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烷烃精品课教案

高中化学烷烃精品课教案
教学主题:烷烃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掌握烷烃的命名方法及结构式的画法;
3. 了解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烷烃的命名方法和结构式的画法。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烷烃样品、酒精灯、试管、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实际应用场景,引入烷烃的概念,并让学生猜测烷烃可能具有的性质。
二、讲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15分钟)
1. 介绍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讲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习烷烃的命名方法及结构式的画法(15分钟)
1. 介绍烷烃的命名方法,包括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的命名规则;
2. 演示如何根据分子结构画出烷烃的结构式。
四、展示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烷烃在石油化工、燃料、润滑油等方面的应用。
五、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烷烃的灭火实验,展示烷烃的不可燃性和灭火效果。
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烷烃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烷烃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掌握了烷烃的命名方法和结构式的画法,同时也了解了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亲自实践并感受烷烃的不可燃性和灭火效果,增强了对烷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2:2.1烷 烃

第1课时烷烃一、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理解同系物的涵义。
(3)理解烃基和常见烷基的意义。
(4)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二、教学重、难点烷烃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的命名三、教学方法:分组制作模型、设置问题探究、类推归纳四、教学手段:模型制作、投影仪、多媒体辅助等等五、教学过程【课前热身】书写1、甲烷的结构特点2、甲烷的化学性质【投影仪展示】【导入】与甲烷结构相似的有机物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烷烃。
【板书】烷烃【投影】展示学习目标【小组讨论】拼出教材26页中的几种简单烷烃的分子结构模型,归纳结构特点和分子通式。
【学生归纳】结构特点: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的相似,其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以伸向四面体4个顶点方向的。
sp3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σ键。
烷烃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板书】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1、结构特点:碳碳单键碳氢单键链状【学生归纳】烷烃通式:C n H2n+2 (n≥1)【板书】2、通式:C n H2n+2 (n≥1)【投影】课堂练习1: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其分子式为【学生回答】C7H16【教师引导】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提示:与甲烷相似)【学生回答】(1)氧化反应:(2)取代反应:【板书】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不能使KMnO4(H+)aq 褪色(2)取代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问题设置】甲烷的氯代产物有四种,乙烷的氯代产物有哪些?【学生回答】【问题设置】阅读表2-1 总结随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
【学生归纳】递变性:气态→液态→固态、n≤4为气态;熔、沸点、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大。
【追问】通过沸点数据,可以得出一个什么规律?【学生总结】烷烃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板书】4、物理性质:C↑ 熔沸点↑ 均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投影】物理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问题设置】分析表2-1中烷烃的结构简式,总结烷烃分子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1:2.1烷 烃

第一节烷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2.使学生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3.使学生了解烃基、同系物,以增强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4.使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方法;5.通过甲烷的性质与烷烃的性质的联系,使学生理解个别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
●教学重点:烷烃的性质,烷烃的命名。
●教学难点:烷烃的命名。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分析数据以及归纳的方法得出烷烃的通式,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2.运用边讲、边探索、边示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烷烃的命名。
●教学用具:投影仪、球棍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2.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3.什么叫取代反应?[导入新课]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在烃里边还有许多结构和性质与甲烷相似的分子,如乙烷、丙烷等,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烷烃。
[板书]一、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展示]乙烷(C2H6)和丙烷(C3H8)的球棍模型。
[点拨]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的相似,其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3杂化,以伸向四面体4个顶点方向的。
sp3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σ键。
烷烃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1.烷烃的概念:烷烃是一类饱和的脂肪烃。
2.烷烃分子的结构特点:一是分子里碳原子均以单键结合成链状;二是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3.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讲述]若把上述各分子的结构式中表示共价单键的“—”删去,乙烷变为CH3CH3,丙烷写成CH3CH2CH3,丁烷可写成CH3CH2CH2CH3。
变形后的式子书写起来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称之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当然,在书写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时,若遇到像丁烷分子中有两个(或多个)相同的成分时,还可以写成CH3(CH2)2CH3。
由于结构简式书写方便,且仍能表示出分子结构的简况,所以更多情况下常使用结构简式。
[转引]既然甲烷的结构和其他的烷烃分子很相似,那么它们在性质上是否也很相似呢?[指导阅读]教材表2—1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4.烷烃的物理性质(1)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3)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高中化学必修二烷烃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烷烃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掌握烷烃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能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烷烃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烷烃的兴趣。
2.理论学习:讲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实验探究:进行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
4.课堂讨论:讨论烷烃在环境中的影响和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烷烃对环境的危害。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烷烃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搜集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写一份小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掌握烷烃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丰富了化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烷烃在环境中的影响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24年烷烃课时教案(增加多场景)

烷烃课时教案(增加多场景)教案烷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方法;(2)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烷烃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烷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方法;2.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烷烃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烷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方法;(2)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烷烃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1)烷烃的命名方法;(2)烷烃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烷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方法;2.实验法:观察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讨论法:分析烷烃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烷烃的概念;2.讲解烷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方法;3.实验观察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讨论烷烃的用途和实际应用;5.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烷烃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烷烃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烷烃的化学性质补充和说明:1.烷烃的稳定性烷烃是一类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分子中的碳-碳键和碳-氢键都是单键,具有较强的键能。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烷烃教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烷烃教案1. 了解烷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 理解烷烃的分类和应用;3. 掌握烷烃的简单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1. 烷烃的结构和命名法;2.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烷烃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烷烃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2. 烷烃的化学反应机理。
【教学准备】1.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2. 实验室用具和药品;3.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烷烃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烷烃的兴趣,如烷烃作为燃料的应用、聚乙烯的制备等。
二、烷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介绍烷烃的基本结构和化学式,并解释其由单键构成的分子结构;2. 讨论烷烃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
三、烷烃的分类和应用(15分钟)1. 根据炭原子数分类讲解烷烃的命名法和结构;2. 介绍烷烃的主要应用领域,如燃料、化工原料等。
四、烷烃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讲解烷烃的简单氧化反应和裂解反应;2. 展示烷烃的一些实验现象,如烷烃燃烧产生的气体和水等。
五、课堂练习和讨论(10分钟)提供一些烷烃的结构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烷烃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六、实验操作(20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烷烃实验,如燃烧实验、氧化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烷烃的化学性质。
七、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烷烃的基本结构、性质、分类和应用,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作业布置】1. 复习烷烃的基本概念和命名法;2.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烷烃的理解。
【板书设计】1. 烷烃的定义和结构;2. 烷烃的分类和命名法;3. 烷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烷烃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掌握烷烃的分类和应用,以及烷烃的简单化学反应。
同时,实验操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烷烃的化学性质,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必修二烷烃教案的教学设计

必修二烷烃教案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烷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了解烷烃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 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观察和描述烷烃的性质变化及相关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和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烷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掌握烷烃的命名和结构式,理解烷烃的燃烧反应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家庭常用产品的标签,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成分,培养学生对烷烃的兴趣。
2. 课堂讲授:(1) 介绍烷烃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规则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2) 介绍烷烃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展示相关实验现象。
(3) 介绍烷烃的制取方法,包括天然气的提纯和裂解法制取乙烷等。
(4) 介绍烷烃的应用领域,如燃料、溶剂、润滑剂等。
3. 实验探究:(1) 实验一:烷烃的燃烧性质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烷烃的燃烧反应,了解烷烃燃烧产生的气体和能量变化。
(2) 实验二:烷烃的物理性质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烷烃的凝固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了解烷烃分子间力的影响。
(3) 实验三:烷烃的可溶性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烷烃的溶解性,探究烷烃的溶剂性质。
4. 拓展应用:(1) 练习纸上命名和画出给定烷烃的结构式。
(2) 探究烷烃在燃料和溶剂方面的应用案例,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2. 教学资源:多媒体投影仪、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方式:口头回答问题、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形式综合评价。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考核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结合当下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烷烃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的问题,并开展相关讨论和研究。
第一节烷烃一教学设计

第一节烷烃一教学设计引言: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由于其简单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的化学性质,烷烃的学习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节课将介绍烷烃的概念、命名规则和一些常用的性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烷烃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烷烃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烷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
3. 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进行简单的烷烃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烷烃的概念和定义烷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为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所有碳原子均为四价。
烷烃分为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三类。
2. 烷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烷烃的命名按照碳原子数和碳原子连接方式进行命名。
直链烷烃的命名规则是根据碳原子数添加相应前缀,并以“烷”作为后缀;支链烷烃的命名规则是根据支链位置和数量进行命名,并以主链名称和“烷”作为后缀;环烷烃的命名规则是根据环的碳原子数进行命名,并以“环烷”作为后缀。
3.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烷烃具有以下一些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烷烃是无色、无味、无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密度小,沸点和燃点较低。
化学性质:烷烃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烷烃还可以通过加氢、氯代和卤化反应等进行化学反应。
4. 简单的烷烃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烷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本节课将进行以下简单实验操作:(1) 燃烧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取一定量的烷烃,在点燃时观察燃烧产物和现象。
(2) 氯代反应:将烷烃与氯气反应,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为学习烷烃的知识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5分钟)依次介绍烷烃的概念和定义、烷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以及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烃课堂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
2.使学生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烷基、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4.使学生了解烷烃的命名法。
能力培养:统摄归纳的能力、联想对比的能力、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用实物组装简单的烷烃的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空间结构图的想象模型。
教学难点:结构简式的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烷烃
前面学过,有机化合物里,有一大类物质是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这类物质总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
甲烷是烃类里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物质。
除甲烷外,还有乙烷、丙烷、丁烷等等。
(试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在这些烃的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是以单键结合成链状,跟甲烷一样,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
这样的结合使得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象这样结合的链烃叫做饱和链烃,也叫烷烃。
1.烷烃的通式:C n H2n+2
2.烷烃的物理性质:各种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如:常温下的状态是由气态(1~4个碳原子)、液态(5~16个碳原子)到固态(17个碳原子以上)沸点逐渐增加;液态时的密度逐渐增加
(练习)1.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A 正丁烷
B 异丁烷C正戊烷 D 新戊烷
3.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a、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与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b、可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取代: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
练习:向CH4和Cl2进行取代反应后的集气瓶中滴入几滴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若某烃1 mol 最多和6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则此烃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同时生成HCl mol。
(答案有白烟生成;6:)
(二)、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如:甲烷、乙烷、丙烷互称为同系物,它们都属于烷烃。
(三)、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
一般用"R-"表示。
如果这种烃是烷烃,那么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
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
(练习:丙基、丁基)
(四)、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甲、乙、丙烷有同分异构现象吗?)
2.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链法”,可概括四句话
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
例:写出C7H16的同分异构体。
练习1.1H和2H、1H2和2H2、白磷和红磷、石墨和金刚石是否同分异构体?
2.C6H14的链上有4个C原子的物质有几种。
思考与交流:归纳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课本64页)。
(五)、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本节课到这点为此)
A、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如:戊烷、辛烷等。
(石油液化气就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气,打火机里的液体主要是丁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
如:十一烷、十七烷等
B、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来区别。
如:戊烷
2、系统命名法(长,多,近,小,简,并)
1).长:主链要最长,据主链碳数叫"某烷"
2).多:把支链数最多的作为主链,支链作取代基。
3).近:主链中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依次编号:1、2、3…
4).小:支链位置之和要最小。
5).简:跟起点靠近的取代基要最简单。
6).并:取代基如果相同,合并;如果不同,简单在前,复杂在后。
例:给下列烷烃命名:
1)CH3CH(CH2CH3)CH(CH2CH3)CH3
2)CH3C(CH3)2CH3
练习:
1、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4—二乙基戊烷B:4—甲基-3-乙基已烷
C:2.3.3—三甲基戊烷D:2—甲基-3-丙基戊烷
2、写出C6H14的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六)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七)布置课后练习书本上65页3,6,7,8,10题。
板书设计:
(一)、烷烃
1.烷烃的通式:C n H2n+2
2.烷烃的物理性质:各种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3.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a、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与酸、碱和氧化剂都不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b、可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取代: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等发生取代反应
(二)、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三)、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
一般用"R-"表示。
如果这种烃是烷烃,那么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
(四)、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甲、乙、丙烷有同分异构现象吗?)
2.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式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减链法”,可概括四句话
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
(五)、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本节课讲到这点为此)
2、系统命名法(长,多,近,小,简,并)
1).长:主链要最长,据主链碳数叫"某烷"
2).多:把支链数最多的作为主链,支链作取代基。
3).近:主链中离支链较近的一端为起点依次编号:1、2、3…
4).小:支链位置之和要最小。
5).简:跟起点靠近的取代基要最简单。
6).并:取代基如果相同,合并;如果不同,简单在前,复杂在后。