4、十进制计数电路:将所得频率,转换成相应的十进制数;5、译码显示电路:由CD4511驱动三位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刷新频率约为每秒一次;6、温度设定电路:运用电压跟随器,设定参考电压;其电压与温度的对应关系为0.01V/o C;7、超温比较电路:运用电压比较器,使输出信号达到参考电压时报警;声光报警电路:利用二极管和蜂鸣器实现声光报警;4、单元电路设计4.1单元电路设计包括:分析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工作原理、各单元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功能说明及使用方法。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引言:测控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测控电路的课程设计进行报告,详细介绍设计的背景、设计思路、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旨在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实践,加深对测控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一、设计背景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温度测控电路设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温度测控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并实现温度控制的电路是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
二、设计思路1. 温度测量部分:我们选择了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来间接测量温度。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采用了差动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2. 温度控制部分: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结合微处理器控制技术,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调整,实现对温度的控制。
三、实验步骤1.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思路,我们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包括热敏电阻、运放、微处理器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参数选择、电路板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软件编程:根据PID控制算法和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控制算法的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输出信号的控制等方面。
3. 实验调试: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后,进行实验调试。
首先,通过对热敏电阻电路的测量,验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然后,通过对PID控制算法的调试,验证温度控制的效果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调试,我们成功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并实现温度控制的测控电路。
在测量部分,我们通过差动放大电路对热敏电阻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得到了稳定的温度测量值;在控制部分,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和微处理器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温度的控制,并保持了较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了热敏电阻的测量原理和PID控制算法的应用技巧。
测控电路实训总结报告

测控电路实训总结报告在测控电路实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路设计、测量和控制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次实训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测量电压和温度并进行控制的电路。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首先进行了电路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我选择了合适的电压测量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样,我可以通过测量电路采集到电压和温度数据。
在电路设计完成后,我开始着手实验的硬件搭建。
我按照电路图的要求,逐一连接电路元件,确保电路的连接正确无误。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连接线、电阻器、电容器等各类元件,并且掌握了相关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我开始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通过连接示波器和多用表等测量仪器,我可以实时监测电路中的信号波形和电压数值。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可以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在测试和调试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在连线过程中可能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此时,我需要仔细检查和调整连接,确保信号的传输畅通无阻。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开始进行电路的控制设计。
通过连接微控制器和相应的控制元件,我可以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温度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例如,当电压过高时,可以自动切换电路的输出,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电路设计和测量技术,还培养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亲手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调试,我对电路设计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学会了解决方法。
总的来说,本次测控电路实训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我对电路设计、测量和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重要的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仪表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温度测控电路摘要:温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某一系统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能自动的控制、调节该系统的温度。
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电路系统。
本设计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LM35温度传感器,LM35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 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
测试电路是通过电压比较放大电路来实现温度都的检测,控制电路是通过两个电压比较电路来实现对两个继电器的控制。
温度传感器检查温度并将输出给转换和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分别送给两路已设定好阈值的比较电路,当室温大于等于报警值时,警报灯亮。
利用温度传感器把系统的温度通过A\D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其显示出来。
同时电压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与输入电压比较决定输出是高电平或是低电平,进而控制下一个电路单元的工作状态。
报警电路中,当温达到允许最高温度,此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实现报警。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控制;报警;LM35;AD转换一、设计要求:⑴被测温度和控制温度均可数字显示;⑵在保证测量温度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测量精度;⑶控制温度连续可调;⑷温度超过额定值时,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二、系统总体方案2.1 对温度进行测量与显示将温度的转换成电量,然后采用电子电路实现题目要求。
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通过放大、滤波后送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然后进行译码显示。
2.2温度显示部分,报警温度采用转换开关控制,可分别显示系统温度、控制温度对应值VREF对应值V。
max2.3 报警部分设定被控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值V max,当系统实际温度达到此对应值V max时,发生报警信号。
三、各部分功能模块设计3.1温度传感器LM35LM35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LM35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一个热电阻检测相应的温度,热电偶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下图所示。
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工作的。
为了保证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①组成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③补偿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LM35温度传感器,输出电压0~0.99V,温度每上升1℃,电压上升10ms,可测温度0~99℃.即V=0.01T,运算放大器LM358放大5倍电压,即V=0.05T.经0809通道0转化为数字量,因为转换公式:V/5=X/255,即0.05T/5=X/255,则T≈100X/256. 为了精确到0.1℃,使t=10*T=1000X/256=125X/32,所以转换公式是t=125X/32,X 为数字量。
3.2 A\D转换电路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同时包含有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
ICL7107可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
ICL7107将高精度、通用性和真正的低成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它有低于10uV的自动校零功能,零漂小于1uV/℃,低于10pA的输入电流,极性转换误差小于一个字。
真正的差动输入和差动参考源在各种系统中都很有用。
在用于测量负载单元、压力规管和其它桥式传感器时会有更突出的特点。
ICL7107AD转换器的管脚排列及其各管脚功能如图所示。
ICL7107是集A/D转换和译码器为一体的芯片,而且这芯片能够驱动三个数码管工作而不需要更多的译码器,这给我们连接电路或者分析电路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ICL7107芯片的管脚比较多,每一个管脚所代表的功能也各不相同,能够组成各种电路,比如说有积分电路。
这要求我们在接电路时要小心,不能出现错误。
3.3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可以分为共阳极与共阴极两种,共阴极是把所有LED的阳极连接到共同接点com,而每一LED的阴极分别为a,b,c,d,e,f,g及sp(小数点),它的内部结构图如图所示。
共阳极数码管内部结构在本次设计当中,由于ICL7107的特点,它只能驱动共阳极数码管,故我们要选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
在连接数码管时,我们要注意数码管各个管脚所对应的字母,不能接错或接漏,而且在管脚之前要接上电阻,以免烧坏芯片和数码管。
A\D转换电路与数码管显示电路总体电路图如下:3.4 基于OP07 的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O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
由于O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对于OP07A最大为25μV。
所以OP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
OP07同时具有输入偏置电流低和开环增益高的特点,这种低失调、高开环增益的特性使得OP07特别适用于高增益的测量设备和放大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等方面。
OP07外形与管脚图如下:OP-07芯片引脚功能说明: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5空脚 6为输出,7接电源+。
OP-07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具有极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极低的失调电压温漂,非常低的输入噪声电压幅度及长期稳定等特点。
OP07特点如下:超低偏移 150μV 。
低输入偏置电流 1.8nA 。
低失调电压漂移 0.5μV/℃。
超稳定时间 2μV/month 。
高电源电压范围 ±3V至±22V基于OP07 的信号放大与比较电路电路总体电路图如下:3.5 电源模块元器件选择:1.变压器:既然要产生负电压,如不使用特殊芯片,必须使用三端输出的变压器,可选择15V/10W、15V/30W等,变压器功率要根据实际电路定。
2.整流桥:4个1N4007二极管。
3.2200uF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正负端要接对,特别是产生负电压的电路里,应该是地相对-12V是高电压。
耐压值25V或50V。
4.陶瓷、独石电容均可,耐压值25V或50V。
5.发光二极管:用于显示工作状态,正负端务必接对。
电源模块总体电路图如下:从电路中可以看到,7812/7912的输入输出端都接有电容,而且是一大一小,大容量电容是低频滤波作用,小容量电容是高频滤波用。
需注意的是输出端一般不要接过大容量电容,一般接几十微法的就可以了。
否则有些电路中会出现关闭电源后,输出端电容向前级稳压IC放电的过程,这容易损坏稳压IC。
如果电路需要,应在三端稳压器输入输出端跨接一保护二极管。
它可以解决反向浪涌电流对稳压IC的冲击。
这在一些实验电源中特别推荐加接以保护三端稳压器。
7805、7812,7905、7912管脚图四、调试与总结4.1调试与测量通过调试电路来发现设计电路的相关内容。
(1)按照电路图对相关元件进行连接,其中注意芯片各管脚的作用以及该如何进行接线。
(2)当上步骤完成后,接通电源,观察数码管和二极管是否亮,若不亮时,要对电源模块进行检测,看是否线路接触不良或者电路短路。
(3)(2)完成之后,观察数码管是否显示数值,然后改变LM35的温度值,观察数码管是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若数码管数值与温度值相差太大,则要检查信号采集电路中各元件值是否对。
一些附加排插的作用1):P1:插LM35芯片,注意电源极性2):P2用于其它扩展功能及调试。
#1为地线;#2为LM35的信号输入;#3为设置温度输出;#4为AD芯片的查考电压输出;#5为AD芯片的37脚,用于该脚扩展3)P3:用导线短路#1、#2或#2、#3。
#2、#3连接时,信号进行同向放大;#1、#2连接,信号不进行放大4)P5:用于扩展区域的电源等引线5)P7(电路中木有,发的板子上有):可以短路,也可以用于扩展。
滞回比较器的正反馈可能对输入电位造成影响,为了稳定电压信号,可以引出导线,加一个电压跟随器2、一些滑动的说明:1)R2:调节LM35输出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最小值为1,此时相当于电压跟随器2)R3:进行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调零3)R9:调节AD芯片的查考电压4)R11:调节设置温度3、ICL7107的关键引脚说明#27:积分器#28:缓冲放大器,接积分电容#29:积分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外接自动调零端#30、31:信号地和正端#35、36:基准地和基准电压正端#37:数字地,与V+短路进行测试#38~40:时钟震荡的引出端,外阻容元件或石英晶体组成振荡器4、温度标定1、P3的 #1 #2短路,采用直接输入方式a 不接R2,直接将3个引脚短路b 将拨动开关S1到#3c 调节R9,使7107的#36电压为1V2、P3的 #2 #3短路,采用放大方式a 将拨动开关S1打到3b调节R9,使7107的#36电压为2Vc 将拨动开关S2打到1,将可调电压源调到0V输出,再连接LM35的排插的#2d 改变可调电压源0~2V,观察数码管输出是否为大致线性关系,且除小数点外,数值为电压值一半。
若不是线性关系,按步骤a~b调节R9,减小7107的#36电压值,同时减小R2的值,使LM35#2输出为1V,U7的#6电压值与7107的#36电压相等5、其他注意事项1)AD芯片7107的比例读数:将#31、#36短路,就是把基准电压输入到信号输入端,这时,数码管显示通常为99.7~00.3之间,越接近00.0越好。
这个测试是看看芯片的比例读数转换情况,与基准电压多大无关,也无法外部进行调整,如差的太多,需要更换芯片2)芯片电源正负极,若反接,芯片损坏,LM35非常容易烧毁,而且烫手,插入前必须保持极性正确3)R14需要并联一个大电阻作用为:调节输入信号,使其与滞回控制中心电压相等,焊接时,选用较小电阻的作为R19,较大的为R14,通过并联微调4)调试的时候检查排线接触是否良好,分别按照电源供给方向、信号处理方向有序进行,先检查电源再查信号,不要乱查5)电解电容注意极性,不要接反,否则就是“啪”的一声6)自锁开关,六个管脚呈3个一排共两排,排之间互不影响,焊接之前用万用表检查内部状况,保证在按钮没按下的时候,连接9013的e极的D10的两个管脚置空,其余都接地;按下时连接9013的e极的D10的两个管脚7)改进建议:LM35电源加上二极管,防止电路反接造成严重后果4.2设计总结采用LM35、A/D转换器、译码器和数码管。
通过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到温度信号,经过整形电路送到A/D转换器,然后通过译码器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
在这次设计当中,初步了解了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数码管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