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鞠歌行原文及翻译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的意思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的意思“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其古诗全文如下: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注释】(1)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形状像九叠屏风。
(2)黄鹤楼:故址原在湖北武昌黄鹄矾上。
(3)蹉跎:失时。
(4)淮海:指今江苏扬州一带。
(5)各散洞庭流:此句言如汇入洞庭湖的支流一样各自分散。
(6)蹭蹬:失意,不得志。
(7)天台:山名。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8)绿萝:即女萝、松葛,地衣类植物。
(9)会稽:今浙江绍兴。
(10)剡溪:在今浙江嵊县南。
(11)楚台:楚地的楼台。
古楚地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河南部分地区。
(12)荆门:荆州荆门山。
【翻译】昔日你我在黄鹤楼分别之后,我一直游离在淮海一带,大好时光也全都虚度。
想当年,你我在洞庭湖分离,如同洞庭湖的支流一样分散各方,如同落叶一样各自飘零。
时值中年依然没能再相见.失意的我独自一人在吴越漫游。
我在什么地方恩念你呢?是天台山的月光正在照耀着绿萝的时候。
会稽的风光是多么美好,剡溪水在周围萦回。
云山仿佛是从那海上生出来,水清如镜,人行走在水边,就像是在镜子中走来。
自从北渡浙江以后,十年的时间都在楚王的宫殿楼台上饮酒吟诗,沉醉不已。
才智压倒了那荆门的屈原、宋玉,也可以令梁园的邹阳和枚乘倾倒。
才华如此卓绝,却不见知音在何处,对此我只能苦笑。
而今时局动乱,安禄山叛军猖獗,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而我却不是那个可以拯救时局的人,只好在这屏风叠隐居。
夜半时分,我仰望天空,思念着你啊,想要和你相见。
明天我就要拂衣归去了,从此以后永远都要隐居避世了。
李白《鞠歌行》全诗注释鉴赏

李白《鞠歌行》全诗注释鉴赏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鞠歌行》作品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鞠歌行》全诗注释鉴赏相关内容。
《鞠歌行》【年代】盛唐【作者】李白鞠歌行【其一】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其二】丽莫似汉宫妃⑴,谦莫似黄家女⑵。
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⑷,一朝富贵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⑸。
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注释:⑴《世说》: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其中常者,皆行货赂。
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⑵《尹文子》:齐有黄公者,好谦卑。
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
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姝美。
”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国色,宝也;丑恶,名也。
此违名而得实矣。
⑶《史记》:蔡泽,燕人也。
易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
西入秦,秦昭王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睢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⑷《汉书》:车千秋,本姓田氏。
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武帝见而悦之,立拜千秋为大鸿胪。
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⑸《孔丛子》:叔孙氏之车子曰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
冉有告夫子曰,“麕身而肉角,岂天下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
霜落荆门江树空下一句是什么

霜落荆门江树空下一句是什么霜落荆门江树空下一句是什么霜落荆门江树空下一句是布帆无恙挂秋风。
全诗为秋下荆门[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自爱名山入剡中。
全诗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秋天离开荆门时所作。
诗中充满了李白浪游吴越,搜奇探胜的豪情逸兴。
注释①、江树空,江树树叶经霜落尽。
②、布帆,据《晋书·顾恺之传》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荆州刺史殷仲堪处当幕僚,曾请假东归,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
顾恺之行至江陵一带,碰上了大风,他在给殷仲堪的信中提出到了遇风之事,并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旅途平安。
③、鲈鱼脍,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而想到家乡莼菜羹、鲈鱼脍的美味,就辞官归乡。
见《世说新语·识鉴》。
④、剡,县名,今浙江嵊县。
【赏析】“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
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
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
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
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
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而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
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
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
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
怨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报.doc

《怨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怨歌行》原文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二、《怨歌行》原文翻译十五岁来到汉宫中,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她微微一笑就会让春天的美景为之羞愧。
君王选美女,她被选中服侍君王的寝息。
柔曼的夕月下,她娇羞的俏丽模样让君王不能自持,她的侍寝更让君王恋恋不舍。
可否知道赵飞燕,她夺宠后别的女子对她恨意无穷。
但青春总是不能永驻的,绿鬓终会变白,成为霜蓬。
在宫廷中,只要一朝不得意,世事都会成空。
一旦不得宠,就像司马相如一样只能用鹔鹴换酒喝,舞衣也是很寒酸的。
那样的寒苦不堪言表,只能暗自伤悲,偷偷为君王奏琴一曲。
肠断弦也绝,心中无限伤悲而不能成音。
三、《怨歌行》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怨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怨歌行》原文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怨歌行》原文翻译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般洁白。
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全文,翻译赏析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全文,翻译赏析唐·诗豪李白在744年离开长安,来到临淄。
他在太守李邕的陪同下游览了孟姜庙、杞梁墓和淳于意墓等胜迹,并听闻到了辖区内的一些民间侠女的事迹。
李白有感于“三妇”的英烈事迹,写了一首诗,名曰:“东海有勇妇”。
李白在诗中写道:“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诗中提到的杞妻便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将杞梁的妻子孟姜。
杞梁战死于莒,其妻在齐城下枕尸而哭,十天之后城墙被她哭倒。
李白力赞齐贤女孟姜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这首诗里,李白以高度的热情,讴歌了齐地勇妇不辞万死为夫报仇的义勇行为,流露出诗人除暴安良的侠义思想。
白纻辞三首唐·李白其一【原文】扬清歌,发皓齿。
北方佳人①东邻子②,旦吟《白纻》停《渌水》③。
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④日落歌吹潆。
【注释】①北方佳人:指李延年的诗《北方有佳人》,诗中歌颂的女子貌美绝伦。
②东邻子:指貌美的女子。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③渌水:舞曲名。
④馆娃:宫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故址在今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译文】女子貌美如花,真如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如东邻子那样貌美无双,无人能与其相比。
女子轻启皓齿,便发出了曼妙的歌声。
今日逢君到来,她十分高兴,为君轻轻舞动长袖,显出她轻盈的舞姿。
外边夜卷寒云,秋霜浓浓,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鸿飘飞到国中。
满堂的美女玉颜,乐曲没有终散,日落时分在馆娃宫中传来了阵阵哀妙的歌声。
其二【原文】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①。
垂罗舞縠②扬哀音,郢中《白雪》③且莫吟,《子夜》④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注释】①一笑千黄金:指女子笑容娇美。
一笑价值千金。
②縠(hú):轻纱。
③郢(yǐnɡ)中《白雪》:指美妙的音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七翻译赏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七翻译赏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七翻译赏析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
李白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名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这两句是说,寒雪在梅花开放的过程中消融;柳芽泛黄,是春风吹拂带来的,表示春天到了。
诗句把雪尽春来的景色写得极为逼真、形象。
译文:
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
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
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
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赏:
这首诗是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中的第七首,写宫中行乐。
“行乐泥光辉”为全诗中心句。
诗分两段。
前四句写景,为主体部分作了很好的渲染。
首二句写冬尽春来,梅落柳黄,为花木之景。
“尽”“归”是诗眼。
“尽”是说梅花整个落完;“归”使柳人格化。
归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春风使柳归来。
三四句写莺歌燕栖。
为鸟雀之景。
“娇欲醉”、“语不飞”俱用拟人,极其生动。
后四句写歌舞行乐。
是全诗主体部分。
五六句写日照歌席,花映舞衣,不胜光辉艳丽。
第七句写时至夜晚,彩仗迤,宛若游龙,气势恢宏。
第八句,“行乐”点明主体,“好光辉”盛赞行乐辉煌荣耀。
这一首是整个八首之首,点明了诗题。
古诗代放歌行翻译赏析

古诗代放歌行翻译赏析《代放歌行》作者为南北朝文学家鲍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注释】⑴蓼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
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
葵堇(ǐn紧):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
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这两句是说蓼虫习惯于寥叶的辣味,而不去吃甜美的堇葵。
⑵龌龊(òchuò握辍):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
旷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这两句是说小人见识不高,哪能了解旷士的思想感情,正和蓼虫的不知堇葵滋味一样。
⑶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
禁门:皇宫的门。
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
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⑷冠盖:冠冕与车盖。
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
纵横至:纷纷而来。
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⑸索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
曳(yě业):引、拉动。
长飙:暴风。
华缨: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这二句是写官僚们驱车奔驰、风尘仆仆的景况,意思是说索带为大风所飘动,华缨上面积满了尘土。
⑹日中:中午。
⑺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⑻夷世:太平之世。
信:诚然,确实。
从这二句以下都是“小人”说的话。
⑼天:指君王。
这二句是说英明的考虑总是出于君王自己的决断,并不因别人的影响而产生猜疑。
⑽珪(guī归):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
爵:爵位,官阶。
草莱:田野。
这二句是说只要有一言可取就赐给官爵,只要有一点好处就让他辞别田野到朝廷来做官。
⑾岂伊:哪里。
伊,是语助词。
白璧赐:赏赐白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
20个源自《诗经》的常用典故

20个源自《诗经》的常用典故20个源自《诗经》的常用典故【甘棠遗爱】【召公棠】释义《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郑玄笺:“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
国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树。
”又《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王之灭紂,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后遂以“讼棠”指政简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
以“召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
宋梅尧臣《送棣州唐虞部》诗:“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
”宋洪适《贺方镇江启》:“讼棠可款,曾无步武之遥;荫樾焉依,更借齿牙之助。
”诗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唐·刘商送元使君自楚移越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唐·白居易别州民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唐·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唐·许浑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
唐·许浑听歌鹧鸪辞(并序)棠遗善政阴犹在,薤送哀声事已空。
唐·罗隐商于驿楼东望有感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
唐·杜牧陕州醉赠裴四同年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
唐·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无复甘棠在,空余蔓草深。
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唐·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唐·刘长卿哭陈歙州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唐·刘禹锡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红旆正怜棠影茂,彩衣偏带桂香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鞠歌行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鞠歌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
李白在这首诗中借卞和、宁戚、百里奚、吕望等人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用世之心,他期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报国无门,在诗中流露出了他抑郁不得志的愤懑。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鞠歌行》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注释】
1、鞠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2、鱼目笑之:张协《杂诗十首》:“鱼目笑明月(珠名)。
”
3、连城白璧:指和氏璧。
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李诗本此。
4、宁戚:春秋时齐人。
夷吾:春秋时齐相管仲之名。
小妻:妾。
《列女传·辩通传》载:宁戚欲见桓公而无由,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
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
桓公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
”管仲不知何意,面有优色。
其妾问其故,答曰:“昔日公使我迎宁戚,宁戚曰:‘浩浩乎白水。
’吾不知其所谓,是故忧之。
”其妾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耶?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倏倏之鱼。
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
”管仲大悦,以报桓公,桓公乃以宁戚为佐,齐国以治。
5、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
原为虞大夫,虞亡时被晋俘虏,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
后出走到楚,为楚人所执,又被秦穆公以五张牡黑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五羖大夫。
6、洗拂:洗涤与拂拭尘垢。
7、鼓刀,指为屠户。
8、钓六合:意谓取得天下。
9、“遂荒”句:《诗·鲁颂·闷宫》:“遂荒大东。
”毛传:“荒,有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
10、识:全诗校:“一作数。
”
11、“双目”句:《史记·孔子世家》:“卫灵公……与孔子语,见飞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
”飞,全诗校:“一作征。
”
【译文】
美玉自知自身高洁无瑕,但不与桃李攀比,非要与之争个上下高低。
但那些小人却不懂得谦虚、不争是一种美德,反而鱼目混珠,不分优劣,把劣质的当成好的,把美玉当成引以为耻的东西。
堂堂楚国,颠倒黑白的小人怎么那么多呢?价值连城的美玉屡次遭到谗言和毁弃。
怀抱美玉而痛哭于荆山下的卞和,本是忠信之臣,却遭到割足砍脚的不幸。
宁戚报国无门,在桓公门前唱小曲。
管仲经过小妾的解释而最终获得了齐桓公的重用。
百里奚流亡到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牡黑羊皮把他赎回来,并任用他为大夫。
朝歌的屠夫吕望在渭水之滨垂钓,九十岁终于得到周文王的重用。
周武王取得天下以后,封吕望在齐国营丘之地,治理齐国。
吕望一生都在渭水之滨垂钓,有谁人认识他,关注他呢?如今的人,更是无人来关注像他这样的垂钓者了,目送飞鸿而去,却无意于他的报国之心。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