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

合集下载

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

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

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随着工业的发展,铜杆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导体材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电力、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铜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在铜杆的生产过程中,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尤为重要。

无氧铜杆是指不含氧化铜的铜杆,其电导率、延展性和强度等性能都比普通铜杆优异。

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连铸法,另一种是上引法。

本文将介绍上引法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

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是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的一种铜杆生产工艺。

其特点是熔化铜材后通过铜杆上引的方式进行成杆。

这种工艺可以避免铜杆表面氧化,保证铜杆的纯度和性能。

工艺流程如下:1.原材料准备:选择高纯度的电解铜作为原材料,并进行化验检测,确保其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2.熔炼:将原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熔炉采用电炉或气炉,熔化温度一般在1100℃左右。

在熔炼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熔炉内部的气氛,避免铜材表面氧化。

3.上引成杆:将熔化的铜液通过铜杆上引的方式进行成杆。

上引成杆一般采用真空或惰性气氛,以保证铜杆表面不受氧化影响。

在上引成杆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成杆速度和杆径,以保证铜杆的质量和性能。

4.拉拔:将成杆的铜杆进行拉拔,以达到所需的直径和长度。

拉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拉拔速度和拉拔力度,以保证铜杆的延展性和强度。

5.清洗和包装:将拉拔好的铜杆进行清洗和包装,以保证铜杆表面干净无污染,并防止铜杆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出的铜杆纯度高,性能优异。

2.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控制。

3.生产效率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4.铜杆表面干净无污染,不会对后续加工和使用产生影响。

总之,上引法无氧铜杆工艺是一种优异的铜杆生产工艺。

它可以生产出高纯度、高性能的无氧铜杆,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制工艺参数和操作技术,以保证铜杆的质量和性能。

无氧铜杆生产工艺流程

无氧铜杆生产工艺流程

无氧铜杆生产工艺流程
无氧铜杆是一种高纯度铜杆,广泛用于电力、电子、电工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流程。

1. 铜坯制备:选用高纯度电解铜作为原料,将其熔化后浇铸在铜坯模具中制成铜坯。

此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纯度,以确保铜坯的质量。

2. 铜坯预拉伸:将铜坯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预拉伸机械设备进行拉伸,使铜坯变形成型,分散其中的氧化物和杂质。

3. 热挤压:将预拉伸的铜坯放入热挤压机中,经过高温高压下的挤压,使铜坯形成无氧铜杆。

此过程能够有效提高铜杆的致密度和机械性能。

4. 热处理:经过挤压成型的无氧铜杆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

将铜杆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冷却处理,使铜杆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5. 焊接:根据需要,将多根无氧铜杆进行焊接,连接成所需长度和直径的铜杆。

焊接时需要控制温度和焊接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6. 表面处理:将焊接好的铜杆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油、清洗和抛光等工艺。

这些步骤旨在提高铜杆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7. 检测:对生产出的无氧铜杆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质量、
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确保无氧铜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8. 包装和储存:将合格的无氧铜杆进行包装,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然后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中,待需求时进行发货。

以上就是无氧铜杆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无氧铜杆,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工艺流程简述1、生产准备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

上引法连铸铜杆的基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

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

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

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

加冷料时要使铜料距炉顶及烟道口有一定距离,以保证燃料燃烧和炉气流动的顺畅。

加料时要保证炉膛有足够高的温度,一般应达到1300℃以上,炉内应保证零压或微负压。

上引规程

上引规程

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组工艺守则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工艺的材料准备、熔化炉、保温炉操作;铸杆、收线、冷却系统控制;安全生产要求及检验规范。

二、各工序及其工艺守则工序工艺守则原辅料要求1. 电解铜:标准阴极铜应符合GB/T467-1997标准;Cu+Ag不少于99.95%。

2. 铜米:不含氧化物、塑胶、铁、锡、铝等杂质;3. 回炉杆(丝):必须为本司生产的无氧废杆(丝),以机械打包成块后加入,每个无氧包重量不得超过50kg。

4. 木炭:含水量:0.5~1%;不含硫、铁,煅烧应充分;粒度:30-70mm。

分选方法:①将木炭倒入木炭分选桶内利用强磁对木炭内杂质进行吸附,剔除强磁上面吸附的杂质;②用铁叉对木炭进行分选,将分选好了木炭装入不锈钢盆内进行烘烤20分钟;③在木炭进入炉台之前,再次用强磁对木炭进行吸附,在确保木炭内无其他异物后,方可将木炭加入炉内。

5.石墨鳞片:作保温炉液面覆盖用。

型号:3299粒度要求:32目质量要求:天然石墨鳞片6.对冷却水水质的要求:冷却水的水质须符合国标GB1576-2001工业锅炉用水标准。

悬浮物:mg/L≤5总硬度:mmol/L〞≤0.03PH (25℃) :≥7加料1.在加料前,须将合格的电解铜或回炉料在炉盖上预热10分钟左右,以除去原料表面的水分,电解铜表面铜绿应用砂纸清除,铜豆应予以切除;2.加料时,检查是否存在未熔尽的铜块,如有用木棒轻轻拨动,使之熔尽,然后用加料机构上的电动葫芦把整块电解铜板轻轻放入铜液内,并密切注意铜液温度、液位变化;3.加料频率以确保铜液液面高度为准,加料时间间隔一致。

少加、勤加减少铜液温度的变化。

以加料控制温度,以牵引速度控制液位高度,使加料量与出杆量保持平衡;4. 按生产要求,适当加入铜米和回炉料,若用回炉料或铜米需在每次加入电解铜后,待炉温升高后加入回炉料或铜米,加入量是此次加入电解铜量的5%~40%(具体以生产任务单为依据),在铜杆质量稳定合格前提下,回炉料、铜米可适当增加,但必须及时检测。

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岗位责任制

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岗位责任制

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岗位责任制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岗位责任制奉化高划铜材制造有限公司一、上引工岗位责任制1.必须服从上司的领导。

2.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无氧铜杆的质量,认真落实执行“工艺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3.带头干活,分工协作,配合熔铜工工作。

4.定时记录好各工艺参数记录表,及时维修好结晶器,随时观察铜杆质量,巡回检查冷却水压力、流量、温度,电器运行是否正常,机械运转情况,对运动部件及时添加润滑油。

5.做好日常设备保养工作及环境卫生工作。

6.检查炉子内木炭燃烧情况,有无铜水外露和氧化铜产生,下班前要将熔化炉、保温炉炭渣清理干净,并添加好新木炭。

7.随时检查浮子杆是否灵活,以防卡死。

8.一量发生停水事故,要在一分钟内打开备用水。

9.上班时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看书、看报、玩手机)。

10.不准睡岗、串岗、脱岗。

11.严格交接班制度,如实交班,认真接班。

二、熔铜工岗位责任制1.必须服从上司的领导。

2.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提高无氧铜杆的质量,认真落实执行“工艺守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3.负责电解铜加料,加料前,用钢丝刷清除铜板铁锈、铜绿等杂质,并根据引杆头数的加料频率,控制铜板在炉边和炉内的烘烤时间,以便充分去除水份,加料动作要平稳,以防引起铜液波动,甚至损坏炉衬。

4、上班时,将木炭按要求进行分拣,用铁箱内放在炉盖上烘烤,以便充分去除水份,如发现炉内木炭太少,要及时添加。

5、随时观察铜液温度,在液位高度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出杆量的加料频率,在工艺温度的高点加铜板,这样,既能控制好铜温,又能保持液位规定高度,减少了液面的波动,保障铜杆质量正常。

6、正确控制熔化炉、保温炉的电压档位的调整,同时,根据外线进线电压的高低调节合适档位,避免频繁调节档位而损坏电气元件。

7、要掌握叛断铜液温度的本领,以便热电偶失准能及时发现。

12.做好日常设备保养工作及环境卫生工作。

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

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

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铜陵学院>2004年第4期无氧铜杆生产(3-5.-T--序质量管理王金海刘婉容(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有色铜材厂,安徽铜陵244000)摘要:本文根据工序质量原理,结合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坯实例,分析影响无氧铜杆坯质量的多种因素,并确定了各工序控制点及具体工艺规程,从而得出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即必须用工序质量来保证的结论.关键词:工序质量;上引连铸;无氧铜杆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04)04—0068—021.前言铜陵有色铜材厂从芬兰引进的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8000kg,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流槽,保温炉(15kw,300kg),铸造机和收线机等组成.该生产线可引8根~p20mm的铜杆,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00吨,投产以来无氧铜杆线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销往国内外.为该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买回去后拉伸时,出现过断头多,表面起毛刺,空心,导电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产品滞销.笔者结合推广IS09000质量认证工作,阐述对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希与同行们交流探讨.2,工序质量原理工序质量是指操作者,设备,材料,方法,检测条件及作业环境等因素,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综合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度或能力.所以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方法,检测和环境.人员:指操作者.在工序控制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情绪波动都要影响工序质量. 设备:指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工序质量.材料:影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材料.方法:指加工工艺.它包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流程和方法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检测:指测量仪器和方法.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与测量方法的科学性,也是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 环境:指工序所在场所(地方)的条件.作业场地必须保证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等.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还没有从管结果上升到管条件, 管因素上来,还是在成品上,检查上和标准上打转转.因此,我们只有抓好每道工序质量,无氧铜杆的质量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由管结果变为管条件,管因素,这才是抓好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3,无氧铜杆生产工艺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电解铜)一熔化一经流槽注入保温炉一上引铸造一打卷收线.3,1原材料质量的要求与控制3,1,1电解铜中杂质及微量元素对铜杆质量的影响无氧铜杆中的杂质除与熔炼等工序有关外,主要来自原材料,即电解铜.杂质及微量元素对无氧铜的导电性能和组织性能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压力加工性能.如:铜中所有杂质和微量元素都不同程度地降低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元素对铜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当于各单个元素影响的算术和;很少固溶于铜,危害极大的杂质元素有Bi,Pb,它们与铜形成易熔共晶,主要使铜产生热脆或产生"冷脆"性,严重影响铜的压加性能:几乎不固溶于铜,并与铜形成熔点较高的脆性化合物的杂质氧,硫,碲与铜所形成的脆性化合物(Cu:O,Cu:S,Cu:'re)剧烈降低铜的塑性.因此,要按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的要求采购电解铜,凡是进厂的电解铜要有明确的化学成份分析报告,电解铜主要成份达不到要求和杂质超标者严禁入炉.3.1.2电解铜表面质量对铜杆质量的影响.化学分析报告表明,有些电解铜化学成份符合有关材料,但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如:(1)电解铜表面铜豆多时,氢含量高,在高温下产生气体,因此要求电解铜表面致密.(2)电解铜表面不允许有开花粒子,因为其中砷,锑,铋,铅等杂质含量较多,在后续清洗中亦无法消除.(3)电解铜表面酸清洗不净,含有大量的铜绿时,则入炉后产生化学反应:CuSO?5H2O?__+CuO+S02+H20收稿日期:2004—08—28作者简介:王金海(1964一),男,安徽阜阳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婉容(1967一).女,安徽濉溪人,铜陵有色铜材厂质检科科长,高级工程师.?68?<铜陵学院)2004年第4期反应生成的SO2部分与铜液表面覆盖的木炭及CO气体作用生成S存在于铜液中,S会显着降低铜杆的加工塑性,另外CuO还可以与C,CO作用生成高熔点脆性化合物CuO.(4)电解铜露天堆放,在潮湿季节,尤其在铜陵,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梅雨季节酸雨不断,其表面将会被酸雨污染,形成cuCO,?Cu(OH),投炉后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uCO3Cu(0H)2—+CuC03+CuO+H2OCu0+C02如上所述将严重影响铜杆质量.因此,电解铜进厂后一定要存放在干燥处,严禁露天存放.3.2熔化工序该厂所用的熔化炉是卧式园筒式工频感应电炉,容量为8000kg,有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可自动转动,上面是加料口(炉门),一个出料口通过流槽与保温炉相接,后面一个出渣口.工作时把电解铜通过真空吸盘加料机构加入熔化炉内,然后覆盖木炭,送电熔化,此工序质量关键是:'(1)严禁铁器及其它金属杂物投入炉内:(2)电解铜投炉前要求干燥:(3)覆盖用的木炭要经过筛选,挑检,除灰,除杂和除去没烧透的木炭,投炉前应烘干;(4)木炭覆盖厚度要保持在15cm以上.做到上述四点,可有效地防止0,H,H20混入熔体内,有助于提高铸件的质量,减少杆材废品率和断头率.若是上述气体溶于金属液中,其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在铜液凝固时析出来,形成气孔,当铜杆轧制拉伸时,在一定的拉应力作用下,气孔处应力集中而成为微裂纹源,继而裂纹扩展导致铜杆断裂.同时,木炭可起覆盖,保温和脱氧等多方面的作用,木炭和铜水中的氧结合会生成CO,CO气体挥发,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另外,木炭还可以将铜水中的Cu20还原.3.3倾倒铜水和保温工序当熔化的铜液达到~定的温度(1160—1170℃)时,通过一个"u"形槽注入保温炉内,其内衬为石墨,在铜水通过流槽时,要有保护性气体燃烧进行保护,以防止流动的铜水与空气中的H,02,以及H20蒸气接触,此工序质量要点为:(1)倾倒铜液前要对流槽充分烘烤:(2)应让用于产生保护性气体的木炭燃烧5—10分钟,才可以从熔化炉经流槽将铜水倾倒入保温炉:(3)每次倾倒之前,应做二次燃烧试验,若保护气体能燃烧,可进行倾倒铜水;若不燃烧,要查明原因直到再次燃烧试验成功,方可倾倒铜水.3.4上引铸造工序上引无氧铜杆就是通过该工序成形的,其工艺参数的控制尤为重要,主要有:铸造温度,上引速度和冷却强度.3.4.1上引速度上引速度主要影响杆材的组织结晶.由于金属凝固过程总是从铸杆表面开始,向中心逐渐扩展的,因此,液穴应是倒碗形状的.上引速度过快,将使铸杆中心与边部的温差增大, 液穴高度增加,易产生裂纹,气孔和空心杆等缺陷,同时使晶粒粗大,组织疏松,加工性能差:上引速度太慢,易产生表面裂纹,且生产效率低.实际生产中,上引速度应随熔炼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温度稍低时,速度可适当增加.3.4.2铸造温度铸造温度是上引最关键的参数,这是因为熔体的吸气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在达到气体的饱和溶解度之前,熔炼温度愈高,熔炼时间愈长,熔体中含气量愈多,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且金属晶粒粗大,影响加工性能.当熔炼温度过低时,金属流动性差,不利于补缩,易产生夹渣,断杆等缺陷,所以铜液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3.4.3冷却强度冷却强度是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杆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晶粒的形状和大小.冷却强度愈大,铸杆心部至边缘的温度梯度愈小,过冷度愈大,金属结晶后的晶粒也愈细,铸杆的强度就愈高,塑性也愈好.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在一定限度内增大冷却水压,降低熔炼温度等方法.3.5打卷收线工序打卷收线工序是上引铸杆的最后一道工序,该工序质量关键为:(1)收线机的夹紧轮和弯曲轮的工作槽半径要与铸杆直径匹配,槽表面要求光洁,否则会造成铸杆表面不圆和压痕.(2)料框不能有尖角,防止碰伤制品表面.(3)收线速度要与上引铸造速度相匹配,一般来讲,铜杆中间稍微下垂,以不影响设备和操作为宜.若发现拉直现象, 应及时调整收线速度,否则会造成铸杆断头.4.结束语工序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没有良好的工序质量就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精心操作,即必须用工序质量和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所以抓产品质量不能在产品标准上,成品检查上打转转,必须重视用户的使用质量,抓好各道生产工序的质量,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69?。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4.1 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 工艺流程简述1、生产准备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

上引法连铸铜杆的基氧气烟囱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电解铜原料准备合格原料重油烟 1气-喷雾冷却-布袋收尘烟 尘中频炉烟气大气熔剂(副产还原脱氧、保温熔化炉结晶出杆 装盘无氧铜杆(外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 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

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

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C 土10C。

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

无氧铜铜杆工艺流程

无氧铜铜杆工艺流程

无氧铜铜杆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无氧铜铜杆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进行无氧铜铜杆的生产工艺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无氧铜杆生产(3-5工序质量管理王金海1刘婉容2(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有色钢材厂,安徽铜陵244000)摘要:本文根据工序质量原理,结合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坯实例,分析影响无氧铜杆坯质量的多种因素,并确定了各工序控制点及具体工艺规程,从而得出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即必须用工序质量来保证的结论。

关键词:工序质量;上引连铸;无氧铜杆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04)04—0068—021.前言铜陵有色铜材厂从芬兰引进的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8000kg,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流槽、保温炉(15kw,300kg)、铸造机和收线机等组成。

该生产线可引8根q,20mm的铜杆,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00吨,投产以来无氧铜杆线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销往国内外,为该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我们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买回去后拉伸时,出现过断头多,表面起毛刺、空心、导电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产品滞销。

笔者结合推广IS09000质量认证工作,阐述对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希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2.工序质量原理工序质量是指操作者、设备、材料、方法、检测条件及作业环境等因素,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综合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度或能力。

所以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方法、检测和环境。

人员:指操作者。

在工序控制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情绪波动都要影响工序质量。

设备:指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

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工序质量。

材料:影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方法:指加工工艺。

它包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流程和方法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检测:指测量仪器和方法。

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与测量方法的科学性,也是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环境:指工序所在场所(地方)的条件。

作业场地必须保证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等。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还没有从管结果上升到管条件、管因素上来,还是在成品上、检查上和标准上打转转。

因此,我们只有抓好每道工序质量,无氧铜杆的质量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由管结果变为管条件、管因素,这才是抓好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

3.无氧铜杆生产工艺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电解铜)一熔化一经流槽注入保温炉一上引铸造一打卷收线。

3.1原材料质量的要求与控制3.1.1电解铜中杂质及微量元素对铜杆质量的影响无氧铜杆中的杂质除与熔炼等工序有关外,主要来自原材料,即电解铜。

杂质及微量元素对无氧铜的导电性能和组织性能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压力加工性能。

如:铜中所有杂质和微量元素都不同程度地降低钢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元素对铜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当于各单个元素影响的算术和:很少固溶于铜,危害极大的杂质元素有Bi,Pb,它们与铜形成易熔共晶,主要使铜产生热脆或产生“冷脆”性,严重影响铜的压加性能:几乎不固溶于铜,并与铜形成熔点较高的脆性化合物的杂质氧、硫、碲与铜所形成的脆性化合物(CuzO、Cu:S、Cu:Te)剧烈降低铜的塑性。

因此,要按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的要求采购电解铜,凡是进厂的电解铜要有明确的化学成份分析报告,电解铜主要成份达不到要求和杂质超标者严禁入炉。

3.1.2电解铜表面质量对铜杆质量的影响。

化学分析报告表明,有些电解铜化学成份符合有关材料,但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如:(1)电解铜表面铜豆多时,氢含量高,在高温下产生气体,因此要求电解铜表面致密。

(2)电解铜表面不允许有开花粒子,因为其中砷、锑、铋、铅等杂质含量较多,在后续清洗中亦无法消除。

(3)电解铜表面酸清洗不净,含有大量的铜绿时,则入炉后产生化学反应:CuS03·5H20·叶CuO+S02+H20收稿日期:2004—08—28作者简介:王金海(1964一),男,安徽阜阳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婉容(1967一),女,安徽濉溪人,铜陵有色铜材厂质检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68· 万方数据《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反应生成的SO:部分与铜液表面覆盖的木炭及CO气体作用生成S存在于铜液中,S会显著降低铜杆的加工塑性,另外CuO还可以与C、CO作用生成高熔点脆性化合物Cu:O。

(4)电解铜露天堆放,在潮湿季节,尤其在铜陵,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梅雨季节酸雨不断,其表面将会被酸雨污染,形成CuCO,·Cu(OH):,投炉后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uC03Cu(OH)2----CuC03+CuO+H20L+Cu0+C02如上所述将严重影响铜杆质量。

因此,电解铜进厂后一定要存放在干燥处,严禁露天存放。

3.2熔化工序该厂所用的熔化炉是卧式园筒式工频感应电炉,容量为8000kg,有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可自动转动,上面是加料口(炉门),一个出料口通过流槽与保温炉相接,后面一个出渣口。

工作时把电解铜通过真空吸盘加料机构加入熔化炉内,然后覆盖木炭,送电熔化,此工序质量关键是:(1)严禁铁器及其它金属杂物投入炉内;(2)电解铜投炉前要求干燥;(3)覆盖用的木炭要经过筛选、挑检、除灰,除杂和除去没烧透的木炭,投炉前应烘干:(4)木炭覆盖厚度要保持在15cm以上。

做到上述四点,可有效地防止0z、H:、Hz0混入熔体内,有助于提高铸件的质量,减少杆材废品率和断头率。

若是上述气体溶于金属液中,其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在铜液凝固时析出来,形成气孔,当铜杆轧制拉伸时,在一定的拉应力作用下,气孔处应力集中而成为微裂纹源,继而裂纹扩展导致铜杆断裂。

同时,木炭可起覆盖、保温和脱氧等多方面的作用,木炭和铜水中的氧结合会生成CO,CO气体挥发,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另外,木炭还可以将铜水中的Cu:O还原。

3.3倾倒铜水和保温工序当熔化的铜液达到一定的温度(1160—1170℃)时,通过一个“u”形槽注入保温炉内,其内衬为石墨,在铜水通过流槽时,要有保护性气体燃烧进行保护,以防止流动的铜水与空气中的H:、0z,以及H:O蒸气接触,此工序质量要点为:(1)倾倒铜液前要对流槽充分烘烤;(2)应让用于产生保护性气体的木炭燃烧5一lO分钟,才可以从熔化炉经流槽将铜水倾倒入保温炉:(3)每次倾倒之前,应做二次燃烧试验,若保护气体能燃烧,可进行倾倒铜水;若不燃烧,要查明原因直到再次燃烧试验成功,方可倾倒铜水。

3.4上引铸造工序上引无氧铜杆就是通过该工序成形的,其工艺参数的控制尤为重要,主要有:铸造温度、上引速度和冷却强度。

3.4.1上引速度上引速度主要影响杆材的组织结晶。

由于金属凝固过程总是从铸杆表面开始,向中心逐渐扩展的,因此,液穴应是倒碗形状的。

上引速度过快,将使铸杆中心与边部的温差增大,液穴高度增加,易产生裂纹、气孔和空心杆等缺陷,同时使晶粒粗大,组织疏松,加工性能差:上引速度太慢,易产生表面裂纹,且生产效率低。

实际生产中,上引速度应随熔炼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如温度稍低时,速度可适当增加。

3.4.2铸造温度铸造温度是上引最关键的参数,这是因为熔体的吸气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因此在达到气体的饱和溶解度之前,熔炼温度愈高,熔炼时间愈长,熔体中含气量愈多,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且金属晶粒粗大,影响加工性能。

当熔炼温度过低时,金属流动性差,不利于补缩,易产生夹渣、断杆等缺陷,所以钢液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4.3冷却强度冷却强度是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杆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直接影响晶粒的形状和大小。

冷却强度愈大,铸杆心部至边缘的温度梯度愈小,过冷度愈大,金属结晶后的晶粒也愈细,铸杆的强度就愈高,塑性也愈好。

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在一定限度内增大冷却水压,降低熔炼温度等方法。

3.5打卷收线工序打卷收线工序是上引铸杆的最后一道工序,该工序质量关键为:(1)收线机的夹紧轮和弯曲轮的工作槽半径要与铸杆直径匹配,槽表面要求光洁,否则会造成铸杆表面不圆和压痕。

(2)料框不能有尖角,防止碰伤制品表面。

(3)收线速度要与上引铸造速度相匹配,一般来讲,铜杆中间稍微下垂,以不影响设备和操作为宜。

若发现拉直现象,应及时调整收线速度,否则会造成铸杆断头。

4.结束语工序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没有良好的工序质量就不可能生产出好的产品。

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精心操作,即必须用工序质量和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

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所以抓产品质量不能在产品标准上,成品检查上打转转,必须重视用户的使用质量,抓好各道生产工序的质量,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69· 万方数据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作者:王金海, 刘婉容作者单位:王金海(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安徽,铜陵,244000), 刘婉容(铜陵有色铜材厂,安徽,铜陵,244000)刊名:铜陵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LING COLLEGE年,卷(期):2004,""(4)被引用次数:1次1.赵大军.谢卉.高鹏SCR法生产电工用铜线坯的工艺控制[期刊论文]-铜业工程 2008(4)本文链接:/Periodical_tlxyxb200404026.aspx授权使用:上海交通大学(shjtdxip),授权号:700f829a-153c-4848-ad2f-9db3016d90fa下载时间:2010年7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